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TA助力,科学家在创业路上“风驰电掣” | 北京科创基金⑤
编者按
有力推动一大批高校院所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是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北京科创基金”)一个突出亮点。成立五年来,北京科创基金通过创新性与高校院所、科学家合作成立15支基金,成为了一大批顶级人才、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助力。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
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由北航机器人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创立,在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下,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多个高校科学家(担任基金LP),以及中关村科学城基金、红杉资本、真格基金、百度风投、普华资本、雅瑞资本等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重点发掘和投资技术先进性强、未来影响力大、潜在商业价值高的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促进项目在京落地发展。
“该基金核心就是由科学家出资,参与推荐项目和投资决策。”谈起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发起人王田苗表示,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在学习,从未敢停下脚步。
深刻认识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规律
在王田苗看来,深刻认识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规律,是形成科学家基金投资方法论的前提。科学家科技成果从战略方向到产品研发、进入市场、规模化销售,最后被资本市场认可,大概需要8-10年甚至更多时间。
王田苗团队按照“科学与评估的实验”方法,将8-10年的研发创业周期,根据不同赛道或技术成果拆分,分阶段配备不同的资源,以降低失败的风险,提高成功率。
未磁科技是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投资的项目之一。创始人蔡宾在英国读完博士毕业回国后选择创业。他与掌握量子弱磁传感器技术的丁铭教授合作,开发了基于量子弱磁传感器原理的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冠心病的检测与治疗,还准备研发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与脑科学认知的设备。
王田苗相信,未磁科技是细分领域专精特新潜在的独角兽企业。而今,未磁科技的相关产品已成功进入北京安贞医院、长沙湘雅医院等20家医院。
帮助科学家避“坑”
创业是市场行为,创业者必须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待创业的方向,并且要具备管理能力,找钱、找人、找市场的能力,以及领导力等。
而科学家在技术研发能力外,是否具备商业能力,或者是否愿意吸纳有商业能力的合伙人进入团队,是否愿意接受投资人等商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建议,这些在王田苗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一直贯穿在王田苗及其团队创业辅导的全过程。
北京中科航芯由中国科学院薛旭老师担任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薛旭在国内惯性技术领域深耕近20年,在他带领下中国科学院建成了国内唯一的第五代固态谐振陀螺仪研发平台。薛旭长期从事固态谐振陀螺仪、加速度计的研发工作,拥有70余项第五代陀螺惯性技术核心专利,团队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国内顶尖。
王田苗非常看好薛旭的技术能力,建议寻找企业管理合伙人,薛旭接受了王田苗等人的建议,找到了合伙人来管理公司的经营,自己则专心负责技术。技术和商业两方面的良好合作,加速了企业的成长。
退出:262法则
从种子天使投资角度来看,最后能跑到上市或并购比例往往低于5%左右,适时退出是基本法则。为了对所有投资人负责,保证投资回报率在可控范围内,王田苗采用了“262” 退出法则。
所谓“2”,就是比较看好的投资项目中的20%,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会一直陪跑到上市,甚至部分会选择追加;60%的公司会在它估值翻了一定倍数后,进行部分股权转让;另外20%的项目,主要根据公司的战略方向、人员以及政策等影响,实行“机动方案”。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教授走出象牙塔创业,科学家创业的大时代正在来临。未来,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将全力以赴助力科学家创业马车风驰电掣。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