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其他

国情调研 | 我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赴韶关翁源调研乡村振兴情况

7月25日,我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20名硕士同学和带队老师、随队记者一行前往韶关市翁源县进行国情调研。师生一行来到江尾镇南塘村湖心坝客家群楼、翁源兰花研究院、万艺电商文创研究中心、广东全美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翁源兰花科普基地和种苗培育中心等地,围绕当地依托乡村旅游与兰花特色产业链等推动乡村振兴情况开展调研。以文化村,挖掘客家文旅资源2020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对此,全国各地乡村都以发展文旅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在此方向下,如何针对痛点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已成功打造招牌的乡村又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的?为调研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情况,7月25日上午,调研团来到江尾镇南塘村,探究南塘村活用客家文化建筑群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南塘村湖心坝客家群楼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当地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部分建筑属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悠久的历史在带来厚重底蕴的同时,也带来年久失修的难题。近20年来,南塘村逐渐成为空心村,许多历史建筑损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产业经济效益差、村集体凝聚力弱。湖心坝客家建筑同学们调研发现,摆在南塘村面前的难题在本地村民的努力下,以几种方式逐步解决。首先是全村聚力,南塘村一群热心家乡事业的人士回村创业后,成立属于南塘人的全民股份制公司,股东组成人员涵盖房地产、餐饮、机械、养殖、园林绿化、文化教育等行业,充分盘活村民资源;其次是活用历史资源,立足于土生土长的这片土地及其所承载的悠久文化,南塘村民积极探索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可能性,修缮了客家群楼多座古建筑,并以此为焦点发展餐饮、民宿、田园观光、科普研学等多元业态;再者是赋能旧空间,调研团在走访中发现,南塘村当地许多历史建筑成为新的功能场所。该村原先破败的大礼堂经过修缮,成为可承办大型酒席等集体活动的公共空间,调研团到访当天,这里正在举办村民的乔迁宴席。因人口迁出而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部分房屋经过修葺布置,如今成为重现客家文化习俗的实地展厅。此外,一些村民也利用自家或租来的房屋办起餐饮、民宿等产业,完善及助力文旅产业发展。2022年9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韶关调研期间来到湖心坝客家围楼群,详细了解客家民居群的保护利用情况,要求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深入挖掘历史内涵,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修旧如旧,进一步彰显古建筑文化艺术价值,更好传承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年的努力,使得南塘村依托客家历史建筑群等历史文化资源成功发展本地文旅产业,逐渐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特色乡村转型,202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走出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以兰为媒,引领翁源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方案数不胜数,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是真正实现富村兴村的关键。前述南塘村作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落,选择发展文旅是其优解。若将视野放大,对翁源县整体来说,仅以文化资源难以撑起全县振兴,第一产业的发展于地方经济更为举足轻重。调研团发现,作为全国最大的兰花种植区,翁源除了立稳“兰花”这块金字招牌,更是颇具创新地在科技育种、电商直播、人才培养等领域开辟新空间,走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翁源,国兰供应量超过全国的60%,有着“中国兰花之乡”及“中国兰花第一县”的美誉。目前,全县兰花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值超30亿元,辐射带动兰花产业园周边农民种植兰花,吸纳2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被称为“中国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本”。01科技育种此次调研行程包括兰花种植、研发、电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在兰花研究院,研究人员介绍了兰花的组织培养技术。相较于过去简单直接的种植方式,现代科技为兰花培育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通过对组织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让其不断增殖,使得人们可以创造更美丽、耐寒或抗病的新品种。调研团认为,正是通过技术赋能,翁源的兰花产业才可以不断创新,在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真正为乡村产品打开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同时规模化生产又能提高兰花的产量和质量,这将为乡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多种多样的新品种更能吸引游客和客商,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兰花组培过程研究员介绍兰花02电子商务翁源除了重视兰花的培育与研究,也注重电子商务与人才培养。调研团所到的万艺电商文创中心正是一家专注于兰花电商销售的企业,作为综合平台,它为兰花产业提供展示和销售的渠道。除此之外,作为广东首个农村电商场地学院,它还为兰花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电商人才。访问过程中,大家看到直播间内的主播正在热情地介绍兰花。讲解员介绍兰花品种正在直播中的兰花主播在人才领域发力的企业不在少数,翁源本地的农村电商产业学院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培养学生,执行院长吕星海为调研团介绍了该院的运作模式:让本地中职学校学生直接参与到农产品营销的电子商务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实现数字兴农。吕星海院长介绍产教融合2014年起,“农村电商”就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要手段的角色。调研团分析认为,通过电商平台,翁源县本地企业能将乡村兰花等优秀文创产品推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拓宽了乡村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还解决就业问题,据统计产业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当地平均水平的37.8%。同时也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乡村文化,推动文创产业与农业相融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此举不仅提升了乡村产品的附加值,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03现代设备翁源可以成为“中国兰花之乡”,也与生产基地的现代化设施密切相关。在广东全美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女士带领调研团参观了采用现代化智能的温室大棚,每个棚室内都安装了温度湿度监测仪,严格监控调节花卉生长过程中的环境状况,以达到最好的培育效果。种类丰富的兰花
2023年8月13日
其他

