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研究所

科技

一线访谈丨买车做内容、结款靠运气,我是汽车自媒体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7月20日0点7分,全网拥有10万粉丝的数码博主阿峰,发布了最后一条关于雷军2024年度演讲的微博。而在过去的12个小时里,阿峰一共发布了20条有关小米的内容,其中不仅提到了雷军以及小米折叠屏手机,也有不少关于小米汽车的信息。近两年,随着华为、小米等科技大厂相继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像阿峰一样横跨数码和汽车两界的博主越来越多。他们是汽车品牌登上热搜的重要推手,在新车发布时为品牌贡献巨大的流量。有时他们又是公众话题的聚光灯,用个人观点引发广大用户对产品的关注。然而,看似掌握了话语权的汽车媒体们,实则只是表面风光。不久前,某车企邀请汽车博主拍摄宣传视频,1000元的预算,代理还要收取7成返点;稍早前有汽车博主公开吐槽,多个品牌拖欠车马费,最离谱的已经接近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片欣欣向荣之下,汽车自媒体的真实现状却是如履薄冰。汽车媒体,变了“以前汽车自媒体主要是车评人,后来汽车厂商越来越多,数码博主也纷纷跑去做汽车自媒体。”在阿峰看来,“新厂商”在汽车媒体圈的扩容这件事情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传统车企占据核心市场的过去,汽车媒体主要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汽车厂商们希望告诉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不外乎产品性能、安全性以及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因此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会用专业化的表现手法,帮助汽车厂商达到传播目的。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厂商们的宣传重心也在发生变化。“就像老百姓去买燃油车,大多数看的是发动机性能,谁会去看屏幕大不大。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车机屏幕、智驾功能以及背后的系统生态和汽车本身是一体的。不仅厂商要向消费者宣传这些智能化体验,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也会特别在意这些。”阿峰表示,传统媒体出身的专业车评人,更专注于汽车性能方面的内容,但对于偏智能化、数码类的体验解读可能有所欠缺。所以数码博主作为补充,提供了自己所擅长的一块内容,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厂商们的需求。“像是比亚迪、长城、极氪这些厂商,今年都明显感觉到他们在积极找数码博主合作。前段时间小鹏的一次活动上,他们还反思,明明自己的车子做出来非常好看,但是拍出来的照片总感觉差点意思。所以他们表示,想要多找一些摄影博主、数码博主来合作,把他们的车子拍得更好看,把产品的性能体验讲得更清楚。”不只是厂商有需求,数码博主作为目前占据汽车媒体市场的核心圈层之一,也存在增加收入的“刚需”。据阿峰介绍,由于大环境的限制以及近几年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的销量不断下滑,数码自媒体们的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体来看,数码博主们的收入减少了3到4成。头部博主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是普通数码博主可能现在已经出现接不到商单合作的情况。”除此之外,数码博主还遇到了实物结算的新烦恼。“我们和品牌之间经常会有一些付费的评测内容合作,现在经常有品牌会说没有预算进行结算,问我们直接用产品置换行不行。所以,我们现在偶尔还要想办法通过二手渠道,把这些实物结算的产品拿去变现,要不然也会面临实际收入减少的情况。”不过对于数码博主而言,新能源汽车厂商们的投放仅仅是增加了有限的收入来源。阿峰表示,以图文内容输出为主的自媒体,与厂商之间的合作形式主要是直发资讯,需求较多时,一个月能发4到5篇,普通情况下一个月也就一篇。按照每篇1000元的常见价格计算,一个月最多可以增加几千块的收入。不过,随着跨界博主的群体越来越大,数码博主与新能源车企之间的合作,也开始出现僧多粥少的趋势。“往年的合作需求还比较频繁,但是今年明显合作的账号多了,平均分配下来给到单个自媒体的合作数量也就减少了。”跨界汽车博主,赔本做内容同样从数码赛道跨界汽车内容领域的老白,在全网拥有超过200万粉丝。虽然在外界看来,汽车自媒体是当前内容产业的一个新风口,但他表示行业已经非常内卷。“现在和车企的合作形式基本上都是以视频为主。而且汽车相关的内容生产成本明显更高,从最开始的构思、文案到后面的拍摄、后期制作,不但制作周期变长了,还需要一整个完整团队来支持内容输出。跟数码内容相比,汽车内容的制作成本至少提高了3倍。”老白告诉惊蛰研究所,过去制作数码产品类的短视频,只需要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能够完成拍摄。对内容要求再高一点,也只是根据具体合作项目增加专业相机、摄影摄像和后期包装的短期成本。但是拍摄汽车相关的内容,首先得有人开车,其次还需要摄影、摄像从车内、车外的不同角度,来拍摄驾车时的场景。“光是人力成本就增加了3到4倍。”其次,汽车内容的拍摄通常需要在外景完成,这就又增加了场地费用以及来往路费等成本,如果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耽误制作周期,增加更多的时间成本。“之前我们和外部专业团队合作拍摄了一条用车视频,光制作和后期团队的成本就达到了2万元。厂商实际给到我们手里也才5到8万元,所以汽车内容的制作从专业度、复杂度到整体投入,都比数码内容要高。”基于合作的前提,汽车自媒体要考虑的也只是如何平衡内容质量和制作成本的问题。但如今,汽车自媒体为了与厂商达成合作,还需要投入一些前期成本。老白告诉惊蛰研究所,大概从2年前开始,汽车自媒体的圈子开始流行了一种潜规则:用买车的方式寻求商业合作。“其实一开始,自媒体倒不是为了促成一个商业合作而买车,就是单纯地从内容制作的角度考虑:我买了某个品牌的车,并且结合长期使用体验来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消费者看起来也会觉得内容有说服力。”老白说,这种提高内容制作成本的做法,结果加剧了自媒体之间的内卷。“大家发现媒体跟媒体之间开始内卷起来了,别的自媒体自己买车做的内容好像更有说服力,那我也要买。然后厂商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慢慢地就变成了一种行业标配。可是这种内容制作模式只适合专业化的自媒体内容团队,并不适合普通自媒体。”老白说:“过去大家都觉得做自媒体是零门槛、轻资产,只要有一个人弄弄账号就可以了。结果现在硬是把自媒体做成了一个重资产行业,数码自媒体至少人均两三辆车。我们自己都经常开玩笑说,把原来数码辛辛苦苦几年赚的钱全部赔在汽车上面了。”按照老白的说法,自媒体买车做内容并不确定能够带来商业合作,所以购车支出产生了相当大的内容成本。并且厂商通常还有宣传周期,如果超过半年还没有产生合作,产品相关的内容也没有了关注度,而厂商的产品已经更新迭代,那么只有把车卖掉及时止损。“如果是新势力的车,到手上先亏5万元,开一年再出手可能要亏10到15万元。”老白说,现在做自媒体的人很多,买得起车的人也不少,但是厂商的投放预算有限,不可能买了车就有投放,所以买车赔本做内容的情况经常发生,“像我上一辆车就亏了十几万元。”不敢接“大单”,担心忙着讨债从传统媒体离职后,木子进入汽车自媒体行业已经长达9年,他看过、听过也亲身经历了新能源汽车给自媒体行业带来的动荡。“最近两年厂商回款的周期明显变长了。以前大概半年就会打款,现在签合同的时候约定的是1年打款,但实际上要等到1年半,甚至还有烂账。”木子特别提到,之前他与恒大汽车以及威马汽车有过合作,但由于对方的经营出现变故,约定的合作款项还有十几万元一直未能结清。木子表示,类似这种干着干着,突然项目没了、整个公司没了的情况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因为车企内部管理混乱,频繁的人员变动和业务调整影响了结算流程。车企并没有拒绝给媒体结算费用,但现实是回款周期越来越长。而且汽车自媒体在沟通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被要求打折的情况。“其实我们在签合同的时候,已经给过折扣了。但是对方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现在要回款,那可能还需要再打个7折或者8折。这种情况在主机厂以及公关代理公司中还挺多见的,感觉非常缺少契约精神。”据木子分析,自媒体不能及时得到结算很大程度上是代理公司的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代理公司经常会接很多个项目,然后又需要给项目垫资,所以有很大的现金流压力。其实厂商未必会延期回款,但是很多代理公司拿到钱之后,并没有直接给媒体全部结清账单,而是拿出一部分资金垫到其他项目里面去,这就导致一部分媒体的回款迟迟不能到位。”去年广州车展期间,木子通过某代理公司与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合作费用仅为1.8万元。然而直到今年上半年,木子还没有收到回款。“我们了解到当时其实合作了大概有20个博主,全部的费用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十万元,但是后来只给其中一部分博主打款了,我们就有点着急。”木子说,当时的合作品牌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再联系到区区1.8万元的费用也被拖了大半年,他担心最后可能会出现“跑单”的情况,所以选择向汽车品牌直接发函催款。好在最终拿到了合作款项,但是给对方发律师函最后石沉大海的情况也不少见,而类似的经历也让木子在选择合作时变得更加谨慎。在合作形式上,木子现在更倾向于通过星图、花火等第三方平台来完成交付、打款,甚至愿意在价格上做出更大的让步。“比如本来直接合作我们报价可能是20万,但是如果走第三方平台合作,那我可能10到15万元也愿意接受。因为平台有规定,要么是要求预充值,或者说项目执行完毕后三个月内一定会回款,这样可以省掉很多麻烦。”木子表示,这样做并不只是考量对方有没有回款的能力,而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走司法程序去要回来这十来万的债,可能要花个两三年,但是我们不太愿意去耗这个时间。”与数码博主被要求用产品结算的情形相似,汽车自媒体也遇到了被汽车厂商要求实物置换的情况。“对于厂商来说,他其实是想用实物置换的方式,首先带来销量;另外置换的车型本身也不太能卖得动了,这种情况下,能卖一台是一台;再就是现在新能源汽车降价快,厂商给我们的价格都是官网定价,比实际的市场价要高,对他们来说是赚到的。”和自己购买车辆制作内容的自媒体一样,实物置换的汽车也只能通过二手渠道进行处理,“我们拍完广告之后,会先问一下公司内部的同事有没有亲戚朋友想要的,我们自己补贴一部分直接内部消化掉,这种处理方式是最快的。另外,市场上也有一些4S店是可以处理类似的试乘试驾过的展车,只要价格便宜,比如11万元的市场价我们只卖10.2万,公里数又很新,客户和我们都很满意。”有业内人士告诉惊蛰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品牌们在最近几年,不约而同地将更多的预算投入到自媒体KOL、KOC以及网红达人的身上,本质上是因为汽车品牌的传播变得去中心化了。过去汽车的核心消费者更偏好于观看垂直行业媒体、主流车评人的专业节目,而如今短视频的流行以及碎片化的传播模式,让车企的传播周期越来越长。除了新车发布需要壮大声势拉动销量,智能驾驶功能的科普教学、使用体验分享,也成为车企日常传播的核心内容,这也变相降低了汽车自媒体的入行门槛。特别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人们对观点、情绪的注意力往往大于事实,所以只要能够输出观点、传播情绪,就能够帮助汽车厂商吸引潜在用户。实际上,从汽车博主和车企高管之间爆发的口水战,到车企高管联合汽车自媒体进行内容共创、一起直播,都是一场场流量争夺战。只是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火爆将汽车自媒体行业推上历史新高度时,专业内容的价值也在不断被稀释。汽车媒体不该是销售市场的附庸,内容也应当在市场找回自己真正的价值。*文中阿峰、老白、木子均为化名。-
7月22日 下午 2:15
其他

一线访谈丨创业失败后,我在大理负债“躺平”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在打工人的眼里,小智已经过上了他们向往已久的宁静生活。作为民宿的老板,小智因为大部分房间被长住租客占据,所以平日里除了花2小时打扫一下院子,并没有太多的工作。而在自家民宿的舒适居所中,小智还可享受着随性而为的作息,想睡了便安然入眠,第二天睡到自然醒。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是大理美丽的蓝天白云,门前流淌着清澈的小溪,远处苍山的雄伟轮廓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大理的物价也让小智倍感亲切,一顿简单的饭菜不过十几块钱。所以小智一般都会选择出去用餐,回来的路上还会顺便买杯咖啡。每天吃饱饭后休息一会,打扫院子再听听音乐,就是小智的日常。每天的娱乐活动就是一边看新闻一边打游戏,一边刷抖音或小红书。旺季的时候,小智会带着租客们漫步洱海边,谈笑风生,直到夜幕降临。按小智的话说,新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只是新鲜感,还有摆脱了社交关系获得的宁静。从都市到小镇:一场关于自救的逃离今年是小智辞职从事自由职业的第4年。回想起自己走出河北张家口的农村,一路闯荡北京、杭州,又回到云南大理的职业经历,小智也会在某个瞬间感叹:明明才30出头的人生,却已经染上了许多沧桑和匆忙的气息。小智自认为是个普通人,但是喜欢阅读名人传记的爱好,让他从无数成功案例的身上懂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的道理。所以当小智从河北一所普通大专毕业,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怀揣着少年的激情与梦想,踏入大都市的洪流时,他不因为自己的学历和出身而产生消极情绪。据小智介绍,他大专学的是市场开发与营销,但残酷的现实并没有那么多“顺理成章”。进入社会后,小智当过保安,在西餐厅帮厨、洗盘子、洗碗,还做过地产中介和电话销售,对于职业的起点,小智并不在意,他说:“我总觉得只要肯努力,从销售开始也是有出头之日的。”然而小智职业生涯的起飞并不完全得益于他的努力——十年前,随着国内互联网浪潮的来临,小智有机会进入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成为一名商务。在这个号称最卷的行业,小智开阔了眼界,也接触到了作为保安、西餐厅帮厨和电话销售一辈子都不太可能遇到的资源。小智像一株久旱逢甘霖的麦子,一边感受着互联网浪潮带来的震撼,一边为了“出头”更加努力地汲取经验和资源,也成为了推动大厂在时代洪流中不断飞奔的燃料。那段时间,小智在互联网公司之间反复跳槽,游走在一个又一个商务拜访和商务接待的场合中。而商务的艰辛与压力,让他逐渐感到了疲惫,“我特别害怕那种需要不断和人交流,特别是带有利益性质的应酬。”在经历了多次跳槽后,小智终于决定离开商务岗位,转型成为一名运营。虽然不用在人际交往方面耗费太多的精力,但大都市的生活节奏产生的压力仍然困扰着小智。就职于互联网公司运营岗的那几年,住在通州的小智,每天要花5个小时往返于丰台科技园和出租屋上下班。夏天地铁里的汗臭,冬天户外凄冷的北风,还有早晚高峰时段,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的安检人流。长时间的通勤和日复一日令人窒息的生活空间,让小智感到疲惫不堪,身体和精神上的长期消耗,也让他对工作逐渐产生了厌倦。无论是环境带来的压力,还是内心对现状的不满,都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压得小智喘不过气。此时的小智,已经没有足够的动力让自己再坚持下去,于是他选择裸辞,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用“逃离”的方式完成一次身体的迁徙和一场灵魂的觉醒。负债出发,去大理体验社交“断舍离”说起来是裸辞,但小智并没有完全脱离工作。因为在互联网行业积累的大量客户资源,裸辞后的小智发展起了公关服务相关的工作。后来随着业务的扩大,小智还先后在郑州尝试创业,到杭州寻求深度发展。刚刚从打工人变成自由职业者,结果又踩进了新工作的“坑”,小智的短暂逃离失败了。创业不像兼职那样自由,从团队组建到业务往来,都需要亲力亲为。小智很快就感受到了比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时更大的压力。由于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那段时间,小智每天凌晨五六点才睡,一度担心自己会猝死。这种窒息感和过去在互联网公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这些烦恼没有持续很久。小智在公关服务行业的两次尝试,都只坚持了8个月就宣布完结,而留给小智不光是两段失败的职业经历,还有创业欠下的负债。职业转型的折戟沉沙,接连不断的现实打击,像一场悄然无声的风暴,席卷着这个年轻人。小智也开始反思工作的意义:赚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让自己感到满足和幸福的生活方式。这条从工作中获得的感悟,恰恰是小智前往云南的原因。而如今,身处云南大理的小智已经是另外一番光景。和过去每天疲于应对各种客户、同事和朋友的复杂社交关系不同,在这个小镇里,认识小智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简单的社会关系减淡了日常社交的浓度,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氛围里,小智也并未感到孤独与乏味。只需要一个足以遮蔽风雨的小小庇护所,他便能安然自若地驻足于此。这正是小智在大理所寻得的最珍贵宝藏。*小智民宿窗外的风景对于小智而言,社交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他几乎断绝了与旧友的联系,只保留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在对社交关系“断舍离”后,小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我不喜欢太多的人际交往,只要他们不联系我,我基本上也不会主动联系他们。”小智说,之前和同事沟通,对方从一句话里能联想到七八句话,自己也要猜测对方沟通内容背后的真实意图,这种交流方式和社交关系,让小智很厌烦。而现在,小智几乎没有同事,朋友也不在身边,因此不再需要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也不用为了应酬而强颜欢笑。在大理的雨季,小智甚至可以十几天就待在房间不出门。这里,是专属于他的随性角落。30岁路口,继续漫长的寻找之旅逃离或许有计划,但要在一个既非故乡也没有热门工作岗位的地方“落地生根”,是要付出代价的。2023年年初,小智决定在大理开民宿之前,对于民宿行业和开民宿这件事完全没有概念,甚至当时他的口袋里不仅没有多少钱,还背着银行的贷款。“开民宿是我人生规划中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因为它是一件重投入的事情。”小智说,“但是,我发现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而且大理市场也特别火,于是我就决定来试试。”和当初认定“只要努力,销售也能出人头地”的强大信念一样,小智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开始在大理寻找能够开发成民宿的房产资源。独自在大理找房子的日子,小智像找工作一样,每天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看,遇到了心仪的房子,但手里的资金有限,不允许他拿下;符合预算的房子,又实在看不上。几番挣扎之后,小智退而求其次地选中了现在这家民宿的房子。这也再次验证“生活哪能尽如人意”,而小智依旧选择用断舍离的方式,向自己想要的生活又近了一步。*小智民宿的院子有了民宿之后,小智也会利用自己在公关服务领域的经验,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千里之外的网友们,也被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所吸引,前来入住。但大理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完美的田园牧歌。小智还记得,今年3月负债刚还完,当时他高兴地盘算着以后可以有钱装修院子了。但这时房东找上门来收房租,整个脑子懵懵的小智翻开合同才发现自己记错了交房租的日期,刚刚还完债务的喜悦一扫而空,转眼又要为眼前的房租发愁。后来小智想方设法先凑齐了房租钱,院子也没机会修整了,又凭空多出来一笔负债。如今,小智的民宿加上偶尔兼职公关服务获得的年收入大概在20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和过去在互联网大厂相比,少了很多,但是小智并不在意。另外,虽然也有民宿经营上的压力和小红书运营必不可少的社交,但他的心里是觉得心满意足的。小智坦言,现在的自己很少焦虑收入的问题。到大理开民宿,对他而言仅仅是一种体验,如果无法继续下去,那就顺其自然。*受访人供图和当初决定到大理生活一样,小智仍然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挣多少钱,而在于是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否能够拥有自由的时间。他相信,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自洽。然而,新的烦恼还在接踵而至。小智决定在大理开民宿时,也承受了来自父母的压力。在父母的认知里,读书上大学意味着要去城市里努力拼搏,拥有一份稳定高薪的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但是从小镇走向大都市,开阔了视野的小智有着自己的认知。因此,他和父母在买房、婚育观念上也有过多次冲突。小智记得,自己快30岁的时候被父亲催促结婚,家里还安排了相亲。但小智并不想按照父母的意愿,就草率地决定自己的婚姻。后来,一家人为此爆发了争吵,为了逃避,也作为一种无声的抗议,小智和父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小智不是一个热衷社交的人,即便没有多少朋友,经常宅在家,他也很少感到孤独。因为在大理,小智有了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有足够的空间寻找生活的意义。今年以来,大理的民宿市场尤其火热,小智有想过将民宿转租,去探索其他城市。但这次不再是逃离,而是对自由生活的希冀。“我其实对未来基本没有规划”,小智说,无论最终决定留下还是离开,自己只是希望依然能喂饱自己,然后好好生活。*文中小智为化名。-
7月18日 下午 4:22
其他

