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Andrew

其他

2023年的第25周丨聊聊我的父亲

Andrew持续日更的第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把读过的书焊在了我的记忆里,我从未如此彻底得吃透一本书...

你好,我是Andrew。今天这篇文章,来自私教计划第一期的优秀学员方方,她是一位职场宝妈,既带娃又得上班,曾经不断努力学习,却因为没有方法,完全看不到希望。2个月后,她成功实现了火箭式的成长,开始坚持早起、享受读书和写作,并借由这些习惯,让她活得越来越自由。她是怎么做到的呢?hello,大家好,我是AFang,现居杭州,是一名电商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宝妈。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安于现状的人,内心总是对自己有着更高的期待,一旦发现自己处于“重复”
2023年6月17日
其他

如何用2个月的时间重启人生,快速和同龄人拉开差距?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前方等待你的,永远只有曲折的弯路,和一次次幻想破灭的失望。看到别人和自己拉开明显差距后,便开始不断得焦虑、自我怀疑,然后继续报课、看书…一直期待改变,却一直看不到希望。每一年的年初,都信誓旦旦得写了一堆新年目标,年末时发现一个都没有完成…为什么我能说得这么生动形象,答案很简单,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曾经很长时间,都在经历这些,所以感同身受。曾经的我,坚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所以,从大三那会儿开始,我就凭借意志力疯狂得学习,读了很多很多书,也听了很多很多音频。每看到有启发的部分,就划线、摘抄,为了印证对全书的“理解”,我还会画一张思维导图。我坚信着,看完的书即便什么都不记得,也会悄无声息得被我消化,就像那句话一样“你读过的书,终将化为你身体的血肉,融入进你的身体,让你变得丰盈而有意义。”但努力从不许诺成功。很遗憾,我为学习付出的所有努力,除了占用了时间,没有为我带来任何改变——阅读书籍文章时,不论在看的时候多么醍醐灌顶,但总是合上书本总忘得一干二净,即便有记住一些,但依旧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手机电脑里存了一大堆零散的文章和资料,需要的时候总是大海捞针;组会上,我的小论文被导师当众批得一无是处,甚至建议我更换其他导师;毕业后投遍简历,却只找到月薪3k的工作;想去北上发展却发现连房租都付不起...长期努力的怪圈,让我只能看到一次次的幻想破灭,我开始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尤其看到周围同龄人都在快速进步,和自己拉开巨大差距后,就焦虑得整夜失眠,害怕自己一辈子可能都要这么平庸和痛苦…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在学习,甚至到了职场,也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但是,我们很少意识到「如何学习」的重要性。查理·芒格说过: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德鲁克说过: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雷军在武大演讲说过: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有了它你做什么都能成功;李笑来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意思就是:要先把”学习“这个本领”学习“好,”再“继续”学习“。无数大牛、伟人告诫我们要学会学习,因为它是迭代认知系统的前提;它也是所有能力中最最底层的那个能力。有了它,其他一切能力,不论是各个行业的专业能力、还是通用能力,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快速生长。但很遗憾,现在意识到学习能力重要性的人,真的太少了。因为,从没有老师、学校教过我们,所以,大家默认学习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你会呼吸吗?会的话,你就会学习。因此,我们秉承着学生时代的旧有习惯,陷入无效学习、难以成长的怪圈难以自拔。我们就像用一个竹筐去井里捞水,学再多的知识、课程、看再多的文章、书本,永远都是边捞边漏,毫无收益,原地踏步。不过很庆幸,我最终还是从这个怪圈中冲了出来。现在,我成为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最具影响力作者优设年度十大作者给大学生做过授课培训被大厂负责人相中内推受58UXD团队邀请做了线上分享工作上被主管认可重视自媒体吸引大量品牌方合作变现...在今年,我也成功靠知识管理,成为摆脱了职场加班的数字游民,不靠在职场辛苦上班也可以养活自己...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的这些创作,帮到了很多很多的人,包括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而你们源源不断的支持,让我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现在,我终于有勇气和七年前的自己说:我做到了,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在去年58uxd分享会上接触了很多朋友后,我发现,很多很多人,正面临着和过去的我一样的痛苦。他们和我一样,曾经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甚至每天坚持做同一件事,但前方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次次幻想破灭的失望;看到别人和自己拉开明显差距后,便开始不断得焦虑、自我怀疑,然后继续不断得报课、看书…一直期待改变,却永远深陷泥潭,越挣扎越无用。每一年的年初,都信誓旦旦得写了一堆新年目标,年末时发现一个都没有完成…这些成长的痛楚,我感同身受,就好像你的未来成为了深渊一样,没有希望、没有出路。所以,为了帮到更多人,我将自己从0到1的过程、以及这7年以来所沉淀出的经验、动作,提炼成了很多威力巨大的底层原理和方法。经过6个月的研发,我终于将它们总结为一套知识管理系统课程。从底层原理到落地方法,从信息获取到彻底内化。这套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大家掌握顶级的学习方法,让你凡有所读,皆为你所用,让每一本读物成为自己的人生养分;从0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系统串联、随时存取;读写一体、享受输出,再也不用对着空白的笔记抓耳挠腮;通过notion搭建个人管理系统,让自己的生活进入简单模式...截至目前为止,我累计帮助了35位学员,重塑学习的底层逻辑,摆脱了无效学习、成长,能够主动得每日精进、高效读写、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我真的特别开心,因为,看到他们的变化,就好像看到了我自己,如何从至暗时刻挣脱出来,冲破险阻,英雄归来。看这样「逆袭」的电影很有爽感,看他们「逆袭」的人生,亦然。只是,这是一场维持2个月的超级“大电影”,“剧本”我写好了,“演员”也就位了,剩下的只需要他们去“演绎”就好,因为路径是可复制的,所以效果也是复现的。如果可以重来,我多么希望7年前的我就能遇到这样的课程,这样的话就可以少走极多的弯路...这套课程,我会以直播+私人陪伴的方式进行,所以,我将我的第一套“人生剧本”,命名为「知识管理私教计划」。私教计划适合哪些人?你可以获得什么?具体包含哪些课程?以往学员如何评价的呢?我说好那是自卖自夸,我的学员说好才是真的好。⚠️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如果你害怕写作,请一定要翻烂这本书

Andrew持续日更的第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如何更舒服、更轻松得写作?教你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方法

present.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我想做一点改良: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的自己。(ง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为职场打工,只能算作人生的一个阶段

Andrew持续日更的第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为什么我没有回你信息?

3.面对那些一味向我们索取的人,时刻记住:我们没有任何义务要帮助他们,你永远都有拒绝这些人的权利。然后,把更多时间和精力,安排到自己身上,和对的人的身上。(ง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2023年的第24周丨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

;④充电宝时刻保持充满电的状态,我那天找充电宝,发现只有15%的电,很快充没了,悲伤;⑤别自己瞎捣鼓,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为什么要小心语言的力量?

Andrew持续日更的第
2023年6月9日
其他

每一个内向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

篇我是个极度内向的人,内向到什么地步呢?我觉得脱口秀大会上,鸟鸟的这段话,很能代表我的状态:
2023年6月7日
其他

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在职场打一辈子工

以下是我在今年的其他分享,希望你能喜欢❤️
2023年6月5日
其他

日更第一天,我终于想到写什么了!

