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五

其他

豆瓣 9.6分

大家好,我是朱小五。昨天跟大家提到了解疫情相关内容越多,越容易把自己搞得“精神内耗”。本来想靠看剧缓解情绪,结果血压反而直接上来了。我麻了12月份末有几个新剧,比如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回来的女儿》,《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也出了第二季,而我之前非常喜欢的《灵笼》出品方艺画开天版的《三体》也终于上线了。结果好家伙。。。《回来的女儿》豆瓣评分从8.2直降到6.3,高开低走,前四集值得8.2分。之后的剧情就会发现这部悬疑剧只是堆了一堆悬疑的元素,编剧把握不住,只会写崩人物剧情降智,主角双标反复横跳。甚至不能叫称之为尾,从腰部就开始烂了,多亏只有12集,大结局后果断改分。如果大家想看的话,可以按6.3分的预期去看,可能会好很多。时隔两年,《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出了第二季。说实话,最后我都看得睡着了。既然都来看这部剧了,大家肯定是更想看斗智斗勇、尔虞我诈的游戏。谁想看听烂俗老套的说教啊,建议第二部改名为**《弥留之国的圣母爱丽丝》**,或者让能抗事儿的白毛(苣屋)当主角。接着就是《三体》动画版!只能说艺画开天把自己玩成了一个形容词,还让“依托答辩”这个烂梗重新焕发青春。不仅被自己甲方整活背刺,还成功让B站的“方块人”(我的三体)系列视频播放量暴涨。艺画开天它做到了!我们在对着艺画开天大呼:NNM,退钱!转头发现还真有对得起我们这些国产动画的支持者的作品。上美NB我们所熟知的《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哪吒闹海》《葫芦兄弟》等作品都是出自上美厂。这次上美厂出品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由八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玉兔》、《小卖部》、《飞鸟与鱼》。其中第一个故事名为《小妖怪的夏天》,从小妖怪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西游故事。已经工作的朋友看了一定深有体会:“这小妖怪简直是我们打工人的写照啊!”还是那个西游记,但视角不再是唐僧师徒四人,也不是拦路的妖怪大王们,而是一个法力一般,资质平平的小猪妖。“表现有功的,可以喝到唐僧肉汤。”像不像领导画的大饼。抓唐僧是大项目,而项目中最苦逼的活儿被分配给基层小妖怪。动不动提前砍1000斤柴,最后小妖们拼死拼活完成任务,结果领导转头不要炖汤,要求重新砍核桃木烧烤了。随意改项目是常事,而工作上的创新——给弓箭装上羽毛尾翼,也会被领导否定。领导并不关心制作的武器是不是具体有用,只要数据好看,能汇报就够了。“你在教我做事”?而小猪妖回家看望母亲更是“打工人”的真实写照:“现在大王给我派了很多事情”、“大王重视你就好”、“你看看你怎么秃成这样”、“最近老熬夜
2023年1月4日
其他

阳了后,会重复感染吗?

