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其他

双十一,我在马驹桥做了一夜分拣工

记者田进/摄)宋林说:“冬季本来就是招工淡季,但现在来马驹桥零工市场找活的人数比前两年同期都多。”逐渐萎缩的分拣零工需求今年“双十一”期间,一家快递公司后勤部的负责人赵云芳雇用的零工数量少了很多。
11月14日 下午 9:23
其他

罗志恒:比“十二万亿”更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和化债思路的重大转变

如何理解和看待此次12万亿元化债方案和思路的重大转变?罗志恒认为,既要看到债务置换减轻了直接的利息负担,也要看到对地方政府积极性的激发;这次债务置换除了规模超预期之外,财政政策和化债思路的重大转变也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赤字率突破3%非常必要,而且也有较大的可能性。作者:杜涛封图:视觉中国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三项财政措施: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如何理解和看待此次12万亿元化债方案和思路的重大转变?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既要看到债务置换减轻了直接的利息负担,也要看到对地方政府积极性的激发。债务置换有助于地方政府轻装上阵,将视野从短期化债、“三保”延伸至中长期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税基重塑。罗志恒称,这次债务置换除了规模超预期之外,财政政策和化债思路的重大转变也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因为思路和理念的改变会影响政府行为、改变政策方向力度和节奏。债务置换不仅能直接减轻地方政府压力,还可以让地方政府以更大的财力和精力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财政政策的“及时雨”组合拳,将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罗志恒长期专注于宏观经济和财税政策研究。今年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刘尚希、罗志恒、田轩、黄先海、袁海霞、秦海林、陆铭、赵伟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12万亿元的化债政策之外,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中还提到,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罗志恒说,结合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及11月9日蓝佛安提出“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思路的重大调整,明年的财政政策值得期待,政策力度应该不小。赤字率突破3%非常必要,而且也有较大的可能性。罗志恒进一步解释:“当然,这只是狭义赤字率,广义赤字率会有更加明显的提升。实际上蓝佛安的讲话已经作出预期引导,并透露了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的几个方向。赤字率3%是个信号指标,突破3%能够明确传递出财政的积极信号。”|对话|经济观察网:有市场观点认为,此次化债用地方专项债置换地方隐性债务,本身是存量结构调整,对地方的利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置换对地方财政的实际好处有哪些?罗志恒:总体上看,此次债务置换计划在五年内化解12万亿元隐性债务,其规模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超出了很多市场机构的预期。通过债务置换,隐性债务规模从14.3万亿元降低到2.3万亿元,基本上实现了隐性债务的显性化,充分体现了在“发展中化债”和“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同时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范债务管理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决心。虽然债务置换仅涉及债务结构的变化,债务总额没有增加,但不能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债务置换不仅减轻了直接的利息负担,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能够轻装上阵,将视野从短期化债、“三保”延伸到中长期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税基重塑,这种激励效应必须引起高度关注。此次债务置换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债务置换实现了隐性债务显性化,提高了债务的公开透明度和规范性,地方债务的存在形态从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双轨”管理全部转向以显性债务为主,这本身就是一个降低风险的过程,并且有助于监管部门更准确地评估风险,采取更精准的措施。这是近年来财政部门首次公开披露隐性债务的绝对规模。对隐性债务规模的准确摸底是化解风险的基础,向市场和国际社会公布这一数据,有助于澄清很多认识误区、减少测算误差,使国际社会、国内民众能够对中国政府债务风险和财政空间有更科学的判断和评估,从而稳定社会预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数据,各方对隐性债务的估算差异巨大,高估隐性债务规模可能会夸大风险,影响政策出台。其二,以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政府债券置换举债成本高、周期短的隐性债务,五年内可累计节约6000亿元利息支出。以时间换空间,债务置换的过程也是降低风险的过程,体现了化债的本质就是化解风险。其三,债务置换减轻了地方政府化债的压力,使地方政府能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科技创新和促进消费上。其四,减轻“包袱”轻装上阵后,地方政府的行为和预期将发生积极变化,从短期转向中长期,从当下的化债和“三保”转向规划更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税基重塑,这有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少部分地区“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从而改善营商环境。综上,虽然只是债务置换,债务余额也没有增加,但却极大地激发了这次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能力和积极性。这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六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秘诀。要重视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效应,促使地方政府从应急状态回归到常态谋发展,与市场“无形之手”一道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观察网:这次发布会提到了,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涉及四个方面转变,如何理解这四个转变?罗志恒:这次债务置换除规模超预期外,财政和化债思路的重大转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因为这些变化会影响政府行为、改变政策方向的力度和节奏。这不仅能直接减轻地方政府压力,还能让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财政发挥了“及时雨”组合拳的功效,将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提出:“一是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二是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三是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四是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这意味着,政策方向从防风险为主转向了更好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从“化债中发展”转向了“发展中化债”。经济观察网:发生四个转变背后有哪些原因,对当前和未来中国财政方向或趋势有哪些影响?罗志恒:化债思路的变化源于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形势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尽管前期一揽子化债取得了诸多成效,包括债务周期拉长、利率降低、无序扩张势头得到遏制,但形势的变化导致地方政府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必须从应急处置转向主动化解、从点状排雷转向整体除险。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转型对相关税收、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收入来源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总需求不足导致的物价下行压力也影响了与物价相关的税收收入,导致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扩大,增加了地方债务还本付息的难度。由于房地产形势的演变和总需求不足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仅限于某个区域的财政运行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从整体和系统思维入手,主动除险。其二,在化债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地方化债应从“在化债中发展”转变为“在发展中化债”。化债不是目的,化险才是根本目标,决不能因化债而停滞发展。在前期化债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部分地方政府过于关注压降债务规模,影响了其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积极性,其结果就是分子端债务规模的收缩导致分母端经济增速放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收缩效应。其三,隐性债务本身就是政府债务的一部分,只是以融资平台债务的面貌呈现。其风险性质和偿债责任属于政府,有必要将之与法定债务纳入同口径管理,这不仅有助于清晰掌握地方债务规模和识别风险,还能减少地方这样持续增加隐性债务的机会主义行为。化债思路的变化不仅局限于化债本身,也可以适用于整体的财政政策。我认为核心思想是要实事求是、因时因势调整,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在当前内外部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背景下,政策必须是动态和灵活的,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政策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满足乃至引导市场预期,走在预期之前,这种转变可能更加重要。由此观察,未来财政政策思路的调整,意味着将把稳增长和促发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财政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及其逆周期调节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目前,各方已达成较大共识,就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主要起配合的作用。当然,具体政策力度需要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外部冲击(特朗普加征关税、科技打压及减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财政可持续性等因素。经济观察网:关于明年的工作,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提到数个方面,是否可以预期2025年依然是积极财政政策?赤字是否会突破3%?专项债的规模是否会像疫情期间一样大幅提高?罗志恒:从10月12日财政部宣布的支持经济的四大举措(支持化债、补充银行资本金、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来看,化债方案已经明确,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将在近期推出,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措施正在推进中,意味着前期公布的政策是有实际内容、可信的。结合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财政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要求,以及11月9日财长提出“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思路的重大调整,我们可以预期明年的财政政策值得期待,力度应该不小,赤字率突破3%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有较大可能性。当然这只是狭义赤字率,我认为广义赤字率会明显提升,实际上财长已经对下阶段财政政策的几个方向进行了预期引导。3%是个信号指标,突破3%能够明确传递出财政积极的信号。有观点将财政赤字率突破3%与不遵守财政纪律等同起来,实际上这种担心意义不大,因为考虑到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我国近年来的赤字率已经突破3%。3%赤字率起源的欧盟在遭遇重大经济外部冲击时,如2008年期间,赤字率也突破了3%。财政纪律的标准并不是一条赤字率的红线,而是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我国财政政策,尤其是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空间。此外,财长提出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并拓宽投向领域,这有利于地方政府对专项债有更大的灵活使用度,能够尽快将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2025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明确了力度,就需要考虑采用何种财政工具组合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财政资金。第一,财政政策可以考虑盯住支出增速目标,真正做到逆周期调节。第二,在经济下行期,财政政策应更多采用支出政策,而非收入端的减税降费政策。财政支出可转化为企业收入、居民收入,扩大支出可以直接带动总需求的增加;而大规模减税降费在信心和预期有限的情况下,对消费和投资的提振作用有限,可能会降低宏观税负并增加政府债务。收入政策延续前期出台的政策即可,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第三,优化支出结构,将财政政策的重点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和消费并重,提高对消费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包括增加转移支付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民生支出比重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当然,也要防止走向“不要投资、只要消费”的极端,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需要一个过程。我在迪拜卖房子一位制造业老板的平台困惑清退房卖不完
11月12日 上午 9:04
其他

