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

其他

2024法学专业巡礼 | “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届校友,城市学院杰出学生奖学金获得者,浙江大学法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执行主任,百家讲坛主讲人。06张立群2007
6月26日 上午 11:04
其他

2024行政管理专业巡礼 | “公共为先,管理至善 ”

”的复合知识,推动治理理念革新、组织机构变革、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的复合型和应用型本科人才。欢迎对变化感兴趣、对变革有激情、对挑战有想法、对创新有欲望的莘莘学子加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6月25日 下午 11:03
其他

2023行政管理专业巡礼 | “ 天下为公 美美与共。 ”

2023行政管理专业01专业介绍专业培养目标行政管理专业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精神与公共伦理、社会责任与实践智慧、创新意识与法治理念,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实践、领导沟通、政策分析、跟踪公共管理前沿领域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和政策研究等工作,也可在各类企业从事行政事务综合管理工作,或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专业方向设置专业结合治理实践场景,设置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和企业行政三个特色方向。专业另设城市数字治理实验班。该实验班面向“数字中国”战略,服务数字化改革与未来城市建设需求,在国家级教改项目指导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采取独立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计算、管理、法学学科师资力量,开设数字技术、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法治等方向模块课程。实验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卓越法政人才培养体系的攻坚项目——成钧计划,为每位同学配备(人生)起航导师、(职业)领航导师、(学术)启蒙导师、(学习)成长之友,实现个性定制的“一生四师”。首批起航导师由范良聪院长亲自领衔。2022年法学院与城云科技签订城市数字治理实践教育基地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师资队伍●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2023法学专业巡礼 | “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JI2005届校友,城市学院杰出学生奖学金获得者,浙江大学法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执行主任,百家讲坛主讲人。张力群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记法学院援疆教师罗一涵

作为中组部“组团式”援疆第十批第二期援疆教师,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罗一涵老师在2021年的初秋时节来到位于阿克苏的新疆理工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这是罗一涵第一次踏上新疆这片土地,从东海之滨来到天山脚下,环境的变化是巨大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抵疆之初,他在援疆决心书中写道:“对口援疆工作,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有幸参与到这一历史性的社会工程中来,虽然个人渺小,又怎能不抛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愁情别绪,而不生起‘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豪情壮志呢?牢记这份进疆时的初心,把一时的壮志转化为长久的斗志,通过踏实的工作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发展,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是我作一名援疆教育工作者必须给出的答卷。”自来到新疆理工学院担任法学专业负责人以来,罗一涵牢记进疆初心使命,积极落实援疆教师“传帮带”职责,有力地支持了受援单位法学专业的工作。在教学方面,除了担任三门必修课教学任务外,他为受援单位青年教师先后上了46课时的教学示范课,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教学,通过组织讨论班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受到听课教师好评。同时,他担任学院教学督导,先后听课评课近100节次,为帮助受援单位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在科研方面,他落实“传帮带”职责,注重科研团队建设,指导受援单位教师成功申报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和教育厅科研项目各一项。他积极引入后方高校优质教科研资源,以在线形式面向受援单位教师开办“一流课程建设”教研讲座与宪法、民法专题学术讲座,受到青年教师们的欢迎。在专业建设方面,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罗一涵提出在受援单位建设“法律实验教学中心”的构想,通过与法律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打造南疆地区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高地。为筹措中心建设资金,他主持申报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这是受援单位法学专业自建立以来获得的第一笔财政专项资助,用于建设模拟法庭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公共服务方面,罗老师担任受援单位援疆教师团队信息员,先后撰写教育援疆新闻报道20余篇,均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公众号“浙江援疆”采纳刊发,向外传递出高教援疆的时代强音。
其他

师德师风大讲堂│法学院篇 王岳飞:时刻铭记教师责任,用心托举学生成长

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师德师风大讲堂”系列活动,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10月14日下午,法学院邀请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做客城院师德师风大讲堂。王教授围绕“时刻铭记教师责任,用心托举学生成长”的主题,结合自身教书育人实践和从教工作体会,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主题讲座。法学院党委书记董尚胜主持,法学院全体教职工及艺术与考古学院部分教师参加。王岳飞首先介绍了自己从教20多年来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学科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然后着重向大家分享了他在几十年教书育人生涯中的做法和工作体会,包括教学做法、班主任工作经验、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经验,以及百万永平奖教金的获奖心得等。就年轻教师成长成才方面,王教授提出了10余条建议,如:青年教师要喜欢上课,才能上好课,做老师要有幸福感;要多岗位锻炼;乐于做思政(班主任、新生之友、暑期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等);多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做好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多听听督导及前辈们的意见;运用新媒体,提高教学效果,抢占战略高地等等。就做好学生工作,王教授也提出了十多条建议,如:立足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并研究学生信息;明确大学目标,帮助指引学生明确方向;注重学生实践,鼓励学生创新;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学院各项工作,为学生工作寻找破突口等等。董尚胜总结指出,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王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他所介绍的经验很接地气,可复制性强,从中反映出王教授真心关爱学生成长的良好师德,和创新方法、落实细节、久久为功的坚守。希望法学院全体教师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通过向王教授学习取经,提升自己的教书育人本领。文字|徐玲芬排版|戚筱雅责任编辑
其他

学术前沿讲座 | 二十世纪中国法律人群像

2022年10月11日晚,第十七期法学学术前沿讲座在文一109顺利开展。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章程为大家带来主题为“二十世纪中国法律人群像”的精彩讲座,该讲座由法学院副教授胡斌主持。讲座伊始,章程以我国台湾地区著名宪法与行政法学者法治斌教授为切入点,展现了一位有着优秀专业素养和深厚家国情怀的法律人形象。继而讲述了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法律人群体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又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首先,章程谈到清末民初,外来法律极大地冲击了尊儒的传统与家国同构的威权统治。在救亡图存的观念影响下,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法律人诞生。民国初年,对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使“借德取日,行六法于民国”的观念出现,大量的精英投身于法律事业,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参与法律的制定,民国政府由此自上而下建立了一整套大陆法系制度。随后,章程讲到了法律在战争时期的文脉庚续。救国之志是战时大学的底色,而法律被认为是中国建国复兴之所必需,时、势、师的重重影响最终塑成彼时法律学子坚毅的人格与扎实的功底。接着,他提到1945年台湾光复后随着两岸精英的交流增多,法治与法学在台湾地区实现了再出发,自我、国家与社会融合起来,法律人也开始转而进行技术性的法律继受,大规模的继受法学由此开始。最后,章程阐明了横亘在法律人心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也正是这样的伟大感情,让两岸法律人共同构筑了如今中国的法律传统,二十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律人群像向在场学生们生动展示了法律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演讲结束后,胡斌作了简单的总结。本次讲座对学生思索自身价值,明确发展方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字
其他

祝贺!法学院外教Sten Idris Verhoeven 被授予杭州市“钱江友谊使者”荣誉称号!

