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底,南京市常住人口954.7万,其中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9.72万,占22%,60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占比约80%。“老而不康、多病共存”的现状,呼唤多元化、一体化的医养服务供给。作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南京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结合,探索健康养老新模式。日前,位于秦淮区解放路73-2号的南京市中心医院医养中心项目营业约3个月,这是江苏省首家由三级公立医院开办的医养结合机构。记者近日探访调查该医养中心目前运营的效果如何?如何真正实现医养融合?老人怎么评价?医生、护士随叫随到真正实现医养融合2月27日晚上8:30,入住医养中心94岁的张奶奶突然觉得心慌难受,透不过气,随即按下床边的紧急呼叫按钮。值班护士杨捷第一时间为她测量血压,血压竟高达180/90mmHg。值班医生、南京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吴鑫阳仔细诊查后,考虑老人年纪较大且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判断老人不排除心脏神经官能症、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源性疾病的可能,急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医养中心与南京市中心医院取得联系后,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将张奶奶护送至急诊科进行检查。得知各项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张奶奶终于放下心来,“医疗资源确实让人很放心。”医生、护士每日查房,了解老人健康状况,给予用药指导及健康管理;医院的专家进行定期查房、会诊……该医养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医疗护理康复及紧急救治。“这里的医疗资源,并不限于南京市中心医院。”该医养中心负责人、南京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黄岚说,“一旦老人发生意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送到本院。如果情况特别紧急,就送到700米远的东部战区总医院,一切把老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据了解,该医养中心共6层,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开放床位数110张。目前,医养中心入住了24位老人,这些老人都有着一定的医疗需求。配备医务人员有10余人,均为南京市中心医院本部派驻。中心还专门聘请了在养老行业从业多年的管理者,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看诊、康复医疗资源辐射周边老人“奶奶,两只手握在一起,用健手带动患手,慢慢向上举……”3月25日9:30,家住中航金城1号小区的王奶奶来到家门口的南京市中心医院医养中心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王奶奶今年60岁,3年前的一次脑梗,让她患上了偏瘫,身体右侧功能受到影响,右胳膊只能举到90度,右腿肌肉力量差,语言方面只能简单回复“好”“嗯”等词。以往,王奶奶每个月都要去鼓楼医院或者南京市中医院做康复治疗。虽然有保姆陪同,但是每次坐车都很折腾,导致王奶奶越来越抗拒去做康复。前不久,王奶奶的家人听说南京市中心医院在附近开了养老院,还有专门的康复理疗区,连忙过来咨询。后来,医院本院的针灸推拿科的老中医、神经内科主任进行专家会诊,为王奶奶制定了PT运动肢体康复,增强肌力的理疗、中频电刺激,言语训练等。家门口就可以做康复理疗,这为王奶奶这样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医养中心一楼大厅,门诊区域即将对外开放。这里设置了内科、外科、中医、全科诊室,还有老年评估室、检验科,配有中心供氧装置,以及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设施设备。瑞金路街道副主任刘明真说:“届时,街道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也可以来此看病、开药,真正实现了养老与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形成良性竞争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什么医院要办养老院?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龄化、多病化使得老年人“养”和“医”需求的叠加趋势越来越突出而我国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难以满足老年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倒逼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创新2023年8月,江苏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公立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南京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底挂牌了“南京市老年病医院”,成为开办养老院的最佳医院主体。继南京市中心医院医养中心“吃螃蟹”之后,更多的公立医院试水开办养老院。秦淮区中医医院在建公办公营养老机构位于光华路93号2号楼7-8层,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养老机构两层近4000平方米,有110张床位。“‘中医颐养’养老服务项目将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康复治疗和中医药干预治疗等服务。”秦淮区中医医院院长黄爱军说。同时,不少社会化养老机构也主动与医院“结对”,引入专业医疗力量,提升医疗“短板”。位于玄武区红山街道的钟山银城月苑颐养中心与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常态化开展上门诊疗、医疗技术交流。该中心院长王静告诉记者,养老院现入住有180名老人,“结对”后,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团队每周一次上门巡诊,同时定期为老人做健康体检。“医疗机构办养老、养老机构有医疗、两类机构签协议……让养老更有‘医’靠,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秦淮区民政局局长鄂巧玲说。然而,目前公立医院开办养老院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协调,进行政策支持、监督管理、引导扶正,规范相关标准、制度出台,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示范效应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