我在迪拜卖房子

经历了持续两年的地产热,迪拜的房地产市场仍保持温度。2024年上半年,迪拜住宅物业的交易量同比激增33.5%,达到77233笔,销售总额也上涨31%,达到2270亿迪拉姆。作者:郭蓉
11月10日 下午 12:18
其他

一位制造业老板的平台困惑

在多个电商直播平台“钻营”两年后,黄平自信看清一个道理:低价能带来流量,流量却带不来健康的生意。在健康公平的市场中,品牌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逐步积累品牌认知、实现溢价,是基本的发展逻辑。作者:高若瀛
11月9日 下午 5:02
其他

“十万亿”落地 财政仍有更大想象空间

通过三项措施,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作者:杜涛封图:中国人大网导读壹
11月8日 下午 9:30
其他

清退房卖不完

清退房产生的原因很多,但“首付凑不齐”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多数购房者需要卖掉老房子付首付。但由于市场下行,很多客户在约定时间内无法按时交首付,房源只能清退。作者:田国宝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11月7日 下午 7:06
其他

美迪西股东持股被冻结背后,“莆田系”陈氏家族关系浮显

无锡虹桥医院创始人陈国兴的资产被冻结。无锡虹桥医院一位离职员工向经济观察网透露,陈国兴所持美迪西的股权被司法冻结,或与无锡市公安分局正在侦办的无锡虹桥医院骗保案有关。作者:张晓晖封图:图虫创意导读壹
11月7日 下午 7:06
其他

地方政府齐待化债方案

针对第五轮化债,罗志恒认为,就具体形式而言,可延续当前特殊再融资债券和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的形式,也可重启置换债券的发行,后者更加规范、也更符合债券实际用途。肆
11月1日 下午 10:29
其他

美国选战背后的创新与谎言

代表着婴儿潮一代的特朗普与比他年轻了一个世代的哈里斯对决,再次突显美国的分歧与撕裂。此次大选可谓戏码不断,从7月初特朗普遇刺后带来的人气爆棚,到7月底拜登让贤哈里斯,民主党果断换马激发民意飙升,选情此起彼伏。作者:吴晨美编:赵刈导读壹
10月31日 下午 7:52
其他

广东、湖南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24个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仍低于本省年初设立的全年GDP增速目标,需四季度进一步发力。2023年,共有17个省份未能实现年初设定的GDP增速目标。作者:田进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10月30日 下午 8:59
其他

李嘉诚八折“甩卖”最后一个北京项目

一位销售人员告诉经济观察网,御翠园项目于10月26日开盘,因降价2万元/平方米销售,引来大量客户。周末两天,每天有2000多名客户看房,认购量还没统计,不到四天认购量预计超过150套。作者:田国宝封图:经济观察网导读壹
10月30日 下午 8:59
其他

“倔强”的黄金与“愚蠢”的交易

“倔强的黄金”昭示市场对风险的长期抗衡,而“愚蠢的交易”则象征着对短期波动的盲目追逐。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于:当短期投机行为失败时,往往会进一步推动避险需求,而避险需求的高涨又会吸引新的投机者涌入。作者:欧阳晓红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10月29日 下午 8:54
其他

张斌:与需求不足赛跑,跑得越慢,代价越大

地方政府一直有动力投资。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可支配财力不足,化债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其效果可能有限,还需要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叁
10月27日 下午 12:55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大润发或将易主

10月15日,高鑫零售发布的公告透露,高鑫零售控股股东阿里巴巴方面与有意要约人的讨论正在进行。17日,高鑫零售发布了可能自愿全面要约的公告,这意味着潜在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可能会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股份的要约。基于此,市场有关高鑫零售或将易主的猜测进一步加剧。作者:叶心冉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10月17日 下午 11:16
其他

张立群:应出台一轮与2009—2010年力度类似的政府投资计划

张立群认为,中国超长期国债的发行空间非常大且需要显著扩大。按照2008年“四万亿”比例测算,刺激政策的规模应该在10万亿元以上的级别。作者:田进封图:受访者供图导读壹
10月16日 下午 11:39
其他

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张维认为,此次股市行情是长期低估后的价值回归,是反转不是反弹。“看空论”和“速胜论”,各有其谬误,因为“做多中国”是一场持久战,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并无捷径可走。股市长牛背后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其核心密码是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作者:张维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10月15日 下午 9:22
其他

卢锋:一轮不一样的需求不足,一波不一样的刺激政策

卢锋认为,利用财政资源不应再延续过去主要依赖基础设施投资来刺激经济的模式,而是要更多地考虑解决造成供需失衡与总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更加聚焦解决国民收入分配方式、居民消费不足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方面问题。作者:田进封图:北大国发院导读壹
10月15日 下午 9:22
其他

