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哲学

其他

法律的归法律,学术的归学术

近日,本人著作《讲义》一书引发了巨大关注。针对相关事件,法律的归法律,学术的归学术。目前,法律程序正在进行当中。学术问题欢迎平等讨论。广大读者如果对此书有任何质疑或疑问,可在10月3-7日之间将问题发至邮箱:herthinking@sina.com。来信请采用学术语言,将问题清楚明白地表述出来,本人将一一作答。欢迎各位朋友对《正义论》保持持续关注,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2022年10月3日
其他

“她学术”公益讲座第四期 ‖ 什么是真爱?

人类社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复杂的价值和意义。在爱恨情仇的复杂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各种类型的爱慕、集体的憎恨、发自内心的敬佩、对弱者的同情……这些丰富的情感和意义都需要表达。“节日”就是人类创造出来,集中表达游离在人与人之间,甚至隐隐地藏于人们内心深处之情意的时间节点。按理说,每个人在“节日”中的表达必然是不同的。因为,人们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独特的人际关系,引发每个人内心中不同的“情意”。所以,每个人对情意的“表达”也会不同。例如,“母亲节”,由于成长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对自己母亲的情感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一定不一样。然而,在人们生活普遍市场化的今天,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各种价值和意义划约为同一种,这就是“商品”。于是,社会上普遍出现这样的现象,各种“节日”纷纷演变成促进消费的由头,而深深浅浅的情意都须通过价值不等的各类“商品”得到表达。由此,名表、包包、项链、品牌服饰……各类商品争奇斗艳,购物狂欢与节日相伴相生。每到“节日”,商家就认为到了促销的大好时机,不断强化“节日送礼”的概念,并且将“礼物”与各类“商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有更多这样“堂而皇之”的促销机会,人们甚至专门创造出一些“新的”节日,例如:“3·7女生节”、“双11光棍节”、“京东6·18”……而“5·20告白日”也只不过是一个这样的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还有必要记笔记吗?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的读书笔记,图片来源:“敦实而华”公众号“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还有必要记笔记吗?”近日,几件事情叠加在一起,激发我思考这个问题。一是,前两天,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路在“敦实而华”微信公众号里分享了北大哲学系前系主任赵敦华教授轻时的课堂笔记:泛黄的稿纸、工整的书写、洋洋洒洒的文字,从中透露出的勤勉令人动容。二是,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阅读的内容并让他们做读书笔记,结果有学生直接把电子版的书稿发给我。三是,我在微信里看到一个嵌入的“录音笔”广告,广告词是这样的:能录一辈子,声音直接转文字,再也不用记笔记。是啊,如果有一种工具能将别人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还有必要记笔记吗?记笔记的作用不就是帮助人们记忆吗?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我们甚至有可能通过人机接口将大量的文献资料直接输入大脑,还有什么必要记笔记呢?或者,我们根本不必把这些资料输入大脑,只需把它们存在电脑里,要用的时候取出来就行。总之,记笔记真是越来越没有用处了!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试想,如果我是一个哲学专业研究康德自由理论的学者,那么,我把相关研究者的论文全都存在电脑里,或者存储在我自己的大脑里。这时,我如何开展我的研究工作呢?如果不首先理解这些文献,并与这些文献资料发生关联,我如何建构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呢?显然,单纯的存储和记忆都是没有意义的。学术的进步不在于简单的积累,而在于积累基础上的创造。这种创造只能发生在新的研究者与旧的学术积累的“对话”当中。那么,学术研究的新老“对话”是如何发生的呢?是通过研究者对文献的理解和思考而发生的。当一个研究者在阅读文献,或者在听一堂讲座的时候,这种推动学术进步的“对话”就悄然发生了。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通过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可能产生新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如果不及时地记下来,很快就会被忘掉。记忆的短暂,我想,这就是“记笔记”的必要之所在。由于大脑记忆的短暂性,研究者必须将自己脑子里闪现出的想法快速地记录下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而这些想法为什么必须记录下来,则是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于任何既有的文献当中。由于每个人对文献的理解不同,每个人脑子里闪现出来的想法不同,因此所有人的笔记都是不一样的。人们读的有可能是同一本书、听的可能是同一堂课,但是,每个人在理解了这本书、这堂课之后而产生的想法和疑问必定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结构和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这也是新的研究者可能做出创新性研究成果的根本原因。如果所有人对某一文本或特定知识内容的理解都一样,都产生同样的理解和看法;或者某一超级聪明的人能够超越所有其他人而给出某种标准答案,那么,学术就不可能进步,也不可能再有创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并不能带来根本性的创新。因为,人工智能只能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计算,充其量不过是旧有思维模式的不断叠加。笔记有繁有简,因人而异。最简单的笔记,可能只是在文本上勾勾画画,或者加上几个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像王路教授做的那样);而最繁杂的笔记也不可能是文本的完整再现,而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经过自己梳理过的思想。实际上一本完备的笔记(像赵敦华教授做的那种),完全就可以成为此后研究和授课的文本基础。笔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书,也是一本只有自己才读得懂的书(书店里时常会有“笔记类”考试书出售,在我看来这是很荒谬的)。它的作用在于帮助研究者回忆起相关的文献以及自己在阅读该文献时产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阅读者甚至可以用一整套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做笔记。在日后的研究中,通过翻阅自己的笔记,研究者得以找回当初的思路,并沿着这条思路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形成更深入的想法。而这些梳理过的深入想法则有可能成为一部著作、一堂演讲的核心思想。如果没有笔记,研究者读一本忘一本,听一课忘一课,最终两手空空,对于所要进行的研究将无从下手。由此看来,从学术进步的角度来说,记笔记是必要的,笔记的内容代表着研究者对旧有文献的理解和对话,这是任何人工智能设备都无法取代的。通过“记笔记”研究者将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一步步纳入自己的思想当中,甚至使其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栋梁和支柱。研究者记录下来的往往是那些自己最认同、认为最重要的信息,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过大脑的纯粹的“录入”不可能成为笔记,那是机器都可以干的活。或许,人工智能和人脑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写出独具特色的笔记吧?!今天是“世界哲学日”,我想给所有立志做哲学研究的青年才俊一个建议:想要做出有特色、有创新的学术成果,请拿起你的烂笔头(或者电脑),把自己头脑里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思想迅速地记录下来。相信,那些“星星之火”必将有燎原之日。相关阅读:人文研究从“文本”出发哲学本无用
2020年11月21日
其他