9月28日,首届“杭州人才日”开幕式活动暨2022年度杭州市外国专家“钱江友谊使者”授奖仪式于杭州市民中心举行,十位外国专家被授予“钱江友谊使者”称号,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外教Sten
其他

地方合作 | 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与杭州四家法院洽谈合作共建

✦✦✦为加强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全方位合作,促进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2022年9月7日,法学院院长范良聪带队分别拜访了杭州市西湖区、上城区、钱塘区、拱墅区人民法院,就共建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成立民事强制执行研究中心、深入开展院院合作等事宜进行协商讨论。西湖区人民法院院长毛志军、上城区人民法院院长陆忠明、钱塘区人民法院院长余晟、拱墅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院长陈奇策接待了我院教师一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郎长华法官、我院教师及各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洽谈活动。活动中,范良聪介绍了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法学教育的历史与计划展开的系列工作,尤其是在《民事强制执行法》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围绕如何更好地解决执行难问题,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近期依托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筹划成立全省第一家民事执行研究中心,力图联合全省各级各地一线法官与实务工作人员、全国著名学者开展执行教学研究工作,为法院执行队伍建设输送专业人才,为执行工作效能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他表示,希望能与各法院建立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破解执行难题。会上,郎长华法官就开设执行专业教学与建立执行研究中心的必要性与意义做了深入的剖析,他指出开设执行专业教学、建立执行研究中心以及开展院校合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尝试。在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的关键节点,为打造出一部好的《民事强制执行法》积极贡献浙江实践经验,是我省在“两个先行”建设中“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体现,也是展示省域法治建设中民事规范执行的浙江样板、讲述民事执行法治浙江故事的绝佳契机。各区法院领导均表示此次合作方式十分新颖。毛志军表示从司法实务角度来说,目前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缺少理论研究,难以支撑实务部门运转,通过院校合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共建实践教育基地,能够满足法院对执行人才的内需,也能满足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陆忠明希望能够建立合作,通过人员互派等方式,提升执行人员业务能力。余晟指出高校毕业生从毕业到工作实践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法院实务部门也需要法学理论的支撑,希望能够拓展合作范围,在科研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陈奇策表示法院执行工作是一大难题,他希望能够与学校加强联系,会全力支持与法学院的合作。会后,各方皆认可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凝聚共识,健全机制,以合作谋共赢、以互补促发展,奋力推动院校双方协同发展。图文
其他

我院三位教师受聘杭州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第一批)

8月29日上午,杭州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第一批)聘任仪式在杭州市市民中心举行。我院胡大伟、袁继红、黄镇三位教师受聘为杭州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其他

2022行政管理专业巡礼 | “ 天下为公 美美与共 ”

企:四大国有银行、中国电信、广州市供电局、杭州市萧山供水有限公司、湖州市水务集团、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

2022法学专业巡礼 | “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专业概况ZUCC浙大城市学院法学专业成立于1999年,为学院首批设立专业之一。2003年率先在全国设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法务方向教学模式。2009年成为杭州市首批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浙江省首批新兴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目标ZUCC法学专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法兼修、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的卓越法治人才为目标,打造城院法律人“厚基础
其他

“行走的思政课”基地挂牌 | 法学院与拱墅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推进战略合作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师生同修理想信念”,构建“大思政”全员育人新格局,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改革,同时结合法学院专业特色,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情况,在前期商谈基础上,2022年6月2日上午,“行走的思政课”专项工作小组副组长张兰欣、法学院党委书记董尚胜、副院长胡大伟、党委副书记张烨、学工办李靓等一行走访杭州市拱墅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拱墅区矛调中心)并正式挂牌浙大城市学院“‘行走的思政课’新时代党建与思政教育研学基地”。拱墅区矛调中心副主任潘劲深入讲解并带领大家全面参观了拱墅区矛调中心。拱墅区矛调中心整合利用浙江麻纺厂办公楼历史保护建筑、老工业企业文教场所遗存建筑,打造了约13000平方米的综合治理街区。一区由区信访局整体入驻,并设置综合受理、信访接待、公安信访、法律咨询等对外服务窗口;二区由区司法局整体入驻,并集合人民调解团体、专业行业性调解组织、社会力量入驻,处置化解平等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三区为三方协同治理区。矛调中心共有公安、检察、司法等十余个部门联合办公,入驻了诉讼服务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平台,设置了共享法庭指导室、劳动仲裁庭、心理咨询室等功能间。无论信访、诉讼,还是调解、法律咨询,都能一揽子受理、全链条解决,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双方就拱墅区矛调中心如何融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实现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推进等方面的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会后,张兰欣、董尚胜代表学校向拱墅区矛调中心授予“新时代党建与思政教育研学基地”牌匾。“‘行走的思政课’新时代党建与思政教育研学基地”的成立,不仅是法学院与拱墅区政法委深入推进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地“牵手”共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有益探索。文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法以育人,辩以明心|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辩论赛回顾

以唇为枪,以舌为剑伶牙俐齿,妙语连珠经历过这场长达半年的辩论准备法学院辩论队的学生们从当初青涩羞怯的模样成长得越发胸有成竹,能言善辩15月22日,“邦信阳中建中汇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法律辩论类比赛顺利落下帷幕。在此次高手云集的比赛中,由我校法学院辩论队派出的两只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突破自我,均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法学院参赛队部分选手合影)2本次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竞赛法律辩论是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承办,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杭州)律师事务所协办,是法学教育领域的重大赛事之一。竞赛赛题设计涵盖了“离婚冷静期”、“公众人物隐私权”、“老赖高消费”等当下热门法律话题,直接考察参赛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来的节奏。备赛过程中,线上参赛的环境适应、对阵老牌辩论强校的压力,种种负担都压在辩论队员的肩头,即使如此,辩论队各位队员依然在赛前训练中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多方查找资料、精心准备辩题、认真模辩练习。同时也正是因为在准备过程中有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悉心指导,使得参赛队员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即使在面对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下,依旧在辩论赛场意气风发、唇枪舌剑,展现出城院学子的风采。4队员感悟楼驰阳首先,我很荣幸能够代表法学院去参加浙江省法律职业能力辩论赛,虽然在准备过程中很辛苦疲惫,但是有法学院老师们以及辩论队成员们的支持,关照与帮助,让我在备战过程中时刻保持热情。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认识到⼀滴⽔只有放进⼤海⾥才永远不会⼲涸,⼀个⼈只有把⾃⼰和集体融合在⼀起的时候才最有⼒量,团队协作精神对于辩论赛来说十分重要,这次比赛经历成就了我人生中难忘的回忆,同时也不断激励着我继续往前进。戴静洁此次浙江省大学生法律职业辩论赛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思维,培养了我们的口才。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思想交流日趋频繁,研究辩论之道,总结辩论规律,掌握辩论技巧,对于我们法学院的每一位学子来说,都大有益处。饶家棋半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兴奋到后面略感疲惫,同样的论点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碰到瓶颈,于是慢慢开始担心自己的状态和发挥,就怕准备不够充分。备战过程中非常感谢学长学姐的悉心指导,还有学弟学妹们耐心地陪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磨合,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辩论队同学们在准备辩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辩论技巧相结合,丰富了知识储备,增加了辩论经验,锻炼了逻辑思维,相信这些收获一定能让各位队员在“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文字
其他

凝心聚力,务实创新 | 中共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胜利召开

5月27日,中国共产党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在文三102报告厅胜利召开。大会旨在凝聚动员全院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围绕“百强大学”建设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发展,进一步加强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加快建设美好百强法学院而不懈奋斗!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应方彩代表校党委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院共产党员师生员工表示诚挚问候。应方彩对法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的建设、依法治院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代表学校党委对法学院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希望法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奋力成为政治标杆;毫不犹豫坚持立德树人,奋力成为育人标杆;毫不松懈坚持改革创新,奋力成为办学标杆。同时,希望继续发扬“求是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综合体建设为总抓手,大胆探索创新,勇于自我革命,高目标定位,高水平建设,聚焦内涵发展,铸就办学特色,争做学校“百强建设”的探路先锋。范良聪代表党外人士和学院行政讲话,他表示过去的几年里,法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抓教育,重管理;做榜样,带队伍;抓落实,求实效;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各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学院的高速发展。法学院党委工作基础扎实,学习教育活动丰富,党员干部“双带”能力较强,群众基础较好,这些既是传统,也是经验,希望新一届党委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共同学习、坚守。相信法学院全体师生一定会齐心协力,抓住机遇,为学校百强建设而努力拼搏。董尚胜代表法学院党委作题为《凝心聚力,务实创新,为加快建设美好百强法学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法学院近五年,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聚焦专业建设,扩大人才培养广度深度;强化学科带动,深入推进校政企合作共赢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报告指出,法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十年创百强”奋斗目标的机遇期,继承和发扬学院办学以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更高标准加强内涵建设,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努力将法学院建设成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基地,成为产出特色高端学术科研成果的阵地,成为对接地方需求、服务社会发展的高地。会议还审查通过了《中共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共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关于党费收缴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法学院第一届党委委员合影法学院第一届纪委委员合影会议以无记名差额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法学院第一届党委委员和第一届纪委委员。随后,在第一届党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一届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中,选举产生法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纪委书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时代赋予了法学院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使命、新的要求。法学院全体师生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一届学院党委的带领下,不负韶华、砥励奋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加快创建美好百强法学院而努力奋斗!中共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合影文字
其他

