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ESEARCH | 寻找老房子里的诗和远方

设计个球研究所 设计个球研究所 2022-04-21

Cover:Aroma in the Ruins©Sean Shan Zhang



与Sean Shan Zhang的对话


 📍 清华大学环境设计项目

📅 Jun. 02, 2021

 

项目/ 废墟中的香气(Aroma in the Ruins)


在徽州,房子通常是几代人全家在居住。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原来的房子通常会被扩建成双院或三院。在厚厚高高的外墙内,宗法氏族的各个房屋相互连接,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象征着对文化传承的决心。这座位于裕安村入口处的破旧豪宅,现在已被杂草覆盖。

 

村后山上种植的绿茶树是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每年早春采摘嫩叶,晒干制成黄山绒尖,贮藏适当的话可以保存一年,剩下的会被丢弃在茶厂门口,很快就变干腐烂了。

 

生活气息,文化传承,以这个中国南方偏远小村庄为主题,在茶树和乡村生活的年轮中悄然孕育着自己独特的韵律。

 


不难理解其实很多独特的文化都仍然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攻四旧”政治运动妖魔化了传统文化。人们逐渐将地方性视为现代性的对立面。他们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导致大部分村民盲目涌入城市,他们拼命搬出古老而精致的徽派庭院,搬进建造笨拙的欧式别墅。在这些空置的老房子中,幸运的会被保护为游客的文物,但大多数都被废弃了,等待倒塌。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即使是保护得最好的也只是“冻结”在现有的状态。

 

这个茶馆建在裕安村入口处的一个破旧的院子里,我希望这是一个重新连接村庄日常活动的机会。作为茶馆,它兼有供茶和泡茶的功能。这座建筑通过光与影、透明与坚固来诠释徽州建筑,直面文革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误解。

 


Interview / Q&A:


Q:作品的灵感来自哪里呢?


A:文化的规范并不能使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更强大。这种问题在中国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就像一个“超级表象”,大都市区的野蛮扩张使环境和内部的个性同质化。

 

我在这个项目中选择的废墟只是越来越荒凉的裕安村众多废弃和倒塌的老房子之一,取代这些传统民居的是“新徽派建筑”,即带有徽派风格装饰的西班牙别墅。随着当地建筑的同质化,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手工绿茶已经被机器所取代,19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攻四老”运动,完全压制了这个独特地方的文化节奏。


该项目从尝试连接“新”与“传统”开始,不仅尝试延伸村民的日常活动,还尝试对传统旧建筑的遗迹进行适应的再利用。

 


Q:项目过程中都产生了哪些困难,这些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A:我在这个项目中尝试提出的问题如下:

当现代化突然干预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地方时,它意味着什么?

我如何让这种变化与山上年复一年枯萎又变绿的茶树,以及根植于此源源不断的“生活”和“文化”关联起来?

 

这座建筑将裕安村入口处的废弃庭院改造成了茶馆,通过供应和加工茶叶,将村民的活动与游客的活动交织在一起。重建是叙事性的,参考了徽州文化所保留的东西,以及如何摧毁它的缺点。换句话说,茶馆是村庄的档案,展示了它的过去。通过展示它,我试图揭开我们今天认为的现代其实只是少数预设的可能性,会受到文明掩护下的海市蜃楼般的限制。

 


Q:项目是如何区分保护和保存的概念的?

 

A:我重建这座旧建筑的目的不是为了建造或永久保存任何东西。它试图从“旧”扩展“新”,而不是将任何食物“冻结”处于当前的状态。尽管有充分的理由纯粹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就像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甚至将一整栋房子从徽州搬迁到波士顿,向世界展示典型的徽州建筑。要真正跳出集体文化范式,建筑应该始终是当地人文化心态的外化新建的结构还应展现村民如何通过传统方式感知周围环境,如何对特定地点形成相应的反应。

 


Q:该项目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重新定义和塑造对徽州白话的态度?

 

A:该项目旨在提醒人们乐观地面对所有的起起落落,因为徽州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循环,但是始终拥抱它们而不失去自真正的自己。


考虑到这一点,我倾向于实施的是从废墟中生长出的活力,它也面临着生与死的循环。重建的部分应该作为连接破碎部分的桥梁,延续它的过去,引导它的未来,冷静地等待在下一波“繁荣”或“衰败”中被取代。

 

Q:在现有的结构框架下你们是怎么开展工作的?

 

A:重建的最终形式是根据原房屋和庭院的总体来做出相应的规划,尽量保留所有的墙、柱、梁和屋顶,希望这些都可以保留在它们原来的位置。新结构的模型是对徽州建筑的分析与灰色空间过渡的结果,旨在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重塑光影的感觉

 

整个项目都是通过了解构徽州建筑的构件和元素来完成的。徽派建筑由三个单元合院组成,三合院是由一堵墙围成的长方形,门在屋前,屋子在其他三边。中心有一个开放的中庭,几乎所有的照明和互动都来自建筑内部。从中庭向外扩展,视线和光线的亮度逐渐从开放到私密,直到完全被外墙包围。这为建筑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特点,即中间包含室外空间,而内部空间则占据外围。通过操纵“实体”和“透明”之间的联系,形成灵活的灰色空间。这种秩序也隐含在建筑的基本元素之中,形成了内外门、窗、墙、院子的不同属性。

 


这些三合院单元之间的联系构建了一种新的灰色空间形式,使人们在运动中即使以中庭为中心,也不会有孤立感。穿梭于房屋之间将是一系列光影交替和“层”之间过渡的感觉。


草图还展示了相对微观尺度上的光影效果,因为它们是整个空间布局的结果。他们直接与人互动,对他们来说空间的接受性记忆非常重要。因此,该项目没有重申形式的重要性,而是借用剩余的遗迹来构建主要轮廓,并尝试恢复光影的搭建

 


Q:你认为建筑学中的想象力有着怎样的能量?

 

A:我认为建筑学中的想象力一般会从大众建筑行业通常不考虑的方面开始,扮演类似于艺术家或诗人的角色,建筑想象是我们所在生活世界的寓言,以及我们对可能面对的对象进行推测,我们编造的这些故事对我们在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有很大影响。

 


About

 

Sean出生于纽约,成长于波士顿,祖籍在中国农村,是北京清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即将在哈佛 GSD 开始他的建筑学研究生学习。瓦解文化和社会范式一直是肖恩关心的问题。凭借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的跨学科背景,他致力于应用叙事方式来重新考虑个人与周围环境和沉浸式文化背景的关系。

 


-END-



老家的房子”,对于我们这一辈的人来说,可能包含着一些童年的记忆,一些父辈的乡愁,它静静在那里慢慢走向衰老,我们好像无能为力,但也许应该做点什么……欢迎后台留言与我们讨论,也可以添加小助手,向我们发送你的看法。


扫码添加小助手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设计个球相关资讯



  推 荐 阅 读  


从木构到巨构,丹下健三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哲学

为什么要做一个音乐盒子?卒姆托、建构与现象学

RESEARCH | 战乱之后,该怎么回归家园



* 本文翻译自koozarch.co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王洪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