《正义论》:一书一世界

2002年11月24日,当代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与世长辞。全世界的学术同仁,甚至普通民众对此都感到万分惋惜。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哲学系攻读伦理学硕士。听到这一消息,心中未免遗憾惆怅。尤其是一想到,我刚排除万难从化学专业转入自己钟爱的哲学专业,政治哲学的当代伟人就离我们而去,就更觉悲伤。然而,令人庆幸的是,罗尔斯对当代学术和政治社会的影响并没有随着其生命的逝去而有丝毫的减弱。近二十年来,罗尔斯撰写的、包括《正义论》在内的多种学术著作一版再版,并被不断地翻译成世界各国的语言;在政治、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学术研究领域,与罗尔斯政治哲学思想相关的二手文献变得浩如烟海;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成为世界各知名大学课堂上教授的重要课程,其最重要的著作《正义论》成为学生们人手一本的必读书目;而且,不仅在学术界和课堂里能听到罗尔斯的声音,在更广范围的政治社会领域——在各国政要的演讲中,在改革者的申辩中,在普通民众的谈论里,无时无刻不在重复着罗尔斯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所做的辩护。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接受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戏剧性的“罗尔斯热”感到困惑:一个深居简出的学者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多的关注,他在书里到底说做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论断?《正义论》是罗尔斯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著作。然而,这本书非常难进入,即使对于专业的哲学研究者,阅读此书大概也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这也增加了罗尔斯的神秘色彩:研究者们人人都说自己读懂了罗尔斯,但互相之间却争论不休;业余爱好者们人人都买了一本《正义论》,却发现根本读不懂。我是从2012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正义论》原典选读”课程的,在那之前,我也经历了逐字阅读的痛苦。但当我把这种阅读搬到课堂上,在一种讨论和争辩的氛围中来阅读和讨论此书时,我和我的学生们却觉得豁然开朗。罗尔斯缜密的思索、审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难以驳倒的论证,甚至小小的瑕疵都在我们面前明晰起来。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描述这种阅读体验,那就是:罗尔斯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将我们带到人类社会这座宏伟的大厦面前,用激光笔向我们展示这座大厦的基本结构,那些灿烂的上层建筑的牢固的根基,以及如何建造这座大厦的各种可能性。并且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解释,哪些根基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哪些部分是要重点加强的,以及为何要如此设计。《正义论》是罗尔斯建造理想社会的宏伟蓝图。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这个蓝图并不是纯粹理想化的,而是在实实在在的地面上建造理想社会的蓝图。用罗尔斯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现实的乌托邦”(a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一位女哲学博士的求职经历

“她•哲学”:展示女性哲学家作品;为爱思考、讲道理的女性朋友们提供展示自己思想的平台。投稿信箱:herthinking@sina.com
2019年3月8日
其他

