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见 SeeDifferently

其他

好好一门生意,怎么全变成出老千了?

一个牌桌都变成了老千了,足球这门生意,也就坍塌了。还可以更烂?300万,可以买下中国足球主教练的职位,600万,可以让一个即将降级的中超球队保级。这是中国足球前任主教练李铁在央视播出的反腐纪录片《一体推进「三不腐」》交代的;中国足协前任主席陈戌源也痛哭流涕交代,在职期间受贿千万元。刚上任第一天,就有两名地方足协负责人敲门各献上30万见面礼。说真的,这种送礼方式,是人都顶不住啊。两年前,中国足球掀起的这场反腐终于在这场颇有教育意义的反腐纪录片中落下了「终局」:从国家队主教练到足协主席无人幸免,为以示警戒,中国足球队要反复观看,并写出千字读后感。我先写写读后感吧:很多事情烂,是有原因的。很多人也许不记得了。14年前,2000年前后,中国足球也曾有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反腐,两任足协主席南勇、谢亚龙同样因为操纵足球、收取贿赂被抓进去。12年前那场足球反腐声势不可谓不浩大:高层批示,公安部督办:从国脚江津、祁宏到俱乐部总经理,球队领队纷纷入狱。
1月11日 下午 4:50
被微信屏蔽
科技

拼多多越好,时代越糟

而我们越高频次地使用拼多多,就有越多品牌(或商家)因为无法提供绝对的「低价」而消失。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短剧「照亮」曲曲大女人

这是我的第24篇原创(1)如果回顾2023年,短剧一定会和大模型一并被视为年度风口(本文所提及的短剧一概是为竖屏视频网站制作的一分钟短剧)。中国人很善于玩流量,短剧就像若干年前出现的冲顶大会,模式没有太多创新可言,只是各种玩法的杂糅。短剧的用户来自已经被网络文学培养成熟的市场,商业模式也和网文相似,免费看一部分,想继续看就要付费,付费可以单集付费,也可以打包,现在还开发出点击弹窗广告可减免的模式(类似游戏羊羊羊)。考虑到短剧已成为一个百亿规模的市场—2023年,10.2亿的短视频用户有超过50%在半年看过3分钟之内的短剧—这个庞大市场的出现完全是基于旧需求的升级:将网文制作成一分钟的短视频。它的分发就是信息流广告投流逻辑,在尚未受到过度监管的2023年,快速起量于抖音、快手这类有成熟ROI公式的短视频平台。8天收入过亿的《无双》、24小时充值2000万的《黑莲花上位手册》……极致的奶头乐产品,极高效的收入模式,这就导致短剧的结构没有丝毫可讨论的逻辑,大部分简单到可以规模化批量复制,这些成型的讨论包括不仅限于:每集1分钟至少得有三个情绪大反转,情绪反转越激烈越好,如果续费下降,可以上一言不合扇巴掌、撒币、装逼打脸等情节有奇效,剧情越狗血越好,例比如父子同时爱上我,我勾引了继母的男朋友……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21世纪什么最贵:王自如