距离上一篇《新冠干不过流感了吗?》又过了一段时间,小五所在的北京地区阳性率已经超标了,并且大家立马从疫情防控期间的屯菜屯物资,转为了屯抗原屯药屯“黄桃罐头”。那我们就针对现状,探讨一下本轮阳了后会重复感染吗?多久会重复感染呢?1、又有新冠新毒株了吗?回到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讨论一切的前提是,此刻的病毒状况如何。病毒一直在迭代变异,新版本就该有新打法,了解它现在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面对它。而当时只提到了目前国内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但实际准确的来说: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全称为BA.5.2.1.7)为主。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从致病性上看,目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株与其他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差别不大,目前没有发现根本性的加重或者减轻[1]。据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接受采访时所说,目前奥密克戎不同分支传染性和传染力没有差别[2]。但是,上篇文章中没展开的是——奥密克戎突变株会造成很强的免疫逃逸,疫苗接种和感染康复者都无法抵御新突变株的感染[3]。打个比方,感染BA.1后并不一定能防止BA.2和BA.5等后续新突变株的感染。那么既然现在的趋势是如此,也就需要了解一下国外最新版本(主流毒株)的情况,毕竟早晚也是会传过来的。目前世界上几个主流毒株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显示出了地域分布的差异。除了我们熟知的BA.2、BA.4、BA.5变异株及其亚型变异株以外,近期XBB与BQ.1.1变种毒株的感染占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快速提升。目前还正常公布数据的日本,在12月11日全国新增感染人数11万9千人,死亡190人,重症386人。不过日本尚未出现大规模BQ.1.1、XBB毒株疫情,且日本的主导毒株仍为BA.5。但日本也注意到国外这两个猪突猛进的毒株,于是决定给他们起个名:BQ.1.1(地狱犬)、XBB(狮鹫)!!!在中二这块,还是没人能比的过日本人。对了顺带提一嘴,国内的主流毒株之一BF.7,日本人给它的代号是:牛头人病毒(Minotaur,弥诺陶洛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牛头人),???2、它们的能力怎么样?我们接着聊聊这两位“地狱犬”和“狮鹫”的战斗力如何?其中BQ.1是奥密克戎亚型BA.4和BA.5的后代,继承了它们的大部分能力,BQ.1及其亚型BQ.1.1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该家族正在欧美地区迅速成长壮大。而XBB是两个奥密克戎亚变体BJ.1和BA.2.75的组合,很难被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从而很有可能逃避已有的抗体,并进入我们的细胞引起感染。这意味着XBB变体也具有高度的传播能力、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以及导致已感染过其他毒株者再次被感染的能力。据WHO报告,XBB很可能是迄今为止逃避免疫能力最强的新冠变种,同时有迹象显示XBB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疫情预测:北京、河北或迎来疫情“拐点”

大家好,我是朱小五。半个月前我发了一篇文章《新冠干不过流感了吗?》,希望用数据来说话,帮助大家了解现在病毒的真实情况。近期我也一直在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想跟大家一起探讨新冠(奥密克戎)的重复感染以及后遗症问题,文章大概明后天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随着近期(新政策颁布后)我国各地区疫情的不断变化,我们普通人能获取的数据反而越来越少了。比如我们在今年年初分析上海疫情时,虽然获取的数据会有延迟或异常波动,但至少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总体趋势。而现如今每日公布的新增数据已经基本没有参考价值,导致我们如果想去了解最新疫情情况,不得不去用一下其他数据参考。比如前几天我根据百度指数做了张图,并分享在微信群里。我这里简单只选取了“发烧”这个关键词,根据各个省份的百度搜索指数排名,可以看到一个变化趋势。除了互联网上音量比较大的北京地区和我们熟知的河北(石家庄、保定等),会发现湖北、重庆、四川疫情较其他地区上升的更快。当然了,我做的这个图只是用了一个关键词,我们还可以使用更多的关键词使之更完善。比如在百度上,用户通过查询“地区名+疫情”等关键词,如“北京疫情”,用于了解疫情实时动态,也会增加百度疫情搜索指数。正好我今天发现百度APP最新上线的百度疫情指数显示,北京、石家庄、保定、洛阳、邢台等多个城市的疫情指数在持续上升一个月后,逐渐达到了峰值!在近期迎来下降或增速大幅趋缓,尤其是保定、邢台等城市已经出现了多日连降,这意味着这些城市或许迎来了此轮疫情的“拐点”。除此以外,最近在微信群还看到这样一张图。这张图我了解了一下,是国内知名大数据研究专家“chenqin”(知乎网名)同样用的百度指数和一套成熟的数学模型作出了的疫情预测。大家如果对照一下今天百度官方发布的疫情指数趋势,会发现chenqin至少在数据层面预测的基本准确,各地的朋友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他还会在知乎每天更新最新版的表格数据,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另外关于阳了后重复感染的文章,大概明后天发,大家可以点赞催更一波hhh我是朱小五,我们下篇文章见。
2022年12月14日
其他

新冠干不过流感了吗?

