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实验室

其他

最近的中产女人,开始穿网球裙上班?

谁能想到,第一批穿瑜伽裤出街的时尚风潮还没过气,最近的都市丽人们,已经开始穿网球裙上班了。
2024年7月25日
其他

打工人顶配开局:去广州

在所有的一线城市中,广州似乎是最能保持松弛底气的大型城市。无论外界如何快速变化,广州人却从来都秉承着一个原则,“做人嘛,最重要就是开心。”这座城市以拖鞋、收租、得闲饮茶而闻名,目之所及都一派悠闲。甚至江湖传言,街边的炒粉大叔、摆摊阿姨和环卫工人,很可能是手上戴着金表的隐藏收租大佬。就算你是外地来广务工的小年轻,在这片土地生活过一段时间后,精神状态也会逐渐进化为“凡事平常心”。有正在广州上班的小伙表示,和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的生活气息更浓厚、更接地气。还有在深圳打工的姑娘,闲时会把来一趟隔壁的广州当作度假,因为“在深圳,基本大家都在加班”,而在忙时做工、闲时喝茶的广州,人自动就能慢下来,融入到这份闲适之中。不过人们很少关注到的是,广州的松弛,也是靠努力和奋斗一步步奠基。他们只不过是该卷卷、该松松,不在乎什么奢侈的消费,只是为了更舒服的广式生活而默默努力。一位在街边摆摊的女孩,就深受这种广式精神的感染。她觉得周末刷手机追剧太颓废,不如出来摆摊,哪怕只挣两三百也行。对于她来说,赚不赚钱的倒是其次,只是不想自己活得萎靡。另一位95后女孩肉肉说,自己来广州的目的就是赚钱。当她为了上早班四五点就起床时,发现楼下的制衣厂工人早已开工,肉肉的反应是:哇塞,广州这个城市太好了,我就喜欢这样的氛围。在广州,你会看到白天坐在高楼大厦里办公的白领,在下班后就去路边开个手打柠檬茶的小摊,或是在地铁口卖花直至深夜。对他们来说,广州不存在努力羞耻,无论身处什么起点,无论赚多赚少,不努力才是羞耻。或许在别人眼里,这是来了大城市就必须经历的内卷,但在广州年轻人看来,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自己而奋斗。就像他们永远是一身的拖鞋大裤衩,出门不打扮也不会有任何的不适一样,在广州的年轻人,只想把心思放在自己觉得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当别人陷入了“努力努力白努力”的患得患失之中时,广州人不会一味内耗,而是悄悄把精力用在了如何提高效率上。务实高效,勤奋肯干,让广州年轻人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一边努力奋斗,一边好好生活。点击视频观看《热流》第三季的《广州到底香不香?》⬇️
2024年6月27日
其他

最近的北漂,流行去保定富养自己

小布每次来保定不知道该干啥时,就会开始狂吃模式,“保定有均价2元的面包店、3元的馄饨、6元的火烧、8元的板面、10元的鸡排……不夸张地说,兜里装100,够你在保定美食街炫一整天自助了。”
2024年6月4日
其他

月薪两万,你愿意当卡车司机吗?

在河北省衡水市,有一个比著名的“教育圣地”衡水中学还要卷的地方——物流园。这里不分白天黑夜地吞吐着无数卡车司机,他们南来北往拉送货物,日常作息几乎和一街之隔、备战高考的学生一样:凌晨起床,吃饭时间只有20分钟,去晚了可能没饭吃,甚至跑步吃饭,一直忙碌至深夜……提起卡车司机,你对他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互联网上那些网红司机身上。他们把车头装修成KTV包间一般,空间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小家电打造出一派房车感,让人误以为开重卡就像是公路片演的那样潇洒。实际上,现实中的卡车司机,根本无心关注自己的一日三餐,更别提在路上给大家伙直播逗乐了。就像他们说的,“像他们(网红)那样跑,一年得亏掉一辆车的钱。”为了压缩成本,卡车司机们连6、70元的旅店都不舍得住,只能蜷缩在杂乱的车厢里将就一下;经常是一路上憋尿,因为根本没时间找厕所;但是最痛苦的,还是要克服长久不能见到亲人的孤独感……所以,漂泊不定、永远停不下来的卡车司机,到底为什么要干这行?点击视频观看《卡车司机不能停》↓↓↓几年前,卡车司机还是个吃香的职业。你听说过他们月薪保底2万的江湖传言,也见到过“00后男孩开货车5年收入超百万”的热搜。如今,就连卡车司机自己也承认,生意大不如前了。以前是“货主求着我们拉货”,今年就变成了“我们求着货主给点货。”行业的不景气,让他们在甲方面前卑微了不少,就连隔着一道铁皮、一路车道的路人,也对他们有诸多偏见。有人认为卡车司机总是素质不高,仗着自己庞大的身躯和危险的属性,甚至时常故意开灯晃路人。其实是,他们的车灯本来就和家用小轿车的座位差不多高。还有网络谣传“开大车的都是不要命的狠人”,而现实是卡车盲区太大,而且根本刹不住车。所以,卡车难开,为什么还有一批批人不断涌入这个行业?大卡车高约3、4米,重量以吨为单位,又常常飞驰在最低时速至少为每小时60公里的高速路上……体积、重量、速度三位一体的巨大气场,其实是很多人的童年梦想。一位开大车20年的老司机说自己小时候就想开车。对于一些学历不足、试图寻找蓝领工作的人来说,当卡车司机的确是个相对合适的职业。毕竟相较于工厂里的机械化工作,在路上的速度与激情,更让人心神向往。有94年的司机小哥说,“95%以上的人开过大车之后,都不愿意去上班了。时间方面比较自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管着你。”但是,当年幻想中驰骋于路上的自由自在和威风八面,如今开始变成四处奔波、停不下来的困局。开了20年卡车之后,老司机只盼望着回家。女儿扑进怀里喊一声爸爸,才是最温馨的时刻;而司机小哥说,开大车会对婚恋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其他同龄人的社交圈里,他们聚在一起用旅行和美食抚慰身心。而司机小哥被禁锢在卡车车厢里,为了不拉肚子无处上厕所,不敢轻易入口没品尝过的食物;更别提把心爱的人带到车上,“你不能把刚认识的对象领到车上来,跟着你一起跑车拉货。”现实的打击,让各行各业都关关难过,但是当别人焦虑到失眠、睡不着觉的时候——卡车司机们却天黑不敢闭眼,一直在路上不停跑着。围绕着物流园开起来的买卖,是卡车司机的收入风向标。小卖店的香烟销售量越来越惨淡,其实是意味着,靠开大车能赚到的钱也是越来越少。与以前的简陋车型相比,现在的卡车冬天有采暖,夏天有空调。于是,即便旅店老板已经把价格压低了一半,司机们还是选择干脆住在车上,只为了省下一笔中转时住店的6、70块钱。甚至有人把老婆带到了车上,只为了多个人帮衬。夫妻俩连接上烧水器和小焖锅,彻底过上了“车就是家,家就是车”的漂泊生活。在这个移动的家里,生活一切从简只是司机们最表象的辛苦。就像那被锁住的车厢——你可能明面上连个货物的边角都看不到,内里承载的东西却只多不少。司机之间总不免聊到干这一行的风险,比如今年的大雪天气,有两个山东的卡友在山西坠崖。令人心颤的天灾人祸背后,还暗藏着更加窘迫的现实境况。“跑车一辈子,不出事儿你就算赚了。一旦你出事了,就算是白玩。”“上有老下有小,都是背着好几十万块钱饥荒,要不然这么滑,谁还出去?”有司机提到,曾经在一段短短15公里的路程里,他就目睹了3起事故。再提到此前听说的其他卡车事故,他只能哽咽着说一句,“就是他那两个孩子挺可怜的。”即便挺过了生命安全的危机,第二天等待卡车司机的,可能还有行业内的“恶意竞争”。为了能多赚到一点钱,多一次出车机会,同行之间在不停地压低运输价格。遍布全国的高速路,是连接各个城市、输送各种人和各种物资的肠道。旅行、出差的小车们只是这里的过客,高速路上更多的酸甜苦辣,只有卡车司机最知道。当提起20年的卡车生涯,一位老司机是满脸的愧疚,“老婆跟着我没有享福,跟我受罪了”。但艰辛再多,也必定有他们坚持的道理。在开了8年卡车的宋哥脸上,难得露出喜意的时刻,就是当他说起家里买了学区房、孩子上了重点中学的时候。即便有时媳妇发来一些让他毫无准备的账单,想着是给家人花的,宋哥也依然面带微笑。“给孩子买奶粉,又花了1300块钱;家里面还有小车买保险,审车又要花了2000多元;两个孩子光是校服就600元……”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源源不断的花销,正象征着全家在共同努力往前奔的希望。只是,现实偶尔也格外残酷。物流行业的郭老板说,虽然这里与衡水中学一街之隔,但司机们的孩子中,真正能去那里上学的却很少。即便孩子的成绩不如预期中那样优秀,卡车司机们依旧竭尽全力地供子女读书,那是他们更能寄托的盼头。就像40岁的司机老侯所说,自己已经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再让孩子干这行。“读书就不用再像我这么一年四季漂泊着。”这是我们的社会纪实系列片《热流》的第六集,点开视频,欢迎三连。点击视频观看《卡车司机不能停》↓↓↓【今日话题】你对卡车司机的印象是?
2024年3月21日
其他

最清醒的中年人,都住在北京石景山

石景山骑行友好,还吸引了不少外区来的骑行人/图源:贝卡贝卡据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只要问他石景山是不是郊区就行了。而想窥见一个北京中年人是否悟出了生活的真理,就看他有没有打算在石景山养老。
2024年3月11日
其他

北漂几年,才能告别北京像素?

对于资深北漂而言,每当提到网红神盘“北京像素”,即便从未亲临,他们也能顺口说上几句关于这里的都市传说——这里曾被视为“朝阳城中城”、“高级唐家岭”,是居住感最为拥挤的“北漂第一站”。这个位于东五环外、2010年启用的商住两用大型社区,跟它的名字一样,如像素般密集。“租房中介跟我说,鼎盛时期这里同时居住着近3万人,一层楼有32户,过道走廊像北京地铁一样看不到尽头。”这里曾被描绘为“空气中都飘荡着失意感”的北漂奋斗基地。“混出头了的都去望京买了房,没混出来的已经早早从北京退场。只有那些‘没法出版的作家、只能跑龙套的演员、火不起来的主播’此类处于中间状态的北漂,还留在这里为一个出人头地的奔头而日夜颠倒。”从地铁站出来,扑面而来的奋斗气息这里还是社会新闻常用的流量密码。北京像素最近一次上电视,是因为地下车库漏水,在北京的冬天里冻出了一个“长达两米、形似钟乳石”的擎天冰柱。“再芝麻大点的事,一旦冠名了北京像素,就原地蒙上了一层魔幻滤镜。”尽管像素的外观极易引发密集恐惧,楼道里小广告也无孔不入,甚至小区草坪里还遍布着新旧不一的动物粪便,“物业约等于没有,北京生活的最大优势——暖气,在像素至今是稀缺资源。”文艺风的雕塑上也布满了租房小广告但对普通北漂而言,这里仍是他们着陆北京后,能追求的最基础的体面。“在像素合租一个loft,相当于用别处一个房间的价格,租下了两倍的空间。而且再怎么远,像素也依然没有跌出朝阳。”一部分住惯了像素的北漂,不仅对其“野生”之处渐渐做到了视而不见,慢慢地还衍生出一种“像素人”的社区骄傲感。像素底商9块9的面“如果说北京的荒凉之处,在于商业圈的密度太过疏离,那像素就是北京不可多得、拥有完备供给的城堡。从超市、美甲、理发、宠物,到法务、婚介、钥匙托管,在像素里生活,就如同在城乡结合部一样便利且便宜。但出门一两百米坐上6号线,又能直达CBD的繁华。”北京像素的底商业务之一有人说,北京像素如同一条在北京上岸的快速通道。“现在的均价3万左右一平,200多万的总价,就能买下一套上下加起来100多平的loft,这价格在北京谁说不是捡漏。”北漂康康看房时拍下的loft内部环境在像素,租房的北漂总想着有一天升职加薪可以离开这里,但决心在这里置业买房的北漂却忍不住四处安利。“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买房,像素户与户之间离这么近,能有隐私吗?我说——那总比和别人合租强吧。”北漂9年的媒体人阿皮,经常从一站地之外的常营骑车抵达像素。“如果说,拥有大型商圈的常营是像素人的长期外挂,那像素就是常营人的聚会大本营。大批的剪辑、导演等传媒人聚集于此,各种小店也自成一派。”曾经像素loft里的聚会
2024年2月2日
其他