张燕生:当前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可借鉴1998年,而不是2008年

在张燕生看来,对政府比较合理的期待,应该是出台如同1998年至2002年期间的一揽子政策。要在短期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中期解决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长期解决高质量发展面对的转型困难和障碍。作者:田进封图:视觉中国从“924”新政到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阐释,再到10月12日财政部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出现一些变化。为何在此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与历史相比有何异同,是否应该再来一轮“四万亿”投资计划,应该如何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10月12日,经济观察网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张燕生说,市场方面希望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能出台如同2008年“四万亿”投资计划的一揽子政策。但在其看来,对政府比较合理的期待,应该是出台如同1998年至2002年期间的一揽子政策。要在短期解决需求不足问题,中期解决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长期解决高质量发展面对的转型困难和障碍。张燕生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2024年至2027年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期,如果在此期间走如同1998—2002年的结构性改革路,2028年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上升周期;如果出台如同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并且会对今后的信心和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张燕生建议,在2024年至2027年结构调整期,除了需要解决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问题,还需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改革开放精神贯穿到一揽子政策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地方、企业和全社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说不做。经济观察网:你如何看待短时间内政策层面的巨大调整?
10月14日 下午 9:26
其他

失落的县中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是做题的机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华发现经历残酷竞争、在高考中“内卷”后的这一代人,正在变得更加迷茫、失落。作者:周悦
10月13日 下午 2:00
其他

“牛”从何来

有人认为这一轮行情是“政策市”,有人说是“资金市”,有人称之为“信心重估牛”,也有人呼其为“新质牛”“高质量牛”……在经济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候,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资本市场,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作者:蔡越坤等封图:肖利亚导读壹
10月12日 下午 10:21
其他

财政四支箭:不知几万亿 不止几万亿?

整体来看,此次财政部增量政策的重点在于补充和支撑地方财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地方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作者:杜涛封图:国新网导读壹
10月12日 下午 4:13
其他

高位站岗VS牛市恐惧 基金经理悲喜录

伴随一系列存量政策的有效落实及增量政策的加力推出,市场有望进一步扭转经济预期,中国资产或将迎来新一轮重估,短期调整为后续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及基本面的逐渐改善提供了更多配置空间。
10月11日 下午 10:39
其他

诺奖得主韩江:以光合作用的沉默,战胜兽的恶

在韩江构建的文学世界中,暴力不仅是外部力量的体现,更是内在欲望、愤怒与恐惧的交织。而生命的意义,则在于如何在这交织的痛苦和压迫中寻找出路。作者:何思锦封图:IC
10月10日 下午 10:57
其他

从维港到中环:再一次认识香港|十月行记

香港总是给人一种矛盾的美感,白天的中环高楼耸立,节奏紧凑,人们步伐匆忙,但在那些狭窄巷弄中,依然能看到闲聊的街坊,也能看到在小摊前挑选蔬果的居民,市井气与现代感并存。作者:郑晨烨封图:经济观察网维多利亚港的夜晚是迷人的。微风吹拂,灯火通明,水面上倒映着璀璨的霓虹,繁忙的渡海小轮缓缓驶过,激起层层波纹,打破了海面的宁静,将闪烁的光影揉进涟漪之中。远处的摩天大楼亮起灯火,其中透出的忙碌,又与港湾的平和相映成趣。维港不仅仅是海港,更是香港的缩影,是一段历史与现代交汇的故事开端。这片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自开埠以来,维港一直深刻影响着香港的历史与文化,见证了香港从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漫步在星光大道上,城市的喧嚣与海港的静谧交织在一起。熙熙攘攘的游人们在岸边漫步,时而拍照,时而只是静静观望,仿佛被这片无边无际的夜色所包容。香港总是给人一种矛盾的美感,白天的中环高楼耸立,节奏紧凑,人们步伐匆忙,但在那些狭窄巷弄中,依然能看到闲聊的街坊,也能看到在小摊前挑选蔬果的居民,市井气与现代感并存。来自黑龙江的“00后”田羽也于国庆期间跨越千里,来到了香江之畔,她上一次来香港还要追溯到2018年的暑假,五年过后,璀璨的维港、惬意的太平山、热闹的铜锣湾,表面上看,香港的一切对于她而言都没有变化。但五年前当她走在尖沙咀的大街上时,她感觉彼时的自己比后来出国留学时还要紧张。“不敢跟人说话,一张嘴东北话讲出来怕人家瞧不起,不敢问路,去餐厅不敢点菜,没带现金、八达通基本寸步难行。”田羽回忆说。而今日的香港,让她从内心感到亲切。看到国庆期间街头巷尾飘扬的国旗和区旗,田羽走在路上不由得轻声哼起“歌唱祖国”的旋律。(国庆期间的香港,街头巷尾飘扬着五星红旗
10月7日 上午 11:07
其他

永康肉麦饼,永康人的传承和记忆|十月行记

永康人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叫永康肉麦饼。对永康人而言,永康肉麦饼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省内的金华酥饼、西湖藕粉和嘉兴粽子。作者:张晓晖封图:经济观察网导读壹
10月4日 下午 1:08
其他

年轻人在绍兴,寻觅松弛与烟火|十月行记

绍兴,这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水乡,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如果放慢了脚步,你会发现在绍兴的街头巷尾,你总能被那悠闲自在的氛围所吸引。不论是路上的行人还是车辆,总都是慢悠悠的,似乎时间在这里也放慢了脚步。作者:汪青封图:图虫创意导读壹
10月3日 下午 4:09
其他

每个运城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关二爷”|十月行记

运城关帝庙,其实是一座宫殿群,占地22万平方米,内部有着完整的规制,包括结义园、正庙、御花园和东西宫几部分,就像一座帝王宫殿一般。叁
10月2日 下午 2:02
其他

这里是打工人的精神疗愈所|十月行记

10月已入秋,北京最美的季节就快来了,山色层林尽染时,便是走进七王坟村的最好时节。作者:王雅洁封图:经济观察网在这里,一切都慢下来了。没有外卖、没有地铁、没有写字楼、没有车水马龙,北京七王坟村仿佛是一个脱离北京的存在。一个个农家小院儿穿插在山中,隐匿在植被和花朵中。很多住家小院儿都不锁门,当你好奇走进去,主人大概率会招呼你进屋喝杯茶。留守这个村的,既有当地村民,也有逃离城市的个体,城市与乡村融合之间,这里诞生了多种多样的疗愈小馆、时尚小馆、农家小馆以及超好吃的村民食堂,向村民供应着超好吃的大饼,全北京找不到第二家的油酥葱花大饼。除了村民食堂,还有根据节气创造菜单的私房小饭馆。抬头远望,山清水秀,苍松翠柏环绕,位于海淀区西北部的七王坟村,坐落在苏家坨镇西侧的半山腰之中,东临稻香湖,南临阳台山大觉寺,西临妙峰山,北临凤凰岭,因村内有清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陵墓得名,和周围名气大振的景点相比,这个小村落,不争不抢,独守一隅,自成风骨。从202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发现了七王坟村,甚至有人举家搬到七王坟村居住:“在这里,我与自己和解了。”10月已入秋,北京最美的季节就快来了,山色层林尽染时,便是走进七王坟村的最好时节。图为七王坟村
10月1日 上午 10:55
其他