必吃榜又“坑”我一回,这个世界怎么了?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本土餐饮榜单之一,大众点评“必吃榜”是很多消费者打卡美食的必备参考。但是对于“小心挖宝仍会踩雷”的当代打卡人来说,每一份美食榜单的背后,也总会有那么几个难以避免的坑。可能是被内容社区上的网红打卡帖所吸引,抑或是被点评网站上的好评打动,不少“好吃佬”奔着榜单上的必吃美食乘兴而来,但最终败兴而归。吃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别光看什么必吃榜、好评榜了,先看看差评都在说什么。“闭着眼睛选,家家都好吃”的时代似乎已经远去。但明明是根据用户评价、餐厅综合评分以及专家评审等多方面因素评选出的餐饮推荐榜单,为什么踩雷的概率还会这么高?是榜单含金量在下降,还是消费者的期待过高?在必吃榜逐渐模糊的网络风评里,是吃货们不可名状的遗憾,以及餐饮商家不得不面对的“陷阱”。薛定谔的美食“必吃”二字天生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标签。因为洞察到消费动机背后的人性与心理,必吃榜自然而然成为美食界的风向标。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各种好评的美食图片和打卡的短视频等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必吃榜上的餐厅或菜品很容易成为话题中心,吸引更多消费者来尝试。尤其是“种草式旅游”的流行趋势下,人们为了品尝特定美食而长途跋涉,甚至规划专门的美食之旅,而必吃榜由此充当了旅游指南的角色。所以,“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的口号也越传越远,吃到一口地道美味,成为游客们们十分在意的事情,更是有许多网友表示:不看必吃榜,就不知道吃什么。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面对历经8年、已然成为一份国民美食榜单的必吃榜,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必吃榜里的‘反派’越来越多了,怎么什么水准都能上榜?”“美食测评笔记就像追星贴,在好评里找真实差评太难了。”在上海工作的95后女生小白,也向惊蛰研究所分享了自己的困惑,“前段时间刷到了一家餐厅的推送,明晃晃的大字标题写着《喜讯!××餐厅荣登大众点评必吃榜》,即使在小红书上,都能搜到不少这家餐厅的打卡笔记。但是,我明明记得之前去吃的时候,并没有大家口中的惊艳,而且20块钱2个面包片真的合理吗?”*受访人供图小白表示,自己是在公司楼下偶然看到了这家店,才决定尝试一下这家看起来环境还不错的港式餐厅。“因为是中午,商场的美食层正是高峰期,这家店却意外的空旷,当天由于和好几个同事一起,很多店没有位置,所以我们临时决定进去这家餐厅。”小白在菜单上看到,这家店的“炒滑蛋三文治”标价25元,“猪软骨出前一丁面”标价53元,参考餐厅所在地段还算合理,但品尝后的味道让小白感觉有点失望。“点了一个三明治和一杯水果饮料后,尝了尝味道,并没有很特别,同行的同事们对这家店的评价也很一般,所以当我看到这家店上了必吃榜后觉得很不可思议。”小白在事后特意去美团和大众点评看了一眼评价,却发现这家餐厅的好评率并不低。“如果说这家港式餐厅只是价格高、不符合个人口味,那我遇到的另一家好评榜的餐厅才是真的让我印象深刻。”小白对惊蛰研究所讲述了她另一次的踩雷教训。“当时恰好想吃紫菜包饭,于是在美团的热销榜上看到了这家排名第一的店,不过我还是谨慎地去看了一眼大众点评和小红书,觉得评论区的返图看起来都很有食欲,想着紫菜包饭能难吃到什么程度,就火速下单了。”“拿到外卖刚打开时,觉得食物卖相确实不错,可尝了一口之后就开始怀疑人生,反复确认真的是这个味道吗,最后只吃了两个我的胃就开始抗拒了。那是我为数不多打的差评之一。后续就是商家跟我商量退款删差评。其实不能怪大家都在吐槽美食榜单,在吃之前你永远不知道是否踩坑,尽管它在美食榜名列前茅,所以有时候真的很怀疑好评和榜单的真实性。”小白吐槽道。*受访人供图榜单背后还有商家的无奈尽管有一部分用户对榜单的真实性保持怀疑,但因为“美食指南”的实用性,必吃榜为面对众多餐饮选择的吃货们,提供了清晰的导向,大大减少了选择困难症人群的难题,简化了决策的过程。因此兜兜转转下来,大众点评依然在不少人的手机桌面躺着。另一边,精准的用户曝光和转化导流也给商家带来了可观的价值。如果某个餐厅或菜品被列入必吃榜,它就很可能迅速获得广泛的正面评价,形成口碑效应,吸引更多顾客。去必吃榜餐厅打卡吃饭,不仅是消费者们的选择,也是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话题,流量加销量的神奇魔力,便成了餐饮商户们挤破头也要上榜的原因之一。2024年的大众点评必吃榜包含了119座城市的2797家餐厅,商户数、城市数均达历年新高。被动也好,主动也罢,越来越多的商家们正在通过必吃榜被消费者看到。上海“阿金大白”餐饮店负责人阿宇告诉惊蛰研究所:“目前来说必吃榜的公信力还是比较受到市场认可的,作为商家也肯定希望能入选,对于餐饮商户的引流作用也挺大的。不单是线下生意、还有知名度,在品牌后期拓展中有必吃榜的抬头对于获取优质资源也会更有帮助,比如优势的商场铺位位置、租金条件等。”据惊蛰研究所了解,必吃榜的入选考察相当全面,包括点评数据需要真实可信、分月考察星级、口味分、有效点评等数据需排名前列并保持稳定;价格要符合用户日常消费水平且无炒作行为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阿宇补充道:“要想入选大众点评必吃榜,需要满足综合性条件,星级、榜单、菜品榜、人气值、异地游客占比、流量投入都是关键评选指标。为了平台的曝光率和推荐率,每个月还要投入2-3万元的市场预算,来做品牌宣传。参与线上活动的确能够带来销售转化,从团购核销的金额来看,线上产生的营业额大概有40-50万元,不过其中一部分转化也是依靠门店线下引导推荐完成的。”在不少食客质疑榜单是否还像从前一样真实可靠时,商家也因为榜单的评价机制感到困扰。由于必吃榜和好评率直接挂钩,不少餐厅还会遭受到同行的恶意差评。对此,阿宇表示,商家面对恶意差评,想要维权并不容易,“接到恶意评价后,唯一的维权途径就是找平台申诉。但是需要拿出实质性的证据,比如有监控片段证明我们的菜品和服务没有问题,或者是能够证明是对方自身的原因影响了用餐体验。另外,还要提供恶意账号对应的人员信息等等,但是这些都很难做到,平台也不会接受商家的一面之辞,所以一般很难申诉成功。”此外,商家还会遇到被“山寨”餐厅恶意投诉挤出必吃榜的情况。今年7月,美食爱好者小七专程到盱眙品尝小龙虾。当她按照网友推荐,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了一家带有“必吃榜”标签的餐厅时,发现现场环境很差,也没有太多顾客。“后来我发现这是家山寨店。然后重新找到正版的小龙虾餐厅,虽然两家距离不远,但因为换店导致耽误错峰用餐时机,赶上用餐高峰,排队等了半个多小时。”小七表示,自己还专门向正版餐厅的老板询问了此事,“老板告诉我,这个(必吃榜)是平台根据每家的线上数据排出来的。他们家前段时间被恶意举报了。所以被退出来了。”*受访人供图必吃榜自发布以来,之所以被认为是权威可信任的就餐消费参考,就是因为不采纳人为提名,坚持公平公正不收费。但因其用户点评区逐渐成了最大的法外之地后,真实评价正在缩水,关于榜单本身“公正不收费”的说法也开始被质疑。阿宇讲道:“据我所知还没有可以操作上必吃榜的机构。”但当惊蛰研究所询问一家服务商时,对方却表示“有办法操作”。众所周知的行业“潜规则”在大环境下,以前的必吃榜被认为是一个可靠的美食指南,但现在踩雷的概率增加,背后涉及到的是餐饮市场和消费行为的多重变化。从餐饮市场的角度来看,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加上新餐厅不断涌现,导致竞争异常激烈。一些餐厅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可能采取过度营销或牺牲食品质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对于商家来说,没有价格优势就等于没有客流量,只能将减免活动从半价卷到免单。无底线的价格战下没有永远的赢家,反而导致“缺斤少两”问题频发,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不少品牌被爆出更换原材料有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食物变质后仍然使用等情况,整个行业陷入一场恶性循环,自然而然影响了消费者整体的用餐体验。虽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但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的挑战。为什么有些网红餐厅评分很高,真正消费之后却觉得“受骗了”?归根结底是一部分餐厅通过有偿投放的方式,让更多消费者看到了自己。而虚假评价、水军刷单等行为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隐疾,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而必吃榜作为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一块金字招牌,自然成为不法业者牟利的对象。为了深入了解代刷好评的业务,惊蛰研究所以“想要提升餐厅流量”为由,在淘宝联系了一家“美团大众点评运营策划”,对方表示需要先发送店铺的选址定位,会帮忙免费做一个店铺诊断分析,然后根据店铺情况来给到运营计划方案。对方还主动提出:“餐饮店的话建议购买笔记收藏这类套餐”。通过对方发来的价格表发现,此类运营机构的报价并不低,半年套餐高达7000元。除了通过这类运营机构刷好评外,另一种商家常用的运营手段是“好评赠饮品”类活动。在菜品本身没有明显问题的前提下,很多消费者都愿意给商家这个面子,半推半就地给出一个好评。甚至有时候,在顾客露出犹豫或者为难的表情时,店内服务员会提出亲自操控用户手机来打好评。很明显,“刷好评”已经成为行业明确存在却不可明说的“潜规则”。而从用户的消费行为这一方面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餐饮品质的要求也随之上升,一些传统的“必吃”餐厅可能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个人口味、定制化和个性化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并且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整体的就餐体验,而非单纯的餐品味道。餐厅的服务、环境、性价比等综合因素都成为一个消费者眼中“餐厅好坏”重要标准,即使是同一家餐厅,不同的就餐时间、服务人员的态度、环境氛围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两次就餐体验截然不同。加上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和视频经常经过美化处理,食物看起来比实际上更诱人,“照片刺客”难免会使实际体验与期望之间产生巨大差距,加上当一个地方成为“网红”后,很多人会出于好奇或从众心理前往尝试,而不一定是基于对食物本身的兴趣或评价。面对如今必吃榜上“踩雷”现象的增加,餐饮市场不仅要反思创新,也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对于榜单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评选机制,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各类必吃榜、美味榜由不得自己“闭眼入”了,面对这种境况,除了自身需要培养慧眼如炬和货比三家的能力外,还得祈祷一下自己运气好不踩坑才行。*文中小白、阿宇、小七均为化名。-
7月16日 上午 11:01
其他

萝卜快跑,人类慢跑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2017年,李彦宏坐着自家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直播违章”意外登上热搜。7年后的今天,主副驾驶都不需要坐人的萝卜快跑,再次成了全网热点。从一开始被司机吐槽阻塞交通的“苕萝卜”,到专治违规驾驶的马路判官,再到斩断中年人再就业退路的AI落地应用,无人驾驶网约车突然成为了被公众议论和剖析的对象。但是不难发现,人们关于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讨论——更准确地说是疑问,可以总结成3个问题:无人驾驶网约车真的来了吗?它比现在的网约车更好吗?它真的会抢走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饭碗吗?关于这三个问题,或许目前已有了各种解答,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希望可以剥开多余的信息、抛开情绪的干扰,真实且客观地讨论一下无人网约车以及它所正在影响的未来。从无人驾驶到Robotaxi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让人们忘记了“无人驾驶汽车”比它诞生得还要早很多。1925年,美国陆军电子工程师Francis
7月12日 下午 6:30
其他

年轻人迷上沉浸式戏剧:挥金、入戏

作者|夏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戴上面具即可化身幽灵穿梭在20世纪30年代的复古酒店之中,跟随麦克白狂奔或是看女巫起舞;购买一张“船票”,便能登上《三体》世界里的“万有引力号”,亲历太空危机,决定太阳系命运;坐在理发店内却突然遭遇一场谋杀案,需要作为目击证人探寻线索,找出真凶……这些新奇体验的来源并非剧本杀,也不是主题乐园,而是来自于时下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沉浸式戏剧。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剧迷发帖介绍自己的“入沪连打”经历:四天十一场、七天十场、十九天二十五场,即便做个“特种兵”也要在两天时间里连刷四部剧再离开上海。还有不少年轻消费者把走进沉浸式剧场当作是一种周末娱乐消遣方式,享受一段逃离现实、躲进奇幻世界或是异次元空间的闲暇时光。沉浸式戏剧令一众年轻消费者“上头”的魔力到底在哪?在沉浸式剧场的带领下,沉浸式经济将迎来怎样的未来?沉浸式戏剧到底有多上头?沉浸式戏剧起源于数十年前的美国百老汇。彼时一群戏剧从业者试图对传统戏剧的场地设置、观剧规则提出挑战,尝试跳出原有的剧场空间,增加演员与观众的交流与互动,于是让观众更贴近表演区的环境式戏剧应运而生。在环境式戏剧中,观众就坐在故事发生的场景里,不仅能近距离观看演员的表演,还能与演员互动。例如,被剧迷们称为“小酒馆”的《阿波罗尼亚》以及“小赌场”的《桑塔露琪亚》就属于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剧照而真正的沉浸式戏剧则是环境式戏剧的升级版,观众不仅身处戏剧故事场景之中,还能拥有一定的身份,可以掌握推进剧情发展的线索,甚至左右故事最终的结局。例如在上海版《不眠之夜》中,观众可以灵活地在麦金侬酒店中走动,跟随不同的角色解锁不同的剧情。在一些推理悬疑题材的沉浸式话剧中,观众还需要面对一众专业演员的演绎,投票找出真凶,可谓是加强升级豪华版的“剧本杀”。由于环境式戏剧和沉浸式戏剧具有一定的先锋性,所以在诞生最初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直至2011年,英国实验戏剧公司Punchdrunk以莎士比亚著名悲剧《麦克白》为蓝本在纽约曼哈顿制作出《不眠之夜》(Sleep
7月10日 下午 12:00
其他

家居消费市场的next level:从好销量到好增长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当下,消费领域的商家们很焦虑。几乎所有人都在问一个问题:理性消费趋势下,是否意味着市场失去了增长的动力?事实并非如此。《凯度China
7月8日 下午 6:20
其他

面料女神的「两个小目标」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高科技芯片和女装电商,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很难让人产生联想,但是女装品牌MARIUS的两位创始人,却在5年间完成了跨行业的完美转身。创立MARIUS前,马瑞曾在国企任职,是一名逻辑工程师,因为性格直爽且真诚,朋友们都喜欢喊她“老马”。刚认识老马的时候,张磊是世界500强企业高管,涉猎领域涵盖芯片等科技产业。因为工作原因,老马与张磊相识而后走到了一起。按照常规“剧情”,马瑞和张磊大概率会继续留在之前的行业,成为一对“科技CP”。然而,自从2019年马瑞意外“跨界”服装行业,涉足女装电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起来。如今,老马和张磊联合创立的MARIUS已在直播电商领域占据头部地位,而老马也已成为全网粉丝近百万的时尚博主,并且还有了一个“面料女神”的称号。电商行业从来都不缺好故事。但在老马和张磊的讲述中,惊蛰研究所看到了女装电商正在翻开的一页新篇章。高配版爱好诞生:始于“小目标”作为MARIUS的主理人,老马从小就展现出了对服装穿搭的兴趣和天赋。那时的她,会亲自动手给自己的芭比娃娃“设计”各种好看的衣服,吸引身边的小伙伴投来羡慕的眼光。参加工作以后,老马的穿搭天赋也没有浪费。在国企工作时,相比周围同事们符合刻板印象的“国企套装”,老马在衣品上凸显的穿搭天赋总会吸引身边人注意,其中也包括老马的丈夫张磊。回想到初次见到老马的场景,张磊介绍道:“当时我参加她们公司组织的一次会议,整个会议室站满了人,但是老马的穿衣风格和旁边的人完全不一样,既突出又不张扬,所以我一眼就看到了她。”后来张磊才知道,原来老马不仅仅是很会穿搭,还对女装设计有着自己的见解。譬如老马对买到的大牌女装不满意时,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到无锡的“裁缝一条街”,请裁缝师傅重新改版做出一件新款,然后穿着去上班。*老马在进行设计构思身边的同事看到她穿的衣服很漂亮,也会问她在哪儿买的,结果才发现是她自己做的。于是不断有人点名要老马设计的衣服,老马也乐于给身边的人提供这些服务。后来找老马订衣服的人越来越多,老马便带着发展个人爱好的想法,在2019年4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品牌。据张磊回忆,老马的女装工作室发展得非常快,经过2个月筹备的第一次上新,就创造了600万元的营业额。事后复盘当时的成功,张磊把原因归结为老马对品牌和产品不计成本的高标准、严要求。张磊告诉惊蛰研究所,“工作室创立早期老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们品牌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但是我们又不是专业出身,老马很担心做出来的产品不够好,会辜负了用户的信任。所以我们就希望可以用最好的面料、最好的做工,来确保产品品质能够让用户满意。”*老马与设计团队讨论新品设计但是由于早期工作室以私域为主,经营规模有限,老马在女装行业的上游供应链,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当时我们体量小,还没有国际上的供应链资源,就只能靠自己去一家一家地谈,每一块面料也都是自己一块一块挑选出来的。像山东如意集团这类国内的顶级面料商,动辄要求5千米、1万米起订,但是我们只能200米、300米的订,所以一开始很难拿到好的面料。”除了面料问题,工厂以及生产流程也让非专业出身的两位创始人如临大敌。张磊说:“当时一般的小工厂就只要几十块的加工费,很便宜。我们担心自己不懂,找小工厂会出问题,所以我们找的全部是国内最顶级的工厂。”因为体量较小,寻找合作工厂的时候,老马也遇到不少阻力。不过,由于当时服装工厂也面临订单缩减的市场环境,所以一些一线工厂也愿意合作,只是在谈价格的时候,老马的工作室仍然不占优势。按照张磊的说法,当时的生产成本可能是同行业的3-5倍,所以工作室正式经营的前半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前期投入的时候,我们也交了很多学费。但最后我和老马的目标达成了一致:这个生意可以不挣钱,但是要把好产品给到用户。”张磊说,当看到手机上开始收到一笔笔用户付款时,他和老马感受到了来自用户的认同。“虽然当时我们投入了一百多万,最后收回来了多少也没有仔细算过,但是这一次经历,让我们感觉到女装电商可以做,并且值得做。”由于老马对设计的独特品味和对面料以及生产工艺的高要求,源源不断的订单推动着MARIUS不断向专业化发展,而越来越多的正向反馈和用户们的信任,也让老马把“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的目标坚持了下来。为了更加接近这个目标,老马不计成本研发新款,甚至奔赴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只为拓展到最好的面料和工厂资源。而这些前期的积累,也让MARIUS在日后的规模化电商经营中实现了爆发。*老马在拓展新的面料供应商2020年,MARIUS开拓传统电商渠道,销量突飞猛进,常年霸榜垂类热卖榜、回头客榜榜首,老马也成了时尚领域的头部达人。面对高速发展的MARIUS,被老马身上的执着和勇气打动的张磊,也选择离开世界500强公司,加入MARIUS负责管理公司。一个国企管理层、一个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组成的“高配”阵容由此诞生。闯荡直播电商,一年达成“小目标”老马和张磊对于公司的发展始终保持理性和克制。所以尽管在传统电商平台已经小有成绩,但两人对于要不要入局直播电商依然考虑良久。和最初经营工作室到处找工厂资源时的情况一样,对于直播电商这个新事物,老马和张磊并没有太多经验。并且相对于传统电商渠道,直播电商具有更强的爆发力,但对产品迭代、服务升级等经营环节以及团队的要求也高了很多。此外,MARIUS聚焦于品质女装,上游供应链和生产环节带来的压力,让品牌在探索新平台时的容错率更低。按照老马当时的分析,只要是营销、备货有一点跟不上,就容易出现问题。要么是新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导致前期投入的成本都打了水漂。要么是产品反响很好,但是备货不足,等到工厂补好货之后,产品已经不流行了或是被其他商家抄款了。*MARIUS的样衣张磊的顾虑,更多的是担心品质女装在直播电商找不到精准用户。“因为我们关注到直播电商的时候,它还处于早期阶段,很多直播间也是以白牌产品为主。如果我们要尝试直播电商就需要组建一支新队伍,这里面持续投入的成本如果短期内得不到印证的话,很可能会给我们这个新品牌带来风险。”不过,老马和张磊的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牌开始布局直播电商,老马在2023年上半年尝试做了两场直播带货,他们也发现,直播电商确实能够带来新增长,并且与传统电商的打法完全不同。在张磊看来,传统电商可能更强调系列产品的打造,需要商家把店铺做成一间女装展厅,准备好各种款式、各种色系的服装,等待用户来挑选。但是直播电商能够让商家把产品推到消费者面前,主动告诉消费者自己的产品特点是什么,从设计、面料到做工到底怎么好。这对于品质女装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优势。*MARIUS的主播在讲解产品传统女装电商领域一直有一个难以攻克的问题:消费者很难通过静态的商品图片和产品详情页,直观感受到服装的款式、大小是否合适,也无法及时了解到高价服装应该如何养护的问题。所以消费者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顾虑。而在直播电商场景下,主播的上身展示和即时性的互动讲解,拉近了品质女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更多潜在消费者能够放心下单。老马也表示,直播电商更考验品牌怎么把产品结合到内容里面,并且快节奏的直播需要更稳定且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对于女装品牌而言,短视频同样重要,因为这是展示产品,让别人最快了解品牌的方式。”此外,直播电商的运营逻辑也有所不同。在传统电商平台,品牌店铺的权重往往与各项用户数据直接关联,因此马太效应明显,新品牌破圈难。但是在直播电商,特别是抖音平台,店铺账号权重跟账号粉丝量等数据维度并没有直接挂钩。只要商品好,用户反馈好,就可以得到推荐,并且持续破圈,获取更多精准用户。也正是因为直播电商与众不同的运营逻辑,老马的个人IP充分发挥了影响力,通过运营个人账号,发布时尚穿搭、职场生活、创业故事相关的短视频内容,老马的抖音账号粉丝量目前已经达到23.8万,还入围了抖音618宝藏主理人。MARIUS引以为傲的顶级面料以及精湛做工,也透过直播间镜头完美呈现给了抖音平台的海量用户,并且吸引了精准用户的注意。这也是为什么,老马和MARIUS品牌店铺的抖音账号加起来只有30几万粉丝的情况下,却能达成场均上千万GMV的原因。通过持续的内容破圈,以及借助短视频、直播间等场景向用户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MARIUS在入驻抖音电商的第一年,就完成了2.1亿GMV。MARIUS在2023年的快速成长也反映出,优质商品在直播电商从不缺少用户。只要有足够的产品力,并且找到合适的传播阵地和转化路径,女装品牌就能找到精准核心用户,实现新的爆发。女装电商,目标还可以更远大直播电商的新环境给MARIUS创造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而更大的目标也在驱使MARIUS越跑越快。在产品层面,因为直播场景为大牌服装提供了直观展示的机会,所以MARIUS更加重视面料的选择和对做工的打磨。有时,老马和张磊不得不分头行动,频繁奔赴国内和海外的各种面料展会,或是拜访重要供应商。得益于近几年的持续积累,MARIUS已经拥有英国Linton、益彩时尚、达利真丝等重要合作伙伴,并成为如意集团顶奢系列“皇家如意”唯一线上品牌战略合作伙伴。而MARIUS采用国际大牌同厂面料设计、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常常为用户所称道。因为订单需求越来越多,为了在扩大产量的同时严格把控工艺,MARIUS不仅通过收购的方式,以自有工厂保障产能和质量。还制作了品牌工艺手册提供给合作工厂,对诸如裤子的拼缝、走线方式等做工技术给出明确标准。*MARIUS的生产车间此外在质检环节,MARIUS还设置了三道流程,第一,通过设立标准化培训部门,每月在工厂宣讲品牌理念和对品质的要求,并且结合工艺手册的标准内容组织考试。第二,MARIUS的质检团队会定期到工厂检验生产标准,对即将出厂的货品进行人工检查,大到产品外包装,小到衣服上的线头,都会处理到符合标准才会发货。第三,在打包发货阶段,MARIUS内部还制定了4类包装要求,例如西装品类会配备丝绵防尘袋、丝绒衣架、品牌雪花纸,再喷上品牌的定制香水。定价特别高的产品,还会用丝带进行包装。“我们希望客户在打开衣服的时候,能够感觉到物超所值,所以我们一直在各种细节上不断地去打造产品的品质感。”*MARIUS的打包车间和当初成立工作室时的目标一样,老马和张磊始终在坚持“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只是在直播电商,这个目标变得更容易实现,并且拥有不断放大的可能。张磊复盘MARIUS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快速发展时总结道,品牌IP和产品力是成功的基础,而结合直播电商的不同场域进行针对性的运营,是女装电商品牌全面爆发的关键能力。在抖音电商,短视频内容、达人直播可以帮助新品牌实现快速破圈,专属款式和品类可以很好地拉动新增长,而这些都可以规模化复制。在有好产品、好服务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直播间和店铺数量、提高直播场次,品牌就能够触达到更多精准用户。“目前我们在抖音的两个店铺中,已经有一个月均GMV能够达到2000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会考虑增加老马的直播场次,或者结合不同品类打造差异化直播间,同时挖掘具有个人IP潜质的主播进行孵化。”*MARIUS的主播正在直播在老马和张磊看来,服装品牌并不只是在卖服装,而是卖穿搭、向用户输出美好的生活方式,所以不光要有好产品,也要有好服务,让用户感觉到被重视。而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环境一直在变化,所以当消费者变得理性的时候,品牌同样需要保持理性,明确自身价值,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用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今年618期间,MARIUS已经在抖音电商完成了既定目标,实现了近6000万元的GMV,同比去年6月的成绩,实现了400%的增长。对于女装电商的未来,老马和张磊依然充满信心,而在直播电商场景下,他们已然有了新的目标。-
7月5日 下午 3:10
其他

大模型,中东土豪的新「时尚单品」

Altman已和中东土豪——阿联酋国际控股公司IHC董事长洽谈融资。而这些土豪们的身家也令人艳羡——Prosperity7管理的基金规模达到30亿美元,已在全球投资了超过40家企业;Vy
7月1日 上午 11:15
其他

会玩儿的年轻人,已经开发出10种旅行新方式了

Walk已超越了简单的散步概念,成为了融合文化、艺术、商业与社交于一体的都市探险活动。*图片来源:惊蛰研究所摄商家们也在店铺设计、产品创新上融入City
6月28日 上午 10:25
其他