年轻人专门去3.5分餐厅吃饭,结果:

这类评分系统里的低分餐厅,往往都是开了多年的老店,并且总有一个对评分没那么在乎的老板或者老板娘。这些装潢差、环境差甚至服务也并不细心的餐饮店,正在因为好口味被重新发现。这是一种“餐饮本质的回归”。
2024年1月26日
其他

最近的北京年轻人,流行周末去沈阳

长久以来,周末去哪里,是每个追求体面的北京白领都要面临的难题。而北京中产周末度假的鄙视链,一直是离京优于燕郊,南下优于北上,阿那亚则优于其他任何目的地。刚刚开始北漂的人,大概率会热衷于朝阳区的生活方式展演,和胡同里的bistro和小酒吧;一旦新鲜劲儿过去,就免不了想逃离五环内的喧嚣,琢磨着去西郊爬爬山,玩些“假装不在北京”的小把戏。但,只有懂了北漂的真谛,才会愿意费时费力地离开北京过周末,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一次恰到好处的时间管理。当阿那亚几千一晚的房间都被订空,去这里度假的理由就变得不足为外人道。如今,从朝阳站花上两个半小时高铁直达沈阳北站,落地“东方小巴黎”,正在成为北京中产一场周末放风之旅。沈阳是近在咫尺的“出国平替”,你既能在西塔一条街上拍出和韩国街头无异的打卡照。也能在拐个弯儿就到的天主教堂广场,假装在巴黎;在沈阳花的仿佛不是人民币,而是欢乐豆,每一笔消费都能给你实打实得落地。在北京吃一顿饭的零头,放在沈阳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消费。八块钱一个的鸡架,十五块钱必定给你俩,这是沈阳大姨们心照不宣的默契。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沈阳,和北京的美食荒漠一对比,去沈阳就像回老家。“泡完温泉往床上一躺,你肚子里的拌鸡架和鸡肚面等碳水核弹正在静静地消化,那种晕碳的幸福感,只有回老家时才有。”在京哈高铁还未开通之前,东北旅游业一直如一个神秘的传说,飘摇在山海关外。如今,周末的沈阳已经被北京中产占领了。“你在洗浴中心搓澡,都能听到旁边的小夫妻在聊朝阳区房价。”站在欧式建筑前,背后就是酷似霍格沃茨城堡的天主教堂,复古小汽车一开,仿佛在国外的气质就拿捏了,这下谁还分得清纽约和沈阳?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周末的汤泉,正在成为北漂的精神按摩所

洗浴中心男女宾各自只有一个泡澡池,它则有四五种温度不同、调料不同的汤池等你品鉴,洗浴中心休息区的娱乐只提供看电影,汤泉却有乐高、游戏机、秋千任你游玩,前者只能清理你的身体,后者方能净化你的心灵。
2023年9月8日
其他

山系穿搭的年轻人:天天上班,但随时准备荒野求生

你的城市已经被“山系”占领了。低头看看路人的脚,户外鞋就跟城市蟑螂一样层出不穷——图源:@加加油露营椅成为一切生活方式的代言,急了的店早就切换“室内户外”模式,提供松弛——“就连移动摊位都开始全套‘山系摆摊’了,在通往地铁的路上,两步三辆露营车,鲜花、烤肠、手冲咖。”当山系场景由于过于普遍而从小众走向廉价,山系穿搭却成了年轻人的“新型隐奢”。最火的街拍,总会混入那么一两件单价上千的山系单品,在造型上营造一种“热爱自然、每天户外”的精英时髦感。然而,真正正统的山系穿搭,不只停留于对单个畅销品的追逐,而是从头至尾都必须机能武装——“这是户外潮流人士一以贯之、内外兼修的实用系统。”配齐整套山系穿搭,付出的价格不亚于买了一个奢侈品包包,即便城市生活,并不能给予这些功能充分的用武之地。有人说,这是“买最贵的装备,玩最拉胯的野外”。但是连年假都很难请的年轻人最懂化解,“重要的你享受了多少,你在朝阳公园就能全方面户外,就没必要驱车五十公里找个人烟稀少的荒地追求野生了。”每个山系穿搭爱好者,都曾在某个时刻,对自己进行过洗心革面的时尚教育。图片源:@不知九以前不理解爹味马甲、钓鱼帽、徒步鞋以及各种颜色的冲锋衣,如今才明白,所有的误解只是因为自己不懂穿搭。“刚上班的时候,我还在迷恋正装、油头和黑皮鞋,试图在职场上武装出大人的模样,结果成了公司最不好惹的新人。”三年前,80后老马还在迷恋男子气概穿搭,看到有人穿山系,就会觉得很土,像父辈出门钓鱼似的。结果,2020年开始接触户外后,老马主动接受了山系穿搭的再教育。老马的家已经被山系占领从需要频繁进行市内骑行开始,速干衣打开了他的山系之路。“自从感受了速干的清透与干爽,再也回不去优衣库的纯棉T了。我在几个月内迅速把衣橱都更新了一遍,之后买衣服先看有没有功能,再看是不是好看。”
2023年8月9日
其他

最近的北京中年人,流行去奥森公园找自己

当小学生研学团占领北京,奥森公园就成为了北京为数不多的没被挤兑的地方。在以拥挤闻名的望京、天通苑与回龙观,你只要花三十分钟就能地铁直达奥森,它用680公顷的宽容,大大方方地稀释了首都夏天透不过气的密集感。这个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盘踞在朝阳、海淀和昌平区的北五环交界处,也使每个区的居民都觉得奥森属于自己。它用宽阔的占地面积,理直气壮地抵住了东边朝阳区源源不断输送来的洋气。又因为这里没有松弛教育,也没有时尚展演,所以鲜少出现在社交网络的话题里。奥森默默规避着北京的生活方式内卷——当朝阳公园晨跑的都市白领,把lululemon穿成了上路的门槛,亮马河的桨板和游船并驾齐驱,让这里成为了时髦的移动会客厅,而奥森充满北京气质的朴实,正在俘获中年人们疲惫的心。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不必去表面松弛实则静奢的中产大舞台,来彰显自己的过时与落寞,奥森的“正好”就成了一种保护色,你可以说它土,但奥森是真无所谓。白天的奥森是中年人晨跑的共享健身房,夜晚,奥森前方的中央广场,就成了唱野歌蹦土迪的午夜俱乐部。这里没有生活方式,只有生活,就这样,奥森成为了北京中年人隐秘的精神高地。在chill这个词还没流行成为都市里时髦的生活方式,奥森就已经先践行出了这种生活解法。在奥森跑步,指示牌会克制地给你标出跑道距离,但也提醒你“拒绝功利的争分夺秒”;这里为独处者提供了目之所及的便利。由于这里实在太大,没人会为了争抢空间,和你挤坐在同一个长椅。而森林公园又没什么景点的概念,所以坐在哪里都是最佳观景地。奥森的随意,还体现在了不跟你过多算计。位于北园的梅花鹿营地门票标价88元,但因为鹿全天散养,其实在河流一侧就能随时偶遇。还有网友直接0元购在海淀住了5年的北漂姑娘Linda,去年搬家到了朝阳东边。离奥森越来越远,Linda却没放弃在这里晨跑的习惯。每个周末,Linda都会坐上将近一小时的地铁,来奥森跑上一圈,“在这里跑步不用带脑子,一圈下来就是正正好好10公里,还不会迷路。”“还有,这里森林覆盖率可比新家附近高多了,一进公园就感觉呼吸顺畅,这就相当于免费的富氧空间,下过雨后空气都是甜的。”对Linda来说,奥森离现在的生活圈更远,也就更容易放松。“跑步除了锻炼,还是一种独处放空的方式。去小区周围跑步总免不了偶遇邻居,但在奥森无论干什么,都有一种不会被注意到的安全感。”她说连奥森的流浪猫都很有分寸感,会等人跑过去再过马路奥森的偏僻和广阔占地,天然形成了防御,屏蔽了商业的渗透。“从现实到网上,处处都在给你压力指导你消费,你很难发现一个地方没有商圈和广告,而来奥森,除了跑步就是放空。”还有人把在奥森独处,称作中年人的定期返祖。这里不仅常年有人观鸟,还有人把找鹿、看鹅、喂兔子连成线路,一站式完成动物园打卡。小某书上,有大量找梅花鹿的攻略如果你想沉浸式感受大自然,还可以在草地或长椅直接躺平,听着水声和鸟叫的3D助眠asmr,美美睡上一个午觉。如果说,日常的奥森是中年人心照不宣的放空据点,那么夏天的奥森公园,则凭借着向日葵与地肤草成了网红户外大影楼,吸引了不少小年轻的目光。裙子和草帽是标配,文案是“想你的风终于吹到了奥森”,发上一条在地肤草上躺着的小某书笔记,小年轻们的周末都市生活才算达成了闭环。图源:左@梦想秀秀/右@沈默在北京,有人在朋友圈晒798的艺术展,晒胡同里的city
2023年8月8日
其他

什么样的年轻人,大热天在户外晒背?

万物生长靠太阳,晒一晒总没错但请注意温度,不要烫伤晒伤北京天一热,草皮上松弛躺的人潮就退去了。高温四十度,如今还肚皮贴地,趴在户外的,就只剩下针对性晒背的人了。晒背,也称天灸,简单粗暴地讲,就是在太阳底下晒后背。年轻人把这种养生方式称为“跟太阳借阳气”、“免费的大自然补药”。当一些人还在谈论体感温度、高温补贴以及没了空调活不成的话题时,晒背党早已开始兴奋了。“这周二开始,我就正式进入晒背养生计划了,为期40天的三伏天,就是我的限定盛典。”行为看似粗暴,其实内含不少门道,讲究点的,不光看时辰还得配合饮食,属于以晒背为抓手吃喝睡练全面发展。而且晒的规矩也不少,但凡隔着窗玻璃,都会被视为无效养生——当然随意点的,只要有背就行,太阳底下一躺,跟发霉的谷子一样,只管晒——图片来自@大脸WEI如今,晒背已演变成了一种户外运动。原本热衷户外的年轻人,如今也放弃呼哧带喘的运动劳作,把每天早晨半小时的公园晒背,视为中场休息。“比起一动就躁的拉练,躺晒属实友好许多,即便不能徒步,也能完成每日光照KPI。”晒的人一多,农村的天井,都有了南法海滩的既视感——图片来自:@鑫梓从鸡犬相闻的田间地头,到车水马龙的大厦天台,城里的打工人也安排上了午间晒背养生觉。45度角的背,跟太阳能光伏发电一般,与宇宙交换能量——为下午的工作增加续航。图片来自:@花路予虎是的,追捧养生的年轻人,连钱都不想花了,“面朝大地背朝天,就是在跟大自然薅羊毛,太阳越大,我就越兴奋。”有人追求美白,有人玩起美黑,对于晒背党来说,他们则属于中间量的“美健”。“晒背本质就是保健,不是追求肤色而是追求健康,在美黑和美白这两种极端之中,我追求内在的与自然的互动,所谓向自然获取能量。”户外晒背,要抵得住异样的目光最近,如果你在某个艳阳高照的晌午时分,走进北京任何一个公园,可能都会遇到一两个晒背人。图片来自:@Chalk-W在北京CBD工作的90后宝妮,是一个热衷户外的外企人,就算是工作日,她也会拿出午休时间,在户外吃饭或者晒太阳。“公司楼下的CBD城市公园就是我的据点,我经常和同事在这里吃外卖,吃完饭顺便晒个背,养生的同时还能静心冥想。”中午,城市公园多是遛弯的白领,上班期间坐下休闲的人很少,于是晒背的宝妮就成了公园较为特殊的存在。“路人也很好奇我在干什么,了解后,有人跟我约了下次组团晒。”对宝妮来说,在寸土寸金的CBD,能找到一个可以冥想晒背的户外环境是很珍贵的。“你甚至能听到鸟叫和树叶的窸窣声,这是待在格子间里体验不到的,人一旦安静下来,感官就会变得非常敏锐。”有人认为晒背应该远离潮湿,而宝妮觉得晒背就是晒太阳,随意一点更好。不少人担心晒背会变黑,对热衷户外的宝妮来说,坦然接受太阳赋予的肤色变化,也是一种更符合审美潮流的松弛。“我下一步还打算进阶到桨板上漂浮晒背。”涂抹椰子油“很多外国人喜欢在沙滩裸晒,按照中式养生说法,这样容易湿气入体,但他们并不在意。法国朋友跟我说,在他们的审美观里,特别白意味着不健康,你得有点阳光的颜色。”宝妮说。对一部分入坑晒背的人来说,之所以选择这种形式,更多是因为晒背实在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相比其他需要蹦蹦跳跳的运动,晒背只要你趴着就行了,没有什么坚持不下来的。”而且太阳不光免费还很大,“所谓晒背养生,只是把付费按摩换成了免费阳光而已。”晒背养生比许愿池的王八还灵,晒背后还愿的人比比皆是。图片来自:@张mood晒背爱好者嘟嘟,把晒背视为“养生界的反季大促”。“所谓冬病夏治,效果加倍。与其冬天食补、刷医保针灸、按摩,不如在恰当的时间,进行自然疗愈。”80后游泳培训师老王,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健康焦虑。“因为长期居家办公,妻子免疫力降低,生了不少病,人到中年,父母健康也开始亮红灯,有一段时间,我和妻子患上了严重的健康焦虑,甚至因为研究养生,我们在望京直接开了一家艾灸馆。”打小和水打交道,自称“喝着冰牛奶长大的一代”的老王,自觉体内湿气过重,脾胃不好,睡眠短浅。今年5月份,在妻子的推荐下,开始尝试户外晒背,目的就是祛湿补阳和改善睡眠。晒背的老王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撤出健身房的中产,都去爬楼了

