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

其他

重磅发布:202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TOP20

重榜发布今日,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三届主席单位会议在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召开,会上正式发布“202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秀案例名单”。这是首次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社会评价并公开发布的创举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为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这一开创性的评价举措,将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我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2024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秀案例名单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
5月18日 下午 3:02
其他

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九次会议召开

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第九次会议召开4月25至27日,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在河北保定召开第九次全体会员大会。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主办、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承办。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间的交流互鉴,促进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教育部国际司一级巡视员陶洪建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侯建国、教育部国际司涉外监管和办学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王婧瑶等出席会议,沈阳大学校长、联席会主席赵彦志作工作报告。来自全国150余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360余位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主题,共商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大会现场大会现场预备会议及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联席会于25日下午召开主席团预备会议和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陶洪建出席专家委员会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发挥好中外合作办学专家积极作用,加强高水平专家咨询,提高合作办学发展战略咨询指导水平,服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进步,同时进一步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席团预备会议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大会联席会第九次会议开幕式由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申世刚主持,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侯建国致欢迎辞。陶洪建作指导讲话。他指出,中外合作办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促进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外合作办学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不忘办学初心,推进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开放,以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部国际司一级巡视员陶洪建沈阳大学校长、联席会主席赵彦志作工作报告。他宣布了主席团预备会议通过的两项决议:一是扩大会员单位规模,吸纳优秀项目学院入会,并为工作便利,将联席会名称变更为“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二是成立联席会专家委员会,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及决策支持。他强调了联席会下一步将实质性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助优奖优扶优评价工作,形成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案例,推动、引领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沈阳大学校长、联席会主席赵彦志三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代表作大会主题发言,分享优秀办学经验。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中方主任肖松山作为工学领域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代表分享了办学经验,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院长柯越海立足浙江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分享了新时代医科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院长吕屹从艺术学科视角倡导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应继承发展、融合创新。平行分论坛平行召开四个专题分论坛。代表们围绕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俄乌白合作办学高水平发展四个专题充分展开交流研讨,探索新时代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分论坛1分论坛2分论坛3分论坛4闭幕式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联席会秘书长孟韬主持会议闭幕式。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盘锦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莱斯特国际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占敬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文英,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副院长赵舵,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圣光机联合学院副院长王坚分别作分论坛总结。赵彦志作大会总结。闭幕式总结调研代表们还调研了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并赴雄安新区交流学习。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调研大会现场视频“中外合作办学联席会成立于2014年8月,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要负责人自愿组成。联席会旨在促进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凝聚中外合作办学力量,更好地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撰稿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欧阳宏伟:浙江大学生物医学专业国际合作办学十年的回望和思考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专业国际合作办学十年的回望和思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欧阳宏伟一、十年回望为适应健康产业发展对生物学和医学知识兼备人才日益增强的需求,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以国家试点学院综合改革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行基础医学领域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2012年起在国内首设生物医学本科专业。以实现“知识、能力、视野、人文”四层次兼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机制及要素,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展“3+1浙大本科学位+爱大硕士学位”联合培养的方式,逐步构建和实施了生物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解决了原有基础医学专业吸引生源能力有限,复合型人才匮乏的局面,显著提升了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受到国内外顶尖名校的高度认可。中外合作于2016年升华,获批成立了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ZJE),招收“4+0”中外双本科学位的生物医学专业,2018年获批第二个双本科学位的生物信息学专业并于当年招生,2019年获批中外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2020年开设浙大单方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021年获批在ZJE开设爱丁堡大学单方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形成了多元化的中外合作“本-硕-博”完整的学位体系。2020年首批生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现了100%获得海内外名校硕博项目录取的好成绩,其中海外名校录取率76.5%,全额奖学金博士率高达65%,生物医学专业首批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十年生物医学专业合作办学总体来说很有收获,解决了一些比较普遍的大学教育痛点,具体包括:一是学生刻苦读书,不及格率非常低,大大减少“空心病”少年。二是教师除了做研究,非常用心教学,实现了科教合一。三是成批量培养能独立自学、思辨和探索的本科生,毕业生受欢迎,解决了“读死书”现象。四是专业学院的人事财务等自主性增加,提升了专业学院的办学自主性。二、回望体会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提升教育的机会和途径,同时需要面对许多挑战。本人和团队经历从无到有的创建生物医学专业,以及与爱丁堡大学进行十年合作办学后,有些体会值得交流和探讨。1.合作办学的伙伴选择和专业选择:中外的文化差异巨大,合作伙伴的选择或许一开始就会注定后续的合作是否会成功,就如婚姻家庭一样,双方的办学理念和追求要有共鸣,共同的理念和目标才能有效化解后续合作中无数细节的冲突和误解。2011年,专家组在爱丁堡大学与北美、伦敦的大学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发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们在生物医学专业的设置和教育追求方面与专家组的预期一致,即中外合作需要“无中生有”,创造交叉型新兴学科,创造不同于双方已有教育但又能整合双方教育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十年双方秉承“融合东西方大学文明,探索大学学院发展范式,创造推进社会发展的科技和思想,培养引领社会未来的人才”的总体定位,形成了“全人培养,全球浸染”的教育机制,从而产生了“培养学生成为学者,赋予学生行走世界的自由”效应。2.办学自主性和中外合作模式:ZJE是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因此如何在保持浙江大学高水平本科办学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方式引入爱丁堡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稳定的师资、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教学制度),融合形成独特的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且获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合作成功必须回答的问题。合作机制上除了需要联席管理委员会管理和促进双方合作,还有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师资保障。ZJE有自己的全职聘任师资,同时合作的中外双方专业学院母体各有一批师资与ZJE互聘,其聘任岗位职责里包含探索合作教育的内容。在稳定和充足的中外师资队伍基础上,运用双方的教育优势新建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育体系,如课程体系和每门课程都由中外双方共同设计,每门课程中外双方各有一名主讲教师并各自派出占比40-50%的师资授课。最终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浙大主校区的学生相比强化了英语、自学训练和小班化讨论,与爱丁堡大学主校区的学生相比强化了知识体系和科研探索训练。3.合作办学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ZJE生物医学专业的创新人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高标准、高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其具体创新尝试包括:一是多维度的专业培养体系。基础专业学习、科研训练、海外国际交流和书院养成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基础专业学习侧重全过程评估,平时作业占比达总评70%以上;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实习,给予个性化课题选择;海外名校暑期交流、毕业设计实习等渠道通畅;以人文关怀为本的全方位思政养成。二是本科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体系对标国家和国际一流大学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以及爱丁堡大学5年一次的专业评估,学院获得好评。三是一对一学业导师体系,提前在本科阶段引入研究生培养模式。除了班级导师和辅导员体系外,每位学生配有一对一的学业导师(aca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