五个交易日,A股重回繁荣时代

9月30日,Wind数据显示,A股开盘35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就已突破1万亿元,刷新历史最快万亿纪录。截至收盘,沪深北三市成交额超2.60万亿元,创出历史成交金额天量。自“9·24”新政后,沪指上演五连阳,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幅超过21%。作者:蔡越坤等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9月30日 下午 8:10
其他

开发商看到需求在回来

一系列重大政策密集出台,让本对房地产“心灰意冷”的曹静振奋起来。接到重启项目通知后,她临时从其他项目抽调人员组建了一支营销团队,9月29日晚到项目售楼处开动员会,国庆节假期重新开盘。作者:田国宝封图:图虫创意导读壹
9月30日 下午 8:10
其他

中国经济经历关键一周

9月23日前的一周,中国股市颓靡依旧。9月27日,沪指收盘3087.53点。一周间,沪指上涨350.72点,涨幅超12%,上一次一周内出现如此大的涨幅还是2008年。作者:宋笛等美编:肖利亚导读壹
9月28日 下午 6:57
其他

余永定:今年只剩三个月了,可以先抛出一份刺激性方案

在目前“准通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下一步,必须显著加大财政的扩张力度。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支持性货币政策为辅,两相结合才能扭转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作者:宋笛封图:图虫创意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一把手参加的新闻发布会释放了扩张性政策的信号,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金融监管者们从政策工具箱中拿出了市场期盼已久的工具。发布会结束后,市场即刻回报了一次久违的反弹。当天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接受了经济观察报的专访,他认为央行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在目前“准通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下一步,必须显著加大财政的扩张力度。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支持性货币政策为辅,两相结合才能扭转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余永定认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要达到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在消费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投资增速需要显著提高。房地产、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短期难以有明显改变,但基础设施投资(下称“基建投资”)增速则是政府可以直接控制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24年仅剩三个月,仓促上阵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余永定认为,中央政府可以先拿出一份综合性的刺激性方案,告诉市场政府打算做什么,以进一步扭转预期。余永定说:“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增速在下降,只能先从影响经济增速最直接的环节去解决问题,例如,增加基建投资。如果从最直接的环节入手,仍然无法提高经济增速,那么就可以尝试在这一环节背后的下一个层次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去解决问题。”余永定表示,目前学界在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或总需求)不足,应该加大宏观经济政策扩张力度,特别是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上的看法越来越一致,中央政府的政策也是沿着这个方向演进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趋势。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经济观察报:9月24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同步推出了包括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一系列货币和金融政策,你觉得力度如何?余永定:我觉得央行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央行的一揽子政策,特别是降低存量房贷利息率对避免断供、促进消费应该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央行已经尽力而为了。但最终效果怎么样,现在还很难说。我们处于“准通缩”时期,央行和货币政策所能发挥的作用会受到很多限制。最近几年来M2和M1之间的“喇叭口”越来越大,说明在准通缩状态下,尽管广义货币增速较快,但居民和投资者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目前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已经接近或突破了底线。如果要再进一步降息,可能会对银行经营造成巨大压力,进而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日本当年降息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个问题。要避免使存-贷利差过低,就需要降低存款利率,但这样一来又可能会造成社会问题。总之,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是对的,但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只能一步步来做,不能苛求更多。现在启动经济的关键还是财政政策。“一子落而满盘活”,必须显著加大财政的扩张力度。经济观察报:本周发布的很多政策还涉及房地产市场,你是怎么看待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可控吗?余永定:很多城市房地产价格已经跌了20%和30%。政府为稳定房市而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非常正确的,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扭转的。房地产市场既不会出现部分西方人士预言的那种因购房者断供、房地产开发商破产而导致的严重金融危机,也难以很快出现明显反弹。或许可以说,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冬眠期”,保交楼、减少烂尾楼和消化库存都需要时间。只有在这个“冬眠期”结束后,新的机会才会出现。经济观察报:已经三季度了,今年完成经济增速目标(GDP增长5%)的难度高不高?余永定: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实现5%的增速难度相当大。根据往年数据测算,消费占GDP的比重不到55%,投资占比大约为43%,剩下的2%左右是净出口。今年1—8月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为3.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2%,低于去年增速。尽管制造业和出口增速好于预期,但远不足以抵消消费减速和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我当初假设2024年消费增速为5%、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同2023年相同,要实现5%的GDP增速目标,基建投资增速应该达到双位数。现在看,要实现今年5%的GDP增速目标,基建投资的增速必须明显高于我年初假设的11.7%左右的增速。目前基建投资增速为6.4%(包含电力的宽口径增速约在8%)。经济观察报:要在短期内提振基建投资,投什么也是一个大问题。余永定:学界包括一些政府官员认为,中国基建投资已经饱和,没有什么可投资的项目。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首先,基建投资的概念并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铁公基”,它还包括“新基建”和“公共投资”的概念。凡是旨在提供公共产品、回报率低(甚至没有商业回报)、无法产生现金流、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企业不愿承担的项目,而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投资都属于基建投资范畴。其次,正如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所说,中国的基建投资“俯拾皆是”。例如,权威部门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人均投入仅为日本的1/18。仅补齐短板,投资需求就高达数万亿元。地下管网建设所需的投资更是巨大。在城中村改造和旧住宅改造、教育医疗养老和循环经济建设等领域进行基建投资的资金需求是难以估量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相关的研发基地、厂房、实验室和装备等都需要大规模投资。即便是在传统的“铁公基”领域,投资(“断头路”、海港、小型机场)需求也是巨大的。此外,为建设通向中亚的“丝绸之路”,沿河西走廊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似乎也是可以考虑的。有政府部门学者提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形成不低于十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一建议的细节,但我认为这类建议是积极的,值得政府考虑和吸纳。经济观察报:今年就只剩几个月了,你觉得我们是先干了再说,还是需要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余永定:我建议政府公布一个大规模、综合性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向市场释放一种强烈信号,增强信心、鼓舞士气。今年来不及干就明年接着干。行动上不能操之过急,但政策信号的释放不能拖延。我一直比较担心会突然出现某种外部冲击导致通货膨胀率猛然上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政府就会面临两难: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就控制不住;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增速会掉下来,甚至进入滞涨。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风险,但如果不抓紧目前的时间窗口,出现这种情况,事情就难办了。经济观察报:我们需要的刺激政策力度应该达到2008年“四万亿”的程度吗?余永定:当然要比“四万亿”规模要大,毕竟我们现在的经济体量大得多了。根据年初的测算,如果2024年消费增速为5%(同计划的GDP增速同步)、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与2023年相同(-9.6%和6.5%),要实现5%的GDP增速目标,基建投资增速应该达到双位数、规模要达到约20万亿元以上。