2019年12月份,武汉市通报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2020年1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2019-nCoV。距今已三年。近期社交媒体上多了很多关于病毒感染率和致死率等的激烈讨论,双方各执一词,难分胜负,但基本诉求,无非都是想更好地活着。我想,如果想将各种观点的人拉回到一个基准线讨论,不如用数据来说话。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更多的朋友,了解现在的新冠病毒。正视毒株的变化讨论一切的前提是,此刻的病毒状况如何。病毒一直在迭代变异,新版本就该有新打法,了解它现在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面对它。注:奥密克戎具有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性质,传染性很强,出现爆发性扩散[1]。目前已发现“BQ.1”“XBB”等600多种衍生毒株,但其共性是出现了免疫逃逸性质增强的“收敛进化”。那么现在这轮疫情,是什么毒株呢?它的毒性如何呢?过去三年间我们所熟悉的主要有原始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目前国内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该亚分支是BA.5.2.1.7的缩写,其与年初流行的BA.1、BA.2及前段时间很多地方流行的BA.5变异株,同属于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的亚型变异株,而其传播力是目前我国本土流行株中最强的。从致病性上看,目前国内流行的BF.7变异株与其他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差别不大,目前没有发现根本性的加重或者减轻[2]。所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相关的历史数据,都可以为我们本轮疫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撑。首先,奥密克戎与前年、去年流行的原始毒株、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最明显的临床特点就是潜伏期进一步缩短,部分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其次,奥密克戎的传染力更强,但致病能力更低,部分人感染后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即无症状感染者(如今年年初分析上海疫情时,国内开始出现大量无症状患者)。另外,在疫苗等免疫保护下,感染奥密克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基于以上特点,从整个社会来看,奥密克戎的流行规模扩大,且以容易重症化的老年人为主,进而导致死亡人数的绝对值增加。因此今年的奥密克戎毒株,使得新冠演变为了“针对老年人的瘟疫”!老年人的瘟疫?老年人现在更容易感染新冠吗?老年人现在更容易因为新冠去世吗?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拿日本和香港地区的公开数据来看看。为什么选用日本和香港地区的数据呢?日本是在今年3月21日重新放宽防疫措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今年4月21日起放宽防疫措施,两地都避开了早期原始株,并在今年经历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完整周期,所以对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很有参考价值。先简单看看日本的情况(日本的情况很有意思,我下面会单独出一篇,大家保持关注公众号)日本目前正面临第八波疫情的冲击,与第七波疫情相比,更加来势汹汹。11月29日新确诊人数为12万9903人,死亡人数为228人,重症患者334人。确诊人数已达第七波巅峰单日确诊的一半以上,死亡病例约为第七波巅峰单日死亡的三分之二。根据AI测算,高峰或在明年1月中旬到来。但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却正考虑将新冠病毒的传染病分类,下调至与流感同等的水平。促使日本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正是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的变异株BA4/5(日本第六波、第七波的主要毒株)引发的重症率和致死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呈现出了在不同年龄区间的明显差异。对比再看香港的数据[3],根据港大病毒专家金冬雁的介绍,按照年龄区间统计,20到29岁的人死亡率极低。感染死亡者主要是80岁以上的群体,特别是其中没打过疫苗的人,感染后死亡率可以达到14.70%。而80岁以上接种过一针到四针疫苗的感染者,死亡率则分别降为7.16%、3.74%、1.58%和0.87%。由此可见,疫苗的多针接种,能够降低感染概率并有效地减少重症和死亡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奥密克戎毒株对不同年龄组别的“杀伤力”差异,60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有较高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所以这也验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新冠似乎逐渐变异成了“针对老年人的瘟疫!”奥密克戎打不过流感?在以上数据的前提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着“奥密克戎在数据上没有干过季节性流感”的说法,依据是来自某日本电视台的数据披露。▲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写了100行Python代码,上人民日报了!

