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生态化培养机制 ——关于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What、Why、How(二)
【编者按】
2021年3月27日,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下文简称“学委会”)在其公号“中国自然教育地图”上发布了《关于招募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通知》,这是学委会落实《自然教育指导师专业标准》(T/CGDF 00002-2021)和《学前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导则》(T/CGDF 00003-2021)两大行业规范、推进行业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此文一出,各界反响热烈,在欢呼拥护的同时,也提出了若干疑问。学委会特此以系列推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一一作答。
在上篇《自然教育指导师及其培训师培养——关于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What、Why、How(一)》中,我们概要回答了在自然教育人才培养中,首先培养自然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师”何以可能。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围绕生态化培养机制及培训师培训的费用等问题进行说明。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发端于西方的第一次启蒙产生了现代文明,即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即后现代文明的过渡同样需要深刻的思想启蒙,这被称为后现代启蒙,即“第二次启蒙”。第二次启蒙并非对第一次启蒙的全然拒斥,而是将许多或者大多数第一次启蒙的最伟大的成绩“整合起来”[[1]]。中国的过程哲学家王治河、樊美筠在其《第二次启蒙》一书中[[2]],结合中国的第一次启蒙运动,将第一次启蒙的局限性初步概括为以下七点:
(1)对自然的帝国主义态度;
(2)对他者的种族主义立场;
(3)对传统的虚无主义姿态;
(4)对科学的盲目崇拜;
(5)对理性的过分迷信;
(6)对自由的单向度阐释;
(7)对民主的均质化理解。
在对第一次启蒙局限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他们将第二次启蒙的具体理论取向也对应地概括为七点:
(1)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高扬生态意识;
(2)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推重文化互补意识;
(3)挑战“划一思维”,欣赏多元之美;
(4)拒绝“抽象自由”观,走向有责任的深度自由;
(5)扬弃均质民主,走向道义民主;
(6)挑战霸道科学,走向厚道科学;
(7)超越纯粹理性,呼唤审美智慧。
这给我们构建“生态化培养机制”提供了丰富而扎实的理念支持。现将“生态化培养机制”所秉持的基本理念概述如下:
l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自然,即自己(本来)的样子。世界本来的样子是一体的,没有物质与意识、人与环境等的二元分离甚至对立。人类是宇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带天命而生;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心系大自然、为天地操心实为人的天职;不是我们去保护大自然,而是大自然在保护我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及“民胞物与”思想所体现的也是这样一种生态意识,应该继承并弘扬。
l 互补并茂的文化观。人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文化成”的过程,多元文化间的互补并茂成就了人类文化的繁荣昌盛。因此,摒弃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不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例如“天人合一”思想、“民胞物与”思想、“敬天尊道”思想,以及“和谐意识”、“仁爱意识”、“有机整体意识”、“尚清意识”等)应该重新焕发活力以治疗现代病,而且,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性别文化、群体文化(例如儿童亚文化、农民的在地化知识)等也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繁荣才有民族文化的复兴。
l 共同福祉的民主观与负责任的自由观。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精神,每一个生命都不应该被辜负,以共同福祉为旨归的民主与负责任的自由才能形成保障人类永续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每一位培训师学员都自带系统而来,要尊重每一个学员的系统差异与个别需要,重视学员对培训的主观体验,同时,帮助每一个学员认清并担当对自己系统的责任:生态人是真正的建设者,不只是消费者,更不是寄生者;生态人的天命是造福共同体。
l 开放进化的知识观与组织观。知识是生命体为可持续生活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与结果,因此,每个生命都在自己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问题的解决中创生着知识。人的生命具有生理生命、社会文化生命与灵性生命等多个层面或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向度以及生命、生活、生态等多个维度,多层面、多向度、多维度合一的生命最具知识的创生力。于是,开放性、变化性、多元性和创造性是知识的基本特征。知识在为谋共同福祉而发挥能量时才实现其真正价值。每个初步觉醒的培训师学员进入培养机制,都成为学习网络的联结者、内容创造者、体系建构者;每个培训师学员都有权利和能力在共同体中创造自己独特的学习体系和学习节拍;同时,每个培训师学员又通过自己的智能和产出,丰富和扩展了共同体本身。
