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焦作

其他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失能有护!全面打造医养结合焦作模式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课题组一行5人对我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走访。通过两天的调研,课题组对我市开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那么,我市在医养结合方面实施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医养融合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政府保基本兜底线、市场调结构促需求”的发展理念,以医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医养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不断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解决健康养老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班子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建立“卫健牵头、部门联动、财政保障”横向协同联动、市县乡村纵向衔接贯通,制定完善“1+9”保障政策体系。我市还将医养中心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五位一体”督查范围和市政府“1+10+N”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市政府拿出5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推动工作有效开展。我市持续推动资源融合,印发指导性文件,要求县级至少建设1个不低于100张床位的综合医养中心,乡级每5万人建设1个不低于40张床位的区域医养中心。组建医共体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475个,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与121家养老机构、181家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13家农村幸福院全面开展医养签约服务。明确医养中心建设“五个统一”,构建医养中心运营“五项流程”“十项制度”。我市全面打造医养结合的焦作模式,创新推出:“两院一体”型,即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敬老院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照料等医养结合服务;“医中办养”型,即由医疗机构新增养老服务,形成以医促养、以养助医的的运营模式;“养中办医”型,即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机构,为入住人员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为满足全社会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我市加快推进医疗机构转型居家社区医养发展,全市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增加养老服务执业范围,突出医疗特色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加强典型示范带动,推动我市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其中,焦煤中央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温县人民医院、焦作蕾娜范护理院等机构,入住老人人数比2021年初增加23.75%,受益人群满意度提高5个百分点。做到了
2023年6月8日
其他

河南首家!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医学中心揭牌!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焦煤中央医院合作建设的“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医学中心”在焦煤中央医院揭牌。这是我省首个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医学中心,是我市医疗学科建设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副市长薛志杰与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刘笑天共同为焦煤中央医院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医学中心揭牌。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小亮等出席揭牌仪式。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体医院,一直积极探索推动国家骨组织移植和再生技术转化,积水潭医院的骨组织库成立至今已经有二十余年,多年来配合临床治疗为骨肿瘤、骨折等骨钙缺损患者提供服务。焦煤中央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养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是河南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焦作市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焦作市显微外科诊疗中心。焦煤中央医院骨组织与再生技术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北京积水潭医院与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就国内骨科医学的发展,建立起更紧密、更持久、更长效的合作关系。北京积水潭的新技术、新业务将在焦煤中央医院得到应用,同时双方将聚集多学科领域专家,为骨组织移植和再生技术的转化提供诊断、咨询、规划、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冯小亮希望焦煤中央医院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加强学习交流,提升医疗技术,再造发展优势,不断提高合作质量和体量,为三方发展注入更多能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前沿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焦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焦煤中央医院骨组织与再生技术转化医学中心围绕“一院两库三平台”建设理念
2023年6月5日
其他

国家卫健委课题组调研我市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情况

5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体系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芳带队的国家卫健委课题组一行5人莅临我市调研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小亮出席座谈会。据了解,此次国家卫健委调研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各省份在开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中的主要做法,能力现状和进展成效,总结亮点、经验和问题,课题组拟于东中西部选择典型省份开展调查研究,以推动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焦作市被推荐为典型省辖市接受国家卫健委课题组调研。座谈会上,课题组听取了焦作市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情况汇报,听取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武陟县的工作汇报,并与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长期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统筹,强化部门联动,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牢固树立“政府保基本兜底线、市场调结构促需求”的发展理念,以医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医养服务体系,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能有护”,形成了具有焦作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调研期间,课题组还先后到武陟县大虹桥医养中心、龙泉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武陟县养老中心、龙源街道徐岗幸福院,解放区电务医院、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焦作益禾康复医院、龙佰国际康养城等地,对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进行实地调研。(王冰
2023年6月1日
其他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

5月31日,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副市长薛志杰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小亮共同揭牌。市委编办主任刘淑萍宣读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文件。焦作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干部和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班子成员参加揭牌仪式。成立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疾控体系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快推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迈入新征程,这是我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塑权威高效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健康焦作建设的又一关键性步伐,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现实需要。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将以此为契机,坚持政治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力求新突破,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健全完善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扎实做好重大传染病监测防控,全面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锐意进取再创辉煌,为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冰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加强项目质量管控 提高监测质量水平!我市举办2023年职业病防治项目启动会暨业务培训会

为扎实做好我市2023年度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监测质量和水平,确保完成年度任务,5月25日至26日我市举办了2023年焦作市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启动会暨业务培训会。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监督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诊断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及市疾控中心、市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相关业务人员共约12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肯定了2022年各项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并针对我市2023年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从认清形势,明确职责、加强学习,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确保效果3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会议指出,职业病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机构要在项目工作的引领推动下,以实际行动推进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会议部署了2023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以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等工作并解读其相关实施方案。会上,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专家以及我市有关专家受邀围绕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项目等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培训结束后现场对参培人员进行抽查考核。为树牢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健康企业的建设,会议还邀请省劳动卫生知名专家刘涛主任对全市55家企业负责职业卫生的管理人员进行《健康企业创建》等方面的培训。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全面高质完成我市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更好地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冰/文、图)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我市将开展“规范托育服务中原行”系列宣传活动

根据省卫生健康委的统一安排部署,自本月起,市卫生健康委将以“普惠托育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学知识 练本领 强技术 夯基础!市卫生健康系统启动卫生应急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今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为全面提升我市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市卫生健康委从5月起,在全市卫健系统开展卫生应急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树牢“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卫生应急管理水平,更好的做好重大事件医疗救援工作。活动自本月启动至10月底结束,将分层次、分区域、分专业组织开展卫生应急队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练兵比武队伍范围涉及全市各级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突发传染病防控队伍、突发中毒事件、核和辐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比赛项目包括:强化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实操技能培训,开展演练拉练、“百场”卫生应急基本技能普及、比武竞赛等活动。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突出学训融合、案练一体,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类型,制定完善应急演练方案,细化练兵比武内容、标准和要求,开展全要素全流程演练,掀起学理论、练技能、展形象、比水平的热潮,促进各类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水平和救援能力不断提升。(王冰/文)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合理用药 “药”有所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巡讲活动圆满收关

5月18日,由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临床药学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的全市合理用药进基层巡讲活动走进武陟县,开展合理用药专业知识培训,该县村卫生室、诊所等医师参加培训。至此,我市在两年时间内,通过两轮巡讲活动,共举办合理用药知识培训18场,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800余人。为加强基层药品管理及使用,推动全市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市卫生健康委、市临床药学质量控制中心联合开展了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巡讲活动。为增强培训实效,市卫生健康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基层药学专业人员缺乏、能力不足、参加培训机会少、合理用药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组织专家认真分析基层现状,精心设计准备课件,为基层药学人员量身定做讲课内容。两年来,共分两轮次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合理用药巡讲,巡讲范围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800余名药师、2000余名村室诊所的医师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和药品管理水平,提升基层药学人员的业务水平,推动全市合理用药工作更上新台阶。(王冰/文、图)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市卫生健康委认真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

