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网

其他

董希淼:2023年银行数字化营销的五个趋势

数字化营销是指基于数字化思维,运用数字技术和工具实现信息获取、用户分析、关系管理、产品推介等一系列营销行为,从达到提升营销工作效能、满足用户需求等目的。对我国银行业而言,在数字化转型初期,往往偏重于产品和服务数字化。而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数字化营销逐渐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整体性转好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银行业将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数字化转型。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数字化是营销的未来”。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应努力把握数字化营销新趋势、新特点,努力做到“五个结合”,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数字化营销体系。1数字化营销与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近年来,部分银行借助外部力量,尝试开展数字化营销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部署,营销行为往往“运动式”推进,难以全面深入开展,活动效果难以持续。在存量竞争时代,营销工作对银行业而言至关重要,而数字化正在为营销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但数字化营销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服从和服务于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总体而言,银行应基于自身发展愿景、资源禀赋和市场定位,按照《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企业级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战略中明确数字化营销的规划和策略,包括数字化营销体系组成、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数字化运营团队配备、财务资源投入以及重点营销活动计划等。同时,应全面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完善用户基础信息,整合行内外数据,为数字化营销创造必要的条件。需要强调的是,银行数字化营销体系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对大型银行而言,应构建全覆盖、立体式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全面服务零售银行、批发银行、金融市场等业务板块。而中小银行数字化营销,应基于业务发展重点、核心用户特点,体现差异化与针对性。如以零售银行业务为重点的银行,重在打造零售客户数字化营销平台;主要用户群体为农村用户的银行,数字化营销应重在对县域市场的渗透和挖掘。2数字化营销与经营理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银行数字化营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短信微信、手机银行等渠道向用户推送产品和服务信息。但受制于基础数据质量及大数据分析局限性等因素,营销推荐往往不够精准,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降低用户满意度。而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4.0》一书中提出数字化下营销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水平、包容、社会性。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不再惧怕大公司和品牌,他们敢于发声,愿意在用户社区分享与品牌有关的种种故事,并在选择品牌时更倾向于听取“F因素”——朋友、家人、粉丝以及关注者所提供的经验和意见,因为这些相较于精准的广告宣传而言,更具有可信度和影响力。因此,银行要在提高数据质量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营销推送的精准性和人性化,努力使金融产品推荐为客户带来惊喜而不是惊吓。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数字化营销全过程融入“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开展营销活动,从用户需求出发,更全面分析用户的现实和潜在需求,真正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平时,通过与用户的持续交互,了解用户期望获得的服务收益,如提供财经资讯、开展投资指导、聆听产品建议等,努力将用户留在银行的生态体系之内。同时,通过持续的品牌内容营销和互动营销,为用户及家庭、朋友带来更多参与感,构建数字化的社会用户关系管理。3数字化营销与线下渠道有机结合部分银行对数字化营销理解过于简单和片面,认为数字化营销就是纯线上、零接触开展,忽视了线上线下协同;部分银行营销活动基于“部门银行”思维定势,未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联动,营销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在数字化时代,物理网点和一线员工仍然具有独特价值。网点作为银行基本分销渠道,在树立服务品牌形象、销售复杂金融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一线员工如客户经理、大堂经理,在营销活动执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可替代。特别是对中小银行而言,网点和一线员工仍然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大众的重要依托。因此,数字化营销体系建设,应从银行实际出发,实现全渠道交互融合、多层级协同联动,最大限度提高营销行为和活动效能。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持续努力:强化科技应用,打破“部门墙”,打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柜面终端等渠道,构建全渠道协同营销模式;建设数字营销平台,通过向网点推送营销商机、价值分析、流失预警等信息,线上线下协同,加大对网点营销支持;支持客户经理在手机银行App开立“云工作室”等,或为大堂经理、客户经理提供智能营销终端,为一线员工赋能。部分营销活动可主要以线上形式开展,但奖品兑换可引导至就近网点,从而实现线上为线下引流。当然,一线员工要努力提高能力,适应数字化营销新要求。4数字化营销与场景建设有机结合当下,银行业正在大力发展场景金融,将金融服务融入各类场景,以场景为依托向用户提供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这是金融科技时代银行服务的一场深刻变革。数字化营销活动固然可以独立开展,但如果与场景建设紧密结合,主动融入各类场景,做到润物细无声,不但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场景主要包括C端、B端、G端三个领域。C端方面,银行应从用户的生活角度捕捉非金融场景,结合区域经济、商户资源和用户消费特点,找到差异化服务渠道和方式,为客户提供各类消费金融服务。B端和G端方面,近年来银行发力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场景建设,通过非金融场景建设带来新的机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要以手机银行作为自身场景建设的主阵地,持续地整合升级手机银行APP,不断延申和拓宽获客活客渠道。银行应推出具备定制化、组合化、安全性等特点的产品,加大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供给,无缝衔接到各类场景中去。要借助金融科技,在合规的前提下分析用户的消费、投资等数据,关注用户生产生活中的潜在需求,丰富客户触点、强化闭环跟踪,提升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的策划、发布、实施、迭代的水平。要加强资源投入,成立专门团队,探索线上经营新模式,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以“流程银行”的理念来运营好场景平台。5数字化营销与法律政策有机结合数字化营销基础是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虽然极大地提高了营销效率,但也容易产生用户隐私、信息安全、数据公平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过度收集滥用个人信息、违规处理用户数据等顽疾下了一剂猛药,为银行数字化转型工作划定红线、明确原则、提供遵循。这要求银行在实施数字化营销的全过程,无论是自主开展还是与合作机构联合开展营销活动,都应该提高用户信息数据保护意识,增强用户信息获取的合规性和数据应用的安全,以最严格的标准保障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这既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也是科技伦理治理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部分银行为提高营销活动吸引力,在互联网平台开展直播等网络营销,取得较好效果。但少数机构邀请明星为金融产品代言,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等现象时有发生。2022年1月,央行等发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金融产品网络营销行为进行全面规范。银行数字化营销应落实好《办法》提出的原则和精神,加强对日常营销行为和具体活动的规范。在数字化营销活动中,银行不能借用专业人士和演艺明星的名义或者形象对金融产品进行推荐、证明;自主通过直播等方式开展营销活动,营销人员应当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并具备相关专业资质。此外,不得通过短视频等平台,片面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数字金融时代,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将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更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原载《数字金融创新思考与案例精选》一书,略有修改)(董希淼系招联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原创回顾1、2022Q4手机银行运营亮点:“新版本迭代潮”叠加“个人养老金账户争夺战”2、银行App迭代潮来袭,你手机上的“财富管理”升级了吗?3、70家银行全年更新超500次,手机银行去年有哪些新突破?4、22家银行“新年贺词”慧聚哪些数字成果?5、2022元宇宙银行盘点:银行态度务实,重视服务体验和收益提升点击“在看”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2022Q4手机银行运营亮点:“新版本迭代潮”叠加“个人养老金账户争夺战”

由中国电子银行网、易观分析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手机银行综合运营报告”显示:从总体趋势上看,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银行业手机银行运营指数呈现逐月回落趋势。对此,易观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居民金融需求萎缩,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搜索指数出现下降。纵观全年,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整体呈现第一季度较低,第二、三季度上升,第四季度小幅回落的走势,9月为全年运营指数最高点,12月受疫情影响活跃用户、交易金额等均有所放缓导致运营指数偏低,为84.3。一、中国数字金融行业当期热点监测上演迭代潮,手机银行已成为银行和客户交流的主战场易观千帆用户体验分析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旬,年内已有70家银行更新了529次手机银行APP版本。据媒体统计,11月以来,数十家银行先后推出手机银行新版本。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推出手机银行8.0版;交通银行升级推出个人手机银行7.0版本;建设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2023”;招商银行发布手机银行11.0版本;民生银行推出手机银行7.0版;光大银行发布手机银行10.0;江苏银行推出手机银行2022版;衡水银行新版手机银行APP上线。在分析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密集升级APP的背后是手机银行已成为银行和客户交流的主战场。《2022年中国银行业远程银行发展白皮书》发布12月20日,毕马威、京东云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银行业远程银行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未来远程银行应作为银行的客户联络、业务办理、远程经营、能力开放四大中心,匹配场景化、智能化和集约化三大核心能力支撑,实现客户服务体验提升、客户经营能力提升、运营成本降低的“两升一降”价值。此外,报告对建设远程银行面临的挑战与五大破局之策以及建设路径做出深入分析探讨。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再按“加速键”12月17日,在第四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上,一系列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重磅举措发布和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首批项目名单正式发布,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正式启动,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三周年优秀成果发布等。2022开放银行生态金融白皮书正式发布12月,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中国电子银行网、中国民生银行共同发布《2022开放银行生态金融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表示,从狭义角度看,开放银行指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把特定服务用于API的形式开放,将银行内部的信息系统与合作方的信息系统对接。但是,业内对于“开放银行”的期待绝非等同于“场景金融”,也绝非仅仅意味着银行通过API把自己的特定服务用API的形式开放。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驱动、产融结合是开放银行的未来机会所在。49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应用公示
2023年2月9日
其他

银行App迭代潮来袭,你手机上的“财富管理”升级了吗?

近年来,随着财富效应推动居民投资理财需求不断提升,金融行业正积极拥抱财富管理新时代,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积极发力财富管理。与之同时,银行App竞争越发激烈,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旬,年内已有70家银行更新了529次手机银行APP版本。为抢占年关节点,各大银行近期纷纷升级手机银行APP,而财富管理作为银行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在App迭代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中国电子银行网小编带您一同梳理近期手机银行App财富管理上新哪些新功能:2022年11月18日,工商银行隆重发布手机银行8.0,新版本以“发现,你的财富之美”为主题,实现手机银行代际跨越式发展,全面迈向移动金融数字化转型新征程。工商银行此次推出的开放式财富管理平台服务体系可以概括为“研选智慧i相伴”,即研市场、选产品、智推荐、慧诊断和i相伴。通过投教宣传、投资陪伴、产品研选等社区新型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旅程陪伴服务,让财富投资变得更加普适、便捷和贴心。2022年12月25日,建设银行隆重推出“手机银行2023”,并发布“建行生活”全新升级品牌。建行为提升投资理财用户服务水平,帮助用户平衡流动性、收益率与波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手机银行投资理财频道打造人人都需要的“四笔钱”(即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保本升值的钱)投顾服务楼层。另一方面,建行手机银行打通了金融专业知识与用户信任的关系链,实现了银行与用户的“双向奔赴”。通过“人+数字化”紧密结合的服务模式,建行“手机银行2023”提供陪伴式专业理财顾问服务,连接了近3万名客户经理的“云工作室”。当用户有需求时,能通过手机银行实时获得直营客户经理提供的专属财富管理服务。2022年12月18日,农业银行掌上银行8.0版正式发布。新版手机银行全面升级资金管理,方便客户打理“家产”,实时汇总展示9大类金融资产,实现资产负债一图尽览,整理归纳60余种收支类别,让“收多少,支多少”一目了然,提供多种资金划拨方式,让客户随需随愿调配资金;推出“聪明账”、储蓄式国债、“轻盈投”等多种低门槛高收益产品,丰富客户的投资选择,帮助客户把握现在。2022年11月3日,交通银行召开发布会,升级推出个人手机银行7.0版本。此次7.0版本对财富投资、信贷融资、支付结算等场景进行了流程重塑和功能升级,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智慧金融服务。全新的“金融频道”围绕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为客户设计了有温度的陪伴式服务,助力客户建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和决策体系;一站式融资推荐能力再升级,针对客户的资产与负债情况推出“融资诊断与推荐”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方案。2022年12月30日,邮储银行手机银行8.0版正式发布。该行新版手机银行根据客户资产配置状况,一键生成财富体验报告,提出资产配置建议;根据客户财富管理要求,一键下单实现投资组合优化,使客户投资省时省力。2022年12月8日,招商银行App升级至11.0版。在新版App的理财产品模块上线了“投研标签导购”,并推出“资产时光机”等新功能。招行相关人士表示,招行正在着重打造资产配置能力,新版本App的主要方向是更紧密的结合专业化和数字化,围绕着客户在财富管理业务中的选品、解读、持仓、配置等,做好客户全程陪伴。招行在梳理了基金分红、净值波动、收益分析等40多个关键事件,构建起客户全旅程陪伴体系,并可根据客户行为与市场行情等因素,相应部署收益锦囊、产品波动预警等60余种陪伴策略,以确保陪伴与客户的强关联。其目的是,在数字化渠道上,进一步完成从产品销售向投顾模式转型。2022年12月27日,中信银行App9.0焕新上线,为亿级用户打造“让财富有温度”的线上体验。中信银行App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70家银行全年更新超500次 手机银行去年有哪些新突破?

