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

其他

ChatGPT,2亿人的噩耗,3亿人的福音

Assistant是三个著名的类人聊天机器人,Meta也在ChatGPT发布几个月前发布了聊天机器人BlenderBot
2023年2月8日
其他

马云,去哪了?

现在低调的不止马云来源:经济学博士好像很久没有听到马云的消息了。互联网帝国崩塌互联网“大爆炸”开始于哪一天呢?我想应该是马云有史以来最“硬气”的那一回。2020年10月24日,是互联网格局产生剧变的一天。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开炮,脚踏塞尔协议,手撕银行是当铺,痛斥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所有人,都被他这番话给震惊了——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作死的。他的一席话,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舆论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冲击着整个阿里帝国。事情过去还没几天,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个重量级监管部门部门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据传,约谈的主要内容,是和蚂蚁金服上市有关。此前,阿里巴巴的子公司,蚂蚁金服传出上市消息。上交所官网显示,蚂蚁集团IPO初步询价完成,经过近1万个投资机构账户询价,最终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8.8元,总市值2.1万亿元,较此前多家投行预测约2.5万亿-3万亿元估值,折让幅度约20%-30%。超两万亿的“庞然大物”,“A+H”两地上市,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但随着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一通口炮,落了空。马云被约谈消息被各大App推送的时候,新华社公众号“含沙射影”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夜读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上海疫情为啥也会失控?

防疫优等生上海这次为啥破防了?来源:猫哥的视界作者:花猫哥哥最近全国疫情再次蔓延,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上海这个优等生也破防了。我不是沪黑也不是沪吹,今天就来给大家捋一捋上海疫情为啥也会失控的问题。上海疫情失控的原因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基于外防输入的原因,陆续关闭了大部分境外人员入境通道。但是,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全部关闭国门是不可能的,光是留学生回国就是一个庞大的刚需。所以,在少数城市还保留着入境的通道——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就为全国承担着外防输入的主要压力。给大家一组2020年的境外人员入境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128.62万人次;北京:34.1万人次;广州:209.73万人次;深圳:120.06万人次;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承担境外人员输入最大压力的城市是广州、上海、深圳,北京压力都要小得多。广州稍微有点特殊,广州其实是通过向周边城市分流隔离入境人员做到2020年接待209万人次——相当于半个广东省一起来承担。而深圳主要接收香港入境人群,在香港疫情爆炸之前,同样是接收上百万入境人群,深圳压力还没有上海大。所以,承担国际入境人群压力最大的还是上海,2020年民航国际航班35%都是落地上海。北京因为是政治中心,承担的压力都比其它一线城市小得多,至于一线城市之外的省会城市,2020年入境人次还要少一个数量级,比如2021年疫情破防的南京,2020年入境人次只有16万。上海一年入境128万,平均每天就是3500人,每个人要隔离14天,上海光是要准备的隔离房间就要49000间,考虑到入境人次不会严格按照平均数,所以,上海要准备的隔离房间应该在5万间以上!我们假设一个隔离酒店平均有200个房间,5万个房间就是250个酒店而已。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血很厚,正常情况下拿出250个酒店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是新冠疫情对隔离房间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酒店的通风管道要有过滤分隔设施——这点要求就要淘汰大部分酒店。从2020年到2021年,上海接待了200多万境外人员入境,整整2年时间,上海面对数百万境外人次的输入性疫情压力竟然将接机、运输、隔离等等所有环节都做得滴水不露,优等生实至名归。那么,这一次上海为啥又破防了呢?因为香港!香港这一轮疫情爆炸将中国几个一线城市(包括深圳)优等生全部带到了沟里。香港疫情爆炸,然后就有大量人员强烈要求回大陆。香港最便捷的入关通道就是走深圳,但是深圳压力也很大,没办法只能让上海来帮忙分担港人的入境压力。上海很大方,每周除了周日,周一到周六都增加香港直航航班,这就需要增加更多的隔离酒店。然后锦*集团就主动站出来,提出旗下有一间华*酒店本来要重新装修的,现在暂时不装修了,可以做隔离酒店。但是,这个华*酒店建造时间比较久远,酒店管理者也不了解酒店的通风系统是全建筑一个通风道,没有做分隔过滤设施。结果华*酒店投入使用之后,港人里的阳性患者通过通风道传播病毒,这些病毒就传播给酒店前后台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因为没有与隔离人群接触,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还是该上班上班,该坐地铁坐地铁,无意中就传播开了。后来是在做固定核酸检测时,发现华*酒店的人阳性有点多,就让防疫部门来做全环境检测,一查不得了,环境检测到处呈阳性,这才知道出事了!(来源:中国新闻网)这个事如果要较真,当然是防疫部门有管理疏漏,一个隔离酒店连通风系统是怎么个情况都没搞清楚就贸然投入使用,挨板子不算冤枉。但实事求是地说,上海每年承担着接待一百多万人次(差不多是全国入境的20%)的境外输入压力,相关防疫人员不眠不休连轴转了2年多——直到再一次压担子增加香港入境航班才出现一个重大疏漏,客观上我个人还是很理解的。是人就会有疏漏,就会犯错误,上海为全国其他城市人员入境硬抗了2年多,不能因为这一次疏漏就冷嘲热讽,一棍子打死。其实,就算是华*酒店出现疏漏,上海也不至于破防。过去全国其他城市也出现过零星境外输入性疫情,但是为啥其他城市就能迅速扑灭疫情呢?上海防疫模式试点全国其他城市出现零星疫情之后,大概就是靠着三道防线来控制。第一道防线,立刻启动大规模流调,根据确诊患者行动轨迹找出传染源,从而建立确诊患者、密接人群的闭环管理。第二道防线,根据确诊患者行动轨迹,对相关区域进行大规模全员核酸,同时关闭这些区域的服务型场所、学校、幼儿园,防止疫情扩散与传播;第三道防线,对确诊患者行动区域覆盖的人群健康码升级为红码,限制这些人群进入公共场所。这三道防线环环相扣密不透风,确实是我们通过2年防疫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组合手段。问题是上海并不愿意简单复制这套防疫模式。为什么?中国动态清零策略搞了两年,是全世界最为成功的防疫模式,也吃到了一大波防疫红利,但是到了2022年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西方国家在加速进入“群体免疫”,这是拿人命换时间,然后病毒经过两年迭代变异之后,毒性也在逐渐降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来讲)。所以,一旦西方国家实现“群体免疫”,它们就能打开国门重新融合。假如中国这个时候还是执行过去的防疫模式,死死关上国门,届时中国反而会成为世界的孤岛。(来源:界面新闻)所以,进入2022年之后,客观上也需要我们升级改进防疫模式,一方面减少防疫管控带来的民生代价,也就是尽量减少对老百姓生活的干扰;另一方面也要为未来打开国门做准备。所以,今年初有两个很明显的信号。信号一,中疾控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提出,我国防疫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信号二,国家民航局发布规划,计划在2023年国际航班逐步恢复正常(在2022年之前,国际航班已经压缩到过去的5%以下)。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谁来率先试点,在防疫模式上趟出一条可行的新路子呢?当然是防疫优等生上海!中国防疫决策大致是这样的模式,大的决策是中央定,具体的防疫决策是地方卫健委来做。雄心勃勃的上海一直在为升级防疫模式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今年上海就有专家公开提出来,我们(上海)的防疫模式每天都进步一点,更精准一点,通过不断升级,最后不知不觉达到可以打开国门并且对民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放弃了其它城市行之有效的防疫模式(对民生影响太大),替而代之的是一套更为“精准的”动态清零模式。那么,上海版的更为“精准的”动态清零模式是怎么做的呢?先上官方版通稿: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做深做细流调溯源和检测筛查工作,科学精准划定密接、次密接、高风险筛查“三层防护圈”。可能一般人对这个官方版通稿有点模糊,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上海是怎么做的。在发现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之后,上海流调人员将通过走访、反复查看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的监控回放等方法,把确诊/无症状接触过的人(即密接)、跟密接接触过的人(即次密接)、跟次密接接触过的人(即高风险筛查)都尽可能地找出来。然后,密接和次密接拉去酒店集中隔离14天+天天测核酸;高筛先居家两天+上门测两次核酸,之后可外出但需要在第7天和第14天去指定地点再测两次核酸。如果密接、次密接乃至高筛在此期间新确诊/无症状感染,那就以这个新确诊/无症状感染的人为起点,重新识别一轮密接、次密接、高筛,并执行相应的隔离/管控政策。简单的说,上海模式就是希望通过精准工作,最大程度缩小高风险区范围,最大程度缩小密接与次密接的人群范围,从而让防疫付出的民生代价最低。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上海才会出现全国瞩目的最小中风险区案例——仅仅只是一个奶茶店而已,奶茶店周边商铺都没事。划为中风险区的奶茶店同样,到过奶茶店的客户也不会简单一刀切都划为密接人群,而是防疫人员反复观看视频监控,只要到奶茶店人群一直佩戴口罩就不算密接人群,中途取下口罩就算密接人群;对于次密接人群同样如此划分。这就是上海版“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做深做细流调溯源和检测筛查工作,科学精准划定密接、次密接、高风险筛查“三层防护圈”的含义。说实话,我个人对上海这种精准防疫模式还是很欣赏的,但这个世界永远是成王败寇,上海疫情不破防,那就是中国防疫的标杆,破防了舆论场就嘘声一片。客观上讲,上海这一次疫情破防属于运气有点背。华*酒店成为传染源这是管理疏漏,在发现华*酒店出事之后,上海还是坚持过去的精准防疫模式,没有第一时间启动大规模核酸,没有第一时间大规模关闭服务场所,结果病毒传播的速度跑赢了上海的流调速度。3月10日,上海有患者自己到医院核酸检测确诊,这说明,已经有传播源跑到流调圈以外去了,这就是疫情失控的典型特征。没办法,上海只能回头来走老路——学校、幼儿园大规模停课,大批服务型场所关闭,启动大规模核酸。可惜!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乌克兰战争背后的深度思考:中国,只有两个盟友

推荐关注好文章点个赞和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2022年3月1日
其他

俄罗斯已经豁出去了,接下来反噬也很大

我们的幸运之处在于,我们生在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国家,很多稳定都能被发展给解决来源:九边上午的新闻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很明显,俄罗斯已经豁出去了。其他事别人说的已经差不多了,我这篇找了个新角度,给大家讲讲为啥说这次的出手,对俄罗斯未来影响极大,不出意料,接下来十几年俄罗斯都缓不过气来。文章不准备写太长,也不准备开评论了。之前有个传言,说普京说给他二十年,还大家一个繁荣的俄罗斯。这话后来说是没有说过,不过说没说都不重要,换谁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在前边的文章里讲过普京的思维转变过程,一开始是向往西方的,渴望和西方在一起,但是后来发现别人照样要弄死俄罗斯,就被迫反击。从那一天开始,俄罗斯最大的问题已经出现了,就是俄罗斯精英的再次持续流出。这个逻辑也不复杂,大家能够在某个国家好好过日子做买卖开公司,肯定是觉得这个国家有前途,这样才会静下心来搞产业,买房,做投资。俄罗斯被西方制裁那天开始,就面临一个大问题,老百姓这种“恒心”被打击的很严重,倒也不一定觉得俄罗斯就没有未来了,只是觉得今后一直会在这种动荡中度过一生。所以大量的俄国人继续开始出逃,事实上苏联解体的时候已经跑了很多,1991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苏联解体后老百姓非常痛苦,疯狂出逃,那些年每年跑两百万,苏联核物理专家甚至去美国酒吧打杂也不愿意留在俄国。2000年到克里米亚事件中间这一段终于稳住了,随后俄国强行占住了克里米亚,西方开始制裁,那件事之后老百姓继续出逃,现在每年有几十万。俄罗斯长达几十年一直都是全世界移民出口国前几把交椅,直到现在依旧是。俄国人跑哪去了呢?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等,这些国家一直以来比较稳定,而且本身就是多民族国家。不排斥外国人。大家看电影也能看到,这些移民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什么俄罗斯黑帮,俄罗斯寡头,电脑天才,数学天才等等。比如这两年非常火的《疾速追杀》,里边的John-wick,他就在白俄罗斯帮会里长大,第一季里的对手也是俄罗斯黑帮。还有那个长得神似马云的V神,他爹就是俄罗斯计算机专家,在他6岁移民加拿大,他是计算机天才,后来混成了以太坊头目,27岁就身价十亿美元。关键是由于汇率不稳,外贸生意非常难做,比如你们厂子做进口本来有10%的利润,俄罗斯货币贬值10%(这在俄罗斯非常常见),你就不赚钱了,再贬值稍微多点,你可能就赔钱了,生意就是这么难。这种情况下,在俄国做啥都没恒心,除了石油和其他能源行业,这些行业成本低利润大。但是石油行业有个毛病,石油定价权不再俄罗斯,俄罗斯的国运也随着油价的起伏而波动。这也是为啥普大的二十年,俄罗斯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被我们称道,咱们身边也没任何一件产品是俄罗斯生产或设计的。哪怕波兰和乌克兰,还真有几款牛逼游戏被大家所称道,比如大名鼎鼎的《赛博朋克2077》和《巫师3》,就是波兰游戏公司“CDProjektRED”做出来的。《地铁》系列是乌克兰的一家公司生产的,由于现在局势动荡,这个游戏公司现在也很受影响。而且这种趋势是不断加强的,俄国提供不了稳定高薪的职位,西方又非常欢迎俄国的技术移民,所以每年俄国大量的知识精英都远走西方,由于人才流失,国内没啥好企业,其他人没事可做,继续流失。所以这两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前线对峙,很多俄罗斯人心里有苦,担心存款缩水,担心股票暴跌(已经暴跌了),担心失业,因为自己的老板可能挺不过汇率波动破产了,或者老板选择移民了。这其实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件事,美国特别愿意制造冲突,一旦有了冲突,资本和人都会感觉到危险,有了危险就要找个避风港,转一圈就看到了他们昂撒人的几个国家最稳定,然后就跑他们那里了。接下来不出意外,俄罗斯又将面临惨烈的制裁,现在的俄罗斯制裁是制裁不死的,毕竟他们人少资源足,怎么过都是个过,但是如果遭受严厉的制裁,必将导致更加激烈的资产和人才流失,老百姓知道了留在俄国不会有啥大发展,很多人会前赴后继地离开,尤其那些家境不错的。之前英国BBC采访过一个俄国企业家,那哥们还是挺爱国的,他说离开俄国是他经历的最难的选择,不过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受苦,他选择去英国,给孩子一个未来。有小伙伴说,我国企业可以给俄国提供支持吧?其实也很难,一旦俄罗斯遭到制裁,如果继续跟他们做买卖,连做买卖的公司也会连带遭到制裁,所以买卖肯定是继续的,但是规模可能会大幅缩减。所以普京现在的这个操作,看着很过瘾,但无疑把俄罗斯未来几十年国运给钉死了。换个角度,俄国还有其他选择吗?好像也没有,现在美国玩的就是阳谋,俄国的选择并不多。俄国人接受不了逼着普京从防守转向进攻,以乌克兰为代价,彻底搞死俄罗斯。俄罗斯接下来大量的财产和人才流出,只能是流往他们昂撒人的地盘,因为他们没啥民族观念,来了自己是自己人。可悲的是乌克兰人,整个国家上层都是买办,为了西方的利益,把自己国家搭进去了。那对于我国来说是好是坏呢?感觉既没啥好处,也谈不上坏。有人说这次冲突会让美国重新开始对俄国的围剿,这也想多了,俄国早就失去了进攻性,这次也是以进为退。很多人动不动就聊核弹,想想就知道,核弹本身就是“最后手段”,俄罗斯没到首都被围攻或者确认美国核弹已经升空,不会真扔那玩意。别人也不相信它会真去用,所以那玩意没啥威胁性。而且法国德国跟俄罗斯关系都还不错,有他俩在,俄国最后的生命线,资源产业,就能继续活下去。投鼠忌器,俄罗斯也不会对他俩太过分,防止这些国家的老百姓对俄国态度发生急剧恶化,他们的政治家受老百姓态度影响太大。所以俄国这么折腾,美国也不会腾出更多精力去对付它。那会腾出更多精力对付中国吗?也不会,至少这件事和对付中国形不成多少因果关系,如果有,那也只能是俄国今后对中国的依赖性更强,毕竟以前他们大量不能生产的工业部件需要从欧美进口,今后只能依赖我们了。这个意义上说,对我们有一丢丢好处。总之,俄国的事起码给了我们两个启示。首先,全世界能持续发展的国家并不多,我们的幸运之处在于,我们生在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国家,很多稳定都能被发展给解决。其次,一定要保持稳定,稳定绝对是压倒一切的,如果哪怕稍微有点动乱,后果也是我们很多人没法承担的。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多谢阅读!获取更多深度行业报告,可扫码添加前瞻官方微信:前瞻懂行帝(微信ID:qianzhanseo)扫码添加懂行帝微信6600+细分行业10000+免费报告报告截图(部分)推荐阅读冬奥外交博弈:为什么美国的抵制没啥用?1000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2010年人口普查,徐州“小花梅”查无此人