这是我的第23篇原创「星标」及时收到更新(1)很不理解王自如和董明珠的事情为什么会被骂到连上了好几天热搜。我看了视频,王自如说得不算过分,主要表达了个人对董明珠的崇拜之情:加入格力不是为钱,是为了坐得离董明珠近一点。有毛病吗?没有啊,我也想坐得离董明珠近一点。这不是金钱能买到的价值。嘲讽他的人,我归归类大概有两种,第一类是怒其不争,曾经的自媒体大v进了「体制」,怎么就如此没自尊了呢?溜须拍马一套套的,这背后隐含着对王自如的一种期待—你应该大闹天宫;第二类有点像娱乐八点档,尤其金星那句「口含明珠、进退自如」直接暗讽:王自如的上位不是因为真本事。嘲讽王自如的人,我们都摸着良心问问,他的这番话是你第一次在社会听闻吗?或是你听到过的最肉麻的马屁?都不是吧?过去王自如做自媒体大v,卖的是独立客观的立场;进入格力,他的工资构成分为两类服务,一类是来自他的业务能力,另外一类就是董明珠对他的反馈感受:这部分再拆开细点讲,就是王自如是否让董明珠感受到,和自己合作得愉快,很信任自己,且愿意把更多工作交给自己。大部人就卡在第二部分,不理解,觉得提供第二种服务就是一种溜须拍马,需要被社会痛斥。那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是不是更喜欢一个业务能力还不错,且日常让你如沐春风的下属呢?别说无所谓,那是你还没当过老板。(2)王自如不是我目睹过最会给老板提供情绪价值的员工。我在大厂和创业公司都呆过,公司规模从几百人到几十人,每段经历至少都碰到过2个比王自如还王自如的人。我在例会上亲眼目睹一个女生娇滴滴的当着男老板的面,极尽谄媚。和大家分享说,去甲方公司提案,男老板打开PPT说了10分钟,甲方公司的女客户们各个都流露出崇拜的眼神,「像要把咱们老板吃了一样」。这是原话,我很佩服这个女孩,要知道,她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出这些话心理素质有多强悍:她嘴里这个让所有女客户都「馋涎欲滴」的男老板,是一个斜眼,普通话极不标准,身高不到160的人—抱歉,我绝不是人身攻击,我只是想表达,女客户绝对不想「吃」了他。我还目睹过更夸张的,夸赞自己的老板是行业某顶尖人物的假想敌,「我听XX(这位行业顶流)经常跟他身边最亲近的人说,您是他现在最害怕的人。」—后来我还真见过这位行业顶流,我斗胆又无聊地问起顶流是不是很害怕「那位老板」,他茫然地问:谁啊?。就恰如你问张一鸣,是不是字节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某收入规模不到1亿的公司,他一定觉得,提问的人是不是神经病啊!关键是,听者都信,且极其受用—否则我那些前同事们不会在干黄了一件事又一件事后,还在节节高升。如今王自如勾起了我亲历的马屁往事,真是百感交集啊,王自如的马屁算什么呢?在我亲历的这些马屁面前,王自如的马屁都变得真诚而得体起来,更何况,掌管千亿市值的董明珠就不配得到一个真诚的马屁吗?(3)我见过一次董明珠,在2013年前后,那时她已经60岁了。在珠海格力总部接受采访。面对镜头,她神采奕奕,采访休息间歇,她坐在沙发等待转场,不到五分钟,她竟然歪着头睡着了,那是一种无法自控的生理行为—让我瞬间想起我70多岁的奶奶,也会在看着看着电视的时候,不自觉地睡着。我当时的反应是「震惊」,震惊强人董明珠「竟然」睡着了,但我很快意识到,她也是一个普通人啊,无论从体力上还是心力上都已进入垂垂暮年。那时候她的助理是一个年轻俊朗的男孩子,很青涩,大学刚毕业,接待媒体时小心而惶恐。据说,董那些年换过好多助理,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要不是她不满意,要不是年轻人干不下去。「都干不过半年。」如今又过去十年了,我一方面震惊于董明珠依旧强悍地坚守在一线,在业绩下滑时自己亲自上阵带货,一面又毫不奇怪从孟童羽到王自如董身边这些来来回回的这些「年轻的人们」。她也是人,是一个在商场厮杀40年,时刻在高压之下,几乎没有家庭生活的70岁的企业家。年轻的面孔对她来说是新鲜的空气,是新的刺激,也是一种生命力的延伸—有时候,我们太爱异化大佬,但老板也孤独寂寞冷啊。王自如显然是这些年董明珠能找到的最合心意的「随从」:他年轻,有业务能力,成熟稳定,同时又能提供了上下级关系中最最重要的东西—情绪价值。我要是老板,我也想要一个王自如。其实,谁不想「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不受干扰地创造价值呢?但是,我们要正视这是一种真空的理想态,当社会组织包括公司组织都已演变成系统,且这个系统处在经济下行周期,绝少有狂飙式的增长时—内卷就是必然。卷学历、卷劳动工时,卷性价比,卷和老板的亲疏远近。(4)美国制度经济学家诺思把系统内的生产力分为「生产性努力」和「分配性努力」,「生产性努力」是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扩大社会的财富,例如马斯克这种;而分配性能力是在不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状况下去抢占社会优势地位,在分配结构中取得更大的个体利益。我们大部分人都成为不了马斯克,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情况下,当我们在职场中感受很差时,会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份「狗屁的工作」,缺乏意义和价值感,是因为我们都在做着「分配性努力」。在一个存量系统中,去和其他人类争夺一块很小的蛋糕。蛋糕如何分配?由系统中的「老板」决定。职场的上下级关系本质就是一种权力关系,老板靠什么判断把蛋糕给谁不给谁呢?能力肯定基础,但下属给他的感受也很重要,感受之中,最重要的只有一点:你的忠诚度:他是否信任你,你对组织的贡献意愿是否强烈?忠诚,很重要。没忠诚,无安全。越是身居高位、掌握更多分配资源的老板,越会反复测试下属的忠诚度:苦其筋骨,劳其心志。「情绪价值」实际上就是你给老板提供一种「安全感」。我并不是在夸大「情绪价值」的重要性,也绝非鼓励让每个人成为职场的马屁精,更不希望每个人在工作失去尊严和自我价值感,而是我们需要正视:「为他人提供合情合理的情绪价值」无疑是一种强大且强悍的能力。我们应该正视:王自如到底在为董明珠提供的是什么服务?以及这个服务到底有多值钱且珍贵。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且做不好。当然如像我前文故事中的老板一样,全靠感受不以能力评价人才,那这样扭曲而低劣的人格,尽早88。在经济环境短期不会有颠覆性的增长时,职场的大环境只会更残酷:Ai在逐步取代「硬技能」:从生产线的工人到设计师、甚至律师、医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不再需要「自然人」的存在,那么把「人」聚集在一个组织之下共事的意义也许有部分的合理性来自来自「彼此之间的感受」。「感受」是给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给你的老板,给你的客户,给你的合作伙伴。做下属当做成王自如:这是一种能力,是未来硬通货、是稀缺物,是无价之宝。所以21世纪什么最贵?当然是王自如啊。—END—如果你觉得有用请「点赞」或「在看」让文章得到更多推广
2023年11月16日
其他

