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研究生

其他

优秀!这20支研究生导学团队将角逐“卓越导学团队”称号(下)

编者按一言一行显师者魅力,一心一意育优秀学子。他们坚持标准、追求卓越,致力于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他们言行雅正、敬业爱生,致力于培养国家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他们尚和求真、青蓝相继,着力构建和谐融洽的良好团队氛围。为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学校追求卓越的理念,构建导学育人共同体,不断和谐导学关系,近日,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开展了2023-2024年度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创建评选工作,经各培养单位初评、校内外专家评委复评等,20支优秀的导学团队进入终评答辩环节。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优秀导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方便大家广泛交流、互相借鉴,引导全校导师加强导学团队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团队发展的良好导学氛围,现向全校展示这些优秀导学团队风采。能源环境管理与决策研究导学团队经济管理学院导师组於世为、王开明、柯小玲、龚承柱、张俊杰能源环境管理与决策研究导学团队以於世为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目前共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33名。团队聚焦于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定量优化、智能建模、数据挖掘等技术方法,致力于研究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消费行为、能源贫困评估与减缓、气候变化评估与应对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赛道上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全球能源体系转型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立德树人担使命,培根铸魂育新人。团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支部建设和导学团队建设有机结合,做到党建引领“融进去”,科研创新“活起来”。团队支部以“党建红领航双碳绿”为特色,获批学院“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项目建设。柯小玲副教授主讲的《管理研究方法》获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此外,团队不断拓展导学互动场景,丰富导学交流形式,成功举办了第九期研言讲坛暨“地理信息与能源环境”学术沙龙、走进企业之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参观与交流会等多样化活动,有效帮助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砥砺学术志趣。地理信息与能源环境跨学科学术沙龙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团队成果丰硕。团队始终坚持“直面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布局,聚焦国家能源和环境需求,团队成员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近30项,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於世为教授2022年获批“复杂政策决策场景的生态建模研究”,为我校“十四五”期间获资助的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重大项目课题。团队成员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近10项,积极建言献策并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近10次。团队师生日常沟通交流团队勤勉务实,育人成效显著。近五年有10人获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李万亨奖学金,10余人获得研究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等全国奖项,8名研究生获得CSC资助赴国外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10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并做学术报告。团队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郑舒虹等5人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团队成员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曹茜琳、刘杰、郑舒虹等6人共计发表T1类期刊10余篇。团队育人质量持续提升,多名毕业生就职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拼多多、通用汽车等行业内知名企业,并逐渐成长为中流砥柱。培育的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毕业生马莉、高亮等同志主动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在基层锤炼锻造,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译地译国导学团队外国语学院导师组张峻峰、王伟、张玉珍赵彦乔、张地珂、唐慧君团队以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峻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王伟副教授为负责人,团队成员还包括张玉珍副教授、赵彦乔副教授、张地珂副教授、唐慧君副教授及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共有教师6人,研究生45人。团队围绕“翻译地大-翻译地学-翻译中国”,以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开展以地学翻译、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团队立足翻译研究赋能外译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时代命题,以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为追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积极引领学生在世界文化图景中展现中国文化特色,向世界讲好地学故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提供地大方案。团队秉持“厚德、励学、笃行、互鉴”四位一体的导学团队建设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翻译和国际传播人才。近年来,团队在张峻峰教授带领下,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和国际传播、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论框架和提升路径,为新时代构建融通中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背景下培养高端翻译和国际传播人才提供重要支撑。依托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团队教师指导研究生研读权威文献,追踪学术前沿,形成了“设计科研论题-追踪研究前沿-奠定理论基础”的研究生学术素养培养模式及“撰写-反馈-修改”的手把手导学互动提升模式。基于该导学模式,研究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科研训练,在SSCI及A&HCI双索引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年来,张峻峰教授带领团队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国际传播和对外翻译实践,鼓励学生发挥专业所长对外讲好地学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形象构建贡献力量。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国家奖学金5人次、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获“研究生标兵”2人,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在全国翻译大赛、全国口译大赛、全国英语竞赛等获得奖项17人次。研究生“译红色文化
5月10日 上午 9:32
其他

