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数据分析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都在夺命而逃!

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大号“宏观分析”他为所欲为,因为他能!垄断市场,资本管制,不让换汇,换汇不让汇出,这就是银行业的底气,给美元降息,稳定人民币。美联储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的银行做到了,中国给美国降息。【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助力稳定人民币汇率】近日,多家主要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机构人士与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银行降低美元存款利率是出于自身经营需要的市场化决策,但从客观影响看,这有助于给汇率市场的美元单边升值预期“降温”,让市场回归理性常态,对于当前稳汇率有积极意义。此举还将降低市场机构对美元存款的竞争性争夺,有利于维护境内美元存款市场秩序,进而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上证报)但是,美国自己不降息,中国给美国降息,能行吗?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商业银行系统,美元存款有8500亿美元,美元贷款有7300亿美元,存款比贷款多出来1200亿美元。美元存款比美元贷款多,对银行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存款是负债,要支付利息,贷款才是能够产生利息的资产。现在,存款比贷款多,负债比资产多,剩下的空间,只能靠债卷投资补上了,以获得利息收入。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国商业银行的美元债券,大多数是美国零利率,低利率时期购买的,价格高,收益率低,在美联储升息之后,价格下跌,如果现在卖出,就会有损失。当初硅谷银行,就是资产组合中有大量债券,价格在升息后下跌,形成了浮亏,结果遇到了存款流出,不得不被迫变卖债券,浮亏变实亏。由于大量存款客户担心硅谷银行亏损太大,破产倒闭,存款没保障,紧急撤资,转走存款,结果造成了挤兑,硅谷银行被迫卖出更多的债券,亏损急剧扩大,最终被挤兑破产倒闭。现在,中国银行业普遍降低美元存款利率,但凡有办法的,脑子还好使的,都知道如何选择。如果能汇出境外的,到境外轻松享受5%以上的利息。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一年期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率为5.40%左右,是国内一年美元定期存款利息的两倍。但是,这不是一个恰当的比较,因为美国政府债卷是无风险资产,风险为零,而中国商业银行内的美元存款只不过是对银行的债权,存在一定风险,而且风险明显高于美债。一年之内,除非美国政府违约,否则买一年期美债就是零风险。虽然国内渲染美国债务30多万亿,不可持续,风险极大,但是,一年内美国政府违约的几率有多大?你看掌握了全部信息的我国,仍然选择持有美债,作为外储。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因此,中国银行业给美元存款降息的做法,只会加剧美元外流,挤兑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比贷款多出来1200亿美元。我们随时可以动用的真实美元流动性很少,仅有区区83.6亿美元,而且还在急剧下降。这多出来的1200亿美元存款,如果流走十分之一,真实美元流动性就耗尽了,必须变卖资产,补充流动性。中国的银行,别无选择,只能卖掉在零利率,低利率时期买入的高价美元债券,把浮亏做实,录得亏损,损失权益资本。所以,给美国降息的做法,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不能稳定人民币汇率,反而可能引发中国商业银行的美元存款挤兑,造成损失。不过,这非常符合缺乏专业训练,强调“实干”“调研”,简单粗暴,线性思维的新时代央行决策风格。我有一计,不知央行能否采纳,把中国银行系统内的美元存款实施负利率,或者直接没收,惩罚换美元,存美元挣利息的人,给美国降息降到负值,让美元崩溃,确保人民币稳定。古有蒋干盗书,庞统献连环计,今有降息打击美元,稳定人民币。不知献计之人,是如蒋干般愚蠢,还是如庞统般高明呢?贝乐斯凡是和我们互换货币的国家都成了最大人民币空头,他们通过互换回来的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抛售人民币,做空人民币,兑换成为美元欧元等高息货币,存款一年后赚了利息,再低位买回人民币互换回来。而且由于这些国家本币也在贬值,所以一年后只需要原来80%人民币就能换回全部原来货币。这一进一出起码白赚25%以上,那考考大家,到底谁亏了?那肯定是拥有最多人民币资产的广大民众了,所以和弱势货币国家互换货币是最愚蠢行为,发达国家基本只和发达国家互换货币,谁也不会傻傻拿自己硬通货去换弱势货币。千万别信那些专家,他们自己都换美元欧元,没有任何一个专家去换卢布的。加拿大移民宽松!大雇主担保移民,一年半到两年全家枫叶卡。大专以上学历,雅思4分(部分项目可免雅思)。无需经商经验,无需资产解释,无需投资。性价比超高,获得身份,孩子享受加拿大免费教育。全家享受免费医疗。不影响国内身份,工作,生活。多一个身份多一个选择多一个保障!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咨询!一朋友在美国做货品代购,地道正宗的美国正品,微利,靠谱,特在此友情推广!欢迎有需要的扫描以上二维码!
2023年7月4日
被用户删除
佛学

禁止交易阻止房价下跌?这三根柱子塌了怎么办?

