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入行论 妙吉祥上师言教·甘露精滴》第54课 下 对”舍弃菩提心,反而获解脱“公案的解惑
请大家为了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地谛听!今天我们所宣讲的是《入菩萨行论》堪布根霍所作的注释《妙吉祥上师言教•甘露精滴》,按照“珍宝菩提心,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上”分成十品,“未生者当生”的前三品已经宣讲完了,现在正在宣讲“已生勿退失”中间三品中的第一品——不放逸品。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因悭未施与,经说堕饿鬼。本来答应布施却没有做,这样欺骗众生的过患有多大呢?《佛说法句经》里有这样的教证:任何一个人如果心里曾想要布施食物、衣服等,即使是平常的东西比如一把米饭,但如果因吝啬或懒惰没有布施,都会堕入饿鬼。《正法念处经》里说:心里想“我要布施”却没有做,会转生饿鬼;如果不仅心里想“我要布施”,并且还对别人做了承诺,做不到将转生地狱。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仅仅是一把食物、一件衣服,承诺之后不去布施都会转生地狱,那想想我们曾经承诺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立誓的对境不是普通凡夫,而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和圆满正等觉的一切佛,在他们面前我们立下了誓言。其次我们想要布施的也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口米饭,而是承诺遍满虚空的无量众生,给他们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所施之物和立誓对境如此殊胜,布施对境数量又这么庞大,这样将所有众生迎请到宴席上,承诺用成佛的大乐之果令他们饱足,还呼唤了天人与非天前来做见证,现在却让他们空手而还,那么就欺骗了一切众生、白法方面的天神、一切诸佛菩萨。这样的骗子想往生善趣,绝无可能,唯一的去处就是地狱。虽然这样说,但这时有人产生疑惑:有人舍觉心,却办解脱果?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经部《白莲花经》里曾记载这样一个公案。舍利子尊者的前世曾经发起过菩提心,承侍供养了一万位如来并行持利他的事业。后来他转生为一个国王,叫做毕那苏瓦。有一天,一个恶魔变成婆罗门向他化缘说:“你是菩萨,请把你的手臂给我。”于是国王就用左手拿刀砍断了自己的右手布施给了他。但在那个时代,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右手是干净的,所以恶魔说:“你用不干净的手把这个手臂递给我,是对我不恭敬,这个脏手摸过的手臂已经没有用了。”说完把他的右手扔在地上。国王看到众生这样刚强难化,就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舍弃了自己的菩提心,独自前往森林中修道,最后获得了阿罗汉果并行持利他的事业。在《精舍本生传》中还有一个公案。有个菩萨曾行持了四十劫的利他菩萨行,后来因为一些因缘舍弃了自己的菩提心,独自前往林中修行,后来成就了独觉果,就是缘觉佛的果位。对于这两个公案,有人提出疑问:你说舍弃了菩提心后必定下地狱,那么这两个公案中的二人,他们舍弃菩提心后,一个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一个获得了独觉佛的果位,和你所说的相矛盾,那你所说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啊!我们回答:这并非矛盾,舍弃菩提心后没有堕入恶趣,反而获得解脱,并且舍利子成为阿罗汉之后还帮助别人获得解脱,这其实都是他们不可思议的业所造成的,这个业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普通凡夫是无法知道的,这是他们极为特别的业。大家分析这两个公案会发现,他们都是曾经长久承侍供养诸如来,长久修持菩萨行的人。比如国王能轻而易举砍下自己手臂布施给其他的众生,说明他已经有相当的证悟了;另外四十劫行持菩萨行的人,他也积累了非常巨大的功德。虽然他们舍弃菩提心是非常大的罪业,但是因为往昔曾经积累了极大的功德并且证悟的原因,众缘聚合的情况下,没有堕入恶趣且能够证得圣果,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想想我们自己,是否曾经像他们一样长期行持菩萨行?还是承侍过一万位如来,将自己的胳膊砍下来布施给众生呢?我们初发菩提心并且尚未积累少许功德,怎么可能在舍弃菩提心后又获得解脱之果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除了地狱我们绝不可能有第二种去处。像他们这样的业力是非常巧合的,以我们普通凡夫的智慧无法知晓,甚至是十地菩萨都无法了达。佛经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孔雀的翎毛上有一道道光圈,每一根毛上下的颜色都是不同的,这样千变万化的光彩和颜色,绝对不是偶然产生的,全部是由各自的业所形成的。而能够知晓孔雀翎毛颜色各自之业的人,唯有遍知佛陀。同样,细微的因果唯有遍知的佛陀才能够知晓,其他无人能够知晓,这是佛陀遍知智慧的不共之法。到底舍利子尊者他们有什么细微之业,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不是我们凡夫所能知道的,对此进行思维也是徒劳,但我们知道他们本身已经具备相当的证悟和极大的福德资粮,像我们这样福薄慧浅之人,是绝对没有任何机会的。佛陀曾经说过,有几件事情是不可思议之法:第一、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第二、佛陀的事业不可思议;第三、智慧的禅定不可思议;第四、药物聚在一起的作用不可思议;第五、密咒的力量不可思议。这五种法,都是凡夫难以用分别念了知的。关于“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印度的诸位论师对此也有不同的解释。在《显明论》和《释义论》这两部《入菩萨行论》的注释里,论师们解释为:因为业力等特别的原因我们不知晓。这是一种解释。印度那烂陀寺大班智达布达论师也作了注释:虽然暂时舍弃了利益众生的世俗菩提心,但是他们没有舍弃无我慧,证悟了胜义菩提心,所以后来依然获得了解脱果。这是布达论师的观点。
2018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