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理解一个没有“稀缺”的时代?

李圆方 圆方你怎么看啊 2024-03-06

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是圆方的第708篇原
(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标志即可收听音频)

昨天的文章“稀缺”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聊到了两个概念“工作伦理”和“消费美学”
工作伦理是说:
为了维持生活并获取快乐,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些他人认同的有价值的事,并以之获取回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人都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获取之前需要先给予。同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道义上来说愚蠢又有害。
而消费美学则是:
诱惑,炫耀未曾经历的奇景,承诺前所未有的体验,贬低尝试过的一切,才是最有效的。当然,前提是信息要有效传达给接收者并将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些令人激动的未知体验上。
而无论是“工作伦理”还是“消费美学”本质上都是建立在一个“稀缺”的社会当中的。
因为不管是“工作伦理”还是“消费美学”,其前提就是“稀缺”,稀缺的资源需要去靠努力去争取,稀缺的“消费品”所以值得炫耀。
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不再稀缺,一切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如何理解一个没有“稀缺”的世界?
谈到没有稀缺,或许有个科幻片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星际迷航》。
和星球大战这种未来世界开着宇宙飞船拼砍刀的爆米花影片不太一样,《星际迷航》描绘的是美好和温和的未来世界。
在《星际迷航》的世界中,由于复制器的存在并且完全公用及免费,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想要的几乎任何物品,物质世界达到极度丰裕和富足的状态。人们无需担心温饱,也不再需要金钱,财富变得无关紧要,人们无需在“双11”抢购物品,更不会彼此炫耀各自的房子、车子和其他奢侈品。
在观看《星际迷航》时,人们很容易忘记真正的贫困是什么,以及它会带来哪些困扰。因为贫困造成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艰难,也不仅仅是金钱问题。金钱困窘给人带来的心理衰弱远远超过了购买能力有限本身。
而一个没有稀缺的世界,自然是一个没有“穷人”的世界,事实上,每一个已知的社会都对穷人持一种特有的矛盾态度,一方面是恐惧和反感,另一方面是怜悯和同情。
每个社会都根据自己特定的秩序和规范模式,塑造出不同的穷人形象,对穷人的存在作出不同的解释,为他们找到不同的价值,并制定不同的解决贫困问题的战略。比如中国的“脱贫攻坚”,再比如美国街道上靓丽的“风景线”。
只不过,“穷人”的定义在过去和今天,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齐格蒙特·鲍曼在这本《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说:
工业时代的穷人被重新定义为劳动力后备军。就业,稳定的就业、毋庸置疑的就业成为一种规范,失业与贫困画上等号——这是一种不符合规范的行为。
把穷人培养成未来的劳动者,曾经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很有意义。其促进了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的发展,很好地完成了“社会整合”的任务——秩序维护和规范管理。
但是,时代变了,现在的经济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它已经学会了在减少劳动力及成本的同时增加利润和产出。同时,对规范和“社会纪律”的服从,主要是通过商品市场的吸引力来保证,而非通过国家管理的强制力。
后现代的消费者社会无需把大部分社会成员卷入工业劳动就能够茁壮成长。实际上,穷人不再是后备劳动力,工作伦理的呼吁越来越虚无缥缈,与当今的现实脱节。
齐格蒙特说,在现代这个“消费主义世界中”,“今天的穷人是“非消费者”,而非“失业者”。他们首先被定义为有缺陷的消费者,因为他们没有履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积极有效地购买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人,正在从“贫穷但有用”到“贫穷且没用”。这个定义是如此的残酷,又是如此的赤裸裸。
回到,今天的主题。如何理解一个没有“稀缺”的时代?或者说如何面对?
齐格蒙特指出,关键要改变的,是现行社会体系,比如需要彻底变革现行的“福利救济制度”。
齐格蒙特·鲍曼在这本《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说:
现代社会的福利救济制度一个影响是对福利领取者的污名化。简单来说,它传达了一种信息:需要援助是一种失败的标志,意味着达不到大多数正常人能达到的生活标准。因此,申请福利等于承认失败。
鉴于这个事实,申请福利是一个可耻的决定,会自我边缘化,把自己排斥在主流之外。申请福利变成了最差的选择,所有其他的可能性,无论质量如何,都显得更加合理,令人向往。
同时,现行的制度,贫穷变成了一种“道德”上的罪恶。相对来说,或许“全民基本收入”,(英文全称是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简称为UBI是更适合这个时代。
UBI的特征有三个,一是无条件,二是全民,三是基本收入。也就是不分身份,年龄,种族,身体状况,能力水平,有无工作等等各种属性,所有人一视同仁,获得相同的能够维持生存需要的最低要求收入。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UBI弊大于利,一方面实施普遍基本收入的成本太高了、会显著增加政府负担,特别是对于如今养老基金都紧缺的国家;与此同时,会导致社会不平等的恶化;最后减少人们工作的欲望,大家都躺平了。
不过,齐格蒙特认为,最大的“困难”还不是这些,而是人的观念改变。
“即从工作伦理决定的以雇佣劳动为中心,转变为人的地位和尊严决定的以基本权利、基本保障为中心。”
而在执行层面,只需要通过以税收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且废除经济审查和工作意愿评估的原则,通过逐步以需求原则取代等价原则,通过个人作为权利基础的原则,这种构想就能够切实推进。
那这样一个没有稀缺的世界和社会未来回到达么?齐格蒙特在这本书的最后说:
“在伯利克里希腊或凯撒的罗马,没有奴隶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在波舒哀的时代,非君主制的世界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怎么能肯定,不被市场奴役的经济是不现实的?不平等的加剧是无法阻止的?
我们不是第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需要选择走向何方。首先,至关重要但并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是,需要认识到我们身处十字路口,认识到有多个选择都可以通向未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如何理解一个没有“稀缺”的时代?

李圆方 圆方你怎么看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