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文7450字,图片31张,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文章首发于“西电记忆”(XD-dag),欢迎大家转发分享。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特约撰稿丨王佳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梁昌洪教授在西电极富知名度。这种知名度,一方面来自于他的科研,更来自于他的教学和富有个人特色的板书,以及难能可贵的文理兼通,多才多艺。自1960年踏入西电校门,梁昌洪教授在微波和电磁领域躬耕一生。他在微波和电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在计算微波、非线性电磁学、微波网络理论及其在重大微波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方面尤为突出。从年少气盛走入迟暮之年,梁昌洪教授笔耕不辍,以德而耕。他的笔尖里,流露出的是熠熠闪光的领域学问,是造福后人的精神才华。▲梁昌洪教授获六系先进工作者称号(西电档案馆馆藏)他重视著书立说。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科学专著、经典教材、科普读物和科学精神探索等著作18本。其中《计算微波》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计算微波》是梁昌洪教授的发轫之作,写于20世纪80年代,首版于1985年发行。201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计算微波》手稿珍藏版,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不仅字迹俊秀,而且图文并茂,生动通俗,简洁清晰。其用功之深,令人惊叹。近千余页的专著,字字闪烁着他思维的光芒,是微波领域在纸张上的映射。它仿佛拥有魔力,向我们娓娓道来梁教授与这本著作的半生之缘。异国求学披甲铸剑云程发韧,干霄凌云。梁昌洪的人生,在奋进中闪光,在前行中生辉。1943年12月,梁昌洪生于上海。由于父亲早逝,幼年的梁昌洪,生活极为清苦。1958年,梁昌洪初中毕业,考入当时上海最有名的上海中学,正好赶上教育革命,1960年高中毕业时,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到上海招生,梁昌洪保送进入学校。从此,梁昌洪与西安结缘。西安成为他的第二故乡。1967年7月,梁昌洪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70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他一直潜心从事科研工作,并在“海用381相控阵雷达”工程中取得了傲人成绩,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后来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75年,在梁昌洪从事五年多科研工作后,学院招收了一批工农兵学员,时为《微波网络》课程主讲的吴万春教授正好缺一名辅导教师,读过研究生、搞过科研的梁昌洪成为最佳人选。当时,梁昌洪虽然有理论基础,但对于授课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当这个任务压在他的肩上时,他立即请教吴万春教授,重新成为一名“学生”,取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真经”。就这样,边听课边讲课,边学习边实践,梁昌洪逐渐领悟到了上课的门道。“之前搞科研的那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对于后来当老师。”梁昌洪感慨地回忆说,“搞科研时我做的是相控阵雷达,经常接触工人师傅,要告诉他们怎么做微波元件,电磁波怎么走,为什么会反射等等,而工人师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讲得太深他们就不懂。为此,我动了很多脑子,逐渐学会了用最浅显的语言把深奥的原理说出来。我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立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这是他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一以贯之的原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些高深的理论。”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的学问和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的工作与治学之道,唯有知之愈明,方则行之愈笃。▲1979年梁昌洪被确定和提升为讲师(西电档案馆馆藏)1980年8月,梁昌洪作为国家第一批留学生,到美国锡腊丘斯(Syracuse)大学做访问学者。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先进发达的技术成果,似一把把利刃,刺痛了梁昌洪的内心。切身感受到中国在科学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之后,他奋发向上,埋头钻研。刚到校,他的导师、著名美籍华人学者郑钧教授交给他一份研究报告:“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核爆炸时产生的电磁脉冲对核武器库、计算机或飞行器等设施内部的影响,你先看看,以后逐步接触新课题。”他还含蓄地说,这一过程至少要半年。梁昌洪回到寓所,就埋头钻研起来。几个星期后,梁昌洪请郑教授看他的研究报告。郑教授看后大为惊异。梁昌洪不仅弄清了论文中所涉及的大量理论问题,而且纠正了其中一些含混不清的概念,还对文中一个重要命题重新论证,使原来没有解决的时谐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郑教授非常高兴,当即改变了计划,积极为梁昌洪申请研究经费,热情指导他向电磁场、微波、天线等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开掘。梁昌洪更是惜时如金,废寝忘食地工作、学习,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年内在IEEE杂志发表了9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篇论文。尤其是他发现的带孔腔存在的两类不同谐振和解决不同区域小孔耦合问题的新方法、在计算机解决天线及其阵列最优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被郑钧、哈林顿和柯林等著名学者确认为当时的先进成果。