年最大黑天鹅大疫不过三年?转载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经济学人立场。《100大行业全景图谱》重磅来袭!找报告就上前瞻报告库!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冬奥外交博弈:为什么美国的抵制没啥用?

世界残酷,我们硬核以对来源:观雨大神经2月4日,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和其他主办国不同的是,中国一办奥运就会被针对。这一次也不例外,美国人老早就开始找各种理由号召其他国家抵制,愣是把一个体育盛会搞成外交风云。抵制奥运对于美国来说属于常规操作,1980年他们就成功的号召全体西方国家抵制苏联莫斯科奥运会,包括运动员都集体不参加。不过这次冬奥会的抵制就比较打脸了,美国人一通吆喝后,不仅运动员参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还来了30多位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要,这里面甚至还包括了美国在欧洲的盟友波兰和卢森堡。不出意外的话,北京冬奥会将成为有史以来外国政要及运动员出席人数最多的一届冬奥会。与之相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仅到场了一位国家元首。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对一个体育赛事的开幕式这么敏感呢?这些出席的国家又为什么会顶住美国的压力造访中国呢?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此次出席名单里的一个颇为特别的国家:阿根廷。
2022年2月6日
其他

官宣!中国第一个12万亿大省诞生

全国唯一的12万亿级大省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2022年1月23日
其他

逼近千万大关!全国出生人口再创新低,最大变局即将降临

人口,关乎未来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经济和人口数据。2021年,全年GDP达114.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以全年平均汇率6.45换算,2021年中国GDP达到17.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3/4,再创历史新高。相比经济,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生人口逼近千万大关,人口增长格局或将逆转。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亿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2022年1月20日
其他

上海率先出手监管,剧本杀行业生变?

明确纳入监管范围,并不意味着将行业遇冷,反而或许暗示着这一新兴娱乐产业正式被主流社会所接纳承认1月13日,剧本杀市场遭受一记重拳,上海市政府正式出手。行业管控升级下,这个罕见爆火的线下经济、游戏行业线上化大趋势中的逆行者风雨飘摇,行业或遇冷?“剧本杀”起源于英国角色扮演社交游戏——“谋杀之谜”,2013年《死穿白》译制剧本传入国内,自此拉开行业的发展序幕。剧本杀玩法为在DM(主持人)的引导与氛围渲染下,玩家们遵循特定的剧本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线索搜证、演绎推理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类型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尤其是近几年,利用3D全息投影和AR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密室出现,再加上NPC的真人演绎,线下剧本杀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深受年轻人追捧和喜爱。剧本杀从线下火到线上从2013年引入国内,到2019年破圈,再到2021年高歌猛进,剧本杀迅速风靡市场的背后,第一个推手得益于芒果TV推出的明星推理真人秀《明星大侦探》。该综艺从第一季播放以来,人气和口碑就保持较高水平。其总播放量已经突破百亿,豆瓣评分始终保持在9分上下,播放量和口碑走在了同类型节目前列。“明侦”尝到流量甜头后,各平台加速跟进,同类型的综艺节目井喷,将“剧本杀”曝光度推向新高潮。2016-2021年推理类综艺数量及播放量统计(单位:亿次,部)(资料来源:艺恩
2022年1月14日
其他

1000 万毕业生,300 万考研,200 万考公……这才是 2022 年最大黑天鹅

就业,年轻人的就业,正在成为最大的隐忧!作者:非洲老狒狒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大疫不过三年?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疫不过三年”的经验总结,疫情真的会在2022年结束吗?作者:刘胜军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ID:adamsmitheconomics)转眼间,新冠疫情步入第三个年头。最近,绍兴、西安、天津、深圳等地接连爆发疫情。随着新冠疫情的长期化,疫情威胁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的头号因素。长夜漫漫,世人无法不焦虑。须知,时间长短,会导致“量变引发质变”:一个餐馆,几个月没有顾客,还能苦力支撑。三年下来,大概率是必须躺平了。从餐饮,到旅游、酒店、航空、商场,这一系列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背后是多少的就业、多少家庭的生计?虽然拜登发誓成为“疫苗总统”,但美国的每日确诊人数最近突破了100万大关,令人瞠目结舌——唯独特朗普喜笑颜开。从德尔塔到欧米克戎,新冠会像孙悟空那样72变?1月初,法国南部发现了一种携带有46种突变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月6日警告:•
2022年1月12日
其他

2022年,最有前景的8个城市

所以,短期有城市更新的支撑,中长期有三大新兴产业的助力,广州的经济地位将会越来越稳固,未来重返第三城,并非没有可能。武汉明年,武汉面临两大悬念。
2022年1月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1,重启;2022,外卷

推荐关注好文章点个赞和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2022年1月2日
其他

39亿撬动2万亿,曹德旺怒批许家印,内容发人深省!

乌泱泱的企业家年会上,站出来说真话的只有他一个。来源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2021十大收缩行业

深不可测房地产行业排到第一名,也不是依据测算得出的结果。但第一名的位置,非房地产莫属。房地产销售显著收缩。克而瑞公布的今年11
2021年12月7日
其他

生育率低于日本,不利于生娃的产业都危险了

不要怀疑出生率下降的速度,更不要怀疑上面的决心来源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饶毅:这才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

知识分子(ID:The-Intellectual)作者
2021年12月4日
其他

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终究还是来了

推荐关注好文章点个赞和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新毒王奥密克戎​诞生,全球首张图片公布!变异程度惊人!欧美股市一泻千里

随后,欧美股市暴跌。11月23日,为平抑油价,美国宣布对外释放5000万桶原油储备。消息公布后,油价一点没跌,甚至还微微上涨。11月26日,奥密克戎毒株的消息公布后,油价一天之内暴跌了13%。
2021年11月28日
其他

煤炭暴涨下的山西煤老板:日进千万,已经富得没感觉了

“我活了50年没见过煤价涨这么高”很多山西老人如是说,但事情又实实在在发生了。担忧的不仅仅是老百姓,还有下游。煤炭下游需求基本可划分为四类,分别是电厂、建材、冶金、化工。
2021年11月20日
其他

上海的政府班子确实厉害!

稳住上海的产业和企业至关重要,上海稳则长三角无忧,长三角无忧,则全国无忧矣来源:大数据透析站(ID:suzhoudashuju)作者:站长本人相信,大家都被前段时间的上海迪士尼刷屏了,上海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所展现出来的专业与效率,确实值得所有城市学习。上海速度10月31日,杭州从省外过境人员中,检出一例新冠病例。前一天,这名患者曾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期间共呆了将近11个小时,从患者离开迪士尼乐园,到上海接到协查通报,已经过去了一天。而刚刚过去的周末,迪士尼正在举办万圣节活动,近10万人入园。疫情是否已经扩散?游客里是否隐藏着新的病例?所有的事情,都尚不可知。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后果将不可预料。但很庆幸的是,这里是上海。一个小时,检测完成33863人,核酸均为阴性。三个小时,完成游客疏散,游客午夜前基本离园。12个小时,上海就完成了所有相关人员的核酸检测,切断了所有可能传播的渠道。仅仅不到一天时间,上海就将这轮可能爆发疫情控制了下来,不得不让人赞叹上海的速度和高效。除了迅速高效,上海防疫工作中所呈现出的人性化,也数次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点赞,就不在赘述了。千言万语,一句话,幸亏是在上海。上海经验自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在反复强调一个概念——上海经验。那么到底什么是上海经验,上海经验又强在哪?总结来说,上海的防疫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上海发现所有病例都是主动筛查发现,而不是被动爆发出来的;第二、疫情发生后,上海都能做到快速处置,迅速锁定场所、锁定病例、锁定识别对象,把防控主动权掌握在手中;第三、全程闭环管理,科学确定密接者、密接者的密接者以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没有盲目地扩大范围;第四、上海从来没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上海不搞这种虚无的表态,而是锁定关键的人,锁定关键的范围,然后在这个关键的人和关键的范围上,去拉链条做一个精确防控。上海给人的感觉就是专业、高效,不是动辄雷霆万钧的行政力量,多是专家和学者的理性判断。上海最强大是,即便出现过好几次疫情,但上海是到现在没有搞过全员核酸检测。上海每次都能迅速锁定人群和范围,不人为扩大疫情管控的范围,对人群精细化区分后,不再过度外延。正因为如此,上海偶发的疫情,总能在短时间内被成功处置。从目前已经爆发疫情的城市来看,全员检测基本是标配,甚至有的在排队检测时还导致传染扩散。从常理来讲,其实也没人愿意全员核酸检测,这是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但如果传播链条摸不清楚了,全民检测是唯一的选项。上海不搞全员核酸检测的自信,说白了还是专业、高效,能迅速找到风险点并且及时化解风险。当然,在核酸检测这件事上,我们不鼓励盲目学习上海,没有上海的医疗资源、治理能力以及巨大的财政支撑,上海作业是抄不来的。面对新冠疫情突袭,曾有人断言上海会是武汉后第二个“暴发地”。这并非信口开河——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城市,不论是人流还是物流,其流动频率和密度在全国都首屈一指。上海还是接收境外入境航班最多的城市,直到现在,浦东机场还承担着全国近1/3的出入境航班客流,其防控难度和挑战也可见一斑。但每一次疫情的反扑,上海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就控制,这一座城市不得不让人佩服和惊叹。今天,当我们回眸上海战疫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是上海。比如,上海把防疫做到了前置。在全国,上海的疫苗接种率都是数一数二。为了鼓励市民打疫苗,上海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目的只有一个,让尽可能多的上海市民打上疫苗,减少感染的风险。比如,上海是第一个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的城市,彻底隐去了隐私信息。相比于别的城市动辄有患者遭受网暴,上海基本没出现过这种情况。透明公开又保护隐私,迅速有力又充满关怀,上海的防疫措施,可以说是全国的一个模范样本。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说城市治理,什么是好的城市治理呢?其实只有一个标准:在人性化的前提下,为市民服务,让市民满意,保持谦卑的姿态。上海的城市治理,也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城市治理的天花板。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如此喜欢上海?有个答案被无数人点赞:这座城市对规则的尊重、对效率的践行、和对分寸感的保护,让我心理上感到很安定。对待普通人的姿势,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未来。上海必须守住关于上海的疫情防控,张文宏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陶瓷店里抓老鼠。意思是,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既要控制住疫情,也不能因为防疫对社会生活产生大的影响。因为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上海更是长三角的龙头。如果说北京集中了中国的绝大多数政治力量的话,那么,上海集中了中国大部分经济力量。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上海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和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襟长江,带太湖,控苏南而引浙北。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看,上海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很多人意料不到是,上海还是一个工业城市,重、轻工业各门类之全堪称中国之最。其电子、汽车、石化、钢材、机械设备等龙头产业都处于全国顶尖水平。半导体、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均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在不断虹吸周边高端产业人才的同时,也确实释放了大量溢出效应。长三角区域很多地区产业与上海产业关联度大、协同性大。如果上海疫情控制不好,极有可能造成以下情况:上海的产业停摆,则长三角区域的关联产业都要受其波及;上海的企业不动,则位于其产业链上游的很多配套企业都动不了。而长三角区域又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工深度最高、生产网络覆盖度最高的地区。所以,稳住上海的产业和企业至关重要,上海稳则长三角无忧,长三角无忧,则全国无忧矣。此外,上海还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心、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中心、世界第一大港、全国最大的海外游客旅游目的地。无论是对内恢复生产、还是对外树立形象,上海都不能出事。
2021年11月14日
其他

国家鼓励家庭储存物资!释放什么信号?