国情调研|我院国新硕士参加韶关市委宣传部座谈会并探访坪石中大旧址

7月24日,2022级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硕士生在党委书记郑军庆、院长钟智锦教授带领下,赴韶关市委宣传部参加座谈会。学术硕士项目负责人杨柳副教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负责人林嘉琳助理教授、中国日报记者王旭、新华社对外部编辑郑静霞等参加了此次活动。会上,钟智锦院长介绍了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我院在国际传播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韶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江帆对来访团队表示了热烈欢迎。陈部长认为,讲好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既要内知国情,熟知中国、熟知脚下这片土地;又要外知国际,了解外国涉华的声音;更要勇于担当,成为有使命感的国际传播人才。韶关市发改局副局长谭秋雁、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陈祎、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黄文年、韶关市委外办国际交流科科长曹波勇、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科科长钟敏洁等分别对韶关市整体发展情况、疫后文旅宣传推广工作、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对外宣传工作情况及韶关市域社会治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韶关是粤北重点生态建设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花瓶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韶关市立足资源禀赋,追求高质量发展,先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一叶知秋”、“以点带面”,通过了解韶关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内知国情基础。立足当下全球互联网平台兴起的语境,国新学子应该思考和践行以城市传播为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叙事的国际传播,将宏观叙事和个体故事结合起来,通过聚焦韶关城市发展经验,构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展现可信、可敬、可亲的国家形象。最后,学院党委书记郑军庆对韶关市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为此次国情调研所提供的帮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希望未来能加强此类合作与实践,为国际传播事业贡献中山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2023年8月7日
其他

国情调研 | 我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赴韶关调研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情况