地方合作 | 拱墅区政法委与法学院签约共建拱墅区矛调中心

5月18日,拱墅区政法委与法学院签约共建拱墅区矛调中心。拱墅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一鸣,法学院副院长胡大伟出席并共签战略合作协议本次签约旨在推动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促进双方在学术研究、实务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战略合作,为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更多的“杭州样板”。拱墅区矛调中心将为法学院学生提供法律实践教学与实务实习平台,设立法律教学实践基地,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专家开展指导,提升学生法律实务操作的能力,共同培养法律实务人才。法学院将为拱墅区矛调中心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服务。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参与矛调中心的纠纷调解与处理,充实矛调中心的纠纷化解力量,提升社会调解的专业水平。此次签约是落实拱墅区政府和浙大城市学院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举措之一,法学院将以立足应用、叠位发展、城校融合为宗旨,促进各方资源汇聚、互利共赢,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提升地方合作水平。图文|林笑笑审核|朱胤哲ZUCCLAW
其他

法政先锋 | 胡媛婧:圆梦华中师范!披星戴月,终见曙光!

胡媛婧,法学1804班学生,拟录取华中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听闻胡媛婧学姐考研成功上岸,小编第一时间便对她进行了独家专访。下面,一起来听听她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吧!春日已逝,盛夏将至。再过不久,限量版的本科时代将被永远定格在这个盛夏。回顾大学四年,胡媛婧用不虚此行总括了她的“城院之旅”。“四年之前义无反顾的选择城市学院,四年后的我蜕变成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于我而言,城院是一个极具温度的学校,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会将学生的需求放在心上,同学的意见和诉求都能得到反馈,这是很多985、211比不上的。感情都是相互的,我在学校里收获了许多,我也会继续带着感恩走接下来的人生道路。”除了对大学四年校园生活的感慨,胡媛婧也对长期指导自己的老师心怀感激。“最想感谢的是罗一涵老师。从辩论队到日常生活,罗老师都给予给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同时教会了我以不同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我十分感激罗老师给予我的信任与支持,我也会继续努力,不辜负罗老师的期望!然后是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姚瑶老师。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大学的最后半学期,我会如此幸运的遇到这样一位美丽可爱又负责任的老师,在论文写作中给予了我非常多的专业指导!从老师身上我学习到了在科研道路上需要严谨,认真,在未来的深造道路上我也会不断努力学习,精进自身,不辜负老师们的认可与鼓励!”考研方面,胡媛婧说到“备考的重中之重是坚定选择。在这个阶段,我们会面临着诸如考研、法考、就业、考公多种选择。与其在选择中纠结,不如下定决心,早早入手准备。摆脱焦虑最好方法就是放手去做,不计较结果,每一步踏实走过,结果不会辜负你的努力。备考的制胜武器是坚持到底。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切忌三分钟热度。不要把考研当做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要把它当做迎接新的人生、掌握自己命运的绝佳机会。拨开迷雾终见阳光,坚持到底总会迎来希望。最后,胡媛婧总结了她考研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首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整个考研征程都至关重要。其次,要摒弃“感动自己”的习惯。不要一昧拉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才是王道。再来,研友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研友不仅可以在复习时帮你查缺补漏,还可以在心态崩溃的时互相鼓励。最后,我们需要及时反馈。不要一直闷着头背,定期或者每天默写一个简答题,写一个案例或者论述,时时刻刻保持考试状态,才能避免在考场上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愿ZUCC每位考研人不负热爱,全力拼搏,让梦想在来年闪光!文字:姚齐飞排版:程静责任编辑:张可维审核:朱胤哲ZUCCLAW
其他

法政先锋 | WOW!总排名第一上岸的酷飒学姐分享干货啦!

汤史册,中共党员,法学院行政管理2022届毕业生。酷飒有型的她以考研初试第一,复试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录取杭州师范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让我们一探究竟!独占鳌头:傲人成绩背后的备考过程在汤史册看来,面对考研这一场持久战,首先要做的,是在前期院校选择时分清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方向。备考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压力其实来源自身。“考研就是在黑屋子里洗衣服,至于是否成功只有在最后才能揭晓。”她认为备考中的压力是“漫无目的”的焦虑,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步应当先弄清楚自己究竟在焦虑什么,找到具体问题,如英语阅读错误多,政治理解困难,专业课背不熟练等;第二步便是对症下药,通过努力来消除困扰。至于那些空想主义者凭空而来的焦虑,她建议还是转移注意力,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和睡眠上。迎难而上:如何应对考研这一场信息战?贯穿整个考研阶段,信息获取能力都至关重要。汤史册详细地为我们阐释了考研被称为“信息战”背后的含义及应对方法。第一,选定院校阶段。此时需要搜寻各类院校、专业、往年分数、报录比等信息,综合整理后确定目标;第二,初试备考阶段,公共课方面主要体现为名师网课,获取途径主要有名师个人的公众号、微博、b站等平台;专业课方面就是考试重点以及对应院校老师研究方向等,她建议找机构或直系学长进行课程辅导。第三,在把握学习节奏上,有专门从事备考月规划的up主,他们会提出自己每个月学习进度以及规划,可以作为考研时间规划的借鉴。第四,报考阶段,及时了解需要的资料以及提早订住宿场所。苦尽甘来:初试复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汤史册坦言,“在初试的过程中,最大挑战是心态。遇到情绪低落时,很多人都会选择“摆烂”,我也不例外”。但是她认为,即便是摆烂也要摆出价值,把时间用来健身和睡觉是性价比最高的事。也正如智者所说的,“身体和心灵总需有一个在路上。”同时,在初试备考中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所以当自己陷入迷茫的闭环中时,可以找一两个有理想、有目标的同学朋友聊天,没准能从别人身上学到许多。而在复试过程中,汤史册提到“困难在于很难恢复初试备考的学习态度,人变得懈怠。”但她并没有因此灰心,而是强迫自己学习新的书本、浏览大牛的文章以及背诵知识点等,而强迫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远离所有智能产品,给自己和“学习”留下独处空间。同时,复试中保持自信且真诚的态度是最重要的。自信,可通过本科四年中的所有pre来锻炼,且效果显著。真诚,便是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后再将大牛的论文观点相结合,虚心向老师请教。传经送宝:关于考研的几点经验分享首先,
其他

