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

其他

向减少浪费要食物:加强食物供应链减损科技创新的建议

向减少浪费要食物:加强食物供应链减损科技创新的建议观点摘要:食物供应链是连接田间(产地)到餐桌(消费)的重要桥梁。保障各类食物有效供给,重点是实现全链条高质量供给。我国是食物消费大国,也是食物浪费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我国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22%、17%、8%和11%,产量年损耗达2.76亿吨,产值年损失近万亿元,折合约为全国GDP的1%。从落实大食物观的系统思维来看,要树立“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迫切需要在强化反对食物浪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基础上,加强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全方位全链条提高食物链减损科技创新水平,大幅度减少食物链的浪费与损耗,向产后损耗要食物,缓解食物安全压力。一、减少食物产后损耗的意义重大(一)有助于提升食物全量供给能力。我国生鲜食物产量巨大,消费需求旺盛。2021年,我国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主要生鲜食物产量分别达到6.83亿吨、7.49亿吨、2.87亿吨、8887万吨和6693万吨。但生鲜食物产后供应链科技研发及其产业化进程依然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产后品质劣变和损耗严重。根据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和农业农村部2021年研究报告,我国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22%、17%、8%和11%,产量年损耗达2.76亿吨,产值年损失近万亿元,折合约为全国GDP的1%。(二)有助于节约农业生产资源。18亿亩耕地是粮食安全的“红线”,我国耕地安全形势严峻,按进口农产品折算,全国耕地资源缺口高达7亿亩。生鲜食物产后损耗严重,相当于间接浪费大量耕地和其他生产资源。以果蔬为例,产后年损耗量相当于约1亿亩土地的产量。(三)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食物稳定供给功不可没。随着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出现导致疫情加剧,道口关闭、货运人员管控、社区封闭管理等越加频繁,更加凸显了增强食物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特别是亟待加快食物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我国食物供应链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食物冷链物流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开展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示范应用的一体化研发,针对食物产后贮藏物流过程品质劣变腐败和包装废弃污染严重等核心问题,围绕保质减损增效的目标,通过“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和实施,形成了“三新三减三增”的科技成果,显示了科技支撑产后减损的巨大潜力。一是明确了“新理论、新原理、新认知”(即“三新”)。重点在采后品质劣变及其调控机制上取得了突破,揭示了果蔬芳香、质地等品质形成机制及其调控靶点。研究阐明了DNA甲基化是低温对芳香品质劣变的主要机制,为精准温控防止品质劣变提供了一个新策略。研究发现了LOB是同时维持质地和风味的核心基因,沉默该基因使常温下果实软化进程延缓了近3倍,且番茄红素含量增加了60%,同时不影响果实的正常成熟软化。LOB的研究结果回答了30多年来学术界一直所关注的科学问题,为平衡果实贮藏物流性状改良与食用品质改善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引起了学术界和种业界的关注。二是研创了“减损耗、减污染、减能耗”(即“三减”)核心技术。研发了基于1-MCP拓展应用的品质劣变精准控制、精准防病保鲜、电商保质智控等新技术,创制了新型绿色防病保鲜剂、新功能全降解包装材料等绿色新产品,开发了“流态冰+”多维度动态智能节能预冷系统、产地品质智能分拣等新型产业适用装备。为贮藏物流产业迭代升级提供了技术积累。三是助推了“增产值、增效益、增收入”(即“三增”)。成果应用减少果蔬采后腐烂损失10%-15%。据统计,采用新建产地商品化处理作业,实现了20%~50%的果蔬错季销售增值;自主创制装备规模化应用,部分实现进口替代;缩小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培养并稳定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成功助推合作企业上市;某合作社应用相关成果后,销售价格增加50%,桔农人均收入增加48%,出口比例增加94%,出口价格增加85%。研究成果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预测分析,目前我国食物供应链领域多数科技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产业链差异依然较大。我国生鲜食品储藏物流领域产业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年代差平均为9.2年,其中冷链物流技术及其装备为基础的标准体系仍然落后领先国家20-30年。三、食物供应链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全球食物供应链科技竞争主要表现在:(1)解析食物品质劣变腐败机制,靶向研发保质保鲜技术与产品。如基于乙烯信号转导途径的1-甲基环丙烯(1-MCP)系列产品开发,成为保鲜剂研发的里程碑;基于品质劣变的关键调控靶点挖掘,创制优质耐储运新种质(品系);基于物流微环境因子影响能量代谢机制,研发解冻抑僵直保质新技术,破解冰鲜肉保鲜技术难点。(2)基于拮抗菌及天然化合物的生物保质保鲜技术的突破,自主设计创制离子液体保质保鲜剂。(3)可降解功能聚合包装薄膜和防腐纳米控释材料研创正成为防腐剂保鲜剂减量增效的新方向。(4)配套物流包装和装备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国产产地动态节能预冷和品质智能分选装备等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目前,我国食物供应链科技创新呈现出“四大变革”。一是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变革。从供应链单一环节转变为全供应链安全保障,即从早期的产地“静态”储藏(供应链生产端),到“十一五”末开始聚焦“动态”物流(供应链中间端),再到“十四五”规划的配送销售端布局(供应链末端)的全链条创新。二是多学科交叉创新变革。从单一学科转变为农学、食品、信息、材料、化工、机械、能源等多学科系统性融通创新。三是供应链业态变革。应用场景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传统业态延伸到了常规电商、社区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四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模式变革。正从原来的后发优势“跟跑”转向自主可控的“并跑”和“领跑”,并更关注原创性科研和自主技术装备研发。我国食物供应链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壁垒包括:对产后品质劣变腐败调控网络仍不明晰,技术瓶颈突破乏力;化学保鲜剂用量大,绿色保质减损和控释减药技术产品缺乏,低成本绿色多功能防腐纳米包装材料亟待研创;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有待融入全程质量溯源;物流配套装备成本高、智能化程度依然偏低,难以满足新旧业态的不同需求。四、政策建议(一)加强食物产后保质减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重点开展品质劣变腐败损耗多维调控机制及功能聚合多层次结构设计理论研究,深入阐明食物代谢与供应链微环境和防腐保鲜材料之间的生物学耦合机制,研究防腐剂保鲜剂减量增效的化学-材料-生物学基础,研创保质减损基因编辑新种质(品系),实现产后科技的源头创新。(二)加强食物产后绿色保鲜保活防腐产品及配套减药增效技术研发。重点研究高效绿色保鲜保活策略,突破水基制剂、离子液体、水乳剂等保鲜剂新剂型研创关键技术,研发生物拮抗、植物源抑菌剂和物理杀菌等防腐减损新技术以及生物防腐保鲜剂的低成本制备技术,开发减药增效栅栏聚合技术及配套智控装备。(三)加强食物供应链保质减损配套绿色控释包装材料研发。针对现有包装的二次污染和循环处理成本高等弊端,重点创制孔径形状可塑、经济环保的控释纳米材料、基于自主设计的多层封装纳米纤维等缓释保鲜剂;研发温敏自适应可降解、导湿阻氧功能聚合、杀菌保鲜指示性能叠加、释放时程可控等绿色复合包装材料,开发物流快递专用绿色耐压防振新型包装,提高物流包装保质减损功效和耐用性,减少环境污染压力。(四)加强食物智能透明供应链及安全溯源技术研发。重点研发货库车一体化信息感知融合决策技术,突破安全多方计算、同构/异构跨链架构、链上链下数据协同访问控制、智能合约效能优化等物流区块链支撑技术,开发供应链全程品质安全管控关键技术和数字信用溯源平台,增强供应链可视性和透明度,降低交易信任成本,实现技术迭代,抢占技术制高点。(五)加强食物冷链物流与电商配送技术体系研发。重点研究食物配送保障专用新技术并开展配套装备集成应用,研发社区智能共享多温区冷链配送装置,构建应用场景和功能多元的冷链物流及城乡直销配送技术体系,满足农贸市场、超市、社区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旧业态对食物高效、优质、低碳、便捷流通的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专家:陈昆松
其他