当你总是奇怪,邻桌的同事为什么总在下班前半小时从工位消失,又总是满头大汗地在一个小时之后回来收拾东西走人,那极有可能,TA是瞒着你悄悄习得了一种带薪摸鱼的最新方式:在公司爬楼健身。你以为的爬楼,是住在老破小身不由己的副产品,又或是在地铁里濒临迟到时,才迫不得已选择的超车路线。然而,勤于雕刻身材曲线的城市中产,则早已将爬楼发展成一种系统的运动方式。甚至有健身教练也走出健身房,开始研究如何将爬楼引入自己的教学体系。别人的分享是跑步里程,有人的分享是爬楼层数一直被当作苦差事的爬楼,一旦跻身进入健身方式的家族图谱,反倒意外地凸显出了极高的性价比:在自家楼栋就能开展的爬楼,出门即可得,零通勤抵达,无需担忧日晒雨淋,更不用考虑出门穿搭的展示面;爬楼还极其简单,零基础也能立即启动。只需稍微注意一下发力姿势,不用请私教和摆弄健身房复杂的器械,也能在高效刷脂的同时顺便臀腿塑型,单位时间的热量消耗甚至可能超越了跑步跳绳;最重要的是,爬楼,根本用不着花钱。楼梯间是中产每天早上醒来要征服的第一座高峰。最努力的爬楼人,每天100层打底,25层至少爬4趟。在经历了西西弗斯般的轮回之后,最后一趟登顶的喜悦不亚于爬上了珠穆朗玛峰。尽管爬楼很好,但不得不承认,缺乏沿途的风景,独自爬楼的过程终究是枯燥而艰难的。但坚持爬楼的勇士,早已学会了在孤独的楼道里,自己给自己打鸡血——“爬楼的每一步都算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连爬楼都不能登顶,你凭什么登顶人生高峰?”“游泳太贵,爬楼不会,你的人生还有什么机会?”爬楼,是中产在健身层面的一次降本增效。在每天清晨经历了这样一轮意志磨练后,一天中剩下的那些焦虑时刻,相比之下都变得可以接受了起来。“健身不用整那些花里胡哨,直接爬楼。不仅不用花钱,还顺便解决了我的精神内耗。”今年开始,健身快5年的互联网大厂人Lily观察到,身边的那些中产朋友,去健身房的次数越来越少,自己常去的健身房即便在晚高峰时段,也不用排队等器械了。“我的私教上课都丧眉耷眼,抱怨学员好多都不续课了,再这么下去他得转行。”经过一轮消费上的“断舍离”,中产们发现,“为了所谓的高端品牌器械、强加的富氧空间,还有主打私密性颇好的淋浴间,1万多块的健身卡实在谈不上一分钱一分货。”更何况,健身卡的结局大多止步于“充过就是练过”。“这么热的天,去健身房的路上才是最大的锻炼。”相比之下,去公园跑步这种抛却形式、返璞归真的运动,显然实际太多。但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一块适合跑步的户外场地并非触手可得,“公园很多,但离我也很远。”任何一点天气上的风吹草动,也能轻易劝退每个早八人。“既然在哪儿练不是练,为什么不去一个更近更方便的地方呢?”此时,踏出家门即刻抵达的楼梯间,成为健身在形式上的再度降级。天还没亮,一位爬楼人已经出现在了楼梯间广州的互联网人Aiko,从今年5月开始尝试爬楼。“我之前也办过健身卡,学过游泳。但打工人经常就会加班,要么你没空要么教练没空,过去了还要换衣服整一套流程,很容易放弃。”自从发现了爬楼这种方式,放弃健身就再没有了借口。“家门打开就能开始,就算穿睡衣都能爬。”边爬楼还能顺便把狗遛了甚至因为一些公寓配置的是中央空调,所以“电梯间的凉风在每一层都能渗进来。”Aiko住的那栋楼有30层,她每天早上空腹爬120-150层,往返4-5趟,一个月下来瘦了十几斤。甚至还发展了表姐当自己的“楼搭子”,每天早上一起爬楼打卡。“爬楼跟我打泰拳是一样高强度的消耗,但爬楼成本低啊,泰拳一小时几百块钱呢。”一位爬楼人在爬楼途中找到的乐趣刚开始,Aiko爬楼只是为了健身减脂。后来,爬楼成为了她每天早上的必备“放空”。爬楼时有多累,登顶后就有多爽。对Aiko来说,爬楼的过程就像看反转剧。“我每天5:30起来爬楼,那时候楼梯间空气也不是那么好,灰秃秃的也没什么景观。但你坚持一层一层爬完之后,登到楼顶俯瞰城市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边拉伸一边看看蓝天白云,心里会想:反正一天又过去了,今天可能会还不错吧?”一位爬楼人的登顶景观
2023年6月2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有多少北漂,正在提前布局老家生活

工资有了奔头,人对未来就有点望梅止渴的憧憬。对北漂来说,放在以前,这憧憬叫“努力成为新北京人”,这里永远充满机会,但同样充满了竞争,普通人想要留下并有所成就,向来都不容易。每年都有无数人来到北京,也有无数人离开,看惯了人来人往,在北京留下的妄念,便不敢轻易说出口了。你再问一个北漂,是否还想留在北京,他们的眼神里就只剩下闪躲。“如果北京不赶我,我大概率不会离开。”被都市生活打磨久了,对北京的爱意就只剩下卑微。事实是,他们看似没想明白,在北京打拼到底是为了留下还是离开,其实早就开始密谋布局PLAN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大家都讲普通话后,年轻人却说起了方言

为此,三联生活实验室随机访问了一些朋友,他们有的千里求学,有的暂时在都市漂泊奋斗,突然被要求用方言来表达自己,第一反应差不多都是“我真的不会说/忘记怎么说了/一下子说不出来。”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假装不在北京的年轻人,都去了郊区夜市

资深北漂心里都清楚,北京虽然算是个国际都市,由于缺乏街头小吃、地摊和夜生活的浸润,很多时候又有点像个超大的封闭小区。或许是因为要么扬沙要么扬絮的天气不适合户外,或许是因为24小时营业的地方太少了。除了夜夜笙歌的什刹海和三里屯,想在北京的夜晚找点夜生活,年轻人能去的地方总不外乎那么几个——一波戴着工牌的都市男女从国贸出发,结伴涌入了不同方向的京A酒吧;海淀的上班族聚集在知春路的丰茂烤串,撸完串还得回家加班;至于五环外的西二旗大厂人,则被动辄一小时的进城时长劝退,早早缩回回龙观的合租房,彻底失去了享受夜生活的资格。不过,就算京A酒吧里总是人潮拥挤,烤串摊的油炸和碳水给人加班的动力,这种夜生活也总是差点意思。比起其他城市凌晨时分仍人头攒动的步行街,通宵营业烟火不停的小吃摊,北京的夜生活,只能算是北漂们下班后赶场子的消遣。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裸辞大厂人,正在集体奔向义乌

不知什么时起,月薪到手2、3万(不含年终)成了一个门槛。对于互联网大厂的普通打工人来说,这个刚好能达到体面的数字,也刚好买断了他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经历了大厂裁员潮、看到陷入35岁危机的同事,对折或者消失的年终奖后,这些看起来不错的月薪,再也不能给打工人以安全感,年轻人给坐班所得工资起了另一个名字——“窝囊费”。打工没有出路,押注公司股票反被套牢,创业课只想割你韭菜,在被互联网的致富泡沫忽悠了一轮又一轮之后,年轻人的时代命题仿佛只坍缩为一个:怎么搞钱。很自然地,一些人将目光从打工转向做生意,“毕竟打工是给领导换车,做生意才是自己掌握财富流动的方向。”然而,做生意往往需要不小的投入,但所幸,这群年轻人最终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一个只需几千块钱就可以试水创业的民间商学院: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社交平台上翻不到底的义乌创业贴在小某书上搜索“义乌
2023年5月9日
其他

反向旅游的年轻人,正在炒火下一个“淄博”

如今由社交网络组成的平行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宣告生活的优雅。那些在朋友圈旅游大赛胜出的朋友,相信没几个是靠剪辑和PS技术赢的,全部都来自选择上的一骑绝尘。当你还在抱怨景区人多的时候,机智的年轻人正在贡献他们的解决方案。他们避开人群,去探索那些被流量忽略的人文角落,用“反向旅游”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种经验不仅对于假期,就算是周末短途游,都能有很好的启发。一批反向旅游爱好者们,正在逃离被大众与热点包裹起来的城市,前往那些小众的、曾经被人忽视的冷门旅行地,试图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体验。这些逆向思维绝佳的年轻人,可能是第一批从沙河徒步去国贸上班的狠人,是第一位错峰去淄博隔壁撸串的智者,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避开人群,既远离了大众,也赢得了朋友圈的羡慕。当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他们在白洋淀的农家乐刚完成了“收网”,当峨眉山的猴子刚借走朋友的相机,黔灵山的猴王久不见人,甚至要把王位传给他们。“反正都是出去玩,去哪玩不是玩,别人去首都北京,咱去甘肃太京,别人在杭州差点被挤得填了湖,你在雷州赶海摸鱼,龙王看见都懒得管你。”94年出生的韩烨熟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是《瓦尔登湖》的粉丝,他对旅行有自己的见解和坚持。“上下班地铁人挤人,坐电梯人挤人,去食堂人挤人,好容易放个假还是人挤人,那我不白放假了。”而立之年,总要多少学习下如何与生活和解,而和解的第一步,就是环境决定心境。“反向旅游不是个性,而是种理性。”对于小韩来说,重要的抉择都是在池塘边的榕树下完成的,静谧的湖水泛起涟漪,他能从中窥见关乎未来的思维导图,当然,也包括下一个要去的远方。对于被网红滤镜加载的每一个景区来说,人山人海不是一种虚词,甚至和数量无关,它指的是一种双脚离地飘忽不定的游离状态,在假期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体验。即使有幸上了车,还是没座,更甭说是返程,还是没座。跟着热搜旅游,还是自我发掘一种闲适,小韩有自己的方法论,这是书中没有的标准,答案都静卧在山水之间。他主打的就是反差感,这甚至成了某种执念和信仰——原教旨驴友参透不了这种神秘的因果,过来人才能悟出这种炒冷灶的艺术:“热门景区的神仙都很忙,人少的地方香火也弱,神仙瞅着你,也觉得新鲜,灵得很。”这是小韩的生存哲学,朴素的价值判断体系,在当下愈发复杂的工商社会尤为珍贵。同样持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可见是工作与学习的庸常,羁绊了人们的思路,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有意外惊喜。“要知道,即使是在一些冷门景区,也总暗藏着一些奇异的缘,这已经不是反向旅游的范畴了,这是反转旅游,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经历怎样的转折。”但更多的年轻人之所以选择“反向旅游”,其实是在选择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人文环境,最近的淄博,正是很好解答了服务业的落地问题。在那些冷门小众旅行地,野生的猴子不会追打你,黑导游黑出租也无法开枝散叶,当地的朴素民情,其实都是在给你一种暖心的加持。而关于省钱这一块,更是不必多说:看着别人发来截图,西湖边的酒店价格单位变成了“万”,你的目的地酒店才象征性地涨价了50;别人连排两天队都没吃上小饼烧烤,你早已在尚未完全商业化的古镇里,枕着月光入睡了。“诗和远方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可以是用300块出头,住进柳州的五星级酒店。”一趟假期下来,别人忙着吐槽复盘和回血,只有你抿着满意的嘴角坐在办公桌前,密谋下一次出行。“反向旅游”确实省钱,但快感并不来自于省钱,而是通过省钱发现自己“选得对”,继而又增加了快乐反向旅游的玩家老丁,曾经在朋友圈解释过“反向旅游”的真谛,“很多人羡慕我的洒脱,他们不知我是被迫请了年假,中秋前出的门,快重阳了我还没回单位,买不上返程票,找信得过的朋友帮我一块点那个抢票,每次都差一哆嗦,我现在打麻将也是万事不求人,都靠自己。”老丁是小众旅行圈中的活化石,平均每周都要发布两篇长文,一篇是怎么玩去哪玩,一篇是揭露当地的路况惨状,“高德京郊周边的路况实拍,有一半是我拍的,如果路况半个月了还没更新,我再推给你,说明人确实少”,在chatGPT还没普及的年代,他就是很多人的出行AI。但老丁的计划不如变化,再精确的思维导图也不如天算,在出游高峰期,即便是在周末的出行规划,都可能因为一次赶不上车而导致所有预定都作废。网上的这种不幸比比皆是,那不是玩,计划最后变成了课程表。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即便去了自己认为的“小众景区”,也可能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从众”。“他人不是地狱,但人多一定是地狱。”这时候你才知道,反向旅游,指的并不是地方,而是感受假期是固定的,出门也是固定的,你唯一能自主决定的只有目的地的不同,有人总结出反向旅游的核心要领:其实就是一个圈地的过程。并不是一定要去人极少、极其冷门的地方才叫“反向旅游”,对更多玩家来说,重要的是随机的惊喜。如何选择自己的目的地,恐怕拥有不同奇怪技能的年轻人,都会产生自己的判断方式。印象派游客,保持悠然南山的雅致,他们远离喧嚣的城市,组团去深山徒步,呼吸新鲜的空气,热衷于探索自然景区,或能从热门城市中找到意想不到的景观;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
2023年5月8日
其他

