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太爱说话的她,只要舞起来,就是千言万语。|艺境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如果一个艺术家完全脱离了生活,

封闭在一个高冷的艺术世界里,

那他/她对作品的感受,

甚至作品的温度,

也是与世隔绝的,

就不会那么打动观众。






王亚彬


国家一级演员、编舞、制作人,曾6个月连续两次登上世界顶尖剧场赛德勒之井的舞台。她是首位被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委约邀请的中国编舞。《泰晤士报》评价她:“在所有舞者当中,王亚彬无疑是个杰出的号召者与核心,优雅并充满力量。”她的舞剧《青衣》近日将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这部集合了3年创作心血的作品,在85分钟的时间里,呈现了女主人公筱燕秋生命的长度和浓度。筱燕秋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何尝不是王亚彬自己的生命写照?



Q&A



Q

可以讲讲当年《青衣》的创作初衷吗?

A

2015年,改编自毕飞宇同名小说的舞剧《青衣》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全球首演。到今年年底演出已达60场。最开始,是毕飞宇老师的小说给了我创作灵感。 女主人公执着的追求,和我的经历有重合的地方。小说本身的文本很有温度,文字中有很多人物心理的描写和刻画,我觉得都特别适合以舞剧的方式呈现。我是通过小说文本看到了将其改编成舞剧的可能性。作为舞蹈家,我觉得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和作家很像,需要通过有戏剧冲突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人性,也展现不同的人生历程。我希望通过舞台上筱燕秋这个主人公,体现这些年来我对表演以及人生态度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它已经成为我的艺术形象的载体,我在艺术经历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触,这个时候能遇见《青衣》,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遇见。

Q

除了毕飞宇的小说原著,舞剧是否融入了更多你自己的部分?

A

舞剧是在舞台上的第一个版本,小说和舞剧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舞剧从结构到人物出场都有一些调整,算是在小说基础上进行了剧本重构,舞剧保留了小说的精髓,包括它的悲剧意识。这部剧呈现在舞台上,将一个女性的人生历程浓缩在85分钟的表演里,强度更大,对情感的表达、人物相互关系的表达,力度更强。在舞台呈现上,它被打磨得更加锋利。

Q

这部舞剧哪一部分最打动你?

A

它打动我的部分有很多,每一次公演之前,在练功房里联排,我就感觉自己已经进入到了规定情境中。在这85分钟,走完主人公的一生,从一个自然意义的层面,我跟随角色也完成了青年走向中年,这是一个时间推移的过程。而从人文角度入手,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而我自己似乎也完成了重生,从新生破茧而出,直到步入人生晚期。每一次的复排,伴随人物,一次次沉浸其间,带入角色,也悟到了自我的蜕变。



Q

你说主人公筱燕秋身上有你的影子,你的执着。舞剧在你个人身上的关照点在哪里?除此之外,它对当下整个社会有何关照?

A

如果以当下的眼光来看,当一个女性面对事业和家庭的种种抉择,对于普罗大众的参照是,你会如何去选择,如何去平衡?2年前,《青衣》在以色列演出,一位60多岁的女士看完后满脸泪痕,她说:“这部戏好像是为我而创作的。”肢体语言可以跨越国界,收获相同的感动和共鸣。作为我个人的话,从2015年首演到现在,我跟这部剧也一起成长,变得成熟了。首演之初,我觉得女主人公那种对于艺术的执着和义无反顾,是我向往的,在当时,我深深觉得艺术家就该是这样的,不顾凡尘俗事,一心以艺术为毕生追求;包括她内心世界的高冷,饱含孤独,我特别能体会那样的心境。因为,我自己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常常执迷不悟,有着类似的过程。


随着这部戏演出的成熟,我现在觉得筱燕秋,她不光是一个艺术家,她更是一个人,一个女人。生活本身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艺术家完全脱离了生活,封闭在一个高冷的艺术世界里,不食人间烟火,那他/她对作品的感受,甚至作品的温度,也是与世隔绝的,就不会那么打动观众。


Q

舞剧的表达也有它的难度,像这样一部作品,如果是戏剧,它还可以通过语言外延更多层次或者情感的传达。但是舞剧只能借助肢体语言,你觉得这样的表达难不难?