法政先锋丨张博涵:考取浙大研究生的退伍士兵

日前,2022届法学专业大四学生、退伍军人张博涵,被浙江大学录取为全日制刑法学硕士(退役士兵计划)。张博涵于2017年入伍,服役于位于山西太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的战略支援部队。服役期间,他作为新兵团新兵代表上台发言,下连之后,荣获一次优秀士兵称号和一次嘉奖。新兵连位于山西某山区,海拔1700米,环境气候恶劣,训练也非常艰苦。但正是在部队的艰苦经历,让张博涵摆脱了年少稚气,多了一份沉稳和冷静。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退伍返校后,张博涵选择继续深造,考虑到法学专业目前的就业现状,他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在拱墅区法院和舟山市人民检察院的两次实习经历,让张博涵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仍不够扎实,知识面太窄,再加上他个人对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使他坚定了考研的道路。谈到学习生活时,张博涵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劳逸结合。张博涵是法学院排球队的一员,在备考期间他不仅坚持着排球队的训练,还保持一周3-4次的运动频率。“适当的运动不仅能让自己得到放松,同时也可以增强体质以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在学习技巧方面,他认为,一定要提前制定好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助于找对自己的节奏,避免被不同进度的同学影响。在备考时间安排方面,张博涵早在2月份就已经挑好学校,准备好参考书目。春节一过,他便开始了外语科目和专业课科目的学习。7月初,他开始准备政治,以及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和冲刺提高。7月底,他已经把专业课知识和英语的词汇语法过了两轮。考研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研途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克服压力,摆脱对未知的恐惧。张博涵当时为了考研放弃了法考,可谓破釜沉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一向沉稳的他,将压力化作动力,处理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放手一搏。最终,不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人生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见希望。希望每位考研学子都能以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努力,大胆地追逐梦想,闯出自己的上岸路!
其他

法学院召开“重温贺信精神,奋进百强大学”大讨论之学生座谈会

为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浙大城市学院的殷切嘱托,推动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优秀、充满活力的地方一流综合性大学。3月30日中午,法学院院长范良聪在文一324召开了“重温贺信精神,奋进百强大学”大讨论之学生座谈会。浙大城市学院坚持围绕新文科建设目标,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向百强应用型大学迈进。范良聪强调法学院应当着眼于我校发展目标,培养特色鲜明、质量优秀、充满活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会上,范良聪针对同学们较为关注的,诸如开设高数、Python课程的必要性,专业课课程设置,教师评价,科研竞赛和心理健康等问题作出回应。他指出数字法学是未来的一种热门趋势,现在的法学生不能只懂法律,更要有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要做到对自我进行精准定位,降低自己的可代替性,提升手段与目标的匹配度,成为懂法律、懂技术、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范良聪在与同学们交流中,不仅提到了客观公正的课程信息系统的可建设性和有关学分认定规则的建设和完善的相关内容,还提到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院长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他认为,不仅需要学院之间形成合力,同时还需要学生自身培养社群感,主动转变交往能力和行为模式。范良聪建议同学们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多与老师交流和沟通,保持理性、头脑清醒,拥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和对未来的明确规划。本次院长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主动探寻学生切身需求,拉近了学院和学生距离。现场交流气氛融洽,在座同学纷纷为学校奋进百强出谋划策,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文字:姜昕排版:王梓誉拍摄:王添翼责任编辑:张可维审核:褚建柯
其他

法学院开展考研复试指导活动

近日,各大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陆陆续续公布,考研复试之战即将吹响号角。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备考需求,提供针对性备考指导,3月17日中午,法学院院长范良聪在文一324为考研上线的同学们面对面解答了大家关于复试的相关问题。在本次活动中,范院长深入分析了今年考研的严峻形势,详细回答了同学们较为关注的复试准备、复试技巧、志愿调剂等问题。范院长建议同学们在复试中回答基础性问题时要尽量少犯错,针对专业课问题时要避免多说多错。除此之外,自我形象和精神风貌也尤为重要,着装得体、从容自信能够给导师留下良好的初印象。范院长还着重强调,在回答专业课问题时要注重语言的条理性,先破题定性,再进行自我分析,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在复试中千万要避免在面试官面前“炫技”,一定要从学科基础知识出发,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范院长坦言,考研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不管成功与否都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活动的最后,范院长预祝大家均可顺利通过复试,成功到达梦想彼岸。本次活动为考研上线同学鼓足了士气、指明了方向。希望同学们能够坚定信心,调整状态,积极应对,顺利上岸!文字:张懿佳
其他

法学院学生所作文章被《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跨学科的研究》论文集收录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跨学科的研究》论文集发布,法学院夏韵在大四时所作论文《论人工智能应用趋势下自动化行政引入强制保险制度的制度价值及现实基础》被收录其中。2020年9月12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提供学术支持的“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如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东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十几家高校、科研机构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等实务部门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聚焦网络法与人工智能,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夏韵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对算法可解释性和透明度问题的见解。如何做到在本科期间就能发表受到学界认可的高水平论文?为此,法学院新媒体中心对夏韵做了专访。夏韵,法学1703班学生,中共党员,曾任校宣传办公室学生助理、校全媒体中心美工编辑部部长兼主任记者、公寓楼党建工作站站长、法律职业实训基地学生助理兼模拟检察院机构负责人。在校期间各学年成绩均位列专业前3%,曾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沃尔古特姆斯奖学金、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浙大城市学院“先锋学子”称号等21项奖学金、荣誉;获法学院模拟法庭比赛一等奖、第十三届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2018年第三届大学生英语写作竞赛三等奖等5项竞赛奖项。曾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另还曾发表论文《人工智能趋势下自动化行政的个人数据保护机制之构建——基于的审视》。目前就职于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现在想想觉得很幸运,学习法学是上天替我做了一个我不敢做的选择一个阴差阳错,让夏韵叩开了法学大门。小学看到的港剧里能言善辩的律师,使她对法学产生了些许憧憬。她坦言:“那时候香港的律政剧我应该一部都没落掉过。”时间一晃,来到2017年夏天。当时正处于浙江省高考改革,按照规定每人可以填报81个志愿。填报志愿时,夏韵犹豫了。“我最开始没敢填法学,主要报的都是语言类专业。因为那时候觉得法学专业要背很多法条,感觉自己的记忆力驾驭不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填到城市学院的时候就鬼使神差地把法学写上去了,甚至把法学排在了原本想报的英语专业前面。”于是,在这茫茫81个志愿中,夏韵就这么和城市学院、和法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大概正如夏韵说的一样“学习法学是上天替我做了一个我不敢做的选择”。是法学专业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累,但是累得很开心”“收获很难讲,因为太多了。”这是夏韵对大学四年法学专业学习的总结。我们现在看到的夏韵星光熠熠,可谁曾想到学霸之路的开启远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初次参加模拟法庭,在二轮辩论时,自己在纸上写了很多观点但却词不达意,心里只能干着急。在大一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评比中,由于时间有限,她未能完成完整汇报。回忆起当时,她说:“回去之后哭了很久,我那个时候和自己说,我下一次来这个地方,一定是要来拿奖的。”下定决心的她,为了不断磨炼自己,积极参与了各项比赛。经历一次次锻炼,胆量变得越来越大,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也慢慢变得敢于表达。沉浸在比赛中的她,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点滴变化虽看似很不起眼,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变化共筑出了她在法学专业珍贵的四年。她提到,图信报告厅,是见证着她蜕变的地方。既是遭受挫折的地方,也是扬帆起航的起点。在这里,她收获了快乐,也收获着成长。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然后学会保持思考走别人走过的路,将会迷失自己的脚印;只有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当提到科研竞赛的契机,她的回答是“我做科研比较喜欢做一些和技术、数据相关的题目,因为我能力还不强,知识积累也非常有限,如果做一些前人已经研究透的题目,自己很难又新的突破。但是如果是新的领域,哪怕做出一点点新结论,也是我自己的,所以当时报科研课题的时候喜欢往和技术、数据搭边的领域探索。”夏韵主动在钟爱的技术、数据领域探索,勤于思考,不断突破,日积月累的研究积淀,使得她在学术道路上逐渐慢慢进步。当被问到做科研的收获,她坦言“不敢说做这些有特别大的收获吧,因为我到目前为止学术能力还是很稚嫩,和真正厉害的前辈们相比我的成绩和能力都太渺小了,甚至不足以被称为成绩。但是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积累做研究的能力,比如检索、逻辑、文字组织,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然后学会保持思考。”采访的末尾,夏韵不忘勉励学弟学妹:学习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吸收,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老师多交流,思辨的过程就是产生价值的过程。正如夏韵所说,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不能盲目只求输入,有疑问要及时解决,才能实现高效高质的学习。相关●链接《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跨学科的研究》论文集正式出版文字:王佳萱排版:戚筱雅责任编辑:张可维审核:褚建柯
其他