按照全市政务服务“四进”活动统一安排。5月18日,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小亮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政务服务“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冯小亮采取亲身办、陪同办和现场办等方式,全流程体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从业务受理、咨询辅导、告知服务、网上审批、事项办结等环节,体验“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表申请、一次办好”的“一站式”闭环服务。在体验过程中,冯小亮通过现场“把脉问诊”,“零距离”了解办事单位和群众“堵痛难”问题,推动办事流程再优化、办事服务再提速、办事单位和群众满意度再提升,深入了解“减证便民”情况,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他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和办事环节,压缩办件时间,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努力做到一张申请表即可办结。他详细了解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对窗口在工作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优质服务,并在四月份月度考核中取得红旗窗口荣誉表示肯定。他要求大厅窗口,要立足本职,主动做“服务医院、服务医师、服务群众”的服务型机关模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办事单位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最后,冯小亮表示,市卫健委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清单之外、大厅之外、平台之外“三个无审批”,让单位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王冰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焦作市卫生健康委这项工作获省卫生健康委表扬

近日,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传来消息,焦作市卫生健康委荣获2022年全省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焦作市卫生健康规划工作在医疗卫生规划、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规划引领作用明显,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医疗卫生灾后重建工作圆满完成,保障全了市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希望受表扬的单位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各地、各单位要以先进为榜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健康河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王冰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体医融合”发展 运动促进健康!焦作市体育医院挂牌成立

“体医”融合发展,运动促进健康。5月17日上午,焦作市体育局与焦作市中医院共建全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框架协议签约暨焦作市体育医院揭牌仪式在焦作市中医院举行。“体医融合”在我市医疗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新时代我市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强调,“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大健康作为最突出的新兴产业,跨界融合是最重要的路径。如何加快全民健康建设,如何跨界融合?焦作迈出实质性探索步伐——“体育+医疗”融合。体医融合,即通过体育与医疗卫生系统的资源整合与相互协同,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提升健康服务效率,最终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推动体医融合是实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两大战略的共进策略和重要路径,是新时代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天上午,副市长薛志杰出席活动,并与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小亮,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邓耀河等,到该院运动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运动教学区进行实地调研。邓耀河与冯小亮共同为焦作市体育医院揭牌。冯小亮说,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和焦作市体育医院是体医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手段。焦作市体育医院是我市首家体育医疗专科医院,标志着我市“体育+医疗”深度融合模式迈出了第一步,开创了我市“体育+”创新模式的先河,同时也是我市第一次“体育+”模式落地的应用场景的生动诠释。未来,焦作市体育医院将担负起辖区内专业运动员和健身群众的训练医疗保障和训练康复保障职能,通过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为目标人群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理疗,缓解或者消除训练对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深挖体医融合的内在潜能,为构建全民健身与健康服务体系贡献焦作中医力量。揭牌仪式上市中医院与市体育局签署了《焦作市体育局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如何应对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焦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成员、市疾控中心专家解答