哲学本无用

近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北大副校长告诉你,哲学有什么“用”》。这其实是北大副校长王博教授在“世界哲学大会”商业哲学论坛上的致辞。不知被哪个公众号重新包装出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什么会用这个题目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有太多人困惑于“哲学有什么用”,听说北大副校长来回答这一问题,所以争相来听。我们很熟悉这样的哲学“启蒙”场景:一群被长篇大论、口若悬河哲学家所吸引,而最终只得到一句苏格拉底式的结论——“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的热心听众,忍不住向高深莫测的哲学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哲学到底有什么用?一些专业的哲学工作者会忙活着向哲学门外汉们解释,哲学能与哪些学科相结合,如何有助于澄清人们的思想,可以怎样批判现实……;或者干脆抛出一句“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语言游戏。然而在我看来,这些做法都是误入歧途,只能加深人们对哲学的误解,让那些想入哲学之门的人,离哲学越来越远。今日我做此文,就是想要以我的观点终止这种无意义的、误导性的提问和回答。希望人们在读了这篇短文后,不会再被“哲学有什么用”的问题绊倒,而能真正踏入哲学之门。我的回答就是:哲学本无用,何须勉作答。当人们说什么东西“有用”还是“无用”的时候,通常是相对于某个“目的”来说的。比方说,“钱”有用,那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买衣服、买食物、买药品、买车买房,实现我的种种目的。又比如,我有时候认为我的朋友有用,那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朋友可以帮助我实现某种目的(例如,借钱)。然而,我很难说我的孩子有“用”还是无“用”。因为,我不可能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衣服可以保暖、食品可以充饥、轿车可以代步、房屋可以居住,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都可以实现人们的某种目的,都是“有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确实没用,因为哲学关涉的不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问哲学有什么用,就好比问“我对我自己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是荒谬的,因为我自己并不是我实现目的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世间万物都可以为“我”所用,而“我”却永远不可能把自己当作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这就像我不可能将自己“卖身为奴”,将自己变成“会说话的工具”一样。因此,对于“我”来说,“我”是没有“用”的,有用的只能是那些对我的种种“目的”有帮助的东西。哲学的核心关涉的是人类的“目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哲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中体会这一点:化学研究不同物质化合分解的规律,并以此规律来研发制造各种造福人类的材料和药品。医学研究人类身体的结构和各种疾病的缘由,以求治愈疾病,给人们带来健康。经济学研究经济领域的各种规律,指导社会财富的增长。建筑学研究土木结构和艺术设计,为人们建造美观结实的房屋……。人类知识体系中的种种分支学科都有助于人们目的的实现,促进社会的进步,都非常“有用”。与众不同,哲学研究的却是人们的“目的”本身,而不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这其中既包括个人的“目的”,也包括人类社会的“目的”。人类发展各门学科,是为了增强实现“目的”的各种“手段”;对于人类的“目的”本身,始终是众说纷纭,而哲学正是要对人类的目的世界做系统的研究。人类社会的“目的”是什么,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回答;而“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除非在人们遭遇挫折的时候,也很少会引发反思。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似乎都很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人类社会的“目的”是进步,是财富的增长,是GDP;人生的目的是幸福,是赚钱,是成家立业,是儿孙满堂。暂且不说这些“目的”是否适用于所有人,单单对于这些目的的定义就会引发理论界的混战。举例来说,对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富有,有人认为是宁静的生活,有人认为是成功,有人认为是家庭和睦……人生在世,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不同的哲学家会阐述不同的人生哲学,给出不同的回答。这就是哲学要做的事情,属于哲学的研究领域。而哲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提供给人们的知识,是在人们确定了其目的是什么的情况下,才变得有“用”的。例如,我确定了我的人生目的是追求财富;所以,我学习炒股的相关知识,想以这些知识来达到我的目的。但是,如果我的人生目的并不是追求财富,那么炒股的知识对于我来说就没有太大用处。同样,人类社会的目的也是多样化而充满纷争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只追求GDP的增长。平等、正义、和谐、个人自由、少数人的权利……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厘清这些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澄清不同价值之间的纷争,以某种融贯的方式提出自己对于人类社会之目的的看法。当然,如果某种人类社会之“目的”以及其实现的方式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那么,哲学确实不再有用武之地;然而,在这之前,哲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总之,“哲学有什么用”是一个极具误导性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遮蔽了哲学的核心内容,抹杀了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有揶揄哲学之嫌,还将徘徊在哲学门前的男男女女拒之门外。遁入空门、悟得真经的慧能和尚曾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哲学来说,“最哲学”的问题是: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类社会的理想是什么、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至于哲学“有用”与“无用”,我只能说:哲学本无用,何须勉作答?!“她·哲学”致力于为爱思考、讲道理的女性朋友们提供展示自己思想的平台。投稿信箱:herthinking@sina.com
2018年10月19日
其他

人文研究从“文本”出发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现象世界的各种事实,而科学研究的目的则是要找出不同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并通过对这些必然联系的应用而为人类某福利。为此,科学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观察事物、测量事物、猜想事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并通过实验对这些猜想进行验证。例如,化学研究,化学家猜想两种物质发生反应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那么化学家就必须通过实验验证这个猜想。又比如,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有心理学家猜想小孩尿床与嫉妒父母对其他兄弟姊妹的爱有关,为了证实这个猜想就需要对有兄弟姊妹的孩子的尿床情况与独生子女的尿床情况进行比较,以推导出这两个事实之间的相关性。再比如,医学研究:如果医生猜想某一食物有可能导致癌症,就给小白鼠喂大量的这种食物,看看小白鼠是否会因此而患上癌症。如此等等。
2018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