日更的第一天,我在「写什么」这件事上琢磨了很长时间,倒不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而是第一篇,不知道写什么会有点意义。人总是很奇怪的生物,明明就可以念起即行,却就是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形式感上面思前想后。比如我正在写的这个开头,你可能不知道,它经历了七次的推翻重来。那么第一天该写什么呢,我随手扒拉了flomo,偶然扒到之前读《纳瓦尔宝典》做下的关于「创造」的笔记,突然有了主意。之前有一些朋友找到我,好奇怎么样才能像我这样有影响力、做好个人品牌。很惭愧,这块我做的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些羞于启齿,不过我还是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成为创造者,而非消费者”。《纳瓦尔宝典》说:"做一个创造者,创造出人们想要的有趣的东西。展示你的技能,练习你的技能,最终会有合适的人找到你"。换句话说,与其去消费、索取,不如去创造、给予。当时看到这句话时,虎躯一震,猛地想到了一篇对我影响久远的文章《Uber高级产品设计师告诉你,她是如何完成100天动画设计挑战的!》(我的100天设计挑战来自这一篇文章的启蒙,你可以在优设平台找到)这位作者在文末提到:“在我开始100天项目之前,我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社交媒体和电影电视上,有时我也会花一些时间在网络课程或者阅读一本书上。但是所有这些事情都只是在输入。在互联网文化中,有一个「1%定律」描述了互联网社区的参与率:只有1%的人在这个社区积极的创建新的内容,9%的人会去编辑内容,而其他90%的人都只是在消费这些内容。从我开始100天的项目后,我也成为了一个内容生产者。我开始创造一些我喜欢的东西,学习一些新技术,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我周围的人。我想成为创造内容的那1%的人——这种想法激励我每天都在行动,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想要松懈的时候“。用简短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在成为那1%的创造者后,你才可以通过你的内容来积极影响他人。但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90%的消费者,每天进行大量的输入和学习,却没有任何的输出。这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包括我以前也是这样。直到三年半前,开始写作的那一天,我慢慢成为了创造者。从每年的写作挑战、到figma系列教程、到碎碎念专栏,到去年的100条视频,再到今年的社群日课,以及我的付费课程,所有的过程,我都在不断得创造。大家愿意关注、点赞、追更甚至是付费,很大程度上,在于我通过创造的方式向外给予、主动利他。创造的方式倒逼我去更好的输入和思考;而扩大受益面的方式,可以造福更多人,让我获得影响力;大家的认可又可以反哺我丰盛的能量,从而激励我更多得对外创作。所以,这就形成了良性正反馈循环系统,很值、很有意义。我们该创造什么东西?文章是周期最短、成本最低的内容,这应该成为你的首选。即便现在是短视频时代,短视频脚本也只是被浓缩过的文章而已。拿我去年做的那些视频为例,我只是在基于以往的文章做了精简,来提升了视频节奏、信息密度。当然,除了文章之外,3d、动画、插画、手绘、手工艺、沙画、雕塑等等,本质上,这些东西的产出过程,都是在创造。我们该如何迈出创造的第一步?这个话题有些大,我先和你分享一个要点:从0到1很难,但从1到2很简单。所以,不要对着一张空白页面抓耳挠腮,而是先找到那个已经存在的”1“。拿写作来说,这个”1“可以来自我们所经历、所看到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日常做的需求,大多数人做完就没有然后了。此时,我们只是充当了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按部就班得完成了一项活儿。那么,如何进化为创造者的角色呢?答案很简单。在完成这个需求后,你是不是可以把思考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给沉淀下来。而你所沉淀的这个东西,就是”1“。然后,通过整合成文章的方式,公开发表,扩大受益面。这个过程,就是基于”1“的基础上来创造,变成”2“。此时的你,就是【创造者】。重复打造这样的闭环,就是在持续【创造】。拿我自己来说,以往我所写过的很多很多设计相关的文章,都来自我在做需求、做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启发。需求是公司的,经验是自己的。每一轮创造,你就可以通过以教代学的方法,来把经验显化、归为己用、不断复用。同时,造福更多人,影响力自然而然就有了。看,很简单。创造时,要注意什么?只说一点的话,就是延迟满足,这是创造者的必备心态之一。因为,创造的过程=撒种的过程。你不能指望撒下种子,就可以立刻有所收获,中间必定存在缓慢生长的季节。所以,你需要对结果有一些耐心。如何顺利渡过这个过程?答案很简单,让创作这件事成为本能、成为习惯。你要做到,即便你的创造,不会获得一份钱、一个点赞、一个评论,你都可以淡然接受、享受所做的这个事情。然后,继续专注眼前、专注自身的微小变化。因为,一旦在意外界的反馈,你就会有得失心,你会时常想,为什么我这篇文章没人点赞,为什么这个视频没人投币?为什么这个插画没有曝光?这样的得失心下,会影响你的判断力和行动力。内容创作者的断更,从来不能归咎于外界。不论外界如何回应,你都有选择是否继续创造的自由。就像维克多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的那样:人类最终的自由是什么呢?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你作为一个人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最后试着从今天起,走出那个被“精心设计”的世界,停下以往的消费惯性,开始尝试创造一点东西:喜欢吃美食,就尝试制作美食;喜欢看小说,尝试自己写一个小说;喜欢看文章,尝试自己生产一篇文章;喜欢买买买,尝试自己写一篇种草笔记...哪怕是看完今天的这篇文章后,写一次小小的复盘,一个简短的感悟,都可以。因为,你在创造它们的过程中,你就是那1%的创造者,而这绝对是意义非凡、值得铭记的一刻。(ง
2023年6月3日
其他

这件事我纠结了2个月,想第一个告诉你...

