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秋快乐 | 花好月圆人团圆:民俗文化与团圆心理

亦心 通心粉家园 2023-01-14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唐·曹松《中秋对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古称仲秋。

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中有“八月仲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中秋又称月夕,《提要录》载,“月十五为月夕”。

这一夜,古人们设瓜果、月饼等于庭院,观赏明月和桂花、秋海棠等。同时置香盈斗而燕之,名日烧斗香,祭祀太阴星君月神,祭毕,群饮为乐,竟夕始散。


AUTUMN




古人过中秋


这一习俗渊源于西周,宫廷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城西设月坛,方四丈,每逢中秋之夕,帝王穿白衣,骑自马前往祭祀。

唐代开元六年年,《龙城录》记载唐玄宗梦游广寒宫,见一于余名嫦娥穿皓衣,乘白莺,歌舞于桂树下,乐音清丽,玄宗素解音律,遂记其声,编律成音,这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曲谱的由来。

自从相传唐明皇遨游月宫后,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当时,文人学士崇尚朱熹理学,时兴身着素服,在中秋赏月时观看仙鹤翩翩起舞。南宋的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中秋之夕,帝王在京都临安德寿宫内桥上赏月,宫中池塘盛开白莲,池上之桥以莹澈如玉的砖石砌之,并以金钉铰。

元代,《元氏掖庭记》记载,至大二年年中秋之夕,元武宗与褚妃泛舟于禁苑太液池,“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芳藻吐秀,游渔浮鸟,竟戏群集,又有彩帛装饰华丽之小舟,在池上采摘菱、莲蓬,轻快便捷,往来如飞。”

明、清两代,民间在中秋祭月时除瓜藕,月饼外,还置月宫符像,上画月神和月宫,金碧缤纷,又供彩塑“兔儿爷”,头戴冠幅,身披甲宵,或骑于虎背上,俨然大将风度,粗拙可爱。


中秋赏月习俗传至现在,仍很盛行。每逢中秋将至,家家户户都要购置月饼、粽子、鸡鸭、美酒、香袖,举家欢庆,共赏明月。对于中秋赏月,吃月饼。在清代的《燕京岁时记·月饼》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有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可见,这其中还兼有象征亲人团圆之意。

民俗是集体无意识中的民族文化的心理、民族精神的反映,是促成人的行为作出本体选择的最深层的也是最根本的动力。人是文化的载体,每个炎黄子孙身上都积淀着一定的民俗文化的基因,这些基因即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深深地左右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选择。

中国人把世间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联系在一起,因而圆而无缺的中秋月,成了亲人团聚的象征。人们也常用“花好月圆”来形容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中秋的一轮满月,还会使人引发起浓重的乡愁和生离死别的遗恨,使少妇伤感,壮夫垂泪。说到底,这与中国人的团圆心理是分不开的。

在全世界所有民族中,也许没有比中华民族更重视团圆的了。

这种对于“团圆”的向往和难以抑制的激情,蕴含着一种民族的凝聚力量,从而构成我国人民独特的社会心态和气质。“月”的团圆意象亦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从春华秋实、春种秋收等自然律动引发的感时伤逝,使先民们敏感到时光流传、春秋代序与四时更迭、季节变化必定有着某种神秘的内在联系。我国与二十四节气同时并行的节日,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的朔望之间。定节日的标准之一是“月”的朔望圆缺,如太初历即俗称的农历,以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叫朔,十五为望,三十为晦。朔为“上日”,是各月初一,而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旧历新年之始。

八月望日为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时值秋分,秋高气爽,皓月当空,辉映千里,引人遐思,尤其是满月引发的神奇想象,使中秋节充满了浪漫色彩,其团圆意识也因此最浓烈、最久远、最典型、最丰富,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旧俗中的这一天,家人必须团聚。《帝京景物略·春场》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一天月圆如镜,朗照乾坤,光华万里,清辉遍地,民间吃月饼,以月饼之“圆”象征团圆,可见,“月”的团圆意象早已不言而喻,深入民心

苏东坡有咏“小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以饼喻月,首次将“月”和“饼”联系在一起。从此,月饼和团圆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节日不可或缺的点缀,或自食,馈赠,或供祭。月饼最初乃家庭自制,后来才发展成为市面出售的传统糕点,饼面上往往印有各式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貂禅拜月”等等,无不寄托着渴望团圆幸福的美好心愿。直到今天,北方仍然有些地方将月饼称之为“团圆饼”。可见,一个古老的仪式往往在维系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既凝聚又辐射,生生不已,绵绵不绝。

“团圆”又是对远古历史的深情缅怀,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美满的人生,恰恰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极富民族特色和人性魅力的精粹所在,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团圆意识已经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标志,成了一面高扬的理性旗帜,闪耀着华夏民族特有的智慧光泽。


昔年八月十五夜,青年湖畔抬头望,

今年八月十五夜,安西楼内思故乡。

西北望乡何处是,北洋见月几回圆。

但愿千里人长久,举杯对饮共婵娟。


通心粉家园

在此祝大家花好月圆人团圆



[来信方式]

微信公众号

邮箱

txfyixin@dingtalk.com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孙建芳.民俗文化与团圆意识——浅谈中国人对圆月的崇拜心理[J].贵州文史丛刊,2003(04):54-57.DOI:10.14040/j.cnki.52-1004/k.2003.04.014.

[2]邹琼.中秋赏月和中国人的团圆心理[J].零陵师专学报,1991(01):106-107.

[3] 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 M] , 8 页, 中国书店, 1991 年12 月第1 版。 

[4] 陈勤建《中国民俗》[ M] , 123 页,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年 8月第 1 版。 

[5] 温天《神与物游巧夺天工的智慧》[ M] , 23页, 54页, 56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年 10月第 1 版。





往期文章推荐

通心战疫 | 觉察,于不确定中体悟联结

亲密关系 | 别吵啦!沟通障碍及改善技巧

生活百态 | 拒绝害怕被拒绝:你的拒绝敏感度高吗?

心理学视角 | 叛逆者还是大英雄?  弗洛伊德眼中的孙大圣


图文编辑:亦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