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灿烂的季节》总导演苏灿书:感乡野本真,访人间本味
2021年,一部将镜头聚焦中国西南秦岭贵州一带村落的美食纪录片《乡野下饭魂》带我们远离城市的纷扰喧闹,在寻找味道的旅途中感受乡村的碧水青天、悠然自在。2023年,“乡野”系列作品第二部《灿烂的季节》回归,再次带领观众探寻那些古朴纯粹又各有千秋的原生态乡村,在孕育食物的广阔天地中体验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文。
纪录片《灿烂的季节》主题海报
布里亚特蒙古族怎样在不断的迁徙里融合各地的饮食习惯与风味?景迈山布朗族如何一代一代在高山雨林间守护古老的茶树,坚守不灭的茶魂?传说中妈祖的故乡霞浦如何在潮起潮落中哺育着一方百姓?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灿烂的季节》总导演苏灿书,为我们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感悟,看《灿烂的季节》如何通过展现各有滋味的乡野美食,留存那些正在被人遗忘的乡村风光和正在消失的民俗风情。
苏灿书
纪录片《街边下饭魂》总导演
纪录片《下饭江湖》总导演/制片人
总台百集微视频《非凡百年》导演
纪录片《丹程》《原声中国》监制
“乡野”系列第一部《乡野下饭魂》的拍摄正值新冠疫情刚刚开始的时期,创作团队希望制作一部“可以奔走于乡间田野、可以自由的呼吸;没有恐惧,享受着最淳朴的味道”的纪录片,第一季《乡野下饭魂》由此诞生。
《乡野下饭魂》聚焦西南秦岭贵州一带村落的乡村美食
疫情三年带给了创作团队更多时间进行思考与沉淀。苏灿书导演提到,“在中国广袤的天地中,有那么多生动、有趣、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些依然传承,而有些已经在被现代文明所替代。我们希望在中国寻找、收集这类即将逝去或已经逝去的生活方式,去记录那些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演变,以及不同区域下独有的民族文化、习俗特色。”
《灿烂的季节》拍摄花絮
相较于《乡野下饭魂》,创作团队在《灿烂的季节》的内容探索方面有了更多主动选择的可能性。基于前期的大量调研和多年纪录片制作的经验,团队最终选定了布里亚特蒙古族、布朗族、傣族、傈僳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作为拍摄主体。苏灿书导演告诉我们:“这几个民族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很多,但系统讲述他们生活方式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却比较稀缺。这些民族在美食文化及生活习惯上都具备鲜为人知的特点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正符合我们选择的标准。”
布里亚特蒙古族青年驯化新生的小马驹
采访中,苏灿书导演同我们分享了她在人物选择上的考量。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即主人公是否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域文化、民俗习惯有足够的了解。正如苏导所说,当下传统文化流失速度非常之快,甚至很多本地年轻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习惯的源头是怎么产生、如何流变的。第二点是对美食烹饪手法的把握。美食在《灿烂的季节》片中的呈现十分重要,所以主人公需要是厨艺高手,对于本地食材的特性与获取方式十分了解,有自己的一套烹饪手法和技巧。第三点是人物是否具备典型性。这里的“典型”指在影片展开过程中,人物能够穿插在其中,或是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可以分享,或是家庭成员丰富,可以为内容带来更多维度的解读。
布⾥亚特青年达西在餐桌上和家人讨论家中烧毁的房屋
为内容解读带来更多维度的,还有呈现方式上的选择。不同于当前很多美食类纪录片转向的“微纪录”形态,《灿烂的季节》针对较大的地理跨度和季节跨度,选择了以系列纪录片的形式进行故事讲述。苏灿书导演认为,长纪录片能承载更多的内容,有叙事的空间和层次,可以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建构多段叙事,既有娓娓道来的,又有生动活泼的,将观察拍摄到的内容用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展示。
“尊重、理解”一直是《灿烂的季节》创作团队坚守的原则,有了尊重,才会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在首集《布里亚特的春天》中,初春的草原依然寒冷,团队也是在如此十年不遇的大雪中开启调研工作。团队成员们和牧民们一起,看着寒风中出生的小羊羔和小牛犊颤颤巍巍学会站立,真实面对过生命的坚韧后,也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和体悟。“这里的人和动物面临的都是一样的残酷,只有经受住初春的艰难,才能在水草肥美的时候,让牲畜长得膘肥健壮。他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让生命更好的延续。”在撰写旁白时,团队有意识地解构故事里最核心的理念,在不经意的对话中将“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传递出来。
《灿烂的季节》镜头下四月的呼伦贝尔
同样因为对乡野本真的尊重和理解,团队在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刻意追求画面的华美,而是致力于展现真实自然的乡村生活。在构图上,团队为了将观众带入原生态的环境,选择平视而非特殊的奇观视角,甚至很多时候运用稍大的景别,使得画面里充满了各种生活中的细节:居住的环境、家里的摆件、充满生活气息的劳作,让有心的观众可以慢慢体会。