如题所示,今天来聊个让我痛苦让我忧的事——日更。全文2k多字,只解决一个问题:我到底要不要日更?其实我琢磨公众号日更这件事,已经相当之久了。最早,是在一年半前,写2021年终总结时就有了小火苗。当时仅仅是一个想法,但很快被无情掐灭了。主要原因,有两个:1.能力上,我压根不相信我自己能做到。外在因素,是因为公司9点才能下班,可自主时间很少;内在因素,我写作速度还是偏慢的,一周一篇都有些吃力了,何况每天一篇呢2.动机上,是来自对日更的误解。我认为,好文章需要花更长时间来打磨,一旦因创作时间紧张而应付了事,很难提升我的能力。而且从结果上来看,低能力的我所分享的粗糙内容,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也是对我的不负责。当然,这个星星之火没有被完全扑灭。第二次的日更念头,是在2个月前链接到小米老师后,被她持续日更200天的精神所折服,也被她在日更后产生的改变所吸引。深入了解后,才发现我们原来都上过明白老师的行动营。于是,我开始反思。以前,我觉得日更没办法提升写作能力。但没有日更的我,写作能力就提升了吗?很显然,并没有。在无需日更的日子里,我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没有约束反倒给了我很多可以放松、躺平的理由。即便突发奇想,想炫一篇干货,也因为完美主义作祟,不断得往后拖延。然后,我发现我开始手生、开始写不出来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写得真的太少了。粥佐罗老师说过,写作能力的核心有三个:输入、思考和输出。其中,输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质,输出是结果。如果我像以前那样佛系更文,这三个核心是练不到的,甚至是退化的。而日更,可以让自己每天都输入、思考和输出,所以,写作能力可以被有效锻炼。由此,我以前认为:“日更无法提升写作能力”,其实有着相当大的误解。遗憾的是,我始终没办法做出日更的决策。因为,它会不可避免得带来几个问题:1.没有足够时间打磨,我的文章质量会不可避免得下降2.万字的深度长文大概率不会再出现了3.这次的决定,属于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决定,一旦确定了日更,我就没办法回头4.不论刮风下雨、春节中秋,我都得不断得想着去写点什么5.我很可能因为坚持不住,而中途放弃,几千双眼睛看着我被啪啪打脸、公开处刑为了更好得做出决策,我又翻阅了大量牛人的文章,看他们是如何建议的:明白老师、scaler老师、张辉老师、小米老师都在推崇日更。但周岭老师、秋叶老师,他们建议以文章质量为第一考量,不建议日更。于是,我更焦虑了。这种感觉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过,就好像两个小人抓着我往两侧拉扯。坦诚说,去年裸辞都没这么纠结过,但偏偏这件事就极度纠结。但任何的选择,终将有做出的那一刻。现在,我想把我最终的选择,分享给你。...今天起,我开始日更。为什么?1.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中有提过,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关键是你有没有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进行练习。如果输出的东西都是在舒适区随便写写的,那写再多也没用。现在的我,虽然有在社群做日课,但某种程度上,明显来到了舒适区,我需要一些新的刺激来突破舒适区。压力虽然会瞬间上去,但是,我可以知道我是在向上生长的。2.明白老师说:“练好写作是100%,方法只能占到10%,练习会占到90%。甚至,我们想要写的更好,方法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练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学习一个东西时,时间越集中越好,这就好像打铁,我们把铁烧红,要一锤接着一锤打,直到打出自己想要的形状。但如果打一锤,等几分钟再打,那温度就下降了,这时候打的效果就很变差。”也就是说,为了最大化得提升能力,你必须得大量得写、高频得写,才能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这就好像投篮,一周练一次和每天练一次的手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安西教练给樱木布置的2w次投篮挑战,亦然如此。3.写作本身有复利效应。复利效应的意思是,我们持续做一件事,短期内可能无法看到收益,但当积累到一个拐点后,我们的收益就会极具增长。如果我们想增加复利的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写作的频率。日更的策略很符合。4.更重要的是,日更可以实打实得倒逼我做巨量的输入和思考,每一天都要这么做。而这样的习惯,相信能让我更好得成长,也相信可以让我的读者有更多收获。就像Scaler老师说的那样:“当我们要达成日更的时候,我们会倒回去做很多事情来保障,以实现日更。这其实才是最看人的本事”。日更目标先立一个100天的flag,今天是我的第一篇。这100天,会是个很有意思的“养成”过程,我会持续观察我自己的变化,并将这个变化可视化得呈现给你。日更可能包含哪些内容?目前,
2023年6月2日
其他

99%的人都忽略了这件事,不把它搞清楚,可能得走一辈子弯路

2023年的第009篇文章Andrew的第114篇原创最近和朋友聊天,他说,为了避免裁员风险,开始做小红书了。但做了十几篇都失败了,一直没啥人看、也没涨多少粉丝,朋友心里很焦虑,在考虑要不要放弃副业这件事。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但现在我才发现,我一开始就搞错了一个东西。李笑来说过:绝大多数人在追逐某个东西的时候,可能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清楚。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忽略要搞清楚“定义”这件事?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反人性的。进度论的角度看,人类为了节省能量,总是秉持着能耗最低原则,趋利避害、趋易避难,所以相比这些“无关紧要”的概念定义,我们的第一步,总是想着——我该如何快速获得想要的东西?但忽略了真实的定义,我们的认知就容易受世俗的影响走偏,认知偏了,选择也就偏了,选择偏了,行动自然就错了。拿「失败」这个概念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得将其定义成无能、差劲、弱者。所以,只需要一次失败,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无能的,第二次失败,又一次暗示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后面,再也没有勇气站起来了,甚至会下意识得逃避和抵触。我能描述的这么绘声绘色,因为我也长时间得经历过,因为害怕又一次的失败,所以宁愿封闭自己、也不肯再迈出一步。我曾经因为文章没人看,认为自己失败了,而不敢再写;我曾经因为在职场表达观点时,没有人赞同,而认为自己失败了,而不敢再表达;我曾经因为饭桌说话,突然冷场,而认为自己失败了,而不敢再说话;我曾经因为社群发分享时,没有人反馈,而认为自己失败了,而不敢再发...但失败这个概念的真实定义,不是所谓的无能、差劲,而是,当前的反馈尚未达到预期。当你搞清楚真实的定义后,经历了一轮失败,你的心态就会变成:哦,这个结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下面我可以来反思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当然在诊断了病根后,可能还会失败。没关系,因为你对这个概念的认知已经矫正,同样的,你会再做一次反思,一次迭代。然后,你会发现,这个结果开始朝着你预期那样发展,直到反馈符合你的预期。这时候就对应着另一种看似很牛逼的概念:“成功”。所以,不论是失败、还是成功,它们都只是一个个指代性的概念而已,本身没有任何尊卑和好坏的色彩。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忽略了这一点,花大量时间去追逐一个东西,却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来搞清楚这个概念的含义。于是,走了极多的弯路,却没有意识到到底哪儿错了。但当你开始重视这件事,才可以一点点修正你的认知。只有你的认知正了,选择、行动才能正,而结果自然就更好了。下面,试着接纳、认可并记住这个新知,然后列下自己的最小行动建议吧。如果想要离我更近,可以扫这里加我,验证信息请备注上「公众号」。你也可以进我的限免成长交流群,我今年的所有最新思考、观点、分享都会在群内进行。(200场每日分享进行中,价值非常高)目前免费名额仅剩10位,超出后需要加一顿饭钱,19.9元/年(今年年底截止),并且每新增10人涨10元。进群方式:加我微信,备注【成长群】即可希望在今年,我们都能变得更好,我是Andrew,下期见啰。/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我的第一门付费课现场揭秘,如何用2个月时间,跟着Andrew弯道超车?(文末有福利)

2023年的第008篇文章Andrew的第113篇原创你好,我是Andrew。曾经的我,坚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凭借意志力读了很多书,但没两天就忘得一干二净;手机电脑里存了一堆资料,但需要的时候总是大海捞针;学过的很多知识,既不会表达、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我为学习付出的所有努力,除了占用了时间,没有为我带来任何改变——论文被批得一无是处,甚至被建议更换导师;毕业后投遍简历,却只找到月薪3k的工作;想去北上发展却发现连房租都付不起…长期无效学习的怪圈,让我自卑到怀疑人生。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在学习,甚至到了职场,也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但是,我们很少意识到「如何学习」的重要性。查理·芒格说过: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德鲁克说过: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雷军在武大演讲说过: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有了它你做什么都能成功;李笑来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意思就是:要先把”学习“这个本领”学习“好,”再“继续”学习“。无数大牛、伟人告诫我们要学会学习,因为它是迭代认知系统的前提;它也是所有能力中最最底层的那个能力,有了它,其他一切能力,不论是各个行业的专业能力、还是通用能力,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快速生长。但很遗憾,现在意识到学习能力重要性的人,真的太少了。因为,从没有老师、学校教过我们,所以,大家默认学习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因此秉承着学生时代的旧有习惯,陷入无效学习、难以成长的怪圈难以自拔。不过很庆幸,我最终还是从这个怪圈中冲了出来。现在,我成为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最具影响力作者、优设年度十大作者、给大学生做过授课培训、被大厂负责人相中内推、受58UXD团队邀请做了线上分享、工作上被主管认可重视、自媒体吸引大量品牌方合作变现…过去的3年,我保持着每年完成一次内容创作挑战的习惯,并且将我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化为己用。我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可以独立运作、提供价值、并且不断迭代的系统,并成功得让大量朋友因我的分享而受益。一路走来,我发现很多人,正面临着和过去的我一样的痛苦。所以,为了帮到更多人,我将自己从0到1的过程、以及这7年以来所沉淀出的经验、动作,提炼成了很多威力巨大的底层原理和方法。经过6个月的研发,我终于将它们总结为一套知识管理系统课程!从底层原理到落地方法,从信息获取到彻底内化。这套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大家掌握顶级的学习方法,让你凡有所读,皆为你所用,让每一本读物成为自己的人生养分;从0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系统串联、随时存取;通过notion搭建个人管理系统,让自己的生活进入简单模式...我将手把手带你,从零开始,一步步改变旧有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持续每日精进,重启人生,成为最理想的自我。如果可以重来,我多么希望7年前的我就能遇到这样的课程,这样的话就可以少走极多的弯路...这套课程,将以一对一私教的方式进行,所以,我将我的第一套知识付费产品,命名为「知识管理私教计划」。1.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你不必去讨好任何人