“五一”过后,一些朋友发现家人、朋友和同事陆续有人“阳”了或是“二阳”。还有一些人出现发热、咽喉疼痛等感冒症状,怀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针对公众关注的这些问题,焦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成员、焦作市疾控中心流行病专家就近期疫情形势和如何面对新冠病毒感染作出解答。关注一:“五一”过后,感觉身边陆续有人“阳”了,是不是又一波疫情来了?从国家疾控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看,“五一”前疫情已有缓慢上升。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会随时间出现衰减,我市多数人群在去年12月份曾经感染过,距今已超过4个月。今年“五一”期间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强,造成病毒传播机会加大,近期我市报告病例数有所增加,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小幅回升,但由于既往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绝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人群免疫屏障仍然存在,因此,不会出现像去年12月份那样的大规模集中感染。目前,我市疫情仍以局部散发流行为主。根据疾控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报告病例中大多数为此前没有感染过的“初阳”人员,90%以上为轻型病例,没有重症病例。关注二:当前我市主要流行毒株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市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目前,我市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与国家和全省一致。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BA.5或BF.7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流行株。但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XBB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我市目前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也可印证这一特点。关注三:现在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应该如何应对?从临床表现来看,无论是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首次感染,目前看来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重症病例很少。提醒大家,一旦感染无需恐慌,注意对症处理,不要带病上学或工作。居家自我照护期间减少与他人接触,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全程佩戴口罩(N95/KN95或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避免或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此外,我们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因为无论是首次感染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让这些人群面临高风险,所以这些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感染要及时就诊,关口前移、早期干预。关注四:“初阳”、“二阳”有何区别?“初阳”是指第一次被新冠病毒感染,“二阳”是指初次感染后几个月又一次被新冠病毒感染。“初阳”、“二阳”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二阳”症状通常比“初阳”轻,病程短,恢复快,只有少部分的病例需要到医院采取医疗干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的症状采取休息和对症用药都可以缓解消失,不用特别担心。关注五:“二阳”的可能性有多大?随着时间推移,“初阳”后获得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冠病毒依然在不断变异,其免疫逃逸能力、传染性可能不断增强。因此,未来几个月里出现“二阳”的风险增大。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周报,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明显增加。如果本身免疫力较弱,那么可能距离前一次感染不到6个月,就会有“二阳”的风险。这也是近期出现“二阳”的原因。关注六: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就是“阳”了吗?答:除了新冠病毒外,如常见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甚至肠道病毒等其他传染病病原均可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应以抗原或核酸检测为准。如果有诊治需求,可以自行检测抗原或到医院做核酸检测。关注七:哪些是高危人群?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无论是首次感染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让这些人群面临高风险,所以这些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感染要及时就诊,关口前移、早期干预。关注八:如何预防“二阳”?常通风:每天可通风2至3次,每次30分钟。勤洗手:外出归来时,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液)规范洗手。戴口罩:去医院就诊、前往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时佩戴口罩。重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与出现呼吸道症状者保持距离。打疫苗:及时完成新冠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调整心态,提高免疫力。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各国要从应急模式过渡到新冠疫情与其他传染病一同管理,不能停止工作。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疾病危害仍然存在。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在保障群众健康的同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要继续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有效掌握病毒变异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增强医疗资源储备,提高临床救治能力。要继续加强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等重点场所人员健康监测。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防控工作。我们请来了: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先生;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先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先生。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新华社记者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决定主要基于哪些方面考虑?谢谢。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谢谢你的提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对疫情的流行态势、病毒变异特征、人群免疫屏障和系统的应对能力建设这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当前疫情的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和持续下降状态。第二,虽然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有些变异株出现了免疫逃避能力增强的情况,但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致病力、病死率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第三,虽然全球疫情风险仍然较高,但人群通过自然感染和主动疫苗接种的免疫,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免疫屏障。第四,三年多来,各国都加强了医疗救助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防控设备、疫苗药品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在持续加强,大多数国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防控能力。综合这些因素,人群和卫生系统的抵抗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了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符合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这一事件是严重的、突发的和突如其来的;二是疫情可以通过跨境跨国的传播;三是需要世界各国协调一致的国际反应,来应对这种事件的危害。综合评估认为,全球的新冠疫情达到了《国际卫生条例》关于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谢谢!凤凰卫视记者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新冠病毒流行结束了呢?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呢?谢谢。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谢谢你的提问。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了,更不意味着我们对新冠疫情就可以放任不管了,而是表明,以人类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危害,还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以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接下来还要继续坚持必须的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开展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需要进一步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监测能力,合理布局监测哨点,做好预警和风险的研判工作。二是继续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乃至更有效地防控疫情的传播,都是有价值的,需要予以坚持。三是继续强化临床管理和救治能力,特别是对重症的救治能力。四是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加强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相关物资储备等。五是加强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公众应继续保持好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谢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今年的“五一”假期期间人员流动是比较大的,请问节后全国疫情形势如何?另外,根据研判,是否会出现聚集性疫情?谢谢。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谢谢您的提问。近期,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显示,“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但各地在院重症病例数均未出现大幅增加,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也未受到影响。总体来看,国内疫情目前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各地医疗服务秩序正常,全国未出现规模性疫情。专家研判认为,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人群免疫力衰退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当前我国的人群总体免疫保护水平仍然较高。“五一”期间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强,客观上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机会,预计“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救治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的冲击。谢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近期有不少群众反映自己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请问,如果的确二次感染了,或者是有感染新冠的相应症状,例如咽喉疼痛等,公众应该如何应对?谢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重症的病例目前还很少,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一旦感染不要恐慌,对症处理,同时仍然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戴口罩,避免或者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第二方面,我们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避免感染或者减少感染的风险。因为无论是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使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面临着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所以我们强调,对老年人、有基础病的,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措施包括:(1)建议在社区层面上发挥社区医生或者全科医生的力量,以及信息化系统、人工智能多种途径,建立所辖区域的老年人、高风险人群的台账。(2)一旦这些高风险人群患病以后,要及时跟踪监测,早期抗病毒治疗。(3)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以后加强监测,如果出现低氧等情况,要及时氧疗,无论在社区层面上还是医院层面上,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置。(4)目前医疗机构重症的救治能力较充分,所以一旦有重症病人,及时住院或ICU治疗。刚才提到咽喉痛,其实原因很多,新冠可以,流感也可以,很多细菌感染也可以,所以要区别对待,如果是新冠,就按新冠治疗,如果细菌感染,必要时可用抗生素。谢谢!健康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世卫组织在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也提到各国是时候将防控新冠疫情从应急模式过渡到管理其他传染病一样的阶段了。请问我们国家在三年的抗疫实践当中积累了哪些经验?对今后防控传染病有哪些借鉴意义?谢谢。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谢谢你的提问。回顾这三年多来,中国疫情的防控工作,主要有一系列的经验,可谓可圈可点,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首先,我们国家制度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抗疫的理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确立防控策略和措施等一系列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是医疗救援、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这些方面的一些大协同,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每一个个体,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一些机制和体制方面的优势。第二,人民的力量。我们中国的老百姓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每个人都在全力抗疫,从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到主动采取一些防控措施和行为,体现了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了高度的利他主义精神。第三,专业的力量。卫生健康系统不论是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还是在医疗救治战线,充分展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生健康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发挥了崇高的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地奋战在抗疫和救治的第一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第四,科技的力量。科学技术是战胜疫情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中国的科技不论是疫苗的研发、药物的研发还是检测试剂的研发等,都在进一步完善,无不体现了我们科技的优势。