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硕发84篇SCI遭质疑,学霸本人回应:随便查,没拼爹!

 
关注学术桥Acabridge,了解最新学界动态
5月31日,梁恒瑞在知乎和微博都发布了个人声明称:关于网友的一些质疑,包括有无造假(随便查,科研诚信第一位),有无靠爹(没有,普通家庭),有无靠导师(当然有),有无灌水(起步时灌了五六篇meta),有无好好轮科(比较认真)。

来源:掌桥科研、知乎

“硕士期间共参与发表SCI论文84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SCI论文39篇,共计影响因子184分,发表大于10分的SCI论文6篇,参编非插管胸外科手术国际专家共识3项。”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一位名叫梁恒瑞的“学霸”专业型硕士因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引发学界关注。


梁恒瑞


据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于5月29日的一篇文章介绍,梁恒瑞本科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现为广州医科大学2018级胸心外科专业型硕士,导师何建行教授。


文章称,除了上述论文成果外,梁恒瑞兼职TLCR杂志Section Editor,JTD杂志Guest Editor,组稿《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oracic Disease: From Bench to Bed》特刊,多次于WCLC、ESTS、ESMO ASIA等国际学术会议做口头汇报并获ESMO ASIA Merit Award、WCLC Travel Award、2019 JLCS Travel Award等会议奖项。此外,他在校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南山奖学金特等奖、广东省优秀学生等二十余项奖励,2019年获得 AATS Thoracic Surgery Training Fellowship(全球共四人)。


关于临床工作,梁恒瑞在文中自述称:“三年前,作为一名新入学的专业型硕士,我对临床工作既充满着热情,也充满着好奇。我会6点到医院和护士学习打针;我会在麻醉科争取更多独立打动脉的机会;我会苟在手术室哪里缺人我就上;我会在ICU为我管的重症患者祈祷。如此的学习方式是颇有成效的,从一开始打针手抖扎破患者,到最后熟练一针见血;从一开始麻醉药都配不好,到后来自己独立看台;从一开始缝合手抖,到现在缝合只有一条线;从一开始面对重症患者死亡的慌张,到现在的坦然。”


而关于自己的科研经历,他写道:“自大学四年级我就加入了何建行教授的团队,而且一开始就能在梁文华教授的身边,学他做事和做人。本科的后半段以及硕士的前半段时间,我都在梁教授的指导下,培养科研思维,完成肿瘤学研究……我早期所有的科研想法、科研论著,无一例外都是在梁教授手把手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梁教授对我的论文逐字修改,与我讨论设计,带我参与学术会议,推荐我参加学术比赛……给了本来并不出众的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硕士后半段,我十分幸运地经常获得何建行教授的亲自指导。何教授对外科以及科研的理念是非常大胆和超前,在他的指导下,建立的团队也是非常多元化而且立体的。过去三年多与何教授直接相处的日子中,在手术台上感受了外科大师手把手教导、论文设计上得到了他超前思维的直接指导、甚至论文写作上也获得了何教授逐句逐字的修改,我的科研思维、水准、成果也得到了大幅度的进步。”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官网显示,梁恒瑞的导师何建行从事胸外科工作30年,除了担任广州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外,还是美国外科学院(ACS)Fellow、美国胸心外科学会(AATS)常务会员(Active Member)、欧洲胸心外科学会(ESTS)Fellow、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Fellow、中央保健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首届主任委员、SCI收录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创办人及执行主编、Pubmed收录杂志《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主编。


公开资料显示,梁恒瑞是一名“90后”,2013年从西北地区来到广州医科大学越秀校区,就读于临床医学院专业本科。梁恒瑞就读的南山学院成立于2013年,原为“南山班”,该学院2014年获批成为广东省高等学校试点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类”项目。


而在保研至广州医科大学前,本科时期的梁恒瑞也是校园中的“知名人物”。




本科就已完成SCI






据微信公众号“广东学工”介绍,梁恒瑞,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担任南山班班长一职,协助老师建立南山学院学生会并担任第一届南山学院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校级、院级优秀团干部的称号。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各色活动,在院篮球赛中两次获得团体前三,在校园文化月开幕式上代表爵士鼓队进行表演。


据介绍,大三那年(2016年),梁恒瑞痴迷于临床数据的分析与转化研究,在何建行教授与梁文华博士的指导下,他完成了一篇SCI论文,首次用大数据方法证明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临床肺癌患者的根治性手术中的可行性。这篇论文最终于2017年6月发表在外科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影响因子:8.98)的杂志Annals of Surgery(外科学年鉴)上。


