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常州是2020年《戏台》巡演的首站,更是剧组因疫情沉寂已久后回归演出的第一个城市。剧组人再出发,彼此之间聊起最多的三个字是:不容易。这三个字从任何一个人口中说出来,都表达着既相似又不同的意思。每个人,穿越过这艰难时期的每个人,都有立场说出这三个字。而仅就最终促成本轮演出这一件事,大概只有制作组对其中的“不容易”深有体会。《戏台》重启版海报疫情的突然造访,使得早在2019年就制定好的巡演路线被完全打乱。计划中的最热地上海早在年前就卖光了占比50%的早鸟票——最终这个势必喜人的票房成绩不得不归寂于零。在疫情态势不断变化的3月到8月,“提心吊胆”的摇摆状态始终围绕着制作组和各城市的兄弟剧院。即便盼来了剧院开放的消息,但卡在50%的上座率要求上,依然没有剧院不会谨慎的考量成本问题。不断有剧院宣告开票,不断有剧院放弃邀约;还有剧院宣告了开票,最后不得不进行退票。上述决定对于剧院来说是艰难的,对于剧组来说是艰难的,对于各地喜爱《戏台》的观众来说,也是一样的艰难。上海的观众就曾出现不愿退票的情况。由于《戏台》每次来沪演出的票都非常难买,不少观众希望自己这次的票能自动延续到下次演出,以免下次购票还要冒着买不上的风险。而至于下次什么时候演出,“没关系”。制作人郭华提起那几个月是“什么事儿都悬着,太难受了”,但是上海观众的反应又让她“觉得意外和感动。”“所以这轮演出日程最终敲定了以后,我们在心里就给自己提要求,一定要加倍认真的对待,一定要保证圆满。这是来之不易的演出机会,这里面有太多人的心血了。包括保利院线能够在不考虑盈利的情况下接我们的演出,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面更多是有一种作为国家演出行业龙头的社会责任感。”制作人郭华说。常州大剧院(属于保利院线)外景常州大剧院为疫情防控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来往人员每日进门测量体温、填写行动轨迹表格;处处可见的防疫提示标牌;对观众席座椅间隔贴条并进行每日消毒,以及严格的就餐间隔制。餐厅每人一桌,桌与桌相距一米开外,在其中就餐仿佛在考场考试,莫名有种新鲜感和奇妙感。餐厅如考场制作组为平均年龄50岁的剧组成员所做的防疫措施也全面而精细。本着“不计成本、只求全面”的原则,制作组将能想到的措施都实施了。备足全组人近两个月演出要用到的口罩和消毒酒精、体温计等基础物资后,抗病毒感冒等药品也列在清单之中。此外,为应对今秋冬流感和新冠叠加风险,制作组为《戏台》全员订制安排了当下需求量很大的流感疫苗。只要能想到的办法,哪怕最终证明是多余的,都要做。“虽然没有人逼着写保证书,但是我们在心里都按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确保演出顺利。”演员进行每日登记演员们的心态相对放松一些。除了担忧和谨慎,再度登上舞台演出的兴奋感更为强烈。他们到达常州当天的行程很紧张,几乎刚办完入住就要吃晚饭,吃完饭就要前往剧场走台彩排,一路马不停蹄,从早上十点连轴转到晚上十点半。而常常奔波在路上的人都知道,舟车劳顿看似轻省,实则最是耗人。回想以往,寻常演出日还不似以上行程这般紧凑。那些日子,在从剧院回酒店的夜色大巴上,乘载的通常是收工后的休憩。人们在车厢里偶尔三三两两的低声聊天,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但是常州却不一样。即便日程紧张,在收工的大巴上,大家像许久没撒欢的孩子一样熙熙攘攘的嗨聊,压过了其他一切的声音,全无奔波一天的惫态。大巴车拖拉着两个随时都要被声波冲破的前后门,在常州宁静的夜色中欢快的穿行,一路上写下题为“今夜无人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