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其他

来自成都的 1 封信,意外“曝光”了 4 名武大医学生……

作为学生和孩子,你们天性善良、淳朴、乐于助人;作为社会一份子,你们仗义、侠义、道义;作为未来的医者,你们德医双修,知行合一……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医学研究生崔佳慧、唐巧、谢孝平、李旭4位同学,意外收到来自四川成都路女士寄来的感谢信、锦旗和手绘漫画,才回想起他们8月初在云南大理研学期间、联手救人的那一幕。谢孝平回忆说,今年8月6日傍晚他们4人外出时,在大理洱海环海路上突然听到一名女性的求救声,便赶了过去。只见一位浑身是血的女士躺在路中央,正在一声声呼救。询问情况后得知,几分钟前该女士骑自行车与一辆三轮车相撞,导致脸上血肉模糊,她本人极度害怕,不停哭泣。“我们是武汉大学的医学生,不用怕,我们来处理。”简单表明身份后,他们立即俯身查看伤情,发现女士的面部有割伤,大量出血不止。初步判断伤情后,考虑到需要到医院救治,谢孝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崔佳慧、唐巧立刻按压伤口止血,而李旭负责警示过往车流,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当时下着大雨,事发地点交通严重拥堵,救护车难以迅速赶到,他们当机立断,“一边止血,一边尽快送医院”。从左至右,分别为唐巧、崔佳慧、李旭、谢孝平冒着大雨,崔佳慧、唐巧搀扶着伤者坐上涉事三轮车赶往医院,并一直安抚她的情绪,谢孝平和李旭骑着共享电动车在前方为三轮车开道,与前方车辆协调交通,尽快赶到就近的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最终历经30分钟抵达。在急诊室里,医生紧急处理了路女士眉骨处的割伤(深达肌理层,缝了9针)。看到路女士已经停止出血,并无大碍,4人默默离开。路女士介绍,自己当时正在大理休假,不料发生交通意外,受伤后不知所措,幸好遇到了这4位同学。“慌乱中,我只听到他们说自己是武汉大学的,是医学生。”回到成都后的陆女士万分感谢。她一路苦心寻访,终于找到了帮助自己的好心人,并精心制作了锦旗和感谢信,送给校方和4位同学。据了解,4位同学都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研究生。崔佳慧、唐巧是2022级麻醉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是麻醉科主任夏中元教授;谢孝平、李旭分别是2021级、2022级心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王志维教授。4位同学街头救人的义举,广受赞誉。他们表示,作为医学生,必须扛起拯救生命的责任;无论何时何地,遇到生命紧急情况都要挺身而出。人民医院有很多老师、同学们也经常见义勇为,榜样的力量让自己被这种文化深深感染,遇到紧急情况,敢于出手相救。谢孝平说,这只是他们应该做的,是职业操守和本能反应。当时救完路女士他们就离开了,没想到她还特地写来感谢信。现在自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对于未来从医,更增添了信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表示,医院近年来持续涌现见义勇为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学生、好学员高达50余人次,为全国医院最多;“人民医院、一院好人”的医院文化品牌,享誉全国。百年院庆之际,全体“人民人”将以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训练有素的职业素养和高超精湛的医疗技能,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为见义勇为的“人民医者”点赞!
2023年9月30日
其他

心脏移植后,如何活得更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学科交叉融合结硕果研发新型免疫抑制策略提升心脏移植术后存活率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2023年4月4日
其他

2000度!还在“狂飙”!

湖北武汉的李女士今年刚30岁,但不幸罹患高度近视,右眼近视度数更是高达2000度。半月前,她突然感觉右眼前总是有个黑影在飘来飘去,视线也变得模糊。心急如焚的李女士慕名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眼科主任陈震教授处就诊后,诊断她是由高度近视引发的后巩膜葡萄肿合并黄斑劈裂。什么是后巩膜葡萄肿?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患者眼轴长度也在不断增长,眼球壁也越来越薄。久而久之,眼球后壁巩膜向后凸出形成葡萄肿,进而后极部视网膜被牵拉形成黄斑劈裂等眼底病变,导致患者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失明。就像被越吹越大的气球一样,眼球有随时被“吹爆”的危险。后巩膜葡萄肿合并黄斑劈裂等眼底病变,一度被认为是眼部“绝症”。但随着后巩膜加固术的出现,这一僵局逐渐被打破。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抑郁症,为何更容易缠上女性?多喝酸奶,能预防吗?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情感障碍疾病,是自杀行为的主要诱因,也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据估算,全球大约有3亿多人患有抑郁症。世卫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抑郁症发病率显现了明显的性别特点和年龄特点,即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年轻人。女性抑郁症的发生,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既往研究表明女性抑郁症患者雌二醇水平更低,但雌二醇降低的原因尚不清楚。论文截图(图源自Cell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3年了,来自新疆的她,第一次“回”武汉!

“疆”爱进行到底3名当年的“战疫宝宝”迎接返汉赏樱的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苏丹并送上暖心礼物23名战疫宝宝“赤足印”拓印品“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点击下方视频3月17日下午3:30,当年驰援湖北、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9病区奋战59天的新疆医疗队队员苏丹,重返当年战斗之地。迎接她的除了当年的“战友”,还有3名当年在9病区降生、她曾亲手护理过的“战疫宝宝”,现场为她献上的一首《谢谢你》,以及特别制作的《新生·路》相框。一声“回家”胜过千言万语今年36岁苏丹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年前的1月 28 日,她自愿报名参加新疆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与142名队员作为全国首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一线战场,至3月26日返回新疆,共鏖战59天。今年3月初,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热切的返汉赏樱邀请时,早已把武汉作为自己第二故乡的苏丹下定决心,“3年了,这次一定要回‘家’看看!”“回家”的第一站,苏丹来不及放下行李,就和战友们一起来到了他们共同战斗过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曾经危机重重的“9病区”,早已恢复为温馨和谐的东院产科病房。东院产科副主任刘玉凌和护士长周红梅和众多战友们,一起热情欢迎她“回家”。一踏进病房,当年和56位孕产妇和23名新生儿相伴的59个日日夜夜,瞬间浮现在苏丹眼前。彼时的武汉,正处于最危急的时刻。到达湖北两天后的1月30日,包括苏丹在内的10名新疆援鄂医护人员,就跟同东院区产科医护联手组建起9病区,收治第一批重症肺炎孕产妇。59天里,9病区累计收治孕产妇56人,完成三级防护下剖宫产手术23台,实现了“孕产妇零死亡、新生儿零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走进产科临床教室,迎接苏丹的除了战友,还有3名她曾经护理过的的“战疫宝宝”。而今已满3岁的他们,除了现场献唱《谢谢你》,还与父母一起共同为曾经的救命恩人献上献花,以及一副精心制作的相框。这幅名为《新生·路》的相框,是用当年在此出生的23名婴儿的“赤足印”,等比例缩小后拓印而成。刘玉凌表示,这幅相框寓意着新疆湖北的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为孕产妇和婴儿铺就的一条希望之路、新生之路。曾无数次憧憬回汉再聚场景的苏丹,被这温情一幕深深打动,瞬间红了眼眶。“三年后再回‘家’,见到了曾经的战友,还有这些可爱的小宝宝。当年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苏丹和周红梅护士长一起回忆说,当年她们一起奋战隔离病房,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护理,到生活护理、情绪疏导,再到清洁消毒,身兼送餐员、修理工、搬运工、保洁员……就像亲人一样守护着孕产妇和新生儿,护佑他们的平安。眼下正值这23个“战疫宝宝”的3岁生日期,东院产科医护和苏丹等援鄂医疗队员们,还一起点燃生日蜡烛、切开生日蛋糕、唱起生日歌,为宝宝们过了一个特殊的“集体生日”。相聚感恩之林共赴樱花之约今年返汉赏樱期间,共有233名当年驰援武汉的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受邀返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医院以“最高礼遇”感恩致谢,举办“相约珞珈赏樱花,接续奋斗谱新篇”系列活动。拱门高架,红毯平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的热情迎接中,医护英雄们沿着当年熟悉的路线再度走进东院。到抗疫感恩林里扶枝培土,到医院抗疫展厅抚今追昔,在座谈会上共叙友情……今年正值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建院100周年。返汉赏樱的医护英雄们,还在签名墙上留言,共同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百年院庆,送上美好祝福。相约珞珈赏樱花接续奋斗谱新篇
2023年3月18日
其他

羊水过多,一定要穿刺吗?

32岁的周女士怀上一对单绒双羊的双胞胎。孕30周时,她被查出羊水过多接近临界值,面临早产等高危风险。一度为是否做羊水穿刺,纠结不已。忧心忡忡的宝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产科及妇产超声科MDT团队的专业救治下,顺利保胎至36周+5天时顺产双胎,母婴平安。去年5月,武汉周女士幸运地怀上二胎,孕7周时发现怀的是单绒双羊的双胞胎。据悉,单绒双羊指的是两个胎儿共用一个胎盘,有两个羊膜囊,中间隔着羊膜层,类似于两个胎儿住在一个房子里的两个房间,属于同卵双胞胎。通常来说,双胞胎比单胞胎存在更大的风险,容易引发双胎输血综合症、选择性生长受限等严重并发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母体的身体健康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孕30周时,周女士的小排畸检查结果显示一个胎儿的羊水多,接近临界值。一般来说,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根据超声结果判断为轻度、中度、或重度羊水过多。医生建议她做双胎羊水穿刺来释放羊水,缓解压迫症状。担心羊水穿刺影响胎儿的周女士,得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产科是湖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具备很成熟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疑难病症诊治、产前诊断等综合能力,于是便慕名来到人民医院找产科孙艳梅教授和妇产超声科主任胡伟就诊。产科+超声MDT专家团队为她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建议持续监测羊水变化至34周,再根据身体情况进行后续治疗。孕34周+5天时,周女士去医院做常规产检,发现有宫缩,超声检查提示短宫颈有早产的风险。孙艳梅教授立即建议她住院观察,尽量让胎儿在肚子里待到37周足月。孕36周时,周女士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并有加重趋势,救治团队当即建议产妇及时终止妊娠,并给予催产,避免出现产后大出血。在孙艳梅教授、刘明娟医生与产房程秋霞护士长的全程帮助和悉心陪产下,周女士顺利产下一对健康的双胞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主任范翠芳教授范翠芳教授表示,随着女性生育年龄增高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单绒毛膜双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能导致孕妇患上高血压、贫血等疾病。她提醒双胎妊娠的孕妈,要及时到医院做产检,确定绒毛膜性,以便早期发现复杂性双胎的并发症,做到早诊早治,并建议尽可能到有双胎诊治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产检和监测。​此外,羊水过多合并正常胎,应找到病因并治疗原发病。症状较轻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取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循环,每周复查超声以便了解羊水指数及胎儿生长情况。羊水过多若症状严重,可经腹羊膜腔穿刺放出适量羊水,缓解压迫症状,必要时可利用放出的羊水来了解胎肺成熟度。通过羊水穿刺放羊水时,应密切观察孕妇血压、心率、呼吸变化,监测胎心,及时给与对症治疗,预防早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是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单位,国家级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湖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产前诊断中心、中华护理学会京外助产建设基地等等,在孕前保健,围产期保健、产前诊断、高危妊娠及各类疑难危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救治上实力雄厚。MDT团队协作护佑母婴安全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天啦撸!太太太太太大了……