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速,众多银行利用数字科技重塑体系,加快推进业务模式变革。手机银行APP是银行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核心渠道,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的创新服务,是每个银行不断探索升级的“必选项”。中国电子银行网盘点了2022年手机银行APP的布局重心,以供参考。银行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22家银行“新年贺词”慧聚哪些数字成果?

过去的一年,银行业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度释放数据资产效能,将金融科技融入各业务流程,将数字金融服务开放拓展至社会经济更广阔领域,有力支撑小微普惠、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众多银行发布“新年贺词”,回顾一年奋进历程,接续2023创新前行,哪些数字理念、战略工程、系统平台、板块业务、产品服务值得称道?中国电子银行网与您一同重温数字金融年度篇章,以下为22家机构新年贺词节选:工商银行党委祝全体干部员工新年快乐!“数字工行”建设加速,手机银行8.0成功发布,科技监管评级连续八年保持第一。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二〇二三新年致辞以数据为主轴,以精准识别为主线,把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十大应用”推向纵深,数据赋能落地见效,线上经营能力显著加强。建设银行田国立董事长新年贺词:风雨同舟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董希淼:加快培育中国银行业的“专精特新”

我国中小银行发展与稳定兹事体大,备受关注。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作解读时,进一步指出:个别中小银行、村镇银行、信托公司等较为脆弱。近三年来,处于高度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之中,面临经济下行、疫情蔓延双重冲击,我国银行业难以避免的周期性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逐步显现,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支持中小银行更有效地防范风险、稳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应拓宽和创新思路,加快将部分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培育成我国银行业的“专精特新”,以此为引领深化中小银行改革,推动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一、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资产规模迅速增长,经营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高达360.40万亿元,总量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引入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银行业,激发金融市场活力,中小银行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我国语境下,一般认为中小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城商行125家、民营银行19家、农商行1600家、农合行23家、农信社572家、村镇银行1649家,合计达3988家,法人机构数量占459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6.71%。如剔除财务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银行法人机构数量的占比则上升为98.44%。在我国,中小银行机构在发展定位、业务模式、服务对象等方面初步形成特色与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特别是在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2年6月,我国城商行总资产为48.02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13.1%;农村金融机构(含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为49.1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13.4%。上述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合计占比达26.5%,超过银行业总资产四分之一。城商行中的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已经成为我国系统性重要银行。与此同时,在河南、辽宁等地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风险事项逐渐显露,引发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金融稳定。二、中小银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在市场准入、业务创新等方面面临着较为不利的政策环境,发展受到较多限制。由于规模偏小、受干扰多,中小银行自身集聚了一定风险,数量多而不强。总体而言,近年来中小银行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一是市场竞争能力下降,经营压力增大。近年来,全国性银行经营重心不断下沉,中小银行贴近市场、快速灵活的比较优势被弱化。虽然近五年来资产和负债规模在银行业中占比基本稳定在26%左右,但中小银行由于缺少理财公司等牌照和资质,以及难以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受限较多,难以形成稳定的核心客户群体。从表1可见,虽然农商行息差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总体上中小银行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低于全国性银行。二是高风险机构集中,风险抵补能力相对较弱。根据央行公布评级结果,2021年底8-D级的高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共316家,较2019年三季度的649家峰值水平下降了一半。但从机构类型看,其中289家为农村金融机构,占91.5%,城商行也有一定比例。从资产质量看,如表2所示,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显著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73%),而拨备覆盖率显著低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三是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盈利模式单一。资产结构中,一般性贷款以外的非信贷资产占比偏高,部分中小银行的非信贷资产(主要是各种投资)规模大于信贷资产。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少,部分中小银行依赖短期批发融资方式的同业负债,成本较高。近年来通过结构性存款、互联网存款扩宽负债来源的尝试,因政策趋严而收效甚微。由于创新能力有限,中小银行对息差收入过度依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较低。四是资本补充渠道狭窄,资本补充压力较大。如表3所示,相较于大型银行17%左右的资本充足率,城商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维持在13%水平左右。特别对非上市中小银行而言,一般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可以使用的一级资本工具更是有限。包商银行被接管之后,中小银行信用分层现象加剧,部分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难度较大。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创新和鼓励中小银行通过永续债、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资本,但仍应建立起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五是公司治理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约束与制衡机制。一方面,中小银行由于股权分散,而缺乏实质控股股东,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降低公司治理效率,易积聚风险。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银行被大股东操纵,民营资本对中小商业银行实行不当控制,或地方政府对中小银行进行不当干涉,加剧中小银行风险集聚。而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架构总体上“形似而神不似”,“三会一层”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部分中小银行靠长官意志而不是制度来治理,外部约束和内部制衡机制形同虚设。三、“专精特新”中小银行的中外模式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中小银行作用不可或缺,支持中小银行稳健发展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当前,我国正在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笔者建议,参照我国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法,学习借鉴国内外银行业优秀银行,着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银行,以此作为中小银行改革与转型的引领者和参照物。基于国际比较,我国中小银行可以借鉴美国的社区银行、日本的地方银行和德国的储蓄银行、合作银行的发展模式。1.美国“关系型信贷”的社区银行,商业化独立运营。美国对中小银行的概念界定并无统一标准,但通常指资产规模和经营范围相对较小的社区银行,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统计,2019年社区银行在美国银行业机构中数量占比在90%以上,资产占比11.97%。传统的社区银行专注于向当地社区的居民家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关系型信贷”使得社区银行在风险防控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深耕本地挖掘“软”信息,帮助银行识别优质客户,因此不良贷款率更低。创新型社区银行以安快银行为例,虽然业务发展规模已远超小型银行的标准,但仍保留社区银行的服务优势,对一线员工充分授权,坚持把网点办成社区中心,依靠员工和客户间更深层、更强大的社区生态,成为美国最具创新力的零售商。还有以社区金融服务为主要经营特色的富国银行,通过细分个人征信体系、场景式营销基层网点、完备的金融产品线和发达的信息技术,推出“创业—经营—扩张—商业计划—信贷”的服务链条,社区金融领域利润基本覆盖全行利润总额的一半。2.日本银企关系密切的地方银行,参股实体企业。在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下,为企业提供贷款最多的银行可依法持有5%以下的企业股份。与中小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日本地方银行不仅是贷款行、资金供给方,还定期向企业派驻专员,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现状和问题,提供市场运营和经营管理等微观指导,既有助于降低贷款风险,又增加了地方银行的经营收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此外,根据日本银行业协会公开资料,2008年到2019年期间日本地方银行的网点数量基本维持在7500家左右,与加速规模扩张网点的战略不同,日本地方银行以大本营区域为圆心,网点布局呈现区域蜂窝状,较短的管理半径有助于地方银行在新设网点深耕细作,有效整合现有的客户资源,进一步掌控地方金融、发挥比较优势。例如广岛银行以“构建地区最可靠和最值得信赖的银行”为战略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和地方客户,在地方基础设施领域开创社区服务格局,业务模式兼具社区金融服务批量化、定制化和私人化的特点。3.德国集群式运营的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差异发展均衡治理。同样是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德国储蓄银行在独立经营的同时,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专注于区域发展与福利最大化,在经营中小企业的业务方面,由于储蓄银行的经营区域限制在其所属市区,因此储蓄银行包揽了50%居民的开户行和44%的企业开户行,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家的家庭信誉有着充分了解,占据信息优势,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业务服务。储蓄银行的相对业务规模、主要客户群体和区域经营的特点与我国的城商行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其差异化发展、丰富的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和均衡治理的做法值得我国城商行借鉴。德国合作银行作为会员互助式金融机构,股东由农民、城市居民、合作社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构成,小到手工工匠,大至中型企业。德国合作银行的目标发展定位与我国的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比较类似,贴近市场和客户,直接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零售融资服务,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在规范管理之余,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数字化发展和转型的道路上,国内部分中小银行领先一步;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坚持深耕本地市场,也获得较好发展。其中有多种发展模式值得中小银行相互借鉴。1.互联网银行模式。如民营银行中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直销银行中的中信百信银行。作为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实现纯线上运营,搭建起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的分布式银行系统,累计为全国3.5亿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基于金融科技能力推出“微粒贷”“微业贷”,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实现风险可承受、成本可负担、发展可持续。作为国内第一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和业务全面上云的数字银行,百信银行坚持科技和数据驱动,拥抱开放、合作、共生,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场景生态,提供超过3000个API接口,通过“非接触银行”方式,让数字金融服务无处不在。2.线上线下协同模式。农村中小银行客户群体集中在“三农”,其金融服务难以完全线上化。针对农村市场特点,中小银行应基于当地线下网点和员工队伍优势,推动线下渠道实现“静态架构”与“动态运营”有机集合。如安徽亳州的药都农商行,一方面坚持金融科技赋能,一方面发挥客户经理作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发出纯信用、无抵押的信贷产品“金农易贷”等,以真实、精准、更新及时的数据为支撑,以手机银行、个人网银为载体,实现客户贷款授信申请、准入检查、授信评级、风险预警等7个方面的自助化,充分满足农村地区和药材批发市场客户“短小频急”的金融服务需求,服务了本地42%左右的居民。3.以线下展业为主的模式。如浙江台州的泰隆银行,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以“三品、三表、三三制”为特色的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事前低成本获取信息、事中低成本监控管理、事后低成本违约惩罚”的三个低成本。泰隆银行客户经理占全行员工的比例超过50%,利用地缘、人缘、亲缘优势,遵循“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原则,通过“面对面”沟通和“背靠背”了解,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客户的经营能力、家庭财产及道德品质等信息将数字化的“硬”信息和社会化的“软”信息有机结合,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但这种模式往往受限于区域的信用文化、团队素养、内控制度等因素。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银行的建议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专业化”旨在强调企业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长期专注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深耕于某一产品,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精细化”侧重于经营管理的精细程度,企业对自主品牌的经营细则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特色化”是指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化,企业掌握着独有的技术、配方,其产业、产品和服务具备鲜明特色,难以被同行模仿;“新颖化”强调新颖的运营模式和创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比例高,拥有多项有效发明专利。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对中小银行的启示是:应主动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努力方向和行动要求,努力成为“小而美”“小而精”的高质量、创新型银行。在金融科技时代,中小银行尤其应积极探索科技与业务融合,探索手机银行、移动服务等新型服务方式,通过轻型化网点、创新性金融服务及专属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打造经营质效高、服务体验佳、市场口碑好的数字银行。打造“专精特新”中小银行,应转变观念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中小银行改革,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具体而言,笔者有五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重视中小银行作用,对中小银行进行准确定位。中小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不只是全国性银行的补充。中小银行与小微和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门当户对”,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相容性。中小银行大量机构网点分布在县域和乡村,是服务全面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银行、提升金融供给质量,有助于填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难以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特别是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村市场的能力。要采取措施防范大型银行非市场化过度下沉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挤出效应”,推动中小银行真正成为多层次、广覆盖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部分。中小银行应扬长避短,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差异化定位。第二,加大主动培育力度,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银行。金融管理部门应调整监管思路与做法,制定政策措施更加应注意公平公正,对大中小银行一视同仁,鼓励中小银行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特别是,不宜以资产负债规模等作为牌照资质申请的标准,或以银行类型作为市场准入的门槛,简单地把大多数中小银行排除在外。可研究制定“专精特新”银行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评定一批“专精特新”中小银行。评定可以分成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四组分别进行,也可以参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等不同层级。对评定出来的“专精特新”银行,监管部门在产品创新、资格申请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人民银行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申请等方面予以差别对待。第三,实施差异化监管,适当放宽中小银行市场准入。目前,我国中小银行监管主要参照大型银行,缺乏差异性。在我国大力推动发展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等趋势之下,中小银行应该坚守服务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居民的定位,在提升服务匹配度和有效性等方面狠下功夫。因此,应根据形势变化,对中小银行相关政策进行全面回顾,着力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同时,逐步放宽了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如美国2018年修改《多德—弗兰克法案》,减轻小型银行监管负担。我国应进一步实施差异化监管,支持中小银行发挥市场化机制优势,稳步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此外,应从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支持,如降低农商行、民营银行所得税率及营业税率。第四,支持中小银行拓宽资金来源,增强发展稳健性。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如适当调整股东资质要求,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增资扩股;支持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对“专精特新”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予以增信支持;不以规模论英雄,加大力度支持更多优质中小银行优先上市;修订相关办法,为中小银行发行金融债等获得低成本资金提供便利。考虑到中小银行负债吸储难度大、成本高,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中小银行采取更大的利率浮动幅度,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维持存贷款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此外,拓宽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减轻发展包袱。第五,进一步夯实中小银行发展基础。金融科技是决定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的必答题,但也可能加剧银行间“马太效应”。应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支持中小银行在省会城市等设立研发中心,引入专业人才,用好金融科技,以此加快“专精特新”中小银行培育,着力改变中小银行多而不强的现状。同时拓宽思路,支持中小银行申请业务资质和牌照。如采取多家中小银行共同发起、引入外部合作机构联合发起等方式,支持中小银行申设理财子公司、科技子公司。鼓励中小银行加强与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建立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联盟,推进系统、技术、人才共享。同时,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提升农信社省级机构服务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小银行自身应以“专精特新”为目标,加快转变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深化数字化转型,增强持续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内生能力。(原载2023年1月9日《金融时报》,发表时有修改)(董希淼系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电子银行网专栏专家;桑晨颖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责编:王超)原创回顾1、专访民商智惠祁文雅:以场景服务为载体,生态圈让银行“无处不在”2、浙商银行新版手机银行APP性能评测:IOS端提升最高超30%,安卓端提升增幅均达两位数3、头部银行积极探索数据价值释放,中小银行“数据宝藏”该分几步开发?4、机构预测:信创云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4%5、光大手机银行10.0新版体验:全流程畅通体验佳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激发消费潜力 银行信用卡花式促销抢滩“春节档”

