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3)发布

w


找到懂的专家  做到好的评审
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发布

委托第三方机构评审的高校明显增加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了《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术评审的高校数量增长明显,推行分类评价与更加多元化的代表作评价是高校高校职称评审工作“破五唯、立新标”重点举措。业内人士评价称,《报告》从大数据的角度来展现和分析高校职称评审探索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价和小同行评价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报告》由《中国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追踪调查研究(CUSS)》课题组撰写完成。该报告分析数据包含2023年度全国200所院校的13462名教师等学术人才,涵盖了20111名小同行专家的49194份评审意见。

  课题组首席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王云海教授介绍,近年来,高校以“破五唯”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教育部近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确保人才选得更准、用得更好,要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人才和学术评价中的作用,要让“懂的人”选“对的人”。《报告》在全面分析2023年评审数据基础上,增加了对2678名小同行评审专家和124所送审高校的调查问卷分析,希望能助力高校实现找到“懂的专家”,做到“好的评审”。


  《报告》显示,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术评审的高校数量增长明显。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破五唯”),开启中国高等教育“破五唯”改革行动。“破五唯”实施5年来,开始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小同行评审的高等院校、参评教师、外审专家、参评意见的数量增长幅度分别为1233%、2348%、1004%、2486%,增长趋势非常显著。充分说明了高校职称评审“破五唯”改革工作推进的力度之大,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术评审和独立评价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进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报告》指出,找到“懂的专家”是高校委托第三方机构外审的本质诉求。课题组针对高校委托外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评审过程更加保密和公平”“落实分类+小同行评价等改革要求”“降低评审矛盾,减少评审干扰”和“提高评审质量和科学性”是最主要的四个原因,总占比达70%。众所周知,找到“懂的专家”是达到上述四项目标的重要条件,精准高效匹配评审专家必须依托海量的评审专家库,但在现实中,高校单独建立评审专家数据库难度很大。学术桥构建的全球评审专家库人数已经超50万,这是帮助高校实现精准匹配专家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报告》发现,推行分类评价与更加多元化的代表作评价是 “破五唯”重点举措。调研数据显示,“代表性成果分类更加丰富”“人员和成果分类更加多元”在高校中得到较高的认可,分别占74%和72%,高校普遍倾向于更全面地考量教师的成果和贡献,避免简单的分类模式。课题组随机选取了两所高校245名参评人送审的1603份代表性成果的类型进行抽样分析。其中一所是原985高校,98名参评人、412份代表性成果。一所为原211高校,147名参评人、1191份代表性成果。统计发现,高校职称送审代表性成果类型呈现学术论文为主、其他成果多元发展的趋势。论文类成果占全部成果总数的53%,项目类、科研奖项和研究报告分别占比为12%、9%、6%,教学奖和指导学生获奖占比达到6%和2%。


《报告》发现,高校对学术评审意见的使用方式对评审结果有重要影响。高校在处理职称外审学术评审意见时,普遍采取一票否决制(专家评审结论不通过数量达到高校规定,则不上会)、综合评价制(专家评审结论作为重要参考,由高校评审委员会综合判定)和赋分制(专家评审结论达到规定分值,可以上会)这三种主要方式。其中44%的高校采用一票否决制,占比最高;综合评价制,占比32%;赋分制占比24%。高校对学术评审意见使用方式不同,被评人的晋升结果也可能会随之不同。

  《报告》认为,好的评审机制是确保评审质量的重要保障。好的评审机制应该充分考虑送审高校的要求,全面分析送审人员及其代表性成果的各种类型,精准筛选和匹配相同研究领域的小同行专家。同时,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审意见表和评审选项,完善代表性成果的多元化分类,细化专家外审意见的使用方式,在保密和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评审效率。以上工作的推进和实现,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为高校的人才发展与评价改革提供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专业服务。


《报告》提醒,当前学术人才评价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高校和专家们关注度最高的是“只注重科研,轻视教学和社会服务”,其次是“评价标准单一”与“过度强调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此外,还有“‘破五唯’工作效果不明显”“人才分类标准不科学”和“评价结果与实际贡献不符”三方面问题关注度也较高。上述情况共同表明当前高校学术人才评价机制仍然较为简单,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公平性与科学性均有待提升。

  课题组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秦冠英副研究员介绍,未来课题组将继续聚焦中国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的研究,持续追踪和挖掘一线教师数据,整理和搜集高校教师发展的经典案例,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师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为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一体推进提供决策依据,助力高校教师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学术桥公众号后台回复名字和手机号,下载PDF版报告内容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追踪调查研究(CUSS)》课题组责编:Yolanda,叶紫审核:嘟嘟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

《中国高校职称评审小同行评价研究报告(2022)》发布
破除“四唯”后该如何评价人才?委员建议“重视小同行评审”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桥Acabridg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