一次“虚假备战情绪”的渲染,是对经济稳定和“全民动员”的共同消耗来源: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作者:北风昨天,“国家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应对突发状况”的新闻广泛传播。到了今天,我周边的许多朋友,包括平时一些不关心时事的亲戚,都在问我“家里屯东西,是不是要打了?”我觉得今天有必要聊透这个问题!“储存物资”是战备通知么?“储存物资,应对特殊状况”的新闻,是一些大型媒体率先传播的,这则标题摘录自国家部委的文件,因此不能称之为“假新闻”。可是商务部一份“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必须生活品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被掐头去尾的截取“家庭储存必需品,应对特殊状况”,这就是一种“刻意标题党”的带节奏。很显然,商务部出具这份通知是它的本职工作,针对的是最近一个多月来“菜比肉贵”的民生问题。菜价贵的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收入原本只够家庭温饱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这个月爆发的“菜价问题”,比起韩国和美国的物资暴涨,确实比较“温和”,可是我们国家将民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次的“菜价问题”和上个月的“煤电危机”一样,属于“提前引爆问题”,商务部的通知也和发改委关注“电厂储存煤炭状况一样”,都是为接下来“气候更恶劣”的寒冬做预警。针对“菜比肉贵”的现象,从产地气候,物流运输,资本介入,终端分发等多个层面,国家文件都有梳理。让老百姓“囤积部分生活必需品”,只是文件里非常普通的“连带表述”,这份文件的核心是“其他保供稳价具体政策”。“储存物资”的三重意义!在寒冬将至的背景下,“家庭存储必备物资”到底有没有意义?又有哪些作用呢?首先最基本的,民众“菜篮子”问题,就和“吃肉自由”一样,是最重要的民生基础保障。在前两个月,我写过关于“猪周期”的文章,当时就建议大家在猪肉价格跌入谷底的时候,多吃猪肉,想办法囤肉。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有冬至过了才“做腊肉”的习俗,可是按照猪肉价格规律,一定会在冬至前后,价格涨上去。因此想要在冬至之前囤肉,可能只有“灌制香肠”一种选择。相比较“肉类”便于冷藏和较长的保质期,瓜果蔬菜的“储存”其实更加艰难。因此国家政策应该理解为家庭的“滚动储存蔬菜必需品”,而不是现在备着,熬过整个寒冬。针对接下来冬天可能的“菜价飞涨”,粮食价格波动,中国人的历史经验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过去一个多月菜价飞涨,主要是因为种植地区极端气候天气,叠加油价暴涨带来的物流成本增加。从国际油价走势以及北方多省今年轮流面临“极端天气”的情况,文件中“囤积必需品”应对的“特殊情况”,代指的就是这些极端气候导致的“物价飞涨甚至供应链紧张”。“储存物资,应对特殊情况”的第二层解读,那就和疫情有关了。去年年初,我经历了超过一个月的“小区封锁”,也担任过小区执勤的志愿者,知道“各家网络蔬菜包”是怎么运营的。今年以来,整个省或者整个城市的封禁已经非常少了。可是在全球病毒肆虐,多国“躺平共存”的背景下,我国出现个别省市的病例会是常态化。整个城市的封禁不会再有,但是个别社区或者个别楼栋的突然封禁是很有可能的。精准化防控从社会层面,对经济的冲击较小,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可能更加突然!过去,只要你所在的省,所在的城市没有多例确诊病例,你就不用担心城市的防疫升级和小区的突然封控。可是精准化防疫之下,可能你的城市正常运转,但你同一栋楼的某个住户,昨天高铁出差,和另一个省的旅游“确诊病例”有接触,那么他就成为密接者。结果是你的城市一切正常,然后你们楼栋会突然封禁。在新冠特效药没有出现,新冠疫苗只能降低重症率,不能完全隔绝病毒传播的背景下,未来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各省市出现零星确诊病例,相隔万里的城市之间,不同小区之间,因为密接者的接触而突然封禁是常态。在这种“你们小区可能随时升级被封禁”的防疫氛围下,家里常备必需品,准备十天半个月的零食和荤腥,就能避免去年一季度许多家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因此,国家文件中应对“紧急情况”,绝大部分是“极端天气和供应链风险”,剩余的小部分则是“应对防疫状态升级”的风险。我国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社会稳定”尤其重要。涉及全民保障民生的备战政策,是不会由“商务部门”藏在“蔬菜保供稳价”通知里发布的。可是有人会说:我们都看过“谍战剧”,国家难道就不会用“暗示”的方式,来进行战略部署吗?我们看的谍战剧,多半剧情,我党处于秘密潜伏状态,联络员之间需要用“暗语”或者“计谋”来传递情况。可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心系十四亿人的生计和福祉,不可能用一些“流量号才能意会”的政策,来进行“悄悄地战略部署”。这种解读,就是说我们要突袭之前,什么家庭能够“照常生活”,取决于家里是否有“聪明人”,能够根据国家“暗语”,猜出战略部署。那广大“不善于解读”,真正处在“温饱边缘”的家庭呢?他们基数更大,代表更广泛利益,他们没看懂“国家暗语”呢?他们的民生如何保障?因此,我们解决对岸问题,可能很快,可能是重压之下的闪电战,但是雷霆一击之前,一定会有充分的“蓄势”。在“蓄势”过程中,我们对海峡对岸会有“战略忽悠”和“心理攻势”,但不会建立在忽悠我国底层民众的基础上。有人刻意放大紧张情绪,消耗政府资源在“国家鼓励家庭储存必需物资”的消息被过度解读之后,今天商务部被迫出来辟谣。他们压根不会想到,在“保供稳价通知”里,一句“连带表述”,会引发全民热议,甚至社会的“担忧情绪”。就在商务部努力平息“存储物资等于打台湾”舆论的时候,另一个“紧急事件”又被顶上热搜前列。“某北方省会城市人防部门向居民发送战备应急包”再次引发全民关注。“人防部门”是“战时用来防备敌军空袭”的重要部门,这样的部门“发放战略应急包”,不就是要打仗了么?实际上,这是北方某省会城市“年初承诺的为市民办22件实事”之一。这次“战略应急包”的发放,在9月份就组织了“市民申请,然后摇号”的安排,并且最终只有几万个家庭“体验了一把”。请注意,这是“北方省会”,距离台海足够遥远,福建和长三角没有审核“战备安排”的情况下,北方省会发了“几万个应急包”为什么要顶上热搜?一些自媒体以“开箱验货”的形式,解读“战备物资”,渲染情绪,吸食流量。可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常规实事工程”而已,经历了申请和摇号的“幸运者体验”活动。今年以来,经历河南暴雨和山西洪灾之后,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人防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战时防空’。“战略应急包”在地震,洪灾与极端天气下的“应急救援”,比“战时”的使用率高出许多。经历了河南与山西两次牵动全国舆情的极端气候灾难之后,北方省会城市加强“民众极端灾害面前的自救与帮扶救援”能力,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考量”。因此北方省会发送“几万个战略应急包”,和台海局势没有一毛钱关系。可是很显然,从“开箱宣传”到顶上热搜,有力量在扩大和渲染这种“大战一触即发,全民紧急备战”的紧张情绪。战略“威慑”不是这么用的,舆论战的功夫还要加强!从《孙子兵法》到我国古代的许多战例中,确实有一些“通过对自身底层士卒的战略欺骗,最终欺骗敌方将领”的战例。可是这样的“奇袭”与“阴谋”,都发生在“弱小一方”与“强大敌人”的对决中。我们是十四亿人口的大国,通过让底层群众“感到动荡不安,紧张备战”来“威慑对岸的几千万人感到恐惧”。先不说我们的“全民备战”有没有媒体渠道让对岸普通民众“感到恐惧”,只说用“十四亿人的紧张动荡”,换取“威慑两千多万人”的成果,这是“成本远高于效果”的错误战法。我们当然需要威慑海峡对岸,威慑“台独势力”。当前形势,什么是最好的威慑和应对?“2035交通规划”,高铁修到岛上去就是最佳威慑。从“战机绕台”,到飞临城市上空,到舰队绕台,就是最好的威慑。‘触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比“发通知囤菜”和“发应急包”的威慑效果强出很多。我们已经在统一的进程之中,战略定力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才是我们“长期威慑,碾压对岸”的底气。相反,在“按部就班”的背景下,过度渲染“大战明天就来”,“今天全民备战”的情绪,对社会和民生的伤害,远高于“爱国情绪”的调动。许多人认为这些“不需要辟谣”的“备战信息”,对“对岸民众”效果微小,还会被解读为我们的“全民恐慌”。如果不对这种“全民备战”的情绪进行辟谣,爱国群众一次次“备战”,结果只听打雷不见下雨,将会在未来的“统一进程中”产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弱化效果”。何况“狼来了”的故事我们都听到过,一次次“备战屯物资”的信息都不辟谣,扥倒真的“时刻”来临,全民备战反而无法更好的调动起来!我们已经处在“祖国统一”的时代进程中,对美博弈,经济稳定发展的动力和特殊事态的全民动员力,是我们的两大法宝!一次“虚假备战情绪”的渲染,是对经济稳定和“全民动员”的共同消耗,我们未来一定要更加警惕!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多谢阅读!推荐阅读史上最激烈国考!这一届清北毕业生的志气,大不如从前了麦肯锡报告:2030年,8亿人被机器取代,近亿中国人面临职业转换北京放大招!生娃发钱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转载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经济学人立场。《100大行业全景图谱》重磅来袭!找报告就上前瞻报告库!
2021年11月3日
其他