作为论文第一作者,梁恒瑞在文章被接收时(2017年)是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院的一名大四本科生。他曾坦言:“这是我这辈子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没想能被Ann Surg接收。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我获得了保研的资格,并有幸成为何建行教授的研究生。”


而在2017年接受广州医科大学学生会采访时,梁恒瑞也提及了这段经历:“首先运气是很大成分。其次,当你掌握方法了以后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好的idea(我平时不怎么喜欢钻研课本,所以考试成绩不突出,但是闲暇之余我就比较喜欢看看英文文献,关注一下学科最前沿都发生了什么事儿,看看那帮科学家在争论什么话题),然后当你发现一个目前有争论的话题刚好可以用你手中的武器(学会的科研方法)解决的时候,机会就来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运气好又遇到了另一条‘大腿’:附一院胸外科梁文华副教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完成的论文顺利地一次性通过审稿,发表在外科学最高分的SCI——《外科学年鉴》上。”


据梁恒瑞自我介绍:“我这个人做事兴趣第一位,我在基本掌握书本内容后我更喜欢发散一点的学习方式,我4年的平均分是84多一点,虽然在我们班(13南山班)我成绩是倒数第六……但是上了临床实习我也没觉得自己基础很差,反倒是觉得真正有用的都是做科研过程中学来的。”




引发学界关注的同时质疑声也四起






知乎上有网友发布了帖子就此展开讨论,“如何看待广州医科大学梁某某发表 SCI84篇,其中第一作者39篇(含并列),影响因子184?”“如何看待广州医科大学一专硕,读研期间发表SCI论文84篇?”



针对网友们的质疑,6月1日,梁恒瑞接受采访时回应称,“关于我的所有资料网上都可以查到,包括论文、具体内容、研究质量、成长经历、如何开始、如何发展。我也在多处做过公开演讲,以及面向全球会议的英文演讲,家庭背景很一般,感兴趣的话,均可自行查证。”


5月31日,梁恒瑞在知乎和微博都发布了个人声明称:关于网友的一些质疑,包括有无造假(随便查,科研诚信第一位),有无靠爹(没有,普通家庭),有无靠导师(当然有),有无灌水(起步时灌了五六篇meta),有无好好轮科(比较认真)。


梁恒瑞的个人声明。微博截图


据《新周刊》报道,2013年,梁恒瑞以甘肃省同批次录取学生排名第一的成绩入读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广医教务处处长李建华介绍道,作为以钟南山名义创建的“尖子班”,“南山班”的选拔一般在入学半年后举行,录取人数40人左右,高考成绩拔尖、绩点前8%、英语能力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参选。


《新周刊》报道提及,梁恒瑞并没有为自己学医寻找太多崇高、宏大的意义。因为父母都是国企员工,他在“朝九晚五”“厨房、电视加报纸”的氛围中平静成长,做医生对他而言呈现出不一样的可能性,“每天见不同的病人,必须随时更新知识,然后,一直在进步”。


谈及父母对自己有什么寄望,梁恒瑞向澎湃新闻表示,父母希望我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他说,希望年轻人共同努力,共同认可他人的努力,共同互相帮助他人成长,社会才能一起进步发展。