干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网VPN使用手册

为什么VPN登录成功,但是获取不到虚拟的IP地址?答:获取不到虚拟IP地址是因为虚拟网卡被禁用,在电脑上选择“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启用Sangfor
2021年1月19日
其他

干货|校外直接访问中国知网CNKI资源用户手册

一、目的师生通过CARSI服务在校外免费使用CNKI学术资源。二、方法及步骤1.无需VPN,登录中国知网首页(https://www.cnki.net/),点击右上角“登录”按钮。2.在会员登录页面,点击“校外访问”。3.跳转至“中国知网高校/机构外部访问系统”,https://fsso.cnki.net。并在“高校/机构”下拉框中选择或直接输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点击“前往”。4.根据提示输入与新版信息门户相同的账号密码。5.跳转到CNKI页面,访问学术资源。三、温馨提示1.本方法无需连接校园VPN,完全在公网环境下进行。用户仅需拥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统一身份认证账号。2.用户密码遗失需访问新版信息门户找回。新版信息门户找回密码链接:http://sfrz.cug.edu.cn/tpass/pwd3.原有通过VPN方式访问数据库资源的方式不变。4.请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电子资源知识产权,合理利用,避免恶意下载。5.本服务基于CARSI——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CERNET
2021年1月17日
其他

地大故事(六) | 三峡坝基岩芯:一首8亿年的地质史诗

走进地大南望山校区西区,矗立在图书馆门前的五截圆柱形断岩很容易吸引行人的目光。这五块断岩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它们均来自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三峡工程”)坝址所在地——宜昌县三斗坪镇中堡岛,是著名的三峡坝基岩芯。矗立在地大图书馆门前的三峡坝基岩芯这五块岩芯,不仅记录着三峡工程重要的地质信息,更见证了几代地大人立足专业特色,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所做出的贡献。1993年秋,它们落址地大图书馆门前,至今已经历27年季节轮回、风云流转。几代地大人,心系三峡献青春长江中的中堡岛中堡岛位于夷陵区太平溪与三斗坪之间,四面环水,面积为1.5万平方米,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三峡中唯一的小岛,也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遗址之一,三峡大坝轴线即横穿小岛。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动工兴建,中堡岛闻名中外。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中堡岛渐渐从地图上消失,只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永久的地名。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长江水利委员会即着手三峡工程科研并实施坝址勘探,认定中堡岛乃最理想的坝基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单位对中堡岛进行了多次钻探,产生了大量开口岩芯。建校以来,我校数代师生和校友积极投身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南迁武汉后,更是举全校之力,推动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参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等大型工程的师生和校友前后达2000多人,他们从事勘测、科研、规划、设计和建设等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奉献了青春和智慧,为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1992年底,在得知三峡工程及大坝岩芯的有关情况后,我校博物馆工作人员触发了采集大坝大口径岩芯的想法,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地质历史资料,增添新的地质景观,更是为了记录几代地大人服务三峡工程的艰辛历程。七度往宜昌,不辞劳苦觅岩芯决定采集三峡大坝岩芯,距三峡坝址钻探已有数十年。要找到质量好的大口径岩芯,难度则相当大。