一方水土养一方刘润

这是我的第22篇原创(1)半个月过去了,刘润还是没有给出一个诚恳道歉。简单梳理下事情:在刘润一年一度的演讲上,他使用的一个商业案例「折扣MAM」被一位从事折扣行业的CEO指出错误:2500家门店,32%利润,折扣行业的利润远达不到刘润演讲中提及的那么夸张,「数据造假」。延续到今天仍然未平息的争执再此不展开了。总之,刘润,一个商业领域、以「咨询」立命的知名KOL,被扣上「缺乏商业常识」的帽子,这就相当于指责一个演员没有演技,一个医生没有基本的医学知识。细拆这个指责,我们首先分析下:刘润的数据造假了吗?刘润绝对不敢主观上造假。但刘润的数据有问题吗?有,有大问题,正如刘润在后面的道歉信解释的,他表述不准确,演讲中使用的数据是向折扣MAMA的CEO求证的。这就是大问题:一个以售卖商业案例为核心产品的KOL在处理数据上如此不谨慎?关键数据只向利益相关方去核实,没有请第三方或使用自己的团队去做交叉验证;另外,在公开演讲时,这组数据也有大问题,「定性分析」和「行业名词的统计口径」混乱,比如「自营」和「加盟店」就不能用一种数字统计口径。所以在这个案例上,刘润被外界指责缺乏基础的商业常识,不冤枉。刘润曾经写过一篇如何处理危机公关的文章《撒硬谎、道软歉,就是作死》。你看,这就是乔布斯为什么说,做商业咨询的人给他的意见不值一提:自己没躬身入局,怎么就敢去指导别人呢?刘润写过再多处理危机公关的文章,这次也没见他执行啊。刘润老师,我可以照你教的,替你拟个道歉声明:1、数据没有主动造假,但确实缺乏第三方核实;演讲环节,定性分析和统计口径也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本案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失实,知错。作为公众人物,诚挚道歉。2、所有购买演讲票的人,全额退票。3、后续我们会xx优化调研手段,提升内容产品,保证(如何如何)更何况到现在刘润也没有说清楚,他经手的案例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如果不能给出后续的整改方案,我们怎么相信刘润今后的内容没有问题呢?食品造假还有一个整改措施呢,文章出错还有一个采编处理公告呢。更关键的是,刘润公众号头条报价40万一条,商业咨询10万一小时。他卖的东西可不便宜。(二)若干年前,我负责过知识付费的业务。卖得最好的产品,是一个管理学大师讲经营管理。两天,十万块,小班20个人。刚上线,售罄。第一天去课堂,我就惊呆了。大师没有来,几个助教给大家放课堂视频。我问同事咋回事,同事说,两天一共四节课,大师只有最后一天下午那节课来。答疑+合影。我惊了,这样能行?花了十万的学员会要求退款吧?并没有。一天半的课,大家睡的睡,玩的玩,社交的社交;偶尔大师旗下几个年轻的助教在课堂上发起讨论,倒也能三五成群热闹起来。最后一天,翘首期盼的时刻到来了,大师隆重出场,带着「刚下飞机,谢邀」的气质。每个人都在等待被临幸,大师说,时间有限,我只挑3-4个问题回答。十万块学费的高潮时刻在最后的合影,大师是懂得的,每个学员都得到了和她单独一对一合影的机会—但不能单独加微信,助教会提醒,抓紧时间,大师还要赶另外的会场。无人退款,学员们在朋友圈得到了「满足」了我后来知道,管理学大师靠这套视频+合影已经展开全国多场巡讲;我后来又知道,在中国,大师赚的是「出现费」。怎么说?连演员、歌手都不得不羡慕。刘润老师在这方面更是个中翘楚,他是知识付费第一批用数字人拍视频的,数字人刘润,多绝的事情。由此,我有一个非常合理的怀疑:刘润的很多演讲案例和公众号内容也有分身,大概都是团队代笔,这些人也大概不过是20出头的年轻人,刚毕业,拿着不到一万的薪水为刘润年入千万的高净值客户们提供经营之道。我再为刘润算笔账:一年至少几千万的收入,人力成本压到最低,内容生产成本也压到最低,净利润怎么也达到40%以上吧。这么高的利润,竟然不愿意为自己的核心产品多投入点时间和金钱。这次年度演讲估计也是下面的人写一些,刘润看过,就上台了,如今的风波只是无数次「分身」写下的内容不巧被发现了。估计,刘润老师自己都不知道这组数据竟然有问题,他内心还百般委屈呢,只是,这锅也不好公开甩给谁。(3)易中天说过一些不靠谱的话,但总结中国人倒是很靠谱:「中国人是这样的,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梦想爆发,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这就是中国,矛盾复杂,很难归纳成一个模式。」在「赚钱」这件事上,国人大多都做着「一夜暴富」的梦,也喜欢大师给把把脉,「大师,我明年能不能发财啊?」。其实「知识付费」也好,啥培训也好,在中国统统可以称为「成功学」。成功学在中国永远有市场。成功学最初起源于美国,后来被中国台湾一个叫陈永安的人将之在中国大陆发扬光大。他借两岸的信息差,拗几句德鲁克名言,在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敛了不少钱。陈永安的著名弟子叫刘一秒,这个人《南方周末》曾经报道过,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是知识付费行业的李佳琦。他创办的思八达在2000年鼎盛时期,有56家分公司,6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刘一秒是思八达唯一的产品,他善于把西方的管理学理论,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说法重新包装一下,他的主要用户是中国的中小企业主,他们会花费几万到几十万来参加培训。所有参加过刘一秒培训的人无不感到振奋,激情被点燃,而被奉为神明的刘一秒:中专毕业,专业是美术。陈永安和刘一秒没有做过一家成功的企业,就像现在很多知识付费的KOL:教抖音投放的没有做过抖音大号,教小红书运营的没做过爆款内容,教企业经营的没做过CEO,做商业咨询的没有任何一个可展示的showcase。别误会,我没有说刘润老师是骗子,在这批老师之中,刘润老师的内容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公众号写的也时有亮点,他也确实在微软工作过。只是中国的韭菜太好割了,毕竟旺盛的需求倒逼着供给,刘润老师也顾不得产品质量了—不犯法又来得快的钱,谁不想赚呢?中国人嘛,一向秉持着「能用」就行的思维:问题的定位不重要,推演的逻辑不重要,本质不重要,甚至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能不能顶用?在实用主义者方面,全东亚皆如此,我们东亚人就是全世界最爱赚钱的地区。现在台湾、日本书店最畅销的书籍和知识付费产品也无外乎是赚钱、理财、算命。我有个在日本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日本最畅销的青少年图书类似「给中(小)学生的一堂财富课」。毕竟,赚钱要从娃娃抓起。—END—你还可以看真的不要在B站投广告听老领导的话,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真的不要在B站投广告

这是我的第20篇原创(1)B站的UP主停更的背后是在B站不赚钱,更直接点说是客户不想在B站花钱。客户为什么在B站投钱呢?我没找到太必要的理由。我认识的大部分品牌都把年度大预算放在抖音,某国产家电品牌告诉我,他们在抖音的年投入起量一个亿,因为能赚回来;通过抖音触达的用户后续品牌会通过深层运营粘住;我问她考虑B站吗?她说,预算充足时,投过一点点的量在UP主身上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小红书终于决定不做电商了

看了一眼今天上午小红书面向客户召开的商业大会。小红书终于想通了,不再纠结做不多电商,决定把「种草」这件事做好。这就像一个人明明有自己很擅长的事情,但偏偏不屑用其赚钱,非要跑到别人擅长的地盘,一折腾就是好几年。小红书的商业化一直饱受诟病。我有很多朋友是做品牌的,大家很爱吐槽小红书:喜欢这个平台,也是用户,但不知道怎么在上面推自己家的品牌。我有个在豪车市场部的朋友跟我说,她对接小红书的三年,小红书内部商业化同学已经换了五波了,「还没帮我们梳理清楚怎么玩。」团队人员变化频繁,反映了组织内部对业务缺乏定力,更反映出小红书长期在商业化上的困惑和纠结。小红书是社区型产品,但是,他们最早先搞了电商,他们商业化初期的重点是海淘电商。2014年,小红书组建电商业务,内部提出All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听老领导的话,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