2023年的第007篇文章Andrew的第112篇原创你在职场会纠结人际关系吗?评审时,有人挑战你的设计方案,你因为害怕争执而不敢坚持;开会时,你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表达;有人请你帮忙分活,即便这不是你的职责,但因为害怕被讨厌,只能默默接下;同事喊你去拼奶茶,即便自己在减肥,但因为害怕被认为不合群,只能硬着头皮加入;团队要求周末聚餐,即便你想好好休息,但因为害怕被大家排挤远离,只能牺牲下班时间报名参加...为什么我能说得这么绘声绘色,因为我曾经也是讨好型人格,所以以上这些场景,我全部经历过,感同身受。因为害怕职场的人际关系变差,所以一味得降低姿态、一位得妥协和跟随,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试图去迎合、讨好所有人,最终给你带来的,并不是人际关系的融洽。而是,你变成了可以被任意揉捏的软柿子。任何人都可以轻视你,可以对你的方案指指点点、不去尊重你的意见,甚至随时挑战你。但后来我发现,职场人际关系,只需要记住一点:你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交朋友,而是为了赚钱,不论是晋升、涨薪、跳槽、还是刷脸拿绩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养活自己、家庭。结交或许能成为你的手段,但不应成为你的目标。同事不负责给你定绩效、不会给你发工资,更不会给你升职加薪。所以,和同事做到沟通到位即可。你不用纠结什么人际关系,也不用去揣摩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你确认的方案可以捍卫,你不想去的饭局可以不用去,不想拼的奶茶可以不用拼,不感兴趣的圈子不用去融。因为你自己舒服,才最重要。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利用你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专注在你自己的成长中,学习那些让你更值钱的底层能力,然后一步步变强、变优秀、变成你最理想的自我。你要深信,自己生来就与众不同,并且必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笃信这一点,笃信到任何人都无法轻易动摇。如果想要离我更近,可以扫这里加我,验证信息请备注上「公众号」。如果你想要进我的限免成长社群,备注「2023」,我邀你进来。这是我的限免星球,你也可以加一下,日常社群的分享我也都会同步沉淀在这里。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是Andrew,下期见啰。/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相比方法,为什么我建议你一定要重视原理?

2023年的第006篇文章Andrew的第111篇原创最近几天又翻了遍明白老师的文章,发现他很多文章往往不会单纯给方法,而是会给背后的原理。我想到自己曾经踩过的那些坑,感触很深。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过分得沉迷方法,仿佛跟着这些教程做,我们也可以随时拿到结果。但对于背后的原理却熟视无睹。但其实,原理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教父》有句很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因为方法也是有段位的,有的能上王者,有的连黑铁都不如,拿学习方法来说,市面上的就不止百个,但一个个去试错的话,成本很高,还容易踩坑。只要掌握了原理,我们就能从表象抓到本质。所以,不论我们看到、听到、学到任何一种方法,我们都能快速透视背后的逻辑,来辨别这个方法的有效性。而且,不论实际需求、使用场景这些细节怎么变化,都可以自由得灵活变通。如果忽略了底层原理,那我们只能依葫芦画瓢,当真实场景和需求这些细节一有改变,就容易吃瘪。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演绎的方法,来解决一切与之相关的问题,任何领域都可以举一反三、一通百通。比如突触的可塑性,这便是一条底层原理,你既可以用来学习和记忆,也可以帮你养成习惯,强化行动力。再比如价值交换,这也是一条底层原理,你了解这个原理,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那些经常利他的人往往会更容易获得成就,那些只懂得索取和讨要的人往往容易一事无成。为什么懂得感恩、回礼的人,在哪里都很受欢迎。所以,原理是方法它爸,这条观点很重要,理解它、认同它、并且使用它,你会发现,即便你眼前的事物多么眼花缭乱,但万物不离其宗,多学会抓住这个「道」,你的认知就会有巨大的突破。新的一年,我打算多钻研很多事情背后的底层原理,多问自己为什么。跟Andrew一起加油~如果还没我好友,可以扫这里加我,验证信息请备注上「公众号」。如果你想要进我的限免成长社群,备注「2023」,我邀你进来。这是我的限免星球,你也可以加一下,日常社群的分享我也都会同步沉淀在这里。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是Andrew,下期见啰。
2023年3月1日
其他

群里发了一个自己的分享,没有人回应怎么办?

2023年的第004篇文章Andrew的第109篇原创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发自己的分享到群里,然后无人回应,你开始感觉有些失落、沮丧,甚至每次手机铃声响起来,就忍不住打开手机看看。当发现原来是10086的悉心问候后,内心开始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分享没有价值,不被大家认可?然后,就再也没有勇气对外分享了。为啥我能描绘得这么清楚,因为,我也长时间得经历过这种挫败感。我并没有很多朋友认为得多么理性、冷静和“自律”,我会社恐、焦虑、敏感和拖延,所以感同身受。不过这也让我有机会去了解关于自我的心理学。在当时,我结合之前看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反思了下,为什么我会这么在意外界的回应?因为我没有产生「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所以我便需要依赖他人的回馈,来印证这条分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我总是过分得受到「认可欲求」的束缚,无时不刻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但事实上,只要我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并且将自己和他人做课题分离,这个问题就可以被解决。另外,借用猫叔的一个观点,不论这条分享是不是石沉大海,最大的受益人,始终是我们自己。这个心态可以沿用到方方面面,比如写作、短视频、直播等等,前期可能只有十几个曝光,但只要这件事对你是有成长的,不要停,因为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我打算今后,继续用这个方法修炼自己的内心。谢谢耐心看到这里的你,和Andrew一起加油鸭🤩如果你还没我好友,可以扫这里加我,验证信息请备注上「公众号」。如果你想要进我的限免成长社群,备注「2023」,我邀你进来。这是我的限免星球,你也可以加一下,日常社群的分享我也都会同步沉淀在这里。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是Andrew,下期见啰。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一个普通男孩的蜕变史