布朗族村落的环境及其村民的日常生活
在画面的色彩上,团队也没有过分修饰,保留了拍摄中大自然的本色和民族服饰、服装的特色。正是这种如出水芙蓉一般的原生态呈现,给观众一种自然、从容又充满生机的观感,传递出细腻朴素氛围。在影像真实的记录之下,呼伦贝尔冬末春初时白色冰雪与翠绿草地交相辉映、霞浦青蓝的海面与青绿色的瓦房诉说百年历史、景迈山翠绿山林与宝蓝色的布朗族民族服饰形成视觉冲击,不同地区的文化独特性也一一彰显。
景迈山翠绿山林与宝蓝色的布朗族民族服饰
“文化的价值是恒久的,我们常常会被我们发现和发掘出来的内容感动,感慨中国的地大物博,果真有如此之多的宝藏。”然而,《灿烂的季节》的内容挖掘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这些“宝藏”般的传统村落和文化正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消失。创作团队深知这种大趋势势不可挡,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有些内容甚至是抢救式的记录。
布朗族人玉罗用当地方言演唱《祝福歌》
正是基于对民族村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对消失智慧和技艺的感叹与珍惜,《灿烂的季节》才能发掘、呈现出如此鲜活生动的乡野故事:大火烧尽冬季牧场的新房,但布⾥亚特青年达西却依旧乐观,在温暖的蒙古包内享受美味,喟叹只要家人相互依靠,漫长的寒冬总会过去;布朗族的歌手岩迪带着妻儿在山林间寻找山野河鲜,以竹子或芭蕉叶为器皿在山间获取能量,在弥漫起香气的林间唱起献给妻子的情歌;霞浦的黄良波和村⾥的年轻⼈⼀起抬着妈祖神像游街⾛⽔,祈祷妈祖保佑来年海上的平安吉祥;大学毕业以后回乡做起村官的傈僳族施忠相向我们讲述先民在大山里刀耕火种的历史,以及傈僳族的姓氏来源……以影像为媒介、以美食为切口,传统和现代、生态风景和人文生活就此在乡村碰撞与融合。
布⾥亚特青年白嘎拉制作石头烤羊
布朗族的岩迪带着妻儿在山林间寻找山蟹
霞浦居民在妈祖诞辰抬着妈祖像巡街
谈及美食题材纪录片,苏灿书导演认为“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饮食文化,美食的背后是餐桌礼仪、饮食文化、人情世故。现在美食纪录片可谓是百花齐放,我觉得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意义。”团队希望《灿烂的季节》可以犹如一本放在书架上的书,能拥有更长的内容生命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有留存给后人的意义。在苏灿书导演的理解中,“一部合格的美食题材纪录片”有更多的可能性,并非一日三餐,也不仅限于华丽的视听体验,而是更多去理解和探索当下的生活方式。
基于对食物和地域文化关系的理解,《灿烂的季节》坚持用食物赋予地域以人文地理标识,认为食物才是文化和传统最好的链接点。苏灿书导演坦言:“我们之前拍摄的很多美食纪录片,比如《街边下饭魂》和《下饭江湖》等,大多以人物为主,会格外注重个体生命故事的拍摄、围绕个体行为展开。在“乡野”系列中,我们选择以文化氛围为主,人物行为围绕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来展开,人物穿插在其中,起到深度演绎和加强细节的作用。”
霞浦居民借助滩涂水位的落差晾晒海带
地方性美食是地域独特文化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各异的食材哺育了这一方水土下的一户户人家。而纪录片中的美食更像是一个切口,切开后呈现的是与美食勾连的景、人、情。正如《灿烂的季节》中,布⾥亚特蒙古族逐水草而居、霞浦居民靠海而食、布朗族人以茶入菜,影片在不露声色之间突出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展现了“民以食为天”的精神内涵。妈祖走水、鄂温克驯鹿、傈僳族狩猎、布朗族祭茶魂、傣族泼水节等精彩纷呈的民俗景象,以标志性的习俗为点,从文化层面在该地区树立起标志性旗杆的同时,也呼应着当地的生命活力。
布朗族老人祭奠茶魂祈求茶神保佑子孙
《灿烂的季节》每集内容都分为食物的获取,食物的制作,食物的享用三部分。食物的获取是为了更好讲述自然环境、地域风貌与先祖的智慧;食物的制作不追求食物制作精细、繁琐的流程,而是将食物中的关键细节、食物的美、以及背后的人情味展现出来;食物的享用注重人情味的展现与表达,不管是一顿野餐、一餐简单饭食、还是一桌宴席,谁来吃、为何而吃、在什么样心情和氛围来享用才是影片的重点。过去与现在、美食与文化、人情与故事,就在这餐桌上流转传递。
黄大哥为辛苦劳累一天的妻子制作海带卷
第三集《海上牧场的浪漫》在讲述霞浦地域的人们和滩涂之间的关系时,有这样一段旁白:“古往今来,有人顺潮而行,有人逆潮而动,同一片海域,潮汐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苏灿书导演也坚信“市场犹如我们面对的大海,我们的受众如潮水,审时度势、不忘本心、认真制作、良心出品,我们相信好内容终究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灿烂的季节》总导演苏灿书和张祎
鲜活存在的部落、历久弥新的美食、火尽薪传精神,在春去秋来、万物轮回中一代代的留存下来。《灿烂的季节》通过回归传统耕稼陶渔的乡野生活,用食物印证了四季的美好。正如影片开头解说词所言:“每一个生机盎然的当下,都是灿烂的季节。”放缓生命的节奏,回归乡村的本真,用心感受那些被记录下那些未曾接触或即将消失的美食、传统与技艺,唤醒那沉寂待发的乡野村魂。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王 侯 李金斋
编辑:范 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