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家

其他

“通用大模型的进展与应对报告(2.0版)”正式发布 专家热议“GPT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政治秩序”

2023年7月9日,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在上海正式发布“通用大模型的进展与应对报告(2.0版)”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学习体会与内容释义”报告,并举办了报告发布会暨“GPT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政治秩序”学术研讨会,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多位专家就两份报告和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会议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来自校内外的数百位观众在线收看。(2.0版报告封面)通用大模型的进展与应对报告(2.0版)是在2023年2月份发布的“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的进展、风险与应对”报告(1.0版)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对于近期的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进展与社会应对进行了最新的评估与总结。该报告首先对于通用大模型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报告指出,大模型是指容量较大、用于深度学习任务的模型,而海量的参数、复杂的架构使其表现出更好的通用性、精度和效率。大模型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后,在近期也涌现出了诸多的技术进展,并且呈现出“大模型”和“小模型”协进、通用化与专用化并行、平台化与简易化并进等发展趋势。接着,报告对于当前各国发展通用大模型的能力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比较分析。报告指出,通用大模型的研发已经成为各国新一轮技术竞争的核心领域。美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领域的前沿国家,拥有一系列具备充足技术和资金资源的公司和实验室,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正在加快其在通用大模型领域的投资与研究,但仍然在原创能力、技术配套、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随后,报告深入评估了通用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场景扩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治理风险和挑战。例如,在技术方面,大模型存在着鲁棒性不足、可解释性低、算法偏见等风险;在社会方面,大模型可能加剧数字鸿沟、侵犯个人隐私、侵犯商业秘密、诱发犯罪、冲击教育体系、影响知识产权,甚至引发人类生存风险;在经济方面,大模型将加速寡头垄断、导致颠覆性变革、替代传统岗位、推动世界分工的重组;在政治方面,大模型可能给政治决策、舆论引导、监管机制与国际关系带来新的冲击或动荡。在此基础上,报告针对通用大模型的国内与国际治理政策进行了系统比较。报告指出,之所以要对通用大模型进行治理,根源就在于其存在的隐私泄露、权力集中、算法黑箱、偏颇歧视等问题。从国内层面来看,目前各国针对ChatGPT的治理问题态度不一,大多持观望与谨慎治理的姿态,仅有少数国家明确提出了具体治理政策。从国际层面来看,通用大模型国际治理规范仍然存在缺位,因此需要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手段等多维度探索新的国际治理规范。最后,报告针对通用大模型可能造成的治理风险提出了前瞻性的应对策略。报告从构建法律之治、加强市场应用、推动教育改革、增强竞争能力、防范失业风险、防范知识产权风险、消除政治风险、支持安全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具体原则、制度建构和相关举措。(数字中国报告封面)同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学习体会与内容释义”报告发布。该报告围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2023年2月印发)进行了初步研究与释义,并结合相关政策性文件和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应的学习体会。该报告首先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总目标和基础设施状况作了总体性的概括分析。在具体分析了2025年和2035年两个截点的目标设定之后,报告分析了数字中国建设在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和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两个主要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指的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的深入发展;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意味着构建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动公共数据的汇聚利用。其次,报告从经济、政务、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多重向度对数字中国建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阐释。一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包括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三是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包括大力发展网络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文化展台与打造新兴文化产业链;四是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公共服务、数字社会治理与数字生活智能化;五是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绿色智慧生活方式。再次,报告剖析了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方面,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与数字安全保障能力构成了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能力;在客观条件方面,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与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有助于优化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环境。最后,报告结合相关研究对于数字中国建设的落实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包括从中央和地方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核心引领和多方协同的体制机制、以产融合作平台建设与资本规范参与引导来保障资金投入、从体制层面和社会层面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各类活动和工作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线上会议截图)本次报告发布会由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副院长游腾飞副教授主持。报告总负责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对于两份报告进行了发布和全面解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教授在评议中指出,本次发布的报告具有快速迭代、及时更新的重要特点,特别是关于通用大模型的报告并非一次性发布,而是随着大模型的发展不断加入了诸多最新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此份报告对于推动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这份报告展示了中国文科学者以重要参与者的身份,对新兴技术所产生的社会性、政治性等效应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吴冠军教授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并认为文科学者应该走出舒适区,不应以固有的边界来限制真正的知识交流,而应把自己的知识与分析加入时代的洪流,积极参与时代变革。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杨庆峰教授对这两份报告在具象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达了赞赏,并认为其快速的更新频率、全面且翔实的内容能让人们直观地感受有关趋势的发展。同时,两份报告也展现了文科与理科之间的深度对话,反映了社会科学对现实的强烈关怀。这些报告并非是在学者的“象牙塔”或者“扶手椅”上去思考问题,而是超越了单纯的精神世界,积极面向现实、关注民生,体现了一种知识生活化的努力。最后,杨庆峰教授还细致地针对报告相关内容的完善提出了有关建设性建议。随后举行的“GPT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政治秩序”学术研讨会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良副教授主持,四位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并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元宇宙到AIGC:面向奇点的政治哲学”。在发言中,他首先回顾和评析了物理学家迈克斯·泰格马克所提的“Keeping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活动公告 |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22年比较政治精英夏令营活动公告