被民宿放鸽子,是五一苦行的必修课

全国人民憋了3年的消费欲,终于在这个五一报复性地爆发了。各旅行平台早已用数据发出了“人多预警”:“国内机票酒店预订比去年同期劲增超10倍”、“境内酒店搜索热度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200%”……热搜词条上的数字你也早已麻木,触达直觉的只有一个事实
2023年4月29日
其他

K-POP怎么就变成了中产的广场舞

靠在广场跳K-POP,团子的抖音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她感慨,虽然自己的舞技还有很长的路需要磨练,但“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能够不被消费主义绑架,还能越过信息洪流被看见,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第一批押注海南的年轻人,后悔了吗

只有资深北漂才会懂得的一个事实是:如果一个新来的北漂,在3年之内就获取了一张北京户口,即便月薪不过万,也已经击败了99%的非京籍北漂人。如果在实力和运气上都拼不过别人,就只能在选择上下功夫。于是,那些奋斗了数年,依然落不成户口的北漂,开始用另一种方式弯道超车:把户口落到海南。随着“海南2025年封关”、“海南岛即将成为下一个香港”等消息逐步放出,一批认为老家户口含金量不足的年轻人,开始争着抢着去海南落户。“反正我的户口又不是北上广的,留在老家也没啥用。”这群“新海南人”期待着,“上一批城市化红利没赶上,押中了就是下一批坐地户。”在他们的想象下,海南是连结国内外的开放口岸,是一个靓丽到可以当成旅游目的地的故乡。且落户条件比一线城市宽松太多了:41周岁以下公民,只需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就可申请人才落户。封关后,拥有海南户口不仅可以随便买免税商品,还能享受产业零关税、个人所得税全国最低等岛民福利,参加一些国家的旅行团还能免签出境。“落户后再买个房,升值空间未来可期;就算不卖也可以在海南就地躺平,人生又少走几十年弯路!”一批在大城市卷不动的年轻人,用一张海南户口,提早为自己买下一支未来养老的潜力基金。还有一批直接搬去了海南,“办户口之前先来适应一下环境。”渐渐地,一些头脑一热搬来海南的年轻人发现,户口红利到底啥时候能发挥作用,长期看来仍然是未知数。但在海南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才是需要切实应付的。一位年轻人如此形容在海南的生活:“海南确实好,但前提是,你得是真来退休的。”亲身来海南过过日子的年轻人才知道,在海南上班要想攒到钱,几乎一场不可能任务的挑战。这里的上班族普遍工资不高,“每个月3000-5000是主流,能选的行业、岗位,种类也远不如大城市。”房价也越来越高攀不上。三亚、海口的新房均价在2-3万,就连三亚隔壁的陵水县城,房价都已经超过2万。“一些老年人都在这儿养不起老了,开始撤离到云南。”物价虽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得离谱,但有些品类也比肩北上广了。有博主曾把海口、三亚的农产品物价与其他主要城市进行了对比,发现海南的牛羊肉、鸡蛋这类常吃的食物,均价比北上广还高出一截。图源:海南省价格监测中心如今的海南,正在成为一座新的围城。困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把自己对优雅退休的全部幻想都寄存在了海南;而真去了的年轻人,却开始盘算着:我啥时候才能回大城市啊?99年的哈尔滨人小包和江江,是迁徙海南的人群中最常见的东北大军。江江早在几年前就办好了海南户口,而小包则单纯想换个舒适的城市定居。他们两年前先后搬到了三亚,后来又毅然决然搬回了老家。两个人对于在海南找个活儿干的体验是:创业门槛高,打工赚太少。他们本想趁着海南旅游的东风,发展租车事业。“到了才发现,这里店面租金一个月2万多块钱,比哈尔滨贵上一倍多,而且基本只能在旺季做游客的生意,当地人只骑电动车。况且,当地已经做了租车生意的老大哥们,车比你多还比你好,我们太年轻,根本卷不过别人。”创业未遂,他们只能分头先去找个班上。找工作的那一个多月,小包顶着每天40多度的高温,从市场运营到商务、销售,面试了十几份工作。“10家里有5家,都只是在一个空荡荡的写字楼里,租了一间20平不到的小屋当办公室。挺多感觉都不太正规,有些面试官在那儿哐哐抽烟,还玩儿手机。”在招聘网站上写的薪资他以为就已经很低了,结果面试之后才发现更低。“跟你说试用期是三四千,转正之后给多少,要看我干得怎么样再给我定价。”最后,小包终于在一家有100多名员工的直播电商公司,找到了一份运营工作,底薪3500加业绩提成。“扣完五险,那几个月平均下来月薪7000多,已经是我能找到的最高的了。”在直播公司的工作琐碎,但压力不大,每天按照很有“海南特色”的工作时间表进行。“早9晚5,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半是午休时间,这个是雷打不动的。”同事们也不像在大城市里那么卷,“他们家在本地的,就觉得有个工作做着就行了。我其实也不是一个多有冲劲的人,如果不是挣得太少了,这种工作氛围我倒也呆着挺舒服。”江江在海南找活儿的过程也不算顺利。“最离谱的是有一个海南老板,一边面试我,一边嚼着槟榔问我:我们这里会拖欠工资,你能接受吗?”他最后找到了一个为酒店提供物资的公司做销售工作,一个月4000多的底薪。老板告诉他,入职后加上提成能轻松月薪过万,“但实际上我努力拓客源,最多的一个月也就7000多。上五险都是我强烈要求之下,公司才给我缴的。”即便如此,江江也已经是同事里工资拿得最多的员工了。“本地同事上班跟我们思维不一样。我可能想着4000如何变6000,他们就是赚4000花4000。也不攒钱,全享受了。”回头想想,在三亚仅有的4个多月职场生涯里,江江尽管没收获太多,但也没累着自己。“不像现在周围的人就想着怎么往上走,怎么卷自己。在海南一直上班,指定能长寿。”都说在北上广很难遇见一位海南人。吃惯了活鸡活鸭活海鲜,没有被预制菜哺育过的海南年轻人,要放弃自然环境和松弛感全国数一数二的家乡,确实挺考验人。但还是有一部分海南年轻人,对家乡的慢生活实在无法同步。89年的海南人阿涛,已经做了快8年的北漂。当初决定出岛,是奔着北京的高薪来的。“我毕业后在海南的酒店做销售,那时每月拿着3000多的工资,来北京的互联网年薪20万,你说我来不来?”在北京,他完成了用互联网思维去进行社区运营、产品升级的高效工作模式。“但回去跟海南朋友聊创业机会的时候,他们没有这一套思路,还是一套相对保守的老办法。”阿涛的北漂生活几乎没有过渡期,他一到北京就爱上了这种高节奏、高产出的职场生活。“我现在自己做餐饮创业,可能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北京让我时刻有种奋斗的激情。”但一回到海南,阿涛自动就会切换到慵懒的度假模式,“每天睡到自然醒,吃一个早午餐,下午就出去找朋友玩。”于是,阿涛现在每次回海南,最多待半个月就会盘算着什么时候回北京,“得回去找找状态。”海南市区街景31岁的建筑公司经理James,在疫情期间回海南之前,一直在深圳打拼,在字节跳动做过互联网运营,还曾和朋友合伙创业。“回海南本来是休息为主,一个熟人老板邀我去他的公司帮忙做管理,我就去了。”在深圳的时候,阿涛每月最高时月薪有2万多;而现在,他每月领着7000出头的固定工资,只够刚刚覆盖一家三口的开销。在这个公司,James是为数不多的本科学历。“周围工薪阶层月薪4000左右还是主流。总体上,比起一二线城市的同龄人,我们的工资起码差了1万多块。”James的海南日常工资少了,工作开展的难度却增加了,比如招聘。“我们是个地级市,小地方没什么HR的概念,公开招聘成本很高,招聘大多都是物色身边的人。但这个池子太小了,这就导致我们通常没有办法找到最合适的人。公司里还不乏老板的亲戚朋友,不合适还不能开掉,管理上也不能对他们形成约束。”组织经营、战略管理,就更加无从谈起。他时常感觉,确实难以在当下的环境找到同频的朋友。“这就是武侠里说的‘草莽’吧。所以基本上想做些事情的年轻人,都离开了海南。”如今,James会在业余时间和朋友一起喝喝茶钓钓鱼,“看上去挺放松的,但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这些娱乐项目,只是为了融入一下。”在家乡待久了,还保留着创业梦想的James,计划着3个月之后就重回深圳,和朋友一起做跨境电商。“海南现阶段的产业,如果要创业投入的资产太重我负担不起。而互联网事业还没发展起来,想招人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但在深圳,已经有了很成熟的产业链,也有同行的朋友一块儿做。离开海南,是我当下能做的最好的选择。”Ending:两年前,87年的武汉人粒粒,还是北京某头部互联网大厂的一名策划。她当时听朋友说起海南要封关的消息,还能抄底在海南买房,只花了1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将户口从武汉落到了海南。“我在北京这么多年也没有户口,所以对我来说户口在哪儿都一样,迁过去说不定还能撞上一个风口。”为了在海南购房,粒粒曾专程2次飞往三亚看房子、踩楼盘。“在海南有套房子,以后养老也是极好的。”只是没想到,不久后她就遭遇了裁员。跨在35岁的槛上,粒粒至今都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在海南买房的事也就不了了之。现在,失业的粒粒在谋划着不久之后先离开北京。我问她,有没有什么你最想去定居的地方?粒粒想了想,“还是海南吧,”她说。虽然海南没有给过她什么承诺,可毕竟,“我户口在那儿呢。”【今日话题】你如果去海南定居,靠什么获得收入?作者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被鸟屎淋头,是北京的见面礼

也有在北京上班的白领,表示这一切都是扯淡,自己从未中过招。诚然,光滑可鉴的写字楼旁鲜有鸟类的踪迹,装修材料的反光和回音会干扰它们的飞行决策。即便在都市,它们也只和大树、胡同、低矮的楼群生活在一起。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就业难,这些殡葬专业的年轻人却在被疯抢?