史上最激烈国考!这一届清北毕业生的志气,大不如从前了

宇宙尽头是体制?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逍道一一支212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排上了。国家公务员局公布,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2022年国考资格审查,较去年增加54.7万,创下国考开考以来报名人数的最高纪录。今年最火岗位来自阿里邮政管理局,竞争比达到史无前例的20813:1!阿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惨烈不仅由于竞争者太多,更因为竞争者太强。北大、清华今年想进入体制的比例都不低。北京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透露,从2019年校本部2822名毕业生签的三方协议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了体制内。国考不成还有省考,有人辗转7省考场,穿越大半个中国只为考你。曾经下海的浙江人,如今也想上岸。“财迷”浙江考公竞争比6年翻3倍,热情甚至超过了“官迷”山东。省内最夸张的竞争比为973:1,岗位来自台州殡仪馆。越来越多人相信,宇宙尽头是体制。从纷纷下海,之后争进金融圈、互联网大厂,到现在洗脚上岸……很多年以后,人们再度回忆起这场考公,可能不会止于感慨,因为它或许还标注了时代的转向。史上最残酷国考有人已经抢跑编制的捷径是选调生。选调生可以直接定编公务员,但与公务员不同的是,选调生是按照国家储备干部进行培养。考上后要到基层历练两年。选调生报考要求很高,一般在985中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在河北公布的2021年定向选调生名单中,居然大多来自清北。相比之下,复旦黯然失色,多数985更是连机会都没有。清北公布的2021年选调生人数显示,北大同比增加60%,清华直接增加一倍,双双创历史新高。清北二校选调生一共1300多人,也就是说1300多个“铁饭碗”提前被清北毕业生锁定。新华网报道,2010年以来,已有2200余名北大选调生工作在祖国各地。减去今年的800名北大选调生,相当于之前10年才1400名选调生。那时北大毕业生不热衷于选调生。尽管当时中组部等中央部委都给清北选调生留了名额,不像如今选调生大多去省或基层。跟前辈相比,现在清北毕业生已经低到尘埃里。2019年北大毕业生签约重点单位清北毕业生的流向,往往暗合着某种时代走向。上世纪80-90年代,清北毕业生往往是被分配去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01年,搭着入世的东风,清北毕业生转向去四大、宝洁等500强外企;2008年,金融行业成为清北毕业生眼里的香饽饽;互联网勃兴后,清北毕业生首选变成了华为、腾讯、阿里;眼下,他们再度选择了体制、地方,甚至愿意去基层、西部。轮回之后,恍若隔世。2019年清华毕业生签约重点单位千万不要质疑天之骄子们的集体转向。要相信他们是中国最优秀、最聪明的一群人,他们的决策理性而精准,依据无非是时局的变化。清北人连金融行业都舍得离开,而浙江人抛弃的是上百年的经商传统。浙江自古商帮文化兴盛,改革开放后成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时至今日,浙商还活跃在时代的舞台上。“鸡毛换糖”的60后浙江父辈却对90后儿字辈,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期待。当初“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一代浙商,却不愿让子女接班了。铁头公社引述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的话,印证了这一趋势:“甚至有温州老板说:只要让我的孩子去体制上班,即使不发工资都没关系。”由于近水楼台之便,浙大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乐意在省内创业或经商。考虑到浙大生源有一半都是浙江籍学生,浙大的选择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浙江学生,且是最优秀的一批浙江子弟的选择。2017-2019年,三届浙大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比例分别为4.17%、6.28%、7.36%。去企业越来越少,当公务员越来越多。浙大对时代,同样敏锐。考公的越来越多,浙江考公竞争比6年翻3倍,今年65:1的难度甚至超过了“官迷”山东的48:1。最夸张的竞争比为973:1,岗位来自台州殡仪馆。这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省考竞争激烈程度也年年递进。看客inSight报道,从2019年4月20日河南省考起,到2020年8月22日湖北省考、12月19日山东省考、12月20日江苏省考,王可前前后后参加了七场省考。中国有一大批王可这样的“巡考候鸟”。一年间在不同城市辗转,每当省考通知落地,立即规划行程、订票、订酒店,这套流程在多次省考中已轻车熟路,形成了精密的肌肉记忆。无论国考还是省考,对非应届生都不算友好。2019年国考面向应届生招录比例为39.17%,2022年变成了67%。这意味着非应届生的上岸机会越来越少了。这也是为什么20813人排队去阿里邮政管理局,973人抢着进台州殡仪馆的原因。人家不要求应届、不要求学历、不要求年龄,对中年危机者尤其友好。2021年3月7日晚,“建议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话题登顶微博热搜,阅读量6亿次,有2.6万人次参与话题讨论。隔三岔五冒出的新闻,拼凑出中年危机者面临的残酷图景:在大厂拼命996做贡献,35岁却被裁。涨工资永远赶不上北上深的房价,一场大病可以让一个中产瞬间变无产……方铭鹏毕业于一所985,他放弃保研,投身互联网,在经历企业内斗、创业公司倒闭、身患重病所幸无事后,最终考上公务员,上岸成功。历尽起落后,他感慨:也许其他人看来,35岁还考公务员很失败。但如果我坚持走下去,等于给类似情况的同龄人开辟了一条路。体制内流传一句话,“三十五,不提处,仕途基本止步。”说的是如果过了35岁还没提到处级,仕途基本终结。对那些中年考公者,退休时能解决正科已属万幸。他们奢望的不是科级、处级,而是“生重大疾病不会被裁”“可以过完整的节假日”“公司不会用千奇百怪的理由扣钱”……兴许唯有稳定,才能不让时代一粒沙,变成个人一座山。你在备考公务员,他想进大厂996,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除了考公,互联网行业依旧很香,即使在风口浪尖的眼下。互联网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依然不亚于体制内。之前脉脉发布的《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显示,依旧有25%的人,视大厂为心仪所向。庞大就业人群面前,大厂和体制内岗位终究有限,剩下的选择大概率是逃离大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0万北漂离开北京,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9年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北航本科生留京率皆不足5成,其中清北本科毕业生留京率甚至不到2成。回到广大二三线城市,由于工作机会少于北上广,因此能进体制内,依然是当地非常体面的选择。看来,体制真的是宇宙尽头。不过宇宙之外,也有人拼出了广阔天地。复旦大学毕业后,黄捷当了3年沪漂。今年为照顾年迈的父母,回湖南株洲老家。看当地有不少扶持政策,就注册了自己的电商公司。“现在政策好,只要有能力,在哪里都能成功。”黄捷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特别强调:“我不喜欢‘逃离’这个词,毕业生离开大城市完全是自我选择,是很正常的。现在国内好多城市发展很快,也会有机会。”近十年中国基建的发力,交通和通讯愈发便捷完善,确实给广大下沉中国,带去更多就业的可能。无论考公、进大厂还是回乡,人们不过是在时代飞速变化中,寻求一种确定性。还有的人希望在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安放生活的确定性。鹤岗,中国最出名的十八线小城。人们每每提起它,少不了嘲讽。最近两年,来买房的人却越来越多。眼下用“客户遍天下”来形容鹤岗楼市并不为过。在鹤岗做中介梁云鹏还拓展了对台业务,一位30多岁的台北人买了一套总价3.3万的鹤岗房。曾经攥写过《中间地带的青春中国》调查报告的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廉思表示:成功需要努力、天分以及机遇和时代氛围。回乡青年与大城市新移民没本质区别,都是有梦的年轻人,只是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道路。远离鹤岗的深圳,有一场比国考还激烈的竞争,这是对时代脉络的另类注脚。被渲染的依旧是清北毕业生,只是学历高到了天花板。近日,深圳中学再次引发关注,最新招聘的17位理化老师中,16位拥有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的博士学历。图源:盐财经深中赶紧解释:我们招的不全是清北博士,还有1个清华硕士。此前深中多次因豪华师资被热议。就在去年,深中招聘的66名教师中就有27位博士,基本毕业于清北。大家在名单中艰难找出的非清北院校是牛津、港大。大势之下,当老师依然也是体制内。不过,这不是清北与教育行业的唯一结缘。2020年教培最疯狂的时候,一些头部教培机构,只招来自清北的学生,开出保底60万年薪的天价工资。哪怕一天老师没有当过的清北本科毕业生,也能拿到60万。好景不长,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清北学生这么想当老师,有人调侃清北是否应该改名清北师范大学?清北毕业生自身实现与外界期望,并不一致。比如在35位大国工匠中,很难找到清北校友的身影。而西工大一校就占了12位,超三分之一。有业内专家在失望之余,也表示理解:目前中国处于关键阶段,一些核心技术上需要优秀人才去解决,而这些核心技术突破往往需要基础研究作为支撑,清北作为中国最高学府,责无旁贷。但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对于清北来讲,就业选择很多,可以获得更丰厚的报酬。如果真的从事基础研究,意味着他们要花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有成果。也有人说:这些清北学生是“想开了”。当清北高材生脱离了外界为他们定义的轨道,其实是压力之下对人生预期的调整,每一个层级都有每一个层级的竞争和压力。当下,人被当作人力资源,而不是人本身来对待。于是,人不可避免地开始将自身工具化,以找到对应的出路。时代的剧烈变化下,也许大家都只是想过上简单安稳的生活。可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经过各种培训,高考、国考这样的惨烈厮杀,才能过上简单安稳的生活?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多谢阅读!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推荐阅读北京放大招!生娃发钱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深夜突发!香港传来重大消息!!毒害30万中国儿童,那个被判无期的三鹿董事长,即将出狱了?!转载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经济学人立场。《100大行业全景图谱》重磅来袭!找报告就上前瞻报告库!
2021年11月1日
其他

麦肯锡报告:2030年,8亿人被机器取代,近亿中国人面临职业转换

大多数情况下,工作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变为新的形式。来源:大数据实验室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2021年10月31日
其他

北京放大招!生娃发钱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鼓励生娃,已经渐成趋势来源:观点(ID:baobaobutong)作者:迷人的X博士过去那些不敢想象的事情,正在成为现实。多孩家庭优先,全国首例在当下的中国,有多个孩子,正在成为一件值得骄傲的事。甚至,还能享有一些“特权”。最新的动向出现在北京。就在10月8日,朝阳区房管局发布的公告显示:“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轮候家庭,可优先配租公租房。“数量较多”指的是2个及以上。换句话说,年轻的“三孩”或者“二孩”家庭,优先享有最基础的住房需求。这个政策有着怎样的实际意义?我查了一下北京公租房的申请条件:1、具有北京市户籍的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万元(含)以下。2、非京籍人士,申请人需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稳定收入,能够提供同期暂住证明、缴纳住房公积金证明或参加社会保险证明,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可以看出,公租房的初衷,就是帮助城市里存在住房困难的低收入人群。有人会说,现在敢生三胎的家庭,经济条件大都不错,怎么会需要公租房?但数据显示,目前整个北京市,轮候公租房的有近3000户。在朝阳区,截至上月底,共有175户属于“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家庭。《公告》出来后,这175个家庭将不再需要轮候,直接选房入住。根据朝阳区的公告,这一次配租房源涉及两个公租房项目,房源为大套型及中套型,房源面积在46.47-65.23平米区间。计算下来,这些公租房的月租金最低约1952,最高为3914元。除此之外,在公租房备案轮候期间的多子女家庭,还可以申领市场租房补贴,最高每家庭每月3500元。目前,北京公租房租金价格基本是周边租金的80%至90%,且三年不变。加上补贴后,中低收入家庭实际负担租金水平,相当于市场租金价格的4%至81%。尽管公租房面积不大,但对于在北京定居、已经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全国第一个三胎家庭公租房配租政策。这样一个政策,出现在首都北京,示范效应不言而喻。鼓励生娃,已经渐成趋势。生娃发福利,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北京开创了“让多孩家庭优先选公租房”的先河,但给多孩家庭发福利,北京并不是头一个。2021年8月2日上午,攀枝花东华街道办理了一起新业务。提交资料、填写申请表、资格初审……几分钟的时间,一位杨姓先生顺利完成申请,他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申请育儿补贴的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瞬间。杨先生之所以能领到钱,源于此前的7月28日,攀枝花市发布《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里头的一条政策令人心潮澎湃:2021年6月12日及以后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也就是说,多生一个孩子,可以领取1.8万元的生育补贴。很多从计划生育时代走过来的中国人感觉难以置信:多生娃,竟然不用罚款,还能领钱?是的,在四川最南边的小城攀枝花,这是一份已经兑现的福利。更令人大开眼界的不止于此。攀枝花不仅鼓励“生”,还保障“养”:生:对在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攀枝花户籍产妇,提供住院分娩免费服务,符合医保报销外的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养: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育:鼓励用人单位、国有企业、产业园区单独或联合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学:不仅对所有来攀就业、发展、定居人员的子女在攀就学,给予和攀枝花户籍学生同等的政策待遇;而且为在攀就读的非攀枝花户籍中小学生返家、返校,提供“点对点”定制客运服务,并给予5折优惠的交通补贴金支持。这才是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希望你多生娃!攀枝花之后,甘肃省的临泽县更猛,直接从育儿的“最大成本”——住房入手。9月15日,临泽县发文称,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10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岁。在辖区内公办幼儿园就读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生每学年给予1000元的资助,三孩每生每学年给予2000元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4万元的政府补助。照着现在的趋势来看,攀枝花、临泽、北京,绝对还有“后继者”。根据攀枝花的补贴力度(生育补贴占人均可支配收比的13.6%),有媒体甚至算出了其他城市的补贴金额:哪个打工人,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搞不好,未来生孩子将成为新的“致富之道”。人口问题,迫在眉睫风向的转变,在不经意间已经完成。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中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压力骤然变大,还未完全从战争和饥饿阴影中走出的中国人,对人口这趟高速列车踩下了急刹车。1977年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发出了一个坚定信号:“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的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谁也没想到,40多年后,形势却完全调了一个头。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2021年10月14日
其他

【最全】2021年中国潮玩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导读:从区域布局来看,潮玩行业上市公司的区域布局均集中于中国境内,部分公司也进行了海外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目前,潮玩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如泡泡玛特、奥飞娱乐、邦宝益智和高乐股份均布局盲盒玩具市场;其中泡泡玛特最具代表性,系列盲盒受到消费者群体广泛欢迎。潮玩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泡泡玛特(09992.HK)、奥飞娱乐(002292.SZ)、邦宝益智(603398.SH)、高乐股份(002438.SZ)、元隆雅图(002878.SZ)、顺网科技(300113.SZ)、金运激光(300220.SZ)、来伊份(603777.SH)、创源股份(300703.SZ)、德艺文创(300640.SZ)、三只松鼠(300783.SZ)、美盛文化(002699.SZ)本文核心数据:营业收入、业务占比、业务营收01潮玩产业上市公司汇总潮流玩具,即潮玩,是一种融入艺术、设计、绘画、雕塑、动漫等多元素理念的玩具,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拥有独立IP并具有潮流属性的玩具。潮玩种类包括盲盒、手办、BJD和艺术玩具等。它多为摆件或雕塑,具有轻奢属性。其受众主要是年轻人,高颜值与强设计感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审美需求。目前,我国潮玩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各产业链环节。具体包括:上游IP创作及运营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泡泡玛特(09992.HK)、奥飞娱乐(002292.SZ)、邦宝益智(603398.SH)、高乐股份(002438.SZ)、元隆雅图(002878.SZ)、顺网科技(300113.SZ)、金运激光(300220.SZ)、来伊份(603777.SH)、创源股份(300703.SZ)、德艺文创(300640.SZ)、三只松鼠(300783.SZ)、美盛文化(002699.SZ);玩具生产及加工上市公司主要包括:ST群兴(002575.SZ)、鼎龙文化(300054.SZ)、实丰文化(002862.SZ);机器人商店制造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新北洋(002376.SZ);下游零售渠道布局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晨光文具(603899.SH)、名创优品(MNSO.N)、芒果超媒(300413.SZ)、壹网壹创(300792.SZ);IP衍生品版权防伪保护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汉邦高科(300449.SZ)。02潮玩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从区域布局来看,潮玩行业上市公司的区域布局均集中于中国境内,部分公司也进行了海外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目前,潮玩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如泡泡玛特、奥飞娱乐、邦宝益智和高乐股份均布局盲盒玩具市场;其中泡泡玛特最具代表性,系列盲盒受到消费者群体广泛欢迎。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是目前唯一一家“盲盒发家”的公司,其余公司均为传统玩具厂商拓展业务增长点,或者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跨界演绎。从业务概括来看,盲盒是公司主要的潮玩业务布局细分市场。如泡泡玛特、奥飞娱乐、德艺文创等公司重点布局盲盒领域,且已经推出系列盲盒。注:以下公司的业务营收及占比为玩具业务或者其他中业务:邦宝益智、奥飞娱乐、高乐股份、金运激光、来伊份(其他)、美盛文化、新北洋(其他)、壹网壹创(其他)、鼎龙文化(其他)。下不赘述。03潮玩行业上市公司业务业绩对比从公司的IP数量来看,名创优品的IP数量最多,达到80个,其中超过30个IP版权为独家合作。其次是泡泡玛特,IP数量达到44个,其中Molly、DIMOO和Skull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毒害30万中国儿童,那个被叛无期的三鹿董事长,即将出狱了?!

