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晓英语小站

其他

一次“翻转课堂”的尝试

us?(宋佳音)02学生的预习问题解决了,现在我要提出新的问题,并且丰富问题的句型和提问角度,增加问题难度。同时,注意增加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例如,我提问了“What
2020年4月27日
其他

世界读书日 | 23页第四行

世界读书日分享一份特别的作业23页第四行什么是“23页第四行”呢?在2016年4月23日,由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话题#23页第四行#,一天内点击量超过八千万人次,分享人数超过8万,稳登微博热门话题榜首,同时也被各大网络与网站转载。我还记得那一年的四月我在读的是东野奎吾的小说《白夜行》。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网友的分享,也认识和了解了许许多多的好书,被种草并下单了很多,顺利加入了被大家戏称的“抽丝小组”,因为“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哈哈!今天请同学们也来分享一下“23页第四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有哪些精彩的分享吧!五(4)班
2020年4月23日
其他

世界读书日 | 一张照片

世界读书日分享一张照片今年年初,新冠蔓延、武汉封城,在每天不断上升的感染人数的数据,和各种疫情消息铺天盖地将我们淹没的时候,总有一些闪光时刻,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微光,悄悄地照亮我们焦虑暗淡的心。照片里这位年轻人,他身处方舱医院的病床上。即使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他没有消沉,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这张照片在网络走红,网友们深受感动,并为这位年轻人取了个雅称“方舱读书哥”。我想,大家之所以被这张照片所感动,是这张照片让我们在焦虑恐惧的特殊时期,感受到了久违的平和与从容。后来,这位“读书哥”的身份,也被进一步的证实。他今年39岁,从武大博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目前是博士后,并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研究方向是高分辨冷冻电镜。在这个春节,本想回到家乡和父母团圆,结果他和父亲都不幸被病毒感染,成为了第一批方舱医院的患者的一员。他正在看的这本书,名叫《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在网上也掀起了一阵热议。甚至连该书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也在推特上转发了这条新闻。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想,这张照片就是给世界读书日一个最好的诠释。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位“读书哥”身上的镇定和从容,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他身上战胜病魔的决心,也在这个特别的2020年,给了我们一份特别的勇气。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考验,它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精神。疫情期间,听到不少朋友感叹:“感觉以前眼里的挫折啊,困难啊都不算什么,都是小事。只要能够好好活着,就是最幸运的事。”面对同样的处境,不同的心态带来我们不同的感受。比如在这次疫情之下,有的人心浮气躁、一蹶不振、自怨自艾;也有的人则坦然面对,积极应对,用心生活。你若问我“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我很难说出一个答案。读过一点书,走了一些路,看了很多风景,人们仍说“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许,我们读过的书,它的内容在我们的脑海中会逐渐被淡忘。然而,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正悄悄地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让我们能够像“方舱读书哥”一样,面对风雨,从容而勇敢。
2020年4月22日
其他