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大号“宏观分析”目前,支撑楼市上涨的几个条件都在坍塌。中国年结婚人数已下降到600万对的区间并且还会持续下降;年轻人失业率超过20%,大学毕业生七成找不到正经工作,并且该情况将会长期持续;社会福利体系薄弱,在职的单亲妈妈无法完成抚育婴儿的责任;可能生育二胎三胎宝宝的80后妈妈们都已经直奔四十岁而去。我的结论是:预计在两年后,也就是80后妈妈有一半超过四十岁之后,中国的年出生人口将会快速下降到五百万的数量级,然后长期维持较低速的下降。而年死亡人口将会在目前一千万的水平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毕竟医学的效果是有限的,老年化带来的死亡无可抵抗。所以,大概两年后,中国人口每年减少五百万以上并将会长期维持。如果没有真正强有力的措施,这就是中国较为长期的人口趋势了。有很多人言之凿凿说,中国可以使用禁止房产交易的方式阻止房价下跌,真的是觉得,奇葩们太多了。这样,中国五成的银行贷款是以住房抵押为征信手段的,以至于贷款违约之后法拍房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现在,请问,禁止二手房交易之后,银行如何应对贷款违约?真是太搞笑了。除了银行之外,依托房地产抵押的其他金融产品更是数不胜数,信托债券基金,整体规模超过股市的一千倍。在股灾的时候中国政府不能禁止股票交易,在现在同样绝无可能禁止二手房交易。禁止之后就是整个金融体系,包括银行体系的彻底坍塌,连一丁点的残渣都不会留下。感慨一下,中国地产企业的月度融资规模,2021年高达1500亿人民币,2022年下降到1000亿。到今年,三月份的时候还有600亿,到五月份已经下降到260亿了。地产已死,有事也别烧纸。90年日本地产泡沫破灭,98年东南亚地产泡沫破灭,08年美国地产泡沫破灭,结局各有不同。且看我们这一次的结局是什么吧!地产和外贸是30年来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关于今年的外贸情况,我再给出一组参考数据。香港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转口贸易港,没有之一。从香港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可以反过来推测大陆的外贸进出口情况。今年1-4月,香港进口规模为1834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095亿美元,降幅12.5%。注意香港的进口主要是代替大陆完成的进口。1-4月香港出口规模为1644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1968亿美元,降幅16.5%。注意香港的出口同样也是代替大陆完成的出口。这种降幅与中国大陆海关的数据不相符,海关的数据只是极微弱的下降而已;但是这种降幅与大陆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是一致的,也都是下降15%左右。如此形成印证,这大致就是今年1-4月的的外贸真实降幅吧!老蛮欢迎扫描加入以下小红圈加拿大移民宽松!大雇主担保移民,一年半到两年全家枫叶卡。大专以上学历,雅思4分(部分项目可免雅思)。无需经商经验,无需资产解释,无需投资。性价比超高,获得身份,孩子享受加拿大免费教育。全家享受免费医疗。不影响国内身份,工作,生活。多一个身份多一个选择多一个保障!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咨询!一朋友在美国做货品代购,地道正宗的美国正品,微利,靠谱,特在此友情推广!欢迎有需要的扫描以上二维码!
2023年6月1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三大暴击,自由落体无可挽回!

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大号“宏观分析”复杂系统自组织是系统变化的重要方式。一个系统的演变,并不总是渐进的缓慢变化,而有可能在重要节点发生自组织临界,发生突变,从而涌现出大量的新现象。这种自组织,并不是由某个意志主导,亲自指挥,亲自协调,而是系统自发的,自己组织,最终体现为系统内部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急剧升高,系统突变。我国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任何人的观察,都只能是盲人摸象,个别局部的信息。而且,系统内部的信息极不透明,充斥着有意误导的宣传,各种数据也不真实。但是,综合各种事件,定性分析,仍然可以一窥端倪。目前经济系统有三件重要的事正在同时加速发生:1.
2023年5月24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收不住!大放水也无用,楼市已进ICU?