向微生物要食物:加强农业微生物产品科技创新的建议

向微生物要食物:加强农业微生物产品科技创新的建议观点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和改造微生物资源,创制农业微生物新食品与新产品,将有力保障食物安全并大幅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重点可以开发三大类产品:真菌源蛋白产品、微生物合成型替代蛋白产品以及动植物安全生产微生物制品。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微生物合成的替代蛋白产品将约占全球食用蛋白市场份额的22%,产业规模达到2900亿美元左右。若将我国每年四分之一的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用于生产食用菌,可生产蛋白约3150万吨,相当于7875万吨大豆的蛋白总量,折合6亿亩农田种植大豆所生产的蛋白。2035年全球微生物合成型替代蛋白市场有望达到600亿美元。未来30年内,若用微生物蛋白替代全球20%的牛肉消费量,可降低56%的森林砍伐量和与之相关的碳排放量。2021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约610亿美元,我国益生菌市场平均每年增速约15%,预计今年将达到接近900亿元市场规模。为此,建议国家大力加强农业微生物领域的科技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农业微生物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大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壮大微生物领域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深度挖掘微生物食物供给潜力,做强农业微生物产业,加快我国由微生物资源大国向微生物产品强国的转变。一、开发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的意义(一)农业微生物资源丰富,开发食物潜力大有可为。微生物生长快、易于培养、所需生产空间小、蛋白含量高,可将农作物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等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食品,为“人造肉”“人造奶”等合成型替代蛋白产品和动物饲养等提供优质蛋白和油脂等。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微生物合成的替代蛋白产品将占全球食用蛋白市场份额约22%,产业规模达到2900亿美元左右。目前,人类认识的微生物种类尚不到地球微生物总量的1%,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我国食用菌鲜品产量已达4061万吨,可提供约140万吨的优质蛋白质(相当于350万吨大豆),总产值达3466亿元。人造肉(二)微生物理论与技术突飞猛进,开发食物利用技术可行。微生物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赋予未知微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功能,为挖掘微生物资源提供线索;微生物-宿主-环境相互作用研究为农业绿色生产理论和技术革新提供了原动力,将不断从微生物中挖掘出阻断农作物有害生物生长、繁殖和致害的精准靶标;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型技术和方法为人类改造乃至创造新型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可能,可定制化设计和合成人工微生物及其群落,包括微生物肥料、环境修复剂、益生菌剂、动植物疫苗等,也可开发出更具营养价值的微生物蛋白和食物。二、农业微生物产品开发潜力与路径高质量完成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着力研发真菌源蛋白产品、合成型替代蛋白产品、服务动植物生产的保障型产品。(一)真菌源蛋白产品。真菌生长繁殖速度快,能将作物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等废弃物转化为蛋白和热量,且生产蛋白的效率高于动物。真菌源蛋白产品按用途可分为3类:一是直接食用,包括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其干物质的蛋白质含量约占22%-42%,且能提供8种必需氨基酸,为优质蛋白;二是为合成“人造肉”和“人造奶”等人造食物提供蛋白原料;三是为畜禽等动物饲养提供蛋白,替代植物蛋白,具有缓解“人畜争粮”矛盾的作用。我国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9亿吨和林木生物质9.2亿吨,若将四分之一的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用于生产蘑菇,可生产蛋白约3150万吨,相当于7875万吨大豆的蛋白总量,折合6亿亩农田种植大豆所生产的蛋白。未来30年内,若用真菌蛋白替代全球20%的牛肉消费量,可降低56%的森林砍伐量和与之相关的碳排放量。主要开发路径包括:一是建立可用于生产优质蛋白的真菌种质资源库。采集、鉴定可用于转化农作物秸秆和林木生物质的真菌,阐明其转化能力及生产蛋白的效率,解析真菌源蛋白的营养特性,建立真菌种质资源库,挖掘优质真菌蛋白资源。二是设计和改造真菌使其成为优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采用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等,对可用于生产优质蛋白的食用菌进行分子设计和遗传改造,大幅度提高工程菌株的转化效益和蛋白品质,创制生产真菌源蛋白的真菌“奶牛”。三是研创真菌高效生物转化蛋白关键核心技术。包括碳氮高效协同转化技术、真菌蛋白智能化生产技术、实现真菌蛋白及其它营养物质的高效绿色生产技术等。