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景区

其他

与凤同行·仙都寻仙丨五一寻仙攻略抢“仙”看!

05/0105/05GO!GO!GO!人间四月天即将结束五一小长假已在招手这个假期仙都主打一个“仙气飘飘”!快来吸吸仙氧,沾沾仙气与凤同行寻找属于你的“仙侠”范儿{i凤专场}PART
4月25日 下午 3:58
其他

新春倒计时丨仙都春节游玩全攻略一键打包~

人间仙都·云间喜市辞暮尔尔,烟火年年万家灯火,福字春联辞旧癸卯兔年迎新甲辰龙年这个春节你要的仪式感仙都通通都有前方高能:精彩剧透盛大来袭!「“龙”重“灯”场」华灯初上,花灯璀璨仙都首届大型灯会国潮如约而至绚丽多彩的花灯与东方美学完美结合置身于灯海之中看万千光影在夜幕融合交汇流光溢彩,绚烂夺目这场巨巨巨巨巨巨型灯会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觉震撼小编先来悄悄剧透一波👀活动时间:2月8日(腊月二十九)
1月30日 下午 7:55
其他

(攻略)倪翁洞千年文脉探秘

仙都是诗文满山的文化圣地,历代无数文宗巨匠在仙都流连忘返,留下他们的足迹、故事和翰墨,历代摩崖石刻,是仙都珍贵的文化瑰宝,这些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人文史迹与仙都自然山水风光融为一体。今天小编就带您走进仙都倪翁洞文化胜地,探访千年文脉——【黄帝南巡主题雕像】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史记·封禅书》中有“黄帝在仙都鼎湖峰铸鼎炼丹,觞百神后驭龙飞升”的记载;晋代郭璞在他的《山海经》中记载:“东阳永康县南四里有石城山,黄帝曾游于此”;南北朝虞荔的《鼎录》中记载:“金华山,黄帝作一鼎,高一丈三尺”。【黄帝印、五老峰】倪翁洞黄茶园中央有块巨石如印,称“黄帝宝玺”,俗称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攻略)“仙都观”寻道之旅

中国道教圣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与黄帝有关的仅有两处,分别是:仙都山、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道教形成初期,黄帝和老子同被视为是道教的祖师。所以,仙都历史上又是我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道教典籍称仙都为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小洞天第二十九洞天。仙都观是缙云最古老的道观之一,也是仙都除黄帝祠宇外最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青龙岩】在仙都观入口处,有一座巨型岩石,形状像龙口,叫“青龙岩”,与大肚岩隔着马路相对峙。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攻略】仙都小赤壁河谷精品游线