随着清明的到来,殡葬话题的网络讨论度越来越热。热搜上有“90后女入殓师穿上寿衣大方展示”,“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从事入殓师”,于是评论区里的外行年轻人有理有据地分析道:它对社恐友好、人际环境不仅简单而且工作环境安静;它是终极刚需,不论时代风口往哪吹,都不用担心被结构发展淘汰;它人才需求量大,每年缺口量能达到一万人。来自民政部官网进入当代,殡葬行业早已不只是师傅传徒弟的民间活计,还是在大学中有着对口专业的正经职场岗位,甚至在广大网友心目中形成了“究极铁饭碗”的印象。要知道普通年轻人想在普通职场中找个班儿上,实在不是件易事。卷完学历卷能力,即使你把要求放低到专业对口、薪资温饱就行,结果海投了一圈简历才发现,连个“已读”都没有。但如果把殡葬当成一门事业,工作的大门是长期向年轻人开放的。每年,部分事业编公立殡仪馆都会开设统一招聘伴随着职业观念的变化,殡葬业也变成了网友们后知后觉才发现的“宝藏专业”,他们还进一步发现,不仅是就业方面,就连学习殡葬专业本身,都比其他专业要爽得多——专业课有殡葬仪式所需的唱歌、主持和花艺,不像高数、C++和电路,那么让人头秃;小组作业是排演葬礼,比干巴巴的presentation口述汇报欢乐太多;实习比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不用天天憋在学校里刷题,苦恼期末挂科。一个殡葬专业学生,要涉足大量艺术门类的学科,比如陵园设计的风景速写课,殡葬服务类的书法课,防腐整容的器官重塑课……因为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殡葬专业的课程竟然成了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密码。在外行人眼里,好像只要选了殡葬,就能从求学无忧无虑到求职。如今,殡葬专业已经存在了20几年,第一批学它的00后已经上岗,虽然仍然有人抱着刻板印象说“晦气”,但学过的00后却说,自己是在提前铺好适合社恐的职业道路。年轻人之所以向往如此冷门的行业,其中的究极原因就是,好就业。和其他职业一样,殡葬也可以被简单粗暴地分成体制内和体制外。
2023年4月5日
其他

深圳人的“反向代购”,拯救了多少香港白领

深圳人不会想到,比海关更早消灭水客的,竟然是鲍师傅、一点点和周黑鸭。一顿来自维多利亚港的精美下午茶,或者一台同样来自那里的苹果,如今已不再能引起消费冲动。自从香港恢复通关后,排队最狠的也不是大陆游客,而是来往两地间的吃货。第一个通关被采访的,是穿人字拖来深圳吃宵夜的香港群众无论你是否注意到,深港线正在悄悄被食客占领,从每天排队过关去港的代购队伍中就能看出端倪。高额的利润、便捷的交通方式,使人们不必再铤而走险——当水客的风险既然早已对效益带不来任何加持,头脑灵活的深圳人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以一种安全又体面的方式,将美食代购去香港。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
2023年4月4日
其他

在北京,金鼎轩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庇护所

为一家餐厅匹配室内高尔夫似乎是离奇的,但这里的员工告诉我,这里有些顾客确实有吃完饭上来打一杆的习惯。甚至,在四层的包房,你可以直接点单,实现一边打球,一边吃饭。
2023年4月3日
其他

第一批00后,已经变成“职场老油条”了

00后的沪漂小林,毕业后经历了将近半年的空窗期,才接到一家广告公司的offer。一面是现实中自己连工作都找不到,一面是互联网上00后整顿职场的风潮,当时的小林很疑惑:“到底是谁在替我岁月静好?”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月入2万的北漂,回老家找不到对象

漂亮跟约会对象讲自己的事情,对方只是随声附和两句。“我觉得可能是没有什么共同话题。那天我们甚至没有吃饭,她就借口说她朋友来找她了,我就明白了,没看上我。但我也无所谓,看不上,很正常,也是相互的。”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漫咖啡里,那群最会“北漂”的人回来了

毫无避讳地高谈阔论,机械键盘肆意飞驰……每个人的存在感都极强,但是没人在乎。最让珊迪感到舒适的恰恰是这种不在乎,“就算你在漫咖啡蹭一天柠檬水,不点单,那样可能有点不道德,但真没人在乎。”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第一批数字游民,已经后悔了

阿随的数字游民生活是瞒着家人进行的,一直到去年五月,受挫的阿随找妈妈倾诉,才把辞职的事戳了出来。“结果我妈直接崩溃,哭着说天塌了。”在阿随妈妈眼里,数字游民就跟无业街溜子没差。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第一批“周末出家”的年轻人,已经跑路了

当“大家都过得不咋地”成为人们心照不宣的共识,去寺庙里烧香拜佛,就成了人类社会里唯一有机会弯道超车的方式。你说不清年轻人在佛祖面前长跪不起的30秒里,到底是在求一个暴富的机会还是一位神仙眷侣;也弄不懂他们在庙里让法师给身份证和手机开光,到底是跟风还是真信。图源:小红书@Jennifer但就在人们挤爆雍和宫、给佛祖报身份证号的同时,有一拨年轻人另辟蹊径,直接上山“周末出家”,住进寺庙了。年轻人想要上山出家的坚定程度,连甘露寺的甄嬛都甘拜下风。刚结束加班,就得收拾行李赶最后一趟绿皮火车进山;朋友聚餐要续摊,就得提前离开回家补觉,毕竟庙里要四点起床。城市近郊的各个寺庙,在一夜之间让都市青年们趋之若鹜,他们吃完工作的苦,还要去吃念经打坐的苦。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落地窗,正在成为年轻北漂的租房信仰

但北漂的生活哲学就在于,想尽一切办法琢磨可以改变的东西。既然因为经济状况只能选择面积小的合租房,那么可大可小的窗就成了影响居住幸福感的重要变量——一面巨大的落地窗,自然成了租房人心里的加分项。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3年前逃离北京的年轻人,怎么又都回来了?

即便对北京有着近乎故乡的熟悉感,马驰还是觉得自己的终点不是在北京上岸。“这次我给自己五年的时间,未来带着事业去杭州,成都太舒服,北京很无聊,杭州才是折中之地。”顾啊在合肥草原露营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有多少新来的北漂,偷偷住在洗浴中心

170的价格,让这间洗浴中心同时成为了中高端娱乐场所和价格低廉的青旅,你能看到人群呈现出两种割裂的神态:有人边打牌边聊着什么牌子的化妆品好用,也有人一直谨慎地把书包带在身边,直到凌晨还在工作。
2023年3月9日
其他

这届离婚的年轻人,为什么比结婚的还高兴?

“两人在离婚前有不少纠纷,我当时还在做心理建设,想着怎么要迈出第一步,女方的妈妈马上过来拦住了我,她妈妈接受不了这种跟拍,让我不要凑太近,怕刺激到男方,我只能从三米开外拍下两人签文件的背影。”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县城的大小姐们,正在流行骑电驴

国产电驴,售价在3000元上下,某些型号达到6999~18199元的某牛,已经算中高端产品。电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它们经常出现在都市新闻里,因为不合规的充电,把哪里整爆炸了;它们是北上广拉货送外卖最便捷的座驾,因为四处乱窜,又扰乱哪里的交通了。图源:《谭谈交通》万万没想到的是,电驴居然也能开始成为美好生活的象征了。现在新出的电驴,上面是马卡龙色系喷漆和迪士尼毛绒装饰,除了能代表车主的新潮品味,还带着一股完全没在担心剐蹭或尘土的松弛感。图源:小红书博主@HalcyonChen_(上岸版)这种场景,正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大量出现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北京三里屯亮马河和上海巨富长的街拍镜头里。电动车成为了“县城大小姐”的座驾。她们骑着奶油色的电驴,车上挂着星黛露和玲娜贝儿,车把上架着超大杯星巴克……真实演绎了什么叫“大小姐驾到,通通闪开”。图源:小红书博主@Anchor她们大多考入了稳定的体制内,BBA太过张扬,特斯拉又开不进单位的大门。而且在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的县城,堵车程度是可能比都市中更夸张的。父母已在单位附近为她们备好房子,开车堵1小时,骑电驴15分钟就到了。图源:小红书博主@小香菜籽县城大小姐们的生活方式没比城里落下多少。县城里每隔几步路就有氛围感咖啡厅、bistro小酒馆、普拉提教室、围炉煮茶……一辆高颜值的电驴,也是用来打卡网红店、搭配穿搭和美甲的。逐渐成为配饰、玩具、户外运动之后,电驴正在变成高攀不起的样子。如果一线城市年轻人是为了努力生存而骑电驴,那么有一批县城年轻人是为了享受生活而骑电驴。原本,关于县城里电驴车主的刻板印象总是灰头土脸的,比如电视剧里“刘华强”和“高启强”们,当摆摊小弟时的模样。就连搜索引擎上打出电动车三个字,蹦出的相关推荐也是——“骑电动车老土吗?”“骑电动车很没面子吗?”“骑电动车是社会底层吗?”但这届县城年轻人看开了,也就舒坦了。在部分地区没有地铁的广东,年轻人会说:“揸电鸡,系广东年轻人唯一的出路”。在被称为“堵城”、出门开车会耽误事的南宁,年轻人又会说,“没有电驴,就没有爱情”。无论是无奈的自嘲,还是对生活的真实憧憬,年轻人都能寄托在一辆小小的电驴上了。“再怎么吐槽城市交通都是没用的,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自己,那我买辆电驴不就行了。”而还有一批县城大小姐们呢?图源:小红书博主@夏小花留在家乡,本身就意味着能被家人时刻保护着、宠爱着,她们自然有底气在网上开玩笑似的来一句:“是谁20多岁,还靠爹妈花钱买车车,是我呀!”“24岁,男朋友为我全款买下一辆电驴。”不去大城市打拼,也意味着她们是有钱有闲的。衣食住行的开销总归能比一线城市便宜一个档次;常伴父母身边,吃喝不愁;一个月大几千元的工资,纯纯花在玩乐上也能毫无后顾之忧;偶尔吃得起人均688的下午茶,过年时还能努力买件MaxMara的大衣……再看看大城市这边,即使成为了老家亲戚口中的高学历白领,好不容易混到了月入过万,但也得一份工资掰成八瓣。短视频平台上,#骑着小电驴兜风#达到98.8亿次播放,很多关于骑电驴有多欢乐的网络流行语也正在风靡当中——“25岁全款拿下0.3W元的电驴,未来可期!”“出来玩吗?我骑小电驴接你。”这些话题下的视频,每一帧都充斥着夕阳、鲜花、海边公路、年轻男孩女孩的笑脸……这种闲散舒适的画面感,大概只会出现在县城里,总是一线城市年轻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两轮电动车社会保有量达到3.4亿辆,2022年,预计将达到3.5亿辆。当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电驴之后,电驴也不敢再“土”下去了,即使是在县城。以前,电驴品牌之间明争暗斗的是代言人和销量——成龙代言的某日号称“全国销量第一”,李敏镐代言的某迪号称“全球销量遥遥领先”,周杰伦代言的某玛号称“全球销量真正领先”。图源:小红书博主@流火如今,他们尊崇的是“颜值即正义”——要想销量好,得让买家骑起来有面子才行。某玛在郑州、陕西、东莞等非一线城市,都开设了主题门店“Miss大小姐”,精准狙击三四线年轻人。它们全员莫兰迪色系、奶油风,某bot销量第一的型号叫“锦鲤”,某铃有“玉兔”“琪琪”和“大漂亮”,某玛是“晴天”“比熊”和“泡泡”。你不知道这些名字和车本身能有什么强关联,但能确定的是,这台车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是可爱的。还有最近风靡全网的某迪电动三轮侉子,被网友戏称为“八嘎车”。大侉子,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军用车,曾经车斗里载的是军人、子弹和机关枪。你很难想象,跨越一个世纪之后,国产电驴开始生产大侉子,而且是沾边ins风的。用户画像甚至都不是硬汉摩托党,而是一批铲屎官、年轻宝爸宝妈、永远拿不完快递的大学生……就连这两年大火的旅游地西双版纳,遍地是坐在史努比电驴里的年轻人。你不提前预定、起大早排队,是租不到这车的。图源:小红书博主@茄番的斯尼电驴本身洋气起来了,也吸引了一波热衷diy的年轻人。社交平台上,喜欢用pdd和1688购物、最会省钱的年轻人,还给出了电驴“穷改”攻略:15元的玲娜贝儿脚垫、5元一瓶的奶油色喷漆、35元的法式复古挡风板……电驴改装界还有个传说,“买小牛不改,不如推下海”。尤其在禁摩的广东,无法实现速度与激情的年轻人,只能把这种缺憾弥补在改造电驴的外观上。23岁的广州女孩葫芦,在小某书上有个账号,流量最好的一篇,居然是她的小电驴。因为男朋友的推荐,曾经受通勤困扰的葫芦入手了一辆国产电驴,裸车才1700元。“上班三公里,这是个很尴尬的距离,地铁绕远,打车太费钱,现在骑车十分钟就到了。”葫芦的男朋友非常热衷于玩电驴改造,不光给自己的车换了前灯贴了彩色灯条,还把葫芦的车爆改成了粉红色。最疯狂的一次,从晚上六点下班后,葫芦的男友就和几个好友聚在一次改车,直到凌晨四点多才结束,第二天还要上班。“我男朋友都是网购一些配件,而且自己动手改造,花不了多少钱。他总跟我吐槽累,但还是在很快乐的搞。”对于中产来说,电驴不为了代步,而是一种户外运动。图源:小红书博主@Addison
2023年3月1日
其他