▲1989年梁昌洪教授被评选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荣获人民教师奖章回忆这段留学经历,梁昌洪直言:“有差距并不可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也要坚信,只要有时间和耐心,埋头苦干,我们一定能够赶上!毛泽东讲过,要正确处理矛盾关系,不仅艰苦努力,梦想一帆风顺,只能是靠努力,踏踏实实,几代人的努力。”1982年8月,梁昌洪进修学习期满。他婉言谢绝了美方的一再挽留,带着两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和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望回到了西安。他笑着说:“我作为第一批留学人员,在当时比较出名。后来美方让我留下,我毫不犹豫回国了。这个决定,我不后悔。”专注微波填补领域空白在美国留学期间,国外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微波技术的计算机化已经相当普遍。发达国家微波器件的设计已经普遍计算机化了,而我国依然依靠繁重的人工手段,费时费事精度低。这令梁昌洪心急不已。他决定在西电开设“计算微波”这门课程。当时国内并没有计算微波这个概念,微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完全是分隔开来的,在实际中很难使用,完全是靠个人工作之后的摸索。作为我国提出“计算微波”这个概念的第一人,这门课的开设,如一声惊雷,在学术界绽开,深深地改变了我国计算微波领域依靠繁重的人工手段,费时费事精度低的巨大难题。梁昌洪首先需要做的,是编写讲义。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微波技术和微波工程书籍都需要广泛的数学基础和繁复的运算。因此,一般书籍中都包括大量的曲线和图表,供设计师查考,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参数的变迭或精度等问题,曲线和图表常不能满足人的要求。“计算微波”的著作并不多见,可以提供的参考与借鉴也十分有限,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电磁场理论基础》手写稿封面(图片来源:西军电文库)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写书只能见缝插针。1984年暑假,梁昌洪闭门谢客,全力以赴来写作。大伏天,身居五楼,就像泡在热水澡塘里一般又闷又热,一抬胳膊,桌子上就是两条濡湿的印迹。他垫上两块毛巾,只管写。胳膊发麻了,手腕发僵了,活动活动,继续写;手指磨出了泡,血泡变成了茧,四易其稿,八开纸的手稿就有半尺厚。▲《微波网络》手稿(图片来源:西军电文库)1985年10月,这部由梁昌洪撰写的国内第一本计算机与微波相结合的专著《计算微波》出版问世,立即受到我国著名学者叶培大、林为干等人的重视与好评。叶教授还亲自为该书作了序。叶培大教授在序言中写道:“本书作者试图以统一的观点,把计算机技术和微波结合起来,较全面地介绍‘计算微波’的理论基础和它的应用,书中备有相当数量的计算程序,以期在某种程度上用软件部分地取代目前的曲线和图表。这一努力无疑会对国内这方面教材的更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985年,381雷达获得“83年科研成果一等奖”,梁昌洪参与研制工作。(西电档案馆馆藏)1987年,《计算微波》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次年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201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将他撰写《计算微波》时的手写稿作为“典藏版”出版,全书共63万字、935页,字迹既工整又清晰,书中的插画,都是由梁昌洪一笔一画亲自完成,精致工整的文字和图画如同印刷品一般震撼人心,极大地帮助了学子们理解专业课程。▲《计算微波(典藏版)》封面(图片来源:西军电文库)▲《计算微波(典藏版)》内页手稿图(图片来源:西军电文库)板书启迪学生智慧谈起手稿中栩栩如生、生动有趣的图画,又是一段别样的故事。梁昌洪从小喜欢绘画。长大以后,他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从事理工科的科研和教学。没想到,无心练就的童子功竟能在工作中派上用场。他的教案和笔记,笔迹整洁、插画生动、内容前沿而实用,不仅在校内外备受赞赏,甚至远播海外,广为流传。尤其是手绘插画,堪称一绝。这些插画不但画得细致入微,而且极富设计感,对教学活动助益很大。▲梁昌洪教授手写板书(图片来源:西军电文库)梁昌洪的课堂,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便是犀利和敏锐。他直言:“我的课堂要求是很严格的,你可以选择不来上课,但是来了就一定要根据课堂要求来。”“现在很多人批评大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打瞌睡、玩手机,我觉得这个在于老师怎么做。”梁昌洪认为,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不仅是给学生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实地看到,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思想,教师的风格。▲1986年《中国教育报》关于梁昌洪的报道(西电档案馆馆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标牌,是一面旗帜,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可能是一辈子。一门课,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在学生工作若干年以后,所有的内容早就忘掉了。但他会记住怎么做人,怎么做学问。这才是关键。梁昌洪上课时,总是用提问的方式来激起大家的注意力和互动性。一般老师上课时不会提太多问题,不想让学生下不了台。但是梁昌洪教授的风格不太一样,他不管情面,时常课堂提问,他叫起来的学生中有班干部,也有普通学生,有学习成绩好的,也有不好的,十分随机,没有规律可言。▲《陕西日报》关于梁昌洪的报道(西电档案馆馆藏)在他眼中,学生们都是平等的,他也十分注重课堂效率和授课内容,因此,他的课堂往往是座无虚席,每当学校开放选课时,梁昌洪的课总是被“秒杀”,他的课一座难求。▲2001年9月,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议在我校召开,图为时任校长梁昌洪在讲话。(西电档案馆馆藏)▲时任校长梁昌洪、时任副校长谢维信、涂益杰、陈秋芳在座谈会上与教师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