来源:中国证券报随着春节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各家银行“各显本领”,开启营销大战。多家银行与线下商家、消费平台合作,推出多重优惠活动抢占信用卡支付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信用卡是促消费的关键手段之一,银行开展信用卡营销活动,有助于通过节假日促消费、增进消费需求。优惠活动不断“看到银行在春节期间推出这么多信用卡满减活动,我有了办理信用卡的想法,这也太划算了。”刚毕业在北京工作的小吴说。春节一直是各家银行信用卡展开促销大战的重要时点,今年也不例外。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等推出信用卡优惠活动。与往年相比,2023年的春节促销中,银行信用卡聚焦吃喝玩乐领域,联合商户、消费平台推出随机立减、满消费额立减等优惠活动。例如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推出信用卡支付福利,凡在SKP商场购物,龙卡汽车信用卡、家庭挚爱信用卡、尊享白金信用卡及以上等级信用卡绑定微信支付,可享满3000元减300元的折扣优惠(最高立减300元)。在休闲文娱方面,部分银行推出观影、购书等福利活动。比如,工商银行在1月1日至2月10日期间,推出猫眼爱购5折观影活动,最高可立减30元;民生银行联合猫眼电影推出满30元立减10元活动,联合中信书店推出满100元立减20元活动。拓展消费场景银行信用卡整合线上线下多场景全渠道进行营销,不仅触及线下各种消费场景,亦通过线上积分转换、联合线上APP等推出线上畅享信用卡小福利。不少银行和电商平台、支付平台进行合作,发力线上消费。比如,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推出“1元购25元微信立减金”活动;工商银行信用卡推出淘宝天猫满50元立减5元活动。也有部分银行针对特定群体推出专属信用卡产品,对信用卡支付优惠的场景进行扩围。比如,广发银行推出95后专属卡产品——广发有鱼卡上线潮系列信用卡。该卡卡面设计上注入“元宇宙”概念,并在潮流消费场景返现权益基础上新增音乐、阅读、健身、游戏四大任选兴趣权益包,融入95后生活全场景坐标。消费者在得物、抖音、美团、麦当劳、喜茶、星巴克消费可获10%返现,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消费可获最高1%返现。发挥消费金融支持作用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信用卡业务作为我国消费金融“主力军”,是促消费的重要手段,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之后,银行开展各项信用卡营销活动,有利于通过节假日促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工银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当前商业银行是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供给者,消费信用贷款和信用卡分期是主要的消费信贷业务模式。上述报告认为,为满足更广泛群体对更便利消费金融服务的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持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场景渠道创新、技术能力创新,提供覆盖城乡、渗透全场景、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金融服务,更大力度发挥消费金融支持作用。(责编:王超)原创回顾1、专访民商智惠祁文雅:以场景服务为载体,生态圈让银行“无处不在”2、浙商银行新版手机银行APP性能评测:IOS端提升最高超30%,安卓端提升增幅均达两位数3、头部银行积极探索数据价值释放,中小银行“数据宝藏”该分几步开发?4、机构预测:信创云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4%5、光大手机银行10.0新版体验:全流程畅通体验佳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成都银行IP形象“蓉嘟嘟”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证券报1月9日,成都银行举行IP形象发布会,正式发布“蓉嘟嘟”IP形象。公司表示,“蓉嘟嘟”是成都银行26年间扎根本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市民、企业和区域经济携手谱写美好发展的企业文化血脉凝聚。(来源:成都银行)据公司介绍,作为成都银行企业文化重要载体的IP形象,蓉嘟嘟的“蓉”取自成都简称,还代表着成都市花“木芙蓉”,“嘟嘟”谐音成都的“都”,契合熊猫国宝萌嘟嘟的可爱形象。截至2022年9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达9075.43亿元,朝“规模迈入万亿级”的新一轮战略目标迈出关键一步。2022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成都银行较上一年度跃升17位,位列第200位,首次进入全球前200强名单。据悉,成都银行在稳健的“芙蓉·锦程”系列理财产品的基础上,持续提升财富管理水平,优选基金产品;公司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痛点难点,持续创新优化小微特色信贷产品,陪伴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以政银合作、“惠”系列特色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实现发展梦想。根据成都银行新一轮战略规划,成都银行将目标瞄准一流标杆银行,全面打响“规模迈入万亿级、管理进入一梯队”三年冲锋战,努力打造辉映城市能级的全国金融新名片。(责编:王超)原创回顾1、专访民商智惠祁文雅:以场景服务为载体,生态圈让银行“无处不在”2、浙商银行新版手机银行APP性能评测:IOS端提升最高超30%,安卓端提升增幅均达两位数3、头部银行积极探索数据价值释放,中小银行“数据宝藏”该分几步开发?4、机构预测:信创云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4%5、光大手机银行10.0新版体验:全流程畅通体验佳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小型市场主体资金解决途径呈新变化:更偏好数字银行和传统银行渠道贷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小微企业作为最为活跃的经济实体,为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直以来,政策层面也多次强调支持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小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聚焦其普惠金融需求。1月9日,微众银行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发布《普之已广,惠之精准——服务业小型市场主体普惠金融需求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包括小型市场主体近几年的经营状况、融资需求,以支持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据了解,《报告》调研覆盖了全国11个省(直辖市)的2733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来自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小型市场主体较为集中的服务业行业。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调研收集并在报告中呈现了小型市场主体近3年的经营情况变化,并对其融资需求及解决从“想贷”“敢贷”“贷到”三个层次作出分析与洞察。超六成受访小型市场主体表示未来经营将维持目前规模近年来,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并一直保持稳健增长,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4%,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55.6%,比第二产业高16.4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三年,服务业中的小型市场主体经营所遇到的挑战非常严峻。《报告》显示,比较疫情前的2019年,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与2022年,本次调研的服务业中的小型市场主体经营自评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疫情影响固然相对短期,但服务业消费需求的持续减弱,也使得需求的恢复预期需要较长时间。尽管如此,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小型市场主体依然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稳定度。《报告》显示,68.7%的受访小型市场主体表示未来经营将维持目前规模,另有20.9%的小型市场主体选择扩张,计划收缩、关闭或转行的经营主体占比较低。而且,在这些选择维持目前经营规模的经营主体中,有超七成(占总数的48.6%)的主体在疫情前便有此计划,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变化。此外,过去三年小型市场主体采取了线上化转型的经营策略来应对疫情,这让他们在后疫情时代也有较大发展空间——疫情后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访小型市场主体增加了线上业务比重,63.0%的样本小微企业和45.0%的样本个体工商户表示未来会在经营中提高线上化比重。更偏好数字银行和传统银行渠道贷款在此背景下,小微市场主体资金需求呈上升趋势。《报告》显示,相比于2019年,2022年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分别提高了29.2%和10.4%。2022年,全部样本小微企业平均资金需求为270.8万元,同比增长21.1%,样本个体工商户平均资金需求为47.4万元,同比增长4.5%。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显示,小微市场主体偏好的资金解决途径呈现新变化。具体来看,其一,数字银行贷款是增加较快的贷款渠道,2021年和2022年均有资金需求的样本小型市场主体中,2022年通过数字银行渠道贷款的市场主体比例增加了6.3%。其二,传统银行渠道贷款的使用比例也有所增加,近两年均有资金需求的样本小型市场主体中,2022年通过传统银行渠道贷款的市场主体比例增加了2.1%。与此相对的,熟人周转和民间借贷途径融资的使用比例有所下降,2022年,使用这两个渠道融资的市场主体比例分别下降了4.9%和1.6%。如何更精准、有效地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进一步做到“惠之精准”,《报告》对此也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增强政策平稳性和可预期性,有助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经营成本,优化经营策略;第二,贷款产品的设计应明确自身客群定位和偏好,综合考虑线上与线下申请的特点与优劣,设计合适的贷款申请方式。此外,还要关注“随借随还”、“无抵押担保”类的产品设计;第三,金融机构、政府、其他组织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得小型市场主体逐步形成资金规划意识;第四,建议政府继续鼓励小型市场主体持续提升线上化经营能力,拓展多元收入渠道。(责编:王超)原创回顾1、专访民商智惠祁文雅:以场景服务为载体,生态圈让银行“无处不在”2、浙商银行新版手机银行APP性能评测:IOS端提升最高超30%,安卓端提升增幅均达两位数3、头部银行积极探索数据价值释放,中小银行“数据宝藏”该分几步开发?4、机构预测:信创云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4%5、光大手机银行10.0新版体验:全流程畅通体验佳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2022元宇宙银行盘点:银行态度务实,重视服务体验和收益提升

元宇宙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新愿景2022年12月31日,央视、各大卫视以及互联网平台献上了超过10台跨年晚会。这一次的竞争,他们把元宇宙、虚拟人也“内卷”了进来。如果说元宇宙跨年晚会是科技创新的新文化现象,那么元宇宙银行则是金融科技创新的新金融愿景。与文化领域相比,同是技术内卷的元宇宙银行,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过更为积极的探索和展现。“元宇宙银行”被认为是银行数字化转型行之有效的实现方式之一。2022年12月13日,麦肯锡发布《麦肯锡中国金融业CEO季刊》——《今日科技重塑明日金融:影响全球金融业未来格局的七大科技》指出,元宇宙与全面虚拟技术是重塑金融业未来格局的新技术之一,与其并列的还有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与Web3.0、下一代通信、下一代集成开发、信任架构与数字身份。元宇宙在金融领域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和多远的未来,关键还是在于其对金融业务的促进作用有多大。在国外,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佩里近期表示,计划中的数字货币将可以通过技术平台与其它央行的数字货币兼容,未来可用于购买元宇宙中的产品。国内而言,银行发车元宇宙的时间线可以拉回到2019年,起步的技术应用是数字员工。资料显示,2019年12月13日,浦发银行数字员工“小浦”上岗。2022年12月,小浦还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了“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活动。2019年12月17日,光大银行也推出虚拟银行员工“阳光小智”,定的岗位是金融理财顾问。2021年12月30日,百信银行公布了首位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成为该行的“AI虚拟品牌官”。除了数字员工,深度介入元宇宙的,还有中国工商银行。2021年12月27日,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作为首批金融机构“入驻”百度开发的“元宇宙”产品希壤。2022,更多银行探索元宇宙2022年1月6日,江苏银行宣布,该行将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布局金融“元宇宙”。1月11日,浙商银行出现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公布首批成员名单中,开始探索元宇宙。当月,江南农商银行与京东云合作,推出了VTM数字员工。随后,平安银行将年度账单展示与元宇宙结合,让用户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虚拟现实场景的方式回顾该行2021年的数字金融生活。2月9日,宁波银行上海分行通过该行001号数字人员工“小宁”为银行客户提供各类业务咨询和办理服务。随后,该行申请注册了多个元宇宙相关商标,包括“宁波银行元宇宙”“汇通元宇宙”“永赢元宇宙”,国际分类为金融物管、通讯服务、科学仪器等。12月23日,中国银行申请的“基于元宇宙的药品销售方法及装置”专利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利用元宇宙技术实现了客户在线可视化的药品挑选,并在线完成交易订单,提高了客户购买药品的效率和体验。这个专利看着让人有点期待,中国银行是要自己开药店?技术应用和专利申请之外,银行在元宇宙的认知深度也在进一步加深。整体而言,对于元宇宙,银行的态度明显是务实的。他们十分在意元宇宙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的表现,以及由此场景带来的服务体验和收益的提升。11月27日,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在介绍五大基础技术领域的应用趋势时指出,“AR/VR正在兴起,技术应用成熟度相对较低,元宇宙有望成为智能金融应用创新高地,助于打造沉浸式体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11月22日,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在解读《打造数字便民新生活——2022年中国便民缴费产业报告》时表示,数字藏品和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创新创造了新的缴费场景,将为数字便民产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12月8日,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兼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高波在“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活动上发表演讲时表示,银行要加大数字员工、元宇宙、NFT等前沿技术研究,在业务咨询、渠道运营、产品购买等客户旅程中探索“人机”协同应用。通过在“元宇宙”中强化客户在数字环境中的实体体验,基于NFT技术实现数字藏品等可信凭证,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相互转换,跨维提升服务体验。12月9日,廊坊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树军也在“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活动中就元宇宙的话题发表了演讲。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商业银行在虚拟空间可以借鉴游戏技术,组建一个非常逼真的虚拟银行网点、理财中心、个贷中心等,让客户“身临其境”的同时获得很真实的金融服务。2022年,银行在元宇宙上没少下功夫。2023年,元宇宙银行是要乘上开往春天的地铁,还是要摘取盛夏的果实,我们一起关注和期待。(责编:王超)原创回顾1、专访民商智惠祁文雅:以场景服务为载体,生态圈让银行“无处不在”2、浙商银行新版手机银行APP性能评测:IOS端提升最高超30%,安卓端提升增幅均达两位数3、头部银行积极探索数据价值释放,中小银行“数据宝藏”该分几步开发?4、机构预测:信创云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4%5、光大手机银行10.0新版体验:全流程畅通体验佳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专访民商智惠祁文雅:以场景服务为载体,生态圈让银行“无处不在”