江同学曾告诉自己的传记作者库恩:1992年是自己最难的一年。为什么这样说?1992年是他正式上任的第一年。三年前,他被老领导选中。邓当着很多人面夸过他:这位同学有想法,有魅力,也有能力。那时,江时任上海市委书记,63岁,他1946年才入党,长期在一线工作。这份夸赞让江有点意外,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时,他曾非常坦率地说,“完全无意领导整个国家,我曾经希望一个更有力的候选人担任这份工作。”江同学当时面临最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到底姓资还是姓社,是走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在党内存在巨大分歧,部分人担心走改革开放就是学资本主义,邓坚决主张开放。对小同学来说,局面确实两难。新官上任,他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但又要考虑前路。1990年,中国经济增幅下滑到3.8%,为1978年以来最低。那时,还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说法,大家在讨论时都小心翼翼用「市场取向」。老上级在这一年找江同学谈心,叫到家里:「世界上一切国家发生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1991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苏联解体了,年末《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当下关于中国前路的讨论是阶级斗争,比文革还严峻。这将分歧矛盾推到了极点,很多开放的政策开始摇摆。小同学难免踌躇,老上级又再次把他叫到家中,清晰明确地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也是这一年,江同学开始深入研究西方经济,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他还组织了一系列专家座谈,参会者包括林毅夫、吴敬琏、周小川等,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直到1992年初春,到底走不走市场经济,仍然没有定数。88岁的老上级决定不等了,他用南巡向外界发出信号:必须坚持开放,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切都直指:经济发展是首要目标。江也听懂了老上级传来的需要做出改变的呼声:不要再做过多的意识形态的争论,中国的发展刻不容缓。1992年这一年,确实很难,即将召开的是十四大,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涉及如何为中国发展定调。江同学又再次拜访了老上级,他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说法,老上级表示了肯定,并建议十四大也要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确定下来。1992年10月,十四大开幕,江做报告,当谈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时,他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8岁的老上级在家中的电视机前听完报告,称赞说:「讲得不错,我要为这个报告鼓掌。」至此争论许久的中国前路有了明确方向,「市场经济」不再是危险词。1992年的确是江最难的一年,但最难的事情抗过去,这个国家迎来了金子般的得岁月,历史在这一年发生了转折,「经济发展」成为全民的共识。听老上级的话,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媒体哪敢吃人血馒头?

这是我的第十五篇原创文章“不是坏,是无知”东航MU5735空难发生第二天,《人物》杂志推了一篇描写空难家属的文章,被一些人骂吃“人血馒头”,群情激愤,有些小圈子吵成了一锅粥,有人说,这叫暴露受害者隐私,有人说这叫消费灾难,总之统统都是媒体有罪论,很快,文章就消失了,据说,被举报了。我生气啊,气得我顶着过敏的眼睛,一大早翻出了大学学过的《新闻采访学》,蓝鸿文写的,主编是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我倒要看看,是我上学学过的知识扔给了老师,还是专业院校教的已经被时代抛弃了。教材第360页,写了记者如何报道突发事件采访:第一,要关心形势。第二,反应灵敏,及时投入报道;第三,有紧迫感,要抢在时间前面,多发东西;第四,既要不怕危险,又要保护好自己。教材第364页写了突发事件报道原则:如实报道,客观报道,积极报道,做好连续报道的准备。好了,没别的了。所以《人物》的报道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按照当下的舆论,那么,约翰赫西那本著名的《广岛》描写了美国往日本投了两颗原子弹后的日本惨况,也是吃人血馒头喽?诺贝尔获奖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二手时间》也是吃人血馒头了?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集三分之二的文章都是吃人血馒头?2008年,汶川地震那么多报道灾后残酷一面的媒体如《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统统都在吃人血馒头喽?我是觉得挺可笑的,换句话说,没有一家严肃媒体在社会重大议题发生后,存心把自己变成“议题”本身。气得我一上午没缓过劲,到下午,恍然大悟,骂“人血馒头”的人并不是坏,而是无知。在中国,媒体“消失”太多年了,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正常媒体的运转逻辑是啥。正常情况下,灾难性报道,媒体需要依次提供四个层次的信息:1、客观信息,所谓三w,谁?在哪里?怎么了?事态客观进展2、Why和How?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灾难?是天灾还是人祸?3、核心当事人的故事4、多角度、专业的,丰富的,有建设性的反思,多来自专业人士以上按顺序,为一组连续报道,符合大众的心理认知。但当下这样的环境,哪个媒体能做到一板一眼的1、2、3、4……《人物》抢发了3,大众所受到的心理冲击过大,一时情绪激动,可以理解,但一家媒体之所以连夜刊发,我猜是:能早发一天是一天。倘若我们的公众能明白专业媒体的运行机制,日常就习惯了接受专业媒体的服务,阅读消费专业信息,是否还会对做出类似“吃人血馒头”的判断呢?是否在悲愤伤痛之余,会更谨慎评判媒体的价值意义呢?有时候,轻易下的判断不是因为坏,而是源于无知。“媒体”离开我们太久了中国媒体行业的黄金年代是1998年10月,时任总理朱镕基去了一趟《焦点访谈》,从不题词的他,破例为《焦点访谈》写下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自此,《焦点访谈》《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风行全国——在这里读懂中国,绝不含糊。新闻行业也拉开了黄金十年,其背后是大国崛起的玫瑰梦。水均益、敬一丹等央视记者成为国民级偶像,而后,普利策新闻奖所带来的特稿这种特殊的文体又传入国内,极大丰富了报道的多样性。昨天,《人物》刊发更偏特稿文体,特稿要求以“人”为核心,着力刻画人的情绪、经历,特稿更像小说,重写法,重情绪,但基于客观事实之上。世事变迁,随着媒体商业模式的全面崩塌,特稿在中国几乎消亡了,调查报道也是,从收费到免费到流量思维,媒体只剩下“娱乐、宣传、教育”这类功能。人们误会媒体,也不足为奇。我之前的同事,现在在某大学新闻系教《媒介经营与管理》,她经常在课上声嘶力竭地喊出:伟大的新闻需要伟大的商业模式,如果流量是唯一盈利模式,媒体就会流于低俗,课程的本质是教会大家如何用内容赚钱,同时探索流量之外的可能性,维持一个良好健康的产业生态。喊完,下面的学生一脸茫然,问:抖音不是活得挺好的吗?没有任何理由背叛你的采访对象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身在专业的机构,秉持媒体所遵守的价值观,报道时代,在资本、政府、公众间构成一股独立的力量,这是媒体行业自诞生初期就力图构筑的理想蓝图。记者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美国知名的记者盖伊特里斯曾说过:我还是一个年轻记者的时候,《纽约时报》一个年长的记者就对我说:“我要教你的是,不要用该死的电话。去见人,看着他们的眼睛,要到场。深入火灾现场,奔赴地震现场,前往战场;如果不行,穷尽各种方式接近核心当事人,聆听他们的声音——这是职业本分。如果这叫吃“人血馒头”,那记者这个行业,应该以不道德之名立刻关停,越战著名的照片《火从天降》就不该被刊登出来。这张著名的照片改变了越战历史没有任何理由背叛你的采访对象。这是记者接受的另一重要的职业训诫:倘若被访者不愿意说,绝不强迫,也不偷录;倘若稿子发表后,强权逼迫记者说出信源,记者绝不能出卖你的信源,“水门事件”就是这样的故事。所以,一家媒体怎么敢吃人血馒头?这个行业有其职业操守,当个人的虚荣心和他者的生活发生冲突时,记者一定会坚定地站在他者一面,信守承诺,不强人所难,选择能写的,尊重萍水相逢的被访者。我从来不会对任何一家专业媒体冷嘲热讽,哪怕它现在就是靠软文为生;我也从来不说冠冕堂皇,充斥着理想主义的陈词滥调,什么记者辛苦,钱少事多,写这些东西纯靠理想支撑,大众应该多点理解。没必要。这就是一个关乎职业操守和媒体角色价值的讨论——如果记者编造了事实,可以告他;如果媒体篡改了事实,可以告它,如果是不能理解媒体的价值,可深入讨论,不必扩散议题。如果每次遇到灾难报道,公众还是无法理解媒体的价值,那就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讲,告诉大家:媒体到底是什么?抖音和微博为什么不能称之为媒体?职业记者的准则和操守是什么?媒体是如何运作的?新闻伦理为什么是建立在新闻实践基础之上的讨论,而不能纯粹脱离新闻实践。一遍又一遍讲,兴许讲多了,就多一些人愿意去了解了。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为什么七台河是中国冬奥史上获金牌最多的城市?