时任副校长的杨巍然多次致信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总队,时任博物馆副馆长的谢大华及馆员张凡,带着杨巍然亲笔信前往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总队,获得总队领导的首肯,同意三峡区勘测大队协助我校提供三峡工程坝基岩芯,作为永久性陈列展览。在地质系宋利好老师的帮助下,博物馆工作人员几经波折,与数位从事三峡工程建设的校友取得了联系。1992年6月,时任博物馆副馆长的鲁连仲带领宋利好、李富强、张凡,首次前往宜昌沟通洽谈,并与三峡区勘测大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992年7月中旬,博物馆正式向学校提交了有关岩芯标本采集的书面报告。1992年7月底,博物馆工作人员登上中堡岛1992年7月底,正值酷暑之际,鲁连仲等人再度前往宜昌,实施标本采集的具体计划。在三峡区勘测大队副大队长李其斌、办公室主任程家富和秦兴黎工程师的协助下,首次登上中堡岛实地勘察,收集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岩芯采集的难度和可能性。由于当时正值农民收获季节,采集岩芯恐影响农民一年的收成。再三思量,博物馆工作人员决定暂时返汉,待9月上旬再与三峡勘测大队进一步商量岩芯采集的具体事宜。运回宜昌的岩芯随后,经过多方的沟通,此事有了实质性进展。经得学校同意后,1993年2月22日,鲁连仲、李富强、张凡一行3人再次前往宜昌,落实岩芯标本的吊装事宜。就这样,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后7次前往宜昌,最终使得5块坝基岩芯标本和1块葛洲坝岩芯标本落址我校,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新的地质景观。几经波折,石落地大见奇迹三峡工程坝基岩芯,取自中堡岛地下的元古代古老岩层闪云斜长花岗岩,距今约8亿年。主要由斜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组成,岩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透水性低,是包括我校校友在内的几代勘察设计工程师历经50余年遴选出来的理想基岩。三峡坝基岩芯近景作为兴建三峡大坝的重要地质依据,该基岩芯地质意义重大,现世存量有限,是弥足珍贵的收藏珍品。记者在图书馆门前看到,最高的一截岩芯达1.88米,两截岩芯保有明显的动力滑动擦痕,发绿部分已呈蛇纹石化状。最宽的直径达0.9米,重达3吨。最让人惊奇的是,其中一截中间部分长出了一棵绿色的幼苗,在阳光下蓬勃生长,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岩芯虽珍贵,如何将其从长江中的中堡岛安全运回武汉?在交通极为不便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成为拦路虎。散落在农田的岩芯作为三峡岩芯的采集的见证者,张凡和李富强谈起采集岩芯的过程,依然记忆犹新。据他们介绍,当时岩芯大多散落在中堡岛以北江岸的农田里,而江北当时尚未通公路。由于岩芯体积大、分量重,非人力搬运所能及,必须动用机械、船舶及车辆等,其中涉及的各种问题非常复杂,需要和其他几家有意采集岩芯标本的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岩芯采集难度如此之大,值不值得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去做?在地大人眼里,值得!于是,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总队陈德基、崔政权两位校友的大力支持及关心下,在三峡区勘测大队的协助下,岩芯采集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吊装起运岩芯运送岩芯标本,从宜昌到武汉全程300多公里。装运这五块岩芯,需要用载重八吨的卡车,两个司机轮流才行。为了防止岩芯撞碰破碎,必须包扎保护、捆绑固定……诸多细节,均由热心的校友一一协助进行。李富强坦言,运送岩芯的过程,比预计的困难要多得多,时间、程序、操作、经费……然而,在广大校友的支持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令人非常感动。葛洲坝岩芯在运送岩芯的过程中,我校意外获得了一截葛洲坝岩芯标本,是目前仅剩下为数极少的大岩芯标本,同时是一块珍贵的遗迹化石,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目前,该标本安放于逸夫博物馆门前路边,供来往行人参观。1998年,荆楚夏令营的师生冒雨参观三峡坝基岩芯江水悠悠,曾经的长江第一岛——中堡岛早已淹没在长江底下,而江面船只往来穿梭,见证着三峡工程的奇迹。三峡坝基岩芯,默默静立在地大校园里,吸引着莘莘学子步入地学殿堂。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可直达哟)地大故事(一)丨地质工作者雕像:我爱你质朴的灵魂地大故事(二)
2021年1月12日
其他