2022年12月,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创新发布周期间,民商智惠总经理祁文雅接受了中国电子银行网的专访,针对打造闭环场景,形成一站式场景服务等话题发表了独到的看法。(民商智惠总经理
2023年1月5日
其他

头部银行积极探索数据价值释放,中小银行“数据宝藏”该分几步开发?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被称为新时代的“石油”,更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但一直以来,数据的估值问题一直是阻碍数据作为一种要素参与社会生产交易的“拦路虎”,很多机构空守数据“宝藏”,却无法挖掘其应有的价值。如今,这一状况正在逐步改变,就在近日,《中共中央
2022年12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机构预测:信创云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7.4%

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相关技术应用不断走向深化,信创云构建的全栈全场景能力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信创的行业覆盖面越来越广,行业影响深度也越来越大。相关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信创云市场规模为2017亿元,信创云年复合增长率为37.4%,预计到2025年,信创云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用云构建信创数字基石“全栈全场景”为什么很重要?青云科技信创产品负责人丁照波回答说,因为云在整个信创建设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底层要求兼容不同的芯片、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上层还要支撑各种应用的创新。他总结认为,云在整个信创推进过程中,承载着基石的作用,即
2022年12月27日
其他

光大手机银行10.0新版体验:全流程畅通体验佳 财富管理创新跃升

数字金融时代,手机银行成为银行对客服务的超级入口与开放化展业平台,近年来银行业普遍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践行“金融为民”,不断提高手机银行的覆盖广度、专业深度和服务温度。随着移动互联、数据智能等技术高速发展,一对一辅助陪伴、适时适度推介、免打扰资深自助等客户偏好瞬息万变,与此同时,各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回归客户需求本源,基于对数字时代的客户使用习惯建模剖析,迭代手机银行,构筑全新体验。12月上旬,光大银行焕新升级手机银行至10.0版本,中国电子银行网“抢鲜”对新版光大手机银行进行了体验。财富“+”开放平台据App应用商店的光大手机银行10.0官方介绍,此版以“开放、专业、智能、陪伴”的财富“+”开放平台、美好生活“10”刻有光为主题Slogan,在十大方面精细化打磨。1.财富体验全新升级:理财、基金、保险、贷款等核心财富频道全新升级,页面布局更清晰、更易读,全面优化产品购买交互体验,交易全流程畅通无断点;2.全旅程财富陪伴服务:购买前专业解读市场行情,购买中视频讲解产品特点,购买后持仓分析、产品到期自动提醒,为客户提供全旅程一站式财富陪伴服务;3.养老金融服务专区:涵盖社保账户、企业年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金融产品、养老资讯、养老社区查询预约等多项服务,提供站式个人养老综合解决方案;4.“光彩号”正式起航:多家专业机构汇聚光大手机银行,为客户带来金融到民生的前沿市场资讯解读;5.智能资讯:基于客户的日常资讯浏览偏好、关注领域,主动提供更加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资讯信息,知客户所需:6.便民服务全新升级:社保医保、便民缴费全新升级,重塑便民服务一站式新体验:7.私行版:崭新界面,尊享之旅。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家族办公室、视频投顾、专属产品、专享权益等系列高品质专属服务;8.简爱版:字号更大更易读,更有视频专员为老年客户提供专属服务,支持无障碍读屏,多轮语音交互,助力老年客户破解数字鸿沟;9.智能消息:聚合视频客服、语音客服、文字客服、AI客服多种咨询方式,为客户提供贴心消息陪伴服务;10.智能风控:对接智能风控可信体系,拦截可疑交易,护航客户的资金安全。据光大银行介绍,该行坚持“客户投诉就是改进方向”“全程畅通无中断”“界面简单易操作”的工作准则,以“开放服务模式、专业财富管理、智享数字服务,陪伴客户成长”作为建设理念,重塑五大主页及重点财富页面布局,打造理财、基金、保险、私募、贷款等财富板块全流程畅通无断点的服务体验,强化以内容运营为核心的财富陪伴服务,进一步构建财富管理、内容陪伴服务能力,提升客户综合使用体验。开启“心体验”之旅打开光大手机银行10.0后,开屏页会对个人隐私保护进行提示和承诺,例如申请部分系统权限提升功能体验、加密处理所收集的信息、征得同意方可传递必要信息等(如上图所示)。众所周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银行业不断筑牢数字安全基石,确保经营管理中的数据安全,通过行业媒体报道可知,光大银行在数据科技等前沿领域沉淀的成果丰富,在既开放、又安全、还便捷的发展趋势之下走在了业界前列。新界面“心视野”在同意《中国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用户协议》后,全新改版的首页映入视野,整体视觉效果更轻盈,重点板块布局更简约,“首页、看点、财富、生活、我的”五大主页服务项目更明晰。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将泛金融资讯功能添加至手机银行,探索数字化运营新模式,以期丰富客户心智,提升手机银行打开频次。点击“看点”页后,会提示精品内容、热门专题、资讯导航栏等区块划分,从宏观、财富、证券到健康、科技,光大银行推出智能资讯服务,据悉,该行通过建设超过100类的行业内容标签,并通过洞察不同客户的资讯偏好、关注领域,可主动提供更加精准化、千人千面的资讯服务。新财富“心服务”随着社会财富积累、资管净值化等发展,各银行纷纷锚定财富管理的战略目标,而数字化财富管理将是创新跃升的“必修课”。光大银行介绍,围绕“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光大银行App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数聚创新共识,践行金融为民—— 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成功举行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本次创新发布周活动由浦发银行「小浦」、科大讯飞「爱加」、黑镜科技「Echo」等三位数字人主持。创新发布周首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董事长兼总经理胡莹代表主办方致辞。胡莹表示,2022年是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推进数字金融、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重磅规划发布的一年。在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包括银行在内的数字经济参与主体不论是在思维模式上,具体的业务创新上,还是在开放生态建设、趋势探索方面都有了更多新思想、新实践和新成果。本次创新发布周活动中,《数字金融创新思考与案例精选》正式发布。该书集结了数字金融行业最新的行业思考与创新实践,全景式地描绘了数字金融行业的前沿脉络与图谱格局,较为系统地阐释了数字金融创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给与解决方案,有较强的借鉴和前瞻意义。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序中如此评价此书,“本书将数字金融发展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体系完备、内容详实,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读者朋友们系统了解数字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启迪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思路,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取势、明道、优术’等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本次创新发布周每天都设置有重磅嘉宾演讲环节。演讲内容涉及手机银行、开放银行、转型思维、元宇宙等业界关心的银行数字化转型话题。手机银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集大成者,产品创新的主战场,用户“走天下”的生活方式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磊在演讲时指出,手机银行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集大成者,日益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触点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载体,银行也应当思考如何围绕人民满意这个总目标构建手机银行全新考量体系。赵磊认为,打造人民满意手机银行需要在MAU、AUM等银行经营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考虑覆盖广度、体验优度、产品深度、服务粘度等多维视角,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综合评价模型,重塑新时期手机银行经营发展的坐标体系。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规划师杨宇红在发言时指出,在全球数字化发展浪潮下,以“移动化”为代表的用户金融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用户习惯且偏好于“一部手机走天下”的生活方式,势必对商业银行线上服务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断促使银行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她认为,要做好数字化转型,需要选准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转型路径。她还以农行掌银发展为例,从出发点“金融为民”,落脚点“守正创新”,发力点“自我革新”,生命线“安全合规”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农行的做法和实践。渤海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蒋海燕表示,迭代手机银行,加速抢占数字化经营的“兵家必争之地”。手机银行、实体网点、开放银行、远程银行共同构建了银行服务客户的能力。在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建设中,手机银行是客户服务的主渠道,是产品创新的主战场,还是是生态建设的主阵地。手机银行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嘉宾们将之定义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集大成者,产品创新的主战场,用户“走天下”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值得关注的是,为促进手机银行更健康发展,“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联合多家成员银行正式发起“共建人民满意的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号召银行业积极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金融为民”,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锚定“让人民满意”的金融服务总方向。多位银行嘉宾表示,将积极响应行业倡导,与友行携手共建繁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移动金融生态。开放银行:以开放的智慧补齐行业短板,提升银行服务能力,真正让银行“无处不在”交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钱江在演讲时表示,开放是秉承开放合作共赢原则,推动技术开放与业务开放,依托创新场景金融,打造企业、消费者、政府、同业多元联动的生态平台。而智能是深挖数据资产价值,以人工智能为引领,融合各项金融科技技术与创新,打造智慧大脑,深化数字化经营,成就核心竞争力。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陶江指出,开放银行基于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融合打造综合服务能力,通过“链接”拓展外部合作,构建金融生态服务版图。本质上,开放银行实现了从拥抱母体到开放生态,能有效弥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所需信息收集、识别及运用的“短板”。民商智惠总经理祁文雅就如何打造闭环金融场景的话题做了发言。她认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及模式创新是要真正做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服务为载体,以整合生态圈为目的,让银行“无处不在”,让智能形态形成生态闭环对外开放,让触角在润物细无声中延伸到个人用户与小微企业的服务升华,实现“金融即服务”。开放银行作为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银行业对其发展现状和趋势十分关注,对其观察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创新发布周第三天,由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联合中国民生银行共同撰写的《2022开放银行生态金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CFCA品牌部总经理、中国电子银行网副总编辑许妍与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陶江共同出席《白皮书》发布仪式。《白皮书》旨在探索中国式开放银行创新之路,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思路、扩宽新视野。转型思维:用数字化思维提升银行数智服务能力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兼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高波基于数字化思维的客户旅程重塑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数字化思维的客户旅程重塑是客户经营的终点,更是客户极致体验的起点。重塑后的数字化客户旅程,不再仅关注旅程中的节点,而是基于客户生命周期全旅程而提供有温度、有价值的“陪伴式”服务,也就是要“端到端”提供随时、随心、随享、实时、及时的持续性服务。中国光大银行数字金融/云生活事业部副总经理廖小军表示,当前支付产品难以满足企业支付的复杂需求,包括产融结合、内控合规、多样支付、提质增效等。他指出,银行可以在账户体系、支付工具、结算、定制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创新,支付能被广泛应用于B2B电商平台、电子政务平台、供应链核心企业资金收付、企业缴费、商户资金结算等场景,为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助力畅通产业大循环起到了助力作用。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袁东宁将“转型思维”的演讲核心落在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客户体验和数字化管理等三个方面。