A

单从舞者这个身份来讲,这么多年的训练功底在,呈现人物、展现舞台张力,身体语言的表达,并不太难。你不太会因为身体的局限性,而达不到你想要表达的部分。但是作为创作者,导演、编舞这个身份来讲,确实很难。因为你不光需要有精准的动作,还要让这些动作真正符合这个人物身上的特点,铺垫这个人物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内心感受。



Q

你现在年龄也30岁了,对舞蹈的体悟,与当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A

我觉得还是有变化的。现在,舞蹈对于我来讲,就是一种语言,它有点像作家笔下的文字,作家是通过文字去传达对世界的理解,而舞蹈其实是肢体语言,和作家同样存在这样的功能。 所以,舞蹈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动作层面、技术层面,我觉得更多的是通过你的编排,你的表演,让人们看到比美更加深入的表达。它有可能是一种思想,一种深入的情感,也有可能是某一部分人生经历。这就是我现在对舞蹈的理解,它不再像青年舞者那么追求动作的技术性。 

Q

这些关于人性的探索,对丰富人生旅程的探索,是不是赋予了你舞台上更多经验呢?

A

它会对我现在的创作,打开更多视角。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其实是一种最高级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实也不光是去传情达意,塑造人物;它还可以去表现思想,而且你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将一个个人物呈现在舞台上,过了若干年之后,人们再回过头来看,让他们记住的就是我所创作的舞台形象,这一点对我来说,最有意义。



Q

2009年,为什么会去做“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样一个表演形式?

A

当年,我希望自己能以一个比较主动的人生态度来面对我的未来,所以就集合了许多中国一线的舞者、音乐家来做第一季“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一部部新的原创作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去回答“我们为什么跳舞”?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国际视野去创作一些全新的舞蹈作品,将一种“共享”的艺术方式,让舞者和舞者之间,也让舞者和观众之间形成交流。

Q

你不是一个只想做好自己的单纯舞者,还肩负了艺术家的责任。

A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敛,也不太喜欢说话,这些年通过“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带动了一批有想法、有创意的舞者。然后,很多舞蹈艺术家,也开始有意识地成立自己的舞蹈工作室。这些星星点点的艺术家们,集合在一起,可能会成为中国舞蹈界未来的脊梁。我希望能带动一批人,或者让其他人也看到原来还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做舞蹈。

 

Q

这种方式,会不会也让舞蹈从高冷走向普通观众?

A

9年当中,做了不同主题的演出,集合了更多的原创作品,也做了很多工作坊和讲座,让公众了解舞蹈是什么、现代舞是什么,从而引起他们对舞蹈的兴趣。我想说,如果我们的人生能够渗透一些艺术的元素,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它会让你的世界更丰富,还能提高一个人的审美力,也许,在精神层面也会有所收获。




Q

你在自己的书中提到了很多伤痛,这一部分是不是在你的生命历程中算是一个很沉重的体悟呢?

A

舞蹈对身体造成的疼痛非常频繁,它会始终伴随你的舞蹈生涯。我觉得舞者对于疼痛的表达,或者疼痛的感受会特别敏感,这也是我面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Q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轨迹?

A

可能每个人看待人生的方式都不太一致。人生在我看来,首先是非常宝贵的,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又特别幸运,因为你领悟到了很多普通人领悟不到、没法感受到的内容。我经常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去看待自己的成长,也希望在这本书的书写过程中,去审视自己在舞蹈轨迹上这些年的成长。

Q

那舞蹈轨迹的发展,对你的人生态度有影响吗?

A

我希望能把一些正向的能量传递给其他人。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天的来之不易。珍惜自己创作的每一部作品,珍惜每次创作认识的每一位艺术家。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心灵深处的碰撞,也包括碰撞之后,在舞台上的表演带给观众的感动。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