在北京,你还房贷,我还牙贷

在北京,年轻人的第一笔贷款可能不是房贷,而是牙贷。对于那些刚在职场打工两三年的北漂来说,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北京看个牙,这半年的工都算白打。起初只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拔牙,启蒙了他们对牙齿的消费意识——拔牙一颗,消费500。紧接着是补牙与修牙,你开始学习什么是树脂填充,什么是全瓷牙冠。不同的材质与补法,决定着你当场花掉的是800还是8000。很快,你就进阶到了单价过万的牙齿矫正,钢牙两三万,透明牙套四五万。最后,你终于来到了种牙。一颗进口牙高达5万,直接赶超通州房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年轻人就攒了一张长长的看牙账单,有的人其中一半还得贷款。在这里,2万只是入门价,5万属于“正常”。而超过10万,对一些人来说只是“早晚的事”。“一口牙等于鹤岗一套房”,对他们来说不是段子,是一场为牙打工的金钱游戏。27岁的互联网从业者小敏,因为龋齿和智齿的缘故,在大学毕业时掉了3颗牙,需要重新种植。“那时候还是学生没钱,不好意思找父母要,也挺害怕去看牙的,就一直拖着。”一年多后,创业赚到了一些钱,小敏终于舍得上手整牙了。拖延的结果是,她总共需要拔掉4颗智齿,种3颗牙,以及给八九颗牙补洞。补牙、根管治疗、正畸、种牙、牙龈移植……3年间,在把“我国现有的治疗手段用了个七七八八”后,小敏总共为这一口牙花了20万。种牙用的是瑞士材料,2万一颗;拔智齿,5千一颗;牙冠修复,1万一个;树脂补牙一个洞500,两个洞700……这么治下来,小敏这一口牙确实能买小城一套房了。小敏的牙科账单公立医院虽然医术也很好,但繁忙拥挤,排一个号等半年。为了追求更好的治牙体验,小敏选择了北京望京某家私立高端牙医诊所。她看重的,是这家在富人区附近的诊所,能提供更好的疼痛管理——对看牙恐惧的年轻人们来说,无痛,是非常值得花的一笔钱。“在给你打麻药之前,他们会先给你涂上表面麻药,要让你连打麻药这个过程都不疼。”治牙花了20万,这个价格超出了小敏的认知。“有的年轻人拿这个钱都能买个铂金包了。但我比较想得开,钱还是宁愿花在牙上。”一家北京私立牙医诊所获得的点评因为北京看牙实在太贵,90后的娟娟在整治自己20多颗蛀牙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极简治牙”的原则。能不戴牙套的,哪怕忍着“地包天”的脸,也不花那个钱。“针对我的情况,正常的流程是先矫正再种牙。但一听矫正要四五万,我马上就放弃了。”能不做牙冠的,牙碎了也不去整。“我有一颗牙没舍得花钱做牙冠,吃排骨的时候就碎了。里面露出来的钢丝有时候会刮着舌头,就这样我都忍了好几年。”但这颗碎掉的牙最后还是被拔掉了,一拔就空了4年多。除了高昂价格的压力、和对治牙疼痛的恐惧,在北京看牙,本身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我去的是北京最好的牙科公立医院,不知道是不是病患太多,医生每次只给你补一颗。”最频繁的时候,娟娟每两周就要从朝阳跑一次海淀。“早上8点钟的号,我6点就得出发,挤那条人巨多的4号线。”某公立医院长期看牙要办的挂号证为了不影响后续的口腔健康,那颗空着的牙,今年还是要花2万多给它种上。加起来,娟娟即便极简治牙,也花掉了6万多块,是她快半年的工资。“那天我朋友说,你这嘴里已经放了三四个LV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好难过啊,我平时根本舍不得买包啊。”对看牙的恐惧,贯穿了看牙人的一生。有一天,娟娟在候诊室,听到了几位叔叔阿姨的面诊结果。几位老人在年轻时做的牙套,用的金属材料很不舒服。现在想把牙套摘掉,就得全口种植,报价20万-30万。“我当时真的是要听哭了,我不会到60岁的时候也要花这么多钱吧!”在北京,没钱看牙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戴上一套“隐适美”,往往是掏空他们钱包的开始。说起在牙上的高消费,“隐适美”是牙友们的高频词。这种从美国进口的透明超薄牙套,可以通过3D扫描进行1:1定制,以近乎隐形的视觉效果,实现“社交距离几乎不可见”。比起一口钢牙,这种牙套更好看、更舒适,也更加昂贵。一套隐适美5万左右,是治牙账单里绝对的大头开销。92年的北京女孩coco,就曾为了矫正牙齿,在一家连锁牙科医院选择了隐适美。“当时医生说要4万8,我觉得有点太贵了。医生看我犹豫,立刻向我出示了他们的牙贷计划。”根据这个牙贷的规则,coco可以先一次性支付2万4,剩下的一半分6个月分期免息,每个月还4000块。于是,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每个月月初发完工资,coco就要先把牙贷还上。“我那时候的工资拿到手一万出头。花完这4000,除去基本开销,就没法再花什么钱了。那半年就只能满足基础的温饱。”家在北京的coco从来没有交过房租,而那次还牙贷,让她第一次体会到“什么都不干就要先交几千块”的感觉。“我终于知道北漂是有多不容易了。”有工作的时候,看个牙已经很费钱了。一旦碰上失业或者裸辞,无疑让本已捉襟见肘的年轻人雪上加霜。31岁的公司运营阿城,因为遗传疾病,去年在北京某公立医院拔掉了4颗牙,花了4万5佩戴隐适美进行矫正。再过3个月,他就要花2万一颗的价格把牙再种上。所有费用加起来,总共要花掉15万。隐适美的首付款,矫正完后还要付1.5万尾款然而,决定不再北漂的他,今年裸辞回到老家天津后,积蓄即将见底。他开始为剩余的8万种牙费焦虑了。“很可能到时候只能找家里支援了。”为了尽可能存钱种牙,阿城先从消费降级开始。“以前看直播,没有需求也会创造需求花钱;现在李佳琦的直播我就看看,不剁手了。”“以前我还喜欢去咖啡店探店,花六七十块喝个手冲;现在就只在家用咖啡胶囊对付对付。”Ending:93年的产品经理浪浪,也曾在裸辞期间为看牙发愁过。“那时候除去房租,卡里只剩下1万多,如果去看牙就一分不剩了,我就拖了半年。我的那家医院还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不去装牙冠,我推三阻四。”她曾为牙在北京流过泪。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浪浪长了4颗智齿,牙周一直发炎,后来还突发牙疼,导致整个口腔根本无法闭合。“那段时间只要让我吃饱饭,人生就没有其他痛苦了。”北京看牙最好的那家公立医院告诉她,可能是牙根断裂,要治不仅要花大价钱,还要排几个月才能有号。走出医院,浪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机票回重庆老家看牙。“当时我就痛哭了一场。北京这么大,我竟然看不了牙。”浪浪的“牙玩具”,一颗蛀牙和发炎的牙有一个好消息是,牙可能要降价了。今年起,全国多省的医保局都已经发布“种牙价格调控”。在不远的将来,种一颗牙的价格,或许能控制在4500块以内,告别万元时代。还是很贵。但对等着种牙的国企员工小吴来说,这已经比某家连锁牙科医院给她的报价低了太多。现在,她只需要苦苦等待,等牙降价。那在降价之前,那颗牙怎么办呢?“空着呗。”【今日话题】你们看牙花了多少钱?作者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为什么有钱人要花18万去职校学做饭?