他表示,数字化营销有三个关键:一是策略池;二是数据和系统联动;三是闭环优化。而其核心是全面开展客户旅程经营,围绕核心客户旅程进行优化、扩展、创新,从而达到提升体验、促动营销、增强粘性的目的。模式与趋势:关注数字化新技术应用和未来银行新可能创新发布周活动第五天,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廊坊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树军,汤森路透Confirmation中国区业务总经理罗宁三位嘉宾从新兴技术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就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做了探讨。董希淼结合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分别从“数字化劳动力的提出和实践”“数字化人才的意义”和“挑战以及培育数字化‘人才’的建议”等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化劳动力和数字化“人才”。他指出,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人”。他强调,人人都可以成为数字化人才,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数字化人才。陈树军在发言时介绍了元宇宙时代数字金融模式。他设想,未来金融服务将是线下和线上的自如切换,真实员工和数字员工的联合服务,现实和虚拟的互相融合,客户服务的全生命周期,AI的全面应用。银行更懂客户,客户将得到更加个性、专业、标准的金融服务,服务时效提升至7*24小时,银行也将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吸引到新潮客户,大幅提升业绩。罗宁在发言时表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经营行为,加强风险防控,提升支持企业走出去服务能力,建立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成为了普遍需求。他强调,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千篇一律,应当着眼于客户实际需求而灵活变通。重磅调查研究报告和年度金榜奖:深入调查实践,打磨数字金融金字招牌创新发布周活动的重磅发布还有《2022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的发布。《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原《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由“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联合百余家成员银行共同发起,是目前国内针对银行数字金融最权威的调查报告之一,是业界和学界的重要参考。本次活动,主办方分别对“数字金融转型研究及综合评测报告”“零售数字金融综合评测报告”和“企业数字金融综合评测报告”做了详细解读。“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以下简称“金榜奖”)基于《2022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综合评选出18项大奖。该系列奖项着眼于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银行线上服务窗口,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参评银行相关产品在用户体验、运营、创新、安全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重点表彰。“金榜奖”共分手机银行类、网上银行类、数字金融综合类三类奖项。数字金融创新是一项需要包括银行在内的诸多行业生态主体群策群力的事业,也是利国利民的壮举。“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不论从形式创新,还是在内容积淀方面都实现了全新突破,为行业提供一个开放交流、互鉴分享、共建共赢的创新合作平台。相信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都会秉持“金融为本、科技为器”原则,坚持科技为金融赋能的定位,一同探寻守正创新加速度,见证行业转型发展新里程。扫描二维码,观看精彩回放点击“阅读原文”访问“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专题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董希淼:人人都可成为数字化人才,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数字化人才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创新洞察:数字员工、虚拟网点,银行数字化还有无限新可能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12月9日,“创新发布周”第五日的活动依然由黑镜科技数字人「Echo」主持,当天的活动主题是“模式与趋势”。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以“从数字化劳动力到数字化人才”为题介绍了数字化劳动力、数字化人才的概念、发展背景、应用情况,以及未来趋势。他指出,数字化劳动力的典型应用之一就是数字员工。数字员工具备三大特征:智能性、易塑性、组装性,这三大特征相应地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不想干”“不好干”和“干不好”。廊坊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树军在发言时就元宇宙时代数字金融模式的话题展开了畅想。他认为,商业银行探索元宇宙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数字员工,二是虚拟网点。他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商业银行在虚拟空间可以借鉴游戏技术,组建一个个非常逼真的虚拟银行网点、理财中心、个贷中心等,让客户“身临其境”的同时获得很真实的金融服务。汤森路透Confirmation中国区业务总经理罗宁就银行“走出去”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银行走出海外需要具备重要基础能力:建立健全全球客户管理体系,提升境内外协同效应。完善境外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提升基础数据质量,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对国际化运营的支持能力,满足境内外监管当局对机构报告、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反洗钱、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等。当天的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创新洞察:数字化思维拓宽银行运营新思路,突破流量瓶颈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创新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12月8日,“创新发布周”第四日的活动由黑镜科技数字人「Echo」主持,当天的活动聚焦银行数字化转型思维。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兼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高波基于数字化思维的客户旅程重塑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客户旅程管理正出现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传统业务关键触点由“线下+人工”向“数字化+线上化”转变;二是由各渠道割裂运营向线上+线下旅程融合和体验一致转变;三是由提供金融业务向提供“金融+生活”模式转变。数字化思维的客户旅程重塑,是客户经营的终点,更是客户极致体验的起点。要做到五个陪伴:一是全旅程“陪伴”;二是价值“陪伴”;三是云端“陪伴”;四是无感“陪伴”;五是温度“陪伴”。她强调,客户旅程虽然只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点,但这个点牵动着银行前、中、后台的一系列数字化变革。支付作为金融场景生态的核心功能,一直是各银行争相发力的支点。中国光大银行数字金融/云生活事业部副总经理廖小军在主题发言时带来了他对产业数字化背景下关于企业支付的思考。他指出,电子支付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看家本领,关系到场景渗透、流量经营和客户转化。其中,企业支付作为支付领域的蓝海,更需要银行业加强研究探索。他表示,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再造金融业务流程,金融轻型化、移动化、数字化趋势加速,金融加快融入场景,形成开放式生态系统,助力探索“第二增长曲线”。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袁东宁表示,银行数字化转型就是不断适应客户的数字化行为,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数字金融服务。演讲中,袁东宁结合中信银行在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相关实践,从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客户体验和数字化管理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介绍说,该行以超级渠道为目标,建设同业最先进的全渠道协同运营平台,赋能总行、分行、支行、理财经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KOL等内外部机构在全渠道开展数字化经营,打造以客户为中心,多边开放的一体化运营及全渠道协同生态。作为年度盛典的重磅环节,“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上篇」手机银行类奖项闪耀呈现。榜单以《2022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为依据,以客观数据为基准,严格评选而出,旨在表彰各商业银行在数字金融创新工作中的卓越贡献。创新发布周,精彩五连播,赶快扫码预约观看吧!点击“阅读原文”访问“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专题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华夏银行高波:破解用户“对比式”挑剔选择 “人+数字化”能力的“仿生企业”或为银行未来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兼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总经理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创新洞察:数字经济重塑开放银行生态,重构金融生态价值链条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12月7日,“创新发布周”进入第三天,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数聚·开放与生态”,继续由科大讯飞AI虚拟人「爱加」主持。交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钱江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于银行要做好数字化转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也是交通银行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培育业务新增长点的迫切要求。在谈到开放共赢的问题时,他认为,开放银行降低了金融的门槛,使得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的对接更为标准化,可以服务更广泛的客群,有效解决传统营销方式下的获客成本高、效率低、粘性弱等问题,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实现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陶江以《建设数字生态,赋能企业转型》为题介绍了中国民生银行在开放银行领域的探索。他指出,由于开放银行以平台模式批量拓展和服务客户为主,提供集约化服务,促使单一企业客户的服务成本大为下降,规模效益尽显,保持普惠金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银行本质上是金融价值生产链的重构,是依托技术支撑和数字驱动,广泛链接各类合作伙伴,实现客户、流量、资源、品牌等的交互与协同,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民商智惠总经理祁文雅表示,建设生态圈,打造闭环金融场景是要真正做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服务为载体,以整合生态圈为目的,让银行“无处不在”,让智能形态形成生态闭环对外开放,让触角在润物细无声中延伸到个人用户与小微企业的服务升华,实现“金融即服务”。真正做到极速化科技输出、插件式功能定制、多样化场景运营!当天,由CFCA、中国电子银行网联合中国民生银行共同撰写的《2022开放银行生态金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品牌部总经理、中国电子银行网副总编辑许妍与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陶江共同出席发布仪式。《白皮书》聚焦数字经济背景下开放银行赋能普惠金融的路径、发展趋势、创新模式及对策建议,选择包含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的10个案例进行深度剖析,系统地阐述开放银行在不同行业场景下如何赋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发展。随后,主办方继续带来《2022中国数字金融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下篇」——企业数字金融综合评测报告的解读。《报告》指出,企业网银重要程度不可撼动,企业手机银行潜力无限。在企业数字金融服务领域中,企业网银当仁不让地成为企业用户心目中最重要的数字金融服务渠道,重要性得分为91.9分,用户表示企业网银是不可替代的,很多常规业务尤其复杂业务通过企业网银处理是最便捷的。创新发布周,精彩五连播,赶快扫码预约观看吧!点击“阅读原文”访问“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专题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创新洞察:数聚手机银行,银行业亮出数字化转型新底牌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12月6日,创新发布周第二天,主办方特邀科大讯飞AI虚拟人「爱加」主持了今天的活动。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数聚·手机银行”,将创新关注点聚焦在了手机银行方面。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磊以《践行金融为民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农业银行杨宇红:“三点一线”推进数字化转型 践行金融初心使命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规划师杨宇红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规划师
2022年12月6日
其他