2023年的第004篇文章Andrew的第109篇原创现在是凌晨一点半,刚刚写完《知识系统系统课》的最后一个字,我抬头看了看窗外,隔壁小区楼的上方,几点星光若隐若现。这样静谧的夜色,难免会让人想起很多。十五年前高中三年,我应该是整个年级最用功的那批人。但努力从来不会许诺成功,我在学习上几乎投入了所有精力,但依然被困在「看着非常努力,但成绩上不去的」的怪圈中,最后高考时只进了一所很普通的三本院校。上了大学后,我便彻底放松下来,沉迷网游无法自拔,dnf、lol,网吧通宵是常事,有时为了打排位能连续从晚上十点熬到第二天中午。直到大三,我对自己颓废不堪的现状愈发不满,虽然戒了网游,但不知道如何成长,只知道看书对自己有用,看就对了。幻境所以,大三那段时间,我可能成为了整个年级最热爱学习的那批人。为了像成功学说的那样,通过学习改写命运,我疯狂得学习各种知识,从书籍、文章、到音频等等。每看到有启发的部分,就划线摘抄,为了印证对全书的“理解”,还会画一张思维导图。我坚信着,看完的书即便什么都不记得,也会悄无声息得被我消化,就像那句话一样“你读过的书,终将化为你身体的血肉,融入进你的身体,让你变得丰盈而有意义。”然而,这个美好的幻想,在研一的暑假被无情打破。室友看中了我经常翻的一本书,让我讲讲这本书的收获,我支支吾吾了半天,居然没办法顺畅得说出来。看着眼前这7本被我写满的笔记本,我惶恐得发现,我没有从中获得一丁点东西。混沌罗曼·罗兰说:“很多人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直到80岁才被埋葬。”而这大概就是我那时的状态,不再开始学习。这次醒悟彻底浇灭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开始摆烂、开始混日子、开始糊弄,而这些消极行为也让我尝到了恶果。记得有一次组会,我那篇被迫催产的小论文,被导师当众批的一无是处,甚至建议我换其他导师。我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尤其看到周围人得到了各种机会后,就焦虑得整夜失眠,担心自己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成为一个废人,让家里人失望透顶。觉醒真正的转折点,是那天在实验室,我像往常一样做碳离子分析实验,仪器运行间隙就开始刷朋友圈。然后,我刷到了一条查理·芒格的名言: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当时,我的内心突然被触动,然后开始反思:难道是我当时的学习方法出错了吗?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一夜没睡,我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如何扭转现状,但我唯一确信的是,我的人生不该这样,我需要改变!于是,我开始从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寻找对我有用的东西,并将所有碎片化时间都拿来阅读。当然,我知道仅靠阅读远远不够,所以我开始尝试实践。当时临近答辩时,我做出了转行UI设计的重要决定,因此我通过三个月的自学,产出了一份作品集,并且首次尝试在印象笔记上,初步搭建了UI专业的知识体系。虽然放现在看惨不忍睹,但它作为我觉醒后的第一个知识体系,意义非凡。改写在迈入职场后,除了专业学习外,我也没落下学习方法的学习。我知道了底层原理的重要性,于是我花大量时间学习认知科学、脑神经科学这样的专业学科。我知道了要挑一把上手的斧子,所以我开始在各种工具之间积极得尝试和深度使用。我知道了输出的重要性,所以我开始在语雀上,持续记录日常的一些感悟和复盘。并且,我受到盖哥的影响,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尝试将我学到的东西沉淀成文章,去对外公开分享。而且,我惊喜得发现,这种方式也在倒逼我不断得反向输入和思考。我反复得研究、实践、走弯路、找新路,从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寻找有用的东西,然后再不断得验证和调整,最终,我沉淀出了我自己的一套知识管理流程。我基于这个流程持续对外输出,经历了一段无人喝彩的时光后,我便开始收获复利:受邀给大学生授课、拿到站酷首推、上级的认可鼓励、58UXD的分享邀约、拿到各个平台的奖项、吸引大量品牌方合作变现。。。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的这些创作,帮到了你们。而你们源源不断的支持,让我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而现在,我终于有勇气和七年前的自己说:我做到了,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传承我看似在靠写作获益,但我想说,真正在这背后起作用的,是这一整套强大的知识管理系统。当然,这套系统只有我自己受益过,所以我不确认对于其他人是不是同样有用。为了验证,我借着被58UXD团队邀请分享的机会,将它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首次公开。虽然因时间关系讲的比较粗浅,但这个分享让我收获到远超预期的认可和支持。随后,我将它沉淀成文字,同步分发到了站酷和公众号,也同样收获了大量好评。甚至很多人私信我,这次分享完全颠覆了ta的认知,而且实操后很有效果。至此,我可以确认这套方法对其他人的实用性!但是,它还不够系统。随后,我又将自己的规划、复盘等体系,通过notion整合进去,我发现,它变为了一款极为强大的人生管理系统。它不仅承载了我的知识体系供我随时存取、而且我可以将阅读后的行动清单,快速滚动到规划系统中,成为一个个真实存在的清单,而行动后所获取的经验,又可以被我快速沉淀到复盘系统,形成闭环。我因为这套系统持续受益了太多,它让我成为了一个可以独立运作、提供价值、并且不断迭代的系统,难以被替代。是的,我成为了那个无法被替代的理想自我,我成为了Andrew!而在上次的分享结束后,我也知道,有非常非常多的人,现在正面临着和当时的我一样的痛苦,因为我亲历过,所以感同身受。因此,今年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帮助1000+人打造知识管理系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凡有所读,皆为我所用;从0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随时存取,用系统化学习享受比碎片化多百倍的收益。而这个目标,我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所以,便有了今天的这个文章。它记录了一个普通男孩的蜕变过程,也篆刻下了他新的人生使命。谢谢看到这里的你。希望这篇故事能给予你改变的力量。如果我的故事对你有启发,欢迎一起交流~对了,如果你对那篇知识管理文章有兴趣,欢迎翻看这两篇万字长文,希望能帮到你:万字干货!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上)万字干货!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下)如果你还没我好友,可以扫这里加我,验证信息请备注上「公众号」。(一定要备注哦)如果你想要进我的限免成长社群,备注「2023」,我邀你进来。这是我的限免星球,你也可以加一下,日常社群的分享我也都会同步沉淀在这里。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是Andrew,下期见啰。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Andrew的2022

2023年的第003篇文章Andrew的第108篇原创你好,我是Andrew。老样子,一篇虽迟但到的年度复盘,来好好得和过往告个别。一些瞬间。我很喜欢鲍利斯的一句话: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我的2022年,大概就是这些瞬间吧。01.关于写作今年完成了24篇原创文章,粉丝数相比去年翻了一番。而持续的坚持原创,也在今年兑现了丰厚的回报——①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的高阶思维模型,但用处极大