法律的审判,尚有尽头,但道德唾弃,没有边界。来源:北国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作者:甜瓜瓜2008年“三聚氰胺事情”,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近30万中国婴儿受害,其中多人病亡,至今,“大头娃娃”仍让无数家长心惊肉跳。当年,处于“风暴眼”的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锒铛入狱。如今,13年已过,本以为田文华要“老死狱中”,却传来消息:她因在狱中“表现良好”,已获三次减刑,“无期”变“有期”,可能快出狱了……田文华,1942年生于河北。老家在距石家庄30公里的正定县南岗村。家境贫寒,姐弟七人,她排行老二。从小,她就刻苦勤奋,励志要飞出寒窑。原本她想学医,但因家贫,只能无奈放弃,风光之时,她曾回忆,“父亲通知我不能继续读书了,那时我就咬牙暗下决心,即使无法当医生,也必须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田文华有着不错的医学基础,在当时贫瘠的农村,算是重点人才。1968年,她进入石家庄牛奶厂当兽医。1983年,41岁的田文华因工作能力出众,升任石家庄牛奶厂的生产副厂长。当时,国家提出了“奶粉配方母乳化”的研究课题。就在全国奶厂都犹豫不决时。已扎根乳业15年的田文华,一眼就看到了商机。她马上找到了厂长,积极争取。厂长看着一手提拔起来的女将雷厉风行,非常欣慰,不久就同意了她的请求。从此,这家奶厂发展进入快车道,很快跻身原轻工部“母乳化奶粉”定点生产企业行列。经过10年努力,1993年,田文华一手掌舵的三鹿集团,已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厂。此后15年,三鹿连续销冠第一。当时,三鹿奶粉邀请了多位明星代言,打出了“20年专业保障,更多营养,近万妈妈的选择”的广告语。到2008年,三鹿奶粉的官方售价为18元/袋,确实比同类奶粉便宜很多,低价+明星代言,吸引了大批收入拮据的家庭。当然,这些代言的明星,自己的孩子估计都没喝过三鹿。蒋雯丽、倪萍、邓婕都曾代言田文华,成了国内著名的女企业家。那么,三鹿奶粉是靠什么做到低价的呢?其实三鹿早在2004年4月,就爆雷了。田文华提出了“奶牛下乡,牛奶进程”新模式,企业将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养牛,用牛奶还债。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其后蒙牛、伊利等奶企都曾仿照这种模式。但它有个最大弊端:削弱了奶企对奶源的把控。看似让企业走上了快车道,实则埋下了隐患。2004年4月,安徽阜阳出现了一例“大头娃娃”事件,不过因为当时网络信息还不发达,事情最终被压了下来。如今17年已过,那个孩子侥幸存活长大,外表看,和正常人区别不大,但当她摊开手,两根食指却永远无法伸直。悦悦的手指事发后,三鹿集团选择了“紧急公关”,危机不久就被压了下去。此时,若“三鹿”能引起重视,30万中国孩子或许就能得救。但是快速增长,迷乱了管理者的眼睛。转眼来到2005年,中国约2000万新生儿呱呱坠地,奶粉需求大增,奶价一路飞涨,供不应求……当时各地都建起了私人奶站,缺乏监管机制。农户们为了牟利,就往鲜奶中兑水,稀释奶的营养成分不足,通不过蛋白质检测,于是,他们开始往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值,但这是一种化工原料,不溶于水,更不能被添加在食品中。长期摄入,将导致人体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结石,更可诱发膀胱癌。但对于奶农的非法操作,争抢奶源的企业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就包括三鹿集团。而企业的“纵容”,让不法奶农越来越多。事后调查发现,早在2005年三鹿集团就知晓不法奶农向鲜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但为了利润,他们选择了默许……无人关心孩子的生死,只想着上市。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眼睛一红,心就黑了。终于,2008年,事态失控了。2008年2月25日,浙江泰顺出事了。40岁的宝爸王远萍,女儿13岁,他在当地一家超市陆续购买了15包三鹿儿童高钙配方奶粉,但孩子喝完就开始不舒服……开始他以为是偶然,但孩子好转后再喝,依然腹泻、小便中出现了淡黄色颗粒物。开始,他以为自己买了假货,就联系厂家。但之后,厂家来电确认:“是真货,质量没问题。放心喝!”这奶粉明显不对劲啊,王远平心中打鼓。不久,汶川地震发生,举国同悲,他从电视上看到三鹿集团捐赠了价值900万的奶粉给灾区的孩子……2008年5月20日,王远萍在“天涯社区”发出了质疑——《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此帖撕开了真相一角,也引起了三鹿的关注。但此时,他们想的仍不是调查、纠错,而是企图开展“危机公关”,瞒天过海。帖子发出后11天,三鹿集团以价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为代价,取得了王远平的账户密码,请求删帖。死到临头,三鹿仍自信满满,以为再次凭一纸协议“封口”,驾轻就熟,却不知,纸早已经包不住火。石家庄三鹿集团旧址1个月后,6月28日,甘肃解放军第一医院的泌尿科医生张伟,接诊了一位“结石宝宝”。孩子刚10个月,全身浮肿,无法排尿,襁褓中的婴儿奄奄一息,辗转了4家医院。他痛苦的小脸,让张医生夜不能寐,行医23年,从未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得肾结石。手术后,他心中的疑团更甚。张伟医生(右一)然而没待他深思,接下来的10天,医院又陆续收治了三名“结石宝宝”,全是6-11个月的婴儿,全喝了三鹿奶粉。有的婴儿,双肾结石,输尿管里的结石长7毫米、宽4毫米……孩子疼得死去活来,无法排尿,危在旦夕。通过与患儿父母交流,张伟医生觉得:婴儿奶粉,有问题!7月16日,张医生向医院汇报了此事,医院随后上报了上级主管部门。8月13日,张医生又成功抢救了一名濒死患儿,走出手术室,他面色凝重:为了孩子们的生命,不能再等了!他自行组织医务人员对兰州市四家大超市的三鹿奶粉展开了调查,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怀疑!9月8日,甘肃14名患儿被诊断为肾结石。这晚,张伟医生端坐灯下,提笔写信。这是一封写给媒体的揭露信。妻子忧心忡忡地站在一旁,“你一定会惹大麻烦,你当不成医生了!”耿直的军医倔强地回了一句,“要当不了,我就去医院门口卖花!”张伟医生被评为2008“感动甘肃人物”这封信,寄给了《南方周末》,同时,张伟让患儿家属找本地媒体曝光。这是一群经济并不宽裕的家长,但为了孩子,大家拼命奔走发声。2008年9月8日,《兰州晨报》发出了报道就这样,盖子被揭开了。消息一经公布,民众一片哗然。随后,江苏、河北、甘肃等多省都出现了“大头娃娃”,头围过大,肾结石……仅仅三天,患儿增长了59例。其中,部分孩子肾功能发育不全,甚至病亡。因为三鹿奶粉价格低廉,吃这种奶粉的大部分患儿,家境相对拮据,孩子患病,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此多的患儿在无助挣扎,而三鹿集团不仅不承认产品质量问题,董事长田文华还多次开会探讨“应对措施”,她还特别要求“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瞒不住了。最终,三鹿集团见到棺材,才落了泪。一纸姗姗来迟的声明发布:承认部分批次的婴儿奶粉受到了三聚氰胺污染。但责任,全推给了提供奶源的不法奶农。三鹿,还是一家合资企业,它最大的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九月后,更多媒体直接点名三鹿奶粉,三鹿集团准备上市的念头,彻底搁浅。2008年9月17日三鹿被告上法庭,责令停止生产和销售。最高罚款2亿,走上了破产的道路,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也被警方拘捕。根据其后质检总局的报告: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超标数百倍!导致中国30万患儿致病,多人尚未看清这世界,就永远闭上了眼睛……接下来,炸弹继续引爆。全国22家乳企的奶粉中,都检测出不同了三聚氰胺,伊利、蒙牛、雅士利等品牌无一幸免!三十多万患病儿童中,有些人经治疗后,可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但很多人的伤害,将伴随一生……如今,已经过去了13年,但无数家庭,却永远被困在了原地。甘肃岷县的车彦君夫妇,13年前,他们刚出生的双胞胎儿子鹏鹏和贺贺,因为食用三鹿奶粉双双罹患肾结石。如今,他们都已长大了半大小子,却依然饱受着伤害:个头矮,尿不尽,频繁生病……惨剧发生后,他们提起奶粉就害怕,最后无奈牵回了一只羊,靠着3年羊奶喂养,将兄弟俩拉扯大。为照顾孩子,夫妻俩再没外出打工,年收入不足2万。而根据当年国家的赔偿条例,哥哥因未动手术被鉴定为轻度患者,获赔2000元,弟弟接受了手术,被鉴定为重度患儿,获赔30000元。辗转了一年多后,直到2009年,才拿到了赔款。他说,此后余生,孩子的健康,就是全家最奢侈的梦。面对大众的愤怒,官方重拳出击,数十名高官因此落马,多人被判重刑,其中,直接造假的三人被判处死刑。2008年12月31日,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刑。虽无法证明田文华知道奶源被奶农添加了三聚氰胺,但事情暴露后,她确实下令企图掩盖事实,作为企业代表,罪责难逃!法庭上,66岁的田文华忏悔落泪,但眼泪无法换回孩子们的健康和生命。最终,她被判处无期徒刑。而此后十年,恐慌和焦虑开始蔓延,很多家长对国产奶粉丧失了信心,即便花高价,也要从海外代购。相关数据显示:三鹿奶粉事件前,国产奶粉市场份额是65%,事件之后跌至30%以下,一线城市更是跌到了15%以下。15%以下,到底“下”到了多少?有业内人士曾说,当时的一线城市市场中,估计国产奶粉的阵地几乎丧失殆尽。可以说,田华文和其三鹿集团以一己之力,将中国乳企拖入了泥沼。三鹿奶粉,不止伤了孩子,伤了中国乳业,更伤害了一代中国父母的安全感。如今,三鹿虽然彻底垮台,而田文华,竟然要出狱了?田文华,2009年入狱,至今已获三次减刑。第一次减刑:是在2011年,当时她入狱不到2年。狱方表示:其入狱后一直都表现很好,积极配合狱警的工作,在监狱期间获得了多次表扬,被评为年度积极表现分子。2011年,河北省高院认为田文华在服刑期间有悔改表现,根据相关法律裁定将其刑罚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十九年,剥夺政治权利改为六年。第二次减刑:3年后,她又获得了第二次减刑。理由是:减刑后,她在狱中依旧表现积极,没有违规违纪等现象的发生,获得过多次记功奖励。2014年5月,根据(2014)石刑执字第01119号裁定书,田文华再被减去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剥夺政治权利六年不变。第三次减刑:2年后,她又获得了第三次减刑。2016年7月,河北省女子监狱提出:田文华从进监狱到现在,在狱中的表现一直很好,对自己犯下的过错感到非常后悔,并积极悔改,多次获得记功奖励,积极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同时在狱期间积极参加思想、文化和技术课的学习,在劳动任务中表现突出,对自己犯下的过错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法律法规熟记于心,在狱期间多次获得考核记功奖励,考核表扬奖励,多次被评为年度改造积极分子。然后,再次减刑1年6个月。短短几年,从“无期”变成了“有期”。三次减刑后,田文华的刑期变更为2027年8月,还有5年多,就要出狱了。然而,有律师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无期徒刑罪犯实施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起始时间应当从无期徒刑判决之日算起。也就是说,按照目前规定,田文华还可能申请第四次减刑,也许很快,她就可以出狱了。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深夜突发!香港传来重大消息!!

