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国际名校的“捷径”?这类大学风头正盛
广告
小乔经常听身边的青椒说道,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职一所国际名校,这样自己的职业生涯才圆满……小升想说的则是: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今天,人才竞争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建立自己的海外校区,与海外优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
日前,“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校长图伊梅巴耶夫·詹森特·坎森图雷一行访问了西北工业大学,与校方签署了建立“优先国际伙伴关系”协议,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
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是第一次中国高水平大学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分校。分校将以在哈中资企业理工科本土人才迫切需求为牵引,开展联合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联合培养,办学层次覆盖本科和研究生,首批将招收60名硕士研究生,为中亚地区培养材料学、计算机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而在两个月前,深圳大学也在日本开设了首个海外分校——深圳大学东京学院。学校位于东京新宿区四谷,是以日本公民及其他境外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隶属深圳大学的非独立法人的教学学院。
据悉,深圳大学东京学院的成立是深圳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中日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契机。该校期望为日本青年提供本地化的高品质中文及专业教育,成为中日人文教育交流和青年交流的纽带。
近年来,已有十余所国内高水平大学在海外开设了校区,而其中的先行者,还要说到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华人华侨众多,于是便成为了中国高校海外建立分校(校区)的首选地。2002年10月,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学院办学宗旨是使用中文教学,为新加坡工商界人士、管理人员提供进一步深造和了解中国市场的机会。
这是中国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标志着我国高层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式走向国外。这一动作一方面扩大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上海交通大学在海外的知名度,为中新两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说完了“走出去”,中外合作办学也不得不提到“引进来”。
这一点国内高校一直在积极践行,且已有颇多成功示范。例如美国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浙江万里学院合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等。
就在几日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举行了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校园启用仪式。(详情请戳此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表示,中法航空校园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北航和法国国立民航大学高水平合作办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努力把中法航空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外合作办学典范,为国际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样在近日获得办学新进展的还有另一所985高校。
据中央民族大学官网5月19日消息:日前,学校收到教育部通知,学校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密德萨斯学院获批,海南校区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
世界名校带来了全球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毫无疑问,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对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小乔在浏览“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新闻时,发现有些学者对于“异地办学”和前者之间的区别认知模糊。
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中国教科院副研究员田凤、中国教科院助理研究员姜宇佳曾撰文阐释异地办学的概念:“所谓高校异地办学,是指高校在主校区所在城市外,建立分校区或办学机构以及开展各种办学活动。”也就是说,不同于中外合作办学强调的多主体联合,异地办学中高校的主体只有一个。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其中要求严控高校异地办学。
从我国高校历史上产生的异地校区的发展情况看,异地办学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难以克服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
一是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不利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二是伴随异地校区设立,学校办学规模扩张、区域布局扩大,导致学校规范统一管理效应逐步递减,高校内部治理水平下降;
三是异地校区难以有效共享原有教学科研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办学积淀积累薄弱,难以较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往往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四是异地办学普遍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影响其办学质量和水平。
而中外合作办学与之不同,早在2003年3月,国务院就曾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如果说异地办学的问题是容易“力分势弱”,那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便是“强强联合”。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社会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和意识,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思维、领导力和多元化视野。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帮助国内高校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建立海外校区和与海外大学的合作,国内高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学习和借鉴海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再次,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升国内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以“走出去”为例,随着国内高校在海外建校,教育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高校的品牌形象和国际声誉也将得到提高,对于招商引资、国际合作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与海外大学的联系和交流,可以开展联合研究、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等活动,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学术领域的发展。
然而,中外合作办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同、语言障碍等问题,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海外校区的人才培养要求也需要更加精细和个性化,从而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环境和需求,创新教育模式,提供更为贴近市场的高素质人才。
总的来说,中外合作办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对于国内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校选址、合作方式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还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全球学术发展和合作做出重要贡献。
来源:各高校官网、教育部、光明日报、软科、立格高等教育等
责编:Hannah
审核:叶紫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