十载春秋,辛勤耕耘;廿卅年华,初心不改 ——法学院举行“入职学院十周年以上教职工荣誉奖章”颁发典礼

十载春秋,辛勤耕耘廿卅年华,初心不改近日,法学院隆重举行了“入职学院十周年以上教职工荣誉奖章”颁发典礼,为入职学院十周年以上的教职工颁发荣誉奖章。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典礼。据统计,已入职学院十周年以上的教职工有17位,其中邵亚萍、方洁和徐何生三位老师均已在学院工作长达21年。学院领导班子集体为每一位荣誉教职工依次颁发了奖章,送上了鲜花,并和他们逐一合影留念。参加典礼的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内心感到很温暖会上,学院党委书记董尚胜、院长范良聪分别代表学院向17位教职工表达了感谢,感谢他们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为学院的建设而付出,始终坚守着初心和使命,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为学院其他教职工带来了非常正面的榜样力量,作出了很好的表率。董尚胜表示,法学院将会把这项教职工荣誉奖章的颁发工作继续做下去,既是为了对教师们“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团结进取,无私奉献”“率先垂范,立德树人”的精神表达肯定,也是为了能在法学院努力营造团结协作、榜样示范的良好氛围;当前学校和学院都进入了二次创业的阶段,既有很多机遇,也面临很多挑战,希望老教师们继续再接再厉,为新进教师做好表率,新进老师也要尊重老教师,多多学习,共同建设好法学院这个大家庭。范良聪表示,作为法学院大家庭的其中一员,希望法学院全体老师都能在各种改革和变化中,始终坚守当初选择教师这份职业的初心,积极参与到学校、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为了让我们法学院变得更加美好而共同努力,相信有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和期待法学院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文字丨严君芳摄影、排版丨朱胤哲审核|
其他

考研初复试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法学院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会顺利开展

考研经验千千万,如何辨别干货顺利上岸?为帮助法学院学子更好地了解考研相关事宜,提供更好的备考指导。3月7日,我院邀请了三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生,在文一112开展了考研经验分享会,分享会由法学院副院长胡大伟老师主持,法学院近百名同学参加了此次分享会。宋雪纯学姐从备考时间、考研方向、择校方法和具体复习方法等多角度向我们分享了她的考研经验。对于不同学科的复习方法,她也倾囊相授。宋雪纯学姐说道,初试复习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节奏,学会寻找资料和利用学长学姐的经验;而复试最重要的则是锻炼英文口语和交流能力,摆正心态,自信面对。曹彧学姐结合自身工科背景、二战上岸浙大光华法学院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她考研成功的四个要素:明确目标和方向、科学的备考方法、全力以赴的态度和一颗强心脏。曹彧学姐指出,复习时听课、做题、背书三个阶段不可割裂,需要进行综合复习。在复试准备上,曹学姐结合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早做准备永远都不会错。最后学姐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如愿以偿,奔赴下一程。王琦学姐不仅介绍了自己的备考方法,还着重分享了备考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她先从时间分配,复习节奏和保持良好心态等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了诸多建议。此外,王琦学姐还以分享面试真题的形式,重点介绍她的复试经验。她提到,提早准备模拟复试,更利于在面试中从容应对。复试不仅考察考生的学科基础,更考察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提早熟悉导师论文,积累学术观点尤为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听完这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会,在座的同学都获益匪浅。愿正在考研路上拼搏的你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收获自己的天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文字:陈紫依
其他

热点工坊第四期回顾丨刑事合规出罪的本土化路径研究——暨法学院博士后开题报告

3月1日晚,法学院博士后唐春杨在文一324作了《刑事合规出罪的本土化路径研究》的开题报告。会议由法学院张传玺老师主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王敏远、副教授李世阳,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院长范良聪,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教授袁继红,作为评委出席会议,并进行点评。唐春杨博士在开篇分析了我国企业犯罪治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刑事合规的优势,并在报告中对“合规”及“出罪”进行解释说明。他认为,不契合罪责主义,缺乏有效的域外经验和刑事政策不明确共同致使该领域研究陷入困境,而刑事合规的教义学研究可以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在前述研究基础上进行有效合规计划标准的研究时,应避免过于细致和严苛的标准,并让企业协助侦查。这样才能真正激励企业实施合规计划。随后,在座评委逐一对开题报告进行点评指导。袁继红教授针对研究应如何厘清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的边界,单位犯罪出罪路径如何明晰,单位的责任和责任人的责任如何分离三点问题提出质疑。李世阳副教授认为,报告的研究问题选择方向不明晰,企业出罪应结合具体类型的犯罪,否则就会变成泛泛而谈。王敏远教授从选题、研究方法、实质内容、关键性要素等多方面提出建议,认为研究站位需要明确价值追求和研究意义,应进一步提升理论高度。范良聪院长对王教授的观点表示认同,并从研究框架和思路方面提出意见。他认为,研究框架的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土化路径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此外,研究的落脚点至少应包括实现路径、学理意义和改进方向三个层面,研究报告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高度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相信在各位教授的指点下,唐春杨博士的课题定会圆满结题。文字:姚齐飞,陈紫依排版:谈昕拍摄:陈睿敏,应文泽责任编辑:张可维审核:张传玺、褚建柯
其他

风雪抗疫,法学担当(一)