人生苦短,快学Python!说一个前几个月的事,【核酸报告核查太繁琐?这位复旦人写了130行代码搞定】这个新闻估计不少同学都看到了,后来又被人民日报转发,当做抗疫中的创新小事迹宣传。简而言之,复旦大学需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班级辅导员都要收集学生的“健康云”截图,并挨着查看是否参加核酸。这位复旦同学通过Python编程,利用OCR+正则表达式提取截图中的关键字导出结果到Excel中,解决了这个麻烦的手动问题。交流群里的评价我自己非常乐意看到Python出圈,也特别开心看到Python能够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这本来是个典型的Python自动化办公案例,结果分别上了微博、知乎后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很多评论/回答表示“这也能吹?没有新闻可以不发”。我看了复旦的原文,其中媒体对技术实现描述的段落确实有点尬,不过这位博士同学能够发现痛点解决痛点真的很赞!Python实战复刻作为Python爱好者,我第一时间还是想着复刻一遍这位复旦博士Python代码,后面再聊聊我的看法。原文中所说的程序思路为OCR文字识别+正则表达式筛选,再结合大家截图估计大小不统一(无法ocr特定位置的文字)的情况,那大概思路就get了。Python思路:ocr提取全部文字,并全部拼接为字符串,再正则表达式提取关键词,最后导出到Excel中。常用的Python中文ocr方法,要么使用PaddleOCR库要么干脆直接使用百度的api接口。PaddleOCR是一个超棒的OCR工具库,之前我们还用它写了一个图像文字识别OCR程序,但是大家安装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坑,所以并不是很建议。百度api呢,之前我也曾经分享过OCR识别快递单的案例,那就不如直接拿来用吧。在交互式环境中输入如下命令:def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超实用!整理了34个Python自动化办公库!

人生苦短,快学Python!本次内容涵盖了Excel、Word、PPT、ODF、PDF、邮件、微信、文件处理等所有能在办公场景实现自动化的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自动化办公,不得不提到下面这本书:限时4.9折全年最低价PythonExcel自动化库//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更贴心、更好学的Python自动化办公教程!

人生苦短,快学Python?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一句话呢?就是因为Python可以更快更准更狠地帮你实现自动化操作。很多朋友为了学习如何用Python自动化地处理各种文档,应该都下载过这个文档:python操作excel、word、pdf.pdf。▲下载量达到3万6千余次时至今日,仅仅在公众号一个渠道的下载量便超过了3W+!这个文档也算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Python自动化文档。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排版上,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因此有读者建议,是否可以将此类相关内容整理成知识体系完整、内容翔实的书!于是,文档的作者黄伟老师与“凹凸数据”主理人朱小五老师一拍即合,开始了两年的写书历程!期间,两位老师针对图书内容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沟通,沟通次数不下千次,并征求了许多读者朋友们的意见,最终将全网累计阅读量超2000000的原创文章,精选提炼,集结成书,为大家写就了这本形象生动、轻松好学的提前下班必入宝典——《快学Python:自动化办公轻松实战》。本书特色01.
2022年10月2日
其他

新东方的潮水,退的这么快!

大家好,我是朱小五。618期间,我的新书赶紧趁机搞了波预售,让支持的朋友们也能享受到电商平台的叠加优惠。今年的618,许多之前习以为常的电商头部主播(李佳琦、薇娅、辛巴、罗永浩)都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大家的视野。而在抖音上,新东方的直播间【东方甄选】则开始走红,收获了一波红利,其股价在短期之内暴涨了10倍。12020年“双减”政策出现后,在线教育行业的众多企业纷纷黯然退场。而巨头新东方也宣布关闭在线旗下K12业务,接着俞敏洪开始带领部分原新东方的讲师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带货,最初以“助农产品”为主。在新东方转型直播之初,场均销售额只有几十万元,但是最近爆红之后,东方甄选平台的场均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元,已经成为当前的抖音头部直播间。▲直播销量TOP5商品目前东方甄选的主打产品以图书和农产品为主,据我看到的新闻东方甄选后续还会涉足美妆等领域,那么也这意味着未来新东方的直播事业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抖音粉丝数1900万目前,东方甄选粉丝数量已近2000万,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直播间,资本市场的鼻子是最灵敏的,立马对新东方进行了价值重估,新东方股价实现了超跌反弹,短期之内暴涨10倍。不过,这波股价暴涨也有炒作泡沫在支撑。2在股价短期暴涨之后,很多机构投资者开始大幅抛售新东方。最近三个交易日,新东方股价已经从高点回落了近3成,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充分说明,新东方的直播之路,前方依然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来源:猫笔刀其中对新东方的不利因素,其实是流量来源。目前来看,东方甄选应该并没有去付费买流量,但这其中的自然流量里来自公域,私域的比例还不得知。▲微信指数为何要强调这个比例呢,因为在算法分发机制下,掌握流量入口的抖音就是所有抖音创作者的“爸爸”。就今年而言,现有张同学、再到刘畊宏、乃至如今的新东方,背后都有抖音的流量扶持。当流量焦点转移到下一个热点,才知道潮水过后自己的真实价值。之前看到有个观点,说抖音一哥罗永浩去做AR了,所以抖音要扶持一个新一哥。简而言之,就是抖音这次是在扶你,那后面不扶你了,你还行不行?不管真相如何,但还是想说一句,新东方牛逼!3新东方牛逼在各地学校退租校区时,将留下来数以万计的桌椅,捐给了有需求的乡村学校。也牛逼在财务自由的俞敏洪本可以就此退休,还是选择二次创业。更牛逼在相对于其他电商直播,东方甄选坚持低佣金率、无坑位费模式。直播行业同样充满了风险,也许前人踩过的坑,新东方还会踩一遍。而我也愿意相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新东方,能趟出自己的路。最后还想开个脑洞,其实爆火的董宇辉的背后,是之前无数个已经被迫离开的教培老师。那么新东方之前的其他老师,有或者学而思之类的同类机构中的老师们,现在都干什么去了?我其实挺好奇的。历史文章推荐阿里云盘,开始收费了
2022年6月28日
其他