仙都小赤壁河谷精品游线下洋村→门前山→婆媳岩、舅轿岩→虎迹岩→龙耕路→丹室→小蓬莱→仙榜岩→《小蓬莱歌》、《游仙都峰记》石刻→八仙亭、云关、仙人钓→大肚岩。我们从仙都景区游客中心乘坐景交车出发,第一站来到了依山傍水的下洋村,下洋村好溪的对岸是小赤壁景点。临溪远望峭壁如屏,红白相间,犹如焰火烧过,和长江赤壁类似,由于规模较小,所以叫“小赤壁”。在悬崖峭壁上横亘着一条天然栈道,绵延数百米。传说是巨龙助汉武帝刘秀逃离险境,穿梭而过形成的通道,叫“龙耕路”。下洋村子对面的山叫“门前山”。门前山的轮廓就像一只刚猛的卧虎,前背弓,后背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山顶上的巨石就像是老虎头,虎眼、虎耳、虎口、虎鼻、虎须俱全,昂首翘望,虎威赫赫。【婆媳岩、舅轿岩】站在下洋村大桥上向西而望,对面山上就是有“仙都第一胜景”之誉的“婆媳岩”。因是进入仙都第一景,又称婆媳迎宾。和婆媳岩隔溪山上为“舅轿岩”。小科普:仙都属火山岩地貌,孕育出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造就了仙都山水的无穷魅力。婆媳岩、舅轿岩就是宝贵的火山地貌遗产。婆媳岩处于山脊线上,它顶端高度代表了早期山脊的高度,经过千百万年的流水侵蚀、河流冲刷、自然风化和重力崩塌等作用,山脊夷平,高度降至现在山脊的高度。【虎迹岩】在小赤壁的峭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斑斑洞穴,穴径小的有40—50厘米,大的有100—200厘米。这些洞穴看上去形状像猛虎的足迹,所以叫做虎迹岩。相传,轩辕黄帝在仙都铸鼎炼丹时,命老虎守护在这入口处。【龙耕路】后人为了打通龙耕路中部,在石壁山体内手工凿开一条通道。“龙耕路”是珍贵的火山岩地貌景观,在地质学上称“侧蚀槽”,由于岩石结构不同所致。凹槽部分为结构松散的凝灰岩,而外凸的崖壁则为耐侵蚀风化的流纹岩或熔结凝灰岩。在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下,松散的凝灰岩层不断向内风化侵蚀,从而形成如此奇特的景观。随着河道不断下切,“侵蚀槽”就高出了水面。“龙耕路”对研究新近纪(新近纪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距今2300万年——2140万年)以来河流下切作用、地壳抬升具有重要意义。【丹室】龙耕路的中部有摩崖题刻“昆岩洞天”四个字。“昆岩”是明代缙云籍兵部右侍郎郑汝璧的名号。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郑汝璧被排斥出京,次年在广东按察使任上辞官归隐。这里较宽处是郑汝璧为葛炼师张懋修(明朝张居正第三子)所开凿的半壁屋,叫“丹室”,也叫“超妙轩”。【小蓬莱、仙榜岩】小赤壁下的溪潭中有很多奇石,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精巧像盆景,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痕迹。潭中有岛,岛中有湖,景随舟移,恍如置于蓬莱仙境之中,所以有“小蓬莱”之称。《道士下山》《八仙的传说》《封神榜》《锦绣未央》等影视剧都曾在此拍摄。在红白相间的小赤壁上,有许多如蝌蚪状的天书,因年代久远、自然侵蚀而斑驳脱落,似字非字,似文非文,难以辨读,人们以为这是仙人所写的榜文,故取名“仙人榜”,并把张贴仙榜的崖壁称作“仙榜岩”。这里山崖壁立,从古到今是记游题刻的好地方。岩壁上现存摩崖石刻共有八处。“小赤壁”题刻署名印海,印海即是明代万历年间缙云县令龚庭宾。题刻中以宋代王埴(永嘉人,宋代景定年间任缙云县令)的《小蓬莱歌》和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游仙都峰记》篇幅最长,也是历代文人仙都游记中的精品。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缙云县长欧阳忠诰任将袁枚的这篇游记刻上石壁。【八仙亭】相传八仙常常来小赤壁游憩,留下许多美丽传说,因此建“八仙亭”。八仙亭是一个四角,亭名匾额为我国二十世纪书法泰斗沙孟海书写。此处本来有古亭遗址,元代《仙都志》记载,宋参知政事楼公钥书“小蓬莱”三字,刻于石上,在石碑建亭子。”可惜,小蓬莱碑已不知去向。这座亭每个亭角有两个八仙小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在这里观看婆媳岩与小蓬莱,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风景画,天光水色,如入仙境。【云关】离开八仙亭,往北走20来米,有一巨石与峭壁相倚,上合下分,状如两掌合十,称为“云关”,又名合掌岩、合掌洞。洞内约有60平方米,冬暖夏凉。岩壁平滑,如刀削而成。南洞口岩壁上,刻有明代印海(即明代缙云县令龚庭宾)所题“云关”二字。相传黄帝升天之时,洞南阳光明媚,洞北云雾缭绕,由此得名“云关”。【仙人钓】小亭建在一巨石上,这就是“仙人钓”。相传这里是仙人钓鱼的地方,现在也是人们观景垂钓的好地方,往南可近观小蓬莱,远眺婆媳岩,往北可望倪翁洞、大肚岩,美不胜收。亭下的巨石,称岩冲。直入深潭,不知其底。相传赤乌二年,缙云一带久旱成灾,白岩村百姓到这里买水求生,遂在潭边凿“白岩潭”三字,并落款“赤乌二年”。如今,好溪河床上升,再也看不到这处缙云最早的摩崖石刻了。【赤乌,三国孙权的年号,它标志着缙云仙都的开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大肚岩】大肚岩在小赤壁的最北端,中部高高隆起,肚大如鼓。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大肚岩是火山岩地貌中的崖嶂景观。大肚岩的岩石上下部分比中部易风化,而且处在两条沟谷的交叉部位,在自然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中间突起的鼓状崖嶂。大肚岩上部有亿万年雨水下流痕迹,呈棕黑色,像江南农民下雨时所穿蓑衣,所以又被称作“雨蓑岩”。End本文来源:仙都导游词推荐阅读●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春节仙都山水之旅》攻略

