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齐聚这场会议,他们都说了啥?快来探→

11月9日至11日,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暨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拓扑物质中的磁性与超导学术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胡江平副所长致开幕辞,《科学》系列期刊出版人比尔·莫兰(Bill Moran) 以及物质科学学科编辑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贾金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史蒂文·艾伦·基维尔森(Steven Allan Kivelson)等12位国内外院士参会。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国际知名学术周刊《科学》(Science)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在中关村论坛、莫瑞西亚(Morressier)、蔻享学术、《科学》周刊与物理所视频号等国内外多平台同步直播,吸引1100余人注册报名参会,12万人次线上观看,反响热烈。


高鸿钧作为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在过去的三年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科学领域面对面学术交流机会相当有限,只能通过线上会议沟通,降低了高质量学术会议的传播性和高效性。为了更好地使科学家掌握最前沿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促进东西方科学家之间的交流,需要重新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术沟通平台,重建科学社群的联系。在这一点上,作为中国物理学家非常愿意为此做出努力。

胡江平对远道而来的科学家表示欢迎。他表示,物理所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推进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拓扑物质中的磁性和超导性方向开拓新的研究思路。

比尔·莫兰(Bill Moran)向参会嘉宾与观众表示欢迎,介绍了《科学》周刊的出版方、迄今175年历史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以下简称科促会),欢迎与拥有“促进科学,服务社会”这一共同愿景的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他表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是科促会重要的合作伙伴,本次会议正是在此愿景下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的一次重要合作。

围绕“拓扑物质中的磁性和超导性”主题,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的29位顶尖物理学家和杰出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的最新成果,并就如何推进本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挖掘前沿领域中的原始创新增长点,促进优秀科研成果产出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知多一点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六大板块,在主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创办于2018年,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世界顶级期刊共同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服务学术期刊编辑与北京地区科学工作者,邀请前沿领域顶尖科学家、学者与北京市青年科研骨干深化交流,搭建前沿学术交流研讨、短期项目科研工作的平台。
《科学》系列期刊(Science Family of Journals)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科促会成立于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协会的联合体,也是最大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在全球拥有12万会员。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想了解更多资讯,快来加入我们吧~


往期 · 推荐

2023年度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受理工作持续开展中

硬科技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这家硬科技基金却已迎来回报期 | 北京科创基金⑥

晋级!第七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华东赛区12强出炉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搭建完整生态体系 让疑难病症新药加速从论文变产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