加强对重大疫情科技的研究,做好相关关键技术的储备研究,乃至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我们的远程医疗技术,可以有效保证疫情防控,同时保障日常医疗需求。又比如,我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对感染者的管理,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效率。第五,团结的力量。疫情的防控,特别是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全球进行有效的团结和协作,才能有效应对疫情,共同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第六,基层的力量。在这次疫情应对上,基层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年的疫情防控中,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通畅和有效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良好的社区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将疫情防控工作有机地和基层治理工作进行了结合和融合,创造了中国的经验。我想,今后不论是对重大疫情的防控,还是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包括对慢病的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第七,中医药的力量。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防结合的优势。第八,沟通的力量。唯有良好的沟通,才能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配合,才能有效地防止信息流行病。从我们的宣传、媒体的教育,以及各个方面的沟通工作,向老百姓传递正确的知识,来教授适宜的技能,在疫情防控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谢谢!人民日报记者近期,我国新冠疫情的主要流行株有哪些?这些流行株的致病力和传播力有哪些特点?谢谢。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构成也受国际影响明显增大。从监测数据看,今年4月下旬,在输入病例当中,XBB系列变异株的构成已经达到了97.5%,与全球的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保持一致。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自今年2月份明显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目前,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经变成XBB系列变异株。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的流行株。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变异株在内的正在流行的这些变异株,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变化。我们将继续做好哨点医院确认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变异株的监测工作,特别是重症、死亡病例和特殊人群的变异株的监测,会同海关部门做好输入变异株的监测。同时,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哨点医院、发热门诊,还有重点场所、城市污水等开展疫情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风险信号,各地的疾控部门将会边核实、边评估、边预警、边处置。此外,我们还会会同多部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切实回应社会的关切。在此,也呼吁大家要保持已经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科学看待疫情,既不要过于恐慌,也不麻痹大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谢谢!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请问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决定,将在全球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说在出国旅行、留学等方面会有哪些变化?这对于我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谢谢!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谢谢你的提问。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国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这将进一步减少和消除跨国交通、贸易、旅行、留学等方面的限制,增加全球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的便利性。对于我国来说,此次调整,一是有利于我国的国际交往,包括贸易、旅游、学术交流、留学等等,减少此前因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不便。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新冠疫情完全放任不管,还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更加有效的、更具备成本效益的措施,来防止疫情的蔓延和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谢谢!中新社记者当前,我国对新冠仍实施“乙类乙管”的防控措施,随着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问下一步防控等级是否会有相应的调整?谢谢!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谢谢您的提问。去年11月份以后,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基础等因素,我国相继出台了“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第十版防控方案等政策文件,并自2023年1月8日起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决定性胜利。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新冠疫情还未结束,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继续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的防控要求,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我们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工作的需要,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目的就是确保不出现规模性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谢谢!香港经济导报记者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当前正值春夏之交,是传染病高发的阶段,请问公众应该防范哪些这个季节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提示?谢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夏季的传染病,一般来讲,像流感这类呼吸道传染病会减少。新冠这个病虽然也是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但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所以夏季仍然会出现新冠的传播和疫情的发生。另一方面,夏季的时候,通风比较好,户外活动比较多,不像秋冬季这种封闭的空间更利于病毒的传播,所以在夏季,应该说新冠导致的大规模疫情的风险比秋冬季要低一些,但是我们也不能大意,还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当然,随着抗体水平的下降,人的免疫力下降,尤其是针对新冠的免疫力是下降的,就可能出现一些二次或者重复感染,尤其是新的变异株出现,更是容易出现一些新的疫情,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刚才提到的这些重症的高风险人群防护。第二方面,夏季的传染病主要是消化道传染病流行,包括细菌性痢疾、伤寒,各种肠炎等,在夏季非常容易出现,在这里也呼吁各位要预防夏季传染病的流行。实际我们在新冠期间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比如手卫生等,是可以有效防范消化道传染病的。所谓消化道传染病就是病从口入,病人通过粪便、呕吐物排出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等,还包括人们不洁的饮食、水源污染或者经过虫媒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我们要做好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像手卫生,是可以有效地降低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的。当然,我们在夏季的时候要注意,外出就餐的时候,生冷的食品,包括凉拌菜、生食的果蔬,都可能导致消化道传染病的流行,要做好这方面的防控。谢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随着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抗疫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请问在过去三年的实践当中,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了哪些贡献?谢谢。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谢谢你的提问。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中国始终担当尽责,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做到了“五个率先”:率先同各方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经验;率先向各国大批量提供抗疫物资;率先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提供疫苗帮助;率先对外派遣医疗专家组;率先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本着依法、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了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中国为国际社会的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的研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中国在努力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竭尽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帮助。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次抗疫医疗专家组。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的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和知识产权的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的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次的新冠疫苗。面对新冠疫情,国际合作始终是中国不变的选择。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处置了100多起国内聚集性疫情,也为国际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用切实的行动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我们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谢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4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提到,近期个别地区疫情小幅上升,请问公众需要做好哪些防护?谢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正像刚才讨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既往感染或者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或者抗体水平会逐渐衰减,保护力也是逐渐下降的,所以面临着二次感染甚至重复感染同一个毒株的问题。第二方面,病毒不断变异,而变异株常常具有免疫逃逸的特点,也就是对既往建立的免疫屏障可以突破,所以可能造成新的变异株的感染,这也是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XBB变异株,它的传染性强,可以导致更多的人出现感染的风险。但是,尽管传染性强,但致病力没有增加,所以大家也不用恐慌。但是我们仍然强调,从临床角度要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就是那些高龄的老人、有严重基础病的,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人群,要特别关注。这样的人群,如果要外出或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尤其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地方,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戴好口罩。同时,像手卫生、社交距离仍然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办法,所以我们还是强调这些脆弱的人群要做好防护。同时,对高风险人群,没有接种疫苗的,还要建议接种疫苗,有效地预防重症的发生。谢谢!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谢谢,最后再提一个问题。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交流的一些限制措施将会减少甚至消除,这是否会增加我国境外输入的风险呢?又需要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加以防范呢?谢谢!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提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卫生紧急状态已经结束,但新冠疫情还未结束,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仍然存在,国际交流限制措施的减少将促进中外人员流动,但可能会加快病毒的输入和传播。为降低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疫情监测分析。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落实好病毒变异、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城市污水、社区监测等多渠道监测任务,做好医疗机构就诊情况的监测,持续开展发热诊室、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监测。及时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强化综合分析,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二是要做好外防输入。强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的监测,规范地处置国外新型变异株可能造成的聚集性疫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严防境外输入疫情和新型变异株造成我国疫情大幅反弹的风险。三是要做好重点环节防控。要聚焦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单位的防控,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指导做好学生的晨午检和症状监测,严防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指导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做好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的风险。同时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主要是要不断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接种率,推进新冠病毒未感染人群和已感染但未完成基础免疫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补齐人群的免疫差距。四是要做好宣传倡导。刚才各位专家也提到了,倡导公众继续保持三年以来形成的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要保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就诊。谢谢!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介绍了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有关防控工作的相关情况,再次感谢各位。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2023年5月1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出彩焦作人”第七届最美护士揭晓!

