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科普 | 巴纳姆效应:摩羯还是ENFP?
本期文章约2000字
大约需要 6分钟 来阅读
每个人都有信仰,你是信星座还是MBTI?
摩羯座看似骄傲,实际上在感情中是极度卑微的。如果你不能够真心的话,最好不要去招惹摩羯座,TA们是一个情绪化、粘人、占有欲、自恋、吃软不吃硬的、浪漫又体贴的星座、念旧对于摩羯来说、是一种状态。摩羯座总是把热情给别人,只能委屈自己,如果爱摩羯座,你一定要是一盏不会熄灭的光。热爱暗恋+轻微自闭+容易被感动+占有欲强+双重人格+不喜热闹+享受孤独=摩羯座。摩羯座喜欢听你承诺,喜欢你主动靠近一点,给自己温暖,喜欢你一副永远不离不弃的表情,摩羯座很偏执,要么犹豫不决不开始,要么奔着目标不回头。
ENFP,追梦人。在有些书里面这种类型也被叫做激励者或倡导者。一个理想的ENFP的一生看上去就是一个不断追寻梦想的过程。ENFP型人热忱,充满新思想。他们乐观、自然、富有创造性和自信,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和对可能性的强烈感受。对于ENFP型的人来说,生活是激动人生的戏剧。因为ENFP型的人对可能性很感兴趣,所以他们了解所有事物中的深远意义,喜欢许多可供选择的事物的存在。他们具有洞察力,是很好的观察者,注意常规以外的任何事物。ENFP型的人好奇,他们更喜欢理解而不是判断。
网红博主陶白白靠对星座的精准把控,爆火涨粉至1768.6万粉丝,而最近火热的MBTI人格分析也广受追捧。
几乎人人都能在陶白白的描述中发现自己,射手座叛逆,水瓶座不慕强,双鱼座喜欢自我怀疑又擅长安慰。
也几乎人人都能在各类兴起的人格测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标签,“快乐小狗ENFP”、“流泪猫猫INFP”、“劳动模范ISTJ”、“社牛海王ESFP。
这些星座或者人格测试真的有这么神奇,能让精准把握我每个人的独特吗?
心理学家福勒(Bertram 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但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这份“个人分析”与学生的“本身契合度”的结果平均评分为4.26。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
巴纳姆效应(英语:Barnum effect,是 Paul Meehl 为表对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的敬意而命名,又称巴南效应、弗拉效应(英语:Forer effect))。
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巴纳姆效应能够对不少伪科学如占星学、占卜或心理测验以及抽签掷筊等被普遍接受的现象提供一个十分完全的解释。
在巴纳姆效应测试的另一个研究当中,学生们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随后研究者对报告进行了评价。研究者们先写下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其中一份是正确的评估和一份是假造的,也就是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估。在之后,学生们被问他们相信哪一份评估报告最能够切合自身,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相对于那一份真实的,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此外巴纳姆效应也反映了一种对一般性、非精确描述的高度自我认同趋势。借助统计学上的概念,类似于“第二类错误”,即取伪错误。而作为整个对比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学术上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传统星相学、占星术中的算命先生往往利用巴纳姆效应来自圆其说,引诱更多的人去找他算命。一般说,求助算命的人命运多舛、情绪低落,屡遭生活挫折使他们丢失安全感,听天由命的依赖心理容易接受算命先生的暗示。算命先生则善于利用巴纳姆效应中的“笼统性、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去揣摩对方的内心感受,说出一些模棱两可的既往判断和未来预言,用词笼统而抽象,多是人生常见的一般共性。由于求助算命者常把算命先生视为先知先觉、神的使者,当算命先生“道破既往、点中自己心愿”就会感到“准”。故此,巴纳姆效应也叫星相效应。
巴纳姆效应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的人格测试与决策中,因此对于巴纳姆效应的应对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但又或许,当人们试图用简单的标签来概括复杂而丰富自我,是激动而欣喜地寻找同伴的过程——“原来世界上不只有我具有这样的特点,原来我并不孤独,原来银河里闪烁着的还有这么多和我类似的星星。”(引用自中青校媒记者:吴亚坤、汤米琪)
[来信方式]
微信公众号:
邮箱:
txfyixin@dingtalk.com
快来聊天吖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张日昇著 ·咨询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往期文章推荐
图文编辑: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