人造牛奶(二)微生物合成型替代蛋白产品。我国是动物肉制品和奶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21年,我国猪牛羊禽肉总产量8887万吨、奶类消费总量5972万吨。传统动物养殖方式面临资源超载、环境污染、疫病多发、投入产出比低等诸多压力。基于酵母、藻类、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细胞工厂,改善物质、能量代谢效率及产物性能,合成蛋白质主料及相关风味、色泽、营养配料,并采用特殊配方和工艺获得的非动物源替代蛋白食品,即微生物合成型替代蛋白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替代蛋白肉、蛋、奶等。替代蛋白肉是模拟动物肉风味、口感、色泽和形态的仿真肉制品;替代蛋白奶是模拟牛奶风味、口感和营养的仿真奶制品。微生物替代蛋白是变革传统养殖业、满足人民对蛋白需求的有效解决方案。2035年全球微生物合成型替代蛋白市场有望达到600亿美元。主要开发路径包括:一是通过食品组分的生物合成和重组加工开发合成型蛋白产品。通过人工智能和高通量筛选等手段挖掘优质原料组分,依靠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高产优质原料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借助3D打印、双螺杆挤压等新技术对原料进行重组加工获得替代蛋白产品。二是通过微生物全性能改造直接发酵获得合成型蛋白产品。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微生物性能,获得模拟动物源蛋白制品风味、色泽、营养和口感的超级微生物细胞工厂,通过发酵方式直接复原获得动物源蛋白产品。(三)保障植物生产的微生物投入品。据研究,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每年为地球提供1.2-1.4亿纯氮(若为人工合成,须消耗相当于3.92-4.56亿吨煤)。欧美国家的微生物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比例已达45-70%,接种根瘤菌可使大豆每公顷增产225-300kg,花生增产10%-50%。然而,我国微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约为12%,大豆和花生的根瘤菌接种面积不足播种面积的1%。保障植物生产的微生物投入品主要为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是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有益微生物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制剂等,可以抑制甚至杀死农业生产中的有害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其来源广泛,具体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肥料是促进农作物生长和营养高效的有益微生物制剂,用于其创制的微生物包括根瘤菌、菌根真菌以及解磷菌等。主要开发路径包括:一是系统阐明微生物与作物互作机制,挖掘促进植物生长、抗病虫的微生物新资源。利用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组学理论和技术深入解析有害生物致害机制、有益微生物促生抗病虫的作用机制,精准发掘出新型有益微生物(群)、筛选出安全高效的功能菌株及其活性物质。二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定向改造促生、抗病虫害的有益微生物。结合多重基因组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等定向、高效地改良杀虫抗病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微生物。设计、改造和创制新型根瘤菌资源,实现根瘤菌与豆科及非豆科植物高效共生固氮,创制高效的根瘤菌菌肥。豆科根瘤菌(四)保障动物生产的微生物投入品。我国动物疫苗销售额从2011年73亿元增至2020年的1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6%,预计2022年我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3亿元。同时,动物益生菌已成为替代抗生素维持人和动物健康的主要产品。2021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约610亿美元,其中饲用益生菌市场规模约40亿美元。我国益生菌市场平均每年增速约15%,预计今年将达到接近900亿元市场规模。保障动物生产的微生物投入品主要为动物疫苗和动物益生菌。动物疫苗具体包括抗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疫苗,如口蹄疫疫苗、猪圆环疫苗、伪狂犬病疫苗和禽流感疫苗、非洲猪瘟疫苗等。动物益生菌具有保障畜禽健康、高效转化饲料的功能,包括产芽孢类、乳酸菌类、酵母类、肠道高丰度土著菌和具有特定治疗功能的合成益生菌等。主要开发路径包括:一是通过研究微生物与畜禽等宿主互作机制挖掘精准疫苗靶标。开发防控非洲猪瘟、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疾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实现安全高效、一针多防,减少疫苗运输、存放、接种的成本。二是系统阐明微生物与动物互作机制,挖掘和定向改造动物益生菌种质资源。筛选促进动物生长和保障动物健康的有益微生物,解析促进动物健康和饲料高效的益生机制,克隆及解析益生菌的功能基因、产物及其合成途径,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等改造和设计新型动物益生菌,创制下一代动物益生菌产品和动物益生菌菌剂,实现更高效的动物疫病预防和治疗效果。动物疫苗
其他