今日,“出彩焦作人”第七届最美护士评选结果揭晓,屈辉等10人获评“出彩焦作人”第七届最美护士称号,张晓萍等13人获评“出彩焦作人”第七届最美护士提名奖。下一步,将深入宣传推介我市优秀护理工作者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弘扬护理职业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在第112个“5.12”
2023年5月8日
其他

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急救先锋”——记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党支部书记、急诊医学科主任王旋麟

32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急诊科的岗位上与死神赛跑、与病魔较量,用过硬技术和无畏担当,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重获新生。他,就是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党支部书记、急诊医学科主任王旋麟。河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改选会议合影(王旋麟在第一排右五)疫情防控期间,作为焦作市新冠肺炎治疗组专家,王旋麟义无反顾地走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带领急诊科高效应对重症救治高峰,不断奔波于兄弟医院指导相关救治工作。2021年12月,焦作市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并挂靠到该院,王旋麟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就在前不久,河南省医学会完成急诊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的换届改选,选举产生第九届委员会及领导班子。作为焦作市唯一入选的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王旋麟将加强全省急救医学学术交流,进而推动全市急救事业更上新台阶。“医”心向党践初心“我是党员,我先上”是王旋麟面对困难时最响亮的回答。“我是一名急诊医生,也是一名党员。在患者需要我的地方,在党需要我的时候,我都会冲锋在前。”王旋麟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还以实际行动向党深情告白。2022年12月,疫情防控进入以医疗救治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急诊医学科压力骤增。因诊治阳性重症患者较多,加上过度疲劳,王旋麟很快被感染,高热、咽痛……即便如此,他仍然不停地通过电话与科室保持联系,协调收治重症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的第三天下午,他拖着因发热而疲惫的身体来到科室,与团队一起对两名新冠病毒感染危重患者进行抢救,他用嘶哑的声音有条不紊地下达着急救指令,直到两名患者被成功抢救过来……与此同时,他还心系科室医护人员的身体状况,对于因感染新冠病毒出现身体极度不适的同事,他第一时间送去关心问候。在他的感召下,该科医护人员都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确保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王旋麟的带领下,该科配合全院以最快速度实现有序转段、平稳度峰,充分展现了医者担当和白衣天使的大无畏精神。对此,《人民日报》以《疫情中焦作二院的急救底色:争分夺秒为初衷》为题刊发了该院微信公众号文章,引发社会广泛好评。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是医院最前沿、最特殊的一个科室,忙碌、高压、高风险,我们时刻绷紧一根弦……”王旋麟感慨地说,每次和同事在“战场”上并肩战斗,从死神手里把病人的生命抢救回来,他就觉得无比幸福。正是怀着这样的幸福感,让王旋麟这名“急救先锋”在面对急救重任时甚至忘记了死亡的威胁。在一次高速公路救援中,王旋麟和同事正在紧急抢救时,一辆货车因刹车失灵朝他们冲过来,来不及闪躲的王旋麟距离死亡只差10厘米……2020年年初疫情发生后,人们处于极度恐慌状态,王旋麟用坚守铸就了“急诊战场”上最坚实的盾牌。大年初三晚上,该科收治一名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接到同事的电话后,他立即奔赴医院,毫不犹豫地走入封控科室,指挥相关治疗和抢救工作,值班医护人员看到他进入科室的那一刻,无不眼含热泪,因为和他在一起,大家就有了主心骨。疫情防控期间,王旋麟带领医护人员规范转运发热患者,筛查疑似病例,抢救重症发热患者,并多次派人支援郑州及各县(市)防疫抗疫工作。由于工作劳累,王旋麟两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为加速提升整体救治水平,他提出急诊医学科实行一体化管理和团队值班责任制,医疗与护理精诚团结,分工合作,形成了急危重症患者接诊、抢救、住院的全流程管理,使急危重症患者院前与院内救治做到“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为了争分夺秒抢救患者,该院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为患者开启,许多急症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24小时×365天,是急诊科的上班时间。对于王旋麟来说,他已记不得有多少个节假日无法陪家人一起度过,因为节假日是他们更为忙碌的时候。“医生的职责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性质,我只能舍小家为大家了。”王旋麟笑着说。急救技能的“公益教官”日常生活中,如遇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单靠等120急救还远远不够。如果人人都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就可以有效利用从“向120呼救”到“救护车到达现场”这段最佳抢救时间,从而为专业抢救赢得时间。正是见了太多的急危重症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丧失生命,王旋麟对公众急救知识的缺乏感到忧心。于是,他决定做一个急救技能的“公益教官”,向公众传授急救知识和技能。近年来,他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发布了500余条急救知识,同时他还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分享自己遇到的病例,发布健康提醒。工作之余,他还带领团队在公共场所摆“急救地摊”,免费教大家急救知识,传授救命技能。“急救地摊”前,前来学习的市民络绎不绝,他和团队把模拟人摆在地上,讲解并演示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烧伤、溺水等危急情况下的专业急救技能,以及骨折的包扎和止血、扭伤处理等急救知识。如此新颖的急救培训方式,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仅2022年,王旋麟带领团队开展了16场急救技术培训,受训人员达700余名。“全省卫生应急先进个人”“河南省急诊抗疫先锋”“焦作市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焦作市应急医疗救治先进个人”……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王旋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铿锵足迹。光环之下,是三十二年如一日的精勤不倦,是对职业的热忱和对生命的敬畏。对于急诊医学科今后的发展,王旋麟初心不改、信念弥坚:“唯有实干,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才能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朱传胜/文)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5月5日
其他

焦作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委机关党建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4月27日,焦作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到西大井、武钢社区、十二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西大井是以百年煤炭工业遗存和“特别能战斗”精神红色文化为底蕴的工业红色旅游景区。大家先后参观了王封矿井井架、英福公司发电机房、中共焦作矿区工委旧址、红色小礼堂等8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建筑,充分领略焦作城市文化的厚重底蕴,了解波澜壮阔的焦作革命斗争史。在中站区龙洞街道武钢社区,参观了山阳刺绣和红色纪念馆,红色纪念馆,纪念馆内庄严肃穆,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生动地再现了新中国建设以来的发展历程。在十二会村,大家了解了焦作人民用满腔热血谱写无限忠诚,用无私牺牲赢得革命胜利的光荣历史。在宣誓环节,面对鲜红的党旗,大家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入党初心,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此次红色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深刻领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奋力担当作为,高质量推进健康焦作建设。市委巡察办党支部、市委第七巡察组临时党支部、市卫生健康委机关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市中心血站优秀党员代表参加了活动。(王冰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我市推行七大举措 力促便民就医少跑腿

一站式会诊转诊服务、门诊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近日,市委改革办、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发文,在全市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和三级公立医院中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七大举措,优化服务流程,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市县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推行的七大举措分别为●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院内智能导航服务●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服务●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诊间支付服务●病区结算服务●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围绕便民这一核心,我市结合实际,对接群众就医服务实际需求,细化了具体服务内容,动员各医疗机构创新服务理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和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扎实推动各项便民举措落地见效,解决好群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推行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即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畅通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开展院内多学科诊疗模式,提供一站式会诊转诊服务。对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充分发挥医疗联合体协调联动的作用,及时采取线上或线下的形式,请求上级医院组织专家会诊。需要上转的危急重症患者,首诊医院负责与上级医院做好车辆、病区、床位等工作对接,协助患者办理医保转诊手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推行院内智能导航服务,即引入医院智能导航系统,开通手机APP、支付宝小程序或公众号导航功能,在医院各楼宇大厅、病房、连廊等设置醒目标识或电子导航看板,或在院内自助机增设导航模块,为患者提供就诊区域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实时路线查询、动画演示、语音播报等服务,满足患者院内导航、定位等需求,帮助患者快速精准找到就诊区域,引导患者及家属有序停车。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出机器人服务,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导航方案。推行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服务,即改善医技检查科室就诊秩序和工作流程,建设医技检查集中预约信息平台,对门诊及住院患者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分时段、分类别及分专业预约,统筹安排检查时段,多个检查项目尽可能一次性完成。对B超、CT、MRI等检查项目实施分时段预约检查,减少病人等候时间,24小时内完成医技检查。检查检验结果实行电子化流转和共享。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即积极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建档、挂号、诊间结算、取药、报告打印以及购药等就医全流程应用,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广医保移动支付和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应用,实现医保费用线上混合支付,线下刷脸便捷支付,进一步提升参保群众就医服务体验。推行诊间支付服务,即开通诊间支付服务系统,在门诊电脑终端配备支付设施,在处方、检查检验申请单上印刷缴费二维码,实现患者缴费即时化、便利化;也可使用医院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医保电子凭证等方式进行支付。推行病区结算服务,即上线病区结算系统,连通医院HIS和医保支付系统,实现出院患者病区内即时结算住院费用、即时一站式报销、即时提供电子发票。探索实施电子化一日结算清单,开展网上查询及报销认证等服务。推行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即通过现场、医院官网、支付宝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通病案复印预约功能,使患者在现场、手机移动端办理出院病案复印申请、费用支付、预约自提、快递邮寄、进度查询等业务,实现患者出院后可通过预约来院自提或邮寄方式提取病历。有条件的可探索网上病案查询及报销认证服务。(王冰/文)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组对沁阳市人民医院开展“二甲复评”工作