斗兽场中数字人:技术能掌握流量暴力吗?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继视频号将虚拟直播定义为违规行为后,快手电商也于近日收紧了对“数字人”的限制。在19日发布的公告中,快手宣布对数字人直播等AIGC辅助创作的内容,不会给予额外流量支持。同时,快手官方数字人能力(女娲产品)的电商直播间,也不再享受额外电商流量扶持,而使用站外AIGC数字人生成的录制直播将按“播放录制内容”规则管控。一周之内,视频号、快手先后对数字人重拳出击,乍看之下或许只是意外的默契,但在快手“连自己人都打”的动作背后,平台与数字人之间的冲突正浮出水面。围猎数字人:“京阿”向左,“腾快”向右尽管视频号和快手都对数字人发出了“达咩”的信号,但在当前的中文互联网,各家平台却对数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更准确地说,视频号、快手等内容平台是加以限制且趋于严格。而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不仅在过去一段时间大力推广、扶持数字人直播在平台生态的应用落地,甚至将数字人直播当成了平台AI赋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两个月前,刘强东数字人“采销东哥”在京东采销直播间开启“个人”直播首秀。事后媒体报道,刘强东数字人在直播期间,不但能够流利讲解商品,还可以进行直播间抽奖和红包发放。此外,就连搓手指、发言时偶尔点头的动作习惯,“采销东哥”也全盘复制。*“采销东哥”数字人彼时有业内分析师评价,传统电商愈发面临成长瓶颈,京东在当下主流的直播电商赛道已然落后。而数字人直播作为一种AI赋能的全新生产力,是京东重新加入直播赛道竞争的一个切入点。京东也一直试图证明数字人直播的价值。就在快手宣布对数字人直播限流的前一天,京东云言犀创新业务负责人在“618媒体开放日”上宣传自家产品,强调其数字人直播成本仅为真人成本的1/10,效果“逼近真人”。相比姗姗来迟的京东,淘宝在数字人直播方面的布局节奏更快。去年7月,淘宝首次尝试AI上岗直播,打造了6位造型各异的AI“烈儿宝贝”和主播真人同台直播。而在9月举行的阿里妈妈m峰会上,阿里妈妈又推出“AI全时直播能力”,商家可以利用AI全时直播库里的数百位AI虚拟主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形象定制,还能够进行多语言直播互动。据媒体报道,当时已有超过500家商家通过阿里妈妈的AI能力,在淘系实现了7*24小时不停播的“AI全时直播”,直播成本有效降低90%——这一数字与京东“数字人直播成本仅为真人成本1/10”的说法颇有默契。传统电商平台力推的数字人,如今却被视频号和快手联手“封杀”,之所以会出现这般截然相反的态度,归根结底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从传统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直播流量是金矿,数字人是商家挖掘金矿的工具。电商平台自身并不参与到挖矿的工作当中,只需要向商家出售工具即可盈利,所以平台的核心价值是不断提供越来越高效的工具,一个工具不好用,可以重新开发下一个新工具,对电商生态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视频号和快手本质上是内容平台,而用户是鱼塘里的鱼,数字人和其他内容一样都是日常投喂的饵料。内容平台既要保证持续投喂足够的饵料,让用户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还需要向不同的用户投喂他们喜欢的饵料、细分用户圈层,再向拿着不同商品的商家开放“鱼塘”才能获利。因此,内容平台要对内容负责。而数字人借助技术手段制作的内容,不但会干扰用户对内容的偏好,还会污染内容环境,持续影响生态健康。数字人直播“错”在哪?数字人直播为什么不被内容平台认可?这个问题,在平台发布的文件中就可以找到答案。视频号公开征集意见的《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中,将“挂机录播”内容改为“非真实直播”的内容,意味着规则的适用范围变大了。过去,部分直播间为了养号、“水时长”或是薅平台直播新人奖励的羊毛,会采取挂机录播的方式达到目的。但这类内容本身不满足直播应当具备的互动性特点,因此“挂机录播”本身是一种直播造假。而征集意见中,将“非真实直播”定义为直播过程中使用非实时直播内容或道具代替真实直播的行为。例如,使用插件、AI等工具生成虚拟形象进行直播。这个定义的具体对象,也包括了利用AI技术进行的“直播造假”。既然涉及造假,平台对相关行为进行管控自然理所应当。但平台不仅仅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在帮助用户避免潜在风险。去年5月,Deepfake的AI换脸、语音模拟引发全网热议。有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通过视频通话用10分钟诈骗430万元。在B站音乐区,UP用AI模拟出孙燕姿的声音,推出多首翻唱作品,甚至最后还引来歌手孙燕姿本人,以《我的AI》一文回应自己对AI技术的看法。*B站上的“AI孙燕姿”在直播电商领域同样出现了AI泛滥的局面:带货主播们集体用AI换脸成女明星,三步一个迪丽热巴,五步一个佟丽娅,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而这些AI生产出的明星直播间也为商家们带来了不少流量。如果当时没有明星们的积极维权和平台的及时干预,恐怕99元一套的AI换脸软件,早就成为直播间标配,现在也轮不到数字人成为新风口。而另一个平台所不愿见到的局面是,如果所有直播间都被“AI明星”们把持,也就意味着由直播间组成的内容生态失去了多元化的特点。试想一下:当用户下班回到家打开直播App,上一屏“迪丽热巴”还在镜头前展示口红色号,下一屏就有另一个“迪丽热巴”在带货防晒衣。再往下连划两屏,又看到一个古力娜扎和佟丽娅分别在介绍美容仪和吹风机。暂且不说明星直播间看多了,用户也会审美疲劳。本来带货直播基于现实感知建立的信任感,就这么被满屏的“明星主播”轻松打破,甚至还有可能让用户对直播内容乃至直播商品产生质疑。看似是赚了流量,其实是丢了饭碗。同样的道理放在数字人身上也一样。在京东推出的“采销东哥”身上可以看到,AI数字人已经塑造得和真人高度相似,甚至学会了刘强东搓手指、点头的个人习惯。但模仿终究是模仿。刘强东讲话时搓手指、点头是下意识的行为,这些动作的产生以及执行动作的时机本就毫无逻辑可言,也是依靠算法和逻辑判断完成cosplay的数字人所无法掌握的。在AI的眼里,数字人讲话时有搓手指、点头的动作就代表“像”刘强东。于是镜头前的“采销东哥”在直播时会频繁搓手指、点头,而把一个本不该被注意到的小动作,变成人物特征的一部分,本就是AI拟人化的失败。刻意模仿产生的蛛丝马迹并非是数字人的错,但是打造出数字人的平台,还将这些“缺陷”放大成卖点向商家推销工具,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值得商榷。哪里需要数字人?在电商平台的眼里,数字人是商家参与直播电商竞争的新工具,更降低了普通商家进入直播带货领域的门槛。比如,采用数字人直播可以不用搭建真实直播间,能够节省置景和设备费用。模式化的数字人直播,也不需要包含主播、策划、编导、摄影的一整套直播团队,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并且数字人主播状态稳定、不需要休息,可以每天24小时直播,不用担心主播会跳槽。此前根据《解放日报》的报道,按照市场主流数字人主播产品一年2万元的成本计算,平均每个月的直播成本不到2000元,还可以进行24小时“日不落”直播。而在杭州,真人主播的月工资1万元起,一个直播间需要2位主播轮流,每个月仅人力成本就需要2万元,而每天直播时间还只有16个小时。数字人直播和真人直播的性价比差距天差地别,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去年上半年数字人直播话题开始走热后,就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尝试了用数字人直播。虽然当时并没有限制数字人直播间的平台规则,但很多商家都因为数字人形象重复,被平台检测到,导致账号封禁。商家本想着2万块可以播一年,结果直播5分钟被封2小时,根本无法正常直播。还有的账号永久封禁,买数字人的钱全都打了水漂。另外在效率方面,尽管数字人能够24小时直播的优点非常诱人,但直播平台的流量并不是按照24小时平均分布的。晚上8点到凌晨1点的黄金时段属于平台大主播,数字人开播也抢不到什么流量。而在其他时段,数字人也还要与其他真人主播“PK”,像积攒“库里南碎片”一样,捡拾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流量。在带货品类方面,数字人也存在明显限制。目前来看,电商平台的数字人直播间更擅长为低价、标品带货。原因在于消费者在面对低价标品时,消费决策所花费的时间会更短,因此通过数字人照本宣科的直接引导,就有较大概率让用户下单。但是当面对高价、非标品时,消费者的决策时间更长,并且需要及时互动反馈促成下单,而数字人目前在互动性方面还做不到像真人一样自然,也无法及时提供互动反馈。此外,家具家居等涉及产品体验的品类,数字人也无法像真人一样,通过动作示范来直观表现产品特点。所以不难发现,直播电商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沟通的高效率、真人主播的互动性和透过主观交流形成的情感联结。与之对比,数字人仅仅是在效率上胜出,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而用数字人带货的做法,本身是一种对技术的浪费。如果跳出直播带货的场景,数字人的优点会更加明显:24小时在线,随叫随到;能够像人类一样表达,且可以做到标准化。这些优点最合适的应用场景,显然也不是“123,上链接”,而是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情绪价值的私域场景。比如今年清明节期间引发热议的“用AI复活亲人”,仅用逝者生前的照片和音频就可以合成一段视频,为用户提供一份特别的慰藉。而结合聊天机器人打造的升级版数字人,更有可能实现类似真人的对话,将《流浪星球2》中的数字生命带入现实。*《流浪星球2》剧照在此基础上,如果更进一步放飞想象力,在各行各业打造出“专家数字人”,不仅能够在数字世界让专家们的专业能力得到永久保存,辅助人类继续突破各类科研难题。还能够利用AI的智能学习和交互能力,投入教育领域,推动教育普及和普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抖音旗下的AI工具“豆包”中,已经落地了聊天机器人、写作助手以及英语学习助手等AI功能,其中英语学习助手不仅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口语对话,还能及时指出用户在表达时出现的语法问题。而在过去,类似的口语练习通常需要在线下或线上场景,预约真人老师付费才可以进行。所以,如果将“豆包”与数字人相结合,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位24小时在线,随时可以学习的口语老师。而这类在原有应用场景完成的新突破,才是数字人最好的归宿。坦白来说,电商平台对数字人直播的卖力宣传背后,其核心目的是把更多商家拉入到直播电商的场景,为平台竞争提供新筹码。但传统电商们忽视了一个现实:直播带货的基础建立在良性的内容表达上,而不是极致的转化效率上。就好比头部主播能够比其他主播创造更高的GMV,并不是因为直播场次多,而是因为长期的直播积累与粉丝建立了信任关系。技术不是做不到这些,而是在以效率优先的产品思路下,这些前期投入都会被当成是冗余成本。在进入持续低价竞争的当下,商家对降低内容成本的需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用规模化的逻辑创造流量、完成转化的前提,是首先要具备高质量内容的基础。说到底,数字人只是一个新工具而已,而对商家来说,搞清楚目标永远比用什么方式抵达更重要。-
6月25日 下午 3:45
其他

144小时硬控老外,China Travel 火了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都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中国城,因为中国人会随机出现在世界各地。但最近一段时间走进国内的景区,很大概率上你会看到各色面孔的外国人,成群结队地拍下打卡游客照,又或是跟在大排长龙的队伍后面,等待品尝中国的街头美食。导致国内各个景区“长”满外国游客的原因,是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据惊蛰研究所了解,自去年11月我国对挪威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今,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54个国家。随着大批外国人相继开启“中国游”,并且在社交媒体上记录自己的“中国游”,包括“China
6月21日 上午 11:50
其他

“科技网红”NFT的过气之路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互联网时代,从一夜爆红到无人问津几乎是所有“网红”的宿命。而在科技界,同样的剧情则落到了NFT的头上。据DappRadar消息,今年1-5月,NFT的交易量下滑至8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6%。而在2022年1月,NFT仅一个月的交易量就达到了172亿美元,创下了彼时的历史新高。此外,以太坊链上NFT日均交易者数量也自2021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4000人。而在2022年2月,这一指标超过了8万人。曾几何时,NFT乘着元宇宙的东风,不仅吸引了NBA球星库里以及天王周杰伦等名人入局,就连国内的科技大厂们也纷纷推出数字藏品平台,争当“科技圈潮人”。但谁又能想到,才过了2年时间,NFT就走上了一条“过气之路”。“春风得意”NFT2021年3月,一张名为《Everydays:The
6月19日 下午 8:10
其他

小众爱好崛起,上演「剧院韭菜」炼成记

作者|夏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今年以来,法语音乐剧的风吹遍大江南北,从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唐璜》到时下炙手可热的《摇滚莫扎特》,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并使他们沉迷其中。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剧院,音乐剧市场也出现了各种乱象:票价水涨船高且一票难求,剧院和制作公司推出各种会员制收费方式“背刺”观众……然而自嘲“韭性大发”的年轻人选择一边吐槽,一边在剧场刷新“连打记录”。有剧迷趁着小长假入沪连打,辗转在小剧场之间,三天看六场;也有剧迷狂刷宇宙热剧“法扎”(即法剧《摇滚莫扎特》),抢购单价在千元以上的门票;还有剧迷如痴如醉地反复观看同一部音乐剧,连看55场……音乐剧到底有何魅力能够吸引年轻人相继走进剧场?当热情的年轻观众遇上“迟钝”的剧场、剧团,“剧场热”到底会是一场浴火重生,抑或只是昙花一现?越来越离谱的音乐剧票价在很多人看来,歌剧是一门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相比之下,音乐剧则显得“接地气”得多:从题材上看,音乐剧更偏向于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并结合音乐、歌唱、舞蹈和戏剧等元素,更贴近大众的喜好。另外,在演唱方式上,音乐剧也不受限于传统歌剧的唱腔和技巧,不少歌曲跟流行乐、摇滚歌曲大差不差,传唱度更广。情节紧凑、张力十足的戏剧故事搭配旋律动人、扣人心弦的音乐,设计精美的舞台美术再加上演员精湛的表演能力,结合多重艺术表现形式的音乐剧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和情感上的多种满足,也创造了亮眼的票房成绩。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为例,截至5月15日,其2024年演出总票房已破亿,其中,音乐剧票房为6534.55万元,是票房的主力军。其票房前十的剧目中,有6部属于音乐剧,前三由《摇滚莫扎特》《巴黎圣母院》《唐璜》等法语原版音乐剧包揽,另外3部分别为英文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和中文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音乐剧《摇滚莫扎特》面对票房佳绩,剧场和制作方自然喜不胜收,但近年来,音乐剧票价的离谱涨幅却让剧迷们难以接受。一些人气高的音乐剧不断提高票价,低价位的座位数少得可怜,以致不少剧迷望而却步,大喊“钱包伤不起,看不起剧了”。剧迷“walden”告诉惊蛰研究所,如今的音乐剧票价越来越贵了。最近,她买了一张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深圳场的预售门票,票价为680元,但位置已经是在二楼了。据了解,法剧《摇滚莫扎特》将于今年8月在深圳坪山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开演。以深圳保利剧院的票版为例,一楼前排的最高票价为1080元,而一楼最低价格和二楼前排则需要680元,全场最低票价为180元,但仅有三楼最后一排和三楼挂壁位置是属于这一价位。在几年前,音乐剧的票价则“亲民”得多。有剧迷翻看法剧《摇滚莫扎特》2019年巡演时的票根发现,在南京保利大剧场,2楼5排只需要304元,比今年深圳保利同等位置票价的一半还低。另外作为南京市文化消费政府补贴的剧目,1楼5排只需要780元。即便在没有补贴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2019年巡演时以980元就能买到1楼3排的座位。除了最近人气颇高的宇宙热剧“法扎”,英文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摇滚学校》的票版也令剧迷瞠目结舌。打开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购票页面可以看到,《妈妈咪呀》的最高票价为1280元,而最令剧迷无法接受的是,二楼前排座位被卖到了880的高价;《摇滚学校》的票版上,可选的二楼“山顶位”的最低价也要480元,而这个价格放在一些中小剧场里,已经可以买到最前排的位置。戏剧科普账号“云歌的一排一座”的作者“喵喵哒”告诉惊蛰研究所,不少剧目的票价都上涨了。“在2020年之前,前排1280元、480元上三楼的情况只会出现在大热的国外引进剧,而现在一些国产音乐剧、舞剧、话剧中都出现了类似票版。即便如此,一些高质量剧目以及有知名演员参与的演出,还是会有很多剧迷或者粉丝买单。”惊蛰研究所也留意到,8月下旬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法剧《巴黎圣母院》,虽然还有两个月才正式开演,但前三场门票目前均已售罄,观众们的观演热情可见一斑。音乐剧的临场感和现场体验至关重要,所以不少粉丝为了更佳的观演体验,都会在个人预算范围内抢购更前排、更接近中轴的位置。而剧迷们如果想要抢到诸如“1排1座”这样的好位置,不仅需要盯紧开票时间,还需要提升剧院或剧方的会员等级,获得“优先抢”的会员特权。目前许多剧院和制作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会员制度,有的可以通过缴纳开卡费直接升级,有的则通过累计消费金额来获取不同等级的“优先购”权限和折扣福利,还有些需要在一年进行一定金额的消费,通过有效积分来实现保级。例如上海文化广场的“尊享会员”需要在会员有效期内实付金额超过3500元,才能有效延续一年的会员资格,而升级至“尊享Plus会员”需要一年内累计消费实付金额达到1万元。同时,要想保留“尊享Plus会员”资格,会员也需要在会员有效期内累计消费实付金额达到1万元。对此,有剧迷吐槽道,“为了抢前排票,还要费时费力保级,有种要看一部好剧得先看十场烂剧的感觉”。除了天价票版、抢票前先分个三六九等,最近令剧迷疑惑不已的是,《歌剧魅影》深圳场还出现了随着时间变化票价递增的情况。一般来说,音乐剧的平日场票价会比周末场要稍低一些。但随着开演时间越晚,票价却越贵的情况却是罕见。根据官宣的票价信息显示,《歌剧魅影》深圳场在7月16日到8月4日场次的A档、B档票价比7月2日到7月7日的票价要高出400元。对此,不少剧迷朋友都觉得“这样子卖票真的很抽象”“看不懂,割韭菜也不是这么割的”。对于《歌剧魅影》场次越晚,票价越高的情况,演出行业从业者“胖头鱼”向惊蛰研究所透露,《歌剧魅影》是从国际引进至国内成本最高的项目,其演出费一周需要400多万,还不含版权分摊等其他费用,而其他国际项目的音乐剧每周演出费普遍在300万上下,“鉴于整体成本较高,魅影的票价定价不可能太低;前期场次票价较低可能是剧方想先以性价比吸引更多观众来到剧场,增加曝光;另外7月初是大学生暑假临近的时候,更便宜的票价也可以吸引年轻群体购票进场。”戏里戏外,观众与剧方的矛盾风波不断在社交平台上,剧迷通常会自称“剧场韭菜”“剧院韭菜”,根据地域的不同还会分成“京韭”“沪韭”“广韭”等。究其原因,除了票价贵之外,剧迷还面临着来自剧方花样百出的种种“背刺”。比如说座位开出了“铁窗泪”的栏杆视线遮挡位、开演前演员阵容(也叫“卡司”)突然发生改变(俗称“炸卡”)。另外还有诸如演员演出质量差、场馆音响差、剧场内观演秩序混乱等影响种种降低观演体验的情况。不久前,法剧《摇滚莫扎特》的引进方九维文化遭遇剧迷们吐槽“欺诈式宣发”“每日开盲盒式宣卡”“票价年年攀升舞美却逐年降级”。*网友整理的吐槽帖子作为现场艺术的音乐剧,其演出质量十分依靠演员的主观发挥。而在演员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换卡如换剧”的现象。剧场观众和剧迷朋友显然并不想以同样的价钱为“不合格的演出”买单,由此也格外看重演出时的演员阵容排表。但剧方为了避免临时“炸卡”带来的退票损失,在演员身体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更趋向于采取“开场前才公布卡司表”的做法。另外,鉴于演员人气的不同,提前公布卡司,也会导致部分场次票房好,部分场次票房惨淡,不利于盈利。剧迷“知晓睡大觉”告诉惊蛰研究所,“由于演出行业的特殊性,演出票是不可退换的。而且因为演出行业的特殊性,许多观众的看剧成本不只是票价,还有路费和住宿费用。作为消费者,自然希望自己的消费和奔波能换来与之相当的观演体验。但剧院和制作方往往为了利益而不顾戏剧质量,尤其是演员作为影响戏剧水平的一大因素,消费者却往往不能明确知晓演员阵容,这也是引起观众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部分剧迷认为,“盲卡就是耍流氓,剧团就是想挂羊头卖狗肉,薅热门卡司的红利,以及不愿承担炸卡带来的风险”。今年5月,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发布了针对“针对音乐剧主办方及票务经营单位的一封信”,信中主要提及两个问题,一个是部分音乐剧演出在实际演出时,由于演员轮替等原因,主要演员与广告宣传的内容不一致,从而引发了票务纠纷和退票要求;另一个是部分音乐剧在售票阶段未充分明示主要演员信息,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性,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针对这两个问题,信中提出倡议,希望音乐剧演出经营主体能够依法依规经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也希望提升服务水平,坚守“观众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围绕“盲卡”的问题,也曾有剧院工作人员在社交平台上“大吐苦水”,“卡司排期都是团方提供的,如果团方决定不宣卡,那剧院怎么逼都没用。如果团方说演出前一周才有卡司排期,那剧院也不可能等到演出前一周才开始卖票。”至于剧迷们提出的“在华巡演质量不如海外”的质疑,则很大程度上与巡演的成本控制有关。据了解,剧院演出的成本主要有支付给演出团体的演出费用、舞美道具的运输费用和装卸费用、演职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餐补等,还有剧目的宣传物料费用和投放广告费用、第三方票务代理售票的佣金等。越复杂的舞美需要的装卸车数量和装拆台时长就越久,越庞大的舞美所需要的装载车辆数量也越多,适当地缩减舞美成为了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而缩减演出中的伴舞数量也是同理。所以不难看出,为什么海外引进剧在华巡演时,不仅舞美质量下滑,就连舞台上的伴舞数量也无法与海外原版所媲美。*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演出之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剧圈,诸如盗摄、提前冲台(指演员谢幕时,观众可以冲到舞台前与演员进行简单互动)、无序围堵式SD(Stage
6月17日 下午 5:45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逃离996,年轻人住进养老院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我们都向往自由,我们都蜷缩在角落。”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的这句台词道出不少年轻人的心声,即便已经完结多日,这部剧的后劲依然不减,更获得网友“赛博吸氧剧”的评价。《我的阿勒泰》爆红背后,是越来越多面对职场和社会“双重毒打”的年轻人,渴望摆脱桎梏、寻求宁静质朴生活环境的现实需求。从城市周边的露营飞盘,到深入山林的溯溪禅修,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在城市青年中流行起来。而一部分年轻人,正热衷于收拾行李住进类似民宿、农家乐一样的“养老院”。随着年轻人越来越早地开始考虑“养老”问题,“青年养老院”作为疗愈经济的一种新形式,正吸引资本入局。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新型养老服务,也在纷纷向年轻人招手。青年遇上“养老院”虽然名字里带有“养老院”的字眼,但青年养老院并非传统意义上为人提供居住和照护服务的机构,而是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一种休闲放松场所。通常情况下,青年养老院位于远离闹市的近郊地段,由乡村自建房或别墅改造而成,因此某种程度上它与民宿、农家乐极为相似。由于结合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年轻化、治愈系的装潢,青年养老院营造出一种能吸引年轻人,并使其身心得到休息和恢复的氛围。此外,区别于更强调住宿功能的民宿,青年养老院还会通过组织一系列亲近自然的活动,来放慢生活步调,因此也会有很多人认为青年养老院是升级版的民宿和农家乐。*“坦率”供图不过,相较于传统的农家乐或民宿,青年养老院展现了更加独特新颖的视角。虽然在形式上,青年养老院可能也采用如咖啡厅、酒吧、民宿、农家乐等实体经营方式,吸引顾客进行休闲活动,但其核心理念和目标客群定位有所不同。重庆青年养老院“卡沙布兰卡”的主理人“坦率”告诉惊蛰研究所:青年养老院和农家乐以及民宿最大的区别,在于针对的人群不同。农家乐的目标人群偏年长,且以家庭为单位。而青年养老院和民宿虽然都提供住宿和休闲活动,但是青年养老院主要面向的是寻求短暂逃离都市生活压力的年轻人。“坦率”表示:“这里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地方,更多强调的是生活方式的体验,包括参与农业劳动、篝火晚会等,是一个让你躺平但不颓废的地方。主打创造一个提前退休的生活环境。”*“坦率”供图惊蛰研究所通过搜索查看了大量与青年养老院相关的笔记后也发现,对比农家乐和民宿,青年养老院通常会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和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例如组织露天电影、玩桌游,集体学习园艺、茶道禅坐、瑜伽冥想,或者是户外探索等。如果以组织形态来看,青年养老院其实是以现如今网络流行的“搭子文化”为基础,将原本一对一或者两三人为组的“搭子”,升级成了集体活动。并且因为入住者通常是具备自理能力的年轻人,所以“养老院”不需要提供生活照料的服务,更注重营造一种社群感和精神层面的满足。“除开基础的活动,最重要的是要上升为精神状态,比如说大家一起讨论文学,一起种点自己喜欢的农作物。把这些文化活动加上去,才是青年养老院应该要有的形态。现在有很多民宿、青旅被改成青年养老院,但其实青年养老院最基本的要求是场地要大、要综合,地方太小的话,完全就是青旅的升级版,如果只是白天做自己的事情,晚上大家在院子里看看电影、喝酒谈心,这种不叫青年养老,这只是个聚会而已”,“坦率”说道。理想生活,离赚钱还很远青年养老院作为融合了传统养老理念与现代青年生活态度的新鲜概念,其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还倡导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这恰恰击中了当下许多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尝试体验。自由职业的石头,向惊蛰研究所分享了自己入住青年养老院的经历。“我是兰州短暂旅途停留的时候刷到青年养老院的帖子,出于对青年养老院的好奇去体验了一下,在我看来内容上其实就是带有娱乐空间和娱乐活动的民宿,但是加入了‘青年养老’的概念。在如今人人都想争当‘养老青年’的叙事下,对于那些想要短暂逃离、躺平放松和充电的职场打工人、城市青年,或者是在流浪旅居状态中的游民、自由职业者和gap
6月11日 下午 9:08
其他

东方甄选赶考“低价优质”