这是一张CT显示下人体胸部的横截面图(俯视图,上帝视角)蓝色方框,是我们人体正常躯体结构红色圆圈,是一个罕见巨大乳腺肿瘤这个乳腺肿瘤有多大?最大直径43厘米类似于一个西瓜而从“苹果”长到“西瓜”大小仅用了4个月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中心主任姚峰教授带领团队历时3小时,为来自湖北恩施的吴婆婆(化名)顺利切除这一罕见巨大乳腺肿瘤。独居婆婆身患巨瘤吴婆婆今年68岁,4年前她偶然发现自己左侧乳房内有一个肿块,但并未在意。去年8月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肿块已经有苹果那么大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惧怕手术的老人,拒绝了医生的手术治疗建议。谁料肿块越长越大,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就从“苹果”变成了“西瓜”大小。更糟糕的是,乳房表面出现了破溃、流血水的情况。老人因疼痛而夜不能寐,甚至翻身都很困难,只能靠吃止疼药才能入睡。沉重的乳腺肿瘤使老人的行动十分受限,只能弓着腰用手费力的拖着乳房走路,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在外务工的子女得知情况后火速返家,带着吴婆婆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中心求助。此时,吴婆婆左侧乳腺肿瘤预估已超过20斤,已经占据整个左侧乳腺组织,撑大的左侧乳房体积是右侧的近8倍,几乎垂坠到了肚脐。乳房表面破溃长达15厘米,不时还有血水流出。医生护士和同病房的患者,看着无不心痛。医生胆大心细妙手除接诊的姚峰教授介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大部分的乳腺肿瘤都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像吴婆婆这样巨大的乳腺肿瘤,在当前临床上着实少见。手术切除如此巨大的肿瘤,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瘤体巨大且范围广,手术创面大,可能会导致术后渗血;如果出血不止,还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但显然再也不能放任这头“猛虎”继续长下去,手术迫在眉睫。经过全科疑难病例讨论,治疗团队制定出周密的手术、麻醉方式和治疗护理方案。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保驾护航下,手术有条不紊进行。经过近3个小时的分离解剖,姚峰带领团队顺利将左侧乳腺完整从胸肌上剥离,且肿瘤完整无损。随后严密细致地冲洗、止血后放置胸壁引流管并缝合手术切口,加压包扎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该乳腺肿瘤为交界性分叶状肿瘤(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后,基本都能实现治愈。术后吴婆婆终于安全返家恢复正常生活。姚峰提醒:乳腺疾病在全世界发病率相当高,尤其是乳腺癌,在中国已经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极大提升治疗效果。医生胆大心细施妙手婆婆如释重负获新生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在湖北,每年约3万人因它猝死!这个防治中心,成立

2月17日,湖北省心律失常防治中心(下简称中心)挂靠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成立。中心将在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指导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心律失常专病防治体系,有效搭建系统化和一体化诊疗合作平台,促进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心律失常疾病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全力提升湖北心律失常学科建设和综合防治水平。心律失常是常见多发病,其中某些类型心律失常可瞬间夺命,即心脏性猝死。依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湖北每年约3万人心脏性猝死,而心源性猝死中80%为心律失常性猝死。另一类资料显示,在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中,约1/3~1/2的病人,源于房颤这一种心律失常疾病。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介绍,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王牌”学科,学科活跃度位居全球医院前4,科技量值位居全国医院第三,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得到了国内外业界一致赞誉和患者的高度认可。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近期加快“世界一流医院”建设步伐,以心血管内科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核心,组建成立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泌尿肾科医院等5大“院中院”,为打造国家及区域一流医疗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与武汉大学世界顶尖学科的6位院士合作、共建7大交叉融合研究院,医院重磅创新成果发表于《自然》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实现湖北临床医学历史性突破。湖北省心律失常防治中心落户人民医院,必将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和“健康湖北”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发挥更大作用。国家荣誉称号“人民英雄”获得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公共卫生总师张定宇为中心授牌,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接牌。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张全红处长宣读《关于成立湖北省心律失常防治中心的批复》,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黄鹤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该院黄从新教授、江洪教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秋棠教授任中心顾问。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健康湖北建设办公室、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出席成立大会。张定宇表示,加强心律失常防治、构建科学的防治体系,对于保障全省人民健康与生命意义重大。全省“323”攻坚行动已取得丰硕成果,湖北省心律失常防治中心将结合“323”攻坚行动相关工作,统一行动,统一布署,形成健康信息一张网,全覆盖、全打通,着力推进防、筛、管、治、研中各个节点的工作,做好年度疾病筛查、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平台的科学构建及人员培训,有效探索远程医疗模式,为构建“健康湖北”打下坚实基础。成立大会上,中心主任黄鹤教授作《湖北省心律失常防治中心工作规划》的汇报。他介绍,心律失常常见多发、危害大,湖北省房颤患病率为1.6%,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1.1%,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房颤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是非房颤人群的5倍,而已确诊房颤患者规范治疗人数仅占比45.9%。2023年,湖北省心律失常防治中心将指导完成基层心律失常筛查、组建各级心律失常防治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远程心律失常平台,持续推进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专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100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等奖项。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设计床位约1000张、单体规模位居华中第一、全国前三的诊疗专科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心血管医院将大力推进湖北省“323”攻坚行动,充分发挥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规范化培训和技术带教方面的引领作用,充分激发湖北各地级市、县级市医疗机构的主导作用,让更多患者不出市、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一站式”集成心脏健康医疗服务。构建一张网造福湖北人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百年风华正茂,归来正当其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诚邀全球青年才俊申报2023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88041911-86448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38号揽天下英才,奋进新时代携百年名院,建功新征程6.医院简介百年名院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深切悼念 | 著名医学家李庚山教授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医院管理学家,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开拓者之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庚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7日8时1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李庚山(1932年4月24日—2023年1月17日)李庚山教授1932年4月生于湖北云梦,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后,在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参加临床工作。1961年12月-1965年12月在上海第二医学院心内科师从著名医学家黄铭新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1966年1月任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1968年11月至1971年5月参加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任内科主任。1980年任副教授、心内科主任,1986年任主任医师,1987年任教授。1989年3月至1994年9月任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992年被批准享受副厅级待遇,并获批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庚山教授和恩师黄铭新教授合影李庚山教授曾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功能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全国和省内10余个学术团体重要职务,曾受聘担任《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介入性心脏杂志》、《微循环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临床内科杂志》常务编委等多个学术职务。李庚山教授极具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是我国杰出的心脏病学专家李庚山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70多年,潜心研究内科学、心脏病学、介入性心脏病学,在心血管病诊疗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受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患者和同行的高度赞誉。“听诊大王”李庚山教授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内还少有心脏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心脏病的诊断更多的依赖于临诊医生的病史询问与望闻问切。李庚山教授将他手中的听诊器使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并将其总结为“一听两看”的临床诊疗经验,指导了大批同行,他因此也被患者和同行尊称为“听诊大王”。李庚山教授毕生追求医学进步,被誉为“心脏内的拓荒者”。在他的引领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心导管等心脏介入技术。正是在准确的心导管检测术获取的详细与严谨的数据支持下,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体外循环直视下开胸心脏外科手术,在全国进入先进行列,推动了中国心脏诊疗技术的全面进步。李庚山教授带领团队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李庚山教授从1984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2年度十大新闻、新闻人物,揭晓!

影响因子69.504)发表论文《抑制卵泡刺激素的作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FSH
2023年1月15日
其他

朱玉贤院士领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1月12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召开战略合作会议,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医学研究院”并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受聘担任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阴国印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刘忠纯教授受聘担任研究院执行院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医学研究院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以临床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引领,聚焦学科前沿和大科学问题,搭建医学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及相关研究领域交叉创新研究与转化平台,集合跨学科人才与资源,大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是引领医学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动力之源。​万红慧书记强调,两大学院携手搭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医学研究院这一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医学交叉融合创新平台,创新开展医学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交叉融合创新研究,大力推进以先进技术为驱动的交叉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撑,将有力助推国家科技发展、医学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朱玉贤院士表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医学研究院是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参与共建的第一个一流联合研究中心,对学者用理学的眼光思考和解决医学或医学应用的问题,找到创新研究突破口意义重大。朱玉贤院士强调,高等研究院将以武汉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为基础,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与人民医院共同推动先进医学研究院聚焦学科前沿,围绕重大医学领域开展交叉探索研究,为医学研究事业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医学研究院面向人民健康重大需求,聚焦前沿领域和大科学问题,重点发挥在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科技突破,推进医学科技进步,重点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何建华、张也卉,以及陈世贵教授、陈素明教授、胥国勇教授等参加签约仪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余锂镭主持签约仪式,副院长李平湘宣读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医学研究院的文件并介绍朱玉贤院士、阴国印教授及其研究成果。​近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以创新推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出台系列改革创新的重磅“组合拳”。以最高规格召开杰出创新贡献表彰座谈会,1200万重奖激励医院创新团队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不断砥砺奋进开拓进取。​重奖1200万!湖北省人民医院召开杰出创新贡献表彰座谈会通过“对内改革”,成立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泌尿肾科医院等5个“院中院”,向“精而强”的方向发展,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重磅!湖北省人民医院成立5大“院中院”通过“对外开放”,与武汉大学校内学院和科研院所合作,6名院士、20余位国家杰青聚力共建7个跨学科融合医学研究中心,包括全球首个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全国医院首个医工融合研究院、公共卫生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学与物理研究院、先进医学研究院。三位院士领衔!全球首个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成立​医院通过年度1200万专项经费资助100余项交叉创新人才项目等重大创新聚才举措,吸引70余位国字号人才进驻医院交叉融合创新平台,共同推进“医学+”多学科交叉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端人才技术的集合优势攻关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难题,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融合创新健康中国
2023年1月14日
其他

险!他带着ECMO,接受心脏和骨科手术!