2023年的第002篇文章Andrew的第107篇原创「专家说减肥需要断主食」、「量子波动速读可以高速学习」、「今夜南京会进行大面积消杀」,这些信息是不是很眼熟?大部分谣言不需要全部造假,只需要隐藏一部分真相,然后伪装成事实,就能混淆视听、骗取流量甚至金钱。虽然我们没办法辨别所有「谣言」,但拥有一个思维,能让我们更快建立认知壁垒,不被轻易带节奏。这个思维,就是批判性思维。这次,和你简单聊聊批判性思维的入门基本功:分清「观点」和「事实」。「事实」,即客观存在的,比如Andrew在今年1月转型了、阿根廷在卡塔尔世界杯夺冠了、胡歌当爸爸了。「观点」,即揉入主观属性的,比如今天好冷,这是主观感受;我喜欢撸猫,这是主观偏好;我认为你的观点是错的,这是主观见解,角度偏颇狭隘就形成偏见。主观感受和偏好不值得花时间批判,如苹果安卓之争、各家偶像粉丝互撕,这些属于对个人喜好的干涉,争论这些将引发更多争端和撕逼。而真正有批判价值的,是对方经过思考后输出的主观见解。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播客、书本时,不妨多一步思考:作者输出的是事实还是观点?这个观点有无得到论证?论证方式有无谬误?当然,有很多别有用心之人为了博流量,喜欢将观点伪装成事实,或者一堆事实中掺杂观点。比如我在开头说举的那些例子,这些信息常见于各大资讯平台的首页,平台动机就是通过拉高用户消费时长来提升产品商业收益。对于这些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各个渠道的信息搜集、或者你的已有认知来分析它、驳斥它,找到所谓的「事实」去证伪,找到掺杂的「观点」去批判。(小提示:搜索引擎记得用Google、别用百度。)另外,「观点」和「事实」的区分,也可以应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如设计评审时对方提的各种问题,其中哪些信息是真实存在的事实?哪些信息是需要批判的观点?通过不断这样的梳理、甄别,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明显提升,不轻易被他人左右。现在,试试回忆下今天,你听到了哪些信息属于建议?哪些信息属于观点?可以后台留言,也可以直接私信给我哈希望这个分享对你有点启发~新的一年,和Andrew一起加油哇(另外,有朋友催我的年度复盘,别急,正在写)下图的微信社群是我做日课分享的地方,持续一年交付,暂时免费。你可以在这里获取到我在「学习、成长」领域最新的分享和观点,并且和同频小伙伴们一起交流。至于为什么突然转型,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我做了一个艰难而不舍的决定...总之,希望在今年,我能以另一种更底层的方式撒下种子,给一些人带来启发和收获。目前已满200,可以私信我「2023」,我邀你;如果你还没我好友,可以扫这里加我,验证信息请同样备注上「2023」。(一定要备注哦)这是我的限免星球,你也可以加一下,日常社群的分享我都会同步沉淀在这里。希望这篇分享也能给到你启发,我是Andrew,下期见啰。
2023年2月3日
其他

好不容易啃完书,但啥也没记住?我有绝招

2023年的第001篇文章Andrew的第106篇原创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好不容易啃完一本书,合上书后,啥也记不住,不知道作者讲了什么、自己读了什么、自己获得了什么。我也曾经被这个问题折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这个问题源自消极式的阅读方式。什么意思?简单说,你在阅读时,全程都是被作者拽着走的。作者什么思路,你跟着,作者什么观点,举了什么案例,引用了什么研究,你都一字不落得跟着。而平均用力的结果,就是啥也每学到、啥也没记上。这就好像你空手往墙上钉一团大棉花,任你使再大的功夫都很难钉进去。怎么解?专注即可。我在之前的这篇文章「Andrew碎碎念」正式开更,来聊聊一个重要却很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有提过关于专注的内容,注意力是个宝贵而容易迷失的东西,它在哪结果就在哪,而只有专注才能让你的注意力放到更值得的事情上。怎么专注?带着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去阅读。相比平铺直叙的陈述,大脑对问题更加敏感。而一旦你带着问题去阅读,你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目标。这就好像你在大海里航行,灯塔总是能让你专注一个方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试试万用的认知黄金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比如《影响力》这本书,阅读之前你就可以给自己列个清单:1.什么是影响力?2.为什么需要影响力?3.如何对他人产生影响力?而且,问题也可以嵌套。当你通过目录了解到「如何对他人产生影响力」的六把武器后,你可以在每一把武器上再嵌套一次你的问题,比如1.什么是稀缺原理?2.为什么要学习稀缺原理,这玩意儿有什么意义?3.如何运用稀缺原理?至于那些繁琐的案例、晦涩的研究,都是为了论证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你想解决的问题无关,所以快速扫过就行。如果你有读过《影响力》的话,你应该也能感知到,这本书的案例研究太多了,但是,没有精读的必要。按这个方法,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啃完书啥也记不住的问题,而且你的阅读速度也能上来一大截,一举两得,太划算了。新的一年,多用提问的方式来看书吧,加油鸭🤩下图的微信社群是我做日课分享的地方,持续一年交付,暂时免费。你可以在这里获取到我在「学习、成长」领域最新的分享和观点,并且和同频小伙伴们一起交流。至于为什么突然转型,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我做了一个艰难而不舍的决定...总之,希望在今年,我能以另一种更底层的方式撒下种子,给一些人带来启发和收获。目前已满200,可以私信我「2023」,我邀你;如果你还没我好友,可以扫这里加我,验证信息请同样备注上「2023」。(一定要备注哦)这是我的限免星球,你也可以加一下,日常社群的分享我都会同步沉淀在这里。希望这篇分享也能给到你启发,我是Andrew,下期见啰。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我做了一个艰难而不舍的决定...

我做了一个艰难而不舍的决定。就在昨天晚上十点,运营了三年多的设计交流群,被我正式解散了。虽有祝福和不舍,但今年可以继续一起成长,真好大家这一路来的陪伴、利他我都记得,也很感激。其实当时建立这个群的初衷,是和一群人一起交流设计经验,但因为我自己的问题,导致它离我想象中的样子越来越远。职场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尽管我花了三年时间,用文章和视频的形式创作了200多篇内容,获得了一些荣誉,也有幸帮到一些人,但依然没有达到我理想中的那个样子。直到去年6月在58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Andrew入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作者评选了,请大家帮忙投票啦!

从19年年末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坚持输出了103篇文章了,在这段期间,不断有朋友主动私信我说我的内容帮到了他们,并愿意一直关注我。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慰藉。这周很有幸能入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年度作者评选,在此拜托各位朋友为我投票,一直到21号(下周三)截止,每人每天最多可投10票。(右下角按钮点10下就行)可以扫下方的二维码投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投票。下周就截止了,感谢大家!!投票后如果感兴趣,也可以继续戳后方文章看看我的故事。嗨,今年的最后一篇,和你聊聊我的故事Andrew的2021另外,此次的Figma打卡因为只限定了50个人,所以很遗憾的是,很对小伙伴被挡在门外没有办法参加。不过没有关系,一个好消息是,1月份我会再发起一次!!现在已经有很多小伙伴预约了,如果你有兴趣,欢迎找我预约~(加好友需备注「公众号预约」)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7000字干货长文,关于产品「趣味性设计」的一次深度探索(大量案例)

如何制造愉悦感happiness1.关于拟人化基于上面的挖掘,我发现能引发愉悦感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拟人化,这个非常有意思。克利福德·纳斯在《the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关于「我的点赞、评论」的设计思考(深度好文)

我的其他干货,希望你能喜欢,也欢迎转载哦❤️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内卷时代,设计师特殊解压方式有哪些?

每个设计师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魔咒”,总会有一段时间干什么都不起劲,整个人像进入了“累觉不爱”的状态,动作变慢,效率变低,反应迟缓。设计行业的内卷,导致大家精神压力愈发紧张,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下面这几款解压神器,没准对你来说很受用!01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万字干货!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下)

不断简化,直到可以流畅得表述当然,讲给外行人听只是教学方式之一,只要是对外输出,形式不限。比如:写作、线上分享、短视频输出、甚至单纯得复述给自己听等等。当然,写作依然是我最推荐的对外输出方式。5.1
2022年9月20日
其他

万字干货!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上)

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1.首先,我们身处内容时代如果回到二十年前,我们终其一生所学的东西,基本够用一辈子
2022年9月15日
其他

5000字干货,帮你全方位解析搜索历史设计(深度好文)

电商类淘宝、考拉、京东、闲鱼、天猫、pdd,这些产品的搜索历史普遍使用了自适应布局。1.2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Behance封禁了?快速解决方案在这!