KPI 和 OKR 的区别,真相了

大家好,我是朱小五之前大家总是在讨论KPI和OKR的区别:结果今天热传的一张图一语惊醒梦中人以前KPI是主人把飞盘扔出去,狗子叼回来。现在OKR是,狗子自己把飞盘扔出去,再自己叼回来。扔太远,叼不回来,扔近了,觉得你没尽力,太难了。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常态化核酸要花多少钱?

大家好,我是小五。最近冲浪看到下面这样一条微博,发现大家对于常态化核酸的支出很惊讶。结合最近我国开始大范围建设“15分钟核酸圈”的新闻,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我们普通大众都愈发关注起常态化核酸成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核酸检测的成本究竟是多少?这些核酸检测费用到底由谁支付?已经花了多少钱?核酸检测花了多少钱?估计很多人都好奇,今年这波新疫情以来核酸检测花了多少钱?对于这种费米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估算。先说检测量(测了多少次),截至4月中旬我国已完成约115亿人次核酸检测(据国家卫健委披露),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今年完成,仅4月上半月就完成了23亿人次核酸[1]。我们再结合本土的新增确诊趋势,对比已公布的4月前半月数据,其实可以估算今天前4月我国可能完成了80-100亿人次核酸检测。▲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根据华创证券分析师的测算,给出了更高的预期,伴随常态化核酸开展,今年上半年核酸检测有可能会超200亿人次(即人均近15次)。接着再说核酸检测单价,多地一线城市的混采(应检尽检)价格已降至4元以下。非北上地区以河南省为例,自5月1日起河南地区的核酸检测标本单采项目价格由18元/人次下调至14元/人次,混采项目价格由8元/人次下调至4元/人次。▲来自某市公告那么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了,简单假设为单采混采比例为1:9,则今年1-4月份仅核酸检测费用全国已经花费了700-900亿元。因为核酸检测单价下降大部分都是4月开始的,所以估算高值是按照下降前的价格计算的。此外,据国盛证券分析师对核酸检测成本测算[2]:在中性假设下(假设全国40%人民进行常态化核酸),年内实施常态化核酸的成本约1200亿,在极限假设下(假设全国14亿人民都进行常态化核酸),成本会提升至约4600亿。还记得本文一开始的截图嘛,这里提到的河南核酸检测费用支出也是极限情况下,即河南人全年进行常态化核酸最悲观预测而已。核酸检测费用到底由谁支付?我们平时做核酸检测,一般是两种情况:“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前者的费用通常由政府承担,后者费用由个人和企业承担。而现在开展的常态化核酸,主要便是政府承担的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大家有多开心?