天两个多月前,30岁的小李(化名)从建筑工地
2023年1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最难的那个晚上,我是全程靠着止痛栓度过的。”

“最难的那个晚上我是全程靠着止痛栓度过的。”两周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陈春丽不幸感染新冠病毒,一度高烧40°。在科室人员“严重战斗减员”的极端情况下,她一晚上两度用上止痛栓,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值守三天四夜,守护病房里25名孕产妇的安全。12月14日,是陈春丽感染新冠病毒的第二天,高烧一度39.5度。当晚轮到她上夜班,这也是她连续日夜轮转的第二天。远在恩施的父母知道她感染后,心疼地给她打了10多个电话,劝她在家里休息。父母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他们深知女儿一心扑在医院工作上的“牛脾气”。2020年初,陈春丽临危受命、担任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她把自己只有8个月大的孩子送回恩施老家,毅然走上了抗疫一线,多次主动拒绝医院的“换防令”,连续奋战了53天,直至发热门诊撤销,她才重回产科病房。“我没有办法不去医院,已经找不到人替班了。病房里的产妇怎么办?”陈春丽回忆说,病区原本12名护士,那时已经倒下了8个,剩下的4个也出现症状,但一直跟随她连续战斗。想到病房里还有25名阳性孕产妇,陈春丽还是坚持来到了医院。当天晚上,陈春丽的体温三次升到近40度。每次高热前,她的全身就会不受控制地打着寒颤。为了拿稳采血针,她先后两次用上止痛栓,整夜像“陀螺”一样忙碌在病房,办理入院、监测体温、胎心监护、哺乳指导,一晚上走了13000多步。一位阳性孕产妇入院时宫口已经开了6公分,当晚有了临产的症状。陈春丽及助产士一起,密切跟踪产妇及胎儿的情况变化,随时为分娩工作做准备,最终不到2小时顺利分娩一名婴儿。12月以来的20多天的时间里,陈春丽带领科室护士全力配合产科医生团队,以钢铁般的意志护卫了100多名孕产妇安全分娩,安全迎来了100多个新生命。“那三天四夜,是一辈子难忘的痛苦记忆。但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陈春丽介绍,随着感染过的医护人员迅速返岗,包括产科在内全院医护人员紧张的情况已有所缓解。为了及时收治更多的孕产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加快了病床周转,顺产患者最快48小时就可以出院。为了不起的人民人点赞!点击阅读原文《
2022年12月27日
其他

老人、孩子“阳”了怎么办?专家开出精准“药方”

近期,全国各地实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老人和小孩作为特殊群体,备受关注。老人孩子如果“阳”了怎么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专家给出如下建议:儿童奥密克戎应对解答儿科主任姚宝珍教授表示,3岁以下的婴幼儿暴露于病毒的风险较高,但目前尚无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新冠病毒疫苗,且此类人群本身免疫反应能力较低下。所以科学应对至为关键。未感染婴幼儿,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1.均衡饮食。膳食所供给的营养素不仅要满足婴幼儿需求量,各营养要素比例也要合适。不要给孩子提供单一的食物,一日三餐中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均应供应。不能偏废,如断乳后的婴幼儿只给白饭或加菜肴的汤,蛋白质供应不足,会导致抗病力下降。同时也需添加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保持维生素、微量元素充足。2.选择适宜的食物品种。应选择质地易消化的食物,如奶、肉、蛋和大豆等优质蛋白质;除大米,小麦外,应常选小米、玉米、黑米等杂粮与之搭配,多选有色蔬菜(绿、红、黄),因含维生素A和C较多。应避免久贮易变质的食品,尽量吃新鲜食物。3.注意合理烹饪。保证食物新鲜无污染,注意色香味和形态有趣,食物应切碎煮烂柔软便于进食,清蒸最好,红烧、煲炖亦可。4.注意饮食卫生。应尽量少食生冷,不食隔夜食物,注意餐碗具的消毒。新冠患儿,适当喂养“促进恢复健康”婴幼儿不慎感染奥密克戎,各位宝爸宝妈也不必过度惊慌。临床实践发现,儿童感染病例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比较轻,基本是无症状和轻型病例。轻型病例初期以发热为主,多数婴幼儿有高热表现,但高热并不等同于重症。儿童发热时可能会伴有高热惊厥,可伴有流涕、咳嗽、吐泻等症状,一般1周内症状都可完全消失。基于此,患儿可以居家观察予以适当对症处理。此时患儿如发热,吐泻,食欲下降了,又该如何喂养呢?1.发热期:患儿食欲会受一定影响,此时应以清淡、少油腻、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油腻的荤汤、过甜、刚从冰箱拿出的生冷水果等;宜蒸煮为宜,避免强行喂食,引起呕吐甚至呛咳。若热退后,仍食欲不佳精神不佳,应及时咨询医师。婴儿此时应避免添加新的辅食,待疾病完全恢复后再添加。2.吐泻期:呕吐后3-4小时再开始进食,以清淡流质饮食开始;若未再呕吐,再缓慢过渡至清淡易消化饮食,不宜食过饱,宜少食多餐。由于儿童更易脱水,对于发热伴吐泻患儿,建议常规口服小儿补液盐、充当白开水的角色,以补充电解质及水分。频繁呕吐并伴小便量少时,应及时咨询医师。3.恢复期:仍以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辛辣,过咸,逐渐过度至正常饮食。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四大指南”,保住您和家人健康!

“新十条”落地疫情防控措施有了调整和变化感染后能否居家治疗?如何保护同住人?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患者到医院就诊有哪些新变化人民医院四大指南给您一次说清居家治疗指南Q:“阳”了能居家治疗吗?可以。无症状感染者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自身没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可以居家治疗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正处于稳定期,也没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也可以居家治疗Q:居家治疗要注意哪些细节?居住环境方面,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房间需通风良好;使用单独卫生间。日常起居方面,应准备专用的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包括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及带盖的垃圾桶。饮食方面,居家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多喝水,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坚持每天早、晚测量体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并上报结果。Q:居家治疗期间如何保护同住人?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居家治疗人员使用的餐具、衣物、床单、毛巾等日用品,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存放、分开洗涤。在进入公共空间时,居家治疗人员最好佩戴N95口罩。同住人在处理居家治疗人员的垃圾时,也应佩戴N95口罩,戴上一次性手套。用药指南Q:居家治疗该吃什么药?无症状者无需使用药物治疗。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居家治疗人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缓解不适。出现发热,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片等解热镇痛药物咳嗽严重,可服用右美沙芬片、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鲜竹沥液等有痰,可考虑服用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愈创木酚甘油醚片等祛痰药物此外,还可适量服用一些对症的中成药,如金银花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液、金花清感颗粒等。同时,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需要注意的是,用药时须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或咨询医生。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混用药物的风险。Q:可以服用预防药物吗?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新冠预防用药。因此,没必要提前用药来预防感染;随意用药、用错药,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Q:“新冠用药套餐”可信吗?网上流传的“新冠用药套餐”,并没有参考价值,没必要按套餐囤积药物。比如,一些常见抗病毒的流感用药,并非新冠特效药;抗生素应用于细菌感染,而新冠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没有效果。建议大家可以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人民医院就诊指南Q: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呼吸困难或气促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Q:现在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或住院,是什么流程?门、急诊患者凭健康码(绿码)或48小时核酸、抗原阴性结果就诊。3岁以下婴幼儿免查健康码,仅查验陪诊人员健康码(绿码)或48小时核酸、抗原阴性结果。进入医院后,请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就诊期间避免逗留,诊疗完成后即刻离开。Q:如果有发热、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可以来就诊吗?门诊有发热等新冠相关症状的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请全程佩戴N95口罩。Q:住院患者需要做核酸吗?新入院患者凭健康码(绿码)和我院24小时内新冠核酸单检阴性结果即可办理入院。患者及陪护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做核酸检测。Q:住院可以陪护吗?非必要不留陪、不探视。确需陪护的要固定专人,严格一患一陪,实行全程闭环管理。留陪人员的健康码和新冠核酸检测要求与入院患者要求一致。Q:突发疾病,来不及做核酸怎么办?医院针对危急重症患者设有急诊绿色通道,对于无48小时核酸结果的危重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就诊。Q:核酸结果不明或阳性病例可以紧急手术吗?可以,在指定手术间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将对手术间彻底消杀。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指南Q:疾病咨询可以线上问诊吗?可以,实名注册互联网医院“武大云医”在线问诊咨询专科医师Q:重症慢病可以网上复诊开药吗?可以,打开武大云医患者端“开药专区-门诊重症”进行挂号就医Q:医院自制药品可以网上开具吗?可以,打开武大云医患者端“开药专区-专科开药”进行挂号就医Q:武大云医的缴费可以提供发票吗?可以,武大云医的就诊缴费可以提供发票及费用清单24小时客服热线:027-88999120武大云医“入口”人民医院守护健康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封控区市民看病、配药怎么办?这份指南请收下

普通检验检查项目,完成支付后患者即可来院检查;如需预约的检查,根据短信通知的时间来院检查02复诊开药服务药吃完了,但是无法到医院复诊续方怎么办?“武大云医”来帮忙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患癌 4 年,还能当妈?!