这是我的第十四篇原创文章东北哪哪都有冰,为啥独独七台河出了这么多冬奥冠军?在范可新拿到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双接力金牌后,七台河已经拥有了7块奥运金牌,是中国冬奥史上拥有金牌最多的城市。大部分人根本没听过说过七台河。《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曾分析:北京、武汉、上海是中国建国以来诞生世界冠军最多的城市。这些城市之所以能批量产生冠军与城市发展程度密切有关。
2022年2月9日
其他

安福路,三种人生和小红书

这是我的第13篇原创文章(一)小红书和安福路《第一财经周刊》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及:过去一年上海这座城市被讨论最多的街区可能是安福路。近两三年来,这条路相继迎来了话梅、多抓鱼、三顿半、观夏等十多个新品牌,形成了一种“网红”效应。“安福路很像线下的小红书。”这篇文章的记者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评论。这是一句很有趣的评价—当一款互联网产品的名字在真实生活中被映射为某种“形容词”或“动词”时,这代表它已经解决了“我是谁”和“用户认为我是谁”间的认知鸿沟。比如我们常说“今天你ins了吗?“或“去淘宝吧”。安福路在上海已然代表着一种新锐、潮流、开放的年轻业态,绝大多数用户大概也是如此理解小红书的。有趣的是,安福路上新崛起的这批消费品牌大多也是小红书上的热门品牌或热门笔记。根据《一财周刊》的统计,在小红书搜索“安福路”时,相关笔记有四万多篇,这些内容的创作时间大多在2020年-2021年,而这批笔记的数量已经和上海最老牌的商业街“南京东路”持平。安福路的店铺都有线上商铺,也是小红书的热门商铺搜索数据又说明了另一重问题:小红书成为了年轻一代消费需求的风向标,路径大抵是这样的:用户在小红书发现安福路有趣的店面,走到线下体验,再回到小红书打卡,分享内容,或在小红书寻找更多信息,循环反复,内容就像滚雪球。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新消费品牌计划开线下店,在考虑成本外,应该把“小红书”纳入选址依据。线上与线下互为“现实映射”—这无疑是一个社区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我之前的几篇文章中,都反复提过自己对UGC产品的理解:通过切入一小部分有持续创作能力的人群,一款UGC产品可以从0-1,然后,通过泛化内容,获取增长,待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就进入到发展深水区也是一款产品的分水岭:即一个社区到底有多大能力,可以影响用户的真实生活?这句话怎么解释?一部分社区产品发现,最初切入的内容似乎只能停留在线上,有极大局限性,比如知乎;另一部分社区产品由于对“社区”这一概念理解不深,深陷到抢夺线上流量的竞争中,成本日益增加,商业化效率不及预期,慢慢走向萎缩。而一个可持续的社区产品必然是延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变成一个物理意义上真实的社区。举个例子:美国社区产品Reddit,这个成立于2005年的社区产品,曾在2021年发动过一场大战华尔街精英的好戏,直接影响了某支股票的走势。如今,Reddit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正在谋求IPO上市。Reddit这个案例固然太激进了,没有平台会鼓励用户这么做,尤其在中国。但这足以证明:一个UGC产品最终也是最大的价值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影响力。从本质看,“社区”就等于人和人的连接,这是一个从古罗马时期就存在着的组织概念,近千年以来,人类的需求也没有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所以过分强调一个社区的日活、月活,都是短期数据导向,长远看,移动生态的社区产品必须具备可以和真实世界“互动”的物理属性,才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小红书最近邀请“网红”教授刘擎和他们的COO柯南聊消费主义,刘擎从学术的角度试图理解“小红书到底是谁”,在谈了消费主义,反物质主义等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概念后,小红书的COO柯南说,小红书不是虚拟世界,小红书是真实世界在线上的反映。我不清楚这个定义是小红书内部想明白后对外的明确发声,还是柯南和刘擎对谈时的灵光一现:不是虚拟世界,而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这句话如此重要,以至于在我有限的认知内,这是我听到的,对UGC产品最深刻的理解之一。(二)小红书的三种人生
2022年1月24日
其他