大家好,我是小五。今天必须要分享这个好消息,朋友转发给我了这条消息,我赶紧点进去看。字数越少,事情越大,全文只有一句话"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怎么说大家的看法呢,只能说是大快人心、喜闻乐见、喜大普奔、普天同庆!真的是天下苦知网久矣!!1中国知网,即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取意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在2019年年初,演员翟天临因为直播中的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啊?",揭开了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也将"中国知网"推向了风口浪尖。翟天临丢了学位和演艺工作,而很多学校因为这次事件,将论文通过的难度由easy提升到hard[1],查重率由以往普遍的30%降为20%、15%甚至10%......为了降重,学生党获得了每年毕业季"骂一遍翟天临"的传统!而中国知网,当时堪称翟天临事件的最大赢家!2到了今年的4月16日,一条推文【知网又火了!#网传中科院停用知网#,近千万续订费太贵了】又将知网带上了微博热搜。对"中科院停用知网"话题网民观点进行汇总后发现[2],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实际上,中科院并非第一个抗议知网的学校/机构了。早就有各大高校因知网太贵被迫停用,比如在2021年底人民网曾发新闻称,因收费太贵,10年6高校停用知网。还有网友找到了各大高校知网数据库的采购细则。这张图就比较震撼了,近两年来的采购价格!给大家感受下知网恐怖的吸金能力:最重要的是,知网不仅仅是贵,而且每年都涨价!之前武汉理工大学在2017年停用知网时,曾发布声明:2000年以来,知网报价的涨幅每年超过10%,2010-2016年的六年间涨幅高达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中国知网,原本应该是便利学术发展的"垫脚石"角色,现在早已变成了阻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角色。3前阵时间,半月谈[3]曾发文《知网的"霸道"收费逻辑,该有一个说法了》表示,知网走到"千夫所指"的今天,有必要扪心自问,一味唯利是图,是否背离了服务学术科研的初心,是否对得起头衔前的"中国"二字?《知网的"霸道"收费逻辑,该有一个说法了》这可以称为近期媒体对知网开的第一枪,相信今天过后,各家媒体会挖掘出知网背后的更多信息。此外,4月30日湖北作家陈应松状告知网运营方,要求知网赔偿1200亿元,知网回应称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赔偿。微博评论今天我们终于也等来了最终的好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截至5月10日,上观新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知网"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案件[4],共获得1311份文书。其中关键词"侵权行为"数量最多,有多达624份裁判文书中包含该关键词。如上图所示,中国知网涉及的纠纷安检中,绝大部分都是侵害相关作者的著作权/独创性等。希望被侵权的作者都能像前文提到的几位教授一样,拿到自己应得的权益。最后,开个脑洞!如果翟天临是今天在直播中说知网是个什么东西啊?事情会不会变得很不一样......参考资料[1]凹凸数读:
2022年5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东航MU5735事故一个月后,大家还敢坐飞机吗?

大家好,我是小五。昨天,我国民航局对“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出具了初步调查报告(点击蓝字可查看新华社报道原文)。可以简单总结为三点:公布了精准的起飞和从雷达消失等时间、事故现场的精准坐标、找到的主要残骸。飞行机组资质没问题,飞机检测合规,机上无申报危险品,天气和通讯都正常。本次“初步报告”是因为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在事故之日起30天内,调查组织国须发送调查初步报告。很多以为要出最终结果的网友们,表示不太满意。有专家也表示:30天内几乎不可能完成一起运输航空事故的原因分析工作,初步报告一般不涉及原因分析及结论。所以,我们今天想聊聊这件事对航空行业的影响,以及事故过去一个一个月后,大家还敢坐飞机吗?影响在《航空事故数据报告》中提到,2021年航空飞行的总致命风险为0.23,意味着一名旅客平均每天搭乘一次航班,历时10078年才可能遭遇一次致命事故。虽然在数据上我们一直都知道民航是出行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但突然出现了航空事故还是会对乘客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人都说近期会将飞机从首选交通工具中剔除,换成了高铁,很多航线的机票价格出现跳水打折。不过,下图这种上海的机票跌到了白菜价还是个例。我们在提到东航MU5735事故之时,往往都会提到我国民航业12年的安全记录失守,上一起事故为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一架E-190客机在黑龙江省伊春市降落时起火爆炸。伊春空难对航空行业的影响,可以作为本次的参考。在伊春坠机事故后次日,航空行业指数下滑2.75%,供给端河南航空被责令停止运行,后续进入破产程序。对应需求端,伊春空难发生后,次月国内线客运量环比下滑14.21%至2092.70万人。供给端在《交通运输行业周报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100行Python代码,上人民日报了!