曾因患子宫内膜癌38岁的李女士一度以为这辈子都当不了妈妈4经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妇科、生殖医学中心及产科三大学科团队精心治疗和温情呵护,李女士在子宫内膜癌术后4年,近期终于顺利迎来了自己的宝宝,圆了做母亲的愿望。来自湖北武汉的李女士婚后多年未孕,2019年她又不幸被查出子宫内膜癌,让一直渴望孕育宝宝的她和家人深受打击。“得了这个病,以后还能生孩子吗?”李女士看着确诊报告,心里五味杂陈,彷徨无措,心里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确诊后,李女士慕名找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洪莉教授求诊,经过全面的病理及相关检查后,洪莉教授明确表示,她的子宫内膜癌由于发现早,诊断及时,属于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而本人又拥有强烈的生育愿望,可以选择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方案。洪莉教授介绍,子宫内膜癌是影响妇女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子宫内膜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位于女性癌症的第6位。子宫内膜癌通常被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最常见,包括子宫内膜样腺癌G1和G2,发病年龄较轻。分期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根据有无高危因素选择放疗和化疗进行辅助治疗。只有达到治疗指征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可使用孕激素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听了洪莉教授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详细解释,李女士和家人心里都悄悄松了一口气,她重新燃起了战胜病魔的勇气,不管前方治疗道路有多艰难,她坚信自己一定会有胜利的那一天。2019年12月,洪莉教授带领团队为李女士行宫腔镜手术,顺利切除病灶。手术完成后,李女士还需要继续接受孕激素治疗,来保留其生育功能。洪莉教授在术中2020年5月,李女士再次去医院复查,子宫内膜病检结果显示正常,宫腔内已经没有残留病灶。在医生的指导下,李女士停止了口服孕激素药物,慢慢调养身体。“抗癌成功,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我要努力当妈妈!”李女士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外面的灿烂阳光开心地笑了。2021年,在洪莉教授的推荐下,李女士和丈夫来到以“送子观音”闻名社会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希望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怀孕。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谢青贞教授团队为他们“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经过漫长曲折的治疗过程,2022年年初,李女士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第二次移植2枚囊胚,早孕B超提示:单活胎。这个好消息给李女士全家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希望。谢青贞教授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操作此后,李女士一直遵照医嘱,规律产检,孕20周时感受到胎动,孕期行早孕NT、唐氏筛查、无创DNA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在家中休息时,她轻抚着日渐增大的孕肚,自言自语道:“宝贝,你可一定要平安出来啊。”但由于李女士曾接受过宫腔镜手术,可能造成术后宫腔粘连,结合高龄初产、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合并多囊卵巢、妊娠期糖尿病等多方因素,产科主任范翠芳教授一直十分关注李女士的孕期产检情况,亲自为她制定治疗方案,并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范翠芳教授在术中10月,李女士临近孕足月。范翠芳教授之前不慎脚部骨折,仍然坚持满足李女士“亲自帮她接生”的夙愿。术中,范翠芳教授双脚穿上特制的“支具”以作支撑,来为李女士行剖宫产术,顺利分娩一个4200g的新生儿,母婴平安。术后在产科病房,坐在轮椅上的范翠芳教授细心查看了患者的情况,并嘱咐她出院后还要定期来院复查,通过诊刮术来检查病理变化。李女士看着熟睡的宝宝,感觉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病痛都变得微不足道,心里只有对新生活的满满期待和动力。范翠芳教授提醒,对于保留生育功能、未完成生育却肿瘤病变复发的患者,通常需要再次评估患者现阶段身体及肿瘤状况。如符合保留生育功能且没有禁忌,则可保留生育功能方案。但若复发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尤其是短期内的复发,则应谨慎对待,并经过非常仔细、严格的评估。生殖医学专家谢青贞教授建议,如果既往治疗过程顺利,肿瘤为低危,全身状况和病症完全控制,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在医生全程监测和帮助下,积极、长期地进行健康管理,有望实现二胎或三胎的生育愿望。妇科、生殖、产科“一条龙”呵护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女子被“鬼掐脖”?原因居然是……

女子肩颈疼痛、双手麻木后脖颈仿佛被无形的手紧紧“扼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掐脖”?!吴女士(化姓)今年67岁,4年前开始出现枕颈部伴双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她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颈椎不好,一直当做颈椎病治疗,但四处按摩推拿,症状反而逐渐加重。到今年5月,吴女士双手握力变得很差,夹菜、写字、系钮扣都十分困难,而且有时走路抬不动腿,走路不稳,好像脚踩棉花一样。近期,吴女士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找到该院脊柱外科主任陶海鹰教授。入院后经过系列检查,吴女士才得知,自己并不是普通的颈椎病,而是颅底凹陷症。陶海鹰教授介绍,颅底凹陷症是一种枕颈部畸形,由于颅底交界区的异常,导致枢椎齿状突突入狭窄的枕骨大孔中,造成延髓、脊髓等中枢神经受到压迫,致使大脑“指挥系统”失灵,产生颈部疼痛、四肢乏力、麻木等一系列神经症状。如果任由病情发展,随时可能会引起四肢瘫痪和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所以如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不仅要考虑常见的脑中风、颈椎病,也要当心颅底凹陷症。然而手术风险也极高。手术操作区内侧为高位颈脊髓,外侧为椎动脉,安全区域不足1厘米;同时表面覆盖着丰富的静脉丛,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术中稍有不慎,可能造成术后昏迷、呼吸循环障碍或瘫痪,甚至有生命危险。陶海鹰教授团队觉得压力倍增,但在对吴女士病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迎难而上奋力一搏,为吴女士实施“颅骨牵引下后入路颈椎松解复位+枕颈融合”手术。在麻醉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陶海鹰教授手术团队以娴熟的手术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干净利落的置钉,避开椎动脉保护好脊髓,完成减压、复位、枕颈融合。历时3个小时手术后,受压的脊髓重新膨起,患者的“生命通道”被重新打开。术后,吴女士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挑战极限呵护生命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上班第3天,但今天才周一……你焦虑了吗

最近的社交网络上充满了“焦虑”▽▽▽“看着孩子在家上网课的样子真是气得要少活10年……”“明明已经上了两天班可是,今天才周一……”不止于此2022年法定节假日已全部用完距离下个假期还有83天......据说在超长待机的工作周大部分小伙伴都会出现如下症状烦躁、心烦意乱、莫名紧张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孕26周,就来到人世!这对超早产双胞胎,现在怎么样?

一对双胎超早早产儿孕26周+2天,就来到人世出生体重分别只有:900克、890克他们的命运如何?去年底,武汉汉阳的童女士喜怀一对双胞胎,全家人翘首以盼新生命的到来。但今年5月底,仅孕26周+2天的童女士,凌晨在家里突然发生羊水破裂,家人急忙将她送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接到紧急求助的产科立即启动“党员应急岗”,值班医生赶往急诊检查后,诊断为童女士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难产风险高。此时如果不紧急将胎儿娩出,很可能3条生命不保;但胎儿孕周仅6个多月,早产儿后期救治的风险极高。面对救大还是救小的“两难”生命抉择,该院疑难孕产妇MDT团队连夜紧急大会诊,最终决定:大人小孩都“全力保”。早上9点,在产科专家团队的严密监护下,童女士顺产一对双胞胎,但出生时体重分别只有900克和890克。两人比正常胎儿提前12周左右出生,全身青紫发绀,呼吸、心跳微弱,生命危在旦夕。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新生儿科主任方成志教授,立即组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团队实施抢救:两个胎儿分别入暖箱保暖,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应用促肺成熟药物,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等。经过20多分钟的紧急处理及对症支持治疗,双胎的生命体征暂时趋向平稳。但这只是过了抢救的第一关,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兄弟俩的生命抗争之旅才刚刚开启。胎龄小,体重轻,全身各脏器发育不成熟,需要闯过呼吸关、感染关、体温关、喂养关等重重关卡。方成志主任和尚彦彦护士长团队在以往积累的救治超早产儿的丰富经验,根据双胎各自的病情差异,分别组织医生和护理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医护一体诊疗和护理措施,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医疗组中,付春花副教授、谢莉莉医生带领刘春梅、舒荔、彭凯伟、宋梦莹等医生24小时“一对一”对患儿进行看护,同时密切监测血氧、血气及各项生命体征;护理组中,尚彦彦护士长安排科室护理骨干进行集束化管理,以期为患儿营造类子宫内环境,实施发展性照护,将各种不良刺激减到最小,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近3个月的住院期间,双胞胎经历过颅内出血、抽搐、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败血症、喂养不耐受、水肿、贫血等由于极早产、发育极不成熟和超低出生体重导致的并发症。新生儿医护团队实施24小时医护一体化的床旁守护,并制定专属诊疗计划和护理模式,每次都尽量做到第一时间捕捉病情发展,及时干预,顺利化解每一次危机,让患儿转危为安。再根据病情实时作出精细调整,预防可能出现的严重脑出血、视网膜病等早产儿并发症。一天天的“闯关打怪”,闯过无数险关的两个新生儿,眼看着一天天强壮起来。在新生儿科住了整整84天后,双胎矫正胎龄为38+1周,他们自主呼吸越来越顺畅,吃奶量每顿达到了53毫升,体重分别达到2.75kg和2.87kg,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后,他们还需回医院定期接受新生儿生长发育检查。9月底,童女士和丈夫带双胞胎来医院复查,经过新生儿科、产科的常规筛查和发育评估,双胞胎的发育情况均达正常水平。方成志主任表示,这对26周的双胞胎康复出院,得益于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了多例极早早产儿(出生胎龄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是什么,让截瘫的她,重新“站起来”?

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成功开展中部地区首例Intellis脊髓电刺激全植入手术。原本已出现大小便失禁和不全截瘫、对生活丧失希望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可单独站立及短距离步行,小便可控、大便恢复正常,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坐着轮椅入院
其他

全球首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明年升空!

制图:呙磊茫茫太空中明年将新增一颗卫星这也将是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8月1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球首颗健康研究领域的专用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医学遥感卫星(珞珈四号01星),将于2023年医院百年院庆之际发射升空。该卫星将以遥感技术赋能环境健康与智慧医疗研究,以融合创新助力健康中国。这颗全球首发的医学遥感卫星,是今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成立全球首家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后,“遥感+医学”推出的首个重磅融合科技创新。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神奇!一根脚趾头,移植到手上~

乾坤大挪移看起来像是只会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招数最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专家使出“移花接木”将患者右脚第2足趾移植到左手大拇指缺损处并成功存活近日出院时看着自己逐渐能活动的“新拇指”患者啧啧称奇、感激不尽
2022年7月27日
其他

这个“小精灵”,帮你精准揪出消化道早癌!

