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舱不要慌着关,压峰、防一家人同时感染,都需要它

刘远举 常识和洞见 2023-12-03

当下急速感染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不用多说了。

现在往往会出现一个家庭中,一人感染,全家感染的情况。不是大家无所谓,很多家里有老人、小孩或病人,但的确是很难做到有效隔离。

2020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36.52平方米,大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就更小。根据七普数据,北上广等6省户均居住面积不足80平方米。一家人住80平方,共用一个卫生间。显然,这是很难做到有效隔离的,结果只有一个,全家都快速感染,这还包括孩子。

一些人选择去酒店。

现在大部分酒店都没有专门去区分阳性或阴性客人了,酒店也区分不了,因为并非所有客人都会主动报备自己的情况。记者分别咨询了广州12家酒店,有5家酒店表示可接待阳性客人入住,只有2家表示还需核查绿码后入住,其余10家凭身份证或其余有效证件登记即可入住。

市场总会满足需求,这是市场的伟大和慈善。有些酒店还推出了“隔离套餐”,专门服务阳性客人。这样有利于做好一些基本的防护,保护没有感染的人。酒店会为阳性客人提供垃圾袋,客人自己将垃圾打包好放到房门外,在客人离开后,会进行清扫、消毒工作。配餐等服务,则采用机器人进行“无接触式”服务。

但是,高烧独居,还是有危险,如果家属去照顾,肯定会被感染。

有些政府,提供了一些服务。

比如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倡议全县各大旅游饭店担起社会责任,以低于酒店门市价的价格推出了安心无忧隔离的暖心套餐。隔离套餐入住日期分为3日、5日、7日不等,入住者可以灵活选择,酒店品牌,以及各种配套服务,满足不同入住者的需求。此外,县卫健局将派出医生每天开展巡诊,提供就医用药咨询服务。

但这还不够,因为酒店不是医疗机构,也不是防疫机构,酒店很难完成隔离的任务。酒店从房屋格局、设施、制度、人员上都无法完成隔离这个目标。而且,酒店价格即便一天300元,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相关机构应该做得更多,不应该一夜之间消失。

一个不难想到的办法,就是之前的方舱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向市民免费提供隔离服务。方舱有已经成熟的场地、设施、人员,以及与医疗系统的衔接。作为兜底服务,隔离的条件不用太好,与之前相当即可。当然,现在的方舱,条件可以好一些,毕竟人数不是那么多了,压力不那么大了,应该是来去自由的。

人进了方舱,基本自理。危急了,也可以得到照顾,付费都可以。

香港的方舱

在香港确诊,自行通过网站上报后,就有一栏写着:是否符合居家隔离?一旦自己的住所不符合居家隔离,那就可以选择到隔离中心进行隔离。

不多说,直接看图,下面是一些香港方舱的图。

从更大层面来说,这有利于整个抗疫的压峰。

一个家庭的三到五人,在短短一两周内就全部感染。这是一个相当快的速度,从全国范围来看,就会形成一个非常陡峭的感染高峰。

以横坐标为时间轴,竖坐标为感染数量,一条感染曲线的峰值意味着感染数量在短时间内激增。当大量的人感染后,重症、危重症的人也会增加,一旦超过医疗系统的应对能力,就会形成医疗挤兑,原本可以诊治无法得到诊治,就会恶化,这种情况又会造成病人的激增,进一步恶化医疗状况,最终,原本可以挽救的生命就会逝去。

进入明年1月,多地将迎来疫情感染高峰,这期间又恰逢农历新年,疫情将伴随人口流动加速传播,很可能出现一个感染高峰。

感染或许不可避免,但可以慢一些来,让疫情的规模尽可能小,避免出现大高峰,所以要压峰!让重症一直在医疗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近日就要求,加强疫情形势监测,有序落实压峰措施。各地区也明确要压平感染曲线、推后峰值。

避免一家同时感染,是压峰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酒店的隔离房间可以视为一个市场化的方案,提供更好的条件,但在这件事上,国家应该提供兜底式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深一点,从公共开支,从经济学的角度,人当然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有外部性的行为,就应该有相应的公共服务机制。简单的说,能影响到大家的事,政府不能缺位。懂的自然懂,不展开了。

总之,方舱可以帮助很多家庭,方舱不应该一夜之间消失。

本期推荐:张文宏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

布洛芬一粒难求?也许这是最应急的办法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往期回顾

大数据杀熟,市场内嵌的共富机制国家级景区通电难背后的民企之困
养老金年度上涨,不应是要挟老人的软肋中成药需求暴增,药材从哪里来呢?
对大规模感染,发热门诊准备好了吗?| 刘远举
算账:防疫,经济就是生命
请停止使用“躺平”与“共存”这两个语言陷阱
权威表态:反对“人民经济”的所谓在地性,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产业资本、重刑主义、价格舆论,食品安全的出路在哪里?
现在分资产,以后分账单?
才过了几天没资本的日子,就开始不满意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