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气预报,漏报出问题,过报又狼来了,就不能准一些?

太空事儿君 太空那些事儿 2023-05-06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前言

这不,已经有网友抱怨上了。



昨天(2021年7月29日),受台风“烟花”残留云系影响,北京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建议单位弹性工作,提前下班。结果全天雨势温和,天气预报出现了“过报”情况,有网友有意见了:



虽然最近极端天气预警成了全国热词,但平心而论这位网友的“抱怨”也不是全无道理。长期“过报”,浪费资源不说,还容易滋生“狼来了”心理,也不是应有的状态。


天气预报可以做得更精准一些吗?如果借助商业航天的力量,技术上可以,经济上应该也划算,关键是有没有人率先吃螃蟹。


人类气象预报的水平一直在不断进步,例如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提前72小时预报大西洋飓风登陆地的精度,已经从 20 年前的400公里减少到今天的160公里;龙卷风警报时间从 40 年前的 3 分钟增加到 2010 年的 14 分钟,进步明显。


但技术进步的同时,天气预报也遇到了越来越明显的瓶颈。譬如飓风强度预测在 30 年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善,一些风暴在登陆前出人意料地迅速增强,让人措手不及;以及,龙卷风预报时间近几年不增反减,又减少了几分钟。“天气预报每10年进步一天(即如今5天预报能达到10年前4天预报水平)”的规律正在失效。



瓶颈根源是天气属于高随机性系统,预报精度越高进一步提升的难度也越大,所需的资源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现有天气预报体系却受到两方面限制:1、数据特别是国外数据不够丰富;2、天气预报是国家主导服务,属于花钱部门,受预算限制。因此,扩大数据来源、增加投入是提升预报精度的关键。


引入民间和商业航天力量是可选解决方案,特别是借用时下流行的大规模低轨星座。随着技术进步,目前几百公斤的卫星就可以兼容通信、遥感、监测等多种功能,而运载火箭一次可以发送十几甚至几十颗这样的卫星。因此气象部门可以联合某个通信或者遥感星座运营企业搭载天气监视设备,以及时获取全球范围数据;并且这种合作属于“拼车”服务,气象部门无需自建航天保障体系,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


除了直接使用相机、雷达来探测天气以外,卫星还可以通过一些低成本方式提供气象数据,例如通过检测导航卫星信号穿越大气层时的“畸变”来获取大气湿度与温度信息等等。这些手段非常适合搭载于其它用途卫星上使用


那么搭载了气象探测设备的商业卫星公司从哪里获取收入?

一个是国家拨款,相当于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据保险经纪公司怡安(Aon)统计,去年全球因天气灾害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达 2680 亿美元,其中989 亿美元来自美国。如果改进的气象预报系统能减少区区10%的损失,仅在美国就相当于每年创造将近100亿美元财富,这笔钱足够支付差不多4个毅力号火星车项目,构建基于低轨星座的气象系统绰绰有余。

二是允许商业企业对气象数据进行再开发,比如针对农业、采矿、城市管理等细分市场推出产品,获取收入。

因此,“天气预报不够准”是难题也是机会。无论如何,做些事情总是好的。

部分数据和观点参考spacenews刊发的The costs of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are soaring. Commercial space data should be a bigger part of the solution


【既往文章】

小孩子才讨论救灾是卫星、无人机还是飞艇好

贝佐斯成功了!太空旅游,中国市场也比较大

长征7号都一箭三吃了,你还不搞航天旅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