政治学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主要进行政治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比较政治研究方法、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交叉研究、全球治理研究、比较政党政治和科技政治等多个特色研究方向。研究院现有专职教师8人,高奇琦教授任院长。近年来研究团队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和《世界历史》等中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专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研究院负责华东政法大学比较政治学科和比较政治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致力于培养学术—应用复合型人才。2019年-2021年,以研究院为主体组建的研究团队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院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先后围绕比较政治、全球治理、民族政治和智能社会科学等主题,举办了一系列重要学术会议;开设“比较政治大讲堂”“东方通识论坛”和“政研院学术工作坊”等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和交流。在开展教学科研的同时,研究院还积极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多项智库专报获得有关部门采纳和重要领导批示。自2014年以来,研究院重点研发的“国家治理指数(NGI)”和“全球治理指数(SPIGG)”等系列指数成果,致力于推动治理评估领域的话语权建设,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此外,研究院还通过运营“政治学家”微信公众号和编辑学术通讯等方式,促进政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积累与交流。为促进我国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对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和比较政治专业的了解,特此举办2022年比较政治精英夏令营活动。欢迎广大同学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活动公告01招收名额拟在全国范围内选拔营员30名。02活动时间与形式活动时间:2022年7月4日-7月8日;活动形式:各项活动均在线上举办(以腾讯会议为主,辅以微信沟通)。03申请条件1.
2022年5月1日
其他

朱光磊 何李 | 从竞争到伙伴:中国市制改革的政治逻辑

点击上方即可快速关注!1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主办朱光磊,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现代政府理论与当代中国政府、中国阶层问题、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政治社会学等。何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生。【内容摘要】在中国,“市制”兼有城市建制、市政体制和城市政府间权力体系三个要素或三层含义。从城市政府间权力体系梳理百年来市制变化各阶段的特征后发现:中国市制的调整主要受中央政府通过市制改革实现国家目标、地方官员通过市制改革扩充政治资源、央地矛盾向区域治理领域拓展等政治逻辑的影响。这制约着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实推进。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任务,要结合改革实践和国外经验,逐步推进从“竞争”到“伙伴”这一政治逻辑的转换,以便适应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市制;府际关系;行政区划;伙伴关系;城市化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市制变革已延续百年,“市制”的内涵不断丰富。到目前为止,所谓市制已包含了城市建制、市政体制和城市政府间权力体系等三个要素或三层含义。从客观上看,这三要素是对市制多重面向的归纳和描述,对于总结市制历史变革和认识市制时空差异有着重要价值;从主观上看,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不同切入口,对深入研究并把握市制运行规律,从而推动今后的市制改革亦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界,市制改革受到了多方面关注。史学方面,许瑞生、方秋梅、李玉分别从近代市制的不同个案入手开展研究工作,对于认识市制创始期的风貌有很大帮助。法学方面,张震沿着“市”的宪法内涵切入,从文本的规范性角度探讨了市制改革的合宪性问题。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方面,从设市角度出发,黄忠怀、周妙关注了新型城镇化中超级大镇的设市问题。他们所关注的是近年来市制改革实践的热点问题。在市制模式的认识中,熊竞对比了国内和国外的市制模式,他认为中国市制的突出问题在于“市制广域化”。戴均良系统分析了中国的设市模式、市的行政等级和升级制度。于鸣超则重点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制变迁历程。但这两项成果都发表于1999
2018年11月22日
其他

常轶军 | 政治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

《政治学家》是联合国内相关期刊共同搭建的政治学学术成果、学术信息、学术活动、科研团队的交流展示平台。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运营。《政治学家》由《比较政治研究》改版而来。
2018年3月24日
其他

政治学家祝大家新春快乐!

《政治学家》是由《政治学研究》杂志联合国内相关期刊共同搭建的政治学学术成果、学术信息、学术活动、科研团队的交流展示平台。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运营。《政治学家》由《比较政治研究》改版而来。
2018年2月15日
其他

姜晓萍 | 基层社会治理的区域比较 :成都与桐乡

点击上方即可快速关注!1《政治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姜晓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MP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公共行政协议(ASPA)委员。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府与政治,政府行为专题研究等。现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行政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协同网络四川大学中心主任。
2018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