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大号“宏观分析”“放水没用”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大家对政策已经没有期待了。以前遇到股市暴跌,市场就期盼救市,期盼利好,但如今少有人会傻等利好了。“既要又要”是造成政策“利好”无效的重要原因,比如房地产,既要救市,又要持房住不炒,既要防止房价上涨,又要防止房价下跌,不涨不跌的市场一定就是一潭死水。再比如支持民营房企,“两个毫不动摇”,既要支持民企,又要支持国企,怎么做都是对的。再如市场经济,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还比如货币政策,既要放水,又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既要又要”的出发点是对的,目的是防止大起大落,但市场规律就是钟摆效应,“波动性”就是市场法则,矫枉必过正,不过正就无法矫枉。美联储要遏制通胀,就必须把经济加到衰退,中国要扭转“预期转弱”的势头,就必须拿出当初四万亿的勇气,不达目的不罢休。救房地产是重中之重。房地产企业贡献的税收+买地支出,占政府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四成。居民收支盈余(可支配收入减消费性支出,也就是扣除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支出)的九成都已用于买房,也就是支付首付及按揭贷款。银行贷款余额的五成为房地产相关贷款也就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征信手段的贷款。房地产出问题,房价整体下跌两成,我国根本就无法承受,财政、居民家庭和银行系统都无法维持下去,系统无法运转了。4月份,上海二手住房成交17334套,环比下降26.71%;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13997套,环比下跌37.3%;杭州二手住宅成交5883套,环比下降32.7%;南京二手房成交11318套,环比下跌13%;合肥二手房成交量2127套,环比暴跌40%。这意味着海量资金撑起的房地产小阳春又回到了寒冬季节,如果沒有新的救市政策出台,房地产累积下来的泡沫必然会破灭!去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救市组合拳看来并不奏效,如同ICU里的重症患者,病情不见好转,药就不能停。关键时刻断药,不仅前功尽弃,而且还会出现脆断。有专家保守估计:全国截止到2020年底,拥有商品房、小产权房、保障房、共有产权房等共计6.5亿套,以每套房子住3人计算,全国的住房能够满足20亿人的居住需求,远超真实住房需求,房地产在数量上存在严重的“泡沫”。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的断供房增加到200万套,而根据银行金融系统风控会议消息,全国房贷断供数量近4000万套,法拍房超过
2023年5月14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螺旋加速下旋,千万不要失控!

缩力量。四月份的CPI和PPI环比变化,都跌破了二十多年来的99%统计置信区间下限,属于极端小概率事件。这些极端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说明系统内部产生了巨大的趋势性力量,让变化不再偶然。通
2023年5月1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全球的金融风险和机遇!一辈子碰不到几次!

港币的市场运行,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围点打援。港币的汇率一直在7.85附近,围而不攻,触而不破。但是,香港的流动性却是逐渐在收紧。4月27日,香港金管局进行了6.
2023年5月3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楼市泡泡何去何从,在座的各位做好准备了吗?

推荐80/90后多翻翻东亚四小龙史,翻翻日本史,翻翻美国史——这些不仅仅是正在上演的中国,更是正在上演的你自己,是微观的你、明天的你。比如日本大衰退,年轻人根本不服,1990年代还有人折腾半导体和互联网,结局就是被一锅端,整个国家的货币和债务完蛋,年轻人只有死路一条,越折腾死得越快。再比如1998年香港房地产崩盘,过了20年才恢复过来,这20年的年轻人是怎么过的?把房子扔给银行就完事儿了吗?——完全不是,那是美国人的特权。香港年轻人只能每月咬着牙老老实实还房贷,从30岁还房贷还到60岁,30年如一日,才等来香港房价追平自己贷款买房时的资产价格。那些还不上钱的香港年轻人怎么办?从1998年起,香港有上千人选择跳楼、烧炭、割腕等各种自杀方式,因为房地产把他们逼得彻底绝望,失去了最后的出路。再比如美国次贷危机,结局是房利美
2023年4月2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人民币、港币的终极归宿!

人民币中间价连续调贬。4月26日,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4月2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237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8847元,单日调贬390基点。最近三个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连续贬值,累计调降超500基点。表面看,港币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是因为与美国存在息差,具有巨大的套利空间,任何理性的人都会选择卖出港币/人民币,换取美元,投资获得5%以上的无风险利息。如果是专业的投机者,还可以借港币/人民币,换取美元,进行无风险套利因为港币/人民币的借贷利率明显低于美元的无风险利率。这样的投机,不仅无风险,而且还免费获得了港币/人民币的看跌期权,可以从未来的货币贬值中获利巨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港币和人民币兑美元有着如此巨大的套利空间,相当于到处撒百元大钞,当然吸引无数人捡钱,赚免费的午餐。虽然香港金管局和中国央行可以联手,消耗外储,维稳港币和人民币汇率,但是,这是花钱让全世界享受免费的午餐。这样的花费,到底能持续多久?但是,港币和人民币为什么利率低迷,与美元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这里面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经济。中国经济不景气,消费低迷,经济停滞,根本无法支付更高利息。政府也只能降准降息,刺激经济。香港的经济更差,房地产泡沫摇摇欲坠,更需要低利息维持泡沫不破。试想一下,如果香港的按揭贷款利息翻倍或更高,达到6%以上,香港房价会如何崩盘?这就是为什么金管局宁肯请外援,让中国央行消耗自己的外储,维稳港币,也要保住银行间总结余,维持银行间利率HIBOR的低位。因为一旦银行间总结余耗尽,HIBOR必然暴涨,进而传导到按揭贷款利率,以及香港的一切利息,让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所以,低利率是经济虚弱的结果,息差套利的空间是经济强弱的标志。经济是因,利率是果;汇率是表象,经济是实质。欢迎加入以下会员群
2023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