豆瓣的三重困境

这是我的第11篇原创文章(1)携程出事情,骂携程滴滴出事,骂滴滴美团把骑手困在系统里,骂美团照骗事件后,小红书同样被骂得很惨但在中国互联网,从来没有一个产品像豆瓣一样在遭到监管重罚后有一帮用户站出来替它主持“正义”。我的一位许久不发朋友圈的编剧同学义愤填膺地写道:听闻豆瓣被罚款900万,我一口气通过豆瓣买了书、日历……作为一个几乎不读书只爱看电视剧的中国中年妇女,又是拼命证明自己文艺青年身份的一年快过去了。豆瓣有tm很多不好用的地方,但我愿豆瓣,万寿无疆。不得不纠正她,共罚款900万是豆瓣今年累积20次罚款的总额。她显然没看清楚就被900万罚款刺激了。豆瓣已经创立15年了,掐指算算,它大抵陪伴了四代网民的成长(70、80、90、00),只不过现在的豆瓣,早已不是第一批用户印象里的那个豆瓣了。豆瓣有璧,这个璧是在“使用书影音功能的用户“和”在豆瓣某些小组活跃的用户“之间,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共生在一个产品。罚款是针对豆瓣小组的不当发言,小组是豆瓣很早就有的功能,作为一个信息推荐产品,2005年创办之初,创始人阿北就做出了“小组”这样一个典型的社区产品,他的本意是相同兴趣的人聚合在一起。那是PC时代,使用电脑能够上网的人属于少数,随着移动时代和互联网100%的普及,这样的功能就显得很怪,从产品角度看,一个信息流分发平台,又出现了社区功能,前者基于效率,后者基于UGC的供给——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豆瓣在移动时代有非常多的尝试这轮整治重点是豆瓣知名的鹅组,这个组之前叫八卦来了,2010年成立,见证了从港台文化式微到流量明星崛起,随着选秀时代到来又成为粉圈文化社区的集散地。我进过鹅组,说实话,我真怀疑进到一个精神病院,一群人可以为了完全不认识的idol,互相谩骂,语言之恶毒,完全违背创始人阿北最初创办小组的初衷:禁止带有歧视性的发言。小组可以由任何人组建,主题开放,自由发言,有鹅组,就有父母皆祸害组,还有周末一起爬山组,我们都爱许知远组……各小组之间聚合着完全不同的人群,每一个小组因其产品的封闭性,变得像一座座孤岛。比如鹅组,今年在微博清理了一批粉圈组织后,很多被清理的账号涌入了鹅组,随着外界对饭圈的打压越来越重,又进一步刺激了组内人的表达,发展到最后,身份认同感越发趋同的饭圈已经不容任何外部的意见了。这是当下豆瓣面临的第一重矛盾,用户的激增导致社区原有的定位丧失。(2)那豆瓣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平台一样,充分发挥平台的整治功能呢?这就是豆瓣的第二重矛盾,其所信奉的自由主义和对技术的乐观信仰已经不适应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了。豆瓣的天真伤害了自己。豆瓣成立于2005年,那时,谷歌是互联网主流,facebook刚刚创办,让信息和数据在一个互通的网络上被自由使用,是信息革命的核心。人们处在一种极端的乐观主义情绪中,人人都可以上网,平等获取信息,高效交流,世界也会因互联网的出现变得越来越平等、平权和自由。那一年最火爆的图书叫《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预测未来时,写道:一个由贸易网、金融网和信息网紧密交织的平坦世界徐徐展开,互联网被认为是使这一平坦世界成为现实的最后一块拼图,再也没有什么能因素可以阻止人类在广阔的地标上连为一体。世界会是平的,然而这种美好的假设并不正确,它完全忽视了区域间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差异与经济基础差异。最近3-4年,美国和欧洲的多项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全世界都被连上了网,但在相对富裕的人群中互联网的作用更积极,而在相对贫穷的(但可使用互联网)人群中互联网的作用更负面。绕了一大圈,想说明什么?豆瓣的创始人阿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了豆瓣,他相信通过构建一个信息无差别的推荐产品,用户可以自主打造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书、影音、小组……
2021年12月7日
其他