春节的仙都不仅有精彩的文化活动,美食茶点优惠,还有江南特有的清秀山水、奇峰异石。您若携亲朋好友漫步于仙都,在山水间静享温暖时光,途中又妙趣横生,喜乐无穷!小编带您春节玩转仙都【鼎湖峰】鼎湖峰景点素有“仙都佳绝处,必定在鼎湖”之称。这里峰岩奇绝、山水飘逸,有全球罕见的火山喷发通道遗迹凌虚洞和“天下第一祠”黄帝祠宇。南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在《名山记》中写道:“缙云山旁有孤石,高二百丈,三面临水,顶有湖,生莲花。”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击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更是成为描写鼎湖峰的千古绝唱。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仙都山水,只此青绿!

虎年央视春晚的《只此青绿》舞蹈诗剧用禅意情景动作展现《千里江山图》唤醒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坚定了文化自信山河锦绣,美哉华夏!蓦然回首间发现“只此青绿”也是仙都山水之底色!全球最高单体石柱鼎湖峰石壁历经亿年风雨洗礼,色彩和《千里江山图》山体石绿如出一辙。仙都景区是诗画浙江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结合最完美的山水复合型旅游景区这里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在青绿底色之上一年四季花开花落风云无穷变幻是名副其实的仙都仙境仙都底色—青绿黄蓝仙都移步即景,处处是景展现着含蓄、沉静淡泊的传统文化意境仙都山水融合了唐风宋韵黄帝祠宇建筑群是唐代风格省政府主办的仙都黄帝祭典展示独具魅力的唐风宋韵文化仙都青山绿水间古往今来都绽放着文化的魅力古有渔夫泛舟引路文人墨客络绎不绝隐者筑舍隐居吟诗作赋为仙都留下了传世诗篇成为瓯江山水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宋代王十朋游历仙都留下“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的千古名篇明朝郑汝壁雨后游仙都留下“野色溪桥午自分元都空翠转氤氲”元代樊杞孙春游仙都写下“澄澄练溪水湛湛涵深碧”的千古佳句文人墨客笔下的仙都之美无不以神秀山水青绿底色为魂当雨过天晴,云开雾绕仙都碧绿如洗鼎湖峰一柱擎天隐隐远山青翠幽远飘逸层峦叠嶂之上仙气飘渺,众鸟高飞亲如置身仙都,沁清新仙气酥风拂面,踏青草抚苔痕望白鹭穿行田园林间峰峦心旷神怡,直上青云!本文“只此青绿”书法题字来源于舞蹈节目官方-END-监制|陈
2022年2月3日
其他