7月23日,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20名硕士同学和带队老师杨柳老师、林嘉琳老师及新华社记者郑静霞、中国日报记者王旭一行到韶关市武江区进行国情调研。国新班同学一行参访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武江区新华街道花城居委及红星社区、武江区乡村振兴培训实践中心及孟洲坝夜市,围绕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进行调研活动。1重温历史,薪火相传7月23日上午,国新班一行及带队老师前往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大村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重温红色校史。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国新班同学认真聆听了华南地区高校教育历史,尤其是中山大学前身之一的岭南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迁校至韶关大村恢复办学的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岭南大学由广州迁校至香港;香港沦陷后,在港办学的岭南大学又辗转迁回粤北韶关复校,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重新迁回广州康乐园。在展厅中同学们了解到,在韶关大村期间岭南大学师生利用当地材料修缮改建校园,并为校园建筑沿用了康乐园建筑的旧名,如怀士堂、格兰堂、黑石屋等;师生还积极开办各类文艺活动,在岭大村留下生机蓬勃的足迹。走在校园旧址及展览馆中,国新班同学们深刻体会了中山大学学子薪火相传的学习激情、生机活力与家国情怀。岭南大学迁校韶关大村的历史,是冒着炮火履行使命感的教育,更是一段伟大的国家记忆。国新班同学听讲解员介绍岭南大学在韶关大村期间的办学情况国新班同学在大村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与随行记者交流国新班同学在岭南大学大村校区旧址怀士堂前合影2走访基层,了解治理23日下午,国新班师生们走访了韶关市武江区新华街道花城社区和红星社区,了解当地基层治理情况。花城社区2021年被中共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突出。在社区党委书记的介绍下,国新班同学们了解了社区治理的三大亮点:一是运用“大党委”和联席会议的机制,使得居民能通过街坊议事堂参与民主协商、高效向多方反馈;二是结合党员专业和技术手段,做到“社区吹哨、党员报道”,及时解决居民困难;三是积极发展康乐活动,设立公共书画室、电影放映厅、演出排练厅等,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花城社区党委书记特地打开手机向同学们展示了社区自主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我们的群众能够24小时地在小程序上‘点单’,社区接到后就会根据不同需求分派给合适的在职党员,党员‘接单’后,按约定时间地点报到服务即可。以往大家有诉求不知道跟谁反应。但现在就方便多了。”同学们到访的第二站是红星村。红星村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典型的“城中村”,但在近年逐步获得“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成为国家“村改居”政策优秀范例。国新班同学们参观了红星村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成果展,了解红星村平安村居、村容村貌、村民活动等方面的情况。通过此行调研,国新班同学们深入体会了基层党组织坚持以居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响应机制的基层治理过程,并以此为窗口认识中国基层治理情况。花城社区党委书记为国新班同学介绍社区情况红星村党委书记为国新班同学介绍村改居情况3探访乡村振兴,领略活力经济在韶关市武江区,国新班一行还到访了当地乡村振兴培训实践中心和强镇富农公司,调研乡村振兴情况,并到孟洲坝夜市了解当地通过政企合作推动地摊经济发展的经验。武江区乡村振兴培训实践中心依托当地旧粮仓改建而成,是“广东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在培训中心,韶关市武江区冲下村党委书记为国新班学子介绍了冲下村强镇富农公司创新引领当地农产品产销,带动当地农民就业的经验。国新学子纷纷建言献策,与当地高校的学生们一起交流了当地农产品电商媒体平台的构建创想。当晚,同学们前往孟洲坝夜市,在夜市负责人介绍下了解韶关政府和企业以夜市推动地摊经济发展的情况。在政府和企业合作下,孟洲坝夜市从群众自发组织的“小集市”成为了目前韶关最大规模、日均客流量过万、规范管理的“网红夜市”,为当地疫后经济复苏注入生机活力,也成为韶关文化旅游一道崭新的风景线。国新班同学们与冲下村强镇富农公司成员、当地学子交流孟洲坝夜市入口孟洲坝夜市摊位7月23日是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新班师生进行国情调研实践的第二天,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了与象牙塔中截然不同的知识与经验,感受到了校园中不常体会的基层风貌和群众智慧。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红色校史深入人心,岭南大学辗转迁校的爱国情怀与求学热情引发同学们深刻共鸣;在武江区花城社区与红星村,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与良苦用心让同学们体会到良政善治与科学民主对人民群众的直观影响;在乡村振兴培训中心与孟洲坝夜市,同学们见证了当地政府、企业和民众齐心协力振兴当地经济的努力和成绩,也思考作为新传学子能为此发挥的一份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国新班一行的调研之旅仍在继续,同学们也将继续以实践促进理论认知,用行动加深对于中国国情的理解。撰稿
2023年7月31日
其他

