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强教授再引热议!大学教师应该看重怎样的福利?

源:PaperRSS

“把中秋发一袋米,发一篮水果当成最高待遇的话,那就是落后,那就是愚昧”。近日,郑强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的言论又引起了热议。


近些年来,关于教师的福利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郑强书记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谈及之前主持新校区迁移工作时,遭到有些老师以“工作地太远”“无法照顾家庭”等理由反对。


他直言,“大学不是为当官的开的,不是为了你孩子读小学开的”;“不能把自己的家庭生活,照顾家人做为第一选择”;“如果再盯着中秋发不发一袋米,发不发一篮水果当成最高待遇的话,那就是落后,那就是愚昧”。“真正的中国最先进大学老师的福利,都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教学成果奖,是科学的发明奖”。


大学老师也是人。尤其是年轻的大学老师,他们的收入不高,可能还没有拿到正式教职,在一个预聘期内考核不合格就得走人。



想一想也挺残酷的,一路考试,过五关斩六将,念到博士都30来岁了,是男性都开始掉头发了,是女性生孩子都有点晚了。这个时候,由于专业的限制,就业面已经非常窄;一个预聘期过了,都快35了,还在担心自己的工作。但他们依然要养家糊口,要带孩子,考虑孩子的上学问题,考虑孩子的接送问题,非常合理。他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接送孩子和到学校去的时间太长,当然会影响他们的产出。



不过郑强说得更对。大学教师是一份工作。没有大学生就没有大学,没有大学就没有这份工作。重要的是工作,有了教学和科研,才能领到薪水。大学需要一些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应该为大学生服务,首先考虑大学生。当大学老师全心全意的为大学生考虑的时候,优秀的学校领导也会为大学老师考虑。






网友留言:


1. 郑强书记的发言,讲的是做教育就要专心教书育人,要有职业的自豪感,大学老师不能自我迷失,这是绝对应该的,我认可并赞成,我也一直致力于教书育人快27周年了,并没有太在意待遇等问题,不然肯定留在国外或者跳槽了[笑哭]


但我今天主要还是想谈一点别的:职业的自豪感那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待遇和地位支撑的,现在普遍情况下,大学老师的待遇确实不是很高,而考核的压力很大(之前有视频和微头条稍微讲过一点),而如果学校搬迁新校区,肯定会影响到家庭,终究绝大部分老师是没有财力在新校区边上再买一套房子的。


至于“教学成果奖”、“科研发明奖”,是不是一直致力于一线教学的老师就能获得呢?别说教学成果奖,估计连职称问题都难以解决。


比如龚德才老师,87年当老师,24岁成为讲师,31年过去了还是讲师,他称“我把课上好,让学生有收获,我就问心无愧了”,这是很难得很可敬的坚持。但领导们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这种真正坚持教学,而不是追求“教学成果奖”、“科学发明奖”的老师,能不能凭他的工作获得的待遇,获得职业的自豪感呢?


我始终认为,大学老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我应该为之奋斗的事业。


但是,我们也得回归现实,不能抛开“养家糊口”这件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问题去谈奉献。


2. 郑强说话也有夸张的地方。大学老师的收入不高,没办法成为社会最高收入人群。因为我们并不直接创造直接产品。大学教师要有职业的自豪感,哪怕收入低,过分在乎经济收入,那就叫自我迷失。这没错。但是,自我迷失的高校教师并不多。所以,当郑强说,到了自己的国家,“每每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提高待遇,还说“这就是文化思维的惯性”,这就非常不符合事实了。


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认同的肯定就有不认同的,现在的老师对教育的认知已经跟过去三十年前的不一样了,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好老师,能让更多的老师提高他们的收入。


4. 普通老师就是把这当做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已,要做到高尚谈何容易,能尽职尽责就相当不错了


5. 人家针对的是大学老师,大学教授。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欢迎投稿,分享博士求职、面试、发展经历和感悟,指点科研、学术、项目和奖项经验和体会,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破格晋升教授?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教授因被指控“奴役”博士生遭学校解雇,反手将学校告上法庭并获赔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