4月12至14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一行23人对沁阳市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复评工作。该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评审专家分为14个评审专业组,分别对该院管理、医疗护理质量、院感控制、后勤保障、设备管理、纪检财务、药学管理、影像管理、检验输血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审核查。专家组成员通过深入现场、查阅资料、查看台账、抽查病例、现场提问、人员访谈、追踪检查、实战演练等方式,仔细核查医院对《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2版)》标准的执行落实整改情况,全面、系统、深入的对医院标准化建设持续改进工作进行了评审。经过三天紧张有序的现场评审,4月14日召开沁阳市人民医院“二甲复评”反馈会。会上,专家组成员按专业分别对沁阳市人民医院评审工作进行了反馈。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钱琪希望沁阳市人民医院在巩固现阶段成果的同时,正视目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并宣布“沁阳市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沁阳市人民医院表示将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落实整改工作,确保全面整改、持续整改,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为沁阳市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王冰/文、图)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强体系 增活力 提能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记者从全市基层卫生健康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将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抓手,强体系、增活力、提能力,奋力推进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会议总结了2022年度基层卫生服务工作,安排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明确,2023年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将围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乡村振兴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大国家战略,突出高质量发展,着力固底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均等化,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基层卫生重点工作,实现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双提升;2023年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将坚持“12345”健康帮扶工作模式,推动工作机制、政策措施更好衔接,突出“八个聚焦”,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健康支撑。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小亮充分肯定了2022年的基层卫生工作,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就做好2023年的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从加强学习,认真调研;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压实责任,加压驱动;强化督导,科学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各单位务必要增强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在今年的工作中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勇争一流,奋力推进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会上,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山阳区卫生健康委、马村区卫生健康委、博爱县许良镇卫生院、修武县五里源乡卫生院分别就巩固拓展健康帮扶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基层卫生管理培训、“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等工作作典型发言。会议还通报表扬了2022年度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22年度全市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王冰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一图读懂 | 2023年卫生健康工作怎么干?

来源:健康中国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4月7日
其他

全力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

4月3日下午,我市召开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立即行动起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副市长薛志杰出席会议。会议介绍了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市的背景、意义和工作目标,宣读了《焦作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任务、标准和要求。我市于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有效期三年,目前已到期。我市中医药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市决定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通过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中医药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完善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强化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基层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推进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开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我市的创建目标是:沁阳市、孟州市、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温县、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山阳区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参照创建标准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焦作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升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安排部署,迅速掀起创建热潮,凝心聚力抓好创建工作。要对照创建任务,聚焦重点指标,加快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机制,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工作监督考核。要把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助推器,落脚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上,坚持抓重点与全覆盖、大课题与小切口、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敢探索、会创新,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推动形成更多突破性进展、创造性成果。要树立志在必得的决心与信心,细化责任,及时梳理整改问题,以创促建,把创建示范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贴近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工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迅速开展查漏补缺,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把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力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王冰/文、图)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4月4日
其他

工作特色突出!我市这家预防接种单位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高度评价

4月1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莅临我市,对山阳区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创优项目”示范示教单位进行现场评审。为推进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和质量,中华预防医学会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支持下,开展了“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创优项目”(以下简称“创优项目”),该项目将在全国各地遴选数十家优秀的预防接种单位作为创优项目示范示教单位,以承担培训、观摩以及与业界同行交流的任务。根据创建标准,结合前期申报评估情况,我省优中选优共推荐两家预防接种单位参评创优项目示范示教单位。其中,就有我市山阳区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近年来,山阳区政府始终将免疫规划工作作为提高城区公共卫生水平、造福辖区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运行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山阳区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不断改进硬件设施、加强接种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常规免疫接种率始终保持在全市较高水平,该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12年率先建成河南省第一批预防接种示范门诊,2015年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2019年预防接种“智慧门诊”的成功创建始终处于全省、全市领先位置。2021年该中心两名工作人员经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焦作市“预防接种科普大赛”唯一参赛队,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第一届比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2022年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被省疾控中心推荐为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创优项目示范示教单位,同年,圆满完成市疾控中心组织的预防接种操作及急救操作技能培训任务。评审专家组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曹玲生,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张伟燕,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管理科主任陈伟,中华预防医学会娜日莎组成。现场评审过程中,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的“创优项目”示范示教单位建设情况汇报,并分组通过现场检查、访谈、查验资料等,实地考察了预防接种门诊各区域设施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配置、制度建设与宣教、预防接种服务、示范示教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打分。评审组对山阳区艺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的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接种服务、制度建设、示范示教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该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接群众需求,创新的开展“小房子”准精服务、“免疫树”提醒接种项目等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该中心工作特色突出,许多创新性举措值得学习推广。同时,评审组还结合“创优项目”示范示教单位建设要求,对该中心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的意见建议。(王冰
2023年4月3日
其他

让就医“少跑腿”!七大改革举措来了!!

健康,连着亿万群众幸福,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十大项目”全面开展

如何推进卫生健康工作起好步,开新局?日前,市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十大重点工作项目(以下简称全市卫生健康“十大项目”),并全面启动重点工作项目建设,以全市卫生健康“十大项目”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动能、做强新支撑,全力在发展的赛道上创造新奇迹,突破带动健康焦作建设提质增速,以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将重点工作转化为一批项目来推进实施,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清单化,清单落实明细化",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举措。今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十大项目”重点抓什么?围绕公众关注的卫生健康热点问题,市卫生健康委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几个月来,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多方征求意见,谋划确定了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十大项目”。此次公布的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十大项目”包括:学科建设与区域医疗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医疗机构重症救治能力巩固提升项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项目、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项目、慢性病医防融合能力提升项目、卫生应急队伍建设项目、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能力提升项目、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据介绍,以立项的方式在全系统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就是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按照项目建设的模式设定目标和标准,进行倒排工期,落实具体责任,规定完成时限与标准,实施考评奖惩,从而更好地把握重点、凸显亮点、突破难点,努力使全系统工作在内容、形式、载体、制度、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形成焦作卫生健康工作创特色、出经验、树品牌的工作格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实践中加快推进健康焦作建设,以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从项目公布情况看,所公布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十大项目”不仅确定了项目目标,还明确了项目推进的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具体工作、实施步骤等。据介绍,列出项目清单、时间表、路线图,就是要实行量化管理、倒计时提醒、挂图作战,明确每项工作由哪些人来干,每月要实现什么目标、每季要取得什么成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结出硕果,惠及民生。(王冰)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焦作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揭牌