小红书最大的问题不是估值200亿美元的问题

小红书传出最新E轮融资后估值超200亿美元,市面上大概有两种观点,从用户价值角度看,值,因为年轻用户可以直接对标B站,从商业效率角度看,不值。讨论一家公司值不值,是每家公司都要经历的上市前的洗礼,我到觉得用这个角度讨论小红书,有点在逃避核心问题。小红书在中国互联网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这是我非常喜欢它的原因,它和B站是唯二在字节系+快手系+BAT格局已定的背景之下还能日活突破6000万的内容形态产品。另一重欣赏则是,小红书的两个创始人都不是纯互联网出身,他们是小红书最初始的用户,他们从用户视角出发创业,初心纯粹。小红书当年成功最大的原因是找到了新的内容供给——海外留学生。2013年,国内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家还在海淘,有此刚需,小红书第一批用户锁定了海外做代购的留学生,这批留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多是帅哥美女,也利于小红书后续的视频化策略。小红书的初始基因是ugc+种草,这点我认为是讨论小红书的最重要的出发点,小红书发展到今天即便换了无数轮slogan,也得不断回头理清它的出生。正如B站找到的内容新供给侧是二次元+动漫用户,抖音找到的新供给是一群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分享唱歌跳舞——这两个平台到现在也在对外强化初始印记。种草内容——这是令小红书成功的原因,通过一批用户的分享进而影响另外一批用户的认知,从而再深度影响他们实际生活的action,种草的内容最核心的价值必须是利他的,有用的,且真实的。比如我,大概在一年多前开始深度使用小红书,因为决心减肥。我经常在小红书搜索低脂、跑步、健身这类关键词,平台上有很多Kol真人出镜推荐,切身讲解自己的瘦身成功方法,这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远比知乎、keep、公众号更让我有信任感。像你身边的朋友在给你建议,它首先是真实的。前两天我发现,小红书竟然是我仅次于微信停留时间最长的APP,比如今年11月我休假,竟然没有打开过大众点评,全靠小红书指路。这也是小红书月活用户达到1.7亿的增量:它抢占的是一部分知乎用户+一部分大众点评用户+一部分KEEP用户+一部分下厨房用户+一部分好好住用户……其他所有泛生活的垂类APP,小红书都值得重做一遍。所以前不久发生的小红书“照骗事件”能够引发那么大的讨论。在任何一个平台这样的照片应该不再少数,但在小红书就会被无限放大乃至成为一起公关危机——用户觉得被欺骗了,因为小红书的用户是真的生活中会去体验的啊,这个错误的成本太高了。但进一步细想,随着平台用户规模的增加,一部分新来的用户是把小红书当朋友圈或者Ins使用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我有两个搞家装设计的朋友,都在今年开始玩小红书。朋友A在小红书更新世界各地的家装美图,图片审美极好,朋友B也分享家装美图,但文案会标注这个踢脚线有什么借鉴作用,吊顶该如何在中国家庭应用。后者的粉丝很快比前者多十倍,这说明小红书的流量分配没有出现问题,出问题的是用户如何理解小红书。我曾经问过朋友A,为什么只发美图不多写点文案?她的回答是,她觉得小红书都是一些好看的图,帅哥美女,发美图是她对这个平台的认知。当然她也在琢磨,粉丝怎么增长。她不是一个专业小红书的生产者,也没有运营团队,因为工作关系根本没有时间琢磨平台的运营逻辑,但她,本可以成为小红书合格的内容创作者。显然,这和照骗事件是一个逻辑的两种体现,代表了小红书扩大规模后,用户心智层面的认知混乱。我的朋友A是绝对不会在知乎或B站发美图的。小红书认为“自己是谁”和用户认为的“小红书是谁”——这两个问题之间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在用户,创作者和平台之间也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认知。我认为,这倒是小红书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估值问题,而是它没有建立明确清晰的品牌标签。如果没有照骗事情的发生,小红书不会严肃正视这种认知的混乱,它是埋在水下的问题,但一旦当负面事件发生,外界和舆论会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一家公司的种种,这时候,没有品牌认知的公司会发现,对外沟通如此费劲、低效,因为根本没有统一语境。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观点就是,快手没有运营,那是基于观察快手在奥运会期间的运营动作,写这篇文章前后,我看了大量小红书的资料,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小红书没有品牌,至少没有在认真且系统性的做品牌这件事——其后果是对外沟通效率低下,创作者生态认知混乱,以及新老用户之间出现隔阂。B站通过后浪成功建立了“后浪”的标签,知乎有“谢邀”,虎扑是直男,微博是吃瓜,快手是“老铁”。小红书是什么?现在,此刻,我们能迅速用五个字概括清楚吗?小红书现在的口号是——标记你的生活,可是这个生活是什么?是Ins的生活,还是蘑菇街的生活?是加了不真实滤镜的美好,还是真实生活的美好?标记你的生活,这句口号太有歧义了,比如我理解小红书的“生活”是——人们在这里分享真实生活方式的美好,是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无数普通人如何努力生活的美好?是社区里利他更是利己的美好。可是我的理解未必跟其他人一样。我的设计朋友A就不这么理解这份美好。小红书到底值不值200亿美元?我到不认为这是小红书内部现在最该去思考的问题,小红书现在最该去厘清的是:它到底要向外界传递怎么样的一个形象?它到底是谁?或者另外一个根本问题是,它到底满足了用户什么样需求,什么样的用户是它不想满足的?公司发展到千人规模,估值200亿美元,是到了该重新梳理品牌,明确对外标签的关键节点了,否则资本市场也会对有你100种解释。至于外界一直诟病小红书的商业效率问题,我到觉得真不是这家公司最核心的问题。资本的想象力其实非常有限,都是经验后置——就像B站一样,早几年前,资本市场认为B站是中国版的Youtube,现在看,完全不是,记得B站上市前后,很多分析师也看不懂B站的商业逻辑。现在呢?B站股价翻了十几倍。小红书和B站一样都属于一个全新物种,他们通过UGC生态牢牢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有活力的一群用户。前不久我看到一份调研,小红书的用户是线下消费群体最旺盛的一群,有了这群用户,小红书能做的探索还有很多。最新的消息是,抖音也盯上了小红书,即将推出新的功能,直接对标小红书。但我不看好字节系搞小红书,虽然这符合节系一贯的增长逻辑,谁危险了我,我就模仿谁,倒不是为了打赢谁,而是干掉对手,让它在市场上消失。小红书没必要担心字节,字节系基因是追求极致高效,他们一定会在流量上通过中心化分配迅速打造爆款——可是UGC生态是需要建立土壤的,这是一个漫长的周期,小红书做社区已经做了七年了,这家公司也信奉UGC生态,据说小红书内部曾经多次讨论是否学习字节在产品和流量上变得更具效率,但从现在小红书的首页看,这里还是一个UGC社区。小红书无意做字节,很高兴看到这家公司仍然在相信一些东西,它的商业效率必然比不上抖音,也不会变成一个超级流量工厂。但那又怎么样呢?前不久我听到一种说法,说字节的算法不是一种算法,而是一种时代的解法,是互联网发展至今最极致的解法,它是资本推崇的最佳路径——更高更快更强。但这个世界是否允许一些独特的存在呢?比如B站,比如小红书,它们存在的意义是让我们意识到——人不是流量对工具,人才是这个世界的目的。我希望这类公司可以活得很好,且活得很久。有意思的是,小红书和B站都是诞生于上海的互联网公司,如果用北京和上海对比,两座超级城市的差异也是小红书和抖音的差异。
2021年11月1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扎克伯格总是嘲笑instagram

本文是我看完《解密instagram》后的读后感,首发于潘乱的公众号乱翻书,最近我开启了自己的公众号,原本雄心壮志想周更,但上周规划的话题因为不可抗力夭折了——对,就当偷个懒,发篇旧文吧。(1)互联网无外乎只有一个指标:增长所以facebook无所不用其极的为了增长,用户的增长,收入的增长,各方面增长……其背后的策略细考究下来,是粗糙的,简单的,数据主义的,毫无美学色彩的。从这点来说,国内和facebook最像的公司确实是字节系,和扎克伯格最像的也的确是张一鸣。他们都是数据狂人,增长狂人,工具狂人,都信奉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保持足够的清醒、克制、理性、保持在激烈竞争之下的核心动能——增长。Ins是facebook十年前收购的公司,很少有人注意到ins开屏有一个小小的for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抖音和快手的下一站劲敌是B站?

