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献给母亲节:在女性话题上容易翻车的点
有好几个朋友说,我现在一听女权主义就害怕,不知道什么地方会得罪她们。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我非常理解他们的感受,可这种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女权主义是一个新的思潮,虽然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可传入中国,被国人吸收的进程比较缓慢。对女权话题公开的讨论也不过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是从女权之声的出现以及占领公厕行动之后才开始有一些比较广泛的讨论。那是在微博时代。女权的主要主张是性别平等。核心理论是社会性别学。而社会性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社会性别有一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如果不接触社会性别理论或概念的人,自然就不理解女权主义在说什么,做什么,以及她们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自然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交流中触雷。大部分人触雷是非常委屈的,并不认为自己有错。用男性视角来看也许没错,可女权要反对的正好是一些遗留的历史惯性问题。你认为女权主义者鸡蛋挑骨头,极端,或者神经质,恰恰是因为你们没有听女权主义者的声音。听了她们的理由,站在理性公正的角度来看,她们真不是无理取闹。我就举几个例子:1.女权主义者最容易翻车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把女性定义为家务劳动者,认为洗衣做饭干家务天生就是女性应该做的。女性在这种免费保姆的角色中被压迫了数千年,被剥削了数千年,受尽了委屈。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失去自己的人生,大好的光阴年华,活在为男性为家庭提供服务中。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人生选择。新一代的女权主义者正是因为感受着这种极端不公正的黑暗历史,才会有动力去倡导性别平等。她们包括我,一想起这些内心就会涌起一股强大的悲愤的力量。这股力量或许会让我们的言语不够温和冷静。这其实正是脆弱的表现。今年蓝月亮洗衣液的母亲节广告语“让妈妈洗衣更轻松、更省力、更省心”就翻车了。5月9日,有北京网友在电梯里发现该广告遭遇贴条抵制。这在女权眼里是非常低级的错误,可是有些人却没有感觉,他们认为,这种表达是对母亲的爱。2.吃力不讨好的夸赞。有很多男人习惯在人多的场合称呼女性为“美女”,或者直接夸女性,“你真漂亮!”这在某一些女权主义者面前,并不讨好。甚至是一种比较唐突和冒犯的行为。中国人越来越喜欢以貌取人。对女性的审美有一种主流的标准。这种审美其实就是男性视角下女性的性感标准。腰细,胸大,肤白……。而女性是抗拒这种凝视,审视与评判的。女性更希望自己是在才华能力智慧上得到认可,而非外貌。所以当你夸一个女人很漂亮的时候,往往会给人感觉你轻浮。可男人以为女人都喜欢别人夸她漂亮,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吃这一套。可能去掉这些美女,靓女之类多余的前缀,平等的称呼女性叶女士王小姐,更能让女性感觉到被尊重。对女性的身体进行评头论足当然就更不行了。几十年前,人们评价一个女性的时候,会说她为人性格很好,她有哪些贡献,可现在人们只谈论哪个女人更漂亮。这种审美走向表象也是社会精神文明退步的表现。3.打断女性发言或者代替女性发言或做决定。我跟仁哥吵架其中一半的原因就是他总是打断我说话,他骨子里是把我当成他的附属品的。这是东北大男子主义最基本的体现。我刚一开口,他就会粗暴打断我,或者反对我。不等我说话就替我做决定。完全没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平等和尊重。可他对其他人非常尊重。也知道打断别人不礼貌,可对妻子,他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这样是错。这种男人在家庭的大男子主义有时候也会体现在掌握权力的男人身上。掌握话语权的男性领导有时候也会粗暴打断,阻止女性的发言。甚至剥夺女性的话语权。不管她说得对还是错,话语权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捍卫。如果她不开口说,她永远不可能说得好。说话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和体验。而并不一定要句句精彩。所以,要让女人说话,鼓励女人说话。4.女权主义者还比较在乎的一点就是女性的独立性与主体性。先说独立性。在一个聚会上,介绍男人时,一大堆头衔,某先生在介绍她的爱人时说,这是我爱人。都不介绍她的名字。这个时候可能就得罪女权主义者了。女人在公共空间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身份,而不只是某个男人的妻子。或者这位先生应该让她太太自己介绍自己。第二个是女性的主体性。比如一个跟妇女权益相关的会议上,参会发言的都是男性。或者某些公共议题的会议中,女性占比太少。这些都会让女权主义者感觉到女性被忽视而提出抗议。母亲节来临之际,我只是简单的总结一下。如果你们看到这篇文章,或许能够理解怎么样爱母亲才是真爱。比如主动承担家务,不打断妈妈说话,让妈妈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爱好……给女人真正的爱和最好的礼物,是让女人做自己,为自己,爱自己。让女人不论美丑都拥有自信,不论已婚未婚都有梦想,不论有钱没钱,都会照顾自己,让女人可以象所有人一样,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而不是一出生,或者一结婚人生已成定局。叶海燕2024年母亲节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