大家好,我是小五。说一个前几天的事,【核酸报告核查太繁琐?这位复旦人写了130行代码搞定】这个新闻估计不少同学都看到了,后来又被人民日报转发,当做抗疫中的创新小事迹宣传。简而言之,复旦大学需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班级辅导员都要收集学生的“健康云”截图,并挨着查看是否参加核酸。这位复旦同学通过Python编程,利用OCR+正则表达式提取截图中的关键字导出结果到Excel中,解决了这个麻烦的手动问题。我自己非常乐意看到Python出圈,也特别开心看到Python能够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这本来是个典型的Python自动化办公案例,结果分别上了微博、知乎后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很多评论/回答表示“这也能吹?没有新闻可以不发”。我看了复旦的原文,其中媒体对技术实现描述的段落确实有点尬,不过这位博士同学能够发现痛点、解决痛点真的很赞!作为Python爱好者,我第一时间还是想着复刻一遍这位复旦博士Python代码,后面再聊聊我的看法。原文中所说的程序思路为ocr文字识别+正则表达式筛选,再结合大家截图估计大小不统一(无法ocr特定位置的文字)的情况,那大概思路就get了。Python思路:ocr提取全部文字,并全部拼接为字符串,再正则表达式提取关键词,最后导出到Excel中。常用的Python中文ocr方法,要么使用PaddleOCR库要么干脆直接使用百度的api接口。PaddleOCR是一个超棒的OCR工具库,之前我们还用它写了一个图像文字识别OCR程序,但是大家安装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坑,所以并不是很建议。百度api呢,之前我也曾经分享过OCR识别快递单的案例,所以可以直接使用。在交互式环境中输入如下命令:def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阿里云盘,开始收费了 !

大家好,我是小五🧐今天阿里云盘终于开始收费了,只卖空间不限速,推出会员服务,非会员用户继续保持不限速。新版阿里云盘付费模式包括三种,分别是“普通会员”“超级会员”以及“超额容量”。其中,普通会员提供的权益包括:500GB密码箱、6TB存储空间、在线云解压、1080P高清播放等。收费方面,提供1个月、3个月、1年的付费方式,分别收费19、57、228,现价则是12元、30元、98元。作为对比,百度网盘超级会员5TB空间,每月30元,年费298。当然,这都是纸面数据,关于性价比我们后面再聊。其中具体的非会员与会员权益,如下图所示,其中非会员不再支持视频1080P在线播放。阿里云盘与百度网盘去年11月17日,在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指导下,包括百度网盘、腾讯微云、阿里云盘、迅雷云盘等8家网盘企业在北京签署《个人网盘服务业务用户体验保障自律公约》,承诺2021年内将推出“无差别速率”产品,提供无差别的上传/下载速率服务。其中百度网盘搞出了一个青春版(阉割版),而不限速的阿里云盘再一次走入大众的视野。相对于百度网盘,阿里云盘最大的优势就是普通用户不限速。之前一直饱受诟病的百度网盘,直到阿里云盘推出一年,也没做出太多改变。其根本原因就是,阿里云盘的市占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存和分享交互式可视化设阿里云盘在去年3月开始公测,到2021年底实际用户覆盖率仅0.7%,而百度网盘用户覆盖率则达到了20.5%。在2021年底,百度网盘人均日使用时长达23.2分钟,用户粘性表现最佳。从其他各项数据表现上看,阿里云盘对比其他网盘产品也并没有明显优势,毕竟免费的空间与不限速功能,其他运营商网盘也都有覆盖。此外,百度网盘在多年“垄断”优势下积累的资源,也是提高用户粘性的法宝。阿里云盘想要后来居上,除了靠空间+速度,分享资源还有需要继续优化。尤其至今阿里云盘都无法分享压缩包,审查程度并不比百度网盘低。性价比真的很高吗?阿里云盘出了收费模式,大家还是会长舒一口气,毕竟之前都担心它会不会像360云盘等等,免费着免费着就黄了。在@新浪科技
202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