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致敬《松花江上》
聆听《松花江上》| 九一八之殇:后世代代不敢忘、不能忘、不会忘!
抗战时期万众传唱的《流亡三部曲》之一,后来的数十年中,《松花江上》仍深深影响着无数国人。
松花江上与张寒晖
转自河北日报
●他人生只有短短的44载,却以文艺为武器铸就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不朽的丰碑。
《松花江上》词曲作者张寒晖,1902年5月5日出生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东部的大鹿庄乡西建阳村。曾祖父琴棋书画皆通,曾考取功名,却弃官不做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祖父和父亲在维新变法后,都曾在新办的小学堂里教书,但薪金微薄。父亲既懂中医,又爱好民间音乐,是位进步的民主主义者。7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了本村的小学堂读书。1919年,他进入保定高师附中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练习写白话诗、编新剧。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私立电气工业学校,学了一年电工。
1922年,张寒晖回老家和出自贫苦农家的姑娘邵金平成婚。新婚之夜,张寒晖为妻子改名为邵锦萍,并轻声唱起了在北京才学会的一首《满江红》:“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年,主权夺。叹江山如此异族驰骋,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此后,张寒晖再赴北京,先后考入北平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和国立艺专戏剧系,并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张寒晖先是在艺专工人俱乐部工作,后又领导北平青年俱乐部,组织了红色话剧团体“五五剧社”。1926年后,创作出《黄绸衫》等剧本,撰写了《铁锤》等戏剧论文。1929年张寒晖留校任教,并组织演出了《终身大事》、《一片爱国心》等剧。
因主张艺术为革命服务和戏剧地方化,1930年,张寒晖遭校方革职。回到家乡的张寒晖帮助定县民教馆进行秧歌、民谣的搜集研究工作,并参加了由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会,编写农民通俗读物,参与创作了《农夫歌》、《除草歌》、《农家乐歌》、《高头村歌》等歌曲。“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组织农民运动,成立抗日救国会,并以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从此,他开始了用歌曲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20余年里,张寒晖在家的时间少,在外的时候多,家中里里外外都靠邵锦萍。
张寒晖故居
1936年夏,张寒晖第二次应邀赴西安工作。此次离家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北参加革命活动,再也没能返回家乡。一直到1951年——张寒晖去世6年后,邵锦萍才得知丈夫病逝于延安的消息。
张寒晖的儿子张林格生于1923年,16岁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担任爆破组组长,后不幸被捕牺牲。西建阳村村东的苹果林旁,立有一块“烈士纪念碑”,刻着该村34位烈士的英名,碑首有“张寒晖”、“张林格”的名字。
《松花江上》是一首以东北局势为背景的抗日救亡歌曲,但你也许不知道,词曲作者张寒晖一生中其实从未到过东北,他从事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传遍中国。正在定县开展工作的张寒晖胸中愤懑难平,前往北京寻找党组织,住在大学生的宿舍里。一天深夜,他被隔壁一阵痛哭声惊醒了:“娘啊,我还能见着您老吗!”这是一位流亡的东北姑娘在想家。听着姑娘的哭声那么凄凉,那么悲伤,张寒晖仿佛听到了无数东北同胞在哭号,正是这个深夜,爱国歌曲《松花江上》的种子已经播撒进他的心底。
1932年春,张寒晖应同学邀请,第一次到西安工作,被任命为民教馆总务部部长。这期间,他创办了民众剧社,并亲自编导了《不识字的母亲》、《鸟国》等话剧。1936年,张寒晖第二次应邀前往西安,到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担任国文教员。此后近6年时间里,他创办了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担任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深受群众欢迎。
1936年的西安街头,处处可见思乡心切的东北军官兵和无家可归的东北流亡者,《松花江上》创作完成后,张寒晖亲自教西安省立二中的学生们演唱。随后,他带领学生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巷中去演唱。1936年12月9日,西安学生举行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会后学生在西安城里游行,并表示要步行到临潼向蒋介石请愿。在西安东郊十里铺,张学良劝阻学生返回。学生齐唱《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张听后为之动容,说:“请大家相信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此后,国共二次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演讲时曾感慨地说:一首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毛泽东也曾高度评价称“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创作这首歌曲不久,张寒晖到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竞存中学任教务主任。由于学校经费不足,他经常到外边募钱给教员发薪,并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接济一些贫寒的学生。据竞存中学的一些老校友回忆,1938年12月竞存中学由西安迁到凤翔纸坊街。学校组织师生上山打柴、采药,筹办纺纱厂、造纸厂,教务主任张寒晖兼任造纸厂厂长,于1939年5月研制成功新的麦草纸。凤翔竞存中学校长车向忱给新纸命名“寒晖纸”。
1941年8月,张寒晖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工作,并于1942年初被调往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1945年五六月间,他带领关中八一剧团下乡巡演,从陇东民歌《磨炒面》的曲调中得到灵感,填词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1946年3月11日,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张寒晖在延安不幸病逝。
白求恩的感情线
张寒晖(1902年—1946年),原名张兰璞,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与冼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重温1947年电影《松花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