按照年初的财政预算,政府预算能够为基建投资提供的资金上限在8万亿元到10万亿元左右(包括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为基建提供的资金以及地方专项债和长期特别国债)。如果完全由政府预算为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则资金缺口是相当巨大的。当然,这是一种极端情况,因为尽管地方债问题严重,地方融资平台还是有一定融资能力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投资者也可以为基建投资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另一方面,考虑到除为基建投资提供资金外,中央政府还要为地方政府化债和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资金支持。无论如何,年初中央计划的3%的财政赤字是不足以支持5%的GDP增速目标的。2024年中央财政赤字率要比计划的赤字率提高很多。经济观察报:财政发力会不会面临地方债务的约束?余永定:财政发力首先得给地方政府减轻债务压力。我觉得中央政府要“出血”,该替地方政府还的债要替地方政府还。要尽量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不要让地方政府为了还债而不能正常运转。“砸锅卖铁”“谁家孩子谁抱”“不首先还债就不能搞投资”的思路是顺周期调节,是典型的合成推理。实际上,过去我们的刺激性政策是地方财政唱主角。2008年,“四万亿”刺激政策中,中央财政支出了1.18万亿元,地方财政筹集了十几万亿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为基建投资出资的比重小于1%,2021年大约为0.1%。基建投资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很多支出本来应该来自中央财政。我们的地方政府没那么多钱,但干了那么多活,债务压力难以避免。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简单地规定不还债就不准干其他的,不能搞顺周期政策。当然,也必须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标准超高,艺术馆、博物馆都是超豪华建设,这里面肯定存在严重浪费,我们必须找到办法防止这种事情再次出现。经济观察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执行,杠杆率上升不会造成财政危机吗?余永定:这里可以用日本的经验来说明。1996年的时候,日本国债对GDP的比例达到了92%,我去调研时,一位大藏省的人说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出了“马斯特里赫特红线”(1991年欧盟条约中规定区内各国都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国债/GDP的占比保持在60%以下)。他们说必须重建财政,于是就在1997年加税,结果加税后经济增速降下来了,宏观杠杆率反而提高了。因为宏观杠杆率是债务和GDP的比值。紧缩政策虽然控制了债务增速,但GDP增速下降得更快。我对这个事情印象特别深,日本政府的人也讲得头头是道,“我们必须怎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计算了对应于不同政策所导致的杠杆率的动态路径。但日本政府执行了旨在降低政府杠杆率的政策,结果却是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杠杆率。大致来说,一个国家只要经济增速高于利率,这个国家的债务就是可持续的。我自己常用的一个公式是财政赤字率除以经济增长速度,只要这个数值不太高,就不用太担心债务问题。例如,如果赤字率是5%,经济增速是5%,无论当前国债对GDP比值有多高,它的极限值就是100%。反之,在这个公式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趋近于0,不管作为初始值的国债对GDP比有多低、不管赤字率有多低,杠杆率都会趋于“无限大”。所以说,任何化债政策都要有利于经济增长。否则化债的结果就是杠杆率的提高,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政府有“四本账”,有些来自政府性基金的投入在理论上是无须通过税收偿还的。所以,在宽口径上,我们的政府部门杠杆率既不像自己公布的不到60%那么低,也不像世界银行测算的110%那么高。但即使按照宽口径计算,我们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依然低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此外,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拥有2万亿美元到3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总之,中国依然还有很大的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当然,也有人会说中国整体宏观杠杆率比较高,特别是企业部门。这个观点忽视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是向银行借款和发债。这种融资结构和美国有很大不同。2022年,中国A股市值占GDP的比例是65%左右,美国是162%。从企业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上看,中国还略低于美国。经济观察报:基建投资下降不是疫情后才出现的现象。疫情前很长时间,我们的基建投资增速都是不断下滑的,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曾经在基建投资上的增长“惯性”已经没有了?余永定:“四万亿”以来,随着调控思想的变化,基建投资增速从2009年9月50%的顶峰不断下降至2019年底的3%左右。中国基础设施确实比较超前。但基建投资增速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选择的结果。疫情之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恢复。2023年回升至5.9%。可以说在相当时期,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是逆周期的。政府往往利用基础设施投资熨平经济增速。经济观察报:2012年后,我们执行过刺激性政策吗?余永定: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时退出刺激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刺激性政策”,最多是一个中性,甚至是中性偏紧的政策。但从2013年开始,这个表述基本就是我们宏观政策的总基调,这么多年基本没变过。在面临通缩压力的时期,需要调整宏观政策思路。我们宏观政策的目标过多了。名义上,我们宏观政策的目标至少有四个,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汇率稳定,可能还要考虑到产能问题、房地产市场波动。目标太多就会顾此失彼,这中间有很多目标不应该用宏观政策来解决。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提出将我国CPI增长2%至3%明确为刚性目标。央行需要定一个通胀率的点目标如3%或4%,而不是仅仅确定一个区间,如低于3%就万事大吉。其中,对政策扰动比较大的一个因素是房地产市场。因为当时房地产市场投机性比较强,价格波动明显,干扰了宏观政策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要吸取的一个教训: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能太多,不能什么都管、什么都顾。经济观察报:我们对于刺激政策的担忧来自何处?余永定:我觉得来源于一些观念上的分歧,比如认为中国杠杆率太高,会遇到明斯基时刻,发生金融危机,我们对这类风险过于担忧。关于这个问题上面已经谈得比较多了,这里不再重复。还有另一类分歧是认为刺激政策会带来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首先,在宏观层面产能过剩等于有效需求不足。我们所说的产能过剩是一个产业层面的概念。在这个层面上产能是个动态过程:今天过剩,明天不足。政府是很难去判断哪些行业是过剩的、哪些行业是蓄势待发的,这些都需要市场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去尝试、去摸索。记得20世纪80年代,学界就开始提出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2003年,还出现了“铁本事件”。这一年中国钢铁产量大约是2亿吨。但“铁本事件”后,钢铁行业在很长时间中还是保持了每年百分之几十的增长,2020年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超过10亿吨。总之,中国并不存在宏观上的产能过剩,而是存在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但哪些行业过剩了、怎么出清产能,这个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应该由企业家来决定。就像手机产能要是过剩了,还有谁能比任正非更清楚?消除产能过剩不应该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很多问题只要政府不干预,企业自己会调整。整体上,我是倾向支持产业政策的。但产业政策应该有一个限度,政府替企业做主是不对的。政府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并在研发等环节给予一些支持。经济观察报:曾经的“四万亿”对很多人是一个经验,某种程度上也是教训。大家是不是也会担心现在出台一个刺激政策,还会带来某种“后遗症”?余永定:这个担忧是有道理的。“四万亿”的时候,我问一位负责同志,你们这么匆匆忙忙上项目会不会有问题。他说有些项目本是搁置项目,刺激性政策出台后又拿出来了,确实有点太急太快了。但“四万亿”的大方向还是对的。高铁是个典型的例子,当时对高铁有一些批评,但现在看来基本是错误的。没有高铁,中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经济观察报:刺激政策应该持续多长时间再退出?余永定:看情况,有可能时间短,有可能时间长。中国当然也存在着宏观政策解决不了的结构性问题,但我们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先让宏观政策“升温”。这两者不是二选一,只是有短期和长期的区别。比如目前我们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是青年人就业问题,而不是老龄化问题。老龄化当然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它不是目前最紧迫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增速每个季度都在下滑。因此,我们只能先从最直接的层面着手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一层一层地下去,直至最终彻底解决问题。理论上存在一个不需要政府干预的供求均衡状态。这种状态的达成或维持,可能确实要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理想状态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但在现实中,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熨平经济波动的时间可能会长达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美国的大萧条和日本的衰退都持续了很长时间。A股3天回到3000点!一切刚刚开始吗?少年在凌晨两点打赏职场大讨论:企业不是养老院,45岁之后怎么办
9月27日 下午 10:59
其他