网友评论





@钟宇斐:非常正常1.何教授组是中国呼吸病学界当之无愧的top,JTD他们好像是主编单位。这种平台打磨几篇精品配上国家数据库发入门一区玩一样。2.四年前经典的数据库科研还没开始,那个时候水真的贼好灌,现在SEER和TCGA,GEO这些烂大街可不代表人家刚开始做时候烂大街,从普通Cox到神经网络随便搞就特么多少篇了,招10个本科生一人负责一个工作,成一半人家都五篇搞定。刚开始灌的时候各种细分肺癌搞个二三十篇都可以。3.很多时候就是命,国内医学界最早一批搞生信的本科生大四就发了顶刊,在领域权威期刊撰写综述,这种事赶上就是赶上了,在命运面前常识一文不值。至于关系,我实话实说,大部分有关系的当初都看不上这种work,都觉得搞分子生物学才是正道,现在死的心都有了。很多人真的完全不了解这种精英的玩法,人家特么现在根本不屑于去反驳你们,这本质上是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的碾压和CS对传统湿实验的碾压,他12个工作小时能跑完一篇paper的前期工作,湿实验12小时WB还在孵二抗。而且他硕士阶段留两篇工作博士期间发表就根本没有毕业压力,说难听点儿这种时间管理能力和平台优势人家肝个四年博士什么搞不出来?
@Dr.吴:流水线科研,俗称灌水。只要掌握了门道,科研就可以流水线化,材料类里面换个材料,临床治疗比较A/B,B/C,A/B/C…。掌握方法后加之以大佬的资源加持,临床资源,数据库…再加之以人员支持,招揽学弟学妹一起写…最后可以跻身上游,挖掘资源,提供idea,指导下面的人写…成为流水线的控制者。简单搜了一下一作的文章大多是综述,回顾性研究,比较研究,meta分析等等。数量多但只是灌水而已,其实意义不大。不过当前的科研氛围并不关注你做了多么有意义的研究,数量和IF才是硬道理。但真正的创新创造还是需要原创性实验性文章,而这些都需要严谨的实验和深入的思考。(然而聪明的生化环材人也可以把实验性文章套路化,可谓卷王,NB)当然好的临床文章也很有意义,但需要好的idea加上长期的数据收集和总结。(不过人家有大佬和资源,这都不是事儿,酸了酸了。)
@毕业困难户:这种数据让任何一个读过研究生的人都不得不想一想这是不是又是一场学术造星。见过发论文猛的,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四五年PhD时间发20篇一作在计算机/电子这块我想是有的,但也属于很top了。挂名的不说,39篇一作,按照一般论文工作绝大部分由第一作者完成的规矩,也就是说从idea到方法到实验写论文一个月全部完成并且投稿几乎没有失手。一切基于的是几乎不休息并且几乎不用上课和其他事务。所以我有些不置可否。支持楼上上热搜的评论,让广大网友借我这个吃瓜群众一双慧眼。我也看到本人的评论,身正不怕影子斜,非常好。如果有蓄意夸大,我想说学术造星的愿望其实可以理解,无奈太容易刺激广大苦逼研究生的敏感神经。如果一切属实,我会感慨自己的狭隘和钟院士名师出高徒,后继有人。
@知乎用户:“年轻人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方法吗?”先问要不要学习?再问怎么学习。我觉得,年轻人千万不要学习。如果有一个人,科研能力很强,在大学期间发表了一篇论文,并依靠它获得了该领域的最高奖项。那我们要向他学习。如果有一个人,文字能力很强,在大学期间写了39篇长篇小说,都发表在了知名的杂志书刊上。那我们要向他学习。但如果这个人上面两个都做到了,写了39篇论文,那不好意思,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需要学习的。科学论文是什么?论文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不是文字工作。它需要数据和积累,需要假设和验证,需要时间和过程,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我觉得发表这么多篇文章,无非以下几种可能性:有可能很多不是自己所写,而挂上了他的名字,违反诚信当然不值得学习。那假如都是他所写。那有可能他只是发现了如何“巧写”论文的方法,可以快速地通过“条条框框”,迅速地产出一篇文章。这也是一种“天才”,但这种聪明学了有什么用?你也想做这样的人吗?那假如他都不是“巧写”论文,每一个都加入其中并参与很多,那质量很可能不能保证。不过就算不能保证质量,这个人也是一个聪明且厉害的人,但为什么这么聪明的人不把一项研究做实,深入进去做一个惊世骇俗的作品呢?东一篇论文西一篇论文的,为什么这么浮躁呢?最后的假如,他每篇文章都非常高质量,这个人就是能够迅速完成研究并能进行产出,那这种不世出的天赋型选手,我们想学习能学的到吗?科研应该是很严谨的事情,我不喜欢靠论文数量来堆人设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不去做评判他要走的路,但请允许我表达个人的不喜欢,也请允许我呼吁年轻人不要学习这种成功。
@品冠:利益不相关。背景:复旦、交大本硕,UW、JHU硕博,《柳叶刀》子刊审稿人。