如果你注册账号的地址在国内,那么登录后就会出现无权访问的情况。没错,又是漂亮国搞的鬼——behance所有国内账户都被做了封禁。(是不是很眼熟?之前figma事件也是这波操作)解决方案1.重新注册一个账号,注意所在地选择国内大陆以外的地区2.登录后,点头像菜单中的「设置」3.左侧面板,选中「切换Adobe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Figma新鲜出炉的新功能,居然可以在线撸猫?!

https://www.yuque.com/books/share/23ae203f-b63d-4c92-8b70-60c4d9368605?#/
2022年7月1日
其他

300组创意满满的端午节海报,打包安排!

hello哇各位小伙伴们,马上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准备好吃粽子了没~Andrew为你精心挑选了300组创意满满的端午节海报灵感,每一组都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我们做设计,灵感不在于灵光一现、而在于日常的积累采集,这样做设计才更得心应手,而不是每次都临时抱佛脚。希望这些分享你能喜欢。获取方式见文末~废话不多说,安排。获取方式:点个「在看」,后台回复「端午2022」即可无门槛获取。我是Andrew,我们下期见~/
2022年6月2日
其他

Figma重磅更新,这些超赞功能你一定不能错过!(文末福利)

property(实例替换属性)。这三个属性只针对于组件,所以我们拿一个关注按钮组件举例。Boolean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Andrew的2021

人生第一次年终复盘,鸽得有些久。虽然2021诸多不易,但仪式感还是要有的。自媒体写作去年总共挑战输出了40篇的原创文章,并且大部分都是很用心的中长篇幅(我相信你们一定感受到了),字数累计15W+。其中包含了12篇figma连载、8篇素材灵感、6篇设计思维、4篇设计提效、2篇设计趋势、2篇沟通协作、1篇经验沉淀、1篇人生复盘、3篇碎碎念和2篇疑似水文。为了便于大家回顾,我已经汇总成一篇合集了:嗨!2021年的40篇原创干货合集,请收好~写作给我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近乎翻天覆地的。我2020年开始正式坚持写,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基本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关注我的粉丝也不到1k。而到了下半年,写作开始给我源源不断的回报,尤其在开更figma系列之后。7月份,成为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专栏作家,三节课特邀讲师;8月份,我发表的文章获得了站酷首页推荐;9月份,因为写作,figma能力被主管认可,受邀为大学生进行线下授课;10月份,受邀成为BOSS直聘的专栏作家。月底受米苏的邀请在她的社群做「写作」主题的线上分享。上个月刚刚完成了11场的挑战。这段时间的挑战让我第一次沉淀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也收获了不断的正向反馈和链接;同时这些训练减少了我对语音表达的畏惧;11月份,我的写作能力被白杨师姐看到,很荣幸受邀成为了设计日记签约设计师,收获了很多机会和资源;也得以有机会带领年度思维课的打卡,认识到了12班可爱优秀的小伙伴们;而在这段期间,越来越多的朋友因为我的文章主动和我链接交流。在以往,可能一个月加我的人不超过3个,在写作后,平均每天都会有新的朋友链接。我结交了新的伙伴、知己、贵人甚至是合伙人,和他们的交流也让我学到了超多的东西。仅仅半年的时间,粉丝数直接从1k飙到了4k,足足涨了3倍以往写作沉淀的经验和能力,让我通过付费咨询的方式变现写作能力为我的其他能力赋能。汇报、沟通、短视频文案等能力,都因为长期写作得到了提升因为持续的对外输出,现在几乎每天都能接收到你们源源不断的正反馈。说实话,我曾经是个极度自卑的人,但现在,你们的认可鼓励让我愈发强大和自信。可惜的是,很多内容没有同步分发到其他平台,否则说不定能冲一波年度作者我始终相信,写作是我们这类普通人实现跃迁,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虽然现在都在说短视频红利,但短视频形式同样是基于文案的再创作。况且写作本身可以倒逼思考和输入,它是内化知识的绝佳手段。写作不一定帮你赚到钱,但一定帮你更值钱。短视频这一块是比较遗憾的,也就在年初那一段时间输出了一些,因为专注在写作,导致难以兼顾,加上前期冷启动几乎没有反馈,后面直接放弃了。今年的规划,是重新回归。如果你是我好友的话,你应该能在凌晨1:00的朋友圈看到,我的100个短视频flag。当时还承诺如果没有完成,所有给我点过赞的人,年底瓜分5k。现在欢迎你的围观监督,记得加我好友。我从2月开始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悄悄得学习和探索。到情人节那天,我会正式发布我精心准备的第一个视频作品,可以提前关注下我的视频号。工作去年是步入职场的第四年。因为不满足于上份过于稳定安逸的工作,在去年4月份,跳槽进入了一个新的超优秀的团队。但是步子迈得太大,新工作的工作强度差点把我干趴。从一个双休、朝九晚五的工作,换到了大小周、朝九晚九的工作,要说整体感受的话,送你三贼——贼忙、贼累、贼收获。投入和结果总是成正比的,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各种需求和OKR的鞭策下,我的能力也跟着大幅提升,上个季度刚荣获了S绩效。接下来的一年,再接再厉。生活田园我一直很向往田园生活,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养成了每年种菜的爱好。是的,你没听错去年第一次尝试了瓜果豆类,深深体验到耕种的不易。除了对付那些潜叶蝇和小青虫,还需要耗费力气浇灌,尤其是酷暑基本一天一浇。感觉就好像星露谷物语的主角,光浇水的功夫体力就耗费大半。晒波去年的劳动果实。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欢迎和我一起交流。新成员5月份时,家里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媳妇起名叫陈圆宝,我觉得又土又俗,当然反对无效。这大半年的时间,从一开始的小萌宝,长到现在的老肥猫。各种上蹿下跳、夜间跑酷。晒一波它的变丑之路。心灵我曾患有持续三年的神经症,严重的时候曾经连续失眠三个月。不过从下半年开始慢慢好转。我总结了下,这主要归功于森田疗法、零极限中的四句箴言、《被讨厌的勇气》和冥想。尤其是冥想,它给我带来的回报极其丰盛。除了神经症外,我的失眠状况也明显好转,负面情绪出现的频率也比以往降低很多。另外,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极度自卑、社恐或患有讨好型人格,并由此深陷负能量的泥潭无法脱身。我强烈推荐《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它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教你如何一步步得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感悟关于坚持我认为,坚持的核心心态在于求内而非求外。多关注自己的变化和成长。因为无人喝彩的局面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唯一能够让你坚持下去的只有你自己;而一旦满堂喝彩,能不受其影响继续专注创作的,也只有你自己。关于时间我九九五,每天来回通勤累计两小时,但我依然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输出。很多朋友都问我哪来那么多时间?我想关键在于,我擅长一份时间多次利用。比如凡是需要花时间做第二遍的重复工作,是不是可以先定个sop?设计需求的思考过程,是不是能沉淀成一篇文章?甚至包装成作品集上传站酷?学习一项技能,是否可以一边学一边对外输出教程?甚至去公司行业内分享?每个人的时间都很有限,关键在于一件事的价值在单位时间内能否最大化利用。关于如何制定sop,可以参考我之前这篇碎碎念让你一份时间多次利用的秘籍,请收好关于行动力行动力是决定结果的关键。这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能落实行动的其实非常少。分享几个我亲测有效的方法:1.设定deadline2.公开挑战。我的100天设计挑战、30篇、40篇的原创文章挑战都得益于这个方法3.有了目标,当下就去做。别酝酿,酝酿久了就会变成拖延4.使用工具进行自我管理。比如我现在在用notion进行目标、时间和清单的规划,感觉超棒。这种可视化的自我管理极大得提升了我的行动力。去知行合一,你才有机会开花结果。关于延迟满足老朋友应该记得,我在2020年的最后一篇文章最后一篇了,和你聊聊延迟满足!还不来看看么?
2022年2月11日
其他