中国最顶级的超级大都市,正式诞生了!来源:互联网热点深圳+香港,刚刚中国最顶级的都市圈真正诞生了!一个超越北京,上海的超级巨无霸,诞生了!!所有深圳市民,香港市民都在刷屏!!历史性的一天来了!北京时间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正式发布,2021年度施政报告!此份重量级的报告,除了完善强调一国两制等法规实施以外,还宣布了一件超级超级大事:香港正式宣布,成立“北部都会区”新区!香港将拿出临近深圳的元朗区和北区的全部土地,一共300平方公里土地(接近整个香港陆地面积的三成),设立“北部都会区”!彻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跟深圳协同发展!跟大湾区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拿出整个香港近百分之30的土地面积,所有香港临近深圳区域的全部都包括在内。你们看上面的地图,就是临近深圳的北区,以及元朗区,现在全部打通,直接融合在一起,设立新区!成为“北部都会区”新区!建立深港合作,跟深圳协同发展!大湾区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港合作!真的是毫无预兆,这是一个超级超级重量级的大消息。香港!深圳!2个世界级的一线城市!这是我们新中国自成立以来,迄今为止第一次出现2个世界级一线城市,直接接壤,真正的融合,一起发展!你们看看文件原话:报告指出,“北部都会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和纲领。”它充分体现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思维!!直到我写文章这会,我都不敢相信,深圳+香港,这一天会真的来临!!毫无疑问,一个超越北京,上海的超级巨无霸诞生了!中国最顶级的都市圈正式出现了!!时间紧凑,我也是才看到文件。我将重点,紧急挑出来给你们看:1,共同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将拿出临近深圳的元朗区和北区的全部土地,一共300平方公里土地,设立“北部都会区”,彻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跟深圳、跟大湾区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大家去过深圳,香港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过去的几十年,虽然深圳发展的超级迅猛;经济,科技,金融等等都进步超级快!但香港始终没有发展临近深圳的几块区域。香港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重心,从来都没有在临近深圳这一边。反而是将一些垃圾场,殡仪墓地等等脏乱的东西,放在这里。现在,随着深圳的GDP超越香港,特别是今天香港的这个重大新区设立,这是真正的180度的一次大反转!这是香港真正意义上的将深圳主动融入进来。也可以理解为香港主动融入进深圳!2,第一次定义:香港,深圳!双城并肩!在昨日公布的香港施政报告中,第24条,25条。正式宣布了宣布了双城定位的字眼!双城,就是香港和深圳!按照今天的报告内容来看,香港将从三个圈,也就是三个区域开始与深圳紧密融合,紧密发展。就是下面这三个:从深圳南山,福田,到罗湖,盐田。这些挨着香港的区域,都在融合,协同发展范围之内。香港将直接修建包括地铁,快轨,北环,等等基础设施。直接连通深圳以上各大区域!!包括但不限于:一、修建连接洪水桥/厦村和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二、把正在规划的香港“北环线”向北延伸,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港方园区”,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三、讨论将东铁线延伸到深圳罗湖,并在深圳一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的罗湖站和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四、将“北环线”由古洞站向东延伸,接驳罗湖、文锦渡以及香园围一带。等等等等。。。3,10年兴建33万套公营住房(也就是我们大陆这边将的公共住房)。免费或者低价给市民居住。大家都知道,香港的住房问题,一直是重点顽疾。这一次新区的设立,将可能彻底解决此类问题。文件第82条指出:很多人都知道,香港的房价非常高,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只能跟家人住在几平方的非常非常狭窄的房间里面。所以重点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按照文件所示,未来十年将新建30多万套公营住房。也就是我们这边的集体公租房,保障房,公共住房类似的政府补贴房。熟悉公共住房的都知道,这都是租金,或者房价超级超级便宜的房子。是政府真正拿出真金白银,补贴底层人民群众的超级大福利。(不仅是香港未来十年要建30多万套这种公共住房,深圳前不久也宣布了要在未来十几年建100万套这样的公共住房,给市民做福利)按照香港方面的思路,当这个计划完成,加上新区本来就有的集体住房,以及一些少量的商品房。将大约能帮助250万人!解决居住问题!!毫无疑问,相对于总人口也就700多万的香港,今天这一条重大福利的宣布,将直接解决目前香港的住房矛盾。写到这里,不得不为香港,以及深圳如今的政府班子点赞!一个33万套!一个100万套!这需要的资金,以及决心,魄力!真的是前所未有!这是真正的为民谋福利!敢为人先!4,就跟雄安新区一样,北京把各种无地域限制的单位,就业单位迁往雄安!香港也在报告中写了,准备把一些“无地域限制、带动就业机会”的政府设施以及写字楼迁往“北部都会区”。同时,为了更好的与深圳协同发展!香港“报告”提出:1,提升香港洪水桥/厦村的定位,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中心”在深圳南山前海,深圳湾对面的流浮山(上图);建设“具规模、地标性的科创设施,为北部都会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2,“施政报告”提出,原先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港方园区只有87公顷,现在计划:把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之后腾出的土地,再加上附近的部分鱼塘和乡村土地,一共新增150公顷做科创用途,以建设“科技城”。等等等等。。文件还有很多很多重大事情,你们到时候自己看新闻联播,央视报道,或者去网上自己看文件。。简单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香港未来几十年的人口增量!经济增量!科技增量!就业增量!等等都将由新区来承载!未来几十年深圳,香港都将紧密联合,彻底绑定在一起。香港市民等待这一天真的等了太久太久,从97年回到祖国,到今天这份重量级报告的出炉,香港终于将彻底的解决住房问题,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真的是天大的好事。同时,新区对于科技的重视,特别是与深圳的协同发展,更代表着香港的年轻人未来的工作机会,就业机会!将大大的增加!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是香港,更是我们中国人民历史性的一刻!今天香港迈出的融合这一步,对于今后彻底融入我们大陆,融入我们的生活,具有的意义不是任何东西能比拟的!!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以来20多年,走出的最最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我们全体大陆人民,望眼欲穿20多年,今天终于等到!当然,对于深圳来说,今天的意义也是超级非凡。1,从过去的“
2021年10月7日
其他

限电是为了跟美国打贸易战?想多了

随着煤价上升发电不足,有些地区确实是电力不足了,比如东北;有些地区是马上要考试了,连夜补作业,比如南方某些省。来源:九边大家都知道一个基本的事实: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权非常弱,基本上我国买啥啥涨价,我国卖啥啥狂跌。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国际秩序在我国加入西方市场之前已经定下来了,我国发展比较快,但是对秩序的影响力并不大。比如美国主导重工业那会儿,他们就积极入股了全球的三个矿山寡头,相当于做馒头的面和馒头都是他家的,如果矿石涨价他们赚矿石的钱,钢铁涨价赚钢铁的钱。后来日本的炼钢产业崛起,他们也继续这么操作,大规模入股上游原材料,哪边赚了吃哪边。我国也在积极入股,但是现在整体规模不够,铁矿价格上涨没法对冲钢厂的损失。其次我国的金融太弱了,现在只能是窝里横,修理国内韭菜一个顶十个,在国际上根本没啥战斗力,不但没有战斗力,经常跟在国际炒家后边吃人家剩下的,面对原材料大涨之类的问题,完全没啥办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国刚从草莽阶段过来,现在整合度太差,比如钢铁,美国在摩根时代就完成了整合,1000多家钢铁企业,其中70%在摩根的支持下合并成了“美国钢铁”,这在国际上话语权一下子重了好多,铁矿的卖家少,可买家更少,避免了自己跟自己竞争,后来日本韩国都是这个路线,我国的钢铁厂这几年整合了不少,但是依旧太多,所以铁矿没啥议价权,同理稀土,我国卖家也太多,也没有议价权,这些后续可能都会合并成美国那种巨无霸。把这些逻辑理解了,就懂了我国现阶段对国际原材料涨价这事还没啥好的办法,只能是主动降低产能提高附加值,馒头被我们给卖成了土价,今后就得少生产点馒头,最好能卖面包,鼓励卖蛋糕。“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双减双控”这些思想就是这个背景下出现的,给生产商以压力,让他们主动往面包和蛋糕发展。但是这是今年大规模限电的原因吗?有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这个逻辑链是这样的:1、我国前几年就开始去产能,并且能源也开始转型,以前依赖火电,后续要改成风电水电太阳能;我国这两年在环保的旗号下干了不少事。不过我一直在说,大家要区分“口号”和“目的”,这俩既可以高度重合,又可以完全不是一码事。比如我国这几年举着环保的口号在搞能源转型,要从传统的煤电转到更加环保的光伏太阳能风电等等,这事本身很环保,但是转型不只是为了环保,更重要的是转型之后我国的能源结构必然会更加健康更安全更有可持续性。这也是人民日报昨天文章的逻辑,“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能耗双控”,目的是节约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此外,“能耗双控”也能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前几句是主义,最后一句是生意。有种说法说,我国存储的煤炭只够现在这样使用27年,如果找不到替代方案,可能不到27年就得大规模进口,到时候可危险了,毕竟电力这玩意一天都不能停,石油依赖海外,电力依赖海外,简直不忍直视。这也是为啥我在前文说电动车和新能源这俩就是为了同时解决石油和煤炭的问题。那为啥搞环保会影响产量呢?也不复杂,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我也是专门请教了这方面的专家才懂。煤刚从地底下挖出来如果直接烧,煤中可能含有硫等杂质,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以有个行业叫洗煤,得用水洗一遍,把不同成分不同比重的原煤分出不同等级,并除去尘土和废石,降低灰分和硫分含量。以前环保要求不严格的时候,轻度洗一下,差不多了就可以拉出去卖了。但是现在环保要求高,需要洗到一个标准才能算合格,这无形中拉高了洗煤成本,并且多了很多道工序后,生产周期较长,比如洗煤的水量大难处理,煤炭产能也开始下跌,煤价自然上涨。此外山西内蒙的煤炭企业也不是全负荷搞生产,我查到一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3.1%,也就是说,现在煤炭企业的产能只开动了73%,不少煤场因为环保不达标处于停产整改状态,还有之前很多煤场发生了安全事故,也处于停产整改状态,这种情况下,煤产能自然上不去,用煤发出来的电也严重不足。有人说是因为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矿导致,我查了下,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39亿吨,之前进口澳大利亚5680万吨,现在基本上不进口了,澳大利亚的煤炭占中国的1.4%,而且进口的这6000吨左右的煤也不是用来发电的煤,所以澳大利亚没那么大的影响,毕竟我国的产能在那里摆着,澳大利亚的进口煤占比太小。这种转型不可能不痛苦,事实上没啥转型能在不损害任何人的前提下搞定,不出意外的话,这种痛苦可能要持续一些年。我国这几年需求增长太旺盛,新能源没赶上来,火电基本上停了扩张,导致电力出现缺口;电力不足这个问题去年就出现了,因为我国的发展实在是太快,去年12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是这么说的,“近期监测我们就感到受工业生产高速增长,以及低温寒流叠加的影响,导致了现在电力需求超出预期,形成一种高速的增长”,去年湖南、江西用电需求增速高,在全国位居前列,浙江的增速也位居东部省份前列,然后浙江就限电了。去年湖南省官员就说,“湖南每年需要从外省调入6000万~7000万吨煤炭,原先湖南本地还有2000万吨左右的产量,近年来湖南本地煤矿全都关停”。吉林那边官方的原话是“落实与蒙东煤矿中长期供煤协议,加大进口煤采购,组织省内煤矿安全释放产能,千方百计扩大市场煤供应”。大家看懂了吧,这几年需求旺盛,不断上涨,但是因为能源结构要转型,煤炭供给明显减少,火力发电遭到压缩,但是新能源供电还没彻底顶上(新能源100%是未来,但是由于储能和其他技术问题,还得一段时间,而且水电风电太阳能都有周期性,这几天东北风力不足,电量骤减),有点跟不上用电需求了。2、按理说市场可以通过电价来调整供应,就跟猪肉似的,供给不足就卖贵点,供给太多就跟现在似的,非常便宜,不至于断供。但是我国电厂又都是央企,发电的目的不是盈利,所以2019年国家给了个框,把电价给框住了。这事还是2019年9月26日定下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从明年1月1日1日起,取消煤电联动机制,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基准价按各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具体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通过协商或竞价确定,但明年暂不上浮,特别要确保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只降不升。所以煤炭价格狂涨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三支裁员队伍,在中国同时出现!背后是一个更大的趋势