作者|成昱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2022年6月9日,董宇辉双语直播带货牛排的视频刷爆各大平台。随着泼天流量涌进东方甄选直播间,董宇辉开辟出了知识型直播新赛道一跃成为当红头部带货主播,同时让正处于艰难转型期间的新东方及其教培老师们成功“再就业”。然而,眼下即将迎来出圈两周年纪念的东方甄选,却因为“嚎叫式”直播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和物美创始人张文中直播时,毫不避讳地评价东方甄选“乱七八糟”,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东方甄选在两个交易日市值蒸发约26亿港元。事实上,把这次俞敏洪自嘲引发的意外排除在外,东方甄选直播间的现状与两年前爆火时相比,已经有着非常大的落差。深究背后的原因,除了自身“去董宇辉化”的问题,也与直播电商领域的新变化有关。东方甄选的算盘“打歪了”能够让俞敏洪不顾影响,在众目睽睽的直播间里亲口批评“乱七八糟”,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一点也不冤。惊蛰研究所从第三方数据平台“蝉妈妈”获悉,自2月4日起,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单日销售额出现明显下降,且大多数情况下低于其今年以来(2024年1月1日-6月7日)1000万元-2500万元的平均值。此外,根据蝉妈妈带货达人月度榜单显示,东方甄选在去年12月份还处于榜单第一的位置,但从今年1月份开始,从第4名一路跌到4月份的第9名。而在6月1日-6月6日的带货达人榜单上,东方甄选已经跌出前10,位列第12名。对于东方甄选呈现出的衰退迹象,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因为实行“去董宇辉化”之后,东方甄选知识型直播的招牌不灵了。也是基于这一原因,俞敏洪才会给出“乱七八糟”的评价,以及在6月1日,“董宇辉走后,东方甄选直播间画风变了”的话题冲上热搜。可以肯定的是,直播间画风突变是东方甄选上热搜的主要原因,但俞敏洪评价“乱七八糟”的动机,恐怕不只是直播形式上的问题。毕竟作为一家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俞敏洪可以看到很多吃瓜群众们发现不了的问题。虽然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出圈肇始于董宇辉的双语直播,但东方甄选或许从来没想过要将董宇辉作为直播间的核心,而是走平台化的发展策略。所以在6月9日火爆全网后,东方甄选就传出正在尝试自建供应链,将大力发展自营产品的消息,而且仅仅不到2个月,东方甄选就在8月5日上线了独立App。不过,东方甄选的平台化发展并不顺利。2023年7月,东方甄选直播间因展示自有App的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前往自有App下单和购买,涉嫌违规引流被关停。随后,俞敏洪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发文称,基于外部平台所建立起来的热闹的商业模式,是有很强脆弱性的,要夯实长期发展的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此,东方甄选又开始尝试多平台发展,并且在去年8月官宣入驻淘宝直播,而后又在京东、拼多多开店卖货。不过,东方甄选的多平台发展策略并未取得明显的进展。除淘宝店铺拥有582万粉丝外,东方甄选京东店铺仅有46.8万人关注,拼多多东方甄选旗舰店更是只有2.7万人关注。在东方甄选平台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大功臣的董宇辉却在逐渐被剥离。去年12月,“小作文事件”爆发,引发董宇辉粉丝与东方甄选的网上对线。事后,东方甄选CEO孙东旭被免去职务,董宇辉则从东方甄选直播间独立出去,单独开辟账号“与辉同行”。但现在看来,“去董宇辉化”似乎并没有为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发展带来更多帮助。据媒体统计,今年1-3月,东方甄选直播间的销售额分别为5.57亿元、2.28亿元、2.86亿元,“与辉同行”直播间的同期销售额则分别为8.89亿元、4.50亿元、6.26亿元。并且在蝉妈妈的带货达人月度榜单上,“与辉同行”今年以来一直位列前3。所以不难看出,东方甄选原本想通过平台化发展策略,借助董宇辉和各个平台的流量做自家生意,但折腾2年下来却发现自己的算盘“打歪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东方甄选的平台化策略在战略层面过于宏大,以至于脱离了直播带货的游戏规则。所以尽管目标很明确,却始终原地踏步。“头部直播间”的尴尬期东方甄选之所以发展停滞,是因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时至今日,直播带货的核心依旧是直播内容和产品。在直播层面,没有了董宇辉的东方甄选直播间,难以复制“知识型直播”。需要指出的是,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因为“知识型直播”迎来泼天流量时,除了董宇辉本人,小七、yoyo、顿顿、明明等其他主播,也凭借各自的魅力收获了不少粉丝。但是董宇辉只有一个,其他相似的主播在影响力上很难再达到董宇辉的高度。*图片来源:东方甄选官方微博至于产品层面,东方甄选也是翻车不断。2022年6月,“东方甄选被投诉桃子霉烂长毛”登上热搜,当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信息,东方甄选因此被点名。2023年3月15日,东方甄选的南美白虾被误卖为野生虾,引发网友热议。与此同时,东方甄选还发现涉事供应商存在缺斤短两、分量不足的问题,以及大虾掺小虾的情况。再到今年“315”,在媒体报道多家食品企业生产的梅菜扣肉产品涉嫌违规后,东方甄选自查发现其代售的“御徽缘梅菜扣肉”生产商正是涉事公司。尽管东方甄选主动进行了致歉和退款处理,但一连串的品控问题也暴露出,东方甄选为了平台化发展而着力自建的供应链并不可靠。结合“去董宇辉化”后的流量大跌以及产品品控的频频翻车,如今东方甄选的“直播间画风突变”更像是“急了”的表现。因为最近两年的直播带货赛道也在发生巨变。直播带货作为消费市场最前沿的售卖渠道,一直都是反映消费市场趋势的风向标。而从“李佳琦事件”开始,消费者对“低价优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去年12月,中信建投发布的文章《深度:性价比消费兴起,高质量供给促需求》中提到,性价比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新趋势,国内消费者趋于理性,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和效用,高质量供给需求巨大。然而在直播带货领域,头部直播间很难兼顾低价与优质。直播带货作为一种公开的销售渠道,本身并没有为商家增加太多的销售成本,可是头部直播间以中间商的身份参与其中,不论是以坑位费还是佣金的形式,都要从中分得一杯羹。此外,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参与直播带货时,往往过分追求低价,无视商品价格的合理性,对商家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今放眼各大直播带货平台,“全网底价”“直播间专属价”“价格保护”等热门标签已经成为头部直播间的标配。因为巨额流量带来的“虹吸效应”,头部直播间在选品时往往拥有更多的议价权,而凭借与商家谈判得到的低价优势,这些头部直播间又能持续引流巩固自身位置。但是,头部直播间对于低价的强势要求,终究有商家无法承受一天。据媒体报道,去年10月,带货主播辛巴在直播间将原价2万元的床垫以4980元卖出,同时还加送一款五区黑金床垫及金嫂子炒锅等赠品。超低的价格为辛巴的直播间带来了爆单,但也引发了线下经销商的抗议,最终相关企业迫于舆情压力下架了线上相关产品。当头部直播间越来越难获取到低价优势时,减少直播带货频次,慢慢淡出江湖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今年2月,小杨哥个人账号跌出了带货榜前20名。随后,“小杨哥”在直播中宣布今年将减少直播带货场次。快手头部主播辛巴也在3月中旬透露将暂停直播,沉淀两年。此外,部分明星主播们也降低了直播带货的频率,整个直播带货领域去头部化趋势明显。直播带货面临“低价优质”大考在性价比消费兴起的市场背景下,“低价优质”是当下电商行业的主旋律。当用户和平台都需要“低价优质”时,头部直播间作为中间商反而成为了溢价的来源,所以才会遭遇被生态淘汰的压力,东方甄选跌落神坛也合情合理。其实,“低价优质”的主要供给来源于中小商家,因为只有剥去品牌溢价,上架的商品才能给到足够低的价格。而直播间作为带货的必要场景,仍然需要链接消费者和商品的主播角色。于是电商平台们也越来越鼓励新商家自播、扶持中腰部主播。例如去年下半年,淘宝直播推出了“商家超级播”“新联播计划”“生态新星入淘计划”等扶持政策,从现金、流量、站外投放等方面帮助商家主播在大促期间快速成长。今年2月,淘宝直播还推出了全托管中心,提供从账号冷启动、官方货盘支持到营销策划的“保姆式”运营服务。抖音则在去年8月推出“抖in新商计划”,向新入驻商家提供0门槛入驻、商品卡订单佣金返还,以及运费险7天100%保费补贴、官方数据工具永久免费使用等全方位扶持政策。今年2月,“抖in新商计划”新增“新商动销专属扶持”“新商推广流量限时补贴”两大权益。对符合要求的商家,抖店平台承担30天内的运费险订单保费,并且提供最高1000元流量券,完成指定现金消耗任务的商家,最高还可获得5000元千川消返红包激励。小红书官方也在今年618来临之际发力店播,推出“店播排位赛”“店播新星计划”“超级店播日”“店播消返券”等新玩法,覆盖头部商家、中小商家和新商家。据悉,618期间,小红书还会根据直播间成交金额、成交件数、观众停留时长等因素进行排名,发布小红书618品牌榜和店铺榜等。值得一提的是,各大平台在降低直播带货成本、维护平台价格力的同时,也在强力治理劣质商品。今年2月,抖音电商发布的《平台治理这一年》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累计投入超9000万元专项抽检资金,拦截不合格商品超15万件。针对鲜花、生蚝、大闸蟹等热销品类,该平台推出官方品控标准,进行前置驻仓验货,累计抽检商品超3000万件。淘宝在4月11日发布的《2023年淘宝直播安全合规治理报告》则显示,去年平台共举办了超过1万场针对假货的直播活动,成功清退了大约600名主播。在消费者品质保障方面,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并对超过6000个商品进行了抽检。此外,淘宝针对虚假宣传,共治理了24万个直播间,涉及了5.5万名主播,还针对各类风险对近170万场直播进行了处置。从行业趋势来看,直播带货赛道已经进入深水区。面对“低价优质”的核心目标,电商平台会主动向中小商家以及中腰部主播倾斜资源,减少直播带货生态链内部的冗余成本,未来的直播电商也将进入从内容到产品的双向“提优”阶段。在不断扩容提速的直播带货赛道上,中小商家以及中腰部主播仍然有机会捕捉到合适的发展机遇。只是对于“蹭流量”打自家算盘的“平台化”直播间来说,作为生态链上的冗余,或许不会有太多发展空间了。-
6月7日 下午 9:45
其他

万元小卡,谁在买单?

作者|小冬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2010年,韩国娱乐公司SM首开先河,在人气女团“少女时代”的专辑《Oh!》中附赠了印有女团成员自拍照的小卡片,希望为专辑售卖提供助力。14年后的今天,这种三寸大小的“明星小卡”作为一种独特的粉丝周边商品,不但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走红,频频登上热搜,还成为饭圈内部的“社交货币”。甚至一张三寸小卡,还能在二手市场卖出上万元的高价。脱胎于流行文化与粉丝经济的明星小卡,其衍生出来的价值,正在超出人们的想象。粉丝经济+盲盒效应=掘金利器作为音乐专辑中的附赠商品,明星小卡本身并没有价格,但由于小卡上往往印刷的是偶像们未公开的写真或者自拍,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而吸引了偶像团体及其成员粉丝们的注意。此外,粉丝们在购买专辑时,无法通过专辑外观来判断明星小卡印刷的具体内容,所以明星小卡也带有一定的盲盒属性。由此也引发了粉丝群体的购买热潮,提高了专辑销量。如今,随着数字化线上听歌成为主流,作为专辑“本体”的CD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专辑附赠的小卡反而成为粉丝们青睐的偶像周边。明星小卡也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被各大娱乐公司们纷纷效仿。*受访者供图根据韩国音乐销量排行榜Circle
6月3日 下午 10:08
其他

保时捷,该醒醒了

作者|小满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一步步站上车展C位,同时收获流量和销量,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终于坐不住了。据保时捷财报显示,2023年,保时捷全球的新车交付量为320221辆,但中国全年交付量仅为79300辆,且成为保时捷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而到今年一季度,保时捷中国市场交付量为16340辆,同比下降24%。因为保时捷在中国销量大跌、电动车型滞销,不久前保时捷中国的经销商们还发起了集体抗议和抵制。事实上,如果不是经销商们的“逼宫”,可能很少有人会发觉,保时捷这样的豪华车品牌在中国已经不那么赚钱了。这也不禁令人好奇,“不是保时捷买不起,而是小米更有性价比”的网络热梗,难道已经照进现实了吗?保时捷“看不到”消费者还记得小米SU7发售后,保时捷中国总裁及CEO柯时迈(Michael
5月30日 下午 7:15
其他

“电商一哥”换人,“拼阿京”各有各的愁

作者|成昱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最近两年,“卷价格”无疑是传统电商赛道的主旋律。2023年,淘宝的五大战略中就包含了“价格力”,除了平台补贴措施外,阿里还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更重视中小商家的扶持。京东则先后上线了百亿补贴、9.9包邮频道,并推出买贵双倍赔、下调自营包邮门槛等多项举措。眼下,当淘宝、京东为今年618颇为默契地一同取消预售、主推满减和百亿补贴,不惜牺牲利润也要“卷价格”时。拼多多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让还在互卷的淘宝、京东略显尴尬。报告显示,拼多多今年第一季度不仅实现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还实现了净利润306.0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一季度利润几乎相当于阿里巴巴(EBITA
5月28日 下午 12:20
其他

披上“兽装”的年轻人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如今的漫展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像动物一样毛茸茸的cos服在会场穿梭,吸引全场目光,但这些角色并非出自大家熟知的动漫作品或游戏作品。而这些衷心喜爱拟人化动物角色的人,就是俗称的“福瑞控”,也可以叫作“兽迷”。同样是扮演角色,cosplay玩家还原的是心爱的二次元角色,而兽迷们扮演的更多是理想中的自己。他们穿上价值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兽装”,演绎着与现实世界设定不同的另一个“自己”。那些酷炫霸气的兽头、软萌治愈的爪爪,或多或少是他们理想自我投射的具象化。对于资深兽迷而言,兽装是他们自我疗愈、与世界和解的方式。但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曾经小众的兽圈逐渐走进主流视野。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生意人蜂拥而至,曾经“圈地自萌”的兽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兽圈之下的生意经想要了解兽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福瑞”。“福瑞”源自英文单词“furry”,本意是“毛茸茸”。在现在,furry既可以指代具有动物特征或由动物拟人而成的角色本身,也可以指喜欢拟人化动物角色的次文化群体,也就是兽迷(furry
5月24日 下午 6:39
其他

谁在“谋杀”出版社?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520”这天,北京10家出版机构和上海出版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会员单位向京东发出了两封“告白信”(《联合声明告知函》)。56家出版社公开表示,将不参加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京东商城负责经营图书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提出的618促销活动方案。出版社拒绝为电商平台的大促买单,本就合情合理。毕竟根据媒体报道,京东618的促销方案要求出版社在8天活动期间,以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进行促销——赔本的买卖,自然谁都不想干。但是选择“520”这天公开发声,就有种联名“爆锤渣男”的效果。然而,出版社们的集体“挂人”非但没有得到吃瓜群众们的同情,反而遭到了一致吐槽。有网友表示,以前买全套《暮光之城》也不过100多元,现在的书动不动就是60几元薄薄一本,成本本来就不高,为何定价如此虚高?还有网友吐槽,现在的图书质量越来越差,为了省油墨,书上的字越印越小,内页用的轻型纸,特别容易发黄发臭。一边是出版社们对京东率先发难,另一边是读者对实体图书的集体吐槽,而问题的关键都指向了图书的价格。只是在惊蛰研究所看来,出版社真正在意的并不是一个618促销方案,而在图书电商这条路上,出版社并不太会真的与电商平台撕破脸。出版社与京东的“10年之痒”其实,一直以来出版社跟平台电商之间的关系都很融洽。从2010年进入图书领域,京东不仅与垂直平台当当网、亚马逊等展开正面竞争,同时也在尽力拉拢出版社们“共同致富”。在2016年,京东就曾宣布商家可将商品直接运送到京东仓库,且对小于90天的库存商品不收取任何仓储费用,购买商品发票也由京东开具。对图书商家来说,他们不仅节约了一部分库房租赁费,还能在读者下单后更快速地发货,如果出现爆款,还能降低断货率。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中,网上渠道销售码洋总量约为365亿元,首次超过了传统实体书店渠道约336亿元的销售码洋。这里提到的“码洋”,就是指一本书或者一批书的定价总额,即用图书背面的定价与印刷的册数相乘,就可以得到码洋。还有个词叫“实洋”,它是指出版物商品码洋打折扣以后的金额。举个例子,一本书定价20元,然后书商按照4折卖出,实际售价为8元。那么20元就是码洋,8元是实洋。简单来说,码洋就是“定价”“理论销售额”,实洋则代表“到手价”“实际销售额”。言归正传,由于电商渠道的快速普及,读者的购书习惯逐渐向线上平台转移,与之相对应的是,出版社们也完成了从实体书店渠道向线上的转移,把平台电商作为了主要的销售渠道。根据《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平台电商依然是规模最大的图书销售渠道,码洋比重为41.46%,短视频电商码洋比重为26.67%,垂直及其他电商码洋比重为19.93%,而实体店渠道码洋比重仅为11.93%。在这期间,出版社们与平台电商的关系愈加紧密。以京东为例,据媒体报道,2023年12月底,京东图书联合超过100家出版机构,共同推出“2023年度百大好书”活动,覆盖文学艺术、社科历史、经管励志、童书教辅等众多品类百本图书。值得注意的是,出版社此前在与京东的联合活动中,曾出现“单件包邮、低至3折”的优惠力度。但今年618,电商平台将折扣品类范围从部分图书种类和有限的图书数量扩大到全种类、全量折扣,这无疑再一次试探了出版社们的“底线”。出版社们的“自我矛盾”平台电商为什么敢一直试探出版社们的底线?主要原因是图书销售近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今年1月,北京开卷发布的“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实洋同比下降7.04%。那么,是因为读书的人少了吗?并不是。根据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与2022年持平;2023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较202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这么看,读书人群规模还增加了两个百分点。实际销售额降了,读书的人又增多了,那么图书销售不景气的原因就只剩一个:优惠折扣力度的问题。根据《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零售折扣从2022年的6.6折,下降至6.1折。整体折扣的下降,也意味着出版行业整体营收实实在在地下降了。出版社们也明白,平台电商是他们最大的销售渠道,真闹掰了,相当于把销路“走窄了”,可他们更不想让图书品类成为平台电商低价引流的工具。同时,大家都清楚“码洋是虚的,实洋才是真正到手的营收”,但平台电商通过超低折扣为他们拉来的销量,很难提升实实在在的营收。“打又打不过,忍又忍不了”,有业内人士表示,(联合声明这件事的)形式大于意义,主要目的还是求关注、要好处,不会真的与京东闹翻。说白了,也就算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表达一下态度而已。在惊蛰研究所看来,“抵制618超低折扣”只是出版社们的借题发挥。但他们敢挺起腰板,跟好了这么多年的平台电商唱对台戏,也另有其因。《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中有提到,短视频电商码洋比重排第二。同时还有一组关键数据:2023年短视频电商依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0.1%,成为带动整体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平台电商、垂直及其他电商、实体店渠道全是负增长。换句话说,短视频电商成了出版社们的新选择。同时,出版社也看到了直播电商的销售能力。对出版社们来说,短视频和直播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选择,在促销活动上相对有一定的主动权,还可以利用内容电商种草的特点扩大单品销量。同时,通过短视频和内容直播,出版社们发现用户们的阅读兴趣正在被唤醒和培养,并能在短视频平台上找到相对精准的用户群体。这些变化,让出版社们仿佛又找回了几十年前掌握市场主动权时的自信。但是把短视频和直播单纯当成新渠道的出版社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图书电商常有的盗版书问题。图书行业从业者蒋星告诉惊蛰研究所,相比于京东这样的平台电商,直播电商的盗版、仿版问题同样存在,拼多多上的盗版书籍也很难得到遏制。正版商家一般只能向平台投诉,但盗版、仿版商家层出不穷,平台根本处理不完。“有的主播,会在直播时候把正版书和盗版书掺着卖。很多读者分辨不出来,还会觉得,直播间里卖那么便宜,我们的正版书也就只值这个价。”蒋星无奈地说,“还有消费者购买了盗版书后,看到盗版书的质量很差,反问我们的正版书怎么好意思定价那么高?”除了盗版书的问题外,还有“以价换量”的唯流量论现象。有业内人士分享道,这几年短视频渠道的不少爆款都具有典型特征:高定价、低折扣,版权多为买断,生产成本压缩到极致,以题材和功能性取胜,以大套装增加读者的获得感,利用投流逻辑在盈亏线上贴地飞行。“但其实渠道的流量毕竟有限,如果平台上都是这种书的话,那些优秀图书的曝光机会就相应少了。”从事过图书销售工作的余淼对惊蛰研究所表示,“我认识的童书出版人就说过,以前京东、当当网再怎么打折,在它们畅销榜上前几名的都还是一些品质不错的书。但现在直播间里卖得好的书,都是折扣高、内容质量差的。这不是在培养读者,而是破坏读者的购书习惯,是劣币驱逐良币。”此外,“渠道依赖”的问题仍然存在。如同平台电商与实体书店大战时,电商渠道的流量效应帮助出版商们创造了更多收益,但对单一渠道的依赖,也造成了如今平台电商对活动折扣上的不断压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未来是否重复同样的故事,暂且不做讨论,但已经被平台吸过血且仍在被吸血的出版社们,或许也该未雨绸缪。图书电商的“出路”出版社们之所以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市场随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时,出版社自身却没能完成同步“升级”,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独立自强,还得先练好“内功”。首先,建设完善的自有销售渠道是出版社们的当务之急。建设自有渠道并不是要断绝现有的销售渠道,而是要把平台电商、直播电商等当作销售工具和手段,利用其流量优势,打造自己的销售网。但是这个过程,还需要“持之以恒”。在出版社工作过的罗吉告诉惊蛰研究所:“现在很多出版社做直播,其实就是自己上去卖卖书。但在直播电商,做一个号要投流、要内容运营,而且需要长期投钱进去,所以出版社能坚持下去并不容易。但有的出版社不仅能坚持做,而且做得还不错。”此外,很多出版社在京东、天猫、拼多多建立起了“自营”销售渠道网,这种“自营”并非京东自营或者旗舰店自营,而是由出版社把控的网店,有的店仅看店名甚至与该出版社并无任何联系,出版社只是借用平台电商的流量搭建销售渠道网络。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形成“化整为零”式的分销策略。罗吉说:“比如一家出版社没有什么爆款书,就只有一本普通级别的书,同时至少得卖出6000册才能回本。这本书,交给任何一个渠道,都不会给你流量资源去重推,但如果这家出版社有自营销售渠道的话,比如在京东有5家店,在天猫有10家店,在拼多多有10家店,每家店1个月能卖200多本,就可以回本了。如果卖得再多些,那就是纯利润了。”其次,要摒弃价格战和唯流量论。卷价格、抢流量最终的结果是把书籍快消商品化,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只有回归书的价值本身,才能让更好的书凸显出来。“书嘛,就是获得知识的工具、消遣时光的伙伴和寻求真理的助手。这是对一本好书的基本定义。”罗吉表示,“有些真正的好书,特别是引进的书,出版社对折扣的限制是很严格的。一是书的内容质量就摆在那里,你说一分钱一分货也行,你说为高价值的知识付费也好,它确实值这个价;再就是引进书的版权费很高,这是摊进成本的,出版社不可能亏本卖它们。”此外,教育类书籍更应远离流量比拼的隘口。一直以来,教辅类书籍和童书/儿童读物都是为出版社贡献图书销售额的主要类目。为教育类书籍匹配更高的流量,自然也能实现更高的销售成绩,但这类书籍也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在考虑营收目标之前,出版社更应该严守底线、严选内容。三是,尝试差异化经营。近年来,跨界、跨品牌、跨场景成为了常见的营销手段。随着大众的阅读习惯更趋个性化,出版社也应结合各种书籍目标用户群体阅读习惯的改变,进行差异化经营,借此扩展书籍在读者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周期。低价从来不是吸引读者的唯一要素。图书也从来不是商品,更准确地说,图书从来就不是快消商品。它是文化的载体,其价值属性是为文化的流通服务。但快消思维和碎片化的生活,击碎了图书原本应有的价值。于是,读者找不到好书读,好书又找不到有需要的读者。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请出版社们,千万别让阶梯塌了。*文中蒋星、余淼、罗吉均为化名。-
5月22日 下午 6:59
其他