当杭城出现疫情反复、遭遇紧急疫情,法学院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学校党委招募抗疫志愿者的号召,在杭法学师生纷纷主动报名,非在杭的教职工也主动报告提前返杭。为打赢疫情防控的大硬仗,法学院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法学院师生积极报名、主动担当,大家共同为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贡献法学院的责任担当!1月29日凌晨1点,学校首批志愿者接到集结的志愿服务通知,清晨6点左右出发奔赴浦沿街道参与社区抗疫工作,其中就有法学院的教职工。为帮助疫情管控小区的居民能过上一个健康安全欢乐祥和的春节,法学院教工志愿者们不惜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在年廿八、除夕、大年初一和年初四都参与了抗疫服务。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当人们在家热热闹闹地准备年夜饭,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享受阖家团圆的幸福时,蔡萍琴和朱胤哲两位老师舍小家守大家,在除夕之日仍坚守抗疫一线,在寒冬里为抗疫付出。首批志愿者之一的徐何生老师,连续三轮参与志愿服务,在没有电梯的新浦苑需要人力搬运物资到家到户,他二话不说冲在前面,爬每幢最高的楼,搬最多的物资,前前后后搬运配送了100多户物资,虽然当天寒风雨雪,但徐老师防护服内的衣服却早被汗水湿透。每一位法学院的老师都是那么可亲可敬,接到抗疫服务通知的时候,没有一位老师有任何的犹豫,坚定的“没问题”“我可以”“一定到”……工作人员都被老师们这种坚定的逆行精神感动!每位教师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法学的硬核力量和担当!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就是在组织需要时的坚强力量!向所有积极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的老师们致敬!党委书记董尚胜参与志愿的老师们都很敬业,有的花100多元打的从家里赶到服务点,大家克服困难持续坚守岗位12小时以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服务意识,圆满完成任务,为浙大城市学院争光添彩。当地住户能顾全大局,对志愿者的工作十分理解,主动配合志愿者的工作,给志愿者提供生活方面的关怀,令人感动,体现了人民主动配合疫情防控的觉悟,这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基础。党委副书记褚建柯褚老师今年原本打算回老家过年,他看到学校招募抗疫志愿者的消息后当即决定留在杭州,并在第一时间报了名。他表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师们和同学们都是好样的;虽身在隔离,或没在杭州,却心系抗疫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也是值得肯定的!”院长助理徐何生面临杭州突发的疫情,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第一时间加入了抗疫志愿者行列。星夜集结,清晨出发,与同事们一起奔赴抗疫社区一线。在寒风雨雪中维持检测点秩序,在社区挨家挨户将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手中,连续13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坚守在楼道岗位上,既考验了自己的身体极限和意志,更感受到了来自社区居民的各种温暖。作为杭州的一份子,能为这座城市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倍感荣幸;在抗疫志愿活动中度过一个特殊的春节,值得铭记。法学系主任范莉范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教师党员,有机会参与抗疫,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觉得非常荣幸。2月4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和同事们一起来到长河街道管控小区春波南苑小区,我负责47幢的楼宇管理任务。虽然因穿着防护服十多个小时不能喝水、上厕所,随着夜幕降临手脚也逐渐冻僵。但居民的配合,一声声辛苦了,不断送来的暖手瓶热水壶是最大的温暖!春天已经来了,相信抗疫的胜利也即将到来!”党支部书记、法学系教师蔡萍琴接到学校党委发出的抗疫志愿者招募倡议后,蔡老师毅然放弃了返乡行程,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除夕早晨6点多,蔡老师与城市学院第二批志愿者奔赴滨江区长河街道春波南苑社区投入战斗,她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协助进行楼宇管控,及时帮助居民解决生活物资分配问题。夜幕下,一位略显拘谨羞涩的小姑娘走出单元。蔡老师马上迎上去:“小妹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你们辛苦了,这是我手写的一封感谢信,还有一个暖手袋。你们辛苦了!除夕夜,你们牺牲了与家人团圆的时间,感谢你们的守护!”党政办朱胤哲朱老师放弃除夕与家人团聚,坚守一线,为隔离点的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她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在这紧急关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今年的大年三十将会让我永生难忘,因为是我与小区隔离居民们一起度过的夜晚。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温情,感受到了大家众志成城抗疫的决心,感受到了大爱!祝愿杭州早日战胜疫情,2022大家定会平安!”党政办严君芳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大年初一在滨江抗疫前线度过,意义非凡!当大家齐声喊出“同心抗疫,城院担当,滨江加油”的时候,每位志愿者感受到的就是城院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越是艰难时,越是组织需要时,法学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同志们越是冲锋在前!所有法学抗疫志愿者们在社区的每个疫情防控的重要点位,构筑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为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提供了坚强的红色力量!大家不畏严寒,义无反顾,都选择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硬仗默默坚守,寒冷冬日,因为有咱们法学的志愿者而温暖!瑞雪丰年,因为有咱们法学抗疫在一线的硬核力量、法学担当而可期!冬去春来,花开疫去!同心抗疫,法学师生都在为共护杭城平安尽绵薄之力!向全体法学院抗疫志愿者们致敬!文:严君芳排版:谈昕
其他

城院调解中心收到感谢信

城院调解中心收到感谢信城院调解中心收到感谢信近日,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向杭州市拱墅区城院调解中心发来感谢信,向调解中心在2021年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城院调解中心2021年9月入驻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和浙江解纷码平台,四个月来已承办调解案件33件,涉及民商事、知识产权等各类纠纷。杭州市拱墅区城院调解中心由浙大城市学院和浙江元广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成立,是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也是浙江省首家设在高校的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中心由城市学院法学院法学专业教师担任特邀调解员,目前有调解员15名,其中7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包括多位教授、副教授、资深律师和仲裁员。调解人员具有扎实法学专业功底和丰富纠纷调处能力,能够承担各类矛盾纠纷的专业调解工作。今后城院调解中心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合作,积极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促使当事人在自愿合法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贡献智慧和力量!点击蓝字
其他

公共管理学术前沿讲座回顾丨走向共同富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2021年12月14日,浙大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博士后蒋卓余老师受邀在文三215开展公共管理学术前沿讲座——走向共同富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该讲座由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刘靖老师主持。十四五规划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2035年的远景目标中,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收入再分配的一个环节,与共同富裕密不可分。当前,普通企业职员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员福利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制约着我们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远景。蒋卓余老师基于“福利距离”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变迁中福利距离的产生和调整的过程。福利距离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分层,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化而调整。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照搬了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转型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生变革。1978-2002年,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但受制于政策逻辑,其覆盖面不甚广泛。2003-2012年,居民社保项目建立,为保证社会保障项目覆盖全体人民,出现了民生导向和社会政策思维,福利距离得到初步调整。2013年以来,十八大确立的政策理念进一步强化民生导向,部分社会政策项目走向群体整合,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基础。随着时代需求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得以不断优化,我国在离退休费、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的改革成效显著,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正不断增强。蒋卓余老师总结得出,福利距离的历史调整背后都体现着国家的作用。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她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来解决福利距离面临的“提低”“扩中”“限高”调整新难题。通过这次讲座,相信在座师生对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福利距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师生关注社会保障领域发展,为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其他

会议回顾 |法学院举办第一届浙大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术年会暨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

2021年11月27日-28日,第一届浙大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术年会暨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召开。此次年会旨在促进我校师生与国内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校公共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自10月份征文通知发布以来,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应征论文70余篇,最终评选出15篇论文入选公共管理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会议期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实、陈国权、曹正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梁平汉,以及来自浙大城市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上海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校内外师生在线参与了此次年会。会议伊始,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实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梁平汉分别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随后七个分论坛,包括数字治理分论坛、社会治理分论坛、城乡变迁分论坛、行政管理分论坛、环境治理分论坛,乡村治理分论坛、政府治理分论坛和公共管理圆桌论坛有续展开。经过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的汇报交流,本届年会所有论文展示顺利完成。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我校老师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按照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支撑,以纯粹学术为唯一评价标准,采用一人一票方式,从理论贡献、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程度、论文的创新度及报告展示综合评价,评选出1篇最佳论文奖和2篇最佳论文提名奖,分别是:最佳论文奖:皇甫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当代中国“强监督-弱制约”的控权模式及其适应性获奖理由:本文提出了理解当代中国权力运行、控制的
其他

喜报!城院学子在浙江省第五届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中获佳绩

12月4日,由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主办、绍兴文理学院承办的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以线上方式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共有5支队伍进入省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据悉,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20所高校107支队伍的参赛作品,经过参赛资格审查和书面文本匿名评审,共有22支队伍进入决赛(其中本科生组19支,研究生组3支)。14日下午,经过紧张激烈的线上答辩与专家提问,评选出本科生组一等奖7个、二等奖12个;研究生组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在此前的校赛中共有九组同学参与,这其中不仅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同学,还有法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同学,涵盖18级、19级、20级三个年级。以学科交叉合作、老带新思想的碰撞的一种方式,来讨论并总结公共管理案例当中的理论问题、新理解与创新思维。在历时三个月的校赛中,同学们不断修改和完善作品来提高其专业性和全面性。最后,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共有五支队伍入围省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风/采/展/示竞赛组别:本科生组队伍名称:一口一个三明治参赛队员:陈施琪、朱子衣、董怡玲
其他

“转型期中国行政法的变迁与地方法治”学术研讨会 暨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在杭州召开