创新洞察: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2022年12月5日至9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22数字金融创新发布周暨第十八届宣传年年度盛典”在“云端”举行。发布周为期五天,活动涵盖数字金融创新主题分享,新书发布、研究报告、手机银行行业倡导、开放银行白皮书等多个“创新发布”环节。备受业界关注的“2022中国数字金融金榜奖”榜单也在本次活动中揭晓。12月5日,创新发布周活动第一天,浦发银行数字人「小浦」受邀主持了当天的活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董事长兼总经理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专访农业银行副行长徐瀚|打造智慧新银行 精准滴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新一轮科技浪潮崛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动能,金融业积极拥抱趋势并直面挑战,数字化转型战略稳步推进。在这一深刻的变革进程中,中国电子银行网发起“数字金融访谈”活动,与行业同仁探寻数字金融航路的星辰大海。农业银行副行长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五不”原则下的数字藏品,银行其实可以这么玩儿

将现实和虚拟世界建立映射联系的元宇宙,似乎给我们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于是,人人都想涉足其中。在元宇宙的世界里,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将被数字化,而数字藏品似乎成了现实事物数字化和虚拟事物资产化的一块敲门砖,一时间,炒作之风渐起。然而,银行数字藏品有自己的原则和“套路”。“五不”原则下的数字藏品鉴于之前虚拟货币、ICO等带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并不指望数字藏品能在金融领域有太大的作为,至少现在,我们还不能让数字藏品那么快就拿到元宇宙的金融级入场券。为了规避相关风险,今年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呼吁会员单位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该倡议提出“五不”原则:不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不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ICO),不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不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积极配合反洗钱工作,不为投资NFT提供融资支持。“五不”原则下,数字藏品的金融属性被阉割,其被炒作的风险也被大大降低。这也为各行业安全试水数字藏品带来机会。银行和他们的数字藏品在国内,中原银行、西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尝试利用数字藏品来进行品牌营销和相关业务的推广。中原银行推出的纪念版数字藏品——中原银行原小虎于今年4月28日开启预约活动。5月13日,西安银行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在该行成立25周年之际,向公众免费发行25000份定制的数字藏品。综合各家银行公开的资料来看,银行推出数字藏品都以数字营销为主,力求合规,避免炒作,也是一次区块链技术的小范围试验。结合特殊时间节点,融合银行自身特色,以品牌营销为主。早先推出数字藏品的银行主要结合虎年春节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以及自身的品牌形象,并辅以海报图形等形式来衍生数字藏品。这类藏品以虎年春节传统文化习俗为创作灵感,将饺子、年画、舞狮等传统年俗元素与银行自身主体形象结合。为了提升营销氛围,部分银行的数字藏品设置了隐藏款,以稀有程度升级来提高藏品的吸引力。中原银行的藏品以“虎年生肖”为形象,融合了河南传统文化和特色旅游元素,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数字藏品,并设置了隐藏款内容。西安银行的数字藏品围绕虎年题材绘制的插画艺术作品《纳福虎》铸造而成,共包括五幅,分别为:福、禄、寿、喜、财,代表对幸福、事业、健康、喜庆、理财五个方面的人生希望。力求合规,避免炒作。为了详细介绍数字藏品,也为避免用户炒作,多数银行会在其官方介绍中强调,“数字藏品与虚拟货币等同质化代币有本质不同,不具备支付功能等任何货币属性。”西安银行表示,“藏品仅供访问、学习、研究、欣赏、展示和分享等非商业目的使用。”该行还强调,“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价格炒作、有偿转售等违规行为,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中原银行在预约阶段就开始强调该行藏品可免费预约,但不可交易。银行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次佐证。银行一般会在藏品宣传过程中表示,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唯一标识的数字化特定作品,每个数字藏品在特定区块链上都有唯一的序列号,独一无二,不可篡改、不可分割、不可替代。西安银行强调该行数字藏品在大唐链进行版权存证,相关存证内容已同步大唐链上公信力节点。中原银行强调,原小虎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规范应用区块链技术,将使得作品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和保护。(责任编辑:方杰)原创回顾1、一“碳”究竟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一“碳”究竟 数字技术加持的绿色金融成银行新增长极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且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全面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响应落实“双碳”战略目标。(来源:摄图网)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双碳”背景下,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商业银行以数字化技术持续探索绿色金融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推出了大量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据报道,多家商业银行对“碳账户”体系进行了尝试——中国建设银行“碳账本”、中信银行“中信碳账户”、浦发银行推出适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碳账户体系”(请通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为“个人碳账户”亮绿灯)。在“第五届(2022)数字金融创新大赛”中,昆仑银行展示了“个人碳账户”项目。该行以个人“碳账户”体系为核心倡导低碳理念,既有效打造个人绿色名片,也能沉淀零散资金,活跃存量用户,以数字化创新增强银行客户黏性,是将数字营销和绿色金融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今年五月,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宣布与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5家银行合作发行低碳联名卡,并在广州试点上线发行。据悉,联名卡可捕捉用户绿色低碳场景下的交易数据和服务,并以此发放碳积分。业内人士认为,低碳交易的数据将有助于银行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联积极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及服务好“双碳”目标的要求,通过低碳产品的设计积极提高企业和公众的减排意识。5月16日,中国银联在“云闪付”App内上线“绿色低碳”应用,用户使用“云闪付”App内“乘车码”坐公交、乘地铁,即可每日自动累积“绿色低碳能量”和“碳减排量”,后续可在“云闪付”App内兑换公交5折、地铁8折、3元信用卡还款券、卤味美食券等丰富好礼。超15万亿元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数字政务,银行迈出场景生态建设坚实一步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位于中国西北的“河西走廊”是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枢纽。在数字化转型全面接管银行科技发展战略之后,数字政务也成为银行融通数字金融生态的“河西走廊”。连接政务和民生,银行通过数字政务这条数字化的“河西走廊”架起“一网通办”的“数字走廊”。2016年以来,国家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发布的文件不少于30份,并逐年对技术标准和实施进度予以明确。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例,我国在2018年就明确提出,到2019年底平台要上线运行;2020年底前,各省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一网通办”。银行这样开进数字政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银行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社会责任角度,都有动力积极参与数字政务建设,这不仅是银行响应国家政策的体现,也是银行打通数字金融生态的必经之路。实际上,多家银行利用自身核心优势顺利挺进了数字政务领域。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不断加强与G端政府部门互联互通,在财政、社保、住房等领域,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去年5月,工商银行的工银e政务累计服务政府客户近4万家,特别是疫情严重期间,通过推广业务线上办,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另外,工行与宁夏政府打造的“我的宁夏”APP,涵盖了社会保障、营商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中国建设银行将数字政务命名为智慧政务,相关平台由渠道服务层、门户集成层、业务应用层、应用支撑层、管理分析及数据服务层、公共技术基础服务层、外联服务总线接入层等7层40多个系统组成。该行通过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丰富政务服务内容。2019年1月上线的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建行是重要参与者。2019年6月,陕西安康的“中国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项目成功上线,该项目创新性地打造了线下、PC、APP、微信公众号四位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交通银行围绕金融支持数字政务、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打通与政府对接的“最初一公里”。在广东省,交行广东省分行联合该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打造“智慧政务进网点”惠民项目,在多个城市上线银政服务系统,涵盖发改、公安、民政、司法、人社、公积金、社保、医保、税务、自然资源、卫健、医疗、残联、海关等20多个部门百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今年4月1日,北京银行手机银行社保权益查询服务通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验收,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查询社保个人登记信息、五险缴费信息、养老待遇信息等10项服务。同步推出的政务惠民专区不仅是该行APP推动民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标志着该行APP在场景生态建设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银行发展数字政务,百利无一害推出数字政务的银行远不止前文提到的这几家银行。据易观分析称,将数字政务融入手机银行的就有工行、建行、招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虽是如此,依然有人对此表示不理解。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银行去接入政务工作十分辛苦,需要做大量的地推工作,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其实,银行发展数字政务有诸多益处。一方面,数字政务是重要数据生产者。连接着用户和政务的数字政务平台是银行拓展自身业务的重要场景,也是获取线上数据的重要途径。很多银行通过手机银行将部分政务服务接入进来,不仅方便了群众,还提升了手机银行的打开率和活跃度,而活跃度也已成为各家银行越来越看重的运营指标。另一方面,数字平台能力成为银行生态建设的重要能力。银行不仅要广泛连接C端、B端、G端等不同类型的用户,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优势帮助各类用户牵线搭桥,发挥着“数字走廊”的作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完善自己的生态服务能力。再一方面,发展数字政务是检验和加强银行数字化能力的一块“验金石”。数字政务是一项高标准的数字化服务内容,银行能否利用成熟的科技应用来完善自己的服务能力,直接体现了银行的科技武装能力,也可以为银行科技提供优化路径。显然,对银行而言,发展数字政务有百利而无一害。需要明确的是,银行发展数字政务有天然优势。数字政务作为重要的应用场景,是用户的刚需,银行容易就此找到市场的切入点。另外,与互联网平台相比,银行有着较为深厚的信任基础和强力的安全保障,与政府机构协同方面,银行也具有很大的优势。(责任编辑:方杰)原创回顾1、2022年金融科技活动周:商业银行秀出科技范儿2、银行如何优化科技条线?股份行深入细分职能
2022年6月9日
其他

2022年金融科技活动周:商业银行秀出科技范儿

近期,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在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以“走进科技
2022年6月7日
其他

银行如何优化科技条线?股份行深入细分职能 中小行增设一级部门

在数字化转型发展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银行业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加快金融科技资源整合,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同时,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银行着手优化组织架构,为数字化转型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电子银行网在2020年发布的《多家银行成立金融科技部
2022年6月6日
其他

“数字员工”真香! 但中小银行跟进需谨慎

近两年,有关元宇宙概念的话题讨论变得火爆,被定义为下一代互联网。坊间有口号称,“80后的QQ秀,15后的元宇宙。”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将开往元宇宙,也成为部分人的共识。在火爆概念的带动下,银行也迎来了从移动金融到元宇宙金融的过渡期。而在这其中,数字员工(虚拟数字人)成为银行踏入元宇宙的第一站。据麦肯锡预测,2025年,数字员工市场规模将达到6.7万亿元;2030年,中国因流程自动化而需要转换职业的工人数量预计将达1亿人,占2030年劳动力的12%。数字员工=AI+RPA+数据+数字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曾表示:“部分互联网银行和中小银行开始布局元宇宙,尤其是数字员工的引入,替代自然人重复简单工种岗位,为客户提供虚实相融的服务场景,增加对客户的粘性。”和传统的网点机器人不同,银行的数字员工以一个虚拟的人物形象呈现,其主要功能除了品牌形象展示外,还具有虚拟场景的业务交互能力。核心定位是服务型数字人,替代真人服务,提升效率。另外,他们能7*24小时工作,可以是多模态的数字助手、金融客服、讲解引导、导购陪伴,是银行可以“无限压榨”的多功能“廉价劳动力”。作为员工,数字员工需要足够智能,有强力的业务数据支撑能力,自动化处理能力和让用户喜欢的虚拟形象,其公式大致为“数字员工=AI+RPA+数据+数字人”。对于银行而言,他们要完成的这个公式属于数字化转型的高端操作,并不容易。银行数字人,和未来的一场博弈银行推进数字员工,主要看到它未来的产业价值:降低服务成本,缩短业务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更多服务场景边界,让金融业务达到或更接近“Bank4.0”。百信银行首席战略官陈龙强认为,从元宇宙的角度来看,银行需要从人、场和物等三个方面来把握。人,数字员工从虚拟品牌官进化到更多角色,实现从虚拟IP到业务赋能的演进;场,从数字员工到元宇宙银行社区的构建,领先布局未来银行新范式;物,数字资产的持续蓄能,最终完整搭建元宇宙经济体系。2021年12月30日,百信银行举行年度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正式入职该行,成为该行的“AI虚拟品牌官”。元宇宙是一个宏大的战略,数字员工仅仅是融入其中的一小块内容,但这也是一场不小的博弈。正如前文的公式,数字员工=AI+RPA+数据+数字人。AI、RPA等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海量的数据资源。单是数字人这一项,银行的开销就不会小。有专家表示,仅就数字员工的服装设计就不便宜。如果结合节假日和银行产品促销做定制化设计,每一年的成本费用会更高。一般的银行或许会等到行业成熟,相关成本降下来之后才会去尝试,需量力而行。从远程坐席到守“沪”抗“疫”
2022年6月1日
其他

抗疫新“利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消除数字鸿沟,远程银行有何魔力?

近期,新冠疫情在多地频发,全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商业银行使出浑身解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各地的疫情保卫战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但随着疫情导致的隔离管控升级,营业网点服务压力也激增,分支行的临时封闭、员工的居家隔离和客户的需求上升等俨然已成为各银行面临的新挑战。为保证封控期间业务的有序开展,一些银行开启了“远程银行”服务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让客户真正体验了“足不出户,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借力远程银行
2022年5月31日
其他

六家城商行App月活破百万 两家“优等生”这样做

手机银行作为重要的数字化发展平台及获客入口,其运营水平体现了银行在战略、技术、运营、产品、品牌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上市银行最近几年的年报中,手机银行经营业绩成为重点着墨的内容,用户规模、月活数量等都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区域性银行不断加大投入,加码手机银行业务。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城、农商行手机银行客户规模突破千万。同时,越来越多的区域性银行将月度活跃用户(MAU)规模作为手机银行重要绩效指标,体现了对用户运营的高度重视。城商行整体走向月活百万时代A股上市的区域性银行中,江苏银行和重庆农商银行分别在其2020年报当中披露称手机银行用户规模首破千万,也各自成为A股上市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中第一家手机银行用户规模达到千万量级的银行。在2021年报当中,江苏银行披露其手机银行总客户数超1300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重庆农商银行手机银行用户规模为1249.79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1.26%。年报显示,北京银行手机银行用户数达到1132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4%,成为第三家手机银行用户规模超千万的A股上市区域性银行。全部27家A股上市区域性银行中,共有16家银行在2021年报中披露了手机银行用户规模,除江苏银行、重庆农商银行、北京银行外,另有11家银行手机银行用户规模突破百万。A股上市区域性银行中,有六家城商行公布了2021年MAU规模,包括北京银行、兰州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青岛银行。其中江苏银行、北京银行MAU分别为450万和400万,北京银行MAU较年初提升74%。其余四家银行MAU分别为:兰州银行175万、南京银行132万、杭州银行130万
2022年5月26日
其他

APP时代,银行如何开垦官网这块数字化发展的自留地?

今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银保监会出台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首份专门文件。《意见》旨在加快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理念转型,补齐原有短板,以科技能力转型驱动金融服务和管理方式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的金融需求。显然,数字化发展战略中,移动化是各家银行的重要演进方向,是“满足人民的金融需求”的重头戏,手机银行成为银行业最为重视的渠道和平台。除手机端外,PC端官方网站也是各家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助力移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平台,值得银行继续加以关注和重视。银行需要重新审视PC端官网重要性首先,虽然国内的手机用户越来越多,但使用PC的用户并未明显减少,特别是由于疫情的影响,PC市场的需求还出现了提升。其次,官网网站是银行官方信息发布、更新、公司背景、重要公告的窗口,也是个人网银、企业网银,B端业务等功能的重要入口。中国电子银行网近日梳理部分银行官网发现,大多数银行官网加强了官网的改造升级,一方面守住固有的PC端场景,另一方面为移动端提供直观的展示和导流入口。当然,也有个别银行官网界面版式停留在好几年前,页面信息陈旧,移动端入口路径较长等问题。可能有些银行已经忘记,或者放弃了这样一块数字化发展的自留地。银行官网维护的几点建议结合用户需求和部分银行的优秀做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保证官网改版和信息维护频次。银行如果常年不更新官网信息,会给用户一种“庄稼菜园被荒芜”的感觉,容易失去用户信任导致用户流失。目前做得比较好的银行是将频次较高的推广活动移到了手机银行和微信服务号上,而重要公告和银行自身的新闻内容,以及本行的媒体报道内容则放在官网上展示。让用户认为这是一个“活着”的网站,时常有人在打理,以增强网站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感。做好网站跨平台适配。用户平常在使用手机时,依然会有用户通过手机搜索银行的部分信息,比如热线电话、网点分布等。这就需要银行官网做好跨平台兼容等工作,页面应该同时做好PC端和手机端的浏览器适配,便于用户浏览和查找相关信息。优化移动端传导窗口。部分银行在增设移动端简介和下载页面后,用户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点击,完成较长的路径之后才可以下载APP。有的银行只提供移动端简介,无具体的下载信息,让用户做无用功。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手机银行的二维码以漂浮窗的形式挂在首页右侧空白处,或者将二维码固定在首页的右上角/右下角。需要注意的是,漂浮窗不要遮挡网页重要信息,比如热线电话、重要菜单或导航功能等。提倡二码合一。我们在银行官网寻找移动端入口时,大多数银行会按照安卓和苹果分别设置两个连接或二维码。部分银行为了方便用户,直接将两个二维码进行了合并,也就是二码合一,不管用户使用的是安卓系统还是苹果系统,都可以对准同一个二维码进行下载。优化B端业务入口。规模较大的银行会有一些重大的B端业务项目,比如大数据平台、金融云、开放银行等。银行为了突出这些业务的重要程度,会将他们以二级域名的形式单独出现,而在官网上不容易被发现。建议各家银行在尽量精简导航栏的前提下,重新规划B端业务信息的入口,过于分散的业务展现形式,并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责任编辑:方杰)原创回顾1、网络投票之“人气星榜”揭晓!热力值最高案例来自……2、上海银行发布手机银行7.0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网络投票之“人气星榜”揭晓!热力值最高案例来自……

第五届(2022)数字金融创新大赛网络投票阶段“人气星榜”隆重揭晓!214个案例于人气赛道激烈竞逐,历时5天助推网络投票H5访问量突破672万,总票池高达157万。通过网络投票活动,参赛机构向行业展示了前沿的实践探索,凝聚了宝贵的数字共识,闪烁了瞩目的团队之光,赢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许和支持。根据大赛规则,主办方按票数排行评选出“2022数字金融创新人气星榜”,授予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两组的人气前十以2022数字金融创新人气之星奖,各组前三甲及影响力领先案例是否如你所料?一起来看榜!接下来,大赛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哪些行业大咖将共话数字金融创新?敬请期待!(责任编辑:方杰)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赛事信息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上海银行发布手机银行7.0 数字员工24小时在线云服务助力上海抗疫

活跃用户4.9亿5、六大行2021年的两大数字化战场:“适老版”和数字人民币点击“在看”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拉新、促活、价值提升”线上化经营的新三座大山,中小银行该如何应对?