国情调研 | 我院22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赴韶关调研华南虎繁育与城市风貌

新闻传播学院22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7月22日,我院2022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开始为期10天的国情调研实践,调研地点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此次调研旨在用双脚丈量韶关、深圳和广州,深刻理解大湾区“一点两地”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培育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所需的“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能力。22日下午,调研团队抵达了第一站——韶关市。为了解城市的整体风貌,调研团首先参观了韶关市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以了解“城市名片”华南虎的保育现状。随后,他们前往韶阳楼,通过多个主题展览深入学习韶关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以把握城市的发展脉络。调研团抵达韶关市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华南虎:繁育的成效与挑战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虎亚种,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保护力度。其中,韶关市成为了华南虎保护的关键地区,于1990年建立了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后于2008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了韶关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饲养主管雷胜桥介绍基地华南虎现况调研团一行来到韶关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后,受到了饲养主管雷胜桥的热情接待。雷胜桥详细介绍了基地的建设历程和现状:“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是目前中国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管理较为规范的华南虎繁育基地,集科研、科普和生态旅游于一体。”自成立以来,基地在华南虎保护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并有不少研究论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同时,基地也开展了多样化的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随后,调研团成员们听取了关于这些华南虎的饲养、繁育和野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基地内的华南虎,得知虽然华南虎的生育率和生存率因为种种原因相对较低,但在基地的精心照料下,华南虎“小满”在2022年创造了“一年三胎四崽”的记录,并且这些幼崽都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态。基地内的华南虎尽管基地在华南虎保护上取得一系列突破,但调研团也了解到到华南虎繁育基地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栖息地退化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和人类活动的扩张,华南虎的栖息地逐渐缩小,这使得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此外,近亲繁殖也是华南虎保护中的一大难题。由于种群数量有限,很难避免华南虎之间的近亲繁殖,这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从而影响种群的健康和适应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华南虎繁育基地积极开展与相关部门和其他机构的合作。例如引进生殖能力强、适宜配种系数较低的华南虎进行配种,提高小虎崽的成活率。同时,依托南岭国家公园的建设,保护好华南虎的栖息地的同时,开展华南虎的野化训练。雷胜桥说:“这是我们(繁育)华南虎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终极目标,大家都想放虎归山,还华南虎的自由。”社会各界都在期待华南虎真正回归山林的那一天。这不仅是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具备着独特价值,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社会提供资源与服务,支撑人类的生存和繁荣。而华南虎作为中国特有虎亚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民族信仰和文化图腾,是中国民族身份认同的象征之一。保护华南虎,既是为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也是为了中华文明永续传承。国新同学向雷胜桥了解华南虎保育状况韶阳楼:韶关的过去与现在在参观完华南虎繁育基地后,调研团前往韶阳楼,这是韶关市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和文化展示窗口。韶阳楼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还通过文化主题设置和专题陈列向游客展现了韶关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和城市精神。韶阳楼各楼层均设有一个地方历史文化主题,分别是“韶渊流长”、“闻韶鸣凤”、“风度千秋”、“禅钟悠扬”和“莲峰清韵”。通过这些文化主题的设置,展厅采用不同的材质和表现手法,使调研团能够深入了解韶关的基本历史文化。调研团抵达韶阳楼参观在参观韶阳楼的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韶关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许多文化名人。从叱咤风云的南朝陈名将侯安都、自古南天第一相的盛唐贤相张九龄、风采倾天下的北宋名臣余靖,到露梁海战痛歼倭寇的抗倭名将陈璘、文章雄瞻杰出列为明清文坛八大家之一的布衣廖燕等等,无一不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流时代的一流人物”。这些故事让调研团同学们回顾了韶关的辉煌过去,理解了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善美特质。讲解员介绍清代韶州府城地图楼内还设有诸如《九成遗响——韶乐与韶州》、《善美之城》等韶关地方历史文化专题陈列。在解说员的讲解下,调研团学习了韶关与韶乐的发展历史,了解了以南华寺为代表的禅宗文化、以珠玑古巷为符号的客家人南迁与开荒文化、以革命传统为基因的红色文化、以工矿精神为激励的韶关工矿文化等等。登上顶层,在“韶阳闻乐”小舞台上,国新同学们还体验了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并用编钟演奏了中山大学校歌。调研团成员们俯瞰着城市的美景,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联结,感受到了韶关这座城市历史的传承与发展。韶关是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进入广东的门户。这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高度融合之地,也是客家民系发展演化,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比较独特的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心态的稳定的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区。粤北的客家文化,是广东粤文化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珠三角的广府文化和粤东的潮汕文化共同构成了广东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三者相互交融影响,共同塑造了广东独特、深厚、多元的文化面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精神力量。因此,参观韶阳楼能让同学们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深入学习,领略韶关地方史志、文艺文化的独特价值。同学们在听讲解员介绍韶乐韶关之行的第一日,不仅让成员们领略到中国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参观华南虎繁育基地,同学们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保护国际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也意识到国际传播工作者为讲好中国濒危动物的保育故事应肩负起的重任。在探访韶阳楼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对韶关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国新同学纷纷表态,在未来将继续关注华南虎的繁育和保护工作,通过多渠道了解相关知识,并利用调研团的报道和宣传平台,呼吁全球共同关注和参与保护华南虎,守护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同时,也将努力传承与传播韶关的历史文化,将韶关故事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片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发展理念、过去与现在的故事讲给世界听。撰稿
2023年7月30日
其他

