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中:用价值观指标把握用户体验#微光联合行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2050新意义容器 Author 成己与成物
昨晚直播最大的不同点是参与用户共创的Z世代们来到了现场、成为了嘉宾、说出了他们的商业洞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项目的开源。
他们用一个真实的“千人用户品牌共创”向我们展示,他们是如何重新定义“人、货、场”的。如何实现“中国创造”和打造一个“中国地产国潮品牌”。
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为核心定义的,其他所有都是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和承载。
用户意义体验是新商业场景核心。一切场景以用户的意义体验为最终交付,意义体验的核心指标是价值观。“用户品牌共创”也将会是未来所有新商业“最重要的一课”。
01.
用价值观指标把握用户体验
关于场景的定义,梁宁老师说得非常好,她认为:
场: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个场就是时间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如果人不能在某个空间停留、消费,这个场就是不存在的。
景:就是情景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空间的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且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在空间加时间的点上触发别人的情绪”即发生强意义感的连接与互动,也即场景交付的不是产品、不是实体,而是意义体验。
而这意味着B端从交易商、制造商、提供者必须升维到意义制造者、意义解读者,围绕意义制造、解读营造体验氛围,必须用价值观指标把握用户体验,才能让体验者超越体验。
正如战略的第一步是放弃,用户体验指标的第一步也是放弃,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为依归,指导自己为了保持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不做什么。
快手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是:算法普惠。意思是,在快手的算法里“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是大明星而给你多的流量曝光,也不会因为你是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就挤压你的曝光流量,而是每个的曝光流量等同。宿华说,“明星是360行中的一行,要照顾明星的话也要给其他359行一样的照顾,所以明星在快手里面并没有专门去凸显。”所以,快手没有榜单,没有什么热点人物榜、热点话题榜、热点事件榜,这些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做,“我们不做,不是做不到,也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快手创始人宿华语)”
以价值观作为用户体验指标,是长期主义指标,它直指用户的终身价值,而非短期的KPI与利润。所以,在以核心价值观为依归中,不做什么之后,还要坚持不做什么。因为用户始终选择具有长期价值的产品,为了短期KPI而伤害用户体验的产品终究会被用户永久放弃。
不做什么与坚持不做什么,是与用户建立持久而坚固的意义通道,价值观与其说是指标,不如说是用户体验的核心壁垒与长期护城河,不做什么就是将护城河掘得多深,坚持不做什么就是将护城河挖得多宽。
比如谷歌公司的不作恶,以及让用户搜完即走。就是不利用其他信息来迎合用户,不让用户在上面刻意去读新闻和信息。张小龙的用完即走的理念,可能最早可以溯源至此。
张小龙对微信核心价值观定义是创造力,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让用户可以更有效且高效的交流和社交。自2011年诞生发展至今,微信一直在野心勃勃且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商业化之路。在最早的三年2011-2013年甚至是实行零商业策略,到了2014年-2017年开始探索C端广告变现,2018年至今,发展B端业务,努力实现广告扩容了。微信是在(商业化)克制中摸索对C端用户最友好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加入图文付费、看一看、搜一搜、视频号等内容形态,还是对标淘宝购物车引出小程序的商业形态,微信的动作总是很谨慎,为的就是保持高水准、极佳的用户体验。
用户,是互联网时代商业的核心动力;体验,是人与万物的意义感沟通。在价值观体质涌现、价值观种群爆发的意义人生时代,用户体验应该将“价值观指标”、“意义治理”纳为重要指导框架。你践行什么样的价值观又如何践行,将是用户体验好坏的唯一因。
02.