仙都仙境 心灵家园

仙都仙境心灵家园仙都她为你释怀她与你心心相印一切仿佛为你而存在▼仙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火山流纹岩最富集类型最齐全的区域在中生代侏罗—白垩纪火山爆发,形态各异的奇峰异洞构成了不同凡响的远古火山世界奇观▼鼎湖峰始于1亿年前由火山喷发堆积形成的流纹岩台地与后面的步虚山连为一体经后期的地壳运动抬升、流水冲蚀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等地质外力作用才慢慢地分离开来形成这直冲云天的柱峰奇观▼仙都鼎湖峰,峰高170.8米顶部面积710平方米底部面积2468平方米享有“天下第一笋”的盛誉
2021年7月28日
其他

仙都“五一”安全精彩人气旺,数智化管理受央视报道

这个五一假期对于仙都景区注定不平凡自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景区旅游恢复到最好状态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五一首日游客量饱和度已达60%5月2日的仙都景区游客量更是刷新了五一假期内单日游客量历史最高纪录5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仙都景区数智化管理确保假日旅游高峰景区运行安全有序点此查看仙都景区数智化系统简介五一仙都快乐仙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们一睹“老农牧归”风采和老牛合影留念大家在仙都景区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假期文化演绎文化演绎是仙都景区为游客朋友们安排的重头节目景区常态化文化演绎活动让游客在仙境里流连忘返意犹未尽风味独特的非遗缙云小戏日夜加演可爱的迎宾礼生仙仙都都深受游客的喜爱暖心服务五一假期,仙都景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助游客寻回走失儿童2人手机3部,钱包1个身份证4张以及手提包等旅游人坚守岗位仙都管委会(仙都街道)和各村党员干部全员坚守岗位,在县交警大队等部门合力下,仙都景区五一假期秩序良好。景区内停车场超负荷后,需将游客车辆引导前往临时免费停车场,进行免费换乘进入景区,客流高峰时疏导压力倍增,在仙都景区外围卡口执勤的交警和交通疏导员冒高温磨破嗓子耐心引导,确保了旅游交通秩序平稳有序。景区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用耐心细致的服务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共享单车、绿道观光车让游客在景区有更多交通方式每天30多辆景交车马不停蹄往返景点及各换乘点输送游客直到夜幕降临景交车还在加班接送游客----------仙都轩辕民宿部落房间爆满游客在“诗画浙江
2021年5月5日
其他

仙都景区连获4项文旅大奖

仙都景区萌绿四月连获4项文旅大奖▼浙江十大数智景区江浙沪优秀智慧景区江浙沪人气智慧景区TOP10“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特色体验店(仙都缙云烧饼总部)▼“数智化”赋能仙都文旅发展新时代4月21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旅游协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指导,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和江南游报主办的“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揭晓,全省11市共599个参评项目角逐10个榜单,最终仙都景区荣获“2020浙江十大数智景区”奖项,仙都缙云烧饼总部荣获“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特色体验店奖项。“2020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五一相约仙都,赏文化,润肺养心!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五一放假通知一二三四五六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放假时间2021年5月1日~5月5日(共5天)5月8日补班一天注意事项大家放假前请检查办公室和家里电源门窗是否关好,然后启程到仙都仙境,来一场难忘的养心润肺文化之旅!五月仙都分外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黄帝文化名山仙都景区轩辕祖脉山水神秀诗文满山名胜遍地在这个春风拂面的五月绿草芬芳,青山如洗仙都的春装已逐渐浓郁呈现出更加深邃的绿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春节游仙都,牛年行大运!

春节快乐仙都景区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2021牛气冲天牛年行大运一段热情洋溢的拜年视频奉上春节脚步临近仙都景区到处张灯结彩处处展现出吉祥喜庆的春节氛围春节期间仙都景区文化活动安排《轩辕赞》表演时间:正月初一至初六每天上午9:50下午13:30
2021年2月9日
其他

千姿百态鼎湖峰

鼎湖奇峰大地之心当年轩辕黄帝从鼎湖峰驭龙升天,世间万物称颂瞻仰,鼎湖峰亦化作大地之心恭送黄帝升天。如今,从高空俯瞰,鼎湖峰顶之心形非常地完美,堪称世界之奇迹。
2021年1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仙都这座天然书法博物馆绝了!叹为观止!

