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6月21日上午,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农场吸引了大批媒体记者,因为这里将举办一场开在“田间地头”的德州“吨半粮”示范区创建工作首季“开门红”记者见面会。上午9时,记者见面会正式开始,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立军,临邑县翟家镇党委书记张万里,临邑县德平镇党委书记王贯峰,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赵同凯,市农技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艺师骆兰平,种粮大户代表李广新,农业服务合作社负责人代表魏德东,普通农民代表曹启连与媒体朋友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介绍德州市“三夏”生产和“吨半粮”创建工作有关情况。形式接地气,传播有人气,这是德州首次将记者见面会开在“田间地头”。明媚的阳光下,这场见面会不仅开到“田间地头”,也开在人们心头。839.2公斤德州市“吨半粮”创建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公布据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立军介绍,截至目前,我市的小麦已全部完成收获,颗粒归仓。夏收的同时,夏种也有序展开。目前全市夏玉米已播种733.6万亩,已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3万亩,正在陆续造熵播种。从收获情况看,全市夏粮喜获丰收,预计单产增、总产增,又是一个丰收年。韩立军介绍,德州市1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产量明显提高,示范带动作用非常明显。6月1日至3日,山东省作物学会组织省市专家25人,分五个组对10个县市区的“吨半粮”创建核心区进行小麦产量复测。初步统计,超过60%的小麦地块产量超过创建目标(650公斤/亩)。6月12日,在临邑县翟家镇小麦高产竞赛实打现场,省市县联合专家组对翟家镇“吨半粮”核心示范区内的1000亩“德麦008”进行测产,经现场实打实收,小麦亩产达到839.2公斤,成为德州市“吨半粮”创建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德州“吨半粮”创建取得“开门红”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指挥。据韩立军介绍,全国现场会议在德州市召开以来,市委、市政府突出“早动手、快落实”,严格实行“书记抓粮”、党政同责,层层压实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市、县、乡、村都设立领导“指挥田”,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县抓核心区、市抓高产片。各县市区把“吨半粮”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真正把“书记抓粮”落到了实处。可以说,各级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在德州近年来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德州多个县市区实打单产创历年来最高纪录德州市农技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艺师骆兰平介绍,近期,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山东省作物学会组织专家开展了“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小麦产量复测和“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暨2022年粮王大赛小麦季产量实打,从测产结果看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多个县市区实打单产创历年来最高纪录。其中,齐河县焦庙镇3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吨半粮)核心区麦田,实打面积3.73亩,折合亩产811.6公斤;临邑县翟家镇翟家村麦田实打亩产839.2公斤,创我市小麦单产新纪录;陵城区义渡口镇边家村麦田实打亩产832.15公斤,创陵城区小麦单产纪录创历史新高;禹城市辛店镇大李村麦田实打亩产816.7公斤,创禹城市小麦单产纪录创历史新高;平原县腰站镇麦田实打亩产831.36公斤,创平原县小麦单产纪录创历史新高。骆兰平介绍,县与县、地块与地块之间产量的不平衡,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土壤肥力不均匀。二是管理技术的差异。特别受去年秋汛影响,小麦播期普遍偏晚,播期差异较大,高产品种选择的不同,导致小麦后期灌浆强度和持续期不同,最终导致产量的差异。下一步,要从着力提升土壤地力、集成推广增产技术模式、推进提升生产集约化程度这三方面发力。今年,德州市农科院高度重视“吨半粮”产能创建,专门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技术骨干10余人成立了市农科院“吨半粮”高产攻关指挥部,农科院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亲自指挥。德州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赵同凯现场介绍,农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三块田”,树立三个标杆。“自建田”打造超高产样板。农科院在武城县武城镇的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平原县张华镇的运河粮食种植合作社、临邑县翟家镇的秋华种植合作社、运河经济开发区抬头寺镇德农合作社,建立了4块自建田。这4块田的产量目标是1.6吨以上,即小麦680公斤以上,玉米920公斤以上。今年这4块自建田小麦亩产全部在700公斤以上。同时农科院摸索集成可复制、易操作的技术模式,并在自建田里开好观摩会,干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助力“吨半粮”生产。抓好“联建田”,探索科政联合样板。农科院积极与临邑县农业农村局、翟家镇人民政府、张华镇人民政府对接,采取“地方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型经营主体”的模式,当好党委政府的科技参谋,根据示范方的小麦长势情况,对症施策,党委政府抓落实。今年在科政联合的模式下,在翟家镇创造了亩产839.2公斤的德州市小麦最高纪录。做好科技服务,打造“指导田”样板。由农科院副院长带队,小麦、玉米、植保、土肥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到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组中。