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 | 致广大而尽精微:理解政治经济学时代(三)
《致广大而尽精微:理解政治经济学时代》书影
卢周来 著
商务印书馆, 2023年4月
在当代世界,三种不对称性关系——资本与劳动、国家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仍然广泛存在。不仅如此,在“依赖不对称”背景下,资本、政府权力与国家霸权,作为现实世界三种强势力量,在形塑当今社会的一切“存在”中越来越发挥着主导作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亦是三种强势力量相互激荡的一种结果。这一事实提醒我们仍然处于政治经济学时代,而且必须运用以正义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观察和分析一切社会经济现象。
本书精选经济学家卢周来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十八篇学术札记(其中绝大多数曾发表于《天涯》杂志),写作的时间跨度长,讨论的话题广泛。作者从体育、饮食、衣着等日常生活现象切入,以政治经济学为方法展开论述,关照并剖析当代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兼具生活化的体察与学理性的思考。
序言 1
足球经济学 19
吃的背后 41
环境问题背后的经济学 60
盗窃者?“盗火者”?74
美国宪法的政治经济学 95
关于民族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札记 113
民粹主义三题 136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对全球化与新经济的几点思考 151
“非典”的政治经济学片想 165
白领的社会经济学 180
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 193
社会公平问题的经济学札记 208
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 224
与一位人文学者谈“科斯定理” 238
“你幸福吗?” 255
万里路 一本书 271
思想多棱镜里的五四 287
这个世界会更好吗?305
参考文献 328
提到白领,我就想起我一位学界的朋友:在1980年代中后期,他就致力于经济改革研究,参加了著名的“莫干山会议”;1990年代初中期,他在海南著名的洋浦开发区工作,担任部门要职;1990年代后期至今,他转而从事国家战略产业研究,是非常资深的专家,最近还担任了中国大飞机项目论证组成员。但他为人十分低调朴素:夏天所穿的衬衣总是很皱,磨得有些发毛的领口有时被汗渍染成了黄褐色,再配上一双军用黄胶鞋,形象就与我们的民工兄弟差不多。2002年我邀请他参加我供职的单位召开的一次会议,因为走岔了路,我没有接着他,他直接去了会场,结果被拦在了会场外,还遭到了盘问。后来,仍然有人问我请的到底是什么人:“你看别人都西装革履,他怎么这副打扮?”我当时想动怒,后来只是无奈地说了句:“别人当然可以穿得比他体面,但永远达不到他的学术与思想境界!”
我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上班一般穿工作制服,下班就穿很休闲的衣服。说起来可能有人不相信,一直到1997年我都没有置一套西装以及与之配套的白衬衣。但有一回被难住了:我兼职的一个学术单位邀请我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个年度会议,因为一位领导同志最后要接见,所以邀请函上明确要求男士必须穿所谓“正装”,即西装配白衬衣打领带。万般无奈,我花钱买了一件像样的白衬衣,借了一套西装,算是蒙混过关了。
最近我还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即将毕业的贫困大学生找工作时,即使吃不饱饭,也要抠出费用买一件好的白衬衣:白天穿着这件衬衣到处递简历、赶面试,晚上赶紧洗好晾干,第二天再穿。为了保持领口鲜白,有的学生还特地买了数个假衬领:出门前就换一条。按这些大学生的说法:没有一件像样的白衬衣有的单位连门都进不去!避式劳这些事一度使我很困惑:中国人不是讲“内在美”吗?可外在的衣着为何如此重要呢?后来我接触了社会经济学中关于“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理论,就不再奇怪了。
C. Wright Mills: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 1951
“社会排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他认为,贫因的可怕之处不仅仅是缺少生活必需品,更可怕的是因此导致的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比如,在英国,社会风气甚至已使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觉得如果不穿皮鞋就无法在公共场所露面,于是,没有皮鞋的人就实际上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实际上,不仅穷人因为没有皮鞋而不敢进公共场所,连一般人也因为买不起晚礼服而进不了贵族的活动领地。如此这般,由不同的衣着划分了社会中不同人群的活动领地,而不同的社会领地又人为地把人群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就有了社会分层。
就这样,衣着与人的社会定位联系在了一起,竟然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志:什么样的衣着打扮对应什么样的社会阶层。黑领是最底层干着最肮脏、最繁重工作的贫民,他们中很多人仅靠临时性就业维持生计,因而他们衣服的领口通常被汗溃与污垢染成了黑色;蓝领是在工厂日复一日被固定在生产线上,只能被动按照机器的节奏工作的、“被异化了”的、无任何自由可言的产业工人,蓝灰色的工作服与工作帽成了他们的身份特征;我们现在所讨论的白领,则是由政府公务员、职业经理、医生、知识分子、资本市场从业人员、推销员等构成的所谓“自由职业者”,在公众场合,他们永远是西装革履,扣得很严实的白色衬衣一尘不染、笔挺光鲜;而高居社会阶层顶端的被称为“金领”:金色倒不是他们领口的颜色,而是指他们的财富积累之多。于是,在资本统治的世界中,“衣着打扮成了使万物各守本分的灵符”(狄更斯语)。
正因为“白领”是这个社会中所谓受到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私人素养、工作自由度较大、收入相对较高的中产阶层的标志因此,你的领口是否足够白,就成了进入“中产阶层”领地的通行证。你想成为政府公务员、企业经理、高校教师、研究人员银行职员、医生、保险推销员、新闻记者编辑,首先要能进入这些人员活动的领地,“白衬衣”就成了通行证!
电影《摩根时代》剧照
据经济史学家海尔布罗纳(Rober tHeilbroner)“考证”:美国最有名的大富豪罗杰斯(Jim Rogers)与老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年轻时也曾是穷光蛋,但他们有发财梦。而要发财的百元钞票卷着烟丝抽!这一故事应该可以为我们那些同样渴望成为企业领袖或白领的中国大学生提供些许安慰吧。
不过,我始终认为,当我们社会中已经成为白领的人士在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自满时,当我们社会中那些还没有成为白领的人士渴望自己的社会地位能更上一层时,我们难道不应该首先怀疑这样一个以衣着划分出社会阶层的社会是否正常吗?
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不能凭衣帽取人。但我们很多人却这样做了。看来这没有办法!还是马克思讲得对:是社会形态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在决定社会形态!
本文节选自卢周来 著《致广大而尽精微:理解政治经济学时代》,商务印书馆,2023年。
编辑 | 张 喆
审核 | 陈烨广
书声 | 《致广大而尽精微:理解政治经济学时代(二)》
书声 | 《反思与自反:反身性视野下的社会学与风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