盲区、退镜速度监测上消化道检查智能提示已覆盖部位数、剩余未覆盖部位;下消化道检查检查实时监测退镜速度,以仪表盘的形式提示操作医生注意退镜速度;随时监控内镜医师的内镜操作质量。☑
其他

肺癌竟是“气”出来的!四大元凶如何预防?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肺癌死亡率增加了近4倍成为第一死亡原因…这不禁让人发问导致肺癌的元凶到底是什么呢?一起跟着本期荆楚大医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主任黄杰教授、谢颂平副教授团队去寻找真相吧!01致肺癌的主要元凶——吸烟在我国,吸烟人数高得惊人!有数据表明,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人群会高出4—10倍,重度吸烟者会高出10—25倍。吸烟是如何导致肺癌的呢?为了让大家更形象地理解,今天谢教授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模拟肺部吸烟的小实验!二手烟、三手烟危害有多大?二手烟,亦称被动吸烟、环境烟草烟雾。三手烟是指二手烟的残留物,这种烟草烟雾会落在物体的表面或与灰尘混在一起,并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这些残留的有害物质还会重新进入空气,并被非吸烟者吸入。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婴儿和年幼的儿童是受二手烟、三手烟危害的高危人群。如此一来,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甚至比一手烟还要更大!02厨房里隐藏的致癌元凶厨房油烟!做饭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气体。一是没有充分燃烧的煤气或天然气中含有芳香类、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二是炒菜的油产生的油烟,很容易吸附在呼吸器官中,且不易排出,在呼吸系统沉淀后,就容易致病。做饭如何防肺癌?1.必须打开抽油烟机2.保证厨房良好的通风条件3.低油温入锅4.定时对抽油烟机和砂锅底部进行清洁5.油烟机早开晚关03工作场所里隐藏的致癌元凶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接触石棉的工人容易得肺癌。长期遭受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的人群也容易患肺癌。04警惕肺癌的基因遗传肺癌其实跟基因遗传有很大关系,很多患者其实是有肺癌家族史,一个家族如果有人患有肺癌,那么其他人也需要警惕。谢教授:要看是否有较年轻的家族成员患肺癌,是否有多位家族成员同时或先后患癌。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肺癌,不必谈肺癌色变。但是如果直系亲属中2-3人患肺癌,则要高度怀疑家族性患肺癌的倾向。据肺癌的流行病学报告,一个人的近亲中有人患有肺癌,且同时其本人吸烟,那么其患肺癌的风险比常人要高14倍。高危人群预防肺癌的最好手段就是戒烟,并且远离二手烟,同时要密切注意,做好定期复查。05抗癌战士讲述:五年间两度抗击肺癌06抗击肺癌新武器——单孔胸腔镜谢颂平副教授介绍,单孔胸腔镜在履行肺癌治疗的微创理念方面,贯彻更为彻底。整个手术操作的完成仅需要一个3cm的切口。与传统的三孔腹腔镜相比,切口的减少,带来了创伤的减小。对肋间神经损伤大幅降低,进一步降低术后切口的疼痛,减少胸壁麻木不适的范围。术后恢复更为迅速,病人的体验随之提高。单孔胸腔镜的切口选择在侧胸壁十分隐蔽的地方,术后的瘢痕很不显眼。鉴于当前腔镜器械的技术水平,单孔胸腔镜可算是最为微创的肺癌手术方式。所以日常要注意身边可能导致肺癌的各种“毒气”包括吸烟、厨房油烟、各类工业有害毒气等除了日常预防如果有肺癌家族史,更要提高警惕45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一次低剂量CT肺癌筛查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必要手段
其他

血管老化的身体征兆,你中了几个?

血管就像是运输通道,错综复杂地分布在人体内,担负着为人体组织和细胞运输养料、氧气和代谢产物的重要作用。俗话说,血管有多健康、人就有多长寿。如果出现血管老化,就会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转,进而损害身体健康。众多研究也同样表明,血管老化在人体衰老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管老化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血管老化在发生的早期,也是有一定征兆和信号。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机场小姐姐的鞋都差点跑掉了!“护心跑者”,终于赶上这趟飞机!

22岁的湖北大学生小段一度因为心脏衰竭而濒临死亡5天前,广州一位脑死亡患者大爱捐献的心脏器官与其匹配成功。汉穗两地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白云天河两大机场无缝衔接,4.5小时内高效完成跨越1000公里的器官供体转运“生命接力”,让大爱在年轻的生命中重生。点击查看下方视频6月22日,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小段,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成功转出,重新点亮生命希望。年轻大学生渴望一颗健康的心年仅22岁的小段正值年轻年少,却时常感觉“有气无力”:稍有剧烈运动就气喘吁吁,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去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突发呕吐、恶心伴胸痛,并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同寝室的室友们被呼吸困难声惊醒,将他紧急送往医院就诊,后不幸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药物治疗4个月后,小段的病情持续加重。今年4月初,他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求助,被确诊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医生判定,如不尽快进行心脏移植,年轻的生命可能很快终结。王志维教授介绍,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比较隐蔽,一旦确诊后5年内死亡率高达15%-50%。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衰,尽早进行心脏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登记接受心脏移植后,小段开始了前途未卜的器官等待期。6月14日,他在病床上突发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紧急抢救,心肺复苏持续近一个小时后,他的心跳、意识才逐渐恢复。侥幸闯过“鬼门关”的小段,靠着ECMO等生命支持系统维续生命,他也由此进入了心脏移植器官分配的最优先级。两天后的16日17时30分,从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传来让小段一家期盼已久的消息:广州一位脑死亡患者捐献的心脏器官与其配型成功。“时间就是生命!”王志维教授当机立断为小段启动生命拯救程序:两名医生即刻出发,火速飞往广州护送心脏供体;移植手术组医生连夜准备,为心脏移植手术做好万全之策。等候一颗心脏航班延迟半小时6月17日早上8时30分,心血管外科胡知朋、阮永乐医生在广州某医院顺利获取心脏供体后,带着器官转运箱第一时间赶往广州白云机场:最近的一趟从广州飞武汉的航班,是9时50分起飞;下一趟航班,要等到3小时后。留给两位医生赶飞机的时间,仅有80分钟。“错过最近的航班,很可能导致捐献的心脏供体失去最佳移植时机。”专家介绍,心脏供体冷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缺血时间越长,移植质量和手术预后越差。心急如焚的2位医生,在赶往机场的路上电话联系上广州白云机场。了解到这是一次器官捐献移植的“生命接力”后,白云机场紧急调度,通知相关保障单位全力配合:将原计划的起飞时间延迟,向机坪管制协调最近滑行路线,向空管申请优先放行,压缩登机后的起飞准备时间,力争心脏器官登机后第一时间起飞。9时30分,携带器官转运箱的两位医生抵达机场,早已等候的机场工作人员,与他们一起开始为生命奔跑,仅用23分钟完成了所有登机手续。“机场两位女性工作人员,带着我们一路飞奔,小姐姐的鞋都差点跑掉了。”阮永乐感慨地表示,没有白云机场的全力配合,他们肯定赶不上这一趟飞机。10时17分,承载着生命希望的AQ1315航班起飞,11时55分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经过天河机场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两位医生带着器官转运箱,第一个走下舷梯,搭乘早早等待在停机坪附近的救护车,火速赶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脏移植点亮心衰患者新希望得知心脏供体顺利登机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按照器官供体抵达医院时间,开始心脏移植手术“倒计时”各项准备。在麻醉科主任夏中元教授和魏晓东教授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志维教授带领心脏移植团队严阵以待,提前为小段进行手术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切除扩大的病心等操作。12时55分,心脏供体送达手术室,移植手术即刻开始。具有心脏移植丰富经验的王志维教授专家团队仅用时100分钟,就精准完成血管吻合等一系列关键操作。这颗承载着生命大爱的供体心脏,重新在小段胸腔内有力地跳动起来。第二天一早,小段成功脱离ECMO、呼吸机等生命支持系统,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3天后,他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重获“心”生的小段,憧憬着尽快出院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非常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器官捐献者,我将带着‘他(她)’的心脏和大爱,一起走好人生的新旅程!”王志维教授介绍,我国现有心衰患者超过1200万人,且以每年新发约300万高速增长。心力衰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是心血管病学领域“最后的战场”。及时发现、预防心衰,积极治疗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当多种心脏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尽快进行心脏移植是唯一办法。心跳骤停40分钟!他被抢回来了,还成功移植了心脏!牛!7天做了4台心脏移植!这群医生也是太拼了护心跑者让爱重生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百年院庆标识,请您来定!

@所有人2023年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百年华诞为迎接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医院发布了百年院庆征集公告公告一经发布广大职工、院友、社会热心人士均积极关注和踊跃参与已收到众多饱含爱院深情富有文化创意的院庆标识投稿作品11项作品经初评筛选入围激动人心的投票时刻来临啦~现在就用自己的小手手戳!戳!戳!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高原的手术台上,他插着氧管,3天完10台手术!