少年在凌晨两点打赏

互联网公司的诱导消费设置和实名认证系统漏洞,家长的监护缺位,孩子淡薄的金钱观念,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场景增多,乃至充值打赏维权产业链的出现,共同促成了此类案件数量飙升。作者:任晓宁封图:图虫创意导读壹
9月25日 下午 9:03
其他

职场大讨论:企业不是养老院,45岁之后怎么办

面对延迟退休,有必要开启一场职场的大讨论,理解中国不同世代因为经济高速发展而存在巨大的差异,重塑不同世代融合的职场新文化,化解职场下半场的焦虑,同时构建更加务实稳健的养老观。作者:吴晨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9月23日 下午 10:18
其他

上百家A股公司年内被查!2700点动摇不了监管整治决心

有3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实控人、董事长或其他高管被调查或留置的公告。山东诚功(城阳)律师事务所孙玉鑫表示,上市公司高管被留置,通常意味着相关人员可能涉嫌职务犯罪,并且有权机关或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叁
9月22日 下午 3:13
其他

员工维权后,宗馥莉分红了

宗馥莉直言,娃哈哈内部仍存在着“搭便车”“坐快船”的思维惰性。而引入绩效这条“鲇鱼”,目的是要打破大锅饭。作者:叶心冉封图:东方ic9月19日,经济观察网从娃哈哈内部员工处了解到,9月18日,娃哈哈召开了职工代表会议。针对“娃哈哈将要取消分红、降低薪酬”的传闻,宗馥莉在会议上表示,娃哈哈今年不会取消干股分红、薪资结构没有变化。但分红将基于个人的岗位绩效,而非仅凭过往的资历或级别来分配。宗馥莉直言,娃哈哈内部仍存在着“搭便车”“坐快船”的思维惰性。而引入绩效这条“鲇鱼”,目的是要打破大锅饭。9月19日,账号主体认证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娃哈哈家园”公众号发布题为《蓄新力、开新局,以实绩、享实效——娃哈哈召开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文章。文章显示,9月18日,娃哈哈集团召开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出席会议。162名职工代表参加会议,近100名在杭部厂长、骨干员工列席会议。在员工、管理层和公司共三个层面,宗馥莉均在演讲中表达了寄语和希望。对于广大员工,她希望大家能够拥有自驱力、探索力和定力。对于管理层,她希望每一位科级以上干部都能成为变革的引领者,靠自己去拼一个好团队。公司层面,她提到,希望娃哈哈迈向世界舞台,让中国品牌屹立世界品牌之林。用全面的企业制度,成就精细化管理的娃哈哈。要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协同能力、降低风险,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针对干股分红的问题,娃哈哈曾出现员工集体维权的风波。经济观察网从多位娃哈哈内部员工了解到,近期,娃哈哈集团要求员工签署劳动合同至宏胜饮料,并取消干股分红,为此内部员工发起了集体维权。干股分红的来源要追溯至娃哈哈早年间设立的股权激励制度。资料显示,娃哈哈自1999年推出员工持股激励制度。2003年,娃哈哈已实现全体员工持股。2018年,娃哈哈全部股东数量超过1.5万个。2018年,娃哈哈启动股权回购。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18年,娃哈哈以3元(扣除0.4元,税后为2.6元/股)每股的价格从持股员工手中进行股份回购,其中将2元以特别分红回报的方式支付给持股员工,1元作为股份回购价。2018年4月,娃哈哈方面曾回应媒体称,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对原有股份高价全部收回,同时每年的分红总额不变,而是作为干股重新根据岗位、表现进行评定。此前,有娃哈哈离职员工曾向记者表示,在有些干部层面,干股分红的收入占据其全年收入的50%以上。9月8日下午,名称为“加油WHH”的微博用户发布了一则题为“娃哈哈职工集体维权情况的公开声明”的微博。该声明落款为“娃哈哈员工维权联络委员会”。该声明表示,最近,针对娃哈哈职工集体被要求转签合同、彻底取消员工持股制度以及非公允价格处置职工持股会对外投资等行为,引起了广大娃哈哈员工的强烈不满,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维权意愿。在此过程中,员工们自发组成维权联络委员会,以保护自身合法权利。对于宗馥莉在9月19日职工代表会议上提到的“今年干股分红不会取消”的回应,有娃哈哈内部员工表达了质疑,其表示,报告中特意强调了“今年干股分红不会取消”,那么,明年、后年如何安排?长期来看,由于仍然是虚拟的“干股”分红做法,娃哈哈万余名员工未来的分红收益从根本上无法得到保障。人数超过本科生
9月19日 下午 10:30
其他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新变化