3月24日上午,焦作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揭牌,标志着120急救指挥中心由应急指挥中心正式移交市卫生健康委,120急救指挥中心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将着力为全市人民打造一条更加科学高效快捷的绿色生命通道。120急救调度执行“区域划分,就近能治,患者自愿”的急救原则,“及时、有效、优质”的服务要求,准军事化的管理方式,促进了我市院前急救工作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全市依托院前急救站点11家,入网急救车辆40辆,平均每年受理各类求救电话约2.5万余起,有效派车2.3万余起,收入院1.5万余起。实现了呼救受理、有效派车、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上报率等100%。据介绍,120急救指挥中心移交至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基本遵循工作地点不变、设备系统不变、话务人员工作机制不变、经费保障渠道数额不变“四个不变”的总原则,有序进行工作移交,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两会热图解 | 多方发力扩容下沉优质医疗资源

来源:河南日报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我市这些集体和个人,荣获健康中原行动专项行动先进

近日,健康中原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报,决定对郑州市中心医院等40个先进集体、康志强等149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自健康中原行动工作启动以来,河南省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癌症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及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控行动等7个专项行动以健康中原行动指标为导向,以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任务为抓手,以健康中原特色创新为重点,深化部门协作、完善体系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环境监测及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范围逐渐扩大,农村饮用水监测实现乡镇全覆盖,精神科医师队伍逐步扩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扩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网络日趋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和综合干预工作有效提升,传染病防控有力有序,地方病防治固本增效,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快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健康中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焦作部分)一、先进集体(2个)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精神病院二、先进个人(7个)侯佳娴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昨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2021年,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较2020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健康素养促进和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项目,践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引导全市居民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资料图)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健康焦作”建设,全面实施健康焦作15个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健康促进“621”工作模式,持续开展“健康焦作行.大医献爱心”系列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举办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推进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借助媒体优势多渠道宣传普及健康素养66条等健康科普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资料图)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化“健康焦作”建设,践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对接居民健康需求,扎实做好新阶段新冠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健全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体系,健全健康知识传播体系,开展健康促进“六进两建一帮扶”与“健康焦作行·大医献爱心”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行动,打造健康科普基地示范项目,加强重点疾病、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持续开展健康素养监测等,通过同步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和健康素养促进项目,持续完善健康促进机制和政策,精准实施健康传播,推动全市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王冰)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3月9日
其他

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发布慰问信!请焦作广大妇女同胞查收…… | 名单公布!焦作这些女同胞、家庭、单位榜上有名!!

致全市广大妇女的慰问信全市广大妇女同志们:怀川大地春回暖,巾帼花开别样红。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妇女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广大妇女工作者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2022年是焦作发展进程中极具考验、富有成效、拔节起势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扛起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政治责任,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用奋斗诠释忠诚,靠创新闯出新路,以发展改善民生,经受了一场场大战大考,攻克了一个个难题难关,办成了一批批大事实事,经济发展固稳进位,五项改革增进动力,创新驱动成效明显,民生福祉保障有力,社会大局安定有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党的建设全面进步,主要经济指标整体跃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上下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决心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信心更加充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持续努力的结果,也凝聚了广大妇女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踊跃投身现代化焦作建设,以实干笃定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新时代的铿锵玫瑰竞展芳华。你们聚力转型发展,巾帼建功有了新作为;你们聚力疫情防控,助力“疫”线有了新担当;你们聚力乡村振兴,巧媳妇工程有了新成果;你们聚力“六帮六助”,特困群体生活有了新改善;你们聚力维权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有了新突破;你们聚力家庭文明建设,引领文明风尚有了新提升。这一年,许多遥不可及的目标,因女同胞的拼搏而成为现实;许多令人鼓舞的成就,因女性魅力的绽放而更显壮丽。回首望,无愧芳华;向前看,再铸辉煌。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新的一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妇女工作,积极保障妇女权益,着力营造有利于妇女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坚定“两个依靠”、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贡献更多巾帼力量。全市广大妇女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焦作实践,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最后,祝愿全市广大妇女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2023年3月8日光荣榜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河南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全国巾帼文明岗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就业服务大厅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组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武陟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修武县妇女联合会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赵飞琴
2023年3月8日
其他

开局之年,全国两会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3月3日
其他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奋力开启健康焦作建设新篇章!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