在西藏高原的手术台上间隙吸氧3天内完成10台重度大骨节病手术进村入户推进评估诊断工作甄别救治更多大骨节病患者为西藏当地医生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支“不走的湖北医疗队”5月28日到6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骨Ⅱ科副主任邱波教授和介入科吴晶晶医生受命加入湖北援藏医疗队,走进西藏山南市,为大骨节病患者提供免费手术治疗并开展患者随访、临床培训等工作。大骨节病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骨关节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屈曲受限甚至强直,不能站立、不能走动,甚至致残,是流行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西藏是大骨节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为该疾病的流行,给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次活动是由湖北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等联合发起的"治疗大骨节病,助力西藏乡村振兴"健康行公益活动。邱波教授入户救治西藏山南的大骨节病患者经过山南市组织重度大骨节病患者住院、体检等前期准备工作后,湖北援藏医疗队计划在当地于一周内为15名重度大骨节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治疗。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医疗队分成两组分工协作,手术治疗和下乡入户筛查同时进行。其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邱波教授和吴晶晶医生所在的医疗组,一天内最多进行了5台手术。原计划高原地区手术室一天不得超过3台手术,以免内地手术医生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但考虑到要尽可能救治更多患者,邱波教授克服了艰苦的手术条件及高原反应,鼻子里插着氧管上手术台,充分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顽强奋斗精神,于3天内顺利完成了10台重度大骨节病患者的手术,超额完成手术任务,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77岁的患者尼玛因重度大骨节病导致右膝关节活动障碍,30余年无法正常行走,长期只能躺在床上,并伴有营养不良、心脏病等。邱波教授根据患者膝关节骨缺损非常严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人一策”的详细手术方案,放弃普通人工膝关节假体,采用稳定性和功能性更好的半限制性膝关节假体,在完成手术的同时,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第一天,患者就可以下床行走,感觉良好。74岁的患者朗卓因膝关节重度大骨节病,合并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长期只能卧床,行走困难,当地医生考虑患者年龄大,手术难度及风险大。而经过邱波教授带领的医疗组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已能下地行走。在查房时,邱波教授详细了解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并指导他们做好术后康复训练,祝愿他们早日康复。短短3天内,在人民医院医疗组的精心治疗下,10名重度大骨节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恢复情况良好,并已下地行走。一位家属感动地说,他的父母都患有重度大骨节病,丧失行走能力。这次做了手术后心里都非常开心,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地走路,“感谢湖北来的好医生!”在山南市卫健委安排下,邱波教授还参与了对山南市加查坝乡和曲松县(最高海拔5100米)等偏远地区的11名极重度大骨节病患者的入户筛查、诊断和评估工作,为下一步极重度大骨节病患者的救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开展手术救治的同时,邱波教授团队还与当地医生一起完善并整理了此次手术患者的资料收集和随访工作,并在术中及术后为当地医生进行了技术培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藏专家们希望通过现场教学、操作示范、教学授课等方式,快速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山南市培养下一支“不走的湖北医疗队”,帮助更多群众缓解病痛,为"健康山南"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大力开展医疗援藏工作,在各级部门的组织下,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妇幼保健院、西藏山南地区医院等,同时组建多批次的援藏医疗队,积极参与西藏山南地区先心病筛查、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专项援助等,并多批次接受西藏先心病患儿、重度乳腺疾病患者到武汉进行手术救治,赢得当地政府和藏族同胞的一致好评。2019年,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县长次仁龙培专程来院致谢,并敬献哈达和锦旗
其他

惊艳全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医院,智造“内镜精灵”

“完美!谢谢中国专家的手术演示!”6月3日下午4时,在全球消化内镜领域顶尖专家的共同见证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医院负责人于红刚教授,在其自主研发、领跑全球的消化内镜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系统——“内镜精灵”(ENDOANGEL)辅助下,手持高频电刀进行ESD手术,为一位直肠癌前病变患者微创精准切除4公分的巨大病灶。这场手术,还通过网络直播,向参加全球顶级消化内镜会议——Endoscopy
其他

驰援上海59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批援沪医疗队凯旋

感恩湖北逆行驰援致敬英雄凯旋平安5月31日,上海虹桥火车站。欢送的大巴车和道路两侧,拉满了横幅,警车一路鸣笛开路:上海以最高礼遇,欢送逆行驰援的湖北援沪医疗队。13点54分,由上海虹桥开往武汉火车站的高铁G1720次医护专列,在依依不舍的欢送声中缓缓驶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第一批援沪医疗队51名队员,在结束59天的支援任务后,离开奋斗过近两个月的“战场”,于当日下午17点25分顺利“回家”。此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第二批援沪医疗队20名医护组成的重症团队,还在上海九院北区ICU内,继续守护重症患者。按照计划,他们将于6月10日返回武汉,也是最后离开上海的湖北援沪医疗队。“武汉经验”,助力上海方舱抗疫“本次支援上海,任务光荣责任重大!”4月3日的援沪医疗队出征壮行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院长王高华一再叮嘱出征队员们,“武汉人民知恩图报,此次出征既是逆行驰援、也是感恩回报!”4月4日,抵达上海的第二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党支部书记兼领队沈波和护理组长刘艳,即进入当时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实地探访。作为2020年武昌方舱医院的队长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结合上海抗疫工作的实际情况,与上海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反复沟通商讨方案,进一步完善入舱工作各项预案。医疗队员陈蕾则带领同伴们一起,在酒店里通过视频,向2020年驰援武昌方舱医院的上海华山医院卫尹护士长学起了简单的上海话,方便入舱后与本地患者沟通。4月6日20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第一组32名队员正式入驻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浦东新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开始了湖北援沪医疗队第一个“方舱夜班”。作为组长单位,他们联合各成员医院负责新国博方舱W3舱内1300余名轻症患者的治疗。“这是一种重新拿起武器,回到战斗阵地的感觉。”医疗队医生昌金星,用手机视频记录下自己首次进入上海方舱医院的感受。“上海新国博方舱里的患者人数虽然比当年武昌方舱多几倍,但总体情况还算平稳。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慌、不乱。”经历初次进舱“大考”,队员们对打赢上海疫情防控硬仗充满信心。很多轻症病人刚入住方舱治疗时焦虑不安,安抚情绪和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成了当务之急。借鉴当初武昌方舱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将“红色方舱”经验移植到上海。4月10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党支部的组织发动下,由舱内患者中的15名中共党员组成的新国博方舱W3病友临时党支部建立起来。这也是上海方舱首个建立的病友临时党组织。通过党员先锋组织病友们互帮互助,立刻扭转了方舱初期较为混乱的局面,确保了方舱的医疗救治工作有序、规范、高效运转。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百年院庆征集公告

联系电话:027-88041911-85228电子邮箱:rmyyyqb@163.com邮寄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38号
2022年5月14日
其他

上海的“阿龙”,你的这幅画,火了!

第111个“5.12”国际护士节之际,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的工作人员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送来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一位曾在上海新国博亚定点医院W1舱救治康复的残障患者阿龙(化名),将自己独立完成的画作《山岚之光》,赠送给来自湖北的“大白们”“感谢你们逆行驰援上海,更感谢你们对特殊患者的悉心照顾,祝你们节日快乐!”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的工作人员握住该院援沪医疗队护理负责人刘艳的手,连连感谢。党的孩子接受艺术疗愈这些进入救助站的“孩子们”都是残障人士,很多都没有名字。救助站就给他们取姓“党”,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他们又被称为“党的孩子”。进入救助管理站时,他们大多数有行为偏差,情绪易冲动。管理站引入社工人士引导他们通过艺术创作方式,进行艺术疗愈,阿龙就是其中的优秀学员。绘画创作改善了阿龙的脾性,激发了艺术兴趣,他的绘画技巧也日益提高。这幅《山岚之光》就是他最得意的画作。“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萌发着对理想与未来的渴望,金色的光芒就是希望之光。”按照阿龙的心愿,这份充满希望和理想光芒的作品,要赠送给曾救治过自己和伙伴们的、来自湖北的白衣天使们。医护大白暖心治愈4月底,阿龙和一些不幸感染新冠的伙伴们,一起住进上海新国博亚定点医院W1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的医护团队负责救治这群特殊的患者。刘艳介绍,这些特殊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入住陌生的环境,再加之感染新冠,他们刚开始有些焦躁不安。刘艳和护士长陈蕾带领医护人员,陪伴他们做游戏疏导心理情绪,培训他们“六步洗手法”等手卫生知识,教他们口罩的正确佩戴方式、日常防护等。朝夕相处的悉心呵护,湖北的医护“大白们”一步步治愈了他们。残障患者阿强(化名)每次见到湖北的大白们来巡舱,都十分开心,常常用肢体语言表达感谢之情:竖起大拇指、双手比心、弯起胳膊做加油......经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的精心救治,5月13日,这批共57名特殊的病人,已全部康复出舱。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院士领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5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召开战略合作会议,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并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周翔受聘担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动医学与化学、分子科学的交叉融合,聚焦分子医学前沿,搭建创新研究与转化平台,集合跨学科人才与资源,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表示,化学和分子医学与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息息相关。推动分子化学与医学的横向交叉,从分子水平研究推进医学与化学的纵向融合,对国家科技发展、医学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都意义重大。通过打通化学与医学研究交叉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在项目、课题和专利发明等方面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也将助力国家和武汉大学医学事业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表示,分子医学研究院将聚焦疾病分子机制、分子诊断、分子影像、分子靶向治疗等前沿领域,围绕分子医学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推动核酸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成果应用于医学科技创新,形成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创新研究方向,推进医学科技进步,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周翔院士表示,化学在基础医学领域大有作为,成立分子医学研究院是应用化学的技术方法理论解决临床问题的良好契机,必将产出丰硕成果。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即将成立,两院高瞻远瞩推动分子医学研究院成立恰逢其时。期待双方交叉融合碰撞火花,产出更多原创性科学成果,为人民健康和疾病诊疗做出更大贡献。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以创新推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出台系列改革创新的重磅“组合拳”:近期以最高规格召开杰出创新贡献表彰座谈会,1200万重奖激励医院创新团队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不断砥砺奋进开拓进取;通过“对内改革”,成立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泌尿肾科医院等5个“院中院”,向“精而强”的方向发展,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通过“对外开放”,与武汉大学相关学院密切交流合作,成立分子医学研究院、公共卫生研究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交叉融合创新平台,力促学科融合,以高端人才技术的集合优势攻关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难题。
其他