中视频是西瓜提出的,我觉得这是字节系发明的一个词,很伪概念,短视频长视频之间加一个中视频。其实是为尴尬的西瓜视频找到一个战略定位,聚焦一分钟以上的视频,可见西瓜视频在整个字节系有多尴尬,得自己造点新词。中视频到底是不是下一个抖音,我觉得不能以长短来论证,因为中视频和短视频的生产逻辑完全不同,短视频轻+快,是随手拍的概念,中视频信息密度更大,结合了兴趣+知识,生产门槛更高,平台很难用钱和流量补贴刺激供给,据说,西瓜视频惨淡了两年,数据刚刚才止跌,侧面证明了字节系那套增长逻辑在中视频领域完全不奏效。B站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中视频,但B站干的就是中视频的事情。除了优爱腾芒,当用户想消费更长的视频时,第一选择肯定是B站。B站最初是靠二次元、游戏、动漫等这类小众内容发家的,这些内容供给纯靠兴趣驱动,也就是为爱发电,它的特点是黏性高,互动高,一般来说,平台运营起量一定先做供给侧,字节系的逻辑是靠钱,靠补贴,靠流量,拼命拉动增长,走资本圈地、流量变现的路线,B站走的是兴趣路线。我前不久看到腾讯科技的张珺采访快看漫画的陈安妮时,提了一个问题:股东名单里同时出现字节和腾讯,是什么感受?陈安妮说,字节已经退出了。“我好像没有说服他们。在那个阶段,字节还不太懂我们做的事。我每次去跟一鸣聊业务,他老是说「内涵段子」涨得比你们快。我说,我们跟「内涵段子」能比吗?我跟他讲动漫IP价值,很激情讲了很多,一鸣还是一脸困惑地问我,「内涵段子」还是涨得比你们快。我发现说不下去了。他们后来提出过要增持,我们没同意。“有人在下面留言假想了一个场景:如果张一鸣一开始做的B站会怎样?大概率会在二次元、游戏、动漫这些领域跑马圈地后,迅速用更大众的内容如娱乐、美食、音乐提升DAU和用户消费时长;而B站的逻辑是,继续服务好小众人群,把这群同好者吃透,再看下这批用户是否有其他内容消费的需求,慢慢谨慎增加。一个是横向拓展逻辑,一个是先纵后拓的逻辑。这完全是企业基因的不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B站在第二季度财报中呈现出一组非常有趣的数据:十年前注册B站的仍然有50%的用户还在这里,付费的大会员用户同比增长66%,达到1742万,要知道,B站第二季度的DAU是6300万左右,虽然和抖音和快手的量级没得比,但是用户留存超级高啊,日均使用时长达到81分钟,创同期历史新高。从知乎截的一张图,出处不明并没有出现随着平台规模扩大原来有的忠实用户被稀释的“必然情况”,即便在今天,B站最受欢迎的品类仍然是生活、娱乐、游戏、科技知识和动漫,和十年前相差不大。B站在这十几年前的确是在做一件慢生意,B站把这件事理解为一门生意,而不是一个风口,服务好一群用户,这是商业的本质。在互联网这十年间,B站的风格实属少见,大概也是因为这家网站幸运地“远在”上海,这种稳定的平台属性持续激活内容供给侧的繁荣,B站现在活跃的UP主达到了240万,月均视频投稿量840万,也就是一个UP主月均生产三条长视频,这是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换一个角度想,这对所有平台都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试想一下,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持续不断,用成本很高的方式生产一条1分钟以上的长视频。B站有很多独家的UP主因为个体价值被高度认同和良好的社区氛围——这些软性的东西很难靠互联网那套增长逻辑短期内被平移到另外一个平台,字节系高价挖走巫师财经然后水土不服就是最好的例子。资本也不是万能,必须承认世界也存在另外一套规则,弱肉强食的缝隙间也有无法用数据衡量的人的情感。所以在所有的视频平台中,B站的独占内容达到45%——这也是资本市场持续看好B站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在B站看到的将近一半的内容在别的平台看不到,而B站并没有为了采买这些内容陷入天价版权的被动。这里面还有另外一重逻辑,时至今日,内容已经没有什么增量市场了,各大产品都在互相争抢用户,头条想把百度APP的用户抢过来,抖音想抢快手的用户,内卷化严重。靠什么抢用户?大家的目标都锁定在有竞争力的内容,也就是差异化的内容,这又回到了20年前评价一家优质媒体好坏的标准:你是否有独家的内容,有,用户会为此买单。B站在这方面优势明显,而且为他们“供稿”的作者几乎很难在其他平台获得一样的成就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15年前,B站锁定了一个非常小众的兴趣赛道,深耕下去,15年后,这个赛道成长为一个超级广阔的市场(比如虎扑就没有成长为更广阔的内容赛道),同时带动了其他兴趣赛道的良性扩充。B站最大的竞争力就是用户的认知标签,兴趣和情怀,无论你是宅舞、国创、还是ftm,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认同,兴趣小众而多样,内容的归属感更强,但这些内容放到现在的公域流量肯定是沧海一栗。在第二季度财报中,B站增速依旧可观,营收达到44.9亿元,同比增长72%,广告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01%,达到10.5亿元—整个第二季度,B站是互联网广告中增速最快的平台。我和一个品牌客户沟通过,B站的投放场景不存在替代性,而是唯一性。它圈住了互联网最活跃,最多元,最有消费力的年轻一代,在中国,你几乎很难找到第二个有这么多优质年轻用户的线上渠道,品牌广告主需要更加理解B站的玩法,毕竟B站真正商业化是从2019年开始。据说,抖音和快手一分钟以上的视频播放时长已经占据总时长的50%的,两个平台都在考虑增加一分钟以上视频的占比,长视频多了,肯定会影响vv和广告效率,但从内容质量和用户时长等长远指数看,又是两个平台必须开拓的战场。从哪增加?从哪里找?B站大概率会被盯上,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场正面交战。但我还是坚持认为,生态本是参差百态。比如在游戏和二次元领域,B站几乎很难被打败。B站二季度财报有一组数据预示着其未来的野心和发力点:B站的虚拟主播是增长最快的品类,全网超过六成(大概有
2021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