向生物科技要食物:未来新兴食品开发潜力与建议

向生物科技要食物:未来新兴食品开发潜力与建议观点摘要:未来新兴食品泛指以营养、安全、健康、低碳为核心目标,彻底颠覆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在生物科技重大突破的基础上,人工引入微生物、细胞培养等高效生产制造方式,采用工厂模式生产人类所需的奶、肉、油、糖、蛋和各类营养素、添加剂等制品。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日益增长的食品消费增长及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日趋严峻,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无法满足人类未来健康生活多样化需要。近年来,以合成生物学和食品组学为核心的未来食品技术不断发展,微生物合成产物制造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食品生产和供给方式。未来新兴食品产业重点包括微生物合成蛋白质产业、微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产业、微生物合成油脂产业、微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素产业、益生菌产业等五大领域,拥有巨大开发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未来食品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基础,但产业化尚处起步阶段。建议: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攻克未来食品关键技术瓶颈,在微生物食品的质构和风味模拟、膳食营养配比、产品稳定性等方面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微生物食物产业市场开发力度,通过调整消费税和出口退税等政策,增强新兴食品的内需;布局建设未来食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共享技术平台。一、国内外发展现状近年来,以合成生物学和食品组学为核心的未来食品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微生物、细胞工厂等在食品资源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人类对微生物合成产物制造技术的驾驭和运用,正在颠覆传统的食品生产和供给方式。未来新兴食品具有巨大研究价值和产业化潜力。在蛋白质的新兴合成技术方面,目前针对新型蛋白合成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食用菌种的筛选、大规模栽培和发酵技术的开发、致病性和致敏性的消除以及微生物蛋白替代肉制品工艺的研发等。随着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大数据分析等诸多新技术的发展,更多和更新颖的微生物蛋白制品将会得到快速发展,进而实现工业化高效规模生产和制造。在碳水化合物的新兴合成技术方面,通过微生物精准调控淀粉及其高附加值衍生物的合成并实现其可持续供给,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重大颠覆性战略方向。目前,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细胞工厂已实现了将纤维素转化为食用淀粉。这项技术不仅对未来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影响,而且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也有里程碑意义。在油脂的新兴合成技术方面,通过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含有油脂的菌体或藻体,再经油脂工程技术提取和精炼,生产出合格的微生物油脂。生化工程、基因工程等策略可以通过调节油脂合成所需的关键的中间代谢产物和阻断竞争途径,对油脂积累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通过调控相关转录因子,可以带动油脂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一系列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或下降,促使碳源流向油脂的合成路径并得到油脂的大量积累。在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素的新兴合成技术方面,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甜菜红色素、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研究已被用来解决人造肉风味单一、脂香气不足等问题;采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具有改善脂肪结构性的三萜、甾醇类化合物,已被用来获得具有动物脂肪特征和加工性能的脂肪模拟物,解决植物油脂存在的熔点低导致在人造肉中无法形成稳定状态的问题;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微生物细胞工厂,高效合成多种维生素,已被用来解决微生物来源蛋白缺乏特定小分子营养组分的问题。在益生菌资源的开发和创新利用方面,由于微生态系统在生命健康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已被人所熟知,益生菌以其对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支持、补充和调节作用,迅速成为食品领域最受关注的食物资源之一。在产业发展、市场需要和国家科学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益生菌的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从2000年开始,我国益生菌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开始持续稳步增长。至2018年,中国的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反超美国,成为世界益生菌研究的中坚力量,江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已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库。二、未来新兴食品产业发展潜力(一)微生物合成蛋白质产业。微生物蛋白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燥生物质的75%),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并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且均衡。国内已发现食用菌1020种,市场上常见的约240种,其中80种已实现商业化栽培,大规模生产的有30多种。一些珍稀品种的栽培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同时通过人工驯化不断有新的种类得到产业化栽培应用。此外,我国沿海地区和广阔的淡水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微藻资源,可以被加工成食用微藻蛋白产品。到2035年,微生物蛋白市场预计将达到1500万吨,预计还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微生物蛋白作为新型食品的开发颇具潜力。(二)微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产业。淀粉的人工生物合成将可能成为解决粮食短缺的重要潜力途径之一。糖是最主要的副食品,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我国蔗糖消耗量远大于生产能力,每年需进口600万吨左右。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的细胞工厂种子,可以实现高附加值糖品等淀粉衍生物在工业车间制造。