武汉医生“云端”为上海方舱患者看病

4月18日下午,上海浦东新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3舱内,患有陈旧性心梗的无症状感染者赵先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的指导下,通过该院互联网医院“武大云医”视频问诊方式,连线远在武汉的心血管病专家陈静教授,并得到了方舱定制版“心梗健康锦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援沪医疗队领队沈波介绍,本次“云端”会诊,也是该院移植战疫的“湖北经验”,通过“互联网+医疗”方式提升国博方舱医疗救治能力的又一创新。48岁的赵先生来自北京,10年前因急性心梗安装过心脏支架,并长期口服降脂、抗血小板、控制血压和稳定心律等各类药物治疗。上月他出差上海,不幸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后,被送到W3舱接受诊治。因为出差只随身带了10天的心血管专科用药,看着手头的药物越来越少,赵先生变得焦虑起来。沈波带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医疗组赵东、赵考昌、李鸣、李薇医生团队,在舱内进行医疗查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从武汉请来“云队友”帮忙。18日下午5时,在赵东医生的协助下,赵先生在手机上下载了“武大云医”APP,通过“视频问诊”,连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主任陈静教授。“您需要进行冠心病的强化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强化调脂治疗以及抗心肌氧耗的Beta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陈静详细了解了赵先生的病情和现实需求,同时咨询赵东医生知晓了舱内备有哪些心血管病备用药物后,结合赵先生的病情,为他定制了方舱版用药指南。陈静同时宽慰赵先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态,也是防止慢性疾病向急性期发作的重要因素。“武大云医,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支援上海的‘第三支医疗队’。”提起自己的“云”队友,沈波很骄傲。作为湖北省首家具备执业资质的互联网医院,“武大云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诞生于2020年2月武汉疫情焦灼之际,并率先在全省开启线上就医模式,极大满足了疫情期间普通群众的就医需求。作为战疫“湖北经验”的内核之一,武大云医运用常态化医疗与应急医疗的“平战结合”新型医疗服务及运营模式,实现了全面和细致、短暂和长期、急病和慢病、专业和个性化的最佳医疗救治目标,构建了有序分级诊疗格局,发挥了医疗资源配置优化的区域示范效应。上线近两年来,武大云医注册患者达20万人,注册医护人员逾3000人,累计为500多万患者提供贴身“线上健康管家”服务。沈波表示,上海方舱医院里患者的基础疾病不仅仅限于心血管疾病,援沪医疗队医疗专家舱内巡查,加上依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27个专科2000名多专家的武大云医“云端”会诊,二者结合能为方舱内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给出更及时专业的治疗方案,进一步确保舱内医疗安全。同心守“沪”人民“卫”你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再次派出20名医护支援上海

同心守“沪”,人民“卫”你。4月17日上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再次派出20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抗疫。​本次出征的20名医护人员,包括4名医生、15名护士和1名感控专家。他们绝大多数参加过2020年武汉战疫期间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此前的4月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派遣一支51人的医疗队驰援上海,投入到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院长王高华表示,驰援上海义不容辞,人民医院尽锐出战。希望两批援沪医疗队员们排除万难、敢打善战,帮助上海尽快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同心守“沪”人民“卫”你
2022年4月17日
其他

再现“口罩勒” ▏凌晨2点的上海,见证同心守“沪”、人民“卫”你!

点击下方视频“第一个夜班还算平静。”4月7日凌晨2时30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第一组32名队员走出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登上返回酒店的通勤车。湿漉的头发和衣服,脸上深深的勒痕,结束工作后的疲惫和放空,记录着他们第一个平凡的“方舱夜班”。“管理的患者人数,虽然比当年武昌方舱多,但总体情况还算平稳。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慌、不乱。”经历初次进舱“大考”,队员们对打赢上海疫情防控硬仗充满了信心。2层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塑料脚套……穿戴好全套防护装备,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这是一种重新拿起武器,回到战斗阵地的感觉。”医疗队医生昌金星,用手机视频记录下自己首次进入上海方舱医院的感受。作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第一组32名队员与其它湖北援沪医疗队的28名队员联合组队,对新国博方舱W3舱内1300余名轻症患者进行管理。“你们是武汉来的?!”刚入舱没多久,医疗队医生赵东的身后就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声音。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大叔兴奋地说,“咱们是老乡,我也是湖北的。”经过了解,大叔是在上海务工的湖北监利人,此次不幸感染。“没想到在上海的方舱医院里还能见到湖北老乡,感觉真是太亲切了。”医疗队员查看了他的相关资料后,嘱咐他不要担心,安心治疗和休养。晚上9时,医疗队护士童瑶正在护士站忙碌着,一位婆婆突然情绪激动地冲到护士站。童瑶一边耐心的安抚婆婆的情绪,一边了解到,原来她是因为与家人视频发生争执后,导致情绪失控。安抚好婆婆后,细心的童瑶提议,“大白”们一起为患者跳支舞,调节一下紧张焦虑的情绪。她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回应,5名武昌方舱医院的老队员捡起两年前学习过的简单舞蹈,瞬间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不少患者还有模有样的学起来,随着肢体的舒展,患者逐渐放松,露出了笑容。“虽然跳得汗流,但是宽慰了患者,值了!”医疗队员们笑着说。“第一个6小时夜班还算平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领队沈波表示,虽然W3舱内患者人数是当时在武昌方舱医院管理的患者人数的近3倍,但因为有了武昌方舱医院的管理经验,而且患者的病情都比较稳定,在治疗方面的压力相对而言要小很多。同时,针对舱内尚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他们也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返回驻地后,医疗队员们收到了来自武汉和上海的“双重关怀”:在万红慧书记、王高华院长的关切下,总务处全力协调医院职工食堂的合作公司索迪斯中国(上海)总部,为援沪医疗队捐赠了苹果、橙子、方便面等爱心物资,让大家感受到了来自大后方的强力支持和关爱。医疗队物资组负责人王荣表示,将全力保障各类物资供应充足,保证医疗队员们的安全与健康。同心守“沪”人民“卫”你
其他

“夜”上海 ▏昨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进驻上海最大方舱

4月6日晚20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第一组32名队员,成建制入驻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浦东新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作为组长单位,他们与其它湖北援沪医疗队的28名队员联合组队,以成功应对多次疫情的“湖北经验”,开启管理W3舱内1300余名轻症患者的第一个“夜班”。入舱前4个小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誓言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今年1
其他

热干面来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抵达上海!

同心守“沪”,人民“卫”你4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紧急组建援沪医疗队,并于3日下午赶赴上海,驰援当地抗击疫情。4月3日18时35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51人组成的援沪医疗队,已抵达上海虹桥火车站。2日下午,人民医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组建精干医疗团队支援上海。接到命令后,党委书记万红慧、院长王高华高度重视,全院紧急动员。3个小时内,一支包括医生、护士和院感专家在内的51人援沪医疗队火速集结,相关部门连夜配齐各类物资,随时待命出发。3日上午11点,医院为援沪医疗队和51名队员举行简短而隆重的壮行会。万红慧书记、王高华院长携全体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纪委书记林军主持出征仪式。万红慧对医疗队援沪出征提出4个关键词★一是敬意。万红慧书记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援沪医疗队员表示崇高敬意。接到命令后,医院职工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冲锋向前,他们的精神值得敬仰,也彰显了人民医院的红色基因和公益本色。★二是重要。支援上海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国家和湖北武汉出现险情和重大卫生事件、重要医疗任务的时候,人民医院干部职工总能挺身而出。2020年武汉突发疫情,全院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克服一切困难艰苦抗疫,展现了良好的人民风貌。与此同时,全国4.2万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也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出征抗疫,既代表医院也代表武汉和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协助上海共克疫情,意义重大。★三是期待。期待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在领队和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每位同志的主观能动性,科学防控,努力完成好各项任务,期待人民医院的英雄队伍尽快平安胜利凯旋。★四是关爱。全院上下会关爱好医疗队员和家属,全力提供一切支持,为队员们潜心抗疫免除后顾之忧。王高华院长对医院援沪医疗队的出征表示感谢和敬意。他介绍,国家和湖北省委高度重视上海疫情,武汉本次派出10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2020年武汉疫情时,上海中山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分别驰援人民医院东院区和武昌方舱医院,今天人民医院受命驰援上海,是对当年恩情的回报。党委组织部部长包安裕宣读关于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文件及支委任职名单。党支部委员会由沈波等7名同志组成。万红慧书记为援沪医疗队党支部书记、领队沈波副院长授党旗王高华院长为援沪医疗队党支部副书记、护理部副主任刘艳授队旗医疗队领队沈波对医院党委行政对医疗队的高度信任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此次出征使命光荣。2020年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包括上海医护支援武汉,武汉人民知恩图报,此次出行既是出征也是感恩之旅,一定会与大家携手共进,在保证人身安全、政治安全和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万红慧书记、王高华院长表示,本次支援使命光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怀着感恩的心,受命驰援上海,必将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尽全力回报全国人民支援武汉的恩情。抵达上海后,经过短暂休整,4日上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随时待命,并紧锣密鼓开始进入方舱医院的准备和培训工作。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全体队员表示,将充分借鉴武昌方舱医院的建设和管理经验,结合上海抗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制度、培训、管控、物资等各方面的工作,为上海抗疫交出一份闪亮的“答卷”,不负湖北人民的嘱托和上海人民的信任。同心守“沪”人民“卫”你
其他

三位院士领衔!全球首个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成立

4月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这也是全球首家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当现代医学与世界学科排名第一的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学科团队融合发展,医生可实现“火眼金睛”和“千里眼”加持,实现个体诊疗更精准高效,群体疾病防控更精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巨星云集,由3位院士领衔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担任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担任院长;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锐志,以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平湘教授担任执行院长。李德仁院士作《武汉大学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的使命》学术报告“遥感是用科学方法诊断地表特征,医学是用科学方法诊断器官和体表特征,二者密切相关。很多医学操作技术如心脏介入手术,借助遥感三维卫星定位系统得以顺利完成。”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表示,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医学与遥感携手共进、强强联合、真抓实干,产出的世界一流融合创新成果,有望解决更多“卡脖子”的生命健康难题。李德仁院士介绍,卫星遥感技术联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可将医生视觉分辨率有限的人眼升级为“火眼金睛”和“千里眼”,对医生而言,能避免手术过程中对神经和血管的误伤和严重并发症,实现个体诊断和治疗更清楚、更准确、更高效。同时可精准助力疫情防控和流行病调查,摸清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有效提升疾病防治和诊断水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表示,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成立后,将致力于推动医学与遥感信息领域的交叉融合,搭建创新研究与转化平台,集合跨学科人才与资源,抢占遥感信息科学应用于医学诊疗和疾病防控的前沿科技阵地,形成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创新研究方向,将大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表示,生命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医学与遥感学科专业跨度虽大,但在影像处理、精准导航和人体药物投送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成立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推进二者融合,可聚焦体内微空间建模与病灶识别、体内微空间医疗设备定位、健康GIS、医学影像智能解译等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科技突破,将有力推进医学科技进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以创新推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出台系列改革创新的重磅“组合拳”:以最高规格召开杰出创新贡献表彰座谈会,通过1200万重奖激励医院创新团队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不断砥砺奋进开拓进取;重奖1200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召开杰出创新贡献表彰座谈会通过“对内改革”,成立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泌尿肾科医院等5个“院中院”,向“精而强”的方向发展,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重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成立5大“院中院”通过“对外开放”,与武汉大学相关学院密切交流合作,成立医工融合研究院、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等交叉融合创新平台,力促学科融合,以高端人才技术的集合优势攻关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难题。全国首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工融合研究院成立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人民健康事业
其他