即时零售“慢”下来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近日,京东即时零售品牌名“小时达”被传出品牌即将升级为“秒送”的消息。与此同时,达达在其官方公众号也发布了一则“骑士招募”信息。从更名到增加运力,京东的一系列动作,让不少业内人士嗅出了“内卷”的味道。似乎许久没有得到特别关注的即时零售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履约时效大战。不过,自商务部首次明确提出“即时零售”概念已经快2年,距离即时零售进入“中央一号文件”也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如今的市场背景已经产生了不少变化,单纯以“快”为核心发起的“主动卷”还有效吗?更直白地说,当用户需求不再聚焦效率时,即时零售还需要那么“即时”吗?即时的,是当下的需求当遇到高温天气想吃雪糕的时候,你会出门买还是用手机下单?艾瑞咨询的调查结果,不愿意出门/跑远路,选择即时零售的用户占比高达54%。其实,消费者对于购物的核心需求就四个字:多、快、好、省。其中“快”是为了解决消费者的“懒”,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便利”的追求。对于零售行业来说,其本质是成本、效率、体验:如果控制好成本,那么就有了“超低特价”和“百亿补贴”;如果做好用户体验,那么就是“消费升级”和“品质购物”;而当效率提升到极致,即时零售也就来了。据埃森哲《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报告显示,95后比千禧一代更看重配送速度,超过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能当天甚至半天就收到商品,还有7%的消费者希望在两小时内收到商品。时间比金钱重要,是其时大众的普遍认知,也是消费者期待从即时零售身上能够获得的差异化体验。可以说,是消费者们对便捷购物的需求,推动了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据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3)》,近年来即时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然而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消费偏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人们对即时零售配送时效的敏感度正在持续降低——即时零售不再是“应急零售”,而是成为一种日常消费习惯。据《2023即时零售发展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选择即时零售购物的场景动机中,日常补货以68.1%的比例占据第一,其次是省事省力(62%)和寻求优惠(54.9%),居家应急只排到了第四位(52.6%)。不难看出,消费者对“多、好、省”的即时零售需求正在增加。因而在“快”的基础上,市场需要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购物选择、高质价比的货品和更省心省事的购物体验。尤其是质价比,正成为影响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因素。据尼尔森IQ(NIQ)《2024中国消费者展望》报告显示,与2023年初相比,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整体上升,在意低价的“重振旗鼓型”和“捉襟见肘型”的整体占比从20%上升至35%;看重性价比、多平台比价的“精打细算型”消费者占比从28%上升为30%;而消费自由、追求进阶价值的“悠然自若型”和维持消费习惯、购买偏好品牌的“一如既往型”消费者整体占比从52%下降为35%。总而言之,当前即时零售行业的市场风向已经发生转变。因此,对于即时零售行业的美团、京东、饿了么和抖音等主要玩家们来说,慢下来、看清用户当前的需求,才更重要。平台竞争,“卷”什么?据商务部龙年春节消费大数据监测,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即时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32.2%。在合力推高行业规模的同时,不同身份的玩家之间也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各自收获了阶段性的成绩。例如美团方面,一直主打“30分钟万物到家”的概念,力图实现即时零售的全品类、全地域、全场景繁荣。其美团闪购订单量在2023年同比增长超过40%。去年双11当天,参与活动商品数量同比上一年增长123%,覆盖数码家电、美妆个护、宠物食品、百货服饰、母婴玩具等核心品类,销售额创历史新高。2015年成立的京东到家,如今已实现全品类小时达。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4季度,京东小时达月均下单用户同比增长50%。在2023年双11当天,京东小时达成交额同比增长45%。京东到家直播成交额环比618增长超10倍。阿里发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由饿了么健康增长和高德高速增长所带动,本地生活集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2023年双11数据显示,饿了么平台超过九成合作品牌的成交量突破历史峰值,近100个品牌成交额较去年增长超100%。至于抖音,在2023年10月,抖音即时零售“小时达”业务获得独立入口。今年,抖音上线“抖音商城版”APP,首页入口就有小时达,也是抖音开始加速布局即时零售业务的标志。面对这样一个超万亿规模的市场,每一个玩家都想尽快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从而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但从当前市场情况看,要想短期内形成一家独大的行业稳定格局,还没到时候。单从数据层面来看,美团闪购、饿了么、京东到家作为行业第一梯队,彼此之间尚未拉开足够差距。据咨询机构久谦中台报告显示,以GMV计,美团闪购、饿了么(非餐饮部分)和京东到家在2022年所占的即时零售市场份额为34%、26%和15%。参考各家2023年财报来看,这一排序在当下仍不会发生改变。此外,即时零售需要满足的品类、场景众多,某一个细分品类都有可能带来惊人的增长。至于具体在哪些垂类更快找到增长点,是“美京饿抖”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时零售,等待“全面繁荣”由于尚处行业早期,当前的即时零售市场均主打全品类覆盖,从而缺少细分专营化。当同质化玩家太多的时候,消费者就会出现偏移性选择,即流失对平台的认知和忠诚度。因此,挖掘即时零售细分品类的增长潜力,是行业迎来全面繁荣的必经之路。以酒水品类为例,据美团闪购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其酒水订单配送地点30%为用户就餐的餐饮店。这一数据反映了两点问题:首先,即时零售场景是非固定的,未必就是家庭或者办公区域;其次,每个细分品类即时零售需求,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譬如酒水就属于“非满足即消失”的需求,年轻人对酒的情绪性需求强,情绪来了当下就要喝酒,比如冰啤酒需要即时送达,白酒需要在上菜之前就送到,以及存在夜间买酒的场景等。场景的差异化决定了消费产生的动机,也影响了决策,这就要考验平台如何把握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即时零售需求。而结合场景需求的产生,即时零售涉及的品类也在不断扩张。今年以来,美团已经进行了诸多合作尝试:如1月宣布与迪卡侬战略合作(运动服饰);2月官宣与苏泊尔(小家电)、乐高(母婴玩具)合作;3月与品胜(3C家电)、都市丽人(内衣服饰);4月,美团旗下歪马送酒开启全国拓城,并与习酒、洋河战略合作(酒类)。另据惊蛰研究所独家获悉,美团已于近期展开与ONLY/jackjones的合作,相关服饰品牌目前已入驻美团。同时,惊蛰研究所还注意到,当定位在国内主要一二线城市时,在美团搜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可以看到最快可以当天送达、当天安装。京东也在酒水领域展开了更多探索。今年4月9日,京东小时达(秒送)正式上线“名酒保真”专区,联合京东酒世界、1919、酒仙、华致酒行等品牌酒类商家,和沃尔玛、华润万家、山姆、永辉、麦德龙等连锁超市,全面保真茅台酱香系列、五粮液、汾酒、国窖1573、剑南春等品牌名酒。显然,京东小时达试图通过正品保障来绑定高客单用户。第三,消费便利性仍可提升。消费便利对应的就是配送时效,配送时效的提升并不仅仅基于骑士数量,更主要的是从仓到消费者家的距离。前置仓的选址布点越接近消费者,配送时效的提升就越明显。据媒体报道,2021年双十一巅峰日开启仅7分钟,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唐女士就收到了她通过京东“小时购”购买的华为P50
5月14日 下午 3:35
其他

我花8000元,买到一只后院猫

作者|成昱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无论是社交平台推送的宠物短视频,亦或是朋友圈晒出的宠物照片,无不彰显了当下波澜壮阔的养宠风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城镇犬猫数量为12155万只,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2793亿元。宠物繁殖和活体交易作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根基,已经成为核心赛道。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宠物主把宠物当作家庭成员来看待,宠物的市场价格也因为血统、品相、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在“名贵品种”带来的可观收益之下,除正规繁育机构外,还滋生了一些诸如在恶劣的环境下,过度繁殖宠物的非正规猫舍狗舍。而这些非正规渠道流出的“后院宠物”到了消费者手里,通常又因为先天基因缺陷或疾病原因活不过一星期,让花费了高昂医药费的宠物主“宠财两空”。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宠物经济背后,后院宠物成为越来越需要被看到的“灰色买卖”。“后院猫”的悲剧近年来我国养宠家庭数量持续上升,根据《2023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的数据,中国养猫养犬家庭数即将突破8700万户。随着养宠家庭的增多,宠物主在选择宠物时,对宠物的外观品相、性格特点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都有更高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支付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费用。如果想要某些热门或稀有品种,购买费用甚至高达上万元。然而,普通消费者难免对宠物品种的辨别以及基因缺陷缺乏了解,于是一些不法商家刻意隐瞒宠物的真实情况,将“后院宠物”以健康品种宠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在小红书平台上,以#星期猫、#星期狗、#后院宠物为关键词,搜出来的帖子比比皆是,而遇到此类事件的养宠人却大都无处维权。今年3月,在上海工作的柒柒心血来潮想养一只猫。在一家猫舍花费了8000元将一只“拿破仑猫”接回家后,小猫却在2周内频繁打喷嚏、拉肚子、得猫癣。柒柒找到商家理论,却被推脱是季节变化导致的不良反应,柒柒因此怀疑商家卖给自己的是“后院猫”。“这家店是美团排名靠前的店铺,现场进去看起来也是正常的,每只猫都是隔离开的,我买的拿破仑价格在上海属于正常价格,当然我没有对比过别家,但是按照这个猫咪体质,我肯定是买贵了,因为小猫非常瘦。”柒柒对惊蛰研究所说道。另一个令柒柒心生疑虑的细节,是购买猫咪时,柒柒特意询问商家有没有血统证或者宠物证书,但被商家略过了这个话题。另外,双方签署的“购买合同”也有一些问题。“当我把猫咪接回家11天内接连生病的时候,我才仔细看了合同,发现合同是店员签字,没有任何猫舍名称和猫舍盖章的内容。”柒柒表示在购买宠物时与店员签订了“宠物交易合同”,但是合同上的乙方落款不是猫舍或公司盖章,而是个人签名,这导致柒柒很难通过诉讼途径向商家索赔。*柒柒与商家签署的交易合同和支付记录“我找过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局说他们有营业执照(宠物售卖营业执照办理非常简单,没有审核要求)和检疫资格证,没法对他们有任何的要求或处罚。包括我也和市监局讨论过,他们的检疫证明并不能证明我的猫是健康的,而且他们的渠道来源也很不清楚。”在柒柒维权期间,有其他买家和她反馈在这家猫舍买到先天缺陷的猫咪不退,还有拿橘猫当金渐层卖。柒柒表示:“我怀疑自己的猫甚至也不是纯品种猫,但好在最后的最后,我的猫咪康复了,也算是超级幸运的事情。”另一位猫咪爱好者Caroline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因为实在想养一只美短,在小红书上联系了一家猫舍,报价属于市场正常价格,最后成交价偏低,打了6折。但是到了猫舍之后,现场给我的感觉不是常规的宠物店,有点像集散中心交易市场。但整体环境还算干净,当天也有很多人来看宠物,最后爱猫心切还是花近2000元抱了小猫回家。”Caroline表示买猫当天因为猫咪太小没法抽血检查,跟店家反馈后双方约定过几天再检查。同时Caroline想知道小猫的出生日期以确定打疫苗的时间,但店家连同出生日期和疫苗本都没有提供。等到一周后,Caroline准备带小猫去做检查时发现它已经感染了猫冠状病毒,不到24小时,小猫就去世了。“事后,猫舍拒绝承认他们的问题,觉得除了猫瘟,其他一概没办法处理。就算赔一只猫,也张口就向我们要500空运费,且没办法提供空运费单据。”Caroline说,其实在对方没有给到疫苗本和明确出生时间时,就应该意识到碰上了后院猫舍,遗憾的是当时并未有所警惕,最后才导致悲剧发生。“更低的价格也暗示着买家吃更大的亏,最受罪的还是小动物,有些不正规猫舍为了赚钱无所谓一条生命,我后来了解到有些小猫小狗从小就会被喂抗生素,一旦被买走,停用了抗生素,极有可能数天内去世。这个产业链上,包括买家,都是导致宠物死亡的一环。”Caroline对惊蛰研究所说道。看不见的后院繁育宠物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正逐渐成为一个庞大产业。为宠物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各种产品和服务,涵盖了从宠物的出生到宠物喂养再到宠物殡葬的方方面面。而宠物繁育作为宠物市场的最上游,可以说是养宠人花钱的第一步。尽管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官方的“全国宠物普查小组”,但通过对小红书和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的调查,惊蛰研究所发现,在品种猫中,除了中华田园猫,英国短毛猫、布偶、缅因、金吉拉都比较受宠物主欢迎。根据《2023-2024中国宠物白皮书》的数据,在过去6年,英短、美短、布偶和加菲始终和中华田园猫稳坐品种偏好前五。*图片来源:猫研所面对市场需求,正规猫舍所繁育的品种相对来说都比较稳定,据《中国宠物活体(品种猫)繁育情况洞察报告》的数据分析,近7成的猫舍只固定于1-2个品种的繁育,且三年内品种变化不大。惊蛰研究所了解到,拥有资质认证是一家正规猫舍最基本的要求,这些猫舍通常会在官方网站上公示他们的资质证书。国内猫舍一般在CFA、WCF和TICA三大机构注册。同时,猫舍内的种猫都应该是有正规血统证、带繁育权且做过基因检测遗传病的注册猫。猫父母均带血统的幼猫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血统猫。类似各种二手交易平台说明单血统猫,都有可能是“串串”,而血统不正,往往意味着猫的健康有可能出现问题。大多数正规猫舍在整体喂养条件上也会有严格把控。对此,惊蛰研究所咨询了CatWhisper布偶猫舍,其简介上标注目前猫咪和繁育人共同居住于230㎡平层,除2房及餐厅区域为繁育人使用,剩余区域根据繁育功能需求,开放为猫咪使用。且强调猫舍为“封闭繁育,非撸猫馆”,没有明确的母猫繁育规划,繁育频率为2年最多3窝,部分种母甚至1年1窝,所以在价格上显示绝大多数猫在8000元到2万元之间。在喂养方面,种猫公猫以生骨肉为主,辅以自制猫饭、罐头、冻干。母猫以猫粮、冻干、自制猫饭并线喂养,罐头以进口德罐和新西兰罐为主。在交易过程中会标注各种细节展示、定价包含服务以及家族基础信息。从繁育规格到喂养标准,无一不显示正规宠物繁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品种挑选、健康检查、喂养环境维护等方面,成本高昂。而后院繁殖者通过减少这些必要开支,如使用未经筛选的品种宠、提供简陋的生活条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繁殖并出售宠物,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在上海生活的樱花参与宠物救助多年,她对惊蛰研究所讲述道:“我曾经救助过废弃后院基地的种猫,我们去到现场发现环境很恶劣,根本没有达到正常喂养条件。里面的猫很瘦,而且绝对不是健康的状态,有的猫粮甚至已经发霉,猫砂不知道多久没换。我们将十几只病猫带到医院检查发现有的还有先天疾病,医生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为了迎合人类喜好被随意培育出来的‘串串’,当时由于治疗费用很高,只能通过众筹的方式缓解部分经济压力。”*樱花救助的“串串”猫樱花特别强调,“我能理解有些人更偏爱某种品相的猫,也不否认经过人工筛选的品种猫,外貌和性格都更适合当作家庭成员。但是大多数人没办法及时分辨自己买到的是否是后院宠,更有些不懂宠物交配后果的私人培育宠物者,扰乱市场价不说,生出的宠物品质也低弱,而且一直让母猫当生孩子工具,实在是太不尊重生命。”从“家庭成员”到牟利工具作为宠物行业的源头,宠物繁育和活体交易目前还存在行业监管的真空地带。据惊蛰研究所了解,由于后院宠物多靠薄利多销,所以会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幼猫产量。正常猫狗的一年会繁育两次,而后院母猫母犬会被打催卵针,一年可以繁育3-4次,再将生下的小猫低价出售,许多母猫一生都被关在笼中,而那些在恶劣环境下出生的小猫除了容易感染疾病外,更有可能患有先天遗传病。有宠物医生告诉惊蛰研究所,“后院宠物最常感染的就是疱疹病毒、杯状病毒。除此之外猫咪自身也有可能患有先天性问题,比如多囊肾、单肾以及肥厚型心肌病。”惊蛰研究所在《被宠物险收割,铲屎官又上了一课》一文中也曾提到,例如大地、众安、国泰、华泰等公司的宠物医疗险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不包括先天性疾病/畸形、遗传性疾病。因此很多买到后院宠的人支付不了高昂的治疗费用,往往会选择遗弃,这又导致了流浪动物的产生。*被遗弃的猫咪对于一些无良商家而言,除了无序繁殖生产,宠物的血液、身体也都成了可以变现的“商品”。比如,宠物血液常用于宠物的输血治疗,但采集和使用需由合格兽医按照严格标准执行,并且通常基于医疗救治的目的,而非商业牟利。但目前有不法分子利用无偿领养、捕抓流浪动物,甚至偷盗宠物,将这些宠物当做当作“血包”,当有宠物需要输血的时候,以每50毫升高达几百块的价格卖出去。另外,也会有不良宠贩在宠物死后,剥离它们的皮毛等身体部位以获取利润。与日本和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宠物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的宠物繁殖、销售、防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导致行业管理混乱,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不清。而消费者作为“门外汉”,往往缺乏专业知识以及获取相关信息的可靠渠道。并且由于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和正规商家都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应有权益得不到保障,正规商家也因为市场教育不足,被“后院宠物”卷入低价的恶意竞争。除此之外,行业内缺乏权威的标准化指导,如宠物健康标准、繁殖条件标准等,使得宠物繁殖质量参差不齐,动物福利难以保障。虽然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长沙已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但全国性、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导致各地管理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行业管理。目前,宠物行业已经成为具有千亿市场规模的朝阳产业,大多数宠物主都在关注宠物食品、宠物医疗这些常见的服务需求,却忽视了推动这一庞大产业发展的根源——宠物繁育。“后院宠物”的产生,有行业发展不完善的客观因素,更因为有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宠物繁育了解不足,进而从中牟取暴利的主观行为。而无论是整顿,还是建章立制疏导宠物饲养和贩卖交易产业,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不仅是当前保护消费者和宠物们的必要措施,更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柒柒、Caroline、樱花均为化名。-
5月6日 下午 10:08
其他

先出发再计划,「听劝式旅行」爆改自由行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本文为惊蛰研究所X澎湃号·湃客财经联合出品随着五一假期到来,旅游市场再度迎来大爆发。而当全国各地文旅局忙着通过拍照、剪视频吸引外地游客时,年轻人中间却又开始流行“听劝式旅行”。不同于过去“网上找攻略,线下自由行”的出游方式,“听劝式旅行”主打一个毫无准备、随心所欲:不少年轻人会先确认一个目的地,等买好车票、上了车,才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一条“马上到XX,求当地好吃好玩推荐,听劝!”的内容,然后静静等待评论区里出现当地“土著”或是其他游客给出旅行建议。据惊蛰研究所观察,目前抖音平台上“旅游听劝”相关话题,已经覆盖国内大多数热门旅游目的地,其中“威海旅游攻略听劝版”话题播放量超过了9157.1万次。而据年初小红书发布的《2023年度旅行趋势报告》显示,“听劝+旅行”相关笔记在过去一年同比增长了86268%,平均每篇听劝体笔记都会收到43.9条来自热心人的回复。从“提前做攻略”到“旅游靠听劝”,这届年轻人带火的全新旅游方式,又给文旅行业带来了哪些新机会?旅游“听劝”,出行随心五一假期来临前一周,在湖北宜昌工作的建筑工程师“不喜张扬”,突发奇想决定一个人到武汉完成一次“特种兵旅游”。和以往拿着日程表或是旅游攻略的出行经历截然不同,这次出行,“不喜张扬”没有随身带太多行李,更没有仔仔细细地按照2天的游玩时间,提前规划出一份细致到48小时每个小时应该“去哪里、干什么”的旅游攻略。只是在对照高铁票上的座位号,在车厢里安稳坐下之后,“不喜张扬”才不慌不忙拿出手机,发布了一条标题为《马上到武汉!!特种兵两日游!!!听劝!!!!》的笔记。*“不喜张扬”发布的“听劝帖”“发布笔记是突然的想法,这也是第一次没做攻略就出门旅游。”“不喜张扬”告诉惊蛰研究所,虽然网上已经有很多“武汉旅游”攻略,但这次出行他想要不一样的体验,“另外也想听听本地人的建议,想着可以看看评论区里面大家都去哪里打卡,我再临时决定去哪里。”据“不喜张扬”介绍,一开始他并没有想到能够得到多少回复,但是在大数据的精准推荐下,这条笔记截至5月1日共收到了248条评论。而据惊蛰研究所观察,评论内容中多数是对出行计划的具体建议,例如推荐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吃牛肉炒面、体验东湖骑行……甚至还有网友“一言不合”甩出了自己3天2夜的旅游攻略,以及本地“土著”帖脸安利的“私藏小馆”。*网友在评论区分享的旅游攻略“不喜张扬”表示,自己体验过跟团游,也尝试过一个人的自由行,但这些都是按照自己或者别人提前规划好的路线完成“打卡式旅游”。而这次“听劝式旅行”,他就只管出门,去哪里、干什么都看网友评论。“看到哪里就去哪里,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一切都是未知。在陌生的城市,刚开始有迷茫感,不知道去哪里、吃什么、玩什么。但是看到评论,指哪里去哪里,每次都是对未知的探索和挑战,感觉很刺激。”“不喜张扬”说道。实际上,通过“听劝式旅行”不仅可以获得目的地旅行的推荐玩法、开启“隐藏攻略”,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通过网友反馈及时“避坑”。例如在出发前可以通过当地网友的即时评论得知目的地天气情况,抑或通过已经抵达目的地城市其他游客的留言,了解热门景点人流量,由此能够及时调整旅行计划,避免不好的旅游体验。此外,对于此前饱受诟病的“照骗”景点和网红餐厅,也可以通过“踩雷”游客的评论及时辨别。某种程度上来说,“听劝式旅行”一方面增加了目的地旅游的自由度和个性化,另一方面也透过社交网络的真实评论为“旅游攻略”祛魅,用更具真实性的内容为出行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而这也是年轻人们热衷于“听劝式旅行”的主要原因。年轻人爱上升级版“自由行”“听劝式旅行”不是今年才出现的。2023年,Citywalk、特种兵式旅游等热门出游方式开始流行时,就有许多用户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寻求出行建议,同时也激发了大量用户整理分享自己的“酒店白名单”,分享“旅游避雷帖”。而在当时,网友之间自发地分享旅游经验,按照“求助帖”下方的评论来制定旅行计划的行为,被称为“互助式旅游”。从目的地的选择和具体游玩方式来看,“听劝式旅行”通常以国内一二线城市为主,或者是拥有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三四线城市。核心游玩内容包括Citywalk、看展、品尝本地美食,一般旅游时间不超过3天。而结合具体游玩内容和行程时长,也可以看出“听劝式旅行”背后所呈现出的全新市场趋势。首先,能够支持年轻人开启一次“听劝式旅行”的基础条件,是到达目的地城市的大交通足够方便。抛开一线城市标配的飞机、高铁不谈,动车直达是说走就走的现实基础,而在社交网络上风靡的求助帖,也常常会以在动车上拍下的现场图片或视频作为封面。其次,游玩景点的规模不一定要大,但游玩体验一定要新奇且丰富。去年夏天,景德镇凭借一尊“无语菩萨”走红网络。在小红书发布的文旅行业热搜词(2023年8月)中,景德镇位列“TOP30人文景点”榜单的第2名,而排名第1和第3的分别是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截至年末,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平台上,以景德镇为关键词的笔记量同比增长3倍,旅游消费预订量比2019年增长181%。*小红书平台发布的文旅行业热搜词(2023年8月)从网友们公开发布的旅游打卡内容中可以看到,大多数人到访景德镇的主要游览项目,包括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厂博物馆、雕塑瓷厂和陶溪川文化街。其中,在中国陶瓷博物馆可以参观“无语菩萨”;御窑厂博物馆和陶溪川文化街因为建筑风格非常有特色,适合打卡拍照;雕塑瓷厂则可以购买手串、瓷器等各类纪念品。而在游览之外,目的地附近的粉店、大排档等各种本地餐饮门店,也成为外地游客集中打卡的目标之一。第三,行程自由、花费可控是“听劝式旅行”的一大优点,所以旅游目的地消费水平以及景区综合门票价格,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相似性。以景德镇为例,各类陶瓷博物馆、文化街除需要预约外,均为免费。同时,普通本地餐饮门店人均消费也基本不过百,算上住宿和车票,3天2晚人均花费也不超过500元。所以,大多数人在景德镇获得的旅游体验是,可以把买门票钱省下来,专门用到品尝本地美食上,让钱花在看得到的地方,由此也提升了整体游览获得感。再加上游览行程可控,不需要一个个景点依次打卡,因此“听劝式旅行”本质上就是升级版的自由行,并且因为花销成本整体降低,使得旅行“自由度”大大提升。如何抓住“听劝经济”?如果单纯把“听劝式旅行”当作是一种发生在社交媒体上的集体行为,或许很难得出对消费市场有所价值的分析和判断。但是如果结合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集体表现,以及目的地城市的文旅发展水平,其实就会看到文旅市场正在出现一种新的发展风向。在过去,年轻人的自由行计划通常是从马蜂窝等旅行社区开始的。但如今,社交应用承担了更多日常生活功能。因此,现在的年轻人更习惯通过内容社区,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内容社区存在以达人为核心的商业生态,这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都有过或看到过,各种攻略里的“照骗”内容吸引外地游客旅游的现象。所以这届年轻人对现成的“旅游攻略”已经不再感冒,而其他游客分享的“避雷帖”,反倒成为年轻人制定旅游计划时的反向参考。另外,相对于出发前提前做攻略,“听劝式旅行”也并不是毫无准备。在某四线城市生活的阿飞,从2023年开始经常利用周末2天时间到周边小众城市旅游。“虽然每次出发前都没有一份详细的旅游攻略,但对于目的地有什么景点和美食,其实去之前还是大致有所了解。不然临时订车票和酒店,到了那里又不知道干什么,感觉风险还是很大。”*阿飞拍摄的泉州寺庙阿飞还告诉惊蛰研究所,旅游可能是“说走就走”,但目的地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可能是之前看到别人发过当地照片,被美丽景色种草。也可能是看到探店博主、美食博主发过当地的探店视频,然后被美食种草。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然就有了去旅游一次的想法,然后说走就走,买票上车。只是除了之前被种草的景点和美食,大家还想知道有没有其他同样值得打卡的地方,所以才会用听劝式文案,征集网友们的意见和建议。”除了游客自身的主观因素外,一些小众景点缺乏旅游攻略,部分“反向旅游”城市的文旅宣传过少,也是催生“听劝式旅行”的客观原因之一。此前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旅游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越来越多小众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徐州、合肥、南昌、迪庆、景德镇、石家庄等城市成为目前五一假期酒店预订增速最快的城市。但这些小众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普遍缺乏宣传,之所以出现热度明显上升,几乎是靠个别景点或文旅活动带来的关注度。例如迪庆走红是因为近几年徒步爱好者们,开始流行前往香格里拉虎跳峡拍摄“人生照片”,石家庄大热是因为五一期间将举办“摇滚之城”原创音乐节。*图片来源:@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
5月2日 下午 9:20
其他

没了预售,618“拼”什么?