在中国黄帝文化名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都景区—隐藏着一座绵延千年的天然书法博物馆江南最大摩崖题记群所在地—仙都景区倪翁洞—倪翁洞是隐居圣地,因倪翁隐居而得名。倪翁究竟是谁呢?倪翁就是春秋时期著名谋士、经济学家计然(计倪),史载其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南游越国时,收越国大夫范蠡为徒。计倪帮助范蠡谋划助越王灭吴,成功后计倪为防世事不测隐居到仙都。明朝刑部尚书李鋕(号旭山)和御史樊献科(号斗山),也曾先后隐居于此。半个中国书法史仙都摩崖石刻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最早被列入“国保”的摩崖石刻群,共126处,占丽水市古代摩崖题刻遗存的1/3,占浙江省古代摩崖题刻遗存的1/9。仙都摩崖石刻群主要集中在倪翁洞(初阳山),共有63处(含当代4处),占仙都景区总数一半以上。仙都摩崖石刻跨度长,自唐朝开始直至当代,真草隶篆行书体兼具,诗词歌赋记文体齐备,且不乏名家力作和精品佳作,堪称“半部中国书法史”。崇祀名贤这块“崇祀名贤”石刻残碑,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立,由铁面御史樊献科撰文、缙云知县梅淳题额、孔文同书写。上面刻的是历史上来过仙都的名家大家,他们是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山中宰相陶弘景,唐朝书法家李阳冰,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宋代大学士潜说友,明朝知县李时孚。文革期间,歹徒以为这块碑后暗藏古洞,为盗宝,竟然将这块碑敲碎。尽管是残碑,但这些名家的印记永远留在了这里。初阳谷“初阳谷”三个字是洞内最耐人寻味的摩崖石刻。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初”字少了一点,这是书法家有意为之,要由清晨第一缕阳光射进时,才可补上这一点,正所谓“此处无点胜有点”。这三个字没有落款,与“黄帝祠宇”碑上颜真卿的题额“丹杨葛蒙勒石”六字极为神似,初步考证为唐朝著名书法大家颜真卿所书。倪翁洞洞内“倪翁洞”三个字是仙都摩崖石刻价值最高的一处,由唐朝著名的书法家、缙云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任县令李阳冰所题。李阳冰的篆书笔法独特,劲力豪爽。历史上把他和李斯并列“小篆二李”,后人尊其为“笔虎”。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题额,可见他的篆书影响深远。旭山“旭山”两字是洞内最大的石刻,字径达2米以上,是仙都五大摩崖石刻之一,为明万历年间樊献科四子、缙云县令樊问德所题。“旭山”是缙云人刑部尚书李鋕的名号,他晚年也曾隐居在这里。李鋕有大宋“青天”黑包公之誉,为官正气凛然,公正廉明,不畏强权。阳谷三窍(阳谷三窍)倪翁洞又叫初阳谷或阳谷洞,每天清晨初升阳光首先照到。洞中有灯盏洞、米筛洞、读书洞三洞并连,当早晨太阳升起,一缕阳光直接穿过不同方位的三个洞,被人们称为“阳谷三窍”。枕流漱石这是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龚勉,在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游仙都时题写的。“枕流漱石”同“枕石漱流”,旧时的意思指隐居生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西晋冯翊太守孙楚,少年时隐居山林,对太仆王济说:“当枕石漱流(用石头做枕头,用泉水漱口)”。由于说快了,把这四个字说成“枕流漱石”。王济问:“流可漱,石可枕吗?孙楚说:“所以枕流,是想洗耳;所以漱石,是想磨砺牙齿。”问渔亭问渔亭建在一块形似莲瓣、四面临水的巨石上,名为君子石。问渔亭旁君子石上有“君子石”“问渔亭”等题刻。“问渔亭”三个隶书大字,系民国年间缙云籍著名金石书画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楼村所书。“君子石”三字,隶书,由旁边题记看,时代不迟于明代。说起问渔亭,还有一段濑仙问渔访友的故事。据说明朝嘉靖年间,缙云进士樊献科,在朝廷担任监察御史。他不畏权势,将严嵩的门生、当地恶霸王坤虎送上了断头台,人称“铁面御史”。不久樊献科辞官回到缙云,隐居倪翁洞,自号“斗山洞天”,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有一天,他的朋友濑仙来拜访他,濑仙在仙都走了一大圈还是迷了路,遇到了一个老渔夫,询问樊献科的住处。老渔夫说:“这里住着一位斗山先生”。濑仙一听斗山先生就是他的好朋友樊献科,于是三人见面了。斗山先生拿出了酒,渔夫拿出了刚打的鱼。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叙旧。渔夫起身告辞的时候,濑仙拿出了五十两白银赠送给他,渔夫坚决不肯接受。濑仙深深敬佩这渔夫,就拿这五十两银子交给樊献科,在这块石头上建了这么一座亭子,取名为“问渔亭”,用来纪念他“访友迷路、借问渔夫、老友相会、辞谢赠金”这件事。仅管目前仙都景区创5A后标识标牌非常完善,还是些慕名寻访摩崖题记的游客在问渔亭附近一下子还找不到入口,这也说明了倪翁洞的神秘之处,只要您在问渔亭前站上一会儿,再面朝好山,就能看见洞口了。仙都景区各处部分摩崖石刻沙孟海的“仙都”摩崖石刻END策划
2021年1月7日
其他