预计未来3-5年内,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形成100万吨健康稀少糖的产业化。通过颠覆技术改变糖产业结构,可满足我国食糖不断增加的需求,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三)微生物合成油脂产业。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功能性油脂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开发利用微生物进行功能性油脂的生产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如利用深黄被孢霉进行γ-亚麻酸的生产,以及利用微生物培养生产EPA、DHA等营养价值高且具有特殊保健功能油脂。此外,利用食品工业废水、废气培养微生物进行油脂的生产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四)微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素产业。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安全和更绿色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素的生产,微生物生产菌种、发酵工艺及分离纯化技术仍需不断地改进。其中发酵菌种的改造一直是关注的重点,随着新型诱变育种方法的出现,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多高产能力的菌种,且利用多重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的工业菌也将会成为研究热点。随着越来越多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素的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被解析,食用安全级的微生物表达宿主构建以及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工具箱的不断完善,对微生物进行系统改造升级以提高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营养素的效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五)益生菌创新和利用产业。我国益生菌产业近3年的年增长率均超过25%,已成为一个3000亿市场份额的健康朝阳产业。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食品工业健康转型及技术创新等多方驱动下,我国益生菌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球水平。预计到2025年,中国益生菌消费规模将占全球规模25%以上,产品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发展潜力巨大。三、主要问题(一)核心菌种筛选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全球有超过80家食品公司从事微生物蛋白质的研发和生产,主要集中在食用微生物蛋白的开发、生产和蛋白品质改良技术。国外从事菌体蛋白生产的公司都具有一株或几株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种,我国菌种筛选在微生物蛋白肉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适用于生产微生物蛋白的菌种选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二)产业化开发应用亟需加强。虽然微生物合成食物可以替代传统食物,具有环境和资源友好、营养健康等诸多好处,但如何获得公众认可,改变长期以来消费者的传统饮食习惯观念,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微生物合成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例如,微生物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并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物质,营养丰富且均衡,但改变长期以来以肉食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观念仍存在挑战。(三)产业标准规范有待完善。随着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细胞工程等先进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蛋白质、微生物淀粉、微生物油脂等新兴食品日渐成为现实。但是,微生物食品在法规层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和规范的问题,全球范围内专门针对微生物食品的产品质量规格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也比较匮乏。此外,除了现有团体标准,还需要逐步发展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从而更好地规范企业行为。四、政策建议(一)加强推动核心技术攻坚。微生物食物在科技研发、生物制造等领域与传统食物还存在加大差距。需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在微生物食品的质构和风味模拟、膳食营养配比、产品稳定性等方面获得自主产权核心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微生物发酵的成本低、周期短、资源节约等优势,加快微生物食品绿色制造工艺的研发。加强微生物蛋白产业各个环节协调,建设、完善生物制造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的知名龙头企业。(二)加大产业宣传与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微生物合成食物市场接受度较低,如微生物蛋白是市场接受度第二低的替代蛋白肉产品(最低的是昆虫蛋白),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微生物食物食用安全性的担忧。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微生物食物产业的调研和宣传,结合专业人员科普提升微生物食物在消费者中的接受度;通过政府采购和公众宣传等支持微生物食物产品市场引导和推广;实施产品财政补贴,通过调整消费税和出口退税等政策,增强新兴微生物蛋白、油脂和益生菌等产品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三)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共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布局条件平台、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全链条设计,促进政产学研用多种创新要素有效融合;建设食品资源生物合成技术支撑平台、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资源合成生物创新共享技术平台,凝聚创新资源,贯通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培育食品资源微生物合成制造产业创新创业实体。研究专家:陈