深入宏观经济内部,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大市场主体、三驾经济马车的运行状况数据,呈现出一些新的形势、新的特点:国有经济发展较快、增长明显,民营经济不同领域参差不齐、有好有差,外资经济整体下滑。作者:陈永杰封图:图虫创意今年已经过去了8个月,上半年经济数据好于社会预期,可圈可点;但也有很多企业实际感受困难较大,议论较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统计局对经济形势的描述是:“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运行总体平稳,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短期波动,引发一些社会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深入宏观经济内部,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大市场主体、三驾经济马车的运行状况数据,呈现出一些新的形势、新的特点:国有经济发展较快、增长明显,民营经济不同领域参差不齐、有好有差,外资经济整体下滑。下面是过去八年及今年上半年“三驾马车”相关经济数据的简要描述与分析。一看投资经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增速累计计算,2015年至2023年8年间,全国、民间和国有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5%、3.7%和7.7%;民间投资占比由58.8%下降为50.4%。2024年1—6月全国投资总额24359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民间投资127278亿元,同比增长0.1%,占全国投资的51.9%;国有投资增长6.8%,远超民间投资增速。总体看,民间投资虽然仍占全国投资的一半以上,但其增长势头已经明显减弱,近年来情况更甚,近8年有6年低于全国增速,更明显低于国有投资增速。可见,民间投资增长势微,是全国投资增长明显趋缓的主要原因!二看工业经济:2015—2023年的8年间,国有工业增加值增速与私营企业基本相同,外资明显较低;营收增速,国企已经高于私企,外资低增;利润增速,国企大大高于私企,(按绝对数计算)私企基本停滞,外资增速很低;营收利润率,国企提高了1.5个百分点,私企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外企提高了0.3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国企营收利润率就已经明显超过私企;资产利润率,国企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私企降低了超过5个百分点,外企降低了约2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人均营收)国企提高了一倍多、私企仅提高12%、外企提高近80%。工业增加值:2015—2023年的8年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55%,年均增长5.6%;其中,规模以上国有工业增长51%,年均增长5.3%,私营工业增长54.5%,年均增长5.6%;外资工业增长35%,年均增长3.8%。今年上半年全国和规模以上的国有、私营和外资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4.6%、5.7%和4.3%。工业企业营收:2015—2023年的8年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按国家统计局公布增速计算,全国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增长了68%、69%、64.6%和36%,年均增速分别为6.7%、6.8%、6.4%、3.9%。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和规模以上的国有、私营和外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速分别为
9月17日 下午 4:36
其他

​14名被控涉嫌诈骗罪的元气森林前员工全部获得取保候审

包括元气森林全国营销中心原负责人叶礼诚在内的14名被控涉嫌诈骗罪的该公司前员工,在2024年9月12日及9月13日,分别获得取保候审,离开位于河南郑州的羁押场所。
9月17日 下午 4:36
其他

环保企业应收账款压过半年营收

上半年,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取法律手段“要账”,甚至与地方政府对簿公堂。但更多企业仍缺乏与地方政府“撕破脸”的勇气,而是持有“极端容忍”的态度,采用加强沟通等“软方式”要账。作者:杜涛
9月16日 下午 3:52
其他

断供房贷被冷处理

银行对断供房贷逐步转向冷处理。根据借贷人面临的困难、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分类管理,银行对不同类别的断供房贷,处置方式也不同。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处置方式更为灵活,形式更加多元化。作者:田国宝
9月15日 下午 3:04
其他

2块钱,东北超级老龄化村庄的一顿饭

在今年8月,这座如同世外桃源的村子久违地迎来了增量——村中心一家专为村里老人提供饭菜的老年食堂正式开始运营。每天11点半,村里老人只需自费2元即可来此就餐。作者:田进封图:经济观察网导读壹
9月13日 下午 10:48
其他

一家濒死汽车企业的自救

在对战略投资人的招募流程中,华人运通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需要缴纳“保证金”的规定,包括尽调保证金500万元、投资保证金1000万元,以及履约保证金5000万元,要求意向投资者既有财力,还要有真正想投资的诚意。作者:刘晓林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9月12日 下午 11:09
其他

选AI苹果还是三折叠华为

Intelligence的场景落地才是最大亮点,通过发布会的展示,得益于软硬一体的生态优势,她感觉苹果的AI功能在应用场景中做得“很丝滑”。苹果CEO库克在发布会后通过社交媒体表示,iPhone
9月10日 下午 11:22
其他

央国企也不愿拿地了

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TOP100企业的拿地金额同比下降40%。包括央国企在内的房企大幅度减少拿地。经济观察网获悉,今年以来,监管部门要求房企的销售拿地比不能超过40%。贰
9月9日 下午 11:20
其他

难买的进口药

除了进口阿奇霉素注射液外,自开展药品集采以来,拜唐苹、立普妥、瑞宁得、韦瑞德等多个知名进口原研药都传出过断货。作者:张英
9月8日 下午 6:36
其他

时隔8年,A股进入并购重组新周期

2024年5至8月,沪、深、北三家交易所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重组事件的动态逐月增加,在8月份突破80家,创出年内单月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今年已有15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重大重组事件的相关动态,而2023年全年的数量仅为131家。作者:蔡越坤封图:肖利亚导读壹
9月7日 下午 9:34
其他

七年调研万名骑手,一个社会研究者窥见劳动者的一种未来

骑手的经历投射出个体的疑惑、迷茫与困境——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起伏的当下,大量人群被困在算法中;大厂裁员、35岁中年危机以及年轻人就业难等社会议题让个人对工作预期有了更多不确定性。作者:田进封图:视觉中国导读壹
9月6日 下午 10:31
其他

谁将扣响全球性衰退的扳机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数据接连疲软,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制造业数据都表明经济活动持续放缓。这使得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信心下降,避险情绪不断升温。叁
9月4日 下午 10:50
其他