作者|成昱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听说,淘宝京东今年618都没预售了!”当同事跟小陈说起这个消息时,她只是“哦”了一下。对于“先天网购圣体”的她来说,在预售上吃过的亏,让她早早选择了对其视而不见。“我去年买过一个按摩仪,预售价比正价便宜200元,一时冲动下单了,结果发现还要60天才能收到货。还没法退定,因为是‘定金’。”小陈对惊蛰研究所表示,“还有货不对板的,比如常规包装是一箱12盒的牛奶,结果收到货是10盒的,因为已经拆箱了没法退,只能怪自己下单时没看清。”当消费者对预售不再感冒,电商平台在今年的“618大促”来临前,也不约而同地取消了这一促销机制。为何曾经对电商平台、品牌方和消费者都有利的预售,如今成了“弃儿”?为何要做预售?预售制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玩法。在天猫2012年将它引入到电商大促前,它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主要销售模式之一,而房产预售的主要目的,是为房地产开发增加经营进项,从而降低开发商的资金使用成本。所以,预售制本质上是一种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而天猫将这种玩法引入到电商后,也带来了一个三赢的局面:品牌有了更多的“大定”订单,可以明确周期产量,避免库存积压,还能通过部分让利拉动更多的“大定”订单;消费者被这种新鲜玩法吸引,同时还能以更低价格购买新品,何乐而不为;天猫不仅通过预售提前拉动GMV增长,更将消费者捆绑在了自己平台上。如此一来,当双11正式开启消费者交尾款时,或许会在平台再次选购一波“现货”。所以不难看出,电商预售制的诞生其实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为商家降低备货成本。对于品牌商家来说,预售是发布新品的最佳方式,一方面能测出新品的市场接受度,另一方面是能更好的对销量做出预估,降低生产成本和库存备货风险。而对于中小商家来说,提前预知销售,能更好的控制企业现金流,从而“活下去”。特别是对于服饰鞋帽类商家,预售制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控制大促期间的库存周转。二是满足了消费者追新的需求。对于消费者来说,618、双11不仅是“撒手购”的重要节点,更是猎奇追新好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品牌商家发售的新品“会有折扣”。三是帮助平台实现GMV增长的目标。电商平台中,淘天与京东的“对抗”一直存在:当淘天创造出双11大促后,京东也推出了618,拥有了自己的大促主场;当天猫引入了预售后,京东也推出了超级预售和定金膨胀。这背后,是双方在大促GMV数字上的较量。所以,预售制相当于锁定了品牌商家的货,也锁定了消费者的钱包,谁能更早更快的吸引消费者到自己的平台“下定”,谁就相当于提前锁定了一部分GMV。而在前些年,淘宝和京东在大促期间仍然保持发布销售额数据的大促战报时,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组数据就是6月1日和11月1日前的预售销售额。预售为何被“抛弃”?成也预售,败也预售。一件事,重复做久了,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这在电商领域尤为明显。十余年来,预售制的弊端也在三个方面逐渐体现出来。首先是模式有漏洞,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钻空子”。2024年1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同时指出了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的五大问题:一是“尾款”涨价不诚信;二是预售商品不价保;三是承诺赠品不兑现;四是承诺时间不发货;五是“最低价”宣传不属实。中消协不仅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购买预售商品时,要仔细阅读了解经营者相关预售规则,特别是各类限制性条款,同时着重要求电商平台应强化平台主体责任,明确预售模式下平台或商家的信息披露义务、交付保障措施、退换货规则等。能让中消协如此重视,主要还是因为近年来电商预售的消费投诉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品牌商家在大促期间的预售“猫腻多”,更有的品牌直接被中消协“点名”。2021年双11期间,中消协网站发布《2021“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中称,近日有消费者投诉称,原以为双11提前付定金能抢到便宜,尾款加预付款一双匡威569.17元,但不用预付仅需558.50元。与匡威有同样套路的还有FILA(斐乐)官方旗舰店。11月4日,有消费者称,“双11”预售期间,该店在直播间承诺满2000元减400元是最大优惠力度,叠加平台官方优惠,总共是满2000元减700元。在11月1日零点付清尾款后,11月2日该店又放出1万张叠满2000元减900元的券,不用付定金也不用抢,提前付款的都被当韭菜割了。其次是消费者热情不再,预售成了吐槽重灾区。面对品牌商家们越来越多的“花招”,消费者们对预售的热情也逐年降低。有网友表示,数学不好的,绕的头疼。关键有些预售压根就不便宜。此外,个别服饰鞋帽类商家甚至将预售周期设置为90天,如此一来,几乎将预售制变成了“定制化”销售。而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中,也有不少网友在线吐槽预售制的超长周期发货问题:网友@刘MAX对商家设置的“超长预售期”表示无法理解,“网购的初心不就是方便、快捷吗?以前下单后一两天就能收货,现在点开一家店就是全款预售,基本都是下单后15天发货。”网友@锅巴的巴表示,在网购平台买衣服,好不容易看上一个喜欢的就是预售,要等十多天,“要是好看就算了,十多天等来的质量还不好,又要重新买其它的,时间全耽误了。”为此,淘宝曾在2023年12月27日发布公告,对商家发货时效上限作出调整,日常女装等大部分服饰箱包鞋类的发货时间上限为15天。只是,有消费者表示“15天都嫌长”。第三是预售制对于“拉新”和“引流”的作用正在下降。在过去几年,新品预售是电商平台拉新和引流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新、猎奇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新品已经不再是多数消费者的购物首选,性价比反而成为了消费必要条件。针对这样的消费需求变化,电商平台也在做着积极的调整。2024年4月,1688启动全面入淘,在淘宝开了三家店——1688严选淘宝店、1688企业自采天猫店和1688工业行家选天猫店。同月,京东旗下的特价购物品牌京喜直营发布微博,官宣发起“比拼价”活动。但这些调整也进一步推动大促预售这一“古老促销模式”,快速退出舞台。抛弃预售,京东淘宝还有什么?据了解,今年京东618将在5月31日晚8点开启,直接“开门红”,进行现货售卖,随后依次进入专场期、高潮期和返场期。淘宝天猫也拉长了618活动周期,现货第1波活动时间为5月21日-5月28日。现货第2波活动时间为5月31日20:00-6月20日。两波的优惠力度完全一致:跨店满300减50。低价策略、现货销售、缩短活动周期以及提升商品服务附加值,将成为电商平台在大促期间替代预售的新手段。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低价策略将会是一项“长期工程”。近日,京东发布站内公告称,4月26日起,来京东“百亿补贴”「美妆加赠」专区买美妆产品,在补贴基础上额外加赠大牌好礼!有消费者称,其在京东购买香水时,收获了一大堆赠品:“活动是满300,满600可以选取不同的赠品,包括面膜、爽肤水、卸妆水等等,有很多,基本都是小规格的。但以前可没赠送过。”而淘宝方面,4月23日正式开启淘宝百亿秒杀节。同时,1688的入淘,其品牌平替和大牌代工厂直供的特点,也将带动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选购。此外,缩短促销周期、现货供应,也能让消费者们的注意力更聚焦在当下的商品。取消预售后,大促的优惠相对变得简化,这也更利于消费者们选购“直给”优惠的商品,提升其购物时的决断力。商品服务附加值是这两年各大电商竞相攀比的领域。当拼多多通过“仅退款”政策吸引了大量用户时,淘天和京东也宣布了跟进这一政策。同时自去年3月以来,京东陆续上线了百亿补贴、9.9包邮、京东买菜等项目,去年8月,京东除了下调自营商品的包邮门槛至59元,还宣布自己的高粘性用户PLUS会员可享受全年无限包邮。淘宝方面,不仅推出了“不爱吃包退”特色服务,今年4月22日,淘宝天猫官方还宣布,即日起88VIP会员可无限次退货包运费。当然,这一系列动作的根本原因,还是流量的风向变了,那么追逐流量的动作就要及时调整。只是,在追逐流量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发现,京东、淘宝和拼多多正在相互抄作业。“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频道大牌正品越来越多了,有点京东自营的味道了。”一位业内人士观察表示,“京东从采销直播间到刘强东数字人,不断加码做直播,就很有淘宝直播的感觉。而淘宝把1688引进来,白牌货、工厂货一上,跟拼多多主打‘平替’的路子简直一模一样。”“不过,618当前,不管谁学谁,卖出货、赚到钱才是硬道理。”该业内人士说。对于整个电商行业而言,消费者从购买习惯到消费理念都已经发生了转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对价格的孜孜追求。预售制的诞生,本就是消费市场处于快速上升期时,平台为自身以及商家、消费者设计出的促销工具。而当市场失去快速增长的动力时,预售制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有网友担心:今年618取消了预售,不会到双11又死而复生吧?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消费者自己心中。当所有人都对预售毫无热情时,电商平台又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下去?更直白地说,干掉预售不是电商平台的“大撤退”,而是一个重新聚焦用户价值的信号。眼下可以预见的是,各大平台将继续围绕低价心智,开启一轮用户争夺战,618和双11也将回归最初的价值。-
4月30日 下午 7:10
其他

最流行的「高定」女装,都在直播间里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4月的深圳,气温就已经升高到30多度,但这片土地上的创新热潮远比天气更热。高定时装作为深圳诸多闻名在外的城市名片之一,近年来积极拥抱直播电商,过去聚集了独立设计师、批发商的产业基地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商直播间。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女装产业带在抖音电商售出上亿件时尚女装,增长超42%,GMV增长超63%;动销商家数量超1.6万,增长42%。随着“传统产业”与线上业态的深度融合,深圳“时尚之都”的城市标签有了全新的注解,而在这座城市的时尚气质背后,是一个个有关创新、创业的鲜活故事。南下,做“高定”!见到吕嘉骏的时候,他正在和设计师沟通当晚就将上架直播间的产品细节。而他所有关于服装的记忆,都是从母亲“欧姐”在老家哈尔滨的那个小档口开始的。30多年前,“欧姐”靠2元钱做一条裤子攒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在哈尔滨的人和商城与人合伙租下了一个75公分宽的档口,主营女装。那时,年幼的吕嘉骏,对服装并没有太多认知,只觉得自家的衣服总是花花绿绿的,来光顾的阿姨们也总是带着一脸满意的微笑离开。而在吕嘉骏模糊的印象之外,“欧姐”因为眼光毒辣并且总能找到顾客的需求,生意越做越大,还成功拿下了不少知名女装品牌的代理,在东三省拥有100多家门店。再后来,“欧姐”有了创立自主品牌的想法。1998年,“欧姐”一路向南来到广州开设了第一家批发档口,6年后创立了欧宝莱尔品牌。“欧字代表我母亲,宝字是我母亲两个儿子都是宝,莱尔是因为我们来自哈尔滨,所以品牌就叫欧宝莱尔。”2011年,9岁的吕嘉骏和哥哥又跟着“欧姐”来到深圳,开设了欧宝莱尔品牌在深圳的第一家批发档口。*吕嘉骏在欧宝莱尔设计部办公室,身后是数百款即将上架直播间的高档真丝女装当初“欧姐”选择南下深圳,不单是因为那时的深圳服装闻名全国,更因为深圳在高端服装领域有着深厚的先期优势,以及从设计到生产的集群化产业协同能力。80年代初,大批港商来到深圳投资建厂,其中有不少成衣厂专为欧美、日韩服装订单进行“来料加工”。凭借长期为外贸订单服务积累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一部分深圳的服装企业在90年代开始自创品牌。高峰时期,深圳仅服装加工类企业就达到2000多家,40余万人从事服装加工出口业务,100多个世界品牌在深圳加工。而作为产业下游的延伸,来自全国的批发、零售商们,每天频繁穿梭在南油工业区内大大小小的时装批发市场,将设计时尚、品质优良的深圳服装销往全国。“欧姐”也是其中一员。所以无论是做批发生意还是后来布局直播电商专卖高档真丝女装,吕嘉骏和“欧姐”都有一个共识:只要想在女装行业做出一番事业,深圳就是最有潜力的舞台。或者更通俗地说,深圳因为有着滋养高端服装品牌的肥沃土壤,所以不断吸引有着创业梦想的人来到这里。同样看到深圳女装“商机”的,还有从零售到批发,从线下档口逐步转型到直播电商,一步步创立“楚妞家”品牌的楚楚。2013年,楚楚在老家武汉和朋友经营一家精品店。一次她偶然发现,每当店里的女装上新,就会有大批客人来抢购,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就能达到一两万。商业嗅觉格外敏锐的楚楚当即就有了一个想法:做零售都这么赚钱,干批发还不得发财?年轻人易冲动,但对于19岁就开始尝试做生意的楚楚来说,能够做成这场“南下淘金梦”,靠的是一股敢想敢闯的魄力。为了筹集启动资金,楚楚甚至背着父母卖掉了老家90平米的房子,然后一张车票直接“杀”到了深圳南油。对于自己还不太熟悉的服装批发行业,楚楚并没有贸然入局,而是借着在朋友档口实习的机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一点一点学习和摸索女装是如何从开发、定制到生产,再最终交付到客户手里的。一切了解清楚之后,楚楚用9.5万元的月租金,租下了南油市场一个10平米左右的档口,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深圳女装创业故事。
4月26日 下午 7:32
其他

百度Apollo甩出三个“王炸”,车企竞争重回智能化

作者|小满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当小米汽车发布会带起的流量营销浪潮褪去后,新能源车企们又开始卷智能化了: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到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再到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纷纷上场直播,亲测自家产品的智驾功能。尽管车企“一把手”亲自“带货”,但对于主流汽车消费人群而言,成本高昂的城市高阶智驾依然遥不可及,也并未成为消费者购车的决定性因素。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这也意味着,汽车行业真正驶入了智能化时代。不过,智能化依然未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核心要素。据近年来媒体报道中新能源车的质量投诉情况来看,车载智能系统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焦点。一些消费者反映,车载智能系统的使用体验不佳,出现卡顿、死机以及人工智能答非所问等问题。“虽然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很多汽车的智能化性价比依然不高,也没有成为用户购车决策的核心要素。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一环,百度Apollo也在思考如何跟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技术创新,帮助车企解决痛点并为用户提供安心好用、性价比高的智能化产品。”4月22日,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在自家的产品发布会上表示。直击汽车智能化痛点事实上,智能化的核心在于“三智”,即智能驾驶(智驾)、智能地图(智图)和智能座舱(智舱),而车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在这三个层面得到具体呈现。智驾方面,一是城市高阶辅助驾驶产品价格高昂,仅在25万元以上的车型上搭载,15万元-25万元主流价格区间内车型“用不起”。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数据,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标配NOA(Navigate
4月24日 下午 5:28
其他

背离「摇滚精神」,音乐节分区售票只是开始

作者|夏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尽管炎热的夏天还没到来,一场场音乐节却像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涌现,试图填满年轻人的每一个周末。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5月已经官宣的音乐节超过上百场,而这些音乐节所在的城市多集中在二线、三线城市。相比于去年“为了一场音乐节奔赴一座城”,今年的音乐节几乎开到了乐迷的家门口。音乐节遍地开花的同时,乐迷们的体验感却逐渐下降。雷同的演出阵容、不断攀升的票价,还有越来越令人感到“迷惑”的音乐节分区,都在削弱乐迷们的消费体验和购票欲望。当崇尚“自由平等”的乐迷被门票上的“ABCD”划分到不同的栏杆之间,音乐节似乎已然背离他们心中的“摇滚精神”,这样的地方还会是乐迷的乌托邦吗?日渐“魔幻”的音乐节分区近年来,音乐节的地域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二线城市,而是逐渐覆盖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2020-2024年中国音乐节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2023年举办的560场音乐节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举办的占比约四成,其余六成均是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举办的。尽管音乐节变得越来越贴近大众,但乐迷们却纷纷抱怨他们与音乐节舞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这种不满主要源于分区售票。据惊蛰研究所观察,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音乐节在预售门票时采用了分区售卖的方式。例如根据功能划分,把整个观看区域分隔成观众区、休息区和露营区等。更常见也最受乐迷诟病的分区方式,则是按照距离舞台的远近、对应不同票价进行分区。去年夏天,上海春浪音乐节采用了分区售票的方式,但因为分区设置不合理,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从实际分区情况来看,上海春浪音乐节把观众区分成了7个区域,其中最靠近舞台、“视野”最好的A、B区票价为598元,而位于A、B后排,距离舞台更远的C、D区票价同样为598元。此外,位于观众区两侧的E、F区,比C、D区更靠近舞台票价却低了50元,而距离舞台最远的普通区,仅比C、D区便宜100元。不只是定价的合理性受到质疑,音乐节在分区售票后,也影响了一部分观众的观看体验。今年一月,大理蒲公英音乐节引起了乐迷的吐槽。他们抱怨VIP区留出的范围非常大,而普票区距离舞台过远,只能依赖大屏幕观看。有网友发帖称“VIP区和普通区隔了有一个银河的距离,即使全部人进去都填不满这个VIP区”。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截图据了解,该音乐节单日早鸟票为259元,预售票为359元,正价票为459元,VIP票为559元。普票区乐迷花了三四百的票价,却只能远远观看屏幕上的演出。另外,音乐节现场还挂着显眼的提示“普通区升级VIP区加200元”,这也难怪乐迷们纷纷指责主办方“吃相太难看”。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截图在后续的媒体报道中,大理蒲公英音乐节的主办方表示,乐迷反映的舞台距离问题是出于“人流量管控”等安全因素考虑,区域大小的划分则是以门票销售情况为依据,后来现场也调整过舞台距离,而花200元从普通区升级到VIP,则是明码标价的市场行为。尽管乐迷对音乐节的分区售票行为已经怨声载道,却丝毫没能阻止主办方将分区售票玩出新花样。今年3月30至31日,摩登天空旗下的Hip-Hop音乐节M_DSK在广州举办。活动现场除了将A区和B区分别划分为左右两个区外,C区和D区又再各自分裂出了四个小分区。有网友评论道:“广州只有11个区,而这个音乐节居然有12个区”。参加了广州M_DSK音乐节的乐迷鱼丸告诉惊蛰研究所,“我可以接受音乐节有位置分区,但像M_DSK音乐节那样子的,感觉分得不太合理:A区虽然卖得贵,但是位置并没有很好,除了靠中间的那一部分,左右两边离舞台都有点距离的,感觉中间那块屏幕都看不全。”图片来源:受访者摄显然,乐迷们的真实需求,在主办方精心计划的现场分区和阶梯票价里,已经逐渐“迷失”。音乐节上的“高贵”VIP从去年开始,像演唱会一般分区售票的音乐节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网友感慨道“2024年,还有没有不分区售票的音乐节”。事实上,音乐节分区售票由来已久。在分区售票之前,大部分音乐节也会设置VIP票和普通票两类票档。VIP票的价格通常会比普通票贵上一两百,但是会附带单独检票、提前进场、周边礼包、专用休息区等专属福利。例如草莓音乐节自2018年至今,一直都有推出享有VIP特权福利的Pro票。除了VIP专属权益,有些音乐节还会划定前排VIP观演区,但大部分音乐节依旧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允许观众抢占舞台前排位置。这个时候的音乐节,即便设置了前排VIP观演区,也只占整体观演区域的很小一部分,观演区域的整体是自由流动的,并未对乐迷的音乐节体验和互动产生限制或影响。真正开启音乐节分区的是2020年的上海草莓音乐节。当时为了满足防疫要求,首创将观演区按照舞台远近距离,分为Pro区、限流区、开放区三个区域,其中Pro区和限流区依照防疫标准限定人数。而这一举措当时也引发了质疑,有乐迷指出,如果是出于防疫的目标进行分区售票,理应按照人群密度平均划分场地,但实际却是要按照舞台远近来分区,而且离舞台越近,票价越高。图片来源:小红书网友截图如果把保障音乐节现场安全的说法放在一边,另一个执行分区售票的理由,就只有商业目的。从事音乐节策划的谜鹿向惊蛰研究所透露,“音乐节分区售票,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多赚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当地政策要求,比如要求每平方范围内要控制人员密度量等,所以设置分区。”“不过,去年很多音乐节分区售票都是为了涨价。一场音乐节的报批人数大约在1.5万人-3万人,人数太少就不太能赚钱了。按照实际到场率或者说实际售票数大概是65%-80%计算,通常会放出来2000张左右的前排作为VIP票来增加收入。”此外,谜鹿觉得音乐节参与受众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VIP票其实也有点像爱豆见面会的前排票,因为现在爱豆上音乐节也越来越多,有消费能力的粉丝加入,开VIP票也卖得动。”星稻田音乐节制作人king告诉惊蛰研究所,音乐节分区售票的确有安全方面的考虑,而且不同地区还会有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要求,很多主办方也很无奈,只能遵照当地部门的要求。另外,根据他的观察,现在的乐迷也有着不一样的需求,“有些乐迷喜欢追星,想要站在前排,但是不分区的话,有可能出来上个厕所,原先的位置就没了,所以他们想要有VIP的分区;也有一些乐迷喜欢享受氛围,在哪个位置都可以;也有乐迷不喜欢一整天都待在同一个位置,想要出入自由。但是作为主办方,真的很难全方位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图片来源:受访者摄近年来,音乐节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走进了主流的视线之中。参与音乐节的受众群体也不再局限于摇滚音乐的粉丝,还有嘻哈文化爱好者、流行音乐明星的粉丝等多元群体。而黏度更高的粉丝群体也更愿意付费购买VIP票,以便享受到前排观看演出的特权。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行业从业者,小红书用户“活着就是折腾”告诉惊蛰研究所,音乐节分区售票,主要是为了收回一部分成本;另外,VIP分区也满足了乐迷想要方便追星和享受现场的需求,“现在是短视频时代,谁都想近距离拍摄,然后上传。”在他看来,音乐节的观众也变了,以前70%以上是去看现场表演的,现在半数以上只是对音乐节这个新鲜“场景”感兴趣。被“魔改”的音乐节在线下演出领域,分区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例如在演唱会中,根据内场和看台位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票价档位并进行售票已经成为一种规范化的行业惯例。为什么音乐节开始分区售票,就引起了人们的排斥和争议?原因就在于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主办方对商业规模的追求,让音乐节的特殊定位和用户价值产生了偏移。区别于专场演唱会,音乐节一开始就是一个为乐迷与乐队提供双向的价值的舞台。乐迷们只需要花费很低的票价,就可以聚到一起听“不知名”的小众乐队表演,在现场感受各种风格的音乐带来的震撼,乐队也通过一次次现场演出,在得到锻炼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草莓、迷笛等国内知名音乐节厂牌,在早期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然而,现在的音乐节却越来越像演唱会,并且在实际体验上还造成了与成本不对等的情况。近两年,音乐节的门票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个别演出的VIP门票甚至达到了普通票价格的两倍,而普通票也早已达到了明星专场演唱会的水平。小鹿角智库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音乐节的单日正价票主要集中在300元-800元之间,而VIP票则在600-1400元之间。00后乐迷冲田告诉惊蛰研究所,“我觉得分区之后没有以前的音乐节好玩了,现在一张单日票的价格,能买以前的三天套票。而买VIP票,相当于花七八百去看一场拼盘演唱会,整体的体验绝对是不值的。VIP除了可以不用排队直接前排观演,以及有免费的畅饮之外,实际体验感觉还是血亏的。”图片来源:受访者摄乐迷Barry也向惊蛰研究所吐槽了音乐节越来越混乱的问题,他表示“音乐节分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管理很难操作。有的人明明不是这个区的票都能混进来,有的人买了这个区的票却被限流不让进。人流量太大的时候,又根本没有方法一一验证入场。现在也有VIP票,可以有专属厕所之类的权益,但结果实际操作上却几乎没有享受得到。”一路上涨的价格和一再拉胯的服务体验,让音乐节正在失去乐迷眼中的“乌托邦”滤镜。在镜LIVE主理人程程看来,“时下的年轻人想要逃离都市职场,选择用音乐释放自己压抑的心理,但是分区的做法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心理上会觉得不平衡;作为一个乐迷,来音乐节是为了放松的,体验感不好不就是给自己添堵。另外,分区售票也不一定能提升收入,也有可能会出现VIP票卖不动,普通区没人买的情况”。例如在广州M_DSK音乐节售票期间,最靠近舞台的A区和后排价格较低的C区、D区是最先售罄的,而B区一直保持着可售状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B区与A区的票价仅相差100元。相对而言,A区票更具备性价比,B区则显得较为鸡肋。实际上,即便是因为分区售票被乐迷质疑圈钱,仍然有大量音乐节是亏钱的。谜鹿告诉惊蛰研究所,去年超过一半的音乐节都是赔钱,而各种音乐节的主办方一直都承受着很大的盈利压力。自从线下演出市场迎来强势复苏,音乐节、演唱会的各类成本就在不断上涨,而艺人作为影响音乐节售票情况的核心因素,也因为需求太多不断上涨演出秀费。惊蛰研究所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二手玫瑰乐队、说唱歌手周延(Gai)的出场费报价已经达到150万,而网络信息显示,近期爆火的回春丹乐队出场费也达到70万左右。星稻田音乐节制作人king告诉惊蛰研究所,过去一年,有的艺人出场费涨了一倍以上。“过去音乐节,300万元-400万元的出场费预算,就可以请到很强的演出阵容,而现在一个顶流艺人的出场费就要300万元-400万元。纯乐队的音乐节更加不好卖票,所以音乐节现在都变味了。”为了摊平成本、增加营收,一些音乐节也在现场增设娱乐项目供乐迷体验,而这部分“增值服务”得到了一部分年轻乐迷的喜爱。Mover乐队吉他手丁丁说:“因为国内很多音乐节实际上只有看舞台演出这件事比较重要,那么对于有钱买前排观看演出的人来说,体验感就挺好的,但对于后面看的人来说,体验感肯定是差的。但如果是换做一些别的类型的音乐节,像以前的简单生活节、成都春游音乐节,除了舞台上的演出之外还有其他可以进行的娱乐方式或者玩法,那就有没有分区都还好”。在丁丁看来,音乐节也可以不只有音乐。对于时下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不关心音乐节台上的演出者是谁,而是当做生活方式的一种来参与音乐节,就像成都春游音乐节那样就是很舒服的,类似生活节一样。图片来源:公众号“梵木圣山文创园”对于传统乐迷来说,音乐节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演出阵容和演出气氛;但对于新生代的年轻乐迷来说,社交互动、追星体验,以及氛围场景都同等重要。多元的用户构成,为音乐节的主办方们提供了丰富的目标群体。然而,如何为不同类型的观众和音乐爱好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也成为音乐节商业化路径上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星稻田音乐节制作人king告诉惊蛰研究所,“我个人很喜欢音乐节,因为这是一个能够让乐迷和音乐人享受现场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市场就是市场,有时候不能只是自己喜欢就能为所欲为,对消费者尽责才是最好的质量保障,最近音乐节行业也进入洗牌期了,也许往后的观众都只会挑选好的音乐节品牌来观看了。”*文中鱼丸、谜鹿、冲田、Barry、程程、king、丁丁均为化名-
4月22日 下午 9:20
其他