其他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的建议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的建议观点摘要:我国已成为设施种植业第一大国,为我国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西甜瓜等多元化食物周年供应及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设施蔬菜(含设施食用菌)生产面积近3500万亩,年产量2.65亿吨,占蔬菜食用菌总生产量的1/3,占商品菜的50%以上,设施园艺产业产值超过1.4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4以上。未来保守估计我国发展设施种植业尚有节省0.5亿亩以上优质耕地的潜力,非耕地资源还有1500-2000万亩可开发用作设施种植业。若将设施种植业产业发展水平划分四个等级,目前我国设施种植业处于1.0水平(设施和种植均无标准)的比例约占2/3,2.0水平(设施和种植有了初步标准)约占1/3,3.0水平(设施和种植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还不到1%,4.0水平(设施和种植实现智能化)还只是探讨之中。建议:我国设施种植业要走“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生态优先、不与主粮争地的原则;优先扩大设施蔬菜、食用菌和西甜瓜的规模,适度发展设施果树、花卉、中药材等其他经济作物;全面实施设施种植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设立设施种植业一体化科技创新专项,突破中国特色设施种植业现代化关键技术,实现设施建造装配化、环境调控自动化、作物品种专用化、生产环节机械化、产品质量标准化、产业管理智慧化;完善设施种植业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尤其是要进一步明确设施种植业发展的用地政策。一、我国设施种植业发展现状与问题近40年来,我国以设施园艺为主体的设施种植业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我国设施种植业的现状从面积来看,目前设施园艺总面积4270多万亩,占世界设施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日光温室面积1217万亩(占29%),大中棚2276万亩(占53%),大型连栋温室27万亩(占0.6%),小拱棚758万亩(占17.4%)。在这些设施中,蔬菜(含食用菌)、果树和花卉种植面积分别占81%、11%和7%。从产量来看,目前设施蔬菜(含设施食用菌)生产面积近3500万亩,年产量2.65亿吨,占蔬菜食用菌总生产量的1/3,占商品菜的50%以上,年人均近190kg。设施水果和西甜瓜年产量近0.5亿吨,年人均35kg。从产值来看,目前我国设施园艺产业产值超过1.4万亿元,占园艺总产值2/5以上,占农业总产值1/4以上,占农牧渔业总产值1/8以上,用不足3%的耕地,生产出种植业总产值25.3%的产品,其经济效益是大田作物的20倍以上、是露地园艺作物的4-5倍。据测算,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设施蔬菜产业对农民人均年收入贡献额超过1万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90%。从产业带动来看,设施园艺产业提供就业岗位估计7000万个以上,每亩地就业岗位可比大田作物增加15倍以上,比露地园艺作物增加4倍以上;设施园艺发展带动了建材、薄膜、钢材、肥料、农药、贮运、种苗、环境控制设备、小型农业机械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估算年产值达450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00万个以上。从生态效益来看,设施园艺拓展了作物种植时空,其高产效应可节省园艺作物生产优质用地3000万亩以上;设施园艺生产具有资源高效、节能减排、生态安全等效果。设施蔬菜可比露地蔬菜节水50%以上;1000万亩不加温的日光温室每年可节煤2.5亿吨以上,约占全国煤炭消耗量的1/15,减排CO2
其他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加快发展深蓝渔业的建议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2):加快发展深蓝渔业的建议观点摘要:深蓝渔业是指面向深远海和大洋极地等渔业水域,构建“养-捕-加”一体化、“海-岛-陆”相联动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体系。深蓝渔业是由深蓝生物种业、可持续捕捞渔业、深远海工业化绿色水产养殖业、高值化水产加工业、海上冷链物流和信息保障服务业等组成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是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的新趋势。我国拥有300万km2以上的海洋面积。目前海水养殖主要集中于沿岸近海,由于养殖密度过大、病害频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据估算我国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面积有7万多km2,几乎未进行开发利用。如果在这些海域开展鱼类养殖,水产品年产量可达3900万吨,成为重要优质蛋白食物资源的供给来源,向深海要食物的潜力巨大,同时发展深蓝渔业,是促进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强化南极生物资源利用、抢占极地战略制高点的有效抓手。我国的深蓝渔业还刚起步,需要在战略上摆在更加重要地位。建议:要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示范,聚焦深远海养殖关键科技问题,突破制约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推进游弋型封闭式大型养殖工船、30-60米以深海域开放式大型网箱平台等新装备研发,选育针对不同海域特点、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养品种,构建工业化生产模式;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产业发展,要根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现代深海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探索专属经济区养殖生产管理制度,出台海水大型养殖平台设施、海上信息物流通道、陆基配套设施等基础性生产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低息贷款制度,推进包括深远海养殖在内的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扶持深远海养殖产业稳步发展。一、发展深蓝渔业的意义(一)发展深蓝渔业,是树立大食物观、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渔业为人们提供了品种丰富、质量优良的水产品,为全世界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食用动物蛋白(FAO,2020)。与牛、猪和禽类养殖相比,鱼类养殖具有更高的蛋白转化效率,其饲料转化率分别约为牛、猪和禽类的6倍、3倍、和1.5倍(Fry等,2018)。因此,渔业已然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粮食安全及优质动物蛋白保障供给的战略性发展方向。特别是在面临重大疫情、全球贸易战等特殊时期时,着力发展集养殖、捕捞、加工、流通于一体的深蓝渔业综合生产体系,将成为保障优质食物供给安全的新途径。(二)发展深蓝渔业,是促进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国拥有300万km2以上的海洋面积。目前海水养殖主要集中于沿岸近海,由于养殖密度过大、病害频发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据估算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面积有7万多km2,几乎未进行任何的开发利用。如果在这些海域开展鱼类养殖,年产量可达3900万吨(Gentry等,2017)。发展深蓝渔业,以深远海工业化养殖为主体,以海洋生物战略性种群资源利用为支撑,以物产高值化加工与冷链物流系统构建为保障,构建海水动物蛋白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三)发展深蓝渔业,是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空间的必然选择。世界海洋渔业捕捞产量增长放缓甚至萎缩,90%的野生捕获物种已经过度捕捞(FAO,2018)。未来水产品供应将更加依赖于水产养殖。中国实施了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和海洋渔船“双控”等制度,近海捕捞渔业难有增长空间,甚至下滑。