正向评价:1)梁同学的综合能力(模仿学习、资源整合、沟通交流等)远超同龄人,不必也不应去酸/黑。2)基于学校平台、团队运作、研究方向等的幸运/有意组合,的确存在出现大量带有梁同学署名文章的可能性。3)事件出现及发酵后,梁同学主动展现了自证清白的强大勇气和底气,优于以往类似事件当事人的糟糕应对。负向评价:1)梁同学的超强综合能力也应用在发现并利用学术灰色地带,高度怀疑存在(包括但不限于):不符合作者标准的论文署名(即“挂名”)、滥用共同一作/共同通讯的署名机制、未知会并获得全体作者书面同意情况下推进论文发表(即代签声明/同意函)、大量发表低水平套路文章如meta分析(即“灌水”)。2)导师及学院并未对包括梁同学在内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术伦理教育、监督和审查,机构大概率存在系统性的唯“快发表”“多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扭曲学术观。3)基于梁同学的公开应对,大概率不存在捏造数据、篡改数据甚至论文买卖等严重违规情况,但梁同学对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的认识,目前可能仅仅认为不应该做上述之事,与此同时,接受并享受学术灰色地带的既得利益。
不可否认,梁同学异常努力,但显得有些用力过猛。目前的学术成果远超个人学历背景,在常规理解范围内容易遭受质疑,现实也的确如此。未来重点应是考虑如何走得更稳、更久,做出真正改变临床实践、改变政策制定的研究成果。共勉。
@花花鼓:首先,我一向认为科研人员还是要低调,不要造神。得了好处就别到处说了,偷着乐就得了。很多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造神是害人害己。其次,paper够用就行了,做人留一线,抗生素不能滥用,paper也别滥发。国家为啥要推代表作制度?不就是这群人往死里发,拼paper跟打扑克一样,搞的评审团头大,导致只能挑5个代表作来PK。数量拉不开差距就只能拼影响因子,然后一群nano就跑医院去了,医学院和药学院也开始转型成nano。第三,医生喜欢不用做实验的课题,很多医院没条件做实验(有条件也不一定让你用),搞些临床数据和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那是相当受欢迎,一年搞个几十篇也不新鲜。但是大部分医生发个几篇就会停手了,要么去搞更大的paper,要么就全身心临床了。最后,灌水没问题,但是够用就行了。比如求个毕业,灌两三个就行了。之后不搞科研也不需要接着灌,想搞科研就收收心搞些大paper。
@大圣:一、确实存在学科差异(先说明无意冒犯)在座各位硕博想想看,你们身边那些手握多篇paper的学生科研“大牛”,有几个研究方向是和生环化材医不沾边的?现在学科交叉很严重,别管他真正的专业是啥,他们具体做的工作肯定大多和上述这些相关。这些相关领域和方向就是更容易“高产”,这个没啥杠的。实话说,我们领域的很多目前仍比较活跃的知名教授,可能到现在都没发这么多。学科差异的壁垒就在这摆着呢。拿啥比?怎么比?二、要看到他取得成绩背后我们没看到的取得任何成绩,背后肯定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什么学科,能有如此多的产出,那背后肯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你吃火锅、看电影、玩游戏、划水摸鱼的各种时候,人家可能一直都在埋头做实验处理数据,在为科研绞尽脑汁。39篇一作,即便除去做实验的部分,就是光写出来想想看都得花费多长时间?写39篇知乎都没那么容易。所以说梁同学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艰辛。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是舍得对自己下狠手换来的;所有的人前显贵,背后都吃过别人无法承受的苦。世界上不会有百分之一百鲜衣怒马的人生,别人取得成绩的背后,必然承担了我们没看到的波折与困苦。三、承认别人优秀没那么难毋庸置疑,就目前科研评价惯用的指标论文这一项来说,梁同学绝对是top级别了。虽然没有NSC,但凭借数量,仍可以吊打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人一出名,质疑声肯定接踵而至。什么灌水之类的言论就来了,不过灌水也没那么容易,这是39篇,不是3篇9篇。就算是灌水,也是灌水界的一把好手,随随便便发sci,也让我等望尘莫及。所以还是理性看待吧,既然吃不了人家吃下的苦,没人家的实力和机遇,那承认别人优秀,也没什么难的。一边酸一边诋毁不屑,也很没风度。最起码也得做到“取其精华”嘛。四、合理的质疑39篇一作sci,即便是一个月一篇,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那梁同学是如何做到平均每个月都有科研产出的呢?要知道sci还是要讲究创新性的,从有想法,到做实验,数据处理,写论文,作图,排版,润色等等,即便一气呵成,也难保持一个月一篇的频率,那他如何做到的呢?就算他是神人,天赋异禀,那一个月一篇,这些论文创新性究竟如何?真的有价值么?这都值得探讨。五、给我们的启发不必艳慕他人,也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做科研不可一蹴而就,不可急功近利,还是要脚踏实地,做点真正有意义的。做好眼前事,做好自己的事,对未来有规划,并付诸行动,对得起每天的日出日落和星星闪烁,就足够了。共勉!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ACM Fellow发文抨击“同行评审”作弊:有“门道”的作者带飞,垃圾论文也能轻松中顶会

职业打假人Bik被告上法庭,多国学者联名抵制对学术打假的恶意报复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视频招聘会学术评审评估青年学者论坛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