宿舍文化节 | 文明宿舍评比

"宿舍文化节"文明宿舍评比来咯!宿舍是学生们的另一个“家”,这里是大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整洁的环境和和谐的宿舍氛围是美好宿舍生活的催化剂,为了促进校园文明氛围的创建,新闻传播学院开启了2023年文明宿舍评比活动。01活动时间报名时间3月29日(推送起)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山海异闻录” | 中山大学东校园定向越野挑战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SOG微政之窗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地共主,饮恨败北,大怒而触不周之山。不周山乃支撑天地之柱,然此时陡然倾颓,以至地覆天翻。灾难之下众多山海异兽亟待拯救。各位同学!通过8个游戏关卡即可抽奖中奖率100%!用时最短的10支队伍全员将获得精美奖品!!!壹「活动简介」活动名称:“山海异闻录”定向越野活动时间:2023年4月1日(周六)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劳动教育 | 天台美化活动回顾

劳动教育活动3月18日,2021级本科同学们来到新闻传播学院院楼天台,进行了以美化天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活动。同学们分成小组积极投入到劳动之中,搬运小组将位于天台外的花盆盆栽搬入并精心排列,修枝小组拿起剪刀修剪花枝、清理枯叶,清扫小组则拿起扫把清扫天台地面,并用垃圾袋将新购置花盆的塑料膜收集起来,保持了天台的干净整洁。搬运小组同学们搬入花盆并精心排列摆放修枝小组同学们认真修剪花枝、清理枯枝败叶清扫小组同学们清扫天台地面劳动教育将持续开展,此次天台美化活动让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春日亲近了大自然,于实践中感受劳动乐趣、磨炼意志品质。撰稿、摄影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喜报!我院智能交互设计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

我院武汇岳教授团队的一篇论文于近日被TVCG录用,该期刊是可视化领域排名第1的国际顶级期刊,主要收录信息与数据可视化、人机交互、虚拟/增强现实、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我院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手腕旋转的射线交互技术,该方法在交互效率和用户体验等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日,我院武汇岳教授团队的一篇论文《ClockRay:
2023年3月5日
其他

辩字双辛,热爱可抵:传设辩论队夺冠专访

2022年4月23日,第九届新传杯全国高校辩论邀请赛决赛顺利举行。经过激烈角逐,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辩论队成功夺冠。其中,侯天泽同学荣获“全程最佳辩手”称号。本次出战队员分别是来自2019级的隆诗佚,2020级的付赢、侯天泽、宋戴凡、李派慕、柯欣然、程翔、柯岸颖、王嘉璐。由张潮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2016级刘科陆学长担任教练。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赛事介绍“新传杯”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品牌活动之一,致力于通过辩论的方式将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趋势等学科知识传递给高校新闻学子,使当代大学生通过批判性思考、理性分析以及团队合作与交流沟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的内容,把握新闻媒体的发展脉搏,洞察媒介生态的未来走向,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去。第九届新传杯以“关注即态度”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三十二所知名高校的新传学院辩论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力。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到了传设辩论队的宋戴凡、侯天泽和付赢三位同学,请他们讲述从备赛到夺冠背后的故事与感悟。01
其他