千年沧桑石板桥——仙都网红打卡地

仙都石板桥↓云雾缭绕的仙境,碧波荡漾之上,晨出的老农缓缓走过石板桥,一幅绝美的仙境展现在眼前,其中的石板桥就是这幅美景的重要元素之一。据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项一中先生在他的专著《仙境寻奇》中介绍,缙云石板桥历史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原型是“蹬步跳”,是以较大石头以步伐间距横陈好溪,人一脚一石蹬步而行。后来石头之间搁上木板便于行走,再后来木板换上更结实的缙云特有凝灰岩条石板,在千余年时间里经历了无数次的水毁修桥总结经验,古人对石板桥构建方式不断地改进升级,直到道光年间(200余年前)才形成了结实耐用的石板梁成熟建造工艺,就是以倒梯形长条石直立为柱,双向倒燕尾榫卯连接桥梁(这种结构水越冲,桥板与桥墩连接越紧),柱下游用条石斜撑抵抗洪水冲击,基座再以块石砌筑矮坝。这种利用拱形力学原理和倒燕尾榫卯构造的石板桥,是自然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国内现存石板桥中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2005年,仙都景区的石板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仙都游玩,怎能不走走这千年传承的网红石板桥,然有些大城市来的人们对于走石板桥心生畏惧,流水桥下过,人在桥上走,一紧张感觉就要被湍急的水流给“带偏”。其实过这样的窄桥和走平地一个样,只要不紧盯着水面,就能坦然如履大道了。仙都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放学孩童,包括仙都的老黄牛,走起石板桥都是闲庭信步,心中有大道,一切皆平地。2019年有个剧组专门从横店运了一头牛到仙都要拍放牛娃过桥的画面,哪知那头牛遇见石板桥始终不肯开步,硬是拉不上去,一筹莫展之际还是仙都的老牛出场救急,让剧组顺利完成的拍摄,导演和演员对这头处世不惊的老牛称赞不已。古朴苍劲的石板桥,被潺潺的流水依托着,刚柔相济,人们坐在石板桥上遐思一下远古,或在桥上跳个舞,摆个造型,有了人的元素点缀,千年石板桥仿佛就有了灵魂。这样说起来,仙都的石板桥也算是仙境的灵物之一,是仙都魅力的重要元素,给游客们的仙都之旅留下了美好难忘的记忆!中国黄帝文化名山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16字解析中国黄帝文化名山奥秘