如今的一批富人,早已不像普通中产一样,仅仅通过消费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财富了。学上一门既花钱、又和贵族同根同源的技能,是他们新的追逐。以前,他们去学马术、潜水和滑雪。虽然既昂贵又能彰显阶层,但似乎显得他们不事生产,不懂生活。现在,走在前面的一批富人,已经找到了更两全的方案——花18万,去上海的法国蓝带学做饭。上海的法国蓝带,被视作有钱人的“蓝翔”,厨师界的MBA。它总部位于巴黎,是一家已经成立了128年、世界规模最大的西餐西点培训学校。蓝带勋章,是在法国做这行的最高荣誉,代表你可以“像骑士一样烹饪”。在这里,花3-9个月的时间,你能学习到法国最传统的法式料理、甜点、烘焙和红酒的课程。据说,学完之后去法餐厅,就算你一句法语不会,你也只会更习惯看法语菜单。虽然更正统的课肯定要去巴黎学,但是有一批有钱人,会选择在上海蓝带抄近道镀个金。毕竟,在巴黎学蓝带,主厨们用法语和英语授课,去之前至少雅思得考个5.5。上海校区直接配备中文翻译,不出国就能享受同款“贵族职校”待遇。法国蓝带上海校区尽管开在上海,但这里的课程依然保持着古典的上流社会气质。那种欧洲正统感,体现在方方面面——入学发一套一万多块的工具箱和厨师服,刀具是双立人和蓝带联名的。给你上课的外国主厨,在法国可能是给国宴做菜的。毕业典礼都是在上海的五星级酒店,不是半岛就是宝丽嘉。同班同学上台领奖,穿的是明星红毯才穿的高级礼服。最能直观体现贵族感的,就是学费了。在上海蓝带,学9个月的法国高级料理,要花差不多18万。如果料理和甜点一起学,要花将近34万。你要是在上海没房,还要在周边花每月4000-3万租房上学。上海蓝带“厨艺大证书”的报名要求而你更熟悉的山东蓝翔,两个半月中点西点一块儿学,学费只要10500。上下铺床位费每个月800。去山东蓝翔学厨师,是为了更好地打工。而在上海蓝带,不少人花这十几万,只是“学着玩玩儿。”一年多前刚学完3个月烘焙课程的Jessie跟我说,这个学校的定位,大多数得是“生活没有压力的人”。“毕竟,中产是要供房的呀。”什么样的人能花近20万,去蓝带学做饭?入学要求写得挺明白了:只要你年满18岁,上完了高二,有钱就能上。于是,高昂的学费已经帮你筛选出了一批人了。能跟你出现在一个教室里的,至少在消费上,不会跟你差太远。94年的小米,最近花了122600块,报了上海蓝带3个月的烘焙课程。她本硕都在国外留学,因为不想回老家接管家业,对烘焙又挺感兴趣,决定来上海蓝带学习怎么当一个面包师傅。“我倒是不用租房,我在上海有房。”虽然其他烘焙学校的学费,连蓝带的零头都不到,但小米从没考虑过。她觉得这十几万除了买的是蓝带100多年的历史,还买的是一个“同频”。“来这里上课的人,不会把这12万当一回事儿。”上海蓝带的烘焙课27岁的江浙人Jessie,在2021年的夏天也来学了3个月的烘焙。学完之后就回家帮衬生意,花十几万学蓝带的成果,后来大多用在了上海周末的探店品鉴上。和很多对蓝带有滤镜的同学不一样,Jessie觉得,上海蓝带性价比也就那样。“差不多的价格,巴黎的蓝带是在塞纳河畔的游轮上学。”而位于浦东的上海蓝带,10分钟不到就逛完了,甚至校址就紧挨着另一家旅游职校。上海蓝带在地图app上的实景图当然了,一个足够贵的“兴趣班”,依然会招募到有钱有闲的人来考一个证书。Jessie当初的12人小班里,有三四位都自称资产上亿,最年轻的一位还不到35岁。她记得,有一个上课总是迟到、羊角面包永远会烤塌的男生,就会在不经意间炫耀自己“每年买衣服都要花100多万的。”甚至在聊天的时候,会有人直接反问她:资产过亿总是有的吧?你们家没有吗?“他这么一问你就知道对方啥条件了。不过在江浙沪,家族生意资产过亿也不算稀奇。”95年的北京人小齐在学料理课的时候,同班同学就是北京某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少东家。大家每天一起早8午2,在案板上切一整只冷冻的鸡,穿针引线绑一块待烤的鸭肉,以及学习怎么处理两只扒了皮的兔子。而学完9个月法国料理课,平时最直接的用处,就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能表演一下煎牛排。“他们说,你这也算是有一技之长了。”一个问题会一直萦绕在蓝带学院之外的人心中:这个职校,到底贵在哪里?Jessie认为,蓝带的高昂多来自于品牌溢价。“这跟买香奈儿是一个意思。”毕业生们告诉我,除了法国主厨、五星酒店这些显性的地方,钱还都花在了追求法式料理正统性的隐秘之处。其他学校学的甜品,是更实际的、更可用于经营的、学完马上能变现的。蓝带教的法式甜品,制作工艺是最繁复的,“学的是一种艺术”。高级课程的巧克力和糖艺成品是巴洛克式的,做一个要9个小时。一位甜品爱好者告诉我,法甜的功夫都用在了一些“一般消费者不能理解的地方”。“有一些法甜,追求看不到某个水果,但能尝到其香气。大量的水果堆砌,反倒显得很不高级。但一般人只会觉得:我都没吃到水果那我吃啥呢?”小齐在蓝带上课时,学的就是在别人眼里“高冷”“做作”,严格遵循古法的法国菜。比如一道“舌鳎鱼排配三文鱼慕斯及黄油香槟酱汁”,需要一勺一勺从鱼身上刮下鱼肉,和其他食材一起搅拌、打碎,然后过筛使其细腻光滑,一道菜下来要1个半小时。“所以现在很多西餐厅都不卖这种菜了。你说一顿正式的法餐吃完要花3个小时,有几个人等得了?”就是这道菜学费在食材上的体现,也是实实在在的。巧克力用的是法芙娜、占杜亚,一斤160块,课程实操的时候随便用。黄油用的法国进口的AOP黄油,“法国特定产区养的奶牛产的奶,才能做成这种黄油。”料理课上的龙虾和贻贝也是法国进口的,端上案板的时候还是活的。对食材的处理方式也要极尽正统,“鸭胸和狍子肉只能3分熟,烧到5分熟就是浪费。”在蓝带上课,仪表也要计入评分。进厨房之前必须要穿厨师服,不能画浓妆,也不能佩戴除婚戒外的其他首饰。领结、围裙没戴好,助教都是要扣分的。“就感觉两个字,神圣。”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没有人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最多就是语焉不详地一笔带过:就看你想要什么了。昂贵的食材、法式的料理手法……尽管沉浸式体验了法国厨艺的严谨与优雅,但出了校门在中国餐厅实操的话,大概率用不上。从上海蓝带毕业之后,小齐回北京创业,开了一家自己的西餐咖啡馆。尽管惊叹于法国后厨系统的正规与高效,但见过世面之后,要运营自己家的餐厅时,大部分都得从头再来。“正宗的西班牙海鲜饭,吃起来就是感觉有些夹生的。但我们的客人都会要求:再给我煮熟一点。”小齐当时学的一道菜Jessie觉得,去蓝带上课,确实是一件无法计算投资回报率的事情。但那又怎么样呢?“身边人无数次追问我:你真的是学着玩儿的吗?你不开店吗?但有些事情,它就算没有用也没关系。”不求有用,但求开心,这本身就是件挺贵的事。不过,在上海蓝带,也不都是有钱人。有的高级餐厅会派员工来这里进修,也不乏那些咬咬牙垫垫脚,下定决心来追梦学艺的普通白领。90后的Eunice原本是个白领上班族,2019年,她从自己的积蓄里拿了十几万,辞了在外贸行业的稳定工作,来上海蓝带脱产学了9个月的法式甜点课程。2020年毕业后,她选择直接转行,从头开始在上海当了一名甜品师。Eunice在蓝带学做的蛋糕只是,两年多来,她的月薪至今没有过万。“甜品行业的投资产出比确实不高,如果只是一个会照着做的普通甜品师,收益会很缓慢。如果法国最新款的甜品你立马能复刻,或是拥有创新工艺技法的能力,才能月薪过万。”即便从蓝带毕业,就业之路也要从月薪3000的学徒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确实只能学着玩玩儿。但Eunice觉得,蓝带虽然贵,但自己追到了梦,也学到了个实打实的技能。“以后如果失业了,也能自己开个甜品店。”至于这技能是花多少万买到的,也许也没那么重要了。【今日话题】你觉得花18万上蓝带,值得吗?作者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在北京,去奥特莱斯扫货的都是什么中产?

曾经,北京中产的消费阶梯是朝阳大悦城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1个月房租300块,景德镇正在成为大理平替

“花了4、5个小时盘泥条,才盘到7、8厘米高,还越来越塌,最后又变回了一团泥巴。还有一个同学,把拉好待烧的作品放在了外面的木架上,一起出去玩时突然下雨了,回来发现作品已经摊成泥了,当时就崩溃了……”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去家乐福退卡的,才是真有钱人

如果你能把网购的时间分出来一点给线下,就会发现站在超市门口迎接你的人,也是常换常新。他们迎接你的行为主要靠“拦”:以前,拦住你的原因是“办卡”,现在,拦住你的原因是“退卡”。劝你“退卡”的人是一批黄牛大哥,主要在家乐福附近出没。上周,我在北京的几家家乐福门口被黄牛拦住,他们劝我先进去看看还能抢到什么,“如果你想要的没货了,出来找哥,哥买你的卡。”他的收卡价格是原卡价格的4折,语气里却充满了知心老大哥自己吃点儿亏也要为你好的热诚。我懵了,4折?这也太不值钱了吧。而且,据说二手平台上的一些收卡商家连4折的家乐福购物卡都拒收。家乐福这超市到底怎么了?上网一查,我发现全国各地的家乐福正在清空货架。有一些家乐福宣布了闭店,询问“能否退卡”的人蜂拥而至,得到的答案却是“不能退”和“不能说”。家乐福“闭店”“撤店”“不能退卡”的舆论正在席卷全网,年轻人在网上感叹,“从小逛到大”“爷青结”“爱逛超市星人心碎”……但年轻人只是心碎,真着急的,是抢着去家乐福花光1万储值卡的人——他们几乎人人推车,车车堆满,收银台的队伍排出一整列货架那么长,车里是成箱的牛奶和卷纸打底,锅碗瓢盆和毛巾溜缝儿。走零售大卖场路线的家乐福,在十几年前是有些高级意味的。新一代中产还没办上山姆会员店280元的卡时,就有人开始往家乐福储值卡里3万、5万元地存了。他们才是真·初代中产,是外国超市登陆本土时,第一批与之接驳的人。于是,当家乐福的潮退了,你才能辨别出那群早就实现了超市自由的人,正进行着更为豪横的消费行为——为了花掉上万储值卡,他们正抢着109元一桶的洗衣液和368元一桶的奶粉。家乐福的slogan是“有一种信任叫家乐福”。先不说“不能退”和“不能说”配不配得上这份信任,反正年轻人今天信任的,早就不是家乐福了。他们愿意买一张山姆会员卡,体验中产四口之家才能消化得了的大分量商品,还暗暗注册了Blt精品超市的免费会员,每次买一小盒上百元的草莓,积攒的积分只够换一次停车券。但就是不愿再迈进“不时髦”的家乐福。当衣食住行可以用离家更近的超市、价格更低的网购平替,偶尔逛次大型超市就成了一件有仪式感的正经事,是需要高级感来加持的。家乐福里的洗护美容类产品,牌子货大概停留在69元的沙宣洗发水、169元的日本护发精油。而其他超市的货架上,早就摆起了599元的宝格丽香水、699元的卡诗洗发水、千元美容仪。年轻人会说:“花不到千元买大牌是赚了,但不会觉得100多块的开价外国品牌实惠。”家乐福购物小程序中,按价格降序排列,排在第一位的洗发水为上图这款而对于高生活品质是稀松平常来说的新一代中产来说,更不愿意来家乐福了。家乐福里的澳洲谷饲西冷牛排,在隔壁柜台的鸡翅、猪肉馅、前臀尖后臀尖之间显得格外耀眼。而其他品牌的超市里,光是牛排这一个品类,就能把牛身上的各种部位摆出好几台冰柜,眼肉、西冷、牛小排、板腱、战斧……中产会说:“谷饲西冷是吧,那应该是澳洲牛排里最低级别的了。”家乐福购物小程序中,按价格降序排列,排在第一位的牛排为上图这款1995年,全国第一家家乐福开在北京,同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500元。那时候,人们的购物选择只有小卖部和百货商场,看到日本的芥末、美国的烧烤酱当然是新奇的。图源:中经数据但现在的超市里,日式寿喜锅、墨西哥卷饼的食材是装盒整套卖的,你甚至不用走出超市大门,就能原地吃到海南糟粕醋火锅、新奥尔良烤鸡、芝士焗龙虾。对比之下,曾让家乐福引以为傲的经营理念“一站式购物”,就显得没那么“一站式”了。就此,来逛家乐福的,只剩下了一群中老年人,而他们大概能分为三类。自费办了储值卡的初代中产;逢年过节能收到工会发来的礼品卡,还未退休的老体制内或老国企人;厅局风年轻人的父母——体制内年轻人收到工会福利之后,并不爱去家乐福,便转手送给爸妈。手握这些卡,意味着要么不差钱,要么不是自己的钱。所以他们在家乐福里消费,不太会在意买箱牛奶贵了10块、买一把大葱贵了5块的,反倒会觉得,这是体面和实惠并存的。不过,在最近的抢货风波中,抢的是109元一桶的洗衣液、800元5块的鳕鱼、研究哪个牌子的电器才能用卡消费……图源:小红书博主@云卷云舒多花了钱,还狼狈,初代中产再也不会觉得体面了。2003年,家乐福把全球店长大会开进了卢浮宫。之后,掌管家乐福25年的最大股东哈雷去世后,第二大股东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跃升为第一大股东。你以为家乐福是卖菜的,结果它的老板是卖奢侈品的。家乐福居然在卢浮宫开大会,还曾经引起过一些当地人的不满来自法国,也是为家乐福奠定高端属性的标签之一。2021年曾有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一家加拿大连锁便利店运营商,想要收购家乐福,这种“下嫁”,让法国政府直接出面进行了强制干预。图中文字大致意为:法国政府否决了加拿大Couche-Tard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年轻人如何半价在北京买第一套房?

“我有一个客户就是这样子,小年轻想赶在领证前买房,手里只有20万,找家里人和男朋友凑了100万首付,这种情况下,她通过司法拍卖,用300万买了一套市价400万的房子,压力不就小太多了?”
2023年2月1日
其他

月入一万,都买不起一件羽绒服了?

大年初五迎财神,祝大家财运滚滚事事顺意!祝国产品牌大卖!请问朋友们,今年春节大家都买新羽绒服了吗?去年冬天的羽绒服战场,是Canada
2023年1月26日
其他

最会买的北京中产都去新发地了

新发地占地1680亩,有160个足球场大,不顾东西南北地排布着18个大门。任何大型超市在新发地面前,都显得那么贫瘠,“菜市场”这三个字形容它多少轻浮了,最恰当的表述是“市集群”。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这批北京中产,怎么都搬到威海去了?

过去一年,有一批不想卷了的北京中产,突然间纷纷举家搬迁到了最近很红的三线小城:威海。想提前退休不都去三亚、大理吗?威海怎么突然在北京中产里火起来了?跟这些中产家庭聊了聊之后我发现——威海,是真香啊。图源:小熊去趟北京坐飞机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想回北京谈个业务,看看自家房产,打个飞的就行。房价是真低啊。买房均价1万上下,北京四环内买套50平老破小的价格,在威海市中心能买到观海大平层。租房就更便宜了,一套100平的三居室,每月2000块就能搞定。没来之前都以为威海挺土的,来了之后发现,这座三线小城,不仅城市建设堪比一线,甚至还有点洋气,小清新的气质像走在韩国街头。图源:小熊更重要的是,硬核的山东教育,让双减后的海淀黄庄都黯然失色,“网课上得都比北京好。”自从来了威海,这些北京中产们不再卷工作了,也不焦虑怎么鸡娃了,只顾每天在蓝天大海间,享受在北京不曾拥有过的生活品质。这股威海风,一时间刮得当地人都摸不着头脑:我一个威海人,怎么反倒被你们一群北京人种草了?自从2021年北京开始了“双减”,80后海淀妈妈雨哗,就动了离开北京的念头。早在2018年大儿子刚3岁的时候,为了孩子今后的教育,她和丈夫几乎倾尽所有,在海淀黄庄买下了一套80平的学区房,如今已价值千万。雨哗在海淀黄庄的学区房原本想着来到北京教育的“宇宙中心”,就能更好地参加鸡娃竞赛。谁知在双减之后,海淀黄庄的优势一下就没了。“花了这么多钱买的学区房,就为了离各种培训班近,结果一夜之间全取消了,现在学校连作业都不留。”再加上北京常年的拥堵、喧闹……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雨哗也觉得,自己在北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我那学区房虽然挺值钱,但一家四口得挤在80平里。想要换个大点的房子,还得再奋斗20年。”考虑到自己和老公可以远程办公,实在是没有必须留在北京的理由了。于是,雨哗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开始考察移居地。三亚自然环境好,但无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大理环境也不错,但太“仙儿”了,不适合对城市生活依然有很高依赖的中产家庭。离北京也很近的青岛,房价也开始逐年攀高……选来选去,雨哗发现了威海这个兼顾了人少房价低、自然环境好、教育质量高,同时还拥有城市气息的万全选项。威海的公园
2023年1月6日
其他

整天打“八段锦”的,都是些什么年轻人?