我的选调生活:“沉浸式”基层体验

费世蔓,女,中共党员,安徽省宣城市人,2021届传播与设计学院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安徽省2021届定向选调生,任职于宣城市委宣传部,现在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黄墅村进行为期两年的基层锻炼。在校期间,曾担任传播与设计学院传播本科党支部支部书记,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两次,国强传媒学子奖学金一次,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家级三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等。2021年对我来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7月份从中大毕业,结束了“象牙塔”的美好生活,8月底踏入基层,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从“大学生”到“选调生”身份的转变,要求我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都要有所改变,要以牢记使命担当、高素质专业化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基层的这两年,是我能够直接面向群众,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的宝贵时间,我积极地参与基层的各项事务,“沉浸式”体验基层生活。“酸甜苦辣”,感受丰富基层生活在迷茫困惑中感受“酸”。初到基层,我便遇到了一些困难:缺乏工作经验,想帮忙却不知从何帮起;对村子情况不熟悉,群众来问事情不知如何回答;不懂当地方言,开口就被认为是“外地人”;基层年轻人少,缺少可以一起交流的人。这段时期我经常感到迷茫与孤独,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无法做好工作,辜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幸运的是,无论是村委会的哥哥姐姐们,还是当地镇政府,都为我尽快地适应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许多帮助,包括提供食宿,带我去各村民组了解情况,提供村里近些年重要事件的相关材料,帮助我更快上手工作等,“酸”味随着时间日益变淡。在肯定称赞中理解“甜”。为了做好工作,我开始“学方言”“学经验”“懂村情”。利用在党群服务中心可以更多接触群众的优势,认真学习他们讲话的语调,并试着用方言与他们沟通,渐渐地我能够听懂老人们口中的话,偶尔也能说一些方言。积极向其他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学习经验,学习与群众打交道、高效落实政策、有条不紊地打理村务的经验。秋收季节,我们趁闲时帮助农户晒稻子;下雨了,我们冒雨帮助村民收花生;天冷了,我们用广播告诉群众注意保暖。这些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温暖了群众,让我们也收获了更多的称赞与信任,“甜”到了心里。在历练成长中经受“苦”。基层工作繁多,加班加点是常事。入职以来,我参与了疫情防控,走访慰问脱贫户,查看改厕进程,撰写宣传稿件,整理党建材料,参与村党总支、村委会、村妇联换届选举等工作。近日来,疫情防控工作成了重中之重,镇里组织了全员核酸检测,要求村委会对各村民组在外务工人员信息进行摸排,倡导非必要不返乡。我和村委会成员一起到村里宣传最新的防疫政策,摸排信息,当好核酸检测演练的志愿者。为了做好工作,村里连续几周周末无休,大家一起奋战在一线,只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与安全,遏制疫情扩散。在一天天的工作中,我感到自己的知识本领在增长,处理事情变得沉稳果断,于是对“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白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切为民”的道理。在拼搏奋斗中懂得“辣”。年轻人当时刻充满干劲儿,拒绝“躺平”心态。想要把基层工作做好,就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与动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每次有访问村民的活动,我总是积极跟其他同事一起,去看看村民家中的情况,询问他们有哪些需要帮忙的地方,尽力帮助他们。面对上级布置的新任务,在同事不知道如何高效开展工作之时,积极建言献策,并主动帮助同事们完成工作。与涛城镇其他村委会成员保持密切联系,学习他们的优秀工作经验,将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并从实际出发思考本村工作如何进行。脚踏实地,利用专业知识做好基层工作在基层,必须要扑下身子、沉下心来,踏实做好各项日常工作。我的工作以党建宣传为主,这与我大学时期所读专业与经验密切相关。大学期间,我曾经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对党建相关工作比较熟悉。到村后,村支书便根据我的过往经验,让我协助做好党建工作。我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新闻传播学知识融入村宣传工作中。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红色资源。位于村中的沙桥支部旧址是涛城镇乃至郎溪县标志性的红色资源,每年有大量单位及个人前来参观学习。村委会三楼建成的红色教育展示馆也是擦亮沙桥党建品牌的重要展示平台。为此我撰写宣传文稿,拍摄照片视频,担任展示馆的讲解员等,助力打造红色沙桥党建品牌。畅想未来,用心用情为民办事回顾过去的基层工作生活,我认为这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也不悔回到家乡,奔赴基层。对于之后的工作与生活,我更应当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模范者”,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组织,服从安排。不惧风险,沉着应对,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气魄。对那些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积极干、大胆干、认真干。努力融入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做实事好事,不断成长历练,让自己的行动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与人民的厚望。最后,欢迎广大同学(包括研究生)加入我们,响应祖国号召,一起建设基层,为基层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排版|杨帆初审|梁洁瑜
其他