11月20日,“转型期中国行政法的变迁与地方法治”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会议开幕式由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副院长胡大伟教授主持,浙江省法学会研究部二级调研员胡铮及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院长范良聪教授共同致辞。胡铮提出,研究会一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研究会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成果转化。行政法学共同体要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学术研究,行政法学学者要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范良聪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关键在于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国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的整体效能。对此,高校在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学生方面责无旁贷。会议围绕“《行政复议法》修改”“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处罚的理论与实践”“行政应急的理论与实践”等四个单元进行,杭州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丹娅、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张旭勇、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师金晓伟等八位嘉宾向大会汇报了研究成果,吸引了与会者的热议。会议最后,浙江省委党校王晓杰教授进行总结,研究会会长章剑生教授发表讲话。章剑生教授对会议的研讨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并指出在转型期,学者应当积极回应实践所带来的冲击,平衡好西方的规则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主办,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承办。来自公检法机关系统、省内外高校及各大律所的诸多嘉宾参加了会议。排版:俞欣依
其他

我院Sten副教授参加浙江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副教授毕业于荷兰鲁汶大学,法学博士,曾任教于澳门大学,现为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引进的优秀外教,研究方向为国际法,主讲Mooting,EU
其他

大学的意义:从马克斯•韦伯谈起

11月11日,由法学院院长范良聪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阎克文主讲的漫谈学术与人生系列之“大学的意义:从马克斯•韦伯谈起”主题讲座在文一103举行。阎克文教授首先回顾了马克斯•韦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生平,并讲到马克斯•韦伯在中国当今思想界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国内仍然存在不少对韦伯的误解,这种误解让我们在今天需要继续阅读韦伯。阎教授讲到了韦伯“以学术为天职”的著名演讲,实际上这也是触及所有人的根本问题,即如何面对无休止的“意义”困境。韦伯给出的回答是,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命选择某种终极立场,单靠祈望和等待只能一事无成,而是通过不同的行动去满足“当下的要求”。韦伯用自身经历也充分回应了这一问题。韦伯在56年的生命里,有8年处于严重的病态,在非常有限的伏案时间里,他大量地阅读和思考,疯狂地写作,留下了大量的经典成果。阎教授指出,作为学生更应该在自己的学业上确定目标,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不断条理化地去完成目标。阎教授提到,韦伯作为“百科全书式”学者,是十九世纪欧洲通才教育最后一代人的杰出代表。在当前学科专业化分工日益明确的背景下,很难再出这样的人才。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唾手可得,青年人要跳出功利怪圈,善于把握机会,潜心学习,将前途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阎教授认为,马克斯•韦伯从历史经验出发,希望引导人们能够意识到,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只有认清现实特征和自身处境,在明确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条件下,才有可能抵达我们自身存在的确定性和终极价值。阎教授也进一步指出,内在禀赋对人的成就有关键意义,但努力也至关重要。阎教授从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谈到大学教师职责的重要性在于客观的知识传授,而不是输出主观价值判断,如果在讲课过程中把价值判断置于优先地位,学生对知识和事实进行认知理解的客观性和完整性可能就不复存在了。结合目前的翻译乱象,阎教授指出,大量的西方翻译著作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翻译错误连篇。他结合自己的翻译经历,认为作为译者应该要秉持韦伯坚持一生的原则,即知识诚实的原则,需要有大量的投入老老实实对待知识劳动,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大学的科研和学习。阎教授指出在大学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意义。我们要持有正确的价值观,清楚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在提问环节,同学提问大学水课挤占了很多学习有价值知识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做?阎教授回答道,考核和评价体制对人有很强的限制力,要从韦伯提示的三个“闲”条件出发考虑问题,正视现实因素,想办法开辟个性化道路。最后,范良聪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引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对大学生的期许,同时表达了对阎克文教授的感谢。至此,讲座在掌声中落幕。文字:亢晓宁排版:程静拍摄:应文泽责任编辑:张可维审核:张岚
其他

法学院举行兼任教授聘任仪式暨求是雏鹰班导师见面会

2021年10月29日下午,法学院兼任教授聘任仪式暨求是雏鹰班导师见面会在文一106举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生导师王凌皞副教授、郑观副教授和李世阳副教授被聘为法学院兼任教授,并与学院范良聪院长、胡大伟副院长、袁继红教授以及姚瑶、黄镇、张传玺等老师共同担任2021级求是雏鹰班导师。聘任仪式暨见面会由院长助理徐何生老师主持。法学院党委书记董尚胜老师对各位兼任教授的加盟表示诚挚欢迎,并且表示将全力支持各位老师的工作,鼓励同学们向各位老师虚心求教。随后范良聪院长向三位兼任教授颁发证书,王凌皞教授、郑观教授和李世阳教授相继致辞,在场同学对新老师的到来均表示热烈欢迎。三位兼任教授分别在法理学、经济法、刑法等领域卓有建树,依托精准对接策略,下一步三位兼任教授将分别对接雏鹰班的同学,带领其向专业方向深入发展。此举不仅壮大了法学院教师队伍,更为师资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法学院正着力加大队伍培育力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力图争先创优,推动学院发展迈上历史新台阶。聘任仪式结束后,三位教授和雏鹰班其他导师分别与各自所带的学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许多学习与生活上的建议。通过交流,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学们均表示听完教授建议深受启发。法学院对雏鹰班学子寄予了深切厚望,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展开双翼,尽情翱翔于广阔的蓝天。文字:王舒意排版:徐毅妍拍摄:朱文莉编辑:张可维责任编辑:徐何生出品:
其他