体验估价的上限与下限
体验估价的说法来自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他认为体验估价有两种方法:
第一,是基于回忆的方法,处理的是主题对过去事件和作为有效资料的境遇的回顾性评估。一个事件的回忆性效用被定义为主体对该事件的回顾性全面估价。
第二,是基于当期的方法,来源于由主体经历时间期间快乐和痛苦的实时测度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体验效用。
基于回忆的方法,即回忆效用,是意义体验估价的上限;基于当期的方法,是当期效用,即产生有意义的瞬间的下限。
体验估价的上限:可回忆的瞬间
基于回忆的估价,可回忆的瞬间运行在稀缺性原则、不可逆法则、用户主体性法则、人文能量法则上。
稀缺性原则运行在人生、时间的重要节点上,是一个找寻自我的过程。所有生活上的行为都是仪式,和你对自己一生中所必须扮演的各种角色的认同也有很大关系。也是你抛弃旧有的自己,以一个全新的个体出现,并扮演一个负责任的新角色的历程。
不可逆法则是:时间不可逆、空间不可逆。不可逆法是找出自我精神潜能的线索。
用户主体性法则是需要用户主体直接参与。当用户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他们必将你送去辉煌的远方,获得更好的商业势能、效益。
人文能量法则是可回忆瞬间的序列展开方式。比如巴黎圣母院烧了还是巴黎圣母院,不是里面办过多少展览和活动决定的,是其人文价值决定的。而人文价值的沉淀,靠的是你有没有人文能量序列的展开,以及人文能量的沉淀。比如人文能量可以按12个月的序列展开(比如:阿那亚)。去贯穿一条年度回忆主线,更加结构化、标准化地交付到用户手里。当这些线索有了归口,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地展开与沉淀后,意义体验的人文价值就会被沉淀下来,推动更大的商业效益。
体验估价的下限:有意义的瞬间
有意义的瞬间运行在超预期法则、意义感法则之上。
超预期法则基于对生命的深度沉思。“沉思”是长期主义的必备功课,它不是一次性的动作,而是持续性地深入精神世界的探寻。沉思的核心是去寻找人的行为层面到精神层面生命涌现,从“生命行动”转向“生命沉思”,本质上是深入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通向世界的过程。唯有把自我探寻清楚,才能真正安顿心灵,拥有精神生命,抵达有序且自由的生命之美。
意义感法则是强连接法则,是用灵魂摇动灵魂,用思想传入思想。强意义感实现用户与意义体验的强连接,弱意义感实现用户与意义体验的弱连接,无意义感导致用户与体验割裂,无法形成体验闭环。
你认为一间酒店里,最值钱的是什么?硬装?设计?设备?
都不是。关于这个问题,马未都先生有个很好的答案,是他在日本旅行中得来的。有次,他在日本酒店入住时,房间门口立着个牌,上面清楚地写着:最值钱的是下午三点十分,从楼梯口照进来的太阳光。
当每一束阳光都坚定地从数十亿光年外穿越而来,当它们抵达水月道场,完整地雕刻、镂空了《心经》《金刚经》墙面已经等待多时,经文洒在地上的每一个字,都将发挥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当一个人困惑、迷茫、无助时,走过它,内心瞬间能有答案与安宁。佛经不一定要读,佛学不一定要学,但依然可以体会到佛法里“空”“净”“不垢不灭”的力量。
小说家会认为一个叙述就是一串当下瞬间的排列,但当下并不存在。有意义的瞬间就是意义节点瞬间的排列,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展开,而不是意义瞬间的堆叠,有意义的瞬间堆叠无法形成真正的商业势能。新世相原来是在意义体验的上限,现在来到了意义体验的下限,并且保持下限的高标准,成为了有意义瞬间的堆叠,做的综艺也是如此,堆叠意义瞬间无法形成强商业势能。
在意义体验中,“每种产品都有可能成为意义的媒介,就像是各种仪式中所用的道具一般。”(叶舒宪《文化与符号经济》)上限与下限之间具体的尺度,是基于意义通道的:高概念内容、高感性能力。在这个通道里传输安住当下的能量,心智涌流的能量,向内探寻的能量,为人生可以更美续航。
创|造|年|轻|世|代|新|意|义|容|器
吴振中
新商业方法论实践者
新意义容器实验发起人
生命策展人
未来的每一个新商业都是一个新意义容器。产品是道具、服务是舞台、意义是核心。
未来的每一个新商业都是有自己的世界观的,这套世界观是和用户共享、共创的。是所有用户是否选择这个商业最重要的决策和判断依据。这个商业世界观是生长的,是通过商业实验不断被建构和扩展的。
相关阅读:
点击关注,为世界创造新意义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