学子风采丨多名新闻学子斩获嘉奖!捷报频传 速来围观

学子风采丨多名新闻学子斩获嘉奖!捷报频传
其他

约霸|“范敬宜新闻学子奖”朱昊宇:新闻实践的人间温度

2021年12月4日上午,第九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学系的18级本科生朱昊宇夺得新闻学子奖。在本科期间,他的平均学分绩点连续三年排名专业第一,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第二排右一个人经历2020-2021年获评国家奖学金2017-2020年连续三年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2021年获得第九届范敬宜新闻学子奖(人民日报社和清华大学共同评选的国家级奖项)2020年获得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广东赛区三等奖2020年获得中山大学第三届公共传播案例分析大赛二等奖2018年获得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广东省大学成人组一等奖01转专业到新闻系:对新闻的挚爱朱昊宇的高考升学是有遗憾的,他与心仪专业擦肩而过。然而从少年时代就燃起的对“新闻”的兴趣驱使他通过转专业进入了传播与设计学院攻读新闻学专业。许多与新闻有关的书都被他放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朱昊宇说自己是一位比较执拗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做新闻”天生就会带着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从英文系转专业至新闻系后,朱昊宇如饥似渴地学习如何收集、采访新闻事实、如何通过严谨逻辑来写出一篇好文章。为此,他喜欢上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穷思极虑地构建出合适的分析框架,然后即使不吃不喝也要花一整天写出稿件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以及他对社会的体验不断加深,有段时间他说自己“变得有些愤世嫉俗,继而犬儒和迷茫,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找不到做新闻的意义和价值。”在老师们的影响之下,他通读了东亚历史,对中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膨胀,并在2021年10月担任新闻系的党支部书记:“邓小平写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完全不能体会这后面的深情。现在我再去读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不经过岁月的洗礼,不亲历时代的变迁,很难感受到其中的力量。”02谷河之旅:新闻实践的人间温度大二学期,朱昊宇加入了学生媒体“布谷岛”(谷河青年),先后担任视觉部副部长、副主编和视觉部部长。在他的新闻世界里,媒体的使命就是它应当关注的现实。他将谷河青年定位为展示同学新闻思维和新闻品味的平台,追求议题的建设性发展而非矛盾的尖锐和批判。
2021年12月10日
其他

郭沃栋: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官微。播报学院新动态,推送院刊好文章,分享专业硬知识,搭建师生互动平台,与传设学子并肩同行!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百年电力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史,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电力行业取得的卓越成就。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同学们表示要奋发图强,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争做时代新人。
其他

招宣 | 欢迎报考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下,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专业,培养融合创新型优秀新闻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