2022年5月13日,京东云产业融合新品发布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在金融科技专场上,京东云重磅推出一个解决方案和两个平台,其中面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智化营销增长方案引人注目。同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中国金融云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京东云在中国金融云(平台)解决方案细分市场中稳居第一梯队。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尤其是面对疫情的反复冲击,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业务线上化、数字化,“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快速发展,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2021年银行业离柜交易笔数达2219.12亿笔;离柜交易总额达257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0.29%。通过报告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迁移和改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而如何在线上展业,如何提升数字化营销质量成为银行日常经营绕不开的关键问题。伴随数字化营销活动的展开,银行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困惑:从线下网点到线上服务建立了大量的渠道,业务合作渠道越来越多,但业务增长的效果却越来越差,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多年的经营沉淀了大量的基础用户,但用户的活跃度很差,沉睡用户居多;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单一,缺少高频场景,客户价值很低。拉新、促活和价值提升正成为压在银行头上的三座大山。京东云推出的面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智化营销增长方案以全渠道、全流程、一体化为基础,并结合数智化领先技术为金融机构打造专属的数智化营销增长方案。在“一个平台+三个中心”数智化工具支持下,通过全流程算法优化、全场景营销运营、全渠道生态建设,提升金融机构渠道管理能力、数智化运营能力和生态共建能力,助力金融机构建立可持续增长的营销和运营体系。该方案可以通过精准洞察商业银行的客群特征,并将场景消费与开放银行理念相融合,依托于京东大数据、IoT、AI等基础技术能力,助力金融机构建立数字化底座。同时,该方案支持将金融场景与非金融消费场景相融合,可借助京东在线上线下数字化营销能力及渠道资源,拓展金融机构主动营销能力。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该方案借助京东丰富的服务生态,通过联合运营方式,建立综合服务生态,从而对客户进行全生命周期价值服务。以民生银行与京东合作的消费场景为例,线下依托京东生态门店打造地理位置导航、线上领券线下核销、抽奖送券等活动,以及线上依托京东商品频道、大促会场、支付收银台等打造领券任务、支付抽奖、收银台打标等活动,实现拉新增长同时提升存量客户活跃度。通过与京东生态合作,银行完成了不同阶段用户的拉新促活和唤醒:民生银行借助京东生态体系,打通线上线下生活消费场景,通过开户发放权益,完成了二类户和信用卡开卡拉新;通过网点周边商场、商超等场景定向营销活动实现了存量用户活跃度提升;民生银行以直营店入驻京东平台,通过发放京东优惠券以及精准营销活动,参与活动用户得到70%转化,唤醒近40%沉睡用户。中小银行面临区域展业和资金成本等问题,同时在科技实力和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这套数智化的营销增长方案对他们会有哪些帮助呢?对此,京东科技金融云事业部解决方案负责人金洪光认为,中小银行确实存在上述短板,但也有独特优势。比如中小银行“船小好掉头”,决策机制灵活,容易就单一营销活动形成创新并快速推进,同时中小银行在对客交叉营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通过这套数智化营销方案,中小银行还可以通过跟京东的合作提升自己的科技能力和营销能力。方案提供了大量的具备版权营销模型和素材,可以随时使用,快速形成手机端、大屏端、网页端,形成统一的多版本活动,大大提升营销的效率。那么用好这套数智化的营销方案对中小银行有什么要求呢?对此,金洪光表示,中小银行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能力,尤其是数据治理能力,用好这套方案,需要中小银行了解自己的客群构成和客户体系,能够识别单一客户来源。无独有偶,广发银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关铁军最近也撰文指出,数据治理是银行数字化发展的万变之基。关铁军认为,银行的数据治理工作除了满足监管要求之外,也需要满足自身服务、经营、管理目标达成和行业竞合所需,以不变的铜墙铁壁,应对监管及经营管理的万变要求,既是最任重道远也是最为踏实之选。而越是基础薄弱的机构,面临的形势将越加严峻,工作任务更为复杂多样,要补的课越加“深”,抢抓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难度也越大。(责任编辑:方杰)原创回顾1、上市银行2021财报纵览:六大行科技投入再创新高,人才军备竞赛升级2、年报解读:这家新上市城商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占比近七成3、Q1手机银行运营报告:交易规模超150万亿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上市银行2021财报纵览:六大行科技投入再创新高,人才军备竞赛升级

2022年4月的最后一天,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完成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透过年报可以看出,“数字化”已成为各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2022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提到,要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上市银行年报显示,银行业正通过不断加码科技资金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以全面拥抱金融科技的姿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中国电子银行网整理了2020和2021年六大行与全国性股份行年报中披露的金融科技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尝试总结分析行业发展趋势。金融科技投入:工行金额居首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网络投票开启!“第五届(2022)数字金融创新大赛”人气比拼

投票开始啦!2022年5月16日11时,“第五届(2022)数字金融创新大赛”网络投票正式开启!投票限时5天,赶快为你支持的案例投票吧!(可长按下图海报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案例征集阶段,146家机构申报二百余个最佳实践案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银联商务、百度、阿里云、蚂蚁数字科技、小米支付、中银金科、北银金融科技、工银科技、中移电商、中电数智、天翼数科、火山引擎等头部机构创新引领,数字金融行业机构百家争鸣,第五届(2022)数字金融创新大赛与你凝「新」聚力共创数字中国!根据大赛规则,本次网络投票分值为25分,成绩将计入总分,主办方根据票数排行评选出“2022数字金融创新人气星榜”,授予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各组的人气前十以2022数字金融创新人气之星奖。决胜数字金融创新之巅,码上来投!注意事项投票时间:5月16日11:00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年报解读:这家新上市城商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占比近七成

兰州银行于4月27日晚间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交出上市后首份“成绩单”。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年报显示,兰州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电子渠道日趋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报告期内,该行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研发队伍,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兰州银行2021年报显示,该行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有序推动信贷、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三大项目群建设,全年实施软件开发项目37个,其中21个项目已按计划投产。加强大数据推广应用,建立及优化应用模型26个。做好电子渠道更新迭代,优化交易银行各类业务系统功能84项,上线运行财资e管平台2.0企业端。不断强化支付场景建设,提升收单交易规模,扫码收单交易笔数与金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18%、112%。网络金融方面,兰州银行加速渠道建设,持续提升电子银行及百合生活网用户体验,强化平台作用,推动支付建设场景化,打造数字普惠新模式。加快推进数字化获客模式,做好电子渠道更新迭代,报告期内正式上线个人手机银行6.0版本,首次推出老年客户定制“暖心版”手机银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达175万户。在支付场景和金融服务生态圈的建设中,该行做到精细化营销及培养校园、餐饮、泊车等高频、民生行业商户,持续完善收单及支付产品。百合生活网运营模式积极创新,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开展VIP会员专属权益运营,构建“优质内容+定向权益+优质客群”运营模式及“直播+电商+金融”营销模式。截至2021年末,兰州银行手机银行用户260万,累计收单交易额200亿元,百合生活网用户160万。2022年是兰州银行上市元年。董事长许建平在年报中指出,我们要抓住上市机遇,围绕“受人尊敬的特色精致银行”这一战略目标,坚持“轻型化、数字化、绿色化”三大方向,重点实施“资产提质、零售转型、客户建设、兰外提升、科技赋能、管理强基”六大工程,将兰州银行打造成为业绩优良、管理精细、服务一流的上市城商行,从单一的“信贷资金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者”转变。(责任编辑:方杰)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年报解读
2022年5月7日
其他