三支队伍里,藏着新的机会来源:观点(ID:baobaobutong)作者:迷人的X博士三支队伍,都在裁员如果在上空俯瞰这片土地,你会发现一个颇为奇异的现象——有三支队伍,几乎同时出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裁员。第一支队伍来自房地产。地产行业的裁员风声,起初是从一张图开始的:尽管图中的内容还没得到完全证实,但部分房企的答复难言乐观。与此同时,各种变相裁员的套路开始出现,比如买员工房、买理财产品、降薪降职、买酒、捐款……我看到最绝的一个房企,它的城市更新板块发布通知称,将持续推进体能测试。两次测试不达标将列入观察对象,评估是否胜任公司工作要求。地产人怎么也没想到,到最后拼的竟然是体力,老员工只能瑟瑟发抖了。在房企内部,裁员被称作“优化”,从最开始的开诚布公,到静悄悄地“逼退”,降底薪、停奖金、调离核心岗位……据燃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传出裁员或优化消息的房企已有十多家,包括绿地、泰禾、合景泰富、雅居乐等。有的房企,甚至把刚招来的应届校招生都给裁了。不仅人员大减,地产行业的薪酬也越走越低。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80家典型上市房企薪酬总量增速已经连续三年收窄,2020年人均薪酬首次出现下降,50分位值为18.3万元/年,高管薪酬同比下降5%。裁员大潮背后,地产行业已经进入艰难的转折点。截至这个月初,今年递交破产文书的房地产企业已经接近280家。过去那种“上亿年终奖”“200万挖不到一个副总裁”“承诺高层收入过亿”的时代,彻底过去了。第二支队伍来自在线教育。这个暑假,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双减”的威力。从年初至今,整个教育板块市值蒸发近万亿元,裁员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我得到的一份数据显示,高途裁员比例高达50%以上,受波及人数高达1.4万人。除此之外,好未来、猿辅导、新东方、掌门1对1、火花思维等教育机构,也在排队裁员。根据36氪的估计,这场教育行业的裁员潮,波及人数或超过百万。降薪、调岗、裁员还只是基本配置,华南本土在线教育机构“果肉网校”的一位前员工在网上吐槽:“别人仅仅是裁员,我们是直接解散。”这种落差是巨大的,在有些头部机构,“名师”的比例高达30%,年薪在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以上。如果他们回到学校,年薪或许只有现在的1/10。K12行业正在历经一场职业大迁徙,70万+教培机构,1000万+从业人员,正在阵痛与迷茫中挣扎。第三支队伍,来自跨境电商。过去大半年,堪称中国跨境电商的至暗时刻。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进行了一场持续3个多月、波及5万中国商家、涉及资金或超千亿的封杀行动,目的是整顿“刷单”行为。年销售额近50亿的大麦,亚马逊说封就封。“华南城四少”“坂田五虎”等多个跨境电商大卖家(包含帕拓逊、傲基、通拓、猿人、泽宝等国内头部卖家),都未能幸免。知名跨境电商“有棵树”,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被冻结,一夜之间,这个品牌的营收从4500万下滑到100万,1400名员工离职。据统计,亚马逊的这轮封杀至少波及20-30万卖家账号,其中很多就是中国的。在6月份,这个行业几乎每天都会传来封号、关店或者破产、裁员等负面消息。一位卖家感慨——“如今的深圳,10家公司搬离的,有8家是跨境电商公司。”“铁饭碗”受到追捧三支裁员队伍几乎同时出现的时候,这届年轻人已经嗅到风声,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做出了判断。今年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出现了历史性的一幕。在天津,一所211师范院校以超过690分的录取线,威胁着一众顶级985的江湖地位。这个分数线,只比清华北大低十几分。在浙江,一名考生以全省4000名以内的排名,选择了既非985也非211的师范院校。在云南,师范类院校成为不少考生心目中的志愿首选……遥想数年前,师范专业一度被认为是“穷人孩子的选择”,被无数学子嫌弃,有的院校甚至降分也招不满。但如今,这个冷门的专业竟然成了最抢手的“志愿宠儿”。早在去年,这个趋势就已经显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布和公开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各地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平均是18.3%;到了2019年,这个比例来到了33.4%:翻了近一倍。其中,比例最高的两个省份高达55.3%和49.8%,这意味着,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毕业生,近一半报考了师范专业。“师范热”的背后,这届年轻人越来越看重“稳定”,哪怕是北大的天之骄子也不例外。《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这一年北大超过75%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2015年这个比例才约为50%。更经典的例子,来自考公大军。2021年,国考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57万,百万“公考人”争夺2万多个国考岗位,平均竞争比高达61:1。近三年内,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前三岗位中,岗位竞争比例都达到了1300:1以上,2017年岗位竞争比例甚至达到了9837:1。万里挑一,在公考的角斗场上,真实地发生着。不止是考公热潮,猎聘大数据发布的2020求职报告显示,“收入”和“稳定”排在毕业生考虑因素的前两位。求稳,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就业首选。这样的趋势下,各种看似“反常”的现象越来越多。在河南,漯河卷烟厂的招录公告上,出现了985/211的金融学毕业生,他们的应聘的岗位,全是一线生产操作岗,也就是卷烟丝。更夸张的是一家山西省和昆明卷烟厂共同建立的烟草公司,22个生产操作岗名额甚至招了18名研究生,4名本科,研究生率高达81%。而且,这些名校的学生,都是自愿来的。换句话说,别看是个卷烟丝的岗位,一般人抢都抢不到。在杭州余杭区的街道办,坐着十几个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学历不是硕士就是博士。更早的时候,2015年底,40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通过层层考试,成为了青岛市南区的事业编环卫工。他们每天清晨出门,傍晚收工,和普通环卫工人一样扫街、巡查路面。改革开放40多年后,“铁饭碗”不仅没有消失,还越来越吃香了。潮水的方向,已经出现拥抱“铁饭碗”,是无数年轻人用脚做出的投票。于个人而言,拥抱确定的事情,这符合人性。但从一个国家的视角来看,当这个时代的生力军都跑去体制内时,多少是不正常的。试问,当我们再一次被卡住脖子的时候,谁能来救我们呢?幸运的是,高层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并做出了行动。风向首先出现在资本市场。最近半年来,“A股之王”茅台从最高点2600多块跌到了现在的不足1700块,市值已经蒸发了1万多亿。茅台的失利,还带崩了整个“茅板块”。“险茅”中国平安、“猪茅”牧原、“酱茅”海天、“机械茅”三一重工、“药茅”恒瑞等,都出现了大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飞涨的新能源股票。在今年7月份,锂电池涨了20%、半导体涨约15%,而白酒板块却跌去了近20%。▲图源格隆汇现在的A股,已经被分成了两大派系。一方是以茅台为首的“茅族”,代表着传统的行业龙头股;另一方是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宁族”,包含新能源、锂电、光伏、半导体等科技股。圈内甚至喊出了一个口号:宁族正在打倒茅族。“茅宁大战”的背后,市场的风向在悄然变化。最近大半年,反垄断、压制无序资本、去杠杆成为主流,消费互联网、平台经济、课外培训、网络游戏……统统成了众矢之的。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新能源、光伏等行业却迎来了政策的春天。另一个信号是北交所的诞生。9月2日晚,在最高层的亲自宣布下,蛰伏了15年之久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终于面世。有人甚至说,这就是未来中国的“纳斯达克”。而北交所的核心意义之一,就是对高精尖技术的支持。截至9月7日,新三板合计有7292家公司,基础层5977家,创新层1249家,精选层66家。一直以来,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北交所的设立,将给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带来一个上升通道。一个国家,哪怕自然条件再好,也终有资源枯竭、人口红利结束的一天。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直依赖于自然资源与密集劳动力。唯有知识和科技,才能永不枯竭,越用越多。而这些,正是国家在鼓励的方向。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早在两年前,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就突破了2万亿元,且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与此相关的市场,更是无可限量。这片蓝海,绝不比当初的互联网小。写到这里,无论是裁员潮下的失落者,还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都会明晰一个方向——投身创新科技(包含上下游领域),将是大势所趋。尾声汹涌的裁员潮里,藏着历史的韵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裁员潮。第一次,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大量国企员工下岗。第二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大量实体企业受到重挫,破产裁员。第三次,2016年,O2O行业大面积阵亡,企业出现裁员潮。第四次,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餐饮、旅游、外贸等行业一度陷入停滞,大量企业只能裁员。第五次,就是现在了。房地产行业、在线教育行业、跨境电商行业,三支队伍,正在感受裁员寒冬。回过头来看,历史上的每一次裁员潮,都很难捱,但这背后往往又孕育着新的希望。第一次裁员潮,无数下岗工人被迫走向市场,反而掀起了一轮“全民创业造富”的大风,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实体失落,却促使了互联网的崛起,一大批互联网企业走到了世界前列。第三次,互联网直播兴起。第四次,疫情之下,在线产品得到了充分地发展。而这一次裁员潮背后的机会,正是我们即将迎来的科技爆发时代。永远记住,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多谢阅读!推荐阅读恒大的锅盖不够用了许家印,被任泽平坑惨了?大佬的时代结束了,他们曾拥有一切转载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经济学人立场。《100大行业全景图谱》重磅来袭!现在购买前瞻《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即可获得以下福利:1、返现300元现金,转账至个人或企业账户(信息核实无误后秒到账)2、+88元,可成为前瞻经济学人APP年度SVIP(原价388元)3、分享报告链接至朋友圈集满10个赞,截图给我们,我们还将额外再赠前瞻定制周边一套(价值108元)4、行业专家推荐书籍一本(限时赠送,送完即止)5、前瞻智库专家针对企业1对1诊断服务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详情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找报告就上前瞻报告库!
2021年9月18日
其他

恒大的锅盖不够用了

恒大现在的处境要比其他同行艰难得多:锅盖没有9个了,要盖的锅却远超10个来源: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作者:巴九灵火烧眉毛,且顾眼下。恒大的资金链断裂风波,到底还是烧到了最窘迫的位置。9月12日夜晚,数百名来自各地的恒大财富投资者集结于深圳卓越后海中心——恒大集团总部所在地。他们手里的恒大理财产品逾期未付,还有不少人的产品即将到期,因害怕多年积蓄血本无归,他们连夜来到这里堵门。“我妈一个月3000左右的退休金,一辈子就存了82万,全搭进去了!”“轮流接力,一定不能让他走人!”令人惊奇的是,其中有不少维权者,是恒大自己的员工。这也是本次事件中,最令人难堪的部分——受伤的大部分是恒大自己人。一位在2018年任职恒大的前员工告诉小巴,为了部门的考核任务,他前后共计购买了40万理财产品。原来,每年恒大集团都会下发恒大理财产品的认购任务到各地区公司,各地区公司在收到指标任务后,根据人数分配到各部门,并设立考核任务,各部门完成率应达到多少,没有达到考核任务的部门经理和个人均分别收到通报批评、降薪、扣奖金等考核,甚至会被逼离职。更有甚者,针对家庭条件拮据的,恒大会统一安排银行到公司宣传贷款政策,变相提供资金渠道,使得家境不好的员工贷款去完成这项任务。网上也有不少人表示,之所以购买恒大的理财,也正是“为了帮助恒大的朋友完成业绩”。就这样,如病毒传播一样,理财产品从恒大的密接传到次接,这一链条帮助恒大理财顺利完成了KPI,也就此埋下了火烧连营的隐患。那么恒大这边是什么态度呢?9月10日,恒大就召开过“恒大财富专题会”,给出了一版兑付方案,在未来4—5年内分期完成兑付。这一方案显然无法让投资者满意。随着9月12日晚维权发展到线下,网络舆情汹涌,昨天(9月13日),恒大给出了第二版兑付方案,在方案中提出了三种兑付形式:1.
2021年9月14日
其他

【限时优惠】38万字100大细分行业全景图谱,前瞻独家自研自撰!

导读:由前瞻出品的《100大行业全景图谱》汇集大健康、节能环保、信息科技、高端制造、新材料、智慧城市等12大热门产业,涵盖100大细分领域,对不同产业产业特征、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与前景趋势等进行针对剖析,希望为我国产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启迪,助力更多企业快速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产业创新之道。当前,中国正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中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尚面临重重困难。各企业该如何在顺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是摆在无数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前瞻产业研究院持续聚焦细分产业研究23年,对中国各产业经济都有深刻理解,特发挥自身产研优势,并利用对各行业长期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精心编制《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图谱汇集大健康、节能环保、信息科技、高端制造、新材料、智慧城市等12大热门产业,涵盖100大细分领域,对不同产业产业特征、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与前景趋势等进行针对剖析,希望为我国产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启迪,助力更多企业快速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产业创新之道。《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内容涵盖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500+代表企业,1060页权威数据,380000字!为你深度剖析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的产业特征、竞争格局、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上下游产业链代表企业、机构业绩增长突破口、产品市场占比、主要企业投融资现状、产业链全景图等。报告总页数1060+,总字数38000+!下面就为您介绍《100大行业全景图谱》报告都有哪些内容:注:以下均为报告部分预览图,完整数据请查看《100大行业全景图谱》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中国姓氏分布图出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里?

2.05%=24,600,000。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01李
2021年9月12日
其他

许家印,被任泽平坑惨了?

△现在回头看,这张意气风发的照片,或许就是许老板人生最高光时刻了来源:功夫财经(ID:kongfuf)作者:凤来仪许家印,哪里会被别人左右?这两天,有个经济学家怼了恒大曾经的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先生。众所周知,2017年12月,登顶中国首富的许家印,以1500万年薪将任泽平招至麾下。他在文章里边写道,对恒大这么大的盘子而言,区区1500万年薪,倒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任泽平的“负作用”不可小觑。他直言,像许家印这样大胆的企业家,缺的不是胆量,而是理性。而任泽平最大的特点就是“煽情”、“忽悠”、“见风就是雨”。干柴遇到烈火,结果可想而知。对这个说法,我很难同意。王小波写过一个《花剌子模信使问题》,里面的故事如下: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种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说许老板被任泽平忽悠,其实是低估了许老板的意志。这种从最底层爬上巅峰的草莽英雄,哪有可能被其他人左右?任泽平说的话、做的事,无非投其所好而已。关于这一点,怼任总的经济学家讲了一个流传许久的故事:某次喝咖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问任泽平:“烦恼从何而来?”任泽平说:“烦恼皆心造!”黄惊讶:“你怎么知道我心里的答案?”“因为我知道您对佛学有研究,所以只是顺着您的思想说而已。”这个小故事似乎证明,相对专业水准,投其所好的本领恐怕才是任总最强的技能。但我想说的是,即便任泽平有这个本领,也要有人“识货”。入职恒大前,任泽平就提出了新周期理论,他说一轮产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济繁荣的时候,企业家比较乐观,所以就进行产能的扩张,产能过渡扩张就会产生过剩,破坏行业的供求格局。第二个阶段就是陷入通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被破坏,资产在下跌,负债没有减少,导致中小企业退出,大企业压缩淘汰落后产能。第三个阶段是产能周期出清的尾声,经过持续的产能出清以后,供求格局重新匹配,然后企业盈利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开始修复,但是此时企业对未来比较谨慎,所以不敢扩张产品。第四个阶段,企业持续的盈利改善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最终会改变企业的预期,企业变得越来越乐观,有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开始扩张产能,从而带动需求,增加供给,再后期就是市场有逻辑地自我破坏。大家刚经过漫长的冬天,不敢轻易脱掉棉衣,现在市场处在第三个阶段。供给出清的新周期,出清叠加了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使得供给的出清提前,程度、幅度也更大。既然已经处于周期的第三阶段,那么加杠杆上投资,自然是必选项。因此与其说恒大被任泽平忽悠,不如说恒大许老板,相信了自己想听的话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泽平其实是被选择的花拉子模信使,他说的话能让“君主”开心,而他被选择后的任务就是报告让君主开心的消息,至于君主要采取什么行动,信使跟着喊好就是了。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年恒大对任泽平的委任状,彼时,这份高薪工作,不仅让恒大再次伟大,也成就了任泽平大牌经济学家的声誉,可谓双赢:在一个群里,有群友认识任泽平并说跟他很熟悉,说他对任还是很钦佩的——做事有激情,而且踩点踩得很准,无论是进入房市,还是进入股市,大风口一个没落下。但这番话在我这有点怪怪的,对于一个通实务的“经济学家”而言,别人不钦佩他的研究能力,反而钦佩他所谓的踩点和迎合能力,怎么看都不像褒奖和美誉。反思恒大模式现在都在说恒大这种扩张模式有问题,但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这个模式却是一种激进而有效的模式。那是一个不快跑就会被抛离的时代。大公司们一边操持自己的主业,作为现金流和最初担保,一边以此向银行借贷并购,并购之后再抵押,再并购,再抵押……海航是这样玩的,恒大也是。贷款拿地,建筑商带资建设,材料商供货商拿着远期商票,高速运转,房子建好开卖回笼资金,继续下一个项目……在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候,这种猛加杠杆的做法自然能够让公司翻倍挣钱,许老板是个有魄力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把恒大从默默无闻带到中国房地产第一的宝座。这种模式,曾经是恒大人骄傲之所在:2015年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介绍说,“恒大所有的项目都以首次置业者和自住的普通老百姓刚需为主,市场定位明晰。同时,大规模快速开发的能力,实现高周转,提高资金使用率等优势,保证了恒大健康快速增长。”也就是说,如果房价还能跟以前一样一路上涨,那么恒大的市值最终将会突破天际,然而事与愿违的是逻辑突然就变了,变成了防范金融风险。2019年的贸易战,2020年的疫情,以及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不断加码,恒大模式停摆了。去年恒大已经进行了多次自救,去年9月29日傍晚,中国恒大公告称,近日已与持有恒大地产总额1300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商谈,并在公告当日与持有恒大地产总额863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者签订补充协议,明确战略投资者已同意不要求进行回购并继续持有恒大地产权益,且在恒大地产的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借钱借成了股东,比泡妞泡成老公还惨。多米诺骨牌效应,还极大地影响了苏宁。去年苏宁还硬挺着为恒大输了次血,几百亿的借款转股,还拿了次中超冠军:今年,苏宁就一言难尽了。但恒大的窟窿实在太大,真不是几个战略投资者好朋友放弃债券转股能填满的,这两天恒大的债券,已经被打成了骨折,比房价折扣大多了。100块面值的债券40块拿走,这么便宜你敢不敢捡?反正我是不敢,因为明年他们还有价值74亿美元(约合481亿人民币)的债券需要偿还,其中400亿元人民币是美元债,80亿是人民币债券。现在部分供货商的商业汇票,恒大已经在拿房产抵账,流动性之窘迫可见一斑。而恒大股票的走势,更是走出了一条持续向下不回头的趋势:从高点到现在,90%的市值去掉了。这么大一口锅,哪里是任泽平背得起的?而且付钱的是恒大,恒大不说话,别人真没有什么好说的。退一万步说,就算恒大倒闭,资产还在,土地还在,楼房还在。无非损失了流动性,增加了三角债,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总量,也不算伤筋动骨的大事。况且与任泽平类似的大有人在。2018年另外一个更有名的“信使”报告了这样的好消息:即便此前连续39年,我们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率,我们现在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因为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还大有可为。未来20年我们还具有以8%的速度增长的潜力。如果达不到8%呢,这个“信使”会承担什么责任吗?当然不会,就像任泽平不会承担恒大的债务责任一样,5000万薪水拿着走人,现在做着东吴证券的首席,日子滋润得很呢。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点个赞和在看吧,多谢阅读!推荐阅读黄奇帆:为何要下大力气整顿互联网?大佬的时代结束了,他们曾拥有一切高层讲话传递重大信号,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到了极限,第三次分配来了转载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经济学人立场。《100大行业全景图谱》重磅来袭!现在购买前瞻《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即可获得以下福利:1、返现300元现金,转账至个人或企业账户(信息核实无误后秒到账)2、+88元,可成为前瞻经济学人APP年度SVIP(原价388元)3、分享报告链接至朋友圈集满10个赞,截图给我们,我们还将额外再赠前瞻定制周边一套(价值108元)4、行业专家推荐书籍一本(限时赠送,送完即止)5、前瞻智库专家针对企业1对1诊断服务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详情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找报告就上前瞻报告库!
2021年9月8日
其他

【限时优惠】38万字100大细分行业全景图谱,前瞻独家自研自撰!