世界读书日 | 推荐一部纪录片

世界读书日分享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但是还有书籍》海报今天给大家郑重推荐一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这是一部2019年12月上线的纪录片。目前追剧人数已达54.4万,播放量超过800万。在豆瓣获得9.2分的高分,在B站更是获得了接近满分的9.8分。这部纪录片共5集,每一集30分钟左右,短小精悍,却令人回味无穷。本片讲述了图书编辑、翻译、装帧设计、藏书人、旧书店店主等一系列与书籍相关的人和事。看之前我也不相信,“严肃文学”、“古籍”、“二手书”等等这样的冷门又小众的题材,被拍成纪录片,居然能如此吸引人,让我在观看过程中无数次被有温度的人和故事所感动。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海报第一集《书海编舟记》。这一集是我的最爱,我反复观看了三遍。这一集的内容在这个漫长寒假里,点燃了我疯涨的阅读渴望。这个假期我耐心、用心读完了八本书,也写了不少读书笔记。更难得的是我又重新捧起大学时期两次尝试,却都以半途而废告终的《百年孤独》,并投入地、完整地读完了它。这一集讲述的是编辑和译者。什么是“书海编舟”?我们常常捧起心爱的书爱不释手,也常与好友分享或借阅,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忽略这些书籍背后的工作者——编辑与译者。是他们的工作,让我们的阅读成为可能。正如第一集开头介绍的那样:“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钻研着逗号句号的学问,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探寻文学的矿脉,他们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1第一集里的阵容分别有——“豆瓣秃顶会会长”、后浪文学主编朱岳,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以及北大外国语学院老师、《百年孤独》译者范晔。后浪文学主编朱岳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百年孤独》译者范晔第一个介绍的人物是主编朱岳。镜头前他穿了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上面印了四个字“精神恍惚”。当他自嘲说做梦都是卖不出去的纯文学,每天的头发都因焦虑而减少,屏幕前的我哈哈大笑。是的,从朱岳“聪明绝顶”的大光头我们不难看出编辑工作的难处,哈哈。他说编好了一本书换了一副眼镜。为了不让好作品蒙尘,他四处奔走。但是这一过程却无比艰难,跟100人介绍没有一个人愿意要。让自己的哥们帮忙推,没想到只得到了对方的一句“我不看”,气得朱岳拉黑了好友。从朱岳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又丧又燃的反差感。这种感受也让我对编辑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纪录片在介绍朱岳的时候,有这样一句旁白:“他希望以好作品,来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这句话让我心中反复回荡,并升腾起深深的敬意。片中总结:“在被一些人视为夕阳产业的出版业,仍有无数像朱岳一样的编辑,坚守着文化的阵地,编织着思想的载体。从一字一句的校阅,到挖掘优秀作品,他们的工作琐碎繁杂,却意义非凡。”同样让人敬佩的,还有中华书局的古籍编辑俞国林。他的工作是把过去那些有价值的史料、日记,编辑、整理成书。在俞国林看来,要成为一个好编辑,除了要具有渊博的学识、甘于坐冷板凳的耐心,还需具备敏锐的眼光。片中介绍,俞国林在阅读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史六十年》时,偶然发现其中一页印有西南联大总务长郑天挺的日记,他萌生了出版郑天挺老先生日记的念想。经历了十多年的曲折与努力,终于在2018年1月,《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正式问世。这套书从1938年到1946年,几乎贯穿整个西南联大时期,不仅是一本郑天挺的个人日记,更是一部全面的西南联大史。下一个出场的人物是范晔。提起范晔可能大家立马就能想到他翻译的《百年孤独》。译者和编辑一样,也是和孤独相处的工作。据说,当年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一度掀起了“马尔克斯热”。这也导致《百年孤独》曾经出现过十几个未经授权的中译本。1990年马尔克斯曾来北京和上海访问,书店随处可见擅自出版的《百年孤独》给他留下了糟糕的印象。他说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其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终于在2010年老先生准许中国出版《百年孤独》,而范晔则是首个正式授权中文版的译者。在查阅了无数资料,夜以继日苦熬11个月后,《百年孤独》中文版终于面世。范晔说:“和文字缠斗,与自己作对。文学翻译是一种艰难的快乐,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快乐。”在重读《百年孤独》的过程中,我也无数次体会到马尔克斯大师级的文笔,以及范晔扎实厚重的语言功底。真的是我人生永远仰望的高度。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讲述了藏书家和书籍之间的奇妙缘分。还有,带着书籍去旅行的Lulu和蜗牛,真正生活在“诗和远方”的简单浪漫里。第三集《绘本中的奇妙世界》,介绍的是五光十色的绘本世界,以及用绘本开启孩子的阅读之路。这一集里有几个小故事让我观看过程中几乎要落泪。绘本,是成年人给儿童的礼物,也是我们打开儿童世界的钥匙。“绘本就像抛向远方的锚,能为孩子们漫长而未知的人生旅程指引方向。”这部纪录片的导演罗颖鸾说:“生活是一颗随时爆炸的原子弹,阅读是一座随时携带的避难所。生活烦杂,喧哗,吵闹,一地鸡毛,但是还有书籍。”2020已经快要过去三分之一了,一切都好像不是很尽如人意。可是,无论世界如何给我们以重锤,无论时代如何喧嚣,无论人心如何焦虑,但是还有书籍。这种纯粹的、理想化的、与成功学和金钱无关的幸福感,似乎让我拥有了一种可以抵抗时间、抵御彷徨的能力。这种感受正缓慢地、轻盈地丰富着我的内心,并让我柔软、坚韧、快乐、平静,这是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一首诗“但是还有书籍作者:米沃什
2020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