而淡水渔业经过数十年发展,总产量占渔业生产总量的80%,但受到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传统淡水养殖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因此,发展现代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效养殖技术融合的深远海养殖,是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渔业的新举措。(四)发展深蓝渔业,是强化南极生物资源利用、抢占极地战略制高点的有效抓手。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食用水产动物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高于全部陆生动物肉类增长率,提供了人均动物蛋白摄入量的近20%(FAO,2020)。南极磷虾资源储量极其丰富,蕴藏量约近10亿吨,是全球海洋中最大的单种可捕生物资源,富含高品质蛋白、Ω-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氨基酸,被誉为人类未来的蛋白资源库(谌志新等,2019)。以高品质南极磷虾粉为基础,开发磷虾油、磷虾蛋白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实现南极磷虾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是拓展极地渔业资源开发的新抓手。二、深蓝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世界渔业发展方式正在由传统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深蓝渔业作为一个具有探索性的新兴产业,近些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国内科研院所联合渔业养殖、海工、加工、金融等企业,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推动了深远海养殖装备发展。我国建造了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长鲸1号”,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等大型海洋设施与装备已于今年5月交付使用并开展生产性试运行。深蓝渔业是集传统水产养殖、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业设施装备、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物流与市场经营于一体的复合型新兴业态,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系统工程,我国在不少领域虽然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但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与挑战。(一)深海渔业产业科技支撑尚有不足。深远海养殖已然成为当下发展热点,各种类型的大型养殖设施平台竞相投入产业化探索。在工程装备、养殖技术和成本效益等方面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安全性,设施装备抵御恶劣海况风险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大幅提升。二是养殖系统构建与工业化生产的系统性集成,专业化的工程技术需要回答好“在哪养?养什么?怎样养?”的问题。三是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不足,如浪流环境饲养鱼类行为学与营养机制、养殖区域生态机制与环境承载力、配合饲料技术等。四是适合深远海的鱼类良种匮乏,影响了产业化进程。五是成本效益问题。设备成本较高,投资动辄上亿元。如何降低前期投资成本,如何在设施设备寿命期内如何实现盈利等,产业链需要不断优化。(二)深海渔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则还有空白。近年来,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编制了发展规划,扶持推动了产业化探索,但还存在着政策法规空白等问题。一是养殖水域管理确权问题。深远海养殖水域是指25-100米以深的开放性水域,在我国大多在12海里以外,已经不属于《渔业法》规定养殖证核发范围,专属经济区的养殖生产行为“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尚未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二是设施装备设计所依据的安全性法规针对性不强。大多沿用海洋工程平台的规则要求,增加了相当多建造和运行成本。三是产业保险政策缺位。深海渔业养殖政策性保险一直未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仅由部分地方探索实施,金融保险行业还未对深远海养殖所特有生产方式构建人员、物质和养殖生物的保险机制。三、政策建议目前,中国的深蓝渔业还刚起步,作为新兴产业往往需要在与传统产业竞争、替代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一)建议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示范。设立国家科技专项,聚焦深远海养殖关键科技问题,突破制约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推进游弋型封闭式大型养殖工船、30-60米以深海域开放式大型网箱平台等新装备研发,选育针对不同海域特点、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养品种,构建工业化生产模式,回答好“在哪养?养什么?如何养?”的问题。理顺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解决好生产规模与成本效益的问题,形成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机制。(二)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发展的系统性强,需要根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制定《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提出适合我国海域特点和品种要求的深远海养殖主要生产方式,明确深远海养殖水域设立的基本条件,以及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养殖容量评估方法、养殖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对产业进行总体布局、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因种而异,画好总体发展“路线图”“施工图”,为实施有序发展、全面构建陆海联动型深远海养殖新产业打好基础。(三)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现代深海渔业产业健康发展。确定先易后难、典型示范、分步推进的原则,循序推进产业发展,逐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一是探索专属经济区养殖生产管理制度,保障生产企业合法权益;二是出台海水大型养殖平台设施、海上信息物流通道、陆基配套设施等基础性生产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低息贷款,缓解产业化前期资金投入压力,引导社会资本、金融创新产品进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三是推进深远海养殖保险机制建设,总结部分地区探索实践经验,推进包括深远海养殖在内的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以降低生产者经营风险,扶持深远海养殖产业稳步发展。
其他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建议