导读:由前瞻出品的《100大行业全景图谱》汇集大健康、节能环保、信息科技、高端制造、新材料、智慧城市等12大热门产业,涵盖100大细分领域,对不同产业产业特征、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与前景趋势等进行针对剖析,希望为我国产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启迪,助力更多企业快速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产业创新之道。当前,中国正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中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尚面临重重困难。各企业该如何在顺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是摆在无数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前瞻产业研究院持续聚焦细分产业研究23年,对中国各产业经济都有深刻理解,特发挥自身产研优势,并利用对各行业长期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精心编制《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图谱汇集大健康、节能环保、信息科技、高端制造、新材料、智慧城市等12大热门产业,涵盖100大细分领域,对不同产业产业特征、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与前景趋势等进行针对剖析,希望为我国产业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启迪,助力更多企业快速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产业创新之道。《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内容涵盖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500+代表企业,1060页权威数据,380000字!为你深度剖析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的产业特征、竞争格局、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上下游产业链代表企业、机构业绩增长突破口、产品市场占比、主要企业投融资现状、产业链全景图等。报告总页数1060+,总字数38000+!下面就为您介绍《100大行业全景图谱》报告都有哪些内容:注:以下均为报告部分预览图,完整数据请查看《100大行业全景图谱》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
2021年8月31日
其他

黄奇帆:为何要下大力气整顿互联网?

未来10年,只有融入国家战略的企业,才能在风口中趁势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中流砥柱来源: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FMBA(ID:FMBA2012)整理作者:黄奇帆互联网行业有哪些问题?黄奇帆:这20多年来,中国的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波澜壮阔,繁荣昌盛,涌现了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产生了10亿网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消费互联网在蓬勃发展中,还存在着至少4个方面的问题。1.
2021年8月31日
其他

大佬的时代结束了,他们曾拥有一切

直到新世界到来来源:地产风声(ID:fangshi488)
2021年8月25日
其他

高层讲话传递重大信号,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到了极限,第三次分配来了

共同富裕,牵涉到我们已经出现以及将要面对的几乎所有重要问题,它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复杂的一盘大棋。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重磅信号:不懂得回报社会的高收入群体,危险了!

让年轻人有钱,让年轻人消费,让年轻人有晋级空间,才是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重中之重。来源:功夫财经(ID:kongfuf)
2021年8月19日
其他

为了搞臭张文宏,你们可真拼!

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这篇论文就是一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综述。文章说得很清楚:“在目前有关MTB耐INH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中,是以kat
2021年8月17日
其他

复旦大学回应张文宏博士论文被举报:启动调查

来源:前瞻经济学人APP,综合自央视财经、澎湃新闻等针对此前微博公开举报事件,8月1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对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举报的回应”。回应中称,已收到举报,同时也关注到网上关于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综述部分问题的反映,学校已启动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同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也表示“衷心感谢大家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关心和监督。”图源: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张文宏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8月14日,有网友公开举报他“涉嫌学术造假”,称张文宏2000年的博士论文《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与其耐异烟肼机制的系列研究》,其中部分内容与齐鲁理工学院黄海南教授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相同。张文宏的博士论文共95页,总字数约7万字,相关争议内容主要集中在结尾处的“综述”部分,大约3300字。黄海南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于1998年发表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是一篇文献综述,总字数约3700字,其结尾处附录了19篇参考文献。对此,你怎么看?推荐阅读25
2021年8月15日
其他

雷军卸载所有炒股软件: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8月10日晚,雷军的直播演讲刷屏朋友圈。在这场主题名为“我的梦想我的选择”的演讲中,雷军表示,“小米股价相比IPO发行价翻倍后,我就没有压力了,卸载了富途、老虎财经、同花顺、大智慧、雪球、自选股等炒股软件,再也不看了”。同时,雷军谈到了自己曾经的绝望时刻,雷军称,2020是小米创办的十周年,去年小米内部认真地做了大量的反思总结,最后统一思想,抱着重新创业的决心开启了新十年的征程。在演讲中,雷军表示,“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我一直坚信“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我们怎么说服别人相信自己呢?“这句话,当晚刷爆了朋友圈。正如雷军之前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作为行业从业者来说,投资自己的最好方式,重要的是要懂得“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在经济快速发展,新科技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会把握社会整体发展趋势,乘着政策、科技、产业发展的东风顺势而为。每个人都想做那只风口上的猪,但不是人人都是雷布斯。在当晚的演讲中,雷军还立下了一个新的Flag:三年时间,拿下(手机行业)全球第一。换言之,小米三年内要K.O.苹果,成为手机行业全球第一。不只是小米,我们大部分人也都曾立过类似的类似的Flag:赶超对手,成为第一。但这个社会已不仅仅是拼命加倍努力就能成功的那个时代了,没有方向,你越努力反而越迷茫。作为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必须学会把握趋势,摸清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及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做到心有行业全景图谱,才能比别人走得更快更稳!同时,现下商业模式的转型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忙于追逐本行业的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竞争态势的变化,往往忽略了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才发现不了解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无从下手。那么,作为社会的群体及个人,怎么才能更好地投资自己,把握趋势,预见未来呢?前段时间的医疗集采降费到近期国家出手整顿教培、出台双减政策、整顿地产行业等一系列举措,都已经表明新时期国家发展思路已经开始转变。当前,中国正进入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各企业单位想要更好把握趋势,首先必须学会在顺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正如有句话所言:“所有的投资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到政策导向和风口问题。而当时的导向和风口,更多的取决于国家在这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其次,要从整体看问题,不能仅局限于自己所处的行业所处的环节,我们必须学会摸清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竞争格局,对当前热门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都应该了然于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行业发展大势,看懂行业未来发展,未雨绸缪进行产业布局。这点,除了深入市场实地考察外,各大权威研究机构所作的行业分析报告也是我们获取产业信息的重要来源。说到这,就必须给大家推荐前瞻产业研究院自研自撰的重磅报告——《100大行业全景图谱》了!《100大行业全景图谱》是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22年的细分产业研究基础,并发挥自身产研优势,利用对各行业长期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精心编制的深度行业报告,它诞生的使命一是为了帮助企业厘清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价值,助力企业产业扩张并购高效决策;二是协助政府精准把握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助力其招商高效强链补链;三是赋能各大高校及科研单位、创新企业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使其能及时抓住行业发展趋势,最终实现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100大行业全景图谱》企业投资自己的必备利器地缘政治及新冠疫情影响下,企业更需要掌握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半导体制造能力日渐衰微,对半导体产业的绝对控制力也开始减弱;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力在增长,尤其是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能力已到了举足轻重的程度。半导体行业新旧势力变更,又会将半导体行业引向何方?这些都在《100大行业全景图谱》中有详细深度的解读!▲半导体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预览(部分)▲芯片产业链中上游制造业区域热力地图《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将助力企业前瞻产业格局,为企业实施精准产业布局与项目池构建提供有力支撑。未雨绸缪方能以不变应万变。《100大行业全景图谱》目录1060页权威数据380000字深度剖析!《100大行业全景图谱》政府产业链决策必看目前,全国多地已推行通过链长制来实施产业链招商,多地出台文件强调要做好产业链地图,产业链成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关键,如何构建关联产业图谱、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将成为地方招商引资项目中重要一环。《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对12大领域的产业特征、行业投融资现状、政策监管趋势、竞争格局、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上下游产业链代表企业、机构业绩增长突破口、产品市场占比、行业发展主导企业等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剖析。纵向看,产业链上下游全链路打通;横向看,行业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全景呈现。▲行业主要代表企业及地区分布、市场份额等情况预览500+代表企业产业链解读《100大行业全景图谱》高校&科研单位必备工具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更高要求。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让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高校的科技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论文数量相比,我国研究成果转化成功率仍有待提高。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只有10%,与西方发达国家将近40%的转化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充满潜力。以市场为导向设置科技成果存在保鲜期,如何在保鲜期内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就需要科研单位及创新企业及时抓住行业发展趋势,实现高效转化。让科研成果更多地通过企业这一渠道转化成最终生产力。以新冠疫苗为例,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疫苗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与疫情赛跑的过程中,新冠疫苗研发生产的经验也给我国疫苗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疫苗行业由于研发周期长、生产技术要求高、审批销售环节高度监管,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行业集中度较高。作为生物制药的核心部分,疫苗产业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这些问题,在《100大行业全景图谱》中都有深度且全面的解读。▲疫苗产业链▲康复产业全景图谱预览(部分)▲大健康产业全景图谱预览(部分)前瞻《100大行业全景图谱》内容涵盖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500+代表企业实例,1060+页精选内容,3600+数据图表权威来源,380000+原创文字权威助力,360°全面解读!为你深度剖析12大热门产业,100大细分领域的产业特征、竞争格局、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上下游产业链代表企业、机构业绩增长突破口、产品市场占比、主要企业投融资现状、产业链全景图!《100大行业全景图谱》部分数据图表内容预览:
2021年8月13日
其他

25 万阿里人的耻辱一夜:愤怒却不敢表达不满,不敢离职

日,歆悦发现自己赤裸醒来,内裤遗失,且发现被拆封过的避孕套包装。歆悦第一时间报警,查看监控后确认王成文进入房间的事实。当日下午,她配合济南警方做了身体检测、现场指认、收集证据等流程。歆悦描述,在警方
2021年8月11日
其他

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变化

所有的投资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到政策导向和风口问题。而当时的导向和风口,更多的取决于国家在这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来源:炒股拌饭(ID:fansboss1)
2021年8月10日
其他

前瞻者说 |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机器人+”要取得更好实际应用,关键要找到典型应用场景

随着全球与周边经济体的竞争加剧,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将单个城市的优势与大环境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科技实力等优势结合起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城市规划建设从区域层面升级成国家发展策略层面,诸多产业体系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这也延伸出在产业体系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将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而在新时代下诞生的《前瞻者说》,是前瞻经济学人倾力打造的产经类观点访谈栏目,深耕于城市与企业的共生关系,希冀通过行业前沿的先锋力量,以他们自身过往的行业经历,体察在社会变革风暴来临时,凭借独到思考和敏锐判断,为更多从业者、前行者带来行业上的新知与远见,一起探索全球产业创新秩序和机遇。前瞻者说本期嘉宾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机械工程&机器人标签:智能制造
2021年8月9日
其他

痛批王者荣耀只是幌子!这个外国人,嗅到了真正的风暴

“中国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是国家新兴产业政策的一部分,他们试图引导国家的工业结构,朝着他们认为能为整个国家服务的方向发展”来源:观点(ID:baobaobutong)
2021年8月6日
其他

压房价、斩教培、叫停996!国家突然猛下狠手,背后的真相只有一个……

这是一盘大棋,千万不要低估了国家这份决心来源:毯叔盘钱(ID:bigmoneyball)
2021年8月3日
其他

教育、地产进入政策绞杀模式!

推荐关注好文章点个赞和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滴滴在1948

从闯关IPO这件事来看,滴滴的决定,既不懂中国,也不懂西方。来源:衣公子的剑(ID:yigongzidejian)作者:衣公子朱啸虎,是当之无愧的独角兽捕手。放眼当今中国,配得上和朱啸虎一起分享这个称号的,就是阿里、腾讯和警察。但是,风光无限的朱啸虎也有苦主——王兴。团购的“百团大战”,起初被看好的正是朱啸虎投资的拉手网。结果,横路杀出个美团,把拉手网干到了尘埃里。外卖,朱啸虎再次慧眼识珠,投中了交大学弟张旭豪,饿了么一骑绝尘。结果美团又来了,把饿了么按在地上摩擦。打王者荣耀手机没电了,这都能激发朱啸虎的思考,投资了共享充电宝——小电。当“三电一兽”历经千辛万苦把市场培育好,美团又又又来了!由于握着全国商户资源的命根子,让“三电一兽”从餐厅和KTV滚蛋,只是时间问题。尤其是拉手网的坑,朱啸虎记一辈子。虽然名气大,但是金沙江创投不是朱啸虎的。朱连创始合伙人都不是。在麦肯锡工作两年后,Allen
2021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