Q1手机银行运营报告:交易规模超150万亿 活跃用户4.9亿

由中国电子银行网、易观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手机银行综合运营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受活跃用户规模增长放缓、手机银行更新迭代较少等综合因素影响,其运营指数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其中2月份的运营指数为77.3,为近半年最低点。从活跃用户规模来看,一季度中国银行业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9亿,其中城商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增速最快,增速达4.2%;从用户粘性来看,3月,手机银行APP月人均启动次数普遍在12次以下,如何提高手机银行用户使用粘性,成为运营的重中之重。一、中国数字金融当期热点监测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科技工作电视会议2022年3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科技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要坚持稳字当头,加强金融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做好金融数据安全管理,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坚持系统思维,深化人民银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技术管控与系统建设,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坚持科技向善,落实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运用创新监管工具规范数字技术应用,持续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坚持强基固本,健全新型金融标准体系,建立金融领域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更好发挥金融标准化支撑引领作用。银行年报季,多家银行宣布组织机构升级一季度主要国内上市银行纷纷发布业绩报告,这也成为观察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在最近几年的年报中,手机银行成为各家银行重点着墨的内容,用户规模、月活数等都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手机银行作为重要的数字化展示窗口及获客入口,也是最贴近用户的一种应用,其运营水平真正体现了银行在战略、技术、运营、产品、品牌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而在业绩发布的同时,多家银行也对外透露了有关调整组织架构,排兵布阵,加速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消息。民生银行改换数字化赛道,成立“生态金融部”牵头数字化金融转型。据年报,该行成立数字化金融转型牵头部门——生态金融部,此部门为总行层面设立的一级部,立足战略性、跨板块、跨区域的数字化生态金融模式孵化与产品研发的快速突破,聚焦生态创建和场景应用,供应链数据增信融资、民生快贷、互联网生态贷款、生态金融运营平台等首批生态金融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化技术创新孵化流程,建立金融科技创新投入绿色通道,针对前瞻性应用技术研究,从技术洞察、研究、学习、原型构建到持续迭代,提供全流程、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支持与保障机制。兴业银行启动组织架构调整,实施科技、零售、企金三大条线改革。在业绩发布会上,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透露兴业银行开始实施科技、零售、企金(企业金融)三大条线的改革。据了解,这是该行时隔5年再次启动组织架构层面的调整。吕家进具体阐述了三大条线的改革内容:科技改革重在强化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科技规划、建设、管理、安全能力,把原有的“一办、一部门、一公司”组织架构调整为“一委员会、四部门、一公司”,优化机制,促进科技和业务的深度融合。此外,有消息显示,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也在2021年对本行的零售板块做了组织架构调整。中信银行调整前的零售金融板块分为零售银行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数字金融部、私人银行部、个人信贷部、信用卡中心。调整主要是针对零售银行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和数字金融部,私行、个贷、信用卡中心保持不变。调整后,原零售银行部更名为零售金融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负责战略规划、资源统筹、经营分析、绩效考核等等,剥离经营职能;原零售银行部、数字金融部的部分团队和职能被并入新设的财富管理部。也就是说,调整之后的中信银行零售板块变为主抓考核规划的零售金融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和具有经营职能的财富管理、个贷、私行、信用卡。平安银行进行了零售业务条线的梳理重组,从组织架构上划分为基础零售、消费金融、私行财富三大板块。相对应的业务逻辑是:平安银行将零售业务分为大众客群的经营;消费及经营性贷款的发放及管理;中高净值客群的财富管理。《数实共生·2022金融科技十大趋势展望》报告发布该报告从可信、数据、智能、安全、普惠五个层面出发,提出了未来三年金融科技领域的十大技术趋势。报告显示,全真互联、分布式云原生、低代码开发等技术趋势正在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撑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二、2022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手机银行数字化运营整体情况分析手机银行运营:一季度活跃用户增速、版本迭代放缓,运营指数走弱2022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手机银行数字化运营受活跃用户规模增速放缓、手机银行搜索指数降低、手机银行版本更新迭代放缓等因素影响,运营指数相较上个季度有所下降。具体来看,2022年1月、2月,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环比下降、人均启动次数也有所降低,使得运营指数下降相对明显。3月,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粘性等指标回升,带动指数上升。从不同类型银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来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运营指数最优。一季度,大行手机银行聚焦安全性、便利性及财富管理服务,如工行手机银行上线冻结登录权限功能,保证手机丢失时账户安全;上线远程视频修改手机号功能,推动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新增财富号,入驻基金公司可以为用户提供投前、投中、投后全旅程服务。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注重功能服务升级,如平安口袋银行支持首页常用功能定制化,提升个性化服务;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私行专版升级,私行主题、功能、产品、服务提升;民生银行手机银行新增电子社保卡,丰富便民政务服务。城商行手机银行整体版本更新迭代频率低于全国性银行。第一季度,城商行手机银行进一步丰富生活服务及财富管理服务。如中原银行手机银行升级“城市专区”功能,汇集多地市权益活动、特产美食、生活服务。青岛银行手机银行新增代销兴银理财子公司定期开放净值型理财和封闭净值型理财,丰富投资理财产品。华润银行手机银行优化流水打印功能,方便用户根据交易类型进行流水打印。三、中国银行业手机银行数字化发展分析活跃用户:本季度内手机银行市场活跃用户规模单月(3月)达4.9亿户,经营重点转向用户服务能力、AUM提升2022年一季度,手机银行功能创新及优化主要为深耕财富管理服务。一是陪伴式财富管理服务,如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新增财富号,入驻基金公司可以为用户提供投前、投中、投后全旅程服务;二是理财资讯功能扩容,如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理财功能增加资讯内容,招商银行App基金市场风向标新增个股及相关资讯;三是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服务升级,如前文提到的光大银行手机银行私行专版升级,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专属高品质服务。分析认为,随着财富管理业务地位日益提升,商业银行发力针对大众客户、贵宾客户、私行客户的分客群经营,手机银行作为财富管理服务的主要入口,各行不断从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功能优化升级等方面来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力。具体从活跃用户规模来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股份制银行手机银行、城商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37117.4万户、15528.4万户、3594.8万户,环比分别增长2.4%、4.0%、4.2%。分析认为,当前,手机银行经营策略重点聚焦金融转化及AUM提升,提高用户价值,表现为一方面延续开放银行思路,基于开放平台提升用户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增强用户体验,促进MAU向AUM转化,提升用户价值。从典型APP应用变化来看,以光大银行手机银行为例,该行手机银行围绕强化财富管理特色、打造极致客户体验、做精平台运营、培育开放生态等提升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智盈·财富”通过投资榜单、投资分析、专属客户经理等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旅程陪伴;“智讯·内容”引入财富管理内容服务,整合光大银行和光大集团全品类原创内容,以及多家知名基金、证券公司加盟服务号体系,为客户提供财经资讯、趋势评述、专业投研报告等多元化的专业资讯服务。2022年3月,光大银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为1490.67万户,环比增长8.96%。宁波银行手机银行也聚焦财富管理服务,上线了财富管理开放平台,提升理财用户投资理财体验。同时,推出了丰富的营销活动,如新客专属礼、财富尊享礼、周二美食日、幸福周四秒杀活动、波豆商城活动等,促进活跃用户增长。2022年3月,宁波银行手机银行活跃用户规模为282.58万户,环比增长6.91%。从用户粘性来看,3月,手机银行APP月人均启动次数普遍在12次以下,且呈现微降态势。这说明手机银行在经历用户增长之后,仍然面临用户粘性较低的困境。分析认为,当前,手机银行经营策略重点聚焦金融转化及AUM提升,提高用户价值,而用户粘性是用户价值提升的一个关键点,用户的高活跃及高粘性是银行金融服务转化变现的基础。因此,各手机银行可以从品牌形象打造、内容社区、体验优化等方面来提升用户粘性。尤其是会重视以用户体验优先的原则优化完善经营管理,包括全旅程服务流程改造、加强用户体验考核、强化体验管理等。交易规模:一季度手机银行交易额超150万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7.02万亿元,同比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万亿元,同比增长3.3%;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义增长6.3%。得益于经济及居民收入增长,手机银行作为零售银行客户服务的主阵地,单个用户平均交易规模上升带动手机银行交易规模上升。同时,第一季度,个人日常消费、出行、红包等产生的交易大幅增长,助力手机银行消费支付、转账、信用卡还款等交易额增长。四、典型手机银行数字化运营分析中信银行力推“中信碳账户”,主打绿色低碳运营新思路2022年3月,中信银行宣布,该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公开邀请千名用户参与测试体验。据了解,正式上线的“中信碳账户”,依托千万级用户活跃的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开发构建,凭借中信银行“金融+生活”生态圈的广泛覆盖,发挥其金融科技优势,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为每个用户提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有力证明,打造个人独一无二的“绿色生活名片”。作为计量个人碳减排的“绿色账户”,中信碳账户将实现个人碳减排数据的资产化、价值化,通过构建低碳生态联盟,让碳资产得到归集。中信银行以“碳账户”为基础,联合各行业合作伙伴,不断开拓应用场景,助力用户实现绿色金融、绿色出行、绿色回收、绿色阅读,让民众的低碳减排行为,贯穿衣食住行,积累低碳点滴成果,将绿色权益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指数样本附录(排序不分先后)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长沙银行、蒙商银行、中原银行、哈尔滨银行、天津银行、宁波银行、河北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汉口银行、成都银行、四川天府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桂林银行、贵阳银行、青岛银行、龙江银行、郑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泰隆银行、齐鲁银行、甘肃银行、长安银行、吉林银行、盛京银行、晋城银行、威海银行、东莞银行、昆仑银行、泸州银行、晋商银行、西安银行、张家口银行、泉州银行、江西银行、重庆银行、洛阳银行、泰安银行、唐山银行、潍坊银行、济宁银行、贵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九江银行、石嘴山银行、锦州银行、齐商银行、莱商银行、温州银行、台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广东南粤银行、烟台银行、东营银行、营口银行、临商银行、绍兴银行、日照银行、承德银行、德州银行、民泰银行、平顶山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厦门银行、金华银行、大连银行、邢台银行、邯郸银行、辽阳银行、宁夏银行。(责任编辑:方杰)原创回顾1、六大行2021年的两大数字化战场:“适老版”和数字人民币2、杭州银行董事长陈震山:推进“数智杭银”建设
2022年4月27日
其他

六大行2021年的两大数字化战场:“适老版”和数字人民币

每年3、4月份都是国内上市银行发布年报的高峰期,这也成为观察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在最近几年的年报中,手机银行成为各家银行重点着墨的内容,用户规模、月活数等都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六大行手机银行月活3000万起步,至少三家过亿年报数据显示,六大行中有五家公布了手机银行用户规模。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数为4.69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杭州银行董事长陈震山:推进“数智杭银”建设 提高组织“数字商”

4月15日晚,杭州银行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据报告,该行个人手机银行签约数达385.35万,较上年末增长26.93%,月活峰值超130万。近年来,银行业将金融科技和互联网运营作为客户经营的载体、获客的抓手和风控的手段,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不断打造“线上+线下”优势,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安全的场景化产品和服务。杭州银行董事长陈震山指出,“金融科技是突破传统、推进业务模式转型的关键变量,我们将加快推进‘数智杭银’建设,提高整个组织的‘数字商’,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对产品、流程、渠道和管理进行全面重塑,让科技与业务融合互促,在与数字化的一次次交互中沉淀出成熟的业务模式。”2021年是杭州银行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定向起航之年,该行以“二二五五”战略为引领,围绕“客户导向,数智赋能,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战略定位,稳抓战略执行落地,数字化转型和大运营转型取得新进展新成绩。年报显示,2021年该行制定“十四五”信息科技规划,明确客户服务、业务发展和管理模式等数字化转型要求,并根据目标架构蓝图,以20个重点项目为抓手,从应用层、平台层、基础层等三个层面有序推进科技攻坚与数字化转型;以中台建设为基础,逐步沉淀形成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科技能力平台化;以科技人才为支撑,推进科技人才强军计划,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储备,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技术应用与创新为动力,积极与金融科技头部企业、科研院校展开合作,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加深研究,探索信息科技创新应用落地实施。在电子银行业务板块,该行以“在线经营+数字服务”为定位,坚持差异化、特色化、数字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直销银行业务发展,拓展开放平台场景生态合作,推动客服中心转型升级,提升电子渠道客户体验。数据运营、开放赋能、智能协同水平不断提升,业务模式逐步成熟,经营成效逐步显现。直销银行方面,该行聚焦普惠、大众客群,财富业务加大投资者教育,全年共引入各类代销产品超100支,实现销售额超220亿元;积极探索纯线上信用贷款,推出服务个人的消费贷款及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性贷款;公司整合运用“支付+账户”能力输出金融服务,打造“杭e互联”开放平台品牌,形成有针对性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并推出易码付、易畅行、易捐赠等系列子品牌,累计拓展合作平台超百家。据报告,该行直销银行累计服务用户超千万,管理资产规模达170.16亿元。渠道建设方面,该行坚持“统筹开放、赋能共创、数据运营”原则,积极打造渠道统一中台,提升数字运营和智能风控能力。个人客户层面,加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丰富生活场景建设,上线手机银行适老版本“乐享版”,保障老年客户移动金融服务需求。据报告,该行个人手机银行签约数达385.35万,较上年末增长26.93%,月活峰值超130万。企业客户层面,持续提升企业用户服务体验,推出企业版微信营业厅,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便捷线上服务。建立“6S客户分层服务体系”,依托数据与技术支撑,形成动态智能标签体系,实现“一点接入、全面响应、精准匹配”的高适配度服务,完成高端客户、银发客户和特需客户的差异化精准服务;实现以机器人智能外呼为初筛,降低了营销的人工成本。据报告,该行已连续10年客户满意度达99%以上,智能化服务占比达83.76%。在监管部门的规划和指引下,商业银行不断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夯实金融科技基础,增强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2022年,杭州银行将持续推进“数智杭银”建设,加速数智赋能,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责任编辑:方杰)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年报解读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第五届(2022)数字金融创新大赛开启!凝「新」聚力共创数字中国

2022年新年伊始,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金融数字化发展迈入“积厚成势”的全新阶段。为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驱动金融服务质效提升,助力我国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由中国电子银行网、数字金融联合宣传年主办的“第五届(2022)数字金融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围绕“凝「新」聚力共创数字中国”主题,征集和展示银行、金融科技机构在过去一年中重要的数字金融最佳实践、创新方案及探索应用,促进业界学习探讨与互鉴启发。诚邀业内机构积极参赛,共享创新成果和发展思路,共建数字金融新格局!•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这家银行手机银行总客户数超1300万 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

4月12日,江苏银行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为26188.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2%,手机银行总客户数超1300万户,同比增长30%,个人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数近450万人,位居城商行首位。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专访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 “强大脑”+“GBC闭环” 打造零售数字化转型新业态(笃行篇)

新一轮科技浪潮崛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动能,金融业积极拥抱趋势并直面挑战,数字化转型战略稳步推进。在这一深刻的变革进程中,中国电子银行网发起“数字金融访谈”活动,与行业同仁探寻数字金融航路的星辰大海。华夏银行副行长
2022年4月14日
其他

专访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穿透”理念、机制、经营、合规 保持数字化战略定力与品牌自信(踔厉篇)

新一轮科技浪潮崛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动能,金融业积极拥抱趋势并直面挑战,数字化转型战略稳步推进。在这一深刻的变革进程中,中国电子银行网发起“数字金融访谈”活动,与行业同仁探寻数字金融航路的星辰大海。华夏银行副行长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工行手机银行评测:细数1.5亿月活背后的极致体验

近日,银行的2021年年度报告纷纷出炉。作为年度总结,年报相关数据可以被看作银行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也可以判定银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2021年,多家银行对自身的金融科技战略做了调整。如近日,工行对“e-ICBC”战略进行了升级,提出“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的五维布局,谋划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但不管什么样的战略,手机银行用户数和月活数的稳定增长都是各家银行争相努力的方向。手机银行的功能和性能迭代以及运营和包装都是银行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棋子,它前行的每一步都意义非凡。3月底,六大行的年报对各行手机银行用户数进行了披露,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用户继续保持第一位,具体数据如下:中国工商银行(4.69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中国银行年报:手机银行客户2.35亿,月活(MAU)7104万,信科投入近200亿

3月29日,中国银行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055.59亿元,同比增长7.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65.59亿元,同比增长12.28%。2021年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26.7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51%;负债总额24.3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59%。年报显示,中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企业级架构建设,项目管理和质量管控体系逐渐成型,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科技赋能作用逐步显现。董事长刘连舸在年报中表示,“我们以数字化转型释放面向未来的创新动能,把握技术进步、产业进化趋势,以金融科技的涓滴之水浇灌效率革命。”过去一年中,中国银行主动迎接数字时代,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移动通信等科技运用,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等一系列措施,迈向纵深、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中银”
202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