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etro Delta 地铁科普(5)

Metro Doves Metro Delta 2022-05-04
文:神秘咕咕

图:COTT



【前期回顾】
Metro Delta 地铁科普(1)
Metro Delta 地铁科普(2)
Metro Delta 地铁科普(3)
Metro Delta 地铁科普(4)

      上两期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站台-站台直接换乘的例子,而今天我们则要介绍需要绕行站厅乃至地面的换乘站。


1-1 平行站厅换乘

      假如我们将双岛四线同台换乘站的轨道布置变为一线一岛,那么就会得到平行站厅换乘车站。和其余站厅换乘相比,它的换乘距离相对最短,且由于有宽敞的站厅层,因此客流缓冲能力也较好。这种布置常见于线路平行,但没有进行同台换乘预留或车站条件不足以实现同台换乘的情况,典型的例子有杭州地铁1/8号线文海南路站(配线和转弯半径限制,也有预算的原因),1/7号线萧山国际机场站(机场没条件地勘)等,有时也会见于方便扩建的地面车站,如上海地铁1/5号线莘庄站。其余地区此类例子也不少见,比如深圳地铁2/5号线赤湾站,因两线都是终点站,折返线不方便布置;还有北京地铁1/八通线的四惠站和四惠东站等等。


案例:杭州地铁1/8号线文海南路站


1-2 相交站厅换乘

      将上期提到的十字,T字,L字节点换乘的站台-站台通道取消,则得到了相交站厅换乘。但这种车站结构由于改造难度不小,换乘便捷性提高有限,所以出现得较少。十字站厅换乘的例子有广州地铁1/3号线体育西路站,3号线站厅利用了部分原黄埔轻轨预留结构,但3号线的南站厅并没有楼梯前往站台。T字站厅换乘的例子有南京地铁1/4号线鼓楼站,杭州地铁2/7号线建设三路站等,一般出现在第一条线路横跨路口布置但没有预留的情况,此时第二条线路接入时可以将换乘接口放在路口,实现站厅的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站台-站厅扶梯缩短换乘距离。


案例:杭州地铁2/7号线建设三路站


 L字站厅换乘典型例子为广州地铁5/21号线员村站,两条线的站厅各自布置和建设三路类似,只是厅-厅接口放在了车站的末端,换乘距离稍长一些。此外杭州地铁4/7号线市民中心站也将为特殊的站厅L字换乘,4号线建设时放弃了站台-站台通道预留,原站台楼梯预留位置改为向上,前往两线站厅。


2 站厅通道换乘

       假如老地铁线路建设时未预留新线换乘节点,大多数车站在接入新线时都会采用站厅通道换乘形式,两线的车站主体完全分离,因此换乘距离长,常常被乘客吐槽。但随着线网规模的增大,新线线位一般只能见缝插针,因此换乘距离增大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通道换乘的典型例子有很多,如杭州地铁1/2号线凤起路站,上海地铁1-3号线绝大多数换乘车站等。


案例:杭州地铁1/2号线凤起路站


案例:杭州地铁1/5号线滨康路站


      不过站厅通道换乘也并非一无是处,许多老线路自身客流很大,因此也带来了数量可观的换乘客流,通过换乘通道可以让换乘客流得到缓冲,也可以在车站内容纳更多的乘客。此外站厅通道换乘的换乘改造难度最低,新线车站及换乘通道布置的灵活性也较大。而乘客的换乘体验也可以通过加宽、增加换乘通道,加装自动步道等方式优化,典型例子有广州地铁4/21号线黄村站。


3 天地换乘

      部分车站受制于地质条件,可能会出现一条线路为高架站,另一条线路为地下站的情况。这类车站的换乘高差较普通车站可能要大些,且站厅多数设在地面,因此换乘必须经过站厅。但有预留的天地换乘车站可以做得相对便捷,如广州地铁5/6号线坦尾站,两线站台为十字布置,5号线为高架岛式,6号线为地下侧式,从换乘扶梯布置的方向来看,可以认为是高差加大的岛侧十字换乘,换乘流线清晰,且6号线两个站台均设置了直梯直达站厅和5号线站台,换乘体验相对较好。


案例:广州地铁5/6号线坦尾站

      

       长三角有预留的天地换乘站有无锡地铁刘潭站,但4号线尚未建成,具体换乘方式还有待考察。

       而没有预留的天地换乘的换乘距离则会相对较远,且需要上下楼梯和走很长的路,换乘体验会比较糟糕,如上海地铁3/12号线龙漕路站,3/4/10号线虹桥路站等(3/4号线在此站已为共线运营,并非典型的三线换乘)。


4 闸外换乘

      有些线路由于承担着特殊的功能,因此其票价制度和普通地铁不一致,因此不能与地铁线网在车站付费区内换乘。这类两套系统的换乘站称为闸外换乘站,典型的例子有北京地铁10/大兴机场线草桥站,广州地铁3/APM线林和西、广州塔站等,其换乘距离一般较长,且由于要二次刷卡进站,体验也会较差。不过一般来说需要乘坐此类线路的乘客会预留足够多的换乘时间,并不会太影响他们的乘坐体验。


案例:广州地铁3号线/APM线广州塔站


5 出站换乘

      有的时候,两线交汇处受线路制式或周围条件影响,无法实现在同一个车站内完成换乘,只能先出站到地面,再换乘另一条线路,此类“换乘站”称为出站换乘。不同系统的出站换乘一般为有轨电车和地铁的相互换乘,而同一系统的出站换乘目前几乎只见于上海——由于早期的1-3号线未进行换乘预留,且市中心区域难以布置站内换乘通道(或站内换乘通道未建成),因此只能进行出站换乘,如1/3&4号线上海火车站,2/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等,它们的车站站体相互独立,只能通过非付费区通道或地面进行换乘。而且换乘需要先出闸后入闸,存在重复计费的问题,因此上海地铁应用“虚拟换乘”的方式,刷公交卡的乘客在30分钟内完成换乘可以实现连续计价,避免乘客支付额外费用。


案例:上海地铁2/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


      不过这类换乘站无论如何都是会极大地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大家在乘坐地铁的时候务必先看清楚线网图对不同换乘站的标识,确认换乘是否需要出站,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避开这类车站,优化自己的乘坐体验。此外,长时间使用地铁出行的时候,如有多条路线选择,也建议大家记住常用换乘站的结构,以便实现最高效的出行。


       两线换乘的各种形式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啦,下一期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多线换乘站,它们的换乘形式会是怎么样的呢,会不会更加复杂?欢迎继续关注我们哦!



感谢各位关注Metro Delta!

Metro Delta将和大家一起,见证2021年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的点点滴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