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

高价竞标者落选天经地义,但患者用药选择权也应该得到保障。目前的一个现实困境是,集采落选的药品难以进入医院,患者很难有选择。作者:梁嘉琳封图:视觉中国一位父亲发文讲述了一则就医故事:他的孩子因支原体肺炎在浙江某医院就诊,在对症治疗的药物中,该医院只能给患儿使用一款国产阿奇霉素,而非进口的原研药。孩子打了两天点滴后仍高烧不退,直到转去另一家医院,换成注射进口原研药——辉瑞的希舒美后才退烧。这位父亲问:为什么以前能用的进口药消失了?先要厘清的是,单凭家长主观描述的个案,不能轻易评判国产仿制药的副作用一定比原研药大,也不能断言国产仿制药就没效果。临床上有“好运医生医病尾”之说。疾病本身是有病程的,药物使用之后也需要一定时间起效。第三天换成进口药后退烧,难以排除之前国产仿制药“铺垫”下来的药效。但是,这位患儿家长提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像希舒美这样的进口原研药在医院确实不容易开到了。国家医保局的初衷是为了帮患者省钱。2021年,国家医保局指导国家药品联采办实施第五批全国药品带量集采,辉瑞的进口原研药因报价过高而落选。高价竞标者落选天经地义,但患者用药选择权也应该得到保障。目前的一个现实困境是,集采落选的药品难以进入医院,患者很难有选择。实际上,国家医保局从来就没有说医院不能采购集采落选药品。但是,为平衡集采中选品种的使用数量,国家医保局设置了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在一年周期内,参与集采的医院必须先完成集采中选品种的用量(由医院自主申报用量),然后才能用集采落选品种。通常而言,集采落选品种可分得不超过30%的空间。否则,集中带量采购的“量”就失去了意义。在这一政策下,有的医院为完成医保考核指标,干脆“一刀切”地只采购集采中选药品,完全不采购落选药品。二是集采落选品种并非不需要降价,有的地方要求,在一个招采周期内(比如2年或3年),集采落选品种必须将价格降至趋近于中选品种(比如:中选药品最高价的1.5倍或进口药在全球市场的中位价),否则会因为触碰价格“红线”被撤网。有时药企出于商业考虑,也会主动撤网。辉瑞的另一款通用名也为希舒美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就因为价格问题而撤网。这意味着,医院不再能从各省搭建的医药采购平台上购买到这款药物。另外,医保部门一些初衷良好的政策,在实践中也会造成医院行为的扭曲,让一些原研药即便进了医院,也不一定能到患者手中。比如,为了防止医药企业串谋医院、医生实施“钻空子”的行为,医保局将集采执行考核,同集采节约医保资金后返还给医院的资金拨付挂钩,这对医院是“真金白银”的吸引力。有的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结余留用资金而搞“土政策”,要求医生使用任何进口原研药都要先层层审批,这为医生使用药物筑造了人为的壁垒。一些患者不得不到院外药店全额自费购药,而这些药本来是在医保目录范围之内,可以经由医保报销的。结果是,患者不仅没有享受到集采的降价红利,反而因全价购药而增加了负担。这完全违背了国家实施集采政策的初衷。客观地说,医保部门的监管规则越来越严,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医院、药企和医保部门之间“猫鼠游戏”所致。这是许多公共政策都面临的两难: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但无论如何,医保部门和医院采取任何政策和行为,都要遵循患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医保部门对社会舆论反应强烈的集采落选原研药用药受限的情况要组织复盘,看看现行规则有没有滞后甚至违背医疗规律、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地方,对这些不完善的规则要第一时间优化。医院也不能把医保局集采的用量压力转嫁给患者,更不能借此牟利。比如,有的医院知道部分患者对原研药的药效更认可,或者单纯就是有品牌依赖心理,为了吸引更多患者住院,获得更多的医院收入,规定只有住院患者才能用上原研药,门诊患者则被剥夺了这种选择权——这不仅违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学伦理,还违反了卫健委根据疾病指征区分门诊、住院的临床诊疗规范。(作者系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理事)谨记小平警告:不改革死路一条告赢公安后“被寻衅滋事”
9月3日 下午 10:32
其他

告赢公安后“被寻衅滋事” 广东佛山民营企业家杨刚终获无罪

南海法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杨刚对案件引发和双方矛盾激化负主要责任”,因此,“本案尚不足以认定杨刚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作者:李微敖封图:图虫创意曾轰动一时的广东佛山民营企业家杨刚寻衅滋事案,在经历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年2个月,二审改判发回重审之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下称“南海法院”)于2024年8月2日,对此案做出重审判决。南海法院认为,“公诉机关指控杨刚犯寻衅滋事罪的证据不足”,并经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杨刚无罪。判决之后,公诉机关未有提起抗诉。2024年8月29日,数位接近案件的知情者向经济观察网记者介绍了这一情况。杨刚是佛山市新思维机电研发有限公司(下称“新思维公司”)、广东天一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天一公司”)等民营企业的企业主。2016年12月3日,有佛山南海当地村民梁汝昌驾驶着一辆小面包车经过天一公司门口,与该公司一部车辆发生轻微碰撞。双方为赔偿问题发生争执——天一公司一方称,当时梁汝昌要求赔偿5万元。而事后经警方核价,只需赔偿梁汝昌700元。当地村民梁兆康、梁国斌等人陆续来到现场,为梁汝昌助阵;而杨刚得知情况后,一边报警,一边带几位员工从新思维公司赶来。双方后来矛盾升级,发生打斗。2017年1月21日,杨刚一方称,在天一公司附近找到一张“赔付5万,不然烧你厂房”的恐吓纸条,并交给了警方。2017年7月12日,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下称“南海公安”)对杨刚一方做出单方面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杨刚被行政拘留15天,并罚款人民币500元。杨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南海公安告上法庭。该行政诉讼案由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负责一审,杨刚败诉。杨刚随即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佛山中院”)提起上诉。2019年1月3日,佛山中院就该案二审开庭。杨刚提出,南海公安在对他的行政处罚案中,制作了一份关于他的假的《辨认笔录》。这一主张获得二审法院的支持。佛山中院确认:对南海公安制作的这份假的《辨认笔录》,“不予采信”。然而就在杨刚起诉南海公安的行政诉讼案二审开庭之后、宣判之前,南海公安在2019年2月12日,又作出立案通知书,对杨刚以涉嫌寻衅滋事为由对其刑事立案侦查。南海公安立案的案由,仍然是2016年12月3日发生在天一公司门口的那场打斗。2019年3月8日,该行政诉讼案二审宣判。佛山中院判决,南海公安对杨刚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属于“行为违法”。这场官司,最终南海公安败诉。两个多月后,即2019年5月22日,南海公安以杨刚涉嫌寻衅滋事为由,将他刑事拘留。此后该刑事案件进入检察院及法院阶段,杨刚一度获得取保候审。2021年8月19日,南海法院一审判决:判杨刚犯寻衅滋事罪,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杨刚不服,提起上诉。他二审的辩护人由两位知名律师——北京市友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吴丹红和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群涛担任。2022年3月17日,按照一审判决情况,杨刚1年2个月的羁押期满,他获得释放。此案二审被多次延期,直至杨刚重获自由的两年多后,即2024年4月12日,负责二审的佛山中院做出裁定,以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一审判决,将此案发回南海法院重新审判。杨刚案的重审一审辩护人由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群涛和广东正念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志辉担任。重审中,南海法院认为:在案发期间,梁汝昌驾驶小面包车与天一公司的车辆发生轻微碰撞后,梁汝昌一方是否提出了5万元索赔之事,双方各执一词,说法不一,因此对这一事实存疑。而在案证据显示,上述交通事故发生后,梁汝昌首先叫来本村村民梁国斌等人到场,梁国斌又拔走天一公司车辆的钥匙,双方矛盾逐渐加深。杨刚得知情况后先让人报警,再赶往天一公司现场。南海法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杨刚对案件引发和双方矛盾激化负主要责任”,因此,“本案尚不足以认定杨刚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最终,“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南海法院判决杨刚无罪。此后,公诉方亦未提起抗诉。至此,这一肇始于2016年12月的案件,在经历两轮行政案件的审理,以及三轮刑事案件的审理之后,宣告结束。谨记小平警告:不改革死路一条为群众好的政策,群众怎么不领情多地政府虚增财政收入到底图啥
8月29日 下午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