“生态化培养机制”支持培训师从见习培训师到初级培训师、到中级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持续进阶成长。成长是有阶梯的,但并非线性的。机制的技术框架是预设的,但机制机体是演化生成的。
首先,学委会阐明价值取向,通过招募寻找同频人、同路人。
教育是“人为”和“为人”的活动,是国之重器、社会的基本制度,其核心是价值树造。学委会向社会公众明确阐明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取向,向初步觉醒的人传递信号。然后,采用定向邀约与主动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招募,准培训师申请后由学委会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再准予报名参加培训。也就是说,“生态化培养机制”在学员的来源上就是要寻找有清晰的生态价值取向的人。
第一期培训,体验学习共同体建设、坚定生态价值观。
第一期培训由“线上学习群内活动+3天线下培训”构成,培训费免,食宿和交通费等自理。
学员申请通过后即入群,相应培训活动即启动。
线下培训开始前,学员参与整个培训日程的设计,大家评选优秀日程加以实施;学员将自己的专长创建一个内容,融入到3天的线下培训生活中。
3天线下培训的预设内容为:第1天主要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生态素养、各年龄段教育、食育、学习型组织建设等等领域的专家讲授本领域的核心理念与前沿性成果;第2天主要是行业标准解读及生态社区领域的专家讲授自然教育与生态社区;第3天主要是准培训师根据学委会制定的《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大纲》,分组讨论地方工作站的在地化培训课程方案,以及商议《培训师共同体建设方案》。3天的线下培训更富创造力的一块是各自身怀绝学的各路培训师学员,他们很多本就是行业翘楚,他们也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各显神通,成为培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桑下读书、溪畔论道、禾下乘凉、一步一禅……3天的线下培训帮助学员在体验“学习、工作、生活合一”的生态生活方式中不断明晰自己的天命,坚定生态价值观。
培训考核全员参与、贯穿始终。第一期培训结束,学员获得见习培训师资格证,并在i生态社区上有了自己的见习培训师徽标主页。
后续培训,各工作站“产学研联合体”支持可持续成长。
正如约翰·陶德(John Todd)所说:“优美的解决之道应当契合一个地方的独特性。”自然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在地性”,生态价值观的主导保障了地方真问题被看见,真问题的解决(过程)保障了学员的知识创生。丰富而鲜活的地方知识的融入,使得多方互动互惠得以可能。因此,学委会在全国各地建设地方工作站来支持培训师在地化地持续成长。
1. 地方工作站的建立。学委会支持各地的优秀自然教育基地作为地方工作站的主体,依托国家一级学会绿发会在各地高校、研究机构广泛的智力资源,帮助基地主体与当地的高校等智力资源联合,构建“产学研联合体”。高校等智力资源的整合既保障地方工作站在地化的智力资源投入及持续的大学生志愿者与大学生学员,“自然教育进大学”等项目也在帮助大学生在走入职场、成为父母之前就形成一定的生态价值取向、生态素养得到一定发展,还帮助大学生多了一个创新创业的领域。学委会从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合作促进、大数据建设等多方面持续支持地方工作站的发展。
2. 见习培训师融入地方工作站持续成长。从第一期培训结业的实习培训师回到地方,在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内,一方面跟随地方工作站,在师徒制模式下、“学习、工作、生活合一”地实现从见习培训师到正式培训师的成长;另一方面继续免费参加学委会每月提供的各类培训课程。由于培训师学员本身的起点就比较高,见习期长短因人而异,见习期结束转正时定级为初中高哪一级也因人而异,但都必须由培训师本人发起升级申请,通过申请者自评与工作站考核、学委会考核专家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升级定级工作。升级定级完成之后,培训师在i生态社区的个人徽标主页相应调整。
3.培训师融入学委会智库持续成长。学委会将培训师融入智库中持续支持其成长,并提供诸如参与学委会生态自然教育培训项目,并获得相关权益;参加由学委会每年组织与支持的教科研课题申报,成果的产出与推广也可以获得学委会的支持;特聘参与行业监督体系、基地评级及行业标准编制等,共同促进行业规范化、高品质发展;支持培训师打造个人IP等等权益。
综上,“生态化培养机制”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个的共同体建设,而共同体正是生态社区的基本单元,这使得自然教育成为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一条干道成为可能。
在上篇推文《自然教育指导师及其培训师培养——关于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What、Why、How(一)》发出之后,很多朋友反馈说“培训师就像蒲公英”,但我想说:蒲公英种子是孤独的、听天由命的,但我们的培训师是在成长共同体中的、是天人合一的,学委会“生态化培养机制”会支持大家持续成长。
[[1]]Altizer,”A holistic,on-alienated Theologian.”In John Cobb’s Theology inProcess,Philadelphia:The Westminster Press,1977,p.3.
[[2]]王治河,樊美筠著,《第二次启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次印刷。
关于自然教育指导师所对标的生态社区等问题
中国绿发会自然教育学术委员会//关于招募自然教育指导师培训师的通知
文案 / 何秀英 编辑 / 李浩志 校审 / 朱文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