“刘强东”做直播,京东再做内容梦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4月16日晚,刘强东数字人“采销东哥”的直播首秀落幕。刘强东数字人先后在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两个直播间亮相,每场仅露面半个多小时,而直播的总观看人数超过了2400万人。从具体表现来看,“采销东哥”的数字人表达自然,但因为全程没有与直播间观众互动,给人很强的距离感。有网友直接吐槽:“(刘强东)想当网红又不愿亲自下场,搞个数字人来,而且才直播半小时就‘下班’,一点诚意都没有。就是博流量吧。”虽然人们对“采销东哥”的表现多少有些失望,但“刘强东直播首秀”的消息还是成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特别是当京东以鲜少露面的刘强东为噱头,借直播尝试为平台引流时,更意味着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电商的围堵之下,老牌电商们正在重启新一轮的“流量战”。直播,不为带货刘强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别和雷军比营销,这块我们比不过他。”可当雷军凭着一场发布会直播成功“带货”小米汽车SU7,并掀起了整个车企圈大佬走进直播间的风潮后,刘强东和京东看到的,是直播带来的超强流量效应。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71.2%的受访用户因为看短视频和直播进行网上购物,超40%的互联网用户认为短视频和直播是他们的主要消费渠道。另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成交额为4.9万亿,增速35%,且增长势头迅猛。当直播不再是带货方式,而成了一种营销手段后,京东等老牌电商似乎开启了一种新的“采购流量”的方法。2023年“双11”期间,京东以“京东采销直播间”造势,成功吸引大众消费者注意力。数据显示,京东采销直播间总观看人数突破3.8亿。今年4月10日,京东正式宣布,将投入十亿现金和十亿流量作为奖励,吸引更多原创作者和优质内容机构入驻,其核心目的还是想要打造京东自己的头部达人,通过他们的直播和内容创作,把流量引过来。作为京东的老对手,淘宝则采用“人才引进”的策略。2023年,淘宝先后邀请“交个朋友”“东方甄选”等多位头部主播入淘,且业绩不俗。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淘宝内容消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4%,月成交破百万的直播间达1.2万个。2024年2月,淘宝成立直播电商公司,表示将为平台培养更多的中腰部主播,以填补头部主播式微带来的影响。3月,淘宝宣布今年将新增百亿现金、千亿流量,真金白银在内容电商加大投入,同时还宣布章小蕙即将入驻淘宝直播。至于拼多多,则稍显低调。2023年11月5日,进博会开展首日,拼多多百亿补贴联合央视新闻举办专场带货直播。2024年1月底,拼多多直播开启"扶摇计划"活动,以实时流量加权、发放广告红包等方式激励主播带货。老牌电商们的“一套连招”下来,财报上的数字也有了不错的反馈。京东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京东净利润达242亿元,去年同期为104亿元;阿里巴巴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财报数据显示,季度营收2603亿元,同比增长2%。淘宝、天猫集团营收1290.7亿元,同比增长2%;拼多多财报显示,2023年营收2476亿元,同比增长90%;净利润600亿元,同比增长90%。虽然很难将财报的数字增长完全归因于直播营销产生的引流效果,但老牌电商平台对内容电商的大笔投入却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更加引人关注。老牌电商真能变成内容电商?在流量时代,老牌电商凭借供应链、物流体系和服务一举垄断零售市场大多数份额,而“人、货、场”也成了老牌电商在总结成功经验时必提的关键词。然而随着内容营销时代的到来,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视频内容电商改变了“人、货、场”定义。“人”的范围扩大了,不仅仅是消费者,更包括了负责选品、制定营销话术策略、刺激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播和达人们;“货”匹配消费需求更精准了,这是由于通过大数据反馈做出针对性选品,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追求;“场”更加多元了,从直播间到田间地头,从现实场景到虚拟世界,基于时空建立的场景被彻底打破,融入到人们碎片化的时间中,拉动了更多的消费需求。视频内容电商将“人找货以在不同场景使用”的逻辑,彻底变成了“货在不同场景去匹配更需要它的人”。由此可以看到,同样是“视频内容+电商”,但京东淘宝拼多多这样的老牌电商做视频内容,却与抖音、快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逻辑。2016年,京东就已经在商品信息流中加入了“看视频买东西”的功能,只是这些视频基本都是以商品评测为主。而这也与京东主打“品质”的平台特点有关。到了2021年,京东APP首页新增“逛”,将短视频内容和直播“装”了进去,到了今年,“逛”中短视频内容已经基本与抖音、快手平台的多样性保持了一致。2017年,淘宝在手机端新增了“发现”,聚焦做短视频内容。与京东不同的是,其短视频内容以“种草”为主,原因就是马云曾说过的一句话:“每天晚上有1700万淘宝消费者在使用淘宝,但是却什么都不买。”所以,淘宝要通过“种草”视频,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2021年,淘宝推出“逛逛”版块,后又改为“视频”,其中短视频内容也开始与短视频平台内容保持一致。相比较而看,以低价“深得民心”的拼多多似乎并不担忧流量困局,其在2020年首次推出“多多视频”,2022年才开始重点布局多多视频。至此,老牌电商完成了在短视频内容方面与抖音、快手的看齐。但老牌电商却无法转型成为真正的视频内容电商,原因有三:第一,老牌电商习惯性地将短视频与直播当作导流工具。老牌电商做短视频内容甚至直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流量。即便老牌电商通过大价钱将创作者、达人的内容从抖音、快手“移植”过来,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展现该内容的创作价值,而是借此获得更大的流量价值。第二,老牌电商平台与用户间的原始关系难改变。老牌电商与用户最初建立的关系,是以实际消费需求为核心的“买卖关系”,对于用户来说,它们是购物工具——即便是最初主打视频种草的淘宝,也只是“好用点的购物工具”而已。老牌电商平台提供给用户的是消费价值。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内容平台从一开始带给用户的就是兴趣价值和情绪价值。美国短视频购物网站joyus曾发布过一个统计数据,短视频比传统图文产生的商品购买的转换率高出5.15倍。艾瑞咨询数据显示,68.0%的用户会接受“种草”,其中对于被“种草”的商品,70.7%的用户会根据实际情况购买,26.2%的用户几乎都会购买。因此当抖音、快手转型做电商时,商品以种草短视频或直播讲解形式出现在用户面前时,用户依然认可它们满足了自己的兴趣购物和消费情绪。第三,因为用户价值以及平台定位的差异性,达人的发展重心不在老牌电商。达人生态是典型的“金字塔模型”,即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由头部达人占据。但头部达人又往往因为各种问题被封禁,因此近几年内容电商平台都在避免对单一头部达人的过度依赖。看到这一点的老牌电商们显然找到了自己的突破方向,因此选择大力扶持腰部甚至尾部达人,期望能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在自己的平台飞出一只金凤凰。但当前老牌电商平台上的短视频内容,依然是达人们在抖音、快手首发后的“搬运”作品,缺乏真正吸引消费者的“首发”和“原创”内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达人们并不看好在老牌电商平台上做“原创视频内容”这件事。微短剧,给老牌电商一个机会虽然老牌电商平台在用户和达人层面都缺乏“转型”内容电商的认知基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借助当下全新的“流量密码”微短剧,实现一次弯道超车。首先,短剧用户基数和用户画像天然匹配老牌电商的需求。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在用户经常收看的类型中,除去电影/网大和电视剧/网络剧外,微短剧以39.9%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三。受访用户中,有31.9%的用户为微短剧付过费。另据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热播微短剧的用户画像中,有64.8%的用户是15-29岁人群。由此可以发现,短剧用户既具备一定的消费意愿,更与老牌电商着力争取的Z世代人群有所重合。其次,短剧不具有“唯一平台认知”情况,即大量短剧用户尚未与固定单一平台形成稳定的使用关系。这也意味着,老牌电商平台有机会抢占短剧这一新的流量高地。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在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中通过登记并进行上线备案的微短剧共557部、12630集。其中,2023年在重点网络平台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的172部增加一倍多。看开头知剧情、看过程很刺激、看结尾有反转……短剧的叙事逻辑和剧情节奏很快,并且其制作模式和逻辑脱胎于长剧,因此属于版权型视频内容。对于版权视频,爱优腾多年来在长视频版权上的竞争策略,是老牌电商可以效仿学习的——围绕头部短剧内容版权进行争取,在争取优质短剧版权的同时,加强自制短剧剧集的功底和IP项目的储备,这样不仅不用跟抖音、快手争夺短视频用户,更能够以优质的短剧内容吸引用户主动前来。而这,才是老牌电商的长远发展空间。不仅如此,据《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373.9亿元,较2022年的101.7亿元增长了267.65%,已达到同期电影市场规模(总票房逾549亿元)的近七成。预计到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即是说,老牌电商还可通过发展短剧,开辟新的增长曲线。事实上,不少老牌电商已经明确布局了短剧业务。2023年12月份,多多视频就开始推出“多多有好剧计划”,通过推荐加权、流量分成等模式扶持精品短剧内容。今年3月底,淘宝面向短剧生态伙伴发布了2024年短剧扶持政策,宣布2024年将对品牌定制剧投入千万资金、超10亿流量支持,并联合爆款IP、明星、头部厂牌、头部达人和机构合作伙伴,打造精品短剧内容。截至目前,淘宝站内已经上线了20多部品牌短剧。至于京东,其“双十亿”计划恐怕也包括了对短剧内容的扶持投入。曾经,老牌电商横空出世时,线下零售商们也曾经历着现在京东淘宝们的焦虑。但传统线下零售通过接受电子支付、拥抱新零售,成功转型,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可或缺了。现在,需要老牌电商来经历蜕变的阵痛了,他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视频内容发展之路。其实,互联网从来不缺流量,只是在以用户偏好为准绳的互联网生态中,流量不断以新的规律在不同平台之间流转,而平台则需要把握用户偏好,找到吸引流量、稳定流量甚至是创造流量的手段和方法。-
4月18日 下午 8:10
其他

省钱or搞钱?年轻人的「二手人生」全都要

作者|成昱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从精致穷到理性省,从“买新不买旧”到积极拥抱平替,当年轻人在花钱和省钱之间越来越绞尽脑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手交易市场就成为了年轻人省钱的一大利器。相对于传统美妆、服饰、家电类的二手闲置交易,如今的二手商品交易的范围已扩大到商场停车券、视频网站会员、网课资源,甚至是酒店机票等虚拟产品。而这些“商品”往往是用各种积分、会员权益兑换而来。于是,能赚、会省、会玩的年轻人,一边在二手平台捡漏,同时又乐于在“买家”与“卖家”的角色之间自由切换,活用“断舍离”回血,更研究出了省钱的新秘籍。这届年轻人,省到就是赚到在生活成本和消费欲的双重作用下,当代年轻人的日常支出越来越多。根据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轻人省钱报告》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一线城市年轻人,每月生活开销在5000元以上,有26.6%的年轻人表示,每个月的支出甚至可以达到1万元。面对不断攀升的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省钱的重要性,从前奉行“早买早享受”的他们早已变成“晚买享折扣”的炫省达人,在各个社交平台分享叠加满减攻略,在豆瓣组成“二手研究”小组,在小红书分享低价薅羊毛……继“搞钱青年”之后出现的“省钱青年”,在减少“消费”需求之前,开始更在意“怎么消费”这件事。“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是我的花钱准则,花更少的钱能买到同样的东西,就好像自己赚到了一样。”在深圳生活的95后女生Mei,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不过分压抑消费的欲望,却会用更聪明的方式获得消费的乐趣。去年8月,Mei刚刚买了一辆新车,尽管买车刷卡的时候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但自从有车以后,Mei对停车券就陷入了一种狂热。“在广东生活久了就有了这种想法,去餐厅吃饭可以贵,但拆开就要钱的纸巾坚决自己带,停车费也必须减免。”据Mei介绍,一开始她注册了很多日常会去逛街的商场会员,有时享受会员赠送的停车券,有时也用商场消费积分抵扣停车费,但这两种方式享受到的停车优惠实在有限。后来,Mei偶然了解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停车券的方法。从此以后,Mei每次开车去商场都会买券缴费。“如果不使用券的话,基本上2个小时就要20-25块钱,我买券才只要5-10块钱。”*受访者供图惊蛰研究所根据Mei提供的线索了解到,所谓的“停车券”大多也是个人卖家将自身的会员权益通过二手渠道进行变现的一种具体方式。买家需要在二手交易平台找到提供相关商品的卖家,自行比对价格、有效期、使用限制等信息后,与卖家在线沟通,完成交易支付和权益转移。虽然这类交易并不像普通网购一样能够实现“自动化”,但Mei表示,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卖家在线的话基本一两分钟就可以搞定,首先需要告诉卖家车牌号,然后拍下订单,他那边帮你在线输入车牌缴费,车辆出场后再确认收货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不过Mei也表示,并不是所有商场都支持这类操作:“有些商场是没有这些停车券买的,只能是靠注册商场会员,通过消费积分的方法抵扣停车费用,比较坑。更有些大厦只能原价缴费。”类似的“二手权益”交易还有付费资料的二次转售。在上海工作的95后女生小邓最近为了备考初级会计师,想要买一套原价200元左右的学习资料。但她担心自己买了学习资料之后也不会看,导致白白浪费了这笔支出,于是就想到去二手交易平台买别人转售的课程资料。“我在闲鱼搜到有考过的卖家在出备考资料,就去买了一份,一共才花5块钱,就得到了《2024初级会计官方教材》《经济法必背法条大全》《中华必刷550题》,还有各种习题册和模拟卷。”小邓表示自己在挑选时特意购买了能够“实时更新”的卖家,并表示卖家会在百度网盘建立一个共享文件,每天都会更新。*受访者供图不过面对繁忙的生活琐事,小邓表示自己没什么时间学习,“买了之后我也没怎么打开,所以也不清楚是不是每天都在上传新的资料。虽然感觉这几块钱白花了,但是自己也不会心疼。”除了商场停车券、网课资料,类似视频网站会员、积分兑换旅行服务的二手交易都让不常使用但偶尔需要访问特定内容的用户得以避免高额支出。随着二手交易平台功能完善和用户接受度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意识到这类权益的市场价值,主动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副业和盈利渠道。“无痛”副业的真相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下,许多年轻人可能会经历数百份简历投递却收效甚微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找工作逐渐被简化为“搞钱”,在面临生活压力、经济需求时,对工作的首要期待转向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另一部分心思活泛的年轻人则选择转向发展副业。但有些副业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技能学习,或是需要承担资金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二手交易平台作为自己的“职场”,通过买卖闲置物品、提供相关服务等方式,既缓解了经济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社会化训练。闲鱼官方发布的消息证实,过去一年间,超过1亿人在闲鱼平台发布闲置,平均每天上新400万件商品。其中,卡券交易量年同比增长79%,目前闲鱼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卡券细分类目,而旅游出行和餐饮类卡券交易最活跃,闲鱼餐饮卡券的交易量上升了160%,酒店代订、停车代缴费、景区门票、个人租车都出现了同比翻倍以上的增长。将闲置权益变现是一种无需投入额外成本即可获得现金流的方式,尤其对于那些持有大量可转让权益的人来说,这成为了一种简便的回血手段。许多人由于购买了长期会员、拥有员工内部福利商品、或是累积大量的信用卡积分等,但没有相匹配的消费需求,就会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出售这些闲置权益,将其转化为现金收益,实现个人资产的优化配置。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小木告诉惊蛰研究所,她所在的公司经常会发节日福利,平时也可以用每月的全勤奖兑换积分,还可以用低于市场价格的员工折扣购买美妆护肤、电子数码、日用百货等各类商品以及权益卡券。久而久之,员工福利产生的各种闲置物品也越来越多。
4月16日 下午 6:30
其他