千克。2022年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提出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指出我国居民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确保鱼类蛋白的摄入。
其他

向盐碱地要食物:盐碱地食物生产开发路径模式与建议

向盐碱地要食物(1):盐碱地食物生产开发路径模式与建议观点摘要:我国盐碱地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食物生产潜力。依据国内相关机构最新研究结论,我国目前具有较好农业开发价值、近期具备农业改良利用潜力的盐碱地面积为1亿亩,其中盐碱障碍耕地总面积约3500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甜菜、向日葵、高粱、牧草等,但产量较低且效益不稳定,另有尚未进行农业利用的盐碱地约6500万亩,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盐碱区,食物生产开发潜力较大,但目前底数不清,还未形成可以操作的实施方案。未来这1亿亩盐碱地如能改造改良,每年就可增加100亿公斤以上的食物产量潜力。国内外在对盐碱地长期利用探索过程中,研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食物生产技术和发展模式,初步可以划分为自然食物生产、抗逆旱作农业、高效灌溉农业、集约设施农业等四种盐碱地食物生产开发模式。建议: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土壤开发普查,对全国不同区域盐碱地的详细分布与质量以及生物资源、食物生产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构建全国盐碱地大数据平台;按照“生态优先、以水定产、因地制宜、系统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全国盐碱地食物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耐盐作物品种选育、种植制度革新、精准施肥及节水灌溉等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破解盐碱地食物生产全链条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生产经营组织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盐碱地农业开发特点,积极推行
其他

向草原要食物:多途径开发草原“粮库”生产潜力的建议

向草原要食物:多途径开发草原“粮库”生产潜力的建议观点摘要: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畜产品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保障饲料饲草自主供给的压力日益增大,发展草业、提高饲草生产力成为贯彻大食物安全观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国草原产肉量仅占全国牛羊肉总量的27.4%,由牧草直接转化的草食性畜产品占畜产品总量比例未达20%,远低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面向新时代,要确立“饲草也是粮食”的新理念,向草原要饲草就是要粮食,挖掘草原作为国家“粮库”的巨大潜力。据初步估算,通过对草原食物资源的大力开发,可增加3745万吨饲草供应,支撑饲养4889万只羊单位、150万头奶牛的饲草所需,可增加牛羊肉产量147万吨、奶产量1200万吨。建议:启动退化草原区域化规模化补播改良工程,促进天然草原生产力提升与合理利用;启动高标准改良草场建设项目,提高我国优质饲草自主供给水平,因地制宜在沙化和盐碱草地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地300-500万亩;加大对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建设的政策支持,将南方草山草坡纳入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形成以草牧业为核心、草牧旅三产融合的循环经济发展典型;尽快明确国土资源中7.61亿亩“其他草原”农用地类的属性,加快修订现行标准,将“其他草地”与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一样对应为农用地,统一明确“其他草地”用途管制政策,以利于“其他草地”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其他

向森林要食物: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向森林要食物(1):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观点摘要: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不与粮争地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好路子。根据规划,2025年我国茶油产量将达到200万吨,约占国产植物油产量的12%,相当于每年可节约用于草本油料植物种植的耕地1000万亩,具有实现“以油增粮”的结构性替代潜力。油茶经营、采收和加工可创造就业岗位300万个,油茶产业的收入占该类山区林区农民收入的50%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油等高档食用油的需求量也日益提高,通过提升茶油等优质木本油脂食用量,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是新时期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渠道。建议要科学规划土地资源,调整有关政策,保障油茶发展用地;要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扎实推进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重大科技问题攻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规范油茶产业市场,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加速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高效发展。一、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了《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15个油茶主产省份陆续印发了省级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油茶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油茶产业是新时期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约2800多万吨食用油(含进口油料折算),受疫情、战争和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国际粮油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保障我国粮油自给面临挑战。依据《规划》,2025年我国茶油产量将达到200万吨,约占国产植物油产量的12%,可有效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和进口压力。年产茶油200万吨相当于每年可节约用于草本油料植物种植的耕地1000万亩,可用来种植粮食,有助于实现“以油增粮”的结构性替代。(二)油茶产业是新时期山区林区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统计显示,油茶主产区656个县中大多数是原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其中有200多万人口通过发展油茶实现了脱贫。油茶树7年可到盛果期,并可持续50年以上,油茶经营、采收和加工可创造就业岗位300万个,油茶产业的收入占该类山区林区农民收入的50%以上,油茶产业将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通道,在山区、林区乡村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油茶产业是新时期满足国民高品质需求的重要渠道。2021年,我国人均年食用油消费已达29公斤,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人均消费量,增加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风险。油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和“油中软黄金”之美誉,茶油可提升人体免疫力,明显改善心血管高风险人群的相关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油等高档食用油的需求量也日益提高,通过提升茶油等优质木本油脂食用量,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是新时期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渠道。二、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其他

理论探讨:贯彻大食物观要把握六个重要原则

按语言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了更加深刻领会大食物观的理论意义和丰富内涵,着重从科技创新角度,探讨贯彻大食物的基本战略、发展潜力、关键路径以及发展政策等,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在“大北农智库专项”的支持下设立专项战略研究课题,组织全国有关专家,按照不同重点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战略研究,形成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咨询报告。从本期起,《农科智库要报》将以“贯彻大食物观专题研究报告”编发,供交流研讨。★理论探讨:贯彻大食物观要把握六个重要原则观点摘要:在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的实践中,既要深入分析大食物观的理论规律,也要厘清大食物观的内涵与外延,理清思路,科学实施,防止走向“误区”,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好“六个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