保姆级攻略:如何从0到1上线一款自己的红包封面?(文末福利)

2022年的第3篇文章我的第83篇原创文章最近红包封面非常火,好多小伙伴都想自己做一款红包封面,不过不知道如何下手。正好最近成功上线了四款红包封面,借此机会跟老铁们分享一波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先说做红包封面的好处自己亲手制作,它是你创意和思想的结晶,所以意义非凡;靠着红包,你可以被更多人看见——发红包、送封面、当成内容分发、甚至封面制作教学(比如我这篇文章)微信官方的加持下,最新版本的直播间、视频号、公众号全部支持发送红包封面了,这样的附加价值可以帮你的内容被更多人看见、传播优质的可以获得官方流量扶持如何做,上教程1.硬性条件需要粉丝数达到100或以上的视频号或者公众号。粉丝数不到100没关系,把号转发任意一个设计交流群,发个小红包,大家基本都会关注。比如我这个群(手动狗头)至于选视频号还是公众号,看你想重点曝光和引流哪个,因为红包后面的简称、logo和跳转链接,都取决于你当时所选择的号。我今年会重点输出短视频内容,所以我选择了视频号。2.申请注册进入微信红包官方平台,右上角点注册申请平台账号。这一步很简单,一步步按着来就行。https://cover.weixin.qq.com/cgi-bin/mmcover-bin/readtemplate?t=page/index.html#/个人的认证方式,就选你这次想重点培养的号。3.红包的制作和上传直接点击去定制,就进入到了上传页面。Step1-红包封面简称这个简称会直接显示在拆封后的红包封面、发红包和红包预览页上,建议直接填写自己的号。Step2-个人logo这个logo会显示到红包的右下角,依然建议直接使用账号头像。它跟简称一样直接被系统读取,无脑点「填入」按钮就行。Step3-上传红包封面素材大活在这。使用官方提供的模板,遵循官方制定的规范。基本规格:尺寸需要957×1278px;体积需要小于500KB;格式PNG\JPG三个雷区:1.设计时避免影响到中央文字的识别性2.真人照片涉及肖像权会稍微麻烦些,需要提供正反身份证,肖像授权书(文末领取)和以上两份复印件的入镜照片。3.禁止出现广告相关内容,比如商品、广告标语之类的一个素材适应以下四类场景,后三类场景可以自由编辑显示区域,也可以直接替换成别的素材。Step4-封面故事(引流必备)可选项,但强烈建议大家加上,因为它支持跳转到当前视频号/公众号/表情页,是红包引流唯一的入口。封面故事需要完成两个子项:素材:支持静态图和视频。静态图规格:750*1250px(高度要更高一些)。我的建议是直接复用封面的素材,高度可以做下适配。比如我就直接把标题布局改了一下,省事。视频规格:体积小于10mb的mp4格式。如果你的文件是mov格式,或者体积过大,强烈安利用handbrake(大菠萝)去转格式和压缩。我ae导出的300多兆的mov文件,放handbrake处理,直接无损压成了2兆的mp4,无敌。方法也简单,拖进去,啥也不用管,直接点「start」就行。获取:https://handbrake.fr/外网慢的话可直接文末领取安装包。故事描述:避免出现引流之类的字眼,否则审核判定诱导关注行为,不给通过。Step5-证明材料不含真人肖像的设计:提供源文件即可包含真人肖像的设计:肖像授权的证明材料包含商标的设计:提供商标注册授权材料等(授权材料模板都打包好了,领取方式见文末。)这一块卡得很严,如果你用了不止一个工具(比如图标用PS或者AI、红包设计用sketch或者figma),强烈建议把所有源文件都打包压缩上传。否则也容易审核不过。4.上传审核一般是1-2个工作日。最近微信可能是加派人手了,我昨天的审核时间半天搞定。不过建议,想要做封面的同学现在就开始搞起,尽量在30号之前完成上传。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审核结果会直接微信消息通知你,坐等就好。5.发红包!Step1-购买封皮发放封面钱需要钱买封皮,1块一个官方之前出过一个激励活动,原创3条视频送500个皮,这些视频至少有1条被看过3k次会再送1000个皮。3k曝光很难,可以先白嫖500个皮一个红包封面可以送给一个用户。比如你买了10个皮送给了10个人,那么他们在领取三个月内可以无限次使用这个封面Step2-发放封面有封皮后,发放封面的按钮就可以点了送人一般都用二维码投放,领取方式看自己喜好。我一般选「一个二维码多人领取」,省事直播间、视频号插入红包封面,都是用的链接序列号是提供一串字符,领取链路长,不推荐使用最后以上就是制作红包的经验,希望帮到你们~
2022年1月27日
其他

嗨!2021年的40篇原创干货合集,请收好~(真的建议收藏)

2022年的第1篇文章我的第81篇原创文章「转行人的设计笔记」创办至今,我累计输出了80篇原创文章。每一次看到你们因为文章受益而和我链接,我都倍感欣慰。这些接二连三的正面反馈让我不断确定,我所写的东西确实有帮助到你们❤️。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得查阅,我将去年写的40篇干货文章做了一次汇总。同时所有后台回复的资源我也同步做了聚合,领取方式见文末。话不多说、安排。12篇Figma专题连载(已完结)wuhu
2022年1月20日
其他

嗨,今年的最后一篇,和你聊聊我的故事

我的其他文章,希望你能喜欢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这个逆天到无敌的工具,年底结束前我一定要安利给你!!(不是广告!)

阅读时突然有了思考和想法,总是无处下手,有时候只能临时记到笔记上,但因缺失了和原文的链接,难以查找上下文;6.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figma系列终篇,送你一份我沉淀半年的提效手册(粉丝福利)

篇原创文章(figma系列最后一篇)距离2021年
2021年12月28日
其他

精挑细选的这9款figma插件,让你一天变两天!

icons实用指数:⭐️⭐️⭐️虽然数量上只有282个icon,但胜在足够优质和简约,通用型图标基本够用~输入一些常用的英文单词可以快速取用,比如arrow、email、file等等Color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这10个figma插件,真的会让你效率逆天!

搜索获取、安装即可。步骤如下,有问题可随时私我。/
2021年12月26日
其他

血泪教训,当自动布局遇上组件,一定别踩这个坑!!(建议收藏)

layout面板。正是因为这样,所有自动布局后的组件,都能完美实现自动布局的所有功能。但,也仅限于「组件」而已。
2021年12月21日
其他

让你一份时间多次利用的秘籍,请收好(建议收藏)

我们熟知的设计系统,同样是一个庞大的sop。从原子到高保真,从样式到组件,每一处都在试图调用我们的系统1,帮助我们不假思索得完成一个页面的快速搭建。9.
202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