“指导田”点多面广,所有派出的科技人员要总结服务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指导农民完成“吨半粮”目标的实现,打造“指导田”样板。两位乡镇书记现场分享“高产经”记者会上,临邑县翟家镇党委书记张万里、德平镇党委书记王贯峰现场分享了“吨半粮”创建的“高产经”!6月12日,在临邑县翟家镇小麦实打实测现场,翟家新村示范田的小麦产量为839.2公斤/亩,刷新了德州市小麦高产记录。张万里介绍,作为“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核心区,翟家镇从四方面做好“书记抓粮”工作:一是抓科技支撑。翟家镇成立了“吨半粮”创建工作专班、云上专家顾问团、线下专家智慧团。让种地从单靠“凭经验”到“科技+经验”。二是抓土地。在翟家新村、孙汉服村、后吴村选取4块良田建设示范方,在全镇各村选取53块田地建立示范田,实现“吨半粮”创建的四级指挥田;为了让农户改变施肥旧习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翟家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追加有机肥。同时,极力推广秸秆还田,鼓励村民化肥减量、合理追施“土家肥”。为4000亩示范方、示范田提供有机肥、优质麦种、玉米种,累计投入76余万元;统一飞防5万余亩,投入25万元左右。4月份委托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对11个地块取样,有机质含量检测结果最高达到26.91g/kg,最低也达到了17.46g/kg。三是抓管理。翟家镇小麦高产的密码是“7311”,就是七分种,三分管,做好11个要点(良种、沃土、足墒、精耕、保密、匀播、镇压、调肥、补水、统防、应变),保证种子好+播种好,就完成高产的70%。种好了,管理同样不可或缺,各级书记要发挥主体责任盯上靠上,加强后期管护,像是否镇压锄划、肥水调控、应变防灾这些一项都不能落。四是抓基础。结合高标准农田和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维修道路6千米,新修道路2.2千米,清理河道18千米,维修桥涵10座,排涝沟渠硬化1800米,铺设农田灌溉高压线路1600米,示范区内新建水肥一体机设备一组,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德平镇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王贯峰介绍,去年以来,德平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大旗,立足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坚持“书记抓粮”。一是闻令而动,一手抓组织,一手抓创建。成立“吨半粮专班”,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吨半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划定4个镇级示范方、21个村级样板田,总计1万亩;成立示范方建设指挥部,田间挂图作战,现场标识、责任到人。二是区域划定,一手抓规划,一手抓基建。邀请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多次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高标准规划邢德路以西及323省道以西5.57万亩“吨半粮”核心示范区,覆盖7个管区25个行政村。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公路,合理确定道路密度、宽度,大力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整修田间道路,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同时,借助临邑县水系连通和“千村千塘”水美乡村工程,对排水沟等进行加长加宽、硬化补砌,用好黄河水和雨洪两种资源,解决“有水留不住、无雨就买水”的问题。三是体系协同,一手抓服务,一手抓布局。制定“361”智慧农业模式,搭建土地流转、农机服务、农技服务三大平台,集中推行“六统一”服务,建设一个数字农业服务中心,确保高产创建地块播种、中耕、施肥、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土地全程托管,促进示范田均衡高产。率先成立德平“吨半粮”农业种植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挥“党建联合体+党支部+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势,全镇呈现出联合体总抓、支部引领、大户跟进、家庭农场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力提高了田间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种粮大户、村民代表现场分享“致富经”“那些漂亮的话咱不会说,但是‘吨半粮’确实给俺们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见面会现场,农民代表曹启连表示,搞“吨半粮”高产创建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好政策,修桥、修路、打井、疏通河渠、清理水库、浇地泵站建设、道路绿化等,农民种地现在真正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对此,种粮大户李广新也深有感触:“流转土地九个年头了,第一次赶上小麦产量这么高,而且小麦价格也创了历史新高,我得趁着粮食价格高,再多承包一些土地,多种些粮食。这还得感谢党的政策好!”“时不我待,更应责无旁贷!”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魏德东深感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他表示,自从去年“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以来,临邑县富民小麦专业种植合作社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实现了“吨半粮”核心区的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以及统一机收等生产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小农户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真正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广大农户都很满意。下一步将成立专家团队,请他们为合作社赋能,组建更大、更专业的社会化服务队伍,逐步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打造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德州发布·推荐阅读点个赞,好运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