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黄帝文化名山仙都景区轩辕祖脉山水神秀名胜遍地诗文满山这16字全面解析了仙都仙境的奥秘水墨仙都
2020年12月23日
其他

国庆中秋,相约5A仙都心灵之旅!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聚会,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感谢伟大的祖国!祝福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么美好的日子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都将带给您一场难忘的心灵之旅!眼下正是初秋最浪漫的季节景区桂花的淡淡清香幽远精彩的文化大戏天天特别加演陪伴游客朋友们享受美好幸福的每一天!精彩内容立刻双手奉上秋高气爽,赏浪漫初秋仙境初秋的仙都秋高气爽满满的负离子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淡香沁人心脾,清新无比
2020年9月25日
其他

仙都绿野仙踪,美得让人忘记烦恼

这首音乐可让人忘记烦恼。仙都景区,绿叶正茂,在春雨滋润下,疯长的嫩叶把整个大自然,幻化成绿野仙踪,“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阳光透过鲜嫩的绿叶,营造出深邃神秘的意境。王母瑶池落世间,山巅镶嵌宝石蓝。苒苒岩上云,潺潺涧中水。仙都就象绿色苍穹保护下,另一个古老神秘的世界。在仙都幽静的林中各种婉转动听的鸟鸣此起彼伏。松鼠象武林人士,行如闪电忽隐忽现。春水绿如蓝春水满载着两岸的绿色奔腾不息。在仙都每立方厘米仙气中有着高达3500多个负氧离子,丝丝入肺仔细品尝,你能感受到花香草香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林中老树披上华丽的春装春天懂你,她能让你忘记烦恼。她用青春的活力,充满希望的绿色,让你平静,重获新生。苍龙峡谷趁着暮春的馈赠还盛情满满,有空到仙都走走看看——小提醒:眼下万物复苏,山边,河边以及树林之下青草茂盛掩盖之处,也掩藏了无数的未知,比如各种昆虫,游客踏过草丛多小心观察,注意安全。
2020年4月26日
其他

古诗词里的春季仙都,亿年仙境古今同游

四月的仙都,春风柔和,群山吐翠,正是四季最鲜嫩的时候。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墨客选择在春季游览山河,凡到过仙都的历代名贤都为仙都美妙的天然胜景咏诗作赋。近日小编从100多首唐、宋、元、明、清时期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们游览仙都时创作的古诗词中甄选了部分春季应景佳句,让我们去仙都秘境寻觅和古人一样的感慨情浓。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后因“做人太直,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游历仙都时写下《咏鼎湖峰》: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明)郑汝壁是缙云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总管宣大山西军务。为仙都写过很多首诗,此为其作品《雨后游仙都》:野色溪桥午自分,元都空翠转氤氲。春残半落桃花水,日暖全蒸玉笋云。鹤驾杳从天外度,洞箫清向谷中闻。重来阮客心如洗,迟日相将麋鹿群。翠盖鹤鸾空世界,白云鸡犬隔仙家。(清)程思敬缙云梅雨散轻尘,旅舍逢春不是春,忽把名山来赠客,仙都接引有仙人。(清)袁枚天柱摩九宵,仰止心悠然。(明)郑汝壁澄澄练溪水,湛湛涵深碧。轻风荡微波,疑是蛟龙织。(元)樊杞孙妙峰高处即仙居,多为朝真作步虚。(宋)赵抃香清天上碧桃落,音好林间青鸟呼。(宋)王十朋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宋)王十朋王十朋是温州乐清人,任秘书郎,侍御史等职,官至龙图阁学士。见说身轻鹤不如,石房夫侣共云居。(唐)陆龟蒙(唐)陆龟蒙,晚唐诗人,苏州人,曾任苏、湖二郡从事。
202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