3月1日下午,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传达市领导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批示,总结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启健康焦作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焦作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健康保障。市卫生健康委领导班子参加会议。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吉喜就推动健康焦作现代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冯小亮作工作报告,总结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全面部署今年的卫生健康工作。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勇毅担当、连续奋战,为实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无惧风险、砥砺前行,用三年的坚守和奉献,筑起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实屏障。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服务大局中坚守政治方向,在聚焦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在稳中求进中积极担当作为,既突出重点抓好疫情防控,又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综合医改向纵深发展,健康焦作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一老一小”和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卫生健康整体工作持续提升。会议明确,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锚定“两个确保”,紧扣“十大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公共卫生安全为底线,卫生健康“十大项目”为抓手,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工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更可持续、更加均衡、更高质量,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焦作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健康保障。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明确目标,砥砺奋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健康焦作建设,持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做好“一老一小”和妇幼健康工作,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卫生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新的任务使命。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要把准发展之势,紧紧抓住机遇,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增加优质健康服务供给,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做强新支撑,扛牢健康焦作建设的政治责任。要把握工作重点,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健康焦作建设思想根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补齐健康焦作建设短板弱项;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夯实健康焦作建设基础支撑;落实安全责任,守牢健康焦作建设安全底线。切实拿出“开年就开跑”的使命感,增强“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全力在发展的赛道上创造新奇迹,突破带动健康焦作建设提质增速。要把好履职之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笃行实干勇担当,拉高标杆争出彩,锤炼作风不放松,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对照先进找差距,敢与标兵比高低,在目标上、质量上、效果上坚持高标准,力争在全省、全市当先进、出经验,争取更多发展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以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会议由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张勇主持。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薛慧庆宣读了《焦作市卫生健康委关于表扬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和《焦作市卫生健康委
2023年3月1日
其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全文如下。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以基层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驱动,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二)工作原则——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属性,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压实地方特别是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坚持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按照因地制宜、先立后破的要求,加强县域内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综合服务、应急处置和疫情防控能力。——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尊重人才价值和成长规律,立足在岗乡村医生现状,加强适宜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乡村医生队伍。——坚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改革协同联动,创新完善乡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收入和待遇保障问题,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制度,防止给农民群众增加不应有的负担,保持医保基金平稳运行,激发改革内生动力。(三)目标任务。到2025年,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逐步普及,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乡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不断增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素质和结构明显优化,待遇水平得到提高,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有效解决。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二、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四)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宜乡则乡、宜村则村,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常住人口较多、区域面积较大、县城不在县域中心、县级医院服务覆盖能力不足的县,可以在县城之外选建1至2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使其基本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好用好村卫生室,增强卫生健康服务功能。鼓励服务半径小、交通便利地区相邻行政村合建卫生室。对于临近乡镇卫生院、人口较少等不适宜单设卫生室的行政村,可以通过乡镇卫生院定期巡诊、派驻以及邻(联)村延伸服务等方式,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加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以及山区(高原)、海岛、牧区、库区等特殊地区村卫生室建设。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五)强化和拓展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服务功能。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提高县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以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能力。支持县级医院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或服务半径大的县(市、旗)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包含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鼓励拓展康复医疗、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服务功能。完善并提高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装备标准,健全急诊急救和巡诊服务体系,提升外科服务能力,使其可以按照相关诊疗规范开展常规手术。加强村卫生室能力建设,强化其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允许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拓展符合其功能定位的医疗服务。可以采取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等方式,健全村卫生室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办诊所、门诊部、民营医院等,为农民群众提供多元化医疗服务,并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六)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制定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相关科室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门诊,配备负压救护车,一般乡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化的发热诊室(哨点)。强化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提高风险隐患早期识别能力,筑牢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网底。加强县域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推进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防协同配合,逐步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七)加快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推进人口信息、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到2025年统筹建成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广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远程检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配置应用。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三、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八)多渠道引才用才。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增加全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口腔科以及中医、护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康复、职业健康等紧缺人才供给。逐步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完善协议服务政策,地方可根据实际需求面向农村规范培养拟从事全科医疗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医学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医学专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按规定享受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医学专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免试注册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应限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积极组织执业(助理)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逐步形成以执业(助理)医师为主体、全科专业为特色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九)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置和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招聘引进的医疗卫生人才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对在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聘用条件下,可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聘用至相应岗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逐步将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纳入乡镇卫生院职称评聘。统筹县域内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定期向乡村派驻医务人员工作机制。鼓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县域内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探索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交叉培训制度,鼓励人员双向流动。(十)完善收入和待遇保障机制。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统筹平衡乡镇卫生院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的关系,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设立全科医生津贴项目并在绩效工资中单列。完善并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农村居民个人共同负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拓宽筹资渠道,探索统筹使用,完善分配机制。严格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一般诊疗费政策,动态调整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服务的乡村医生,地方要适当增加补助。盘活现有资源,妥善安排乡镇卫生院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住房。对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乡村医生,要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十一)盘活用好县域编制资源。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盘活用好存量编制。乡镇卫生院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不得低于编制总额的90%。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进一步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十二)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已纳入事业编制的乡村医生,按照有关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未纳入事业编制的乡村医生,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给予适当补助。对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其养老待遇。四、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十三)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绩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赋予其更多自主权,推动实行人财物统一集中管理。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落实医共体牵头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共体内各成员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合理使用医保基金的内部监督管理责任,强化激励约束。鼓励对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加强医共体绩效考核,引导资源和患者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下沉。推动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用药目录衔接统一、处方自由流动。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十四)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投入机制。落实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主体责任,政府办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地方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村卫生室给予运行补助。省级加大统筹力度,确保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均衡健康发展。中央财政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予以支持,并对提升困难地区乡村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按规定给予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龙头医疗机构的投入,重点支持脱贫地区、原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县级医院建设。地方政府新增财力向乡村医疗卫生领域倾斜。(十五)建立健全城市支援健康乡村建设机制。完善城乡协同、以城带乡帮扶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有计划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鼓励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对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帮扶,将指导基层、下沉服务作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城市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工作机制。深化东西部协作,将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帮扶内容。五、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十六)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机制。落实分类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政策,继续对农村特困人员参保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参保给予定额资助;完善符合条件的易返贫致贫人口资助参保政策,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合理确定。强化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长效机制。(十七)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积极通过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村卫生室医保结算,在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依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推行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调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各地实施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要统筹支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促进分级诊疗。合理提高医保基金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额控制指标,年度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医保报销目录中增设农村地区适宜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性收入占比。(十八)优化农村医保管理服务。加强农村地区医保经办管理服务和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探索将村级医保服务纳入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基层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建设,把医保基金监管纳入乡镇政府综合监管体系,持续加大对骗保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六、加强组织领导(十九)压实工作责任。建立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地方各级党委乡村医疗卫生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属地责任,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部署,切实落实领导、投入保障、管理、监督责任。(二十)加强协同配合。各地要结合实际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建立卫生健康、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牵头,机构编制、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医保、疾控、中医药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工作合力。加快村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注重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监督作用。支持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二十一)强化考核督导。建立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督导评估机制,中央和省级层面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策保障、人员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进展情况的综合督导评估,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有关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二十二)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荣誉表彰制度。各类人才项目、荣誉表彰、评奖评优向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倾斜。加大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中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关心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来源:新华社总监制:范志锋主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焦作市第二届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结果出炉

2月21日,焦作市第二届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组委会在市疾控中心举行评审会,邀请健康教育专家对征集到的165件参赛作品进行现场评选。经过3个多小时的认真评选,最终22件作品分别获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市第二届健康科普短视频大赛由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健康教育所承办,大赛的主题为“健康焦作,有你有我”,鼓励创作更多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作品,推动优秀作品走向公众,拓展公众获取健康科普知识渠道。大赛动员和鼓励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做好健康科普活动,向广大公众传播具有权威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健康科普知识,引导公众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赛自去年9月底启动以来,共收到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委和各市级医疗单位推荐参评短视频作品165件,参赛作品内容围绕健康素养66条、疫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中医药文化等与公众紧密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评审现场,评审团从科学性、通俗性、传播性、影响力等方面对参评短视频作品进行评审打分,根据各项打分情况,综合评定,最终确定各奖项归属。其中,王艳敏的作品《拍背排痰法》和樊旭阳的作品《宫颈癌的预防》分别获得一等奖;郑媛媛的作品《爱在跌倒前》等4名参赛者的4件作品分别获得二等奖;戚月琴的作品《林黛玉治病》等6名参赛者的6件作品分别获得三等奖;梁彩霞的作品《不跷二郎腿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喜报】焦作市在国家级竞赛活动中喜获佳绩!

2月18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的2021-2022年度全国家庭医生岗位练兵暨风采展示决赛中,焦作市解放区王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代表河南省参加决赛,代表队缪力同心、奋力拼搏,在激烈的全国大赛中获得最佳组织奖和优秀奖,为我市乃至全省赢得了荣誉。比赛前夕,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市卫生健康委按照赛制要求精心筹划、积极组织、层层选拔、认真准备,最终选派我市解放区王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郭水莲、岳晓、樊乐乐组成的晓晓家庭医生团队参加比赛。2月15日至18日,“2021-2022年度全国家庭医生岗位练兵暨风采展示”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比赛中,三人团队沉着冷静,稳定发挥,以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充分展现了我市家庭医生团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良好精神风貌,最终为我省获得荣誉。市卫生健康委带队负责人表示,
2023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