眼前一黑!竟然是这里被堵了……

当原本畅通无阻向大脑输送血液的颈动脉不知不觉中被斑块、血栓等填塞日积月累血管变得狭窄甚至被堵闭2年来湖北嘉鱼64岁的老张被脑缺血折磨得苦不堪言总是突然头晕、耳鸣时不时的眼前一黑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颈动脉被堵闭长期药物治疗不见效果后老张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求助该科主任邓宏平教授介绍,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血供的桥梁,被誉为“大脑的生命线”。一旦重度狭窄甚至闭塞,会引起脑缺血、大面积脑梗塞甚至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目前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有三种,即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轻度狭窄一般以改正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为主,中重度以上狭窄则需要接受手术。像老张这样已经长段颈动脉完全闭塞的情况,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消除症状。血管外科联合东院区神经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专家组成MDT团队,对老张的病情进行了反复讨论:患者左脑供血明显降低,如果血管不开通,可能引起偏瘫失语甚至大面积脑梗死;但治疗颈动脉长段完全闭塞手术难度极大,单纯介入植入支架手术难以成功,而且有可能引起颈动脉斑块和血栓脱落导致脑梗塞,即使勉强开通,中远期容易再闭塞。此外单纯外科开放手术不仅需要在颈部做切口,而且由于闭塞段过长,颈动脉起始部位置深,还需要联合开胸手术,创伤太大。最终,治疗团队决定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支架植入术+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杂交手术方案,充分发挥血管腔内介入诊疗技术与外科手术技术两种技术的优势,通过“内外兼修”取长补短,提高开通率、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效果同时减少手术创伤。3月14日,麻醉科孟庆涛教授带领团队保驾护航,手术有序进行。术中,邓宏平教授及其手术团队发现,堵塞情况比医生想象得还要糟糕:患者左侧颈总动脉从主动脉弓部开始完全闭塞,管腔结构消失呈条索状,中远段粥样斑块充满管腔。手术艰难挺进。导丝行至胸顶后主动脉弓,因过于陡峭无法继续上行,医生通过颈部约5厘米的切口,仔细将颈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剥离,然后逆向穿刺与顺行导丝“会师”后进行支架植入术,再将人工血管移植至颈总动脉中远段。至此,经过5小时的“艰苦奋斗”,闭塞的颈总动脉被完全重新打通。术后,老张很快就神志清醒,当天就拔了管,而且四肢活动自如,语言表达清晰。专家提醒01
2022年3月19日
其他

重奖1200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召开杰出创新贡献表彰座谈会

3月17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召开杰出创新贡献表彰座谈会,对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表创新研究成果的神经内科熊婧博士,以及论文通讯作者、该院特聘教授叶克强教授,予以专题表彰和嘉奖。除了给予课题组200万元奖励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还宣布资助1000万元,用于老年痴呆症相关治疗药物和干预手段的研发。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约占所有老年痴呆的60%-80%。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AD患者,预计到
2022年3月18日
其他

重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成立5大“院中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成立5大“院中院”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泌尿肾科医院此举将集中医院优势学科打造特色学科群,为打造国家及区域一流医疗中心奠定坚实基础。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介绍,这5个“院中院”基本以人体器官和系统为中心设置,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为核心组建,具有强大的专科实力和鲜明的专科特色,在技术、人才、平台、品牌上,在湖北乃至全国都有相当大的优势。王牌学科,强强联合内外兼修,一站服务心血管、神经精神、眼耳鼻喉、消化、泌尿肾科,均是人民医院传统优势的“王牌学科”,在多个学科排行榜上位居国内前列。在“王牌+王牌”的基础上整合创新建立5大“院中院”,不仅实现了“内外兼修”“强强联合”,更能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集成健康医疗服务。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表示,成立5个“院中院”是医院大力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打造更好、更强的龙头学科,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将实力强、规模大、口碑好的优势学科群集中组建“院中院”,向“精而强”的方向发展,寻求在专业技术、学科实力、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上有重要突破,坚持以“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目标,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建设世界一流医院
其他

全国首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工融合研究院成立

医工交叉,融合创新。3月4日上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召开战略合作会议,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揭牌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工融合研究院。这也是全国大型综合医院里首家成立的医工融合研究院。万红慧书记和孙萍书记共同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工融合研究院揭牌。王高华院长和刘胜院长见证仪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首批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刘胜教授受聘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特聘教授及医工融合研究院院长。刘胜教授作为电子封装科学与技术领域杰出专家,现任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王高华院长和刘胜院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万红慧书记为刘胜教授颁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工融合研究院院长聘书人民医院王高华院长介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依赖于临床医学的发展,又需要基础研究上的重大突破。CT、核磁共振、手术机器人等现代医学的很多重大应用,首先都是工业科学的成果,因此医学领域和工科领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本次战略合作能够搭建长期合作的有效平台,不断开拓学科和科研的创新增长点,为医工交叉融合孵化出更多成果,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持续提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前期通过医工交叉取得了丰硕成果:消化内科联合武汉大学相关学院,在全球率先研发内镜质量改善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内镜精灵”,大幅提升了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治水平,引发世界医学界高度关注。放射科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联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及时开展新冠肺炎相关多项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评价,实现了新冠肺炎患者低剂量胸部CT筛查的快速定性定量评价、疗效评估和危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构建的临床转化,极大助力了新冠疫情防控。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表示,医学技术是推动临床医学方法和科技进步的核心要素,对于诊疗技术和医疗科技的创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医工融合研究院将聚焦临床需求牵引与医工协同攻关,共同致力于创新医疗产品开发与临床应用转化等,系统推进医工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我国医学技术科技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事业。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建设世界一流医院
其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自然》杂志重磅发文!破解“女性为何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谜团

影响因子49.962)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熊婧副主任医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抑制卵泡刺激素的作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FSH
其他

嘴被“冻”住了?一步到“胃”!

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渐冻人“嘴巴也被冻住5年前,年过五旬的刘先生常感觉浑身乏力。起初以为是工作操劳过度所致,但随后他逐渐出现全身肌无力和肌萎缩,后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渐冻症)。更为糟糕的是,2年前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之后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半年后完全无法说话,吞咽极度困难,即便是流质食物都会出现呛咳情况。进食是维持正常生命的基本需求,无法进食致身体营养不良继而导致全身衰竭。据统计,我国超过1/3的恶性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重度营养不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廖斐副教授介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逐渐会吞咽困难,不能经口进食。靠胃管或鼻肠营养管进行鼻饲饮食、维持营养状态,是常规选择。但因长期带管,易导致的呼吸道反复感染、肺部感染及咽喉肿痛等。同时这种方式破坏了正常的贲门功能,经常发生胃食管反流,导致吸入性肺炎,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有的患者会选择外科手术胃造瘘,但是其手术风险高,本就营养不良,对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增多,死亡率较高。经皮胃造瘘术(PEG)安全易行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方式可以为患者补充所需能量。廖斐介绍,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静脉途径)提供营养,其主要适应症为一周以上不能进食、因胃肠道功能障碍或不能耐受肠内营养者。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输入途径有口服、鼻胃或鼻十二指肠置管、鼻空肠置管、胃或空肠造口等方式。刘先生身体虚弱,采用外科开腹胃造痿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而传统的鼻胃管会引起鼻咽不适,甚至引发糜烂、出血、狭窄等并发症。消化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安全易行,可从体外将营养直接输入胃内,解决不能经口进食难题内镜引导下的微创经皮胃造瘘置管,是一项微创技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从而实现给予患者营养的目的。该术式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并未丧失,需要长期营养支持及留置鼻胃管或鼻空肠管超过一个月,或不耐受经鼻胃管道,需长期管饲的患者。此外,PEG管还能为胃肠梗阻的病人进行胃肠引流减压。从口腔到胃肠,架起“直通桥梁”消化内科联合胰腺外科联合会诊综合评估后,拟为刘先生实施PEG手术。多年卧病在床,刘先生身体较为虚弱,使用麻醉药和镇定药的常规麻醉方案不可行。麻醉科李维副教授团队经过详细讨论和精心准备,不使用麻醉药和镇定药,制定了仅使用镇痛药的精准化镇痛方案。术中,专家团队首先利用胃镜光源确定穿刺点并在体表进行标记,切开皮肤后,从口腔侧导丝绑定造瘘管,由腹壁侧导丝牵拉,将造瘘管经过口腔、食管、胃牵引出来,仅留下造瘘管的蘑菇头在胃内并紧贴住胃壁。手术过程中,操寄望教授、廖斐副教授以及助手汪洋配合默契,PEG手术顺利完成,搭建了从口腔到胃肠的“营养快线”。胃造瘘管的水囊术后,刘先生造瘘处恢复良好,胃上插了这根“营养快线”后,流质、半流质饮食直接输送到胃里。元月18日刘先生顺利出院。2月23日复查显示,刘先生身上这根“营养快线”运行良好。1肠内营养支持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强调,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器官,更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通过肠内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2PEG手术适应症实施PEG手术是给一些胃肠功能尚可,但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口进食者(包括以下情况:如中风、球麻痹,痴呆、昏迷,晚期食管癌、鼻咽癌、舌癌、颌面部肿瘤、运动神经元病变患者如渐冻人等),提供营养支撑的重要途径。3PEG手术特点“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操作简单易行,无需外科手术,具有经济实惠、安全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营
其他

成为下一个谷爱凌?!武汉医生揭秘“雪上飞”的最大好处……

健康、自信、阳光的谷爱凌给家长们树立了正面典型
2022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