新冠康复期间/后,请根据个人身体情况科学恢复运动,切勿用力过猛八段锦火了。这不是一种锦缎编织术,而是流传在民间的、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传统健身术。据说,相比太极拳、五禽戏等坊间知名“老头乐”,八段锦属于入门功法,更适合0基础上手。当别的运动还受限于时间、场地、健身表象还是社交本质的争论时,八段锦温和、简单、随时随地就能够打上一套,成为这个冬天最受年轻人推崇的居家健身术。甚至被叫做“年轻人的第一套老年广播体操”。八段锦有多火?午休的会议室,简单的摇头晃脑、米字操已经满足不了打工人了。刚迈入职场的00后,开始跟同事们一起卷八段锦——和01年的同事打八段锦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这届95后的求职尽头:当图书管理员

图书馆既为这些考公的年轻人提供了专业的自习室,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在职保障。“很多人可能都是我这种心态,在职考公不怕失败,只要年龄符合,考不上就一直考,我压力不大,考上最好,考不上也没事。”晴天笑道。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放开第一天,我朋友圈里一下阳了50个人”

昨天,一位北京的朋友告诉我,放开第一天,她的朋友圈就冒出很多因感染新冠奥密克戎而阳了的人,“数了一下,50个。”大家都知道,12月6日,北京宣布进入商超、商务楼宇等公共场合不再查验核酸;12月7日,联防联控发布跨地区流动不查核酸、健康码,无症状轻症患者可居家;12月8日,白岩松说的“我们正式迈向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这句话上了热搜。放开了,但朋友圈一下冒出50个阳了的朋友,还是吓了朋友一跳,“知道迈向新道路了,没想到迈这么快。”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数字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巨大进步——这意味着至少有50个人,终于敢在朋友圈里说出这句:我阳了。毕竟就在不久之前,几乎所有人都对这3个字讳莫如深。正因为人们告诉大家“我阳了”,讲出了自己的感染及抗病过程,我们才有了今天这篇文章。通过不同途径,我们找到了这批阳性患者中的一些。他们有的在朋友圈详细记录了每天的病情,用药建议;有的还没有发朋友圈,但也不再害怕提起这段经历。这篇文章并不是科普。真正了解新冠奥密克戎病毒,还需大家多看权威的科普性文章,去了解真实数字和变化,以求更科学理性。这篇文章是真实故事。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阳性患者不再活在数字里、流调里、报道里,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感染了,也不要内疚自责。先看到真实,才能更好地去面对现实。原谅我们时间紧迫,只向20多位新冠奥密克戎感染者询问了他们的故事。最终将8位的经历仔细写出来,并尽量归纳了他们的基本状况,比如是否打疫苗、是否健身、是否有基础疾病等。作为观察样本,这个数字显然不够。但作为病症和抗病经验,也显然是可以参考的。谢谢这20多位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将很多私人细节讲出来。以下是其中8位的真实新冠自述:我有运动习惯,雪季都会去滑雪,平时一周2到3次健身房私教课。无基础疾病,感冒发烧少,但属于慢性亚健康,会有颈椎病、月经不调、换季过敏、寻麻疹这些小毛病。【病程】12月2日—至今,12月2日开始发烧,抗原阴性,3日抗原阳性,尚未转阴。【感染源】不明。人员已经正常流动了,拿快递做核酸都有可能。往回推测一下的话,我1号做核酸排了40多分钟队,2号一开始嗓子哑的时候,还想着是不是冻着了。而且在2号我核酸和抗原都显示阴性,我直到现在还是个绿码。另外就是2号那天,我们楼栋一个邻居主动在群里说自己发烧了,会自己在家隔离,并把家里的烟道、上下水都封好,不影响邻居。他这么一说,底下纷纷开始回应自己也有点不舒服。到了晚上已经发展到全楼的人都说自己有一些症状甚至发烧。【症状】12月2日,晚上嗓子有一些哑,到了10:30就烧到39.3度了,很迅速,没有其他任何不适就高烧了。12月3日,凌晨睡不着觉,因为嗓子干涩红肿,起了一嘴的口腔溃疡,所以每个小时都要起来喝水加上厕所。肚子其实已经喝不下了,但没办法干得不行。下午退烧,但测抗原阳性。现在只剩下口腔溃疡和咳嗽的症状,以及眼压高、酸胀。咳嗽的感觉就特别像你在丹田处有痰,需要非常用力才能咳出来,有点干呕的感觉。【对策】那种露营用的大型保温壶一天要喝两桶量的水,还有1升椰汁补充电解质。吃药前会吃点馄饨之类的东西垫一垫,别空腹吃药。准备着西瓜霜和连花清瘟。在家做做八段锦。【整体体感】跟感冒发烧相比,过程太迅猛了来不及准备,从觉得不对劲到高烧只有三四个小时。高烧的那天会很难受,动不了,灵魂和身体已经脱钩了。但烧退之后就正常了,感觉也就那样。我觉得大家还是要持谨慎态度,毕竟打了疫苗也会发病。不害怕的心态可以,但不要太放纵。【向外界公布之后】我分组向朋友们发了朋友圈报备(屏蔽了单位同事,单位不让发),没有什么负面反馈。我们楼栋邻居互相之间得了就得了都很透明,还互相投喂蔬菜、药物和抗原。【其他的感受】我们楼有个女孩防疫很积极,每天把自己消毒得比手术室还好,一直都没感染上。她这些天无偿地把药送给买不到药的邻居,昨天还和另外一个阴性的姑娘,把我们全楼20层200多户的垃圾都收了。昨天她们收垃圾的时候,我还放了一套防护服在门外,跟她俩说:穿上。我没有运动基础,血脂高,有一些过劳肥,基本上是亚健康状态。以前伴随着春天的季节性过敏会有重感冒、低烧,但不是每年都有。上一次发烧是啥时候我也都想不起来了,更别提38度以上的高烧了。除此之外不怎么生病。【病程】12月2日—至今。2日头疼+低烧,抗原呈阴性,3日抗原呈阳性,尚未转阴。12月2日是阿南的生日,和媳妇做了抗原做纪念【感染源】至今不知道怎么感染上的。从朝阳区开始静默时,我基本就居家了。从2号往前倒推5天,我就出去了三四次,一次是在室外拿快递,另外几次是做核酸,但人与人距离很远。最后一次做核酸被通知是10混1,社区送了5天的抗原让居家观察。【症状】12月2日,中午开始有些头疼,到晚上发低烧。我和媳妇的抗原都是一道杠。猜测可能是暖气不足受凉了,直接睡觉了。12月3日,2日晚上直接睡到了3日晚上七八点,烧了一整天,最高到38度多。整个人裹得像粽子一样,出了一身臭汗。迷迷糊糊之间媳妇给我吃了一颗布洛芬。测了抗原,阳了。晚上退烧了,37度1左右,恢复胃口,吃了一大碗汤泡饭。那一顿真的是什么味都没有,只能尝出来冷跟热。流鼻涕比较严重,不停哼哧哼哧,一晚上用了一包纸。精神还好,抽了根烟。12月4日,早上起来完全退烧,头不疼嗓子不疼。但从中午开始,身上各个部位包括头、牙、胳膊、大腿、脚,时不时会感到疼痛。程度不严重,但会持续反复,就好像你身上有什么东西,一直蹿来蹿去,还抓不住。12月5日,今天用了两个不同的抗原。我还是阳,媳妇还是阴。但从昨晚开始,我媳妇就头疼低烧嗓子疼全占,但程度很轻。今早起来,其他都好了,头还疼。我除了头微微疼,其他一切正常。但凌晨两三点,我准备躺床上看球赛时,觉得身上特别的疼,疼到没有办法在床上躺着,坐立不安,怎么样都很难受,甚至没有办法很安心地把一场球赛看完。12月6日,我从强阳转弱,我媳妇终于阳了。12月7日,两个人都阳,但基本上都已恢复正常状态。现阶段也就每天早上难受一些,需要使劲清理自己,比如大鼻涕,比如咳痰。【对策】一直在喝热水,喝热水非常有用。1小时两升,上3次厕所,快速退烧。大家多买饮用水多买卫生纸,这俩比药的消耗量大多了,我和媳妇两个人5天用了半箱抽纸。【整体体感】我觉得和感冒发烧差不多,不重。【向外界公布之后】我阳了之后,第一反应是:终于阳了。病毒扩散范围这么大,我有心理准备挺平静的,然后就开始在朋友圈发每一天的评测,想给大家散发一些积极的信号。大家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还有很多病友来找我交流经验。不过我屏蔽了家里人,尤其像我老家的老人,他们信息更新没有那么快,我作为子女,应该给他们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所以我想自己先评测一下,等我好了,再把真实的感受传递给他们。【其他的感受】说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我家两只小猫啥事儿没有,该吃吃该喝喝,打架也正常。这事两年前就有专家提过,没有证据表明你和宠物会交叉感染。我最难受的时候躺床上,小猫会躺我身上,检查我死没死。坐着的时候小猫会在我面前打架,向我展示他们很健康,哄我开心。这段时间唯一让我emo的事,就是我不能出去电影院看《海贼王》。12月1日上映,等我们俩能出门估计也是一周以后了,如果那时候下映了我得哭死。近两年有规律健身习惯,近半年每天早晨5公里,力量训练半小时。无基础疾病,平时很少生病,感冒次数屈指可数,几乎没有发过烧。【病程】12月5日—至今,12月5日开始头晕,12月6日抗原阳,尚未转阴。【感染源】不明。考虑了一下病毒潜伏期,当时因为居家办公,只外出夜跑过,以及在小区楼下超市买过东西,当时有佩戴口罩。【症状】12月5日,没测体温。白天晕乎,以为是正常感冒,吃了感冒药,下午睡了一觉,好多了。晚上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最爱玩爬行健身的,居然是中产?

最近,一项“四肢着地、模仿不同动物爬行姿势”的健身方式火了。爬的人太多,以至于你能在各种地方找到他们手脚并用的轨迹,比如,沙滩上、香山上、长城上、马路上……看的人满脸疑惑,爬的人镇定自若。这种运动还极具传染性。最初,爬爬只是和撞树一样,在老年群体中流行,如今,年轻人争相模仿,还来了一批中产,把爬爬给悄悄升华了。于是,我们对爬爬的定义也随之悄然改变。开始,爬爬是著名团体“鳄鱼团”的行为艺术——苏州香山的健步道上,中老年人身穿统一的红色队服,一字列队趴在地上,模仿鳄鱼爬行,动作整齐划一,嘴里还整齐的喊着“呼哈,呼哈”。图源:抖音博主@勇者无敌后来,爬爬帖火遍全网,试过的年轻人纷纷将爬行正名为健身——猫猫爬能训练到腹肌和肩颈,毛毛虫爬能拉伸到背、臀肌肉,小偷爬和小蛆蛆爬快乐又暴汗……图源:小红书博主@腿儿堡一个最后,我们渐渐发现,爬爬变得高攀不起了——中产们在海岛度假时爬爬,五星酒店大草坪是他们的瑜伽垫,声声海浪为bgm,私教站在飘香椰林前轻吟着“左脚through(向前伸),右脚through(向前伸)”。图源:小红书博主@Bada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月入10万,但我不是北京中产

我也打算一定要留在北京,只有这里才能让我买上房。我们家是农村的,养牛种地,家里一年10几万收入顶天了。我后来考了个三本,随便选了一个财会专业,学习一般。我其实觉得学习再好也没用,社会经验才有用。
202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