地大故事(五 )| 长10米高6米重10吨的它,从6600万年前一路走来

逸夫博物馆恐龙展区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吉祥、威严而又神奇的象征,但在现实中,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却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9具恐龙化石、3件恐龙足迹化石日夜守候,带领游客进入古老神奇的恐龙世界,讲述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神秘面纱。在这9具恐龙化石中,格外引人瞩目的是被誉为“神州第一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化石(以下简称“满洲龙”)。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具恐龙化石的前世今生吧。几经辗转,满洲龙成“网红”满洲龙在逸夫博物馆展出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年至6600万年前的、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7亿年之久。黑龙江省的北缘——嘉荫龙骨山,曾是恐龙生活的乐园。1902年,黑龙江沿江两岸的地层由于江水的长期侵蚀,埋藏的恐龙化石陆续暴露了出来。当地渔民发现这些化石后,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粗大的动物骨骼。消息不胫而走,对岸的俄国军官听到消息后,便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学家连续到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和发掘。他们把采到的化石进行了修理,并配上石膏模型,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在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经地质学家研究认定,这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因为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所以被称为鸭嘴龙,又因这具龙骨在满洲被发现,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满洲龙。逸夫博物馆恐龙展区在我国恐龙发现和研究史中,满洲龙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体长10.5米,体高6.1米,体重近10吨,享有“神州第一龙”的美誉。其故乡嘉荫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并经科学纪录的恐龙化石发现地,蜚声海内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出土的第一条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并没有被珍藏在中国。1978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嘉荫龙骨山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大规模野外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校黑龙江校友的协调下,博物馆时任馆长王良忱、副馆长黄伯裔等人多次前往哈尔滨商议恐龙骨架移交事宜。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最终将其中这具满洲龙骨架有偿交换给了我校,成为师生从事古生物教学科研的重要标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满洲龙化石在博物馆天井展出自1982年入馆以来,这具满洲龙化石一直备受瞩目,成为博物馆里的“网红”。两次拆装,自成恐龙装架工匠上世纪九十年代,满洲龙化石在老博物馆展出满洲龙是—类大型的鸭嘴龙,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该恐龙属素食性恐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嘴巴像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我校满洲龙化石保存比较完整,70%的化石都是真化石,现存数量极为稀少,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因此成为博物馆的显著标志。“走,去地大博物馆看恐龙!”成为中外游客、校友、中小学生来地大参观、访问的口头禅。在新旧博物馆安居期间,这具满洲龙化石历经两次拆装,最终以栩栩如生的姿态,傲立在博物馆二楼“生命起源与演化”展厅中央,向广大观众诉说着远古的故事。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满洲龙进行拆装上世纪九十年代,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满洲龙进行了第一次拆装,用其化石复制了一条一模一样的恐龙模型,用于教学科研和巡展。从1988年到1998年,博物馆组织“中国大型恐龙展览”和“地球奥秘展览”,到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深圳6省区16市巡回展出,游客达60万人,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1989年,宜昌大型恐龙展览1992年,南昌大型恐龙展览2001年,逸夫博物馆开始动工建设,满洲龙化石如何在新馆安家,成为工作人员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从1987年进博物馆工作,到1994年负责展品的陈列、布展及管理,李富强与标本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在重新安装满洲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化石进行修复。在任有福、副馆长徐世球等人的指导下,李富强小心翼翼地把满洲龙化石上的原有红色保护漆一点点刮去,用天然矿物颜料反复调配出新的颜色,对化石重新上色。并用环氧树脂对化石破损部位进行粘接,同时制作钢架,对满洲龙进行固定。为了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他还从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请来王献聪兄弟两人,协助对满洲龙进行修复、安装,耗时三年之久。安装恐龙的钢架做好后,怎样把重达3吨多的真化石及复制部位固定上去,成为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又一道难题。找不到合适的电焊工,李富强只能私下自学电焊,逐渐成为恐龙的装架工匠。最后,在张凡等人的协助下,恐龙骨架成功安装。七次修改设计图,恐龙形态栩栩如生在恐龙展区,游人如织满洲龙化石第二次拆卸后,任有福、李富强等人先后7次修改新博物馆空间安装设计图,力求完美展现“龙”的空间形态。
2021年1月11日
其他

地大故事(四) | 四重门:见证一所大学四次优雅转身

要说校内最能体现地大历史的文化景观,四重门绝对当之无愧。这个坐落于南望山校区绿地上的文化景观,以大方简洁的姿态、四次校名的更迭诉说着地大的往事烟云。梦回四重门
2021年1月10日
其他