2021年浙大城市学院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比赛背景10月18日,2021年浙大城市学院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暨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选拔赛于教三110顺利举行。法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师张岚、武岩、刘靖、王晨、吕晓赞、叶延禹担任本次比赛评委。比赛直击第一组的同学带来的案例是《突发疫情背景下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措施对比研究》。该小组着眼于疫情背景下的政府管控行为,通过对比多市管控差异,得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对于该小组的阐述,评委王晨老师指出,该小组文本格式的学术性有待提高,同时,在该组的汇报中应更突出地方政府的具体行为,以深化主题。武岩老师则表示,该组在工具运用、理论架构方面突出,同时选题具有典型性。但该组的作品同样需要重视文本规范与结论的严谨程度,建议对某一点进行深入总结,而非一味求全。第二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案例是《城市基层治理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的策略研究》。该小组围绕政府的基层治理工作与公民参与互动的问题展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辅助推导结论,思考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场景下,政府与公民应如何塑造良好的互动关系,并就此给出了意见与建议。评委吕晓赞老师指出,该组的内容表述与主题存在偏离,在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设计上存在瑕疵,以至于结论有所偏差。同时,评委武岩老师表示,该小组在定量分析的模型塑造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案例选取应当聚焦于更值得深挖的场景。最后,评委刘靖老师补充,各个小组都应当注意在文本、格式中突出案例阐述与案例分析的区别,以确保文本的规范性。第三组带来的案例是《诉源治理辟蹊径,多元协同开新局——以杭州法院“微法庭”为视角》。该小组从微法庭的运行出发,深入探讨了诉源治理这一命题,通过走访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微法庭,具体分析了微法庭的运行过程与实施效果,阐述了微法庭在制度设计层面的特点与实际运行的优势。评委张岚老师提出,该组在汇报中应更注重体现研究工作的成果,而不单是过程的介绍,同时也应重视模型应用与案例的内在衔接。此外,评委叶延禹老师建议该组同学更多关注微法庭的运行、公民满意度在调动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的作用,可以去芜存菁,精简叙述,突出主干。第四组带来的案例是《云中政策兑,“码”上补贴来——数字化改革大背景下基于杭州市人才补贴政策兑付流程分析》。该组聚焦政府数字化改革下的人才补贴政策,他们通过一系列故事,引入一个案例场景。对比改革前后人才补贴申报的差异,体现数字化治理模式的先进性。他们关注到数字化过程中的“痛点”,建议完善沟通渠道与回应机制。对于本组的案例,几位评委充分肯定其在选材上的时效性与现实性,但都指出,由于文本表述的故事性较强,导致文本的学术性偏弱。同时,评委们建议该组在分析中应更突出政策的兑付流程,存在哪些制度的改革,而非局限于人才在申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五组同学带来《深化浙江文旅产业数字化建设研究——基于杭州良渚遗址的探索性研究》的案例报告。该组在“浙江加强数字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文旅产业(良渚遗址)的创新管理,通过三种研究方法,两种研究思路以及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提出一系列对应的改革建议。评委吕晓赞老师就此提出了一个疑惑,案例的选取(良渚遗址)是否能够代表浙江文旅产业?同时也表示报告缺乏数据的支撑,分析思路不够清晰。评委张岚老师同样指出研究内容需要更具代表性及典型性。第六组同学研究主题为《从空间混合到社会融合,基于杭州公租房配建案例调研》。该组同学先向大家解释了混合居住的概念并以三塘社区的实践为例展开了分析,并在制度主义的IAD分析框架下做出解释,最后提出了混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评委叶延禹老师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公租房现象的理解,由此提出此分析应该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构建一个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框架,目前使用的IAD分析框架不够恰当。评委刘靖老师则指出该小组存在案例代表性的问题。第七组同学带来《破茧:银发浪潮新机遇——基于杭州市统一地址库赋能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的案例报告。该组同学着眼于当今社会愈发凸显的老龄化现象,介绍了杭州基于统一地址库赋能社区智慧养老的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评委吕晓赞老师首先肯定了该组同学的充分准备以及文本规范,但建议该小组明确研究问题,并细化分析框架。评委武岩老师则指出该小组与前几组存在共性问题,建议加强研究的逻辑性与切题度。圆满结束经过初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共有7支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祝贺所有获奖队伍!希望所有参赛选手秉承公共价值、发扬公共精神!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和指导,2021年浙大城市学院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圆满结束。各支参赛队伍成员分工明确,在初赛的基础上对调研报告进一步完善并有所创新。指导老师们在比赛阶段帮助各队伍认真分析问题,指出改进的方向。根据校赛的评分结果,荣获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省赛)参赛名额的五支队伍分别是“一口一个三明治队”、“听党指挥队”、“面包超人队”、“亲亲在线小分队”和“三下五除二队”。希望各支参赛队伍按照校赛评委老师给出的建议尽快完善作品文本、锻炼展示能力,能在省赛比拼中脱颖而出、再创佳绩!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浙江省又处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数字化改革的大浪潮之下。每一位青年学子都应关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实践探索和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案例,关注社会热点,将理论付诸实践。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经典案例展示、分析的互动平台。希望有志于公共管理问题研究的同学们踊跃参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到“公忠坚毅,博学审问,开物前民,树我邦国!”图文:行政管理实践基地排版:徐毅妍
其他

喜报:法学院两位老师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功立项

黄镇,法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治理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旅游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其他

我院与浙大光华法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最后,洪庆华对于此次浙大光华法学院与城市学院法学院的合作表示很期待,希望双方能落地落实各方面的合作,并表示学校将会给予大力支持。
其他

新生入学巡礼丨逐光而行,寄语未来——法学院2021级新生见面会

紧接着,法学院院长助理徐何生围绕专业学习展开介绍,告诫同学们对待学习不应只着眼于及格,要有更高的要求,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实训基地活动、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希望每位同学在毕业之际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他

城乡治理与政策创新研究基地成功入库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日前,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首批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入库名单,我院胡大伟教授牵头申报的“城乡治理与政策创新研究基地”成功入库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其他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 陆依宁: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陆依宁,退伍军人,入党积极分子,法学院行政管理1901班学生。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她曾服役于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部队。退伍返校后,曾任法学院团学组织部干事、2019级军训团教官、2020级军训团副连长、校国旗仪仗队教练员,现任行政管理1901团支书、法学院学长团团长、浙大城市学院迷彩协会成员。她曾获2018年度“优秀士兵”并嘉奖一次,2019-2020学年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和创业二等奖学金,2019-2020学年团委学生会优秀干事和优秀团干部,2019级军训团优秀教官。【信仰不灭,聚光不散】受家中共产党员和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影响,陆依宁心中一直对中国共产党有着崇高的信仰,刚进入大学的她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两年来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还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学校第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做到一切为了同学,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作为一名优秀团干部,她与班团内团员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团支部的各项工作,两年来,在她的带领下,行政管理1901班同学们走访红色资源点,继承五四精神,争做五四青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志愿星火燎原,活出青春存在感】在校期间,陆依宁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反诈骗宣传、新生服务志愿者等。2021年5月她参加了在我校举办的亚运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志愿者活动,接受了为期两周的专业培训。她用四个“最”描述了参后感:“这次志愿活动最苦最累也最让我难忘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学到了以前想学又学不到的东西。”她在参与志愿活动时体会到,在做好本职志愿服务的基础上,维护学校乃至社会志愿服务形象和声誉更重要,这才是每一个青年志愿者需要坚守的志愿文明。【小小的肩膀,大大的责任】四年前,陆依宁怀着赤子之心和满腔热忱进入军营,以最美的青春报效祖国,退伍返校后她用自己过硬的作风为学校军训工作以及校国旗仪仗队训练任务做了很大贡献,不仅担任2020级法学院军训副连长,还肩负起2019级军训团教官这一重任,作为训练场上为数不多的英姿飒爽的女教官,陆依宁表示:“本次军训我虽然是教官,担任训练重责,但是我的目的很简单,把我自己学会的东西教给所有参训学员,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团结意识以及敢担当的勇气,希望所有人都能拧成一股绳,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成长。”训练场上,她以身作则,风吹日晒不喊苦,流血流汗不喊累。她认为,汗水一定要洒在艰苦事业上,所以她特别敬佩那些已经去到基层、去到西部的学长学姐,坦言要向他们学习,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激起了陆依宁的满腔满血,作为新时代青年,她牢记使命,始终不忘迷彩绿,为强国树理想,为强国担责任,为强国勇奋斗。出品:
2021年8月5日
其他

法学专业巡礼 | 铁肩担道义,执剑走天涯

二十余年来,城院法学专业涌现出以全国“最美检察官”许航、全国优秀公诉人李佳吟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毕业生,许多学生成长为司法机关业务骨干、律师事务所主任或合伙人、高校教师、高校博士研究生等。
其他

行政管理专业巡礼 | 天下为公,美美与共

自主创业:杭州橙愿文化策划有限公司(获第七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绍兴橙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波市风色星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ZHAO公司(国外创业)等公司。
其他

【校友寻访记·壹】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第三段经历是他毕业之后校友间互相认同互帮互助的故事。踏出了城院的校门,他却未曾割断与城院的联系。作为校友,毕业之后总是互帮互助。他表示城院给了校友们一个向心力,只要听到母校呼唤,他们就会立即响应。
其他

城院大讲堂丨听余逊达教授讲中美关系

本次讲座,师生们对余逊达教授的博学敏思敬佩不已,同时,也对中美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自己应如何去做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其他

建成多元化实训基地,法政实验教学中心焕发新生机

【模拟检察院】“卢致远,严碗红非法运输制造,存储,买卖危险物质案”公开庭审
其他

学者引路|传承求是文脉,助推创新发展——法学院公管系开展“浙大教授进课堂”系列活动

12月7日上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金群驻足《城市管理学》百人课堂,为丰富课堂元素添上重要的一笔。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吴金群开始了他的授课——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其他

祝贺我院孙雁、胡斌、刘靖三位老师荣获第二期“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刘博士也是我院行政管理实践基地主任,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模拟公务员考试”“模拟听证会”等专业实践并推动其成为校级比赛,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通过实践活动带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