地大故事(三) | 安静的墙与奔腾的生命

遗迹化石幕墙:追寻远古生命的足迹走进地大逸夫博物馆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面积达100平方米的“远古生命足迹”遗迹化石幕墙,它正向参观者诉说着2亿多年前生物活动的行为故事。若不注意看,观众会以为这是一面十分普通的由一块块长方形的石砖拼成的石墙。然而,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说,这块石墙是一块完整的“龙”足迹和鱼类游泳迹为主的遗迹化石。幕墙化石近景那么,这块遗迹化石有什么独到之处?又是如何采集、安装布展,有何重要意义呢?为此,我们采访了这块化石的采集及捐献者、地球科学学院卢宗盛教授,以及逸夫博物馆有关工作人员。卢宗盛1984年留校任教后,一直从事古生物研究,常年在野外奔波。1998年,当卢宗盛在陕西北部横山县附近野外科研的时候,在一个山崖上发现了这块遗迹化石。卢宗盛在野外采集标本“当时这块化石只露出了一部分,仅仅只有一小块花纹”,然而也就是这块小花纹让卢宗盛意识到了这块化石的重要性。“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将其挖掘出来”,卢宗盛说,“虽然这块化石只有5到10多厘米厚,然而上面却覆盖了20到30米厚的岩石,于是我就聘请了当地居民将这些岩石从化石表面剥离开来。”每年,卢宗盛都会在当地驻扎一个月,指导化石采集。由于化石点位于山崖之下,化石挖掘时有险情发生。1999年11月,卢宗盛正在指导民工剥离化石层上的岩石时,山崖上突然滚落下一块很大的岩石,“轰”的一声就砸在他们的身旁。化石层剥离出来后,卢宗盛和当地民工将其分解成60多块,每块重达七八百斤的化石搬到两公里外的马路上,由于没有行车道,靠人力搬运,化石搬运整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遗迹化石采集完后,经反复思量,卢宗盛决定将其捐给正在筹建的逸夫博物馆。卢宗盛在清洗化石标本这块化石及附带物重量接近100吨,如何将化石完美、安全的展现出来,是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时任逸夫博物馆的馆长任有福、副馆长徐世球,办公室主任张凡、陈列部李富强老师组成布展小组,并邀请原博物馆的建筑师共同讨论布展方案,确定将化石安装在逸夫博物馆前厅,并采用幕墙方式布展。工作人员在整理化石标本2001年,李富强、张凡等人将化石一块块摆在原博物馆地面上,花费3个月,才还原成一幅完整拼图,并做上标记,以免顺序打乱。工程人员做好地基后,工作人员将每块化石打磨平整,并拼成最后的形状。前后耗时三年,这块高7.2米、宽13.9米,由60多块化石拼接成的幕墙终于完整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块幕墙化石,是当时全国室内展出整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的遗迹化石。据卢宗盛描述,右边那条规矩的正弦曲线,是当时的鱼游动的时候,鱼鳍扫出来的痕迹;下边一道一道弯曲的线条,是当时的无脊椎动物在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左边大量的“爪子印“则是当时四足动物留下的足迹。在这些四足动物足迹中,尤以‘龙’的足迹最为丰富。“‘龙’是古生物学上对爬行动物的通称。”国际学校学生参观化石幕墙这块化石幕墙落成后,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中外游客、校友、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著名恐龙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研究员参观博物馆后,非常感慨,他说,这块幕墙化石清晰、优美、壮观,稀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实属罕见。幕墙化石足迹、游泳迹等提供了大量不易从动物骨骼等实体化石中得到的古生物信息,它是恢复远古时期动物行为和生态特征的关键资料,特别是像本幕墙大面积以足迹为主的化石群落,可以再现2亿多年前动物之间追逐、争斗、觅食等行为场景,重现2亿多年前的地球生态。逸夫博物馆馆藏物品高达4万多件,几乎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有机会可以走进逸夫博物馆,一起来探索这个奇妙的地质世界。张世春
2021年1月9日
其他

地大故事(二) | 张国旗雕像:化作春泥更护花

导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工程楼后有一座雕像,他眼神坚定,双唇微闭,意气风发。雕像的原型名叫张国旗,是我校原水文系051855班学生,从雕像日期上看,这个人在世间仅留下了33年的足迹。学校为何会为一位普通校友塑雕像?他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张国旗1968年出生在山西陵川县农村,9岁丧母,14岁丧父,由经济不宽裕的哥哥姐姐养大。太行山区贫困落后,常年干旱,人畜饮水困难,连洗澡都是奢侈的事情。他从小目睹乡亲生活的艰辛,希望自己考上能学会找水的大学,学成归来为乡亲们找水。1985年,张国旗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我校水文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当时,他是一个十分朴素、本分的农村伢,话不多,学习十分刻苦。大学毕业分配时,省城太原的水利设计单位点名要他,但他做了一个让身边所有人都讶异的决定——回家乡陵川县水务局做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张国旗的到来让乡亲们看到了“找水”的希望。他在单位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一个人,简单的工具,翻山越岭,勘察找点,不畏艰难。运用专业知识,他让18个乡的村民们结束了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厄运,让人们喝上了干净、放心的甘甜水。2001年5月15日,张国旗在西石门村检测新砌成的77米水井,进行提引水的技术测设作业,大约10分钟过后,井里传出轰隆一声闷响,铁钢绳剧烈抖动,井壁坍塌,为保护一起下井的两名村干部,张国旗被石头砸中头部以身殉职,年仅33岁。张国旗最要好的同班同学、就职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邓宏告诉记者,张国旗去世后,他去陵川为好友送行,看到他家里的一幕让他难过不已。结婚十多年,张国旗一直住在妻子的单位——县教师进修学校用两间教室并成的职工宿舍,几件过时的破旧家具是结婚时妻子的陪嫁,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25英寸彩电,那还是从商店向一位姓李的老板赊回来的,家里桌上、床上、柜里放的都是水文地质专业书籍。作为工程科科长,张国旗对工程发包、机械材料购进及拨发,都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可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他真傻,别人都是千方百计找关系离开这个穷地方,他明明有机会却还是要待在这个穷山沟里!他的淳朴、无私让我们这些同辈人汗颜。”邓宏说。张国旗去世后,陵川县投入3亿多元基本解决了全县人畜饮水问题,当地群众都喝上了安全、方便的自来水,未完成的遗愿已经达成,他在天之灵也应倍感欣慰了。为了纪念张国旗,山西电影制片厂以他为原型,创作了名为《红山雨》的电影,2006年,该电影在我校进行首映,剧情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我校数十名山西籍学生发起“为张国旗树立雕像的倡议”,得到很多师生响应,众多师生踊跃捐款,时任副校长的王焰新以个人名义捐款2000元。地大山西籍学子捐款近2000元,山西籍校友郭晖捐款4万元。2007年5月1日,张国旗雕像树立在了工程楼后,他成为了学校永远的一份子。2017年11月,环境学院决定创建实施“张国旗班”行动计划,希望学子永葆赤子情怀,争做时代先锋。一尊雕像,背后的故事激励人心,他的人生选择、毅然救人的壮举,就是一部生动的思想教育教科书。地大建校至今,培养了大批像他这样的人才,张国旗雕像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地大人精神的一种写照。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可直达哟)地大故事(一)丨地质工作者雕像:我爱你质朴的灵魂08Jan.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审核:谭文伦
2021年1月8日
其他

地大故事(一)丨地质工作者雕像:我爱你质朴的灵魂

地质工作者雕像:我爱你质朴的灵魂走进地大南望山校区的校门,矗立在图书馆门前的一尊地质工作者雕像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质包,腰挎罗盘,手拿铁锤,头顶蓝天,足登巉岩,眼光深邃,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从他面前出发走向祖国各地,他是学校最具标志性的风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那里已经站立30多年。走进他,你会想要知道,他是谁?又经历过怎样的历史变迁?由于年代久远,想要找寻他的历史并不容易。记者翻阅了一堆老资料,在几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报中找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通过采访一些老人,记者还原了整个事情的原貌。1956年,毕业生在北京树立的地质工作者雕像
2021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