快手抄作业,能成为本地生活「拼多多」吗?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曾经“百团大战”仅剩的三强(美团、糯米、大众点评),如今只剩美团,但美团并不“孤单”——随着快手高调公布成绩单,本地生活市场的焦灼“战事”,似乎要将美团拉下场。不久前,快手高级副总裁、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笑古在某活动上自豪地表示,起步于2022年10月的快手本地生活业务,在过去一年看到了商业趋势,也跑通了商业模式。快手公布的数据亦显示,2023年Q4其本地生活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23倍,GMV同比增长25倍,本地生活业务日均支付用户数环比提升超40%。表面上看,快手的这份成绩增速惊人。但是在数字背后,快手本地生活究竟有几斤几两?在与抖音、美团的竞争中,快手能成为本地生活市场的“拼多多”吗?抖音破局本地生活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团大战”后,随着糯米网被百度收购,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其时,本地生活的“到店”市场变成了美团(80%以上份额)和其他。现如今,美团已经没有了绝对垄断份额,抖音、小红书和快手们则掀起了“诸王的纷争”。2024年1月2日,抖音生活服务公众号发布的《2023年度数据报告(完整版)》显示,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门店共覆盖超过370座城市,超450万实体门店获得生意增长。而在一年前的数据报告中,抖音生活服务的数据则是“合作门店超100万,帮助超过28万个中小商家实现营收增长”。反观美团,根据媒体报道,从2010年发展到2016年,其在线商家数量才达到440万。而抖音从2021年入局本地生活到发展450万家实体门店只用了2年时间,其跑马圈地的速度很难不让美团感受到危机。其实抖音之所以能快速破局本地生活市场,主要做了两件事。首先,抖音吸引商家的策略很简单——开局打出“0服务费”这张牌。等到2022年6月1日,抖音才开始对生活服务业务收取软件服务费,且同时对合规经营商家提供返还50%软件服务费(不含0.6%支付通道费)的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商家、疫情严重地区的商家提供最高返还100%软件服务费(不含0.6%支付通道费)的保护政策。直到2023年2月,抖音生活服务软件服务费返还比例才明显降低到5%。此外,抖音与美团在吸引用户完成消费转化的路径上也完全不同。美团用户往往是先有消费意向,然后通过筛选口味、评价等后,才做出消费选择。而在抖音,用户往往是被商家推荐内容或达人探店视频“种草”,然后才产生消费意向。这种内容营销带来的可观流量以及潜在营收增长,也是吸引商家入驻的重要因素。据抖音生活服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入驻的团购达人数量增长2.89倍,达人探店助力实体商家增收946亿。与去年相比,短视频交易额增长83%。美团的“防守”作为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胜利者,美团在外界看来依旧是行业巨头。不久前,受其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的利好影响(全年收入2767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139亿元),美团股价还迎来了一波持续上涨。好看的财报虽然能提升资本市场对美团的信心,但更重要的则是要应对“诸侯的围攻”。2024年2月,美团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对核心本地商业相关多项业务进行了整合。美团相关高管对此的解释是:“一方面来看,外卖配送和到店及酒游这两个业务团队可以更紧密地合作,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其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团队的整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消费者需求,增强美团产品和定价竞争力,也将改善消费者体验,强化美团是本地服务首选平台的消费观念。”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美团与抖音重合度太高。据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2023年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洞察》显示,抖音与美团重合用户规模超3亿,重合用户占美团总体用户的81%。对于美团这一争取商家和用户的战略,到店事业群的一名员工对惊蛰研究所表示,来自抖音的压力很大,留给美团防守反击的时间也更紧迫,“能看到年后(面向商家的)培训师们出差更频繁了,基本上好几个星期都看不到他们在工位,而且去的地方不也只是一二线城市,像是(去)吕梁、榆林这样的新线城市更多。”不过在惊蛰研究所看来,美团此举可能并非是针对越来越快的抖音所进行的防守。毕竟二者在用户使用逻辑上截然不同,因此美团扩大新线市场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业务扩张或是长期的市场战略布局,并非是真正意义上针对抖音的防守行为。此外,向低线城市下沉是美团的另一个策略。据介绍,2023年二季度,美团到店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了直营模式,取代了低线城市以往的代理运营模式。扩大直营的好处也非常直观地体现在了财报上:到店酒旅业务方面,2023年,美团节假日预订量创下历史新高,并实现全年GTV同比增长超过100%。年交易用户增长超30%、年活跃商户增长超60%,均创历史新高。美团管理层表示:“尽管该投资影响了我们的短期盈利能力,但投资的回报将显著有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相比美团向下的策略,行业更关注美团如何“稳住”商家。一位接近美团内部的人士表示,商家最看重的不是优惠返点,是流量,谁给的流量多,就偏向谁。因此,美团选择投入更多营销费用,继续巩固当下的规模优势。而过去一段时间在低线城市获得快速增长的美团,则与同样目标低线市场的快手撞了个满怀。从这一点来看,虽然体量上有着明显差距,但真正与美团形成正面竞争的还是快手。抄作业的快手2021年,美团与快手签署战略合作的时候,或许没想到快手在本地生活业务的增长速度会如此之快。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本地生活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用户规模增长545%。快手平台有下单行为的老铁用户人均月购物金额超1000元,活跃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2小时。在创造高增速上,快手主要靠两招。第一招是学习抖音,做好基础建设。在内容方面,快手已经推出了“飞鸟计划”,提供亿级流量、千万现金、十万好货、百场培训,为本地团购达人发放专属补贴,激励产出优质本地生活内容。截至2023年12月,快手团购达人数同比增长191%。2024年,快手持续推出“扶摇计划”和“星光机构计划”,帮助更多优质达人的孵化成长。在商家运营方面,快手与美团的合作不仅使快手用户可以直接在美团小程序下单,更为商家从美团向快手过渡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其次,快手进一步加强了商家生态的基建。包括:自建商家管理系统,出台各行业经营规范;制定商家扶持政策,降低平台技术服务费,加大价格补贴和流量激励;发布区域和行业服务商招募政策;建立快手本地生活达人分销体系和选品中心。此外,在技术服务费方面,快手只收取1-2%的费率外,在2023年7月开始按照60%的比例向符合标准的商家返还技术服务费,2024年4月1日起返还比例下降到了10%。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快手本地生活合作商家数同比增长277%,快手本地生活生态内的品牌商家数同比增长417%。在商品品类方面,快手更加聚焦,主要集中在餐饮、休娱和酒旅3个类别;抖音却有美食、亲子、美发等11个品类。快手涉及品类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其不像美团、抖音具备雄厚的现金支撑,另一方面快手也希望聚焦年轻用户的主要消费品类实现快速增长。根据报告数据,2023年30岁以下年轻用户贡献了快手本地生活近4成GMV,并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年轻用户对于餐饮、娱乐消费、酒旅消费的需求较为旺盛。快手创造高增长的第二招,是用差异化策略挖掘未被注意到的增长空间。快手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低价+低线”。快手的低服务费策略给了商家更大的利润空间,也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更便宜”的价格;而走下沉市场的低线策略,则更像是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在低线城市的用户还未熟悉“短视频种草”的套路前,先入为主的占领其心智,让快手迅速避开了“战事激烈”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增长发展空间。报告数据显示,2023Q4快手本地生活到店综合品类GMV,较2023Q1增长了830.7%,用户规模增长682.5%。其中,快手本地生活用户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用户居多,用户占比从2023Q1的27%提升至54.5%。入局本地生活,快手还不够上桌虽然快手拿出了一份高增速的本地生活成绩单,但在外界看来,并不值得庆祝。一位快手前员工表示,(数据)只是看起来很美罢了,抛开规模基数谈增速,是常规的公关话术美化而已。业内人士也有类似看法,“美团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收入是2069亿元,抖音本地生活的GTV(核销后交易总额)完成了接近2000亿元。快手全年营收才1135亿,而且里面还有600多亿是线上广告收入,就规模上来说,还不够上桌的。”某业内人士说道。据快手科技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显示,2023年全年,快手总营收为1135亿元,同比增长20.5%;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快手的收入主要包括线上营销服务(广告)、直播和其他服务(含电商)。2023年全年,广告业务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23%;直播业务390.5亿元,同比增长10.4%;包括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营收141.1亿元,同比增长44.7%。由此可见,2023年快手整体营收的增长主要是靠广告业务和电商业务的推动。低线市场的规模固然诱人,但快手还要面对用户忠诚度的问题。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9月线上高消费意愿用户增长贡献率方面,一线城市占比仅为1.7%,二线城市占比29.1%,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44.2%,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居民开始成为消费的主导群体。这一趋势不光被快手看到,更多的品牌商也早已看在眼里。以消费品牌为例,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跟一二线城市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了:星巴克、瑞幸、霸王茶姬、喜茶、汉堡王等餐饮品牌早已经去到了更下沉的区域,诸如外卖、网红餐厅、影院、健身房、音乐节等在这类城市也十分普遍。在消费品牌趋同的情况下,平台之于消费者的作用,就只剩比价了。对于不涉及外卖,仅以“到店验券”圈用户的快手,很难长期通过低价挽留用户——毕竟,不管是商家还是快手,都不可能长期负担这样的高运营成本。“在当下,快手还是需要加速扩大规模的,不管是商家的还是用户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这个(持续补贴的)做法很难长久,价格战能打多久并不好说。毕竟资本还是要看盈利的。”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快手仍然信心十足。财报后的业绩电话会上,快手创始人兼CEO程一笑提到,本地生活业务是快手非常看好的新业务之一,并强调2023年是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真正意义上的元年。程一笑还在业绩会中表示,“本地生活业务作为优质的内容供给,不仅贡献GMV,还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平台贡献用户价值,提升用户粘性,是我们非常看重的新业务之一。”如今的快手就像在补暑假作业的小学生,一边说着“要把别人做过的题再做一遍”,一边思考着如何应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只是,市场不会管你是备考班,还是刚入学,考卷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开卷。-
4月12日 下午 6:55
其他

智己汽车,没能控制住自己

作者|小满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最近几天,智己汽车因为在新车发布会上公开对比“车圈顶流”小米SU7,以及标错小米汽车关键参数,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虽然事发之后智己已经两次向小米道歉,但公众对智己汽车的嘲讽仍然没有停歇。在一部分网友看来,智己L6发布会“翻车”的原因在于,具有传统车企背景的智己想要蹭上小米汽车的热度。但从品牌定位到营销手段上的差距和变形,最终导致了“东施效颦”的结果。这次道歉事件,不但凸显了小米在SU7正式发售后所承受的消费终端的舆论压力,更反映出传统车企开始改变营销策略给造车“手机帮”带来的危机感。智己,需要控制住自己尽管距离小米汽车发售已经过去10余天,但小米SU7的热度并未消退。大街小巷总有人因为偶见SU7而“啧啧”感叹,短视频平台、车评人和媒体也都把其作为持续性的大热点,想方设法要蹭一下流量。而在行业内部,面对来势汹汹的小米汽车,其他品牌相对克制地选择了价格优惠作为核心宣传价值点。但谁也没想到,智己汽车竟然会第一个跳出来对小米汽车贴脸开大。也难怪有业内人士对4月8日智己L6发布会的总结是“只让人看到了拉踩、蹭流量和卖惨”。其实,如果对智己L6发布前后的一系列动作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本次智己的新车发布完全就是冲着小米来的。比如,发布会上,智己汽车CEO刘涛多次内涵雷军“技术真理不掌握在流量手里”“智驾1分钟讲完,有时候感叹,还是雷总效率高啊”。而在介绍车辆关键参数时,刘涛继续将“拉踩”“蹭流量”进行到底,将L6超强性能版与小米SU7Max做三电对比。其时还有网友表示智己这是学“米”致用,只是没想到智己的PPT上竟然将SU7电机参数标错,不仅引发了小米公司的强烈反应,更连登三个热搜。说到蹭流量,在4月6日,刘涛就已经开始在个人微博“引流”,称“小米汽车速度确实是快,三年就从平台开始干出了第一辆整车,谁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如此高效和高速的?”此外,刘涛还在发布会上用员工为工作牺牲个人家庭和生活的例子博取感动。然而“员工为工作错过孩子出生”“短期内连续4次阳,仍然还坚守岗位”以及“将年幼的孩子送去寄宿制学校,一周才能匆匆见一面”等情节不仅没有拉到预期的同情分,更被网友质疑是变相宣扬加班文化,并且存在企业价值观扭曲的倾向。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过这次道歉事件,可以看到传统车企在营销上的焦虑和急于求成。这种情绪一方面是来自于当前市场不断内卷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传统车企在营销手段上的落后。当看到雷军把自家发布会变成“科技节春晚”,并且像男明星一样将小米SU7推上全网顶流位置,对同行的羡慕和嫉妒也会油然而生,甚至出现“他行我也行”的错觉。只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间也存在定位的差别。于是既没有“练习时长两年半”,更没有一首网络金曲代表作的CEO,拿着匆忙写好的台本走向台前,本以为能够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成功出道、感动中国,但最终得了个“想学又学不到精髓,照虎画猫赢不得民心”的负面评价。更加得不偿失的是,发布会之后,舆论关注的重心全都偏向了这一场蹩脚的表演,对于产品的好坏反而鲜少有圈外人关注。难怪有网友建议智己汽车和刘涛“控制下自己”,车还是不错的,但卖车的方法却是不讨喜。智己、小米,各有各的压力事实上,小米汽车SU7发布后虽然享受到了泼天的流量,但同时也正承受着铺天盖地的负面舆情:从发布会当晚的定金风波,到不断出现的诸如掉漆、尾箱设计缺陷、座椅鼓包、充电线束等通过“铜改铝”、高保费等安全质量问题,再到高退订率问题,无一不是影响小米汽车后续销售的巨大危机。大众舆论并没有因为小米是首次造车,而给予它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反而是一些网友对小米汽车上市后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感到不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好多年了,蔚小理基本都把造车流程和供应链跑顺了的,小米站在前人肩膀上造车还能出这么多问题,有些无法理解。除了车辆软硬件问题,小米汽车还要面对另外的内忧与外患——自身的产能问题以及传统车企的快速变革。在产能方面,有预定了小米SU7的用户表示,自己的车辆交付时间从4月底变成了锁定订单后的11-14周。另据媒体报道,截至4月3日,小米汽车App显示,小米汽车SU7交付时间已经延长,部分订单锁单后排到半年左右,其中标准版预计13-16周交付,时间最长的Max版本则需24-27周。不少网友自嘲称,自己买的不是小米SU7而是小米的新能源期货。其次,传统车企正在卸下包袱快速求变。近年来,新势力车企和手机厂商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的模式和灵活的营销策略,快速占据了市场份额,它们的加入给传统车企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压力。而传统车企由于历史包袱和体制限制,却一时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但智己汽车的这次事件让行业看到,传统车企已经意识到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需要提高营销水平和创新能力。复盘智己汽车L6前后的营销脉络,也能清晰看到小米汽车营销策略的影子。2023年11月17日,广州车展期间,智己汽车宣布,旗下纯电轿车新品——智己L6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正式发布。并在之后陆续“剧透”了该车的部分配置情况。今年3月28日,智己汽车再次官宣,智己L6将于4月8日在国内亮相。随后,新车将参展同月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并于5月正式上市。而在4月8日当天的发布会上,智己汽车和刘涛几乎全程在对比小米汽车与雷军,试图复刻SU7的话题和雷军的人设IP。这样的“强行营销”,不仅“强迫”同行和消费者参与,更没有“销”到大众需要的卖点上,于是意外和期望同时来到——一个关键数据的错误,让这场被网友称为“高仿小米汽车”的发布会,真的获得了热搜——哪怕是道歉的热搜,智己汽车和刘涛也算红火了一把,只不过是“黑红”的红。而在此前,也是这位上汽集团高端纯电品牌智己汽车CEO,在2013年冬至直播中上演了在车内“包饺子”的一幕。以至于网友曾点评说,就像身价过亿的暴发户,突然去做地推销售,连个“您好”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更不清楚人家为啥要买你的车。这也说明了传统车企在营销策略上的问题:会造车,不会说。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营销上学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开始学。前路艰难,智己保重背靠中国最大汽车制造企业之一的上汽集团,定位高端、追求原创设计,具备稳定的产品质量,这是智己汽车在大多数车主心中的印象。但走上“跟雷军比营销”这条“不归路”的智己汽车,注定前路艰难。首先,智己的高端定位已经成了“伪命题”。国内对高端新能源车的市场定位是有一条准线的,即高端车型的售价通用常在30万元以上,而刚刚上市的智己LS6,直接将起售价拉低到了21.49万。在价格上向下竞争,在营销上又向小米靠拢,智己不知不觉就离原本的高端定位越来越远。同时,当理想在讲冰箱彩电沙发三大件、蔚来高呼自己有服务和换电、小鹏重点宣传智驾时,智己汽车为车主们提供的高端印象却是不明确的,相反很多车主对智己品牌的印象可能是与智能汽车关联度并不高的“时尚”。不仅如此,当有着与保时捷相似外观的小米汽车SU7,将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打下来了”后,包括智己汽车在内的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只有继续“自降身价”“低价高配”才能在当前的“SU7热”中,获得更大关注,从而转化为销售。只是,按照原有品牌定位,智己汽车好不容易立起的“高端人设”如今荡然无存,同时智己L6当前的价格带原本应该是其同门师兄非凡汽车品牌的“领地”,这也让飞凡汽车F7的销售更加难受。其次,在小米SU7下场搅局后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面临销售承压的问题。对于智己汽车和刘涛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相关数据显示,智己汽车2023年全年累计销售38253台。4月8日晚间,上汽集团发布的3月份销量数据中,智己汽车一季度销量为10001辆。在与身边一众同行的赛跑中,智己正在慢慢掉队。据媒体统计,一季度,华为问界累计交付8.58万辆,理想累计交付8.04万辆,零跑累计交付3.34万辆,蔚来累计交付3万辆,小鹏累计交付2.18万辆,哪吒累计交付2.44万辆。即便对比其他传统车企,智己也不占优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售62.63万辆,吉利一季度销量为14.41万辆(其中领克品牌一季度销量达6.11万辆,极氪品牌一季度累计销量达3.3万辆),长城一季度累计销量5.9万辆。而刚刚开售的小米汽车SU7,更是给智己汽车撒了一把盐:据官方公布数据,4月3日,小米汽车大定已超过10万单,锁单量也已经超过4万单——不到一个月时间小米汽车已超过了智己汽车去年一年的销量。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压力,或许智己也只有放手一搏。因此,刘涛和智己汽车不得不想方设法在发布会上制造噱头,以期望能在二季度的销售中有明显提升,奈何没有主角光环的背水一战最终意外翻车。从智己汽车在营销策略上的主动变革中可以看到,新能源车市场的大战愈发像当年的智能手机大战了——在行业供应链趋同的情况下,各家不断找寻卖点角度,创造营销噱头,谁能找准用户需求、卡准产品定位,谁就能快速获取市场份额,从而改变新能源车市场的格局形势。对于消费者来说,小米汽车的加入确实让新能源车更具性价比。传统车企与小米的对抗,或许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群雄混战的局面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乱战之后,必然会迎来整合、统一的市场新格局。智己汽车的这次失误虽然令人遗憾,但也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转型提了一个醒: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卖好酒时更要知道买酒人真正需要什么酒。对于智己汽车来说,不要试图控制对手,也不要控制用户,先要控制住自己才行。-
4月10日 下午 6:15
其他

「诺米现象」背后:抽象网红开始“具象化”

作者|小冬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清明假期,当香港和上海的迪士尼迎来万千游客时,被网友们戏称中国第三座“迪士尼”的成都玉林八巷小区成了热门打卡地。虽然只有健骑机一个项目,等候的队伍却一直延伸到路口,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街道工作人员还组织起志愿者对现场进行限流,每次只能进20人。根据网络视频来看,健骑机周围聚满了人,既有本地的老人小孩,还有外地来的游客。人们一边举着手机录像,一边排队等着坐上健骑椅,模仿说唱歌手诺米的《谢天谢帝》MV,喊上两句“谢帝谢帝,我要diss你”。与“成都迪士尼”同时爆火的还有它的“始作俑者”——说唱歌手诺米。据惊蛰研究所观察,截至目前诺米的抖音账号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62万,比MVdiss的对象谢帝还要多出120万。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这一场从线上到线下的模仿狂欢,诺米早前的个人经历也在不断被挖出,而他也让更多人看到当下“网红”的另一种走红方式。抽象网红效应,让成都收获“迪士尼”说唱歌手诺米凭一己之力带火“成都迪士尼”的现象,只能用“抽象”来形容。不久前,诺米作为综艺节目《新说唱》的参赛选手,在参加海选时没能通过审核,还被担任审核官同时也是说唱歌手的谢帝建议“把说唱当个爱好算了”,并且把他写给爷爷的歌说成写给奶奶的。于是,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诺米专门写了一首名为《谢天谢帝》的作品,并为其拍摄了一支MV。在MV中,诺米坐在成都玉林八巷小区内的健骑椅上,嘴里不停地重复“谢帝,谢帝,我要diss你”,也因其发音和“谢帝,谢帝,我要迪士尼”过分相似,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成为当下的流行热梗。并且在短视频平台上还快速兴起一阵模仿潮,将“我要迪士尼模仿大赛”推到挑战榜TOP6的位置。唯一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小区里的健身器材竟然成为“热门景区”,吸引年轻人们纷纷前往现场打卡。事实上,在《谢天谢帝》MV带火“成都迪士尼”之前,诺米就曾因为抽象行为在网络上引发过一些关注。例如在《新说唱》海选结束后的采访环节,诺米在每句话的最后,都会用“因闹三(you
4月8日 下午 8:15
其他

花费上万元,他们这样和爱宠道别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素材由受访者Norah提供。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本文为惊蛰研究所X澎湃号·湃客财经联合出品鲜花床、往生毯、纪念墙、爪印纪念盒……在宠物殡葬机构布置的“宠物追思会”现场,一场体面的告别仪式就这样进行了。最近几年,市场对宠物的需求变得日益全面且深入,除了“吃穿用住”等基础消费,拟人化服务涉猎也越来越广,并且延伸到宠物殡葬这个“生命的终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4年3月,全国已有近6000家宠物殡葬相关企业,其中超过5000家在近5年内成立。除了用各种产品来“纪念”爱宠,各种能让宠物“复活”的高科技手段,也成为宠物主们的新选择。宠物“纪念”生意,先从定制开始在淘宝搜索“宠物离世纪念”,会出现骨灰收纳罐、宠物毛发定制仿真毛毡、牙齿定制饰品、宠物定制纹身,毛发纪念培育钻石等各种相关商品和服务。不仅种类层出不穷,商品价格也从几十到上千上万元不等,覆盖到各种经济能力的人群。以目前较为流行的宠物仿真毛毡为例。惊蛰研究所在小红书找到一家毛毡手作商家,对方给出的收费标准显示:10-13cm的迷你形体毛毡的价格区间在1300-2000元,30-40cm的毛毡价格最高可达7500元。虽然这个价格看起来并不便宜,但该商家表示目前的订单排期已经排到今年6-7月后,并且要按照付款顺序开始制作。与宠物毛毡相比,宠物定制纹身也是一项门槛颇高的“纪念消费”。一位设计好又受欢迎的宠物纹身师往往会提前规划自己一整年的行程,然后奔波于各个城市的工作室之间。宠物主如果想要排上队,至少需要提前一个月支付定金,如果名额约满则需要重新等待预约开放。在价格方面,惊蛰研究所咨询了一家宠物纹身机构,了解到其收费标准在1200元/小时,不足1小时按照半小时600元计费,1小时20分钟以内按照1小时计费,超过1小时40分钟但不满2小时则按照1个半小时计费。在纹身图案的设计环节,宠物主需要提供宠物照片以及希望搭配的元素,还需要提供最喜欢的纹身作品作为纹身师的参考。综合纹身时间和设计费用,总体下来,一次消费至少需要2000元。与毛毡和纹身相比,带有宠物元素的纪念饰品价格更低,也更容易被宠物主接受。在淘宝搜索“宠物毛发收藏”“宠物牙齿加工”等关键词,得到的商品在价格上大多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很少超过千元。以宠物牙齿纪念饰品为例,单纯的保存牙齿仅需要简单的保存容器,对于当代宠物主来说,具有设计感的饰品更受欢迎。宠物定制饰品Tomorrow
4月4日 上午 8:15
其他

雷军,梦回「1999」

作者|小满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2011年8月16日,十三年前的盛夏,雷军代表仅仅成立一年半的小米公司,向世人介绍小米第一款手机。彼时雷军置身于舞台中央,身穿黑色POLO衫与牛仔裤,或许因为激动和紧张,重心在两脚之间反复移动,身体也左右摇晃。然而经过50秒左右的简单铺垫,随着一句“我们要把产品定到足够便宜的价钱”喊出,1999元的定价从身后大屏横空出世,台下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便是小米“梦开始的时刻”。3天前,小米汽车发售,有米粉做出这样一个计算:小米汽车标准版21.59万元,减去赠送的1.6万元选配,正好19.99万元——雷军又从“1999”开始了新的梦想。上市24小时,大定88898台,雷军很满意——根据小米汽车方面消息,小米SU7开启预定后,27分钟内大定就已达到5万单。5000台的创始版车也迅速售罄,按照创始版的定金为每辆2万元(且不可退)计算,相当于仅凭创始版定金就已回收了1亿元资金。罗永浩直接在其微博评论称,(小米汽车)足以把这个价位段的大部分油车、杂牌电车、不够智能的电车都淘汰掉了。小米很可能继平价手机市场之后,在大众消费车市场上重新上演良币驱逐劣币的史诗性一幕。那么,新能源车市场将要迎来大洗牌了吗?造车:并非天命所归而是水到渠成众所周知,造车烧钱。雷军在2023年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说,“我们第一辆车整体投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了100亿。”2024年3月28日,在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上,雷军再次表态,2024年研发投入预计240亿,用真金白银表明造车态度。缘何小米一定要造车?一是市场环境的逼迫。3月19日,小米发布了2023年财报,全年实现收入2709.7亿元,同比下滑3.2%;2022年,小米总营收2800亿元,同比下降14.7%。整体营收连续两年下降,警示信号已经很明显了。特别是其核心业务的手机营收,在2023年也出现了下降——财报显示,小米手机2023年收入1575亿元,同比下降5.8%,小米手机业务收入的下降主要是智能手机出货量以及手机平均售价(ASP)的下降所致。智能手机市场在萎缩,已是手机行业的共识。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IDC数据显示,2016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一共出货14.7亿部,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11.4亿部。对于有危机意识的手机厂商来说,尽早寻找新出路是当务之急。小米选择造车,显然是赌对了:小米汽车SU7发售后,资本市场给予了小米集团积极的反馈——美东时间周四,小米集团ADR(涨跌比指标)持续拉升,涨幅扩大至10%。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特斯拉股价下跌超2%。支撑小米造车的第二个理由是小米有钱。虽然小米集团的营收在下降,但利润反而是增长的。财报显示,小米集团2023年全年毛利润及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74.76亿元及192.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及126.3%,毛利率及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21.21%及7.11%,远超市场预期。另有数据显示,去年小米手机业务毛利率为14.6%,同比提升5.6%;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为16.3%,同比提升1.9%;互联网业务毛利率74.2%,同比提升2.4%。此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米现金储备为人民币1363亿元,创历史新高——如此充足的现金资源储备也难怪雷军敢喊出造车要再投入240亿。第三,生态体系与供应链的逐渐完备,为小米借汽车业务将集团整体上升到新高度奠定了基础。小米在2023年提出的新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即以人为中心、将“人车家全生态”有机整合,承接新战略的关键是2023年10月正式发布的小米澎湃OS。作为小米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小米澎湃OS除了链接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音响等,汽车领域才是这套小米自研系统的真正野望。从2011年至今,十余年的时间小米的硬件产品已经遍布包括电视、笔记本、平板、穿戴(手环及手表)、耳机、家电以及路由器等,同时还在多个垂直领域建立起了以华米、智米科技、绿米等的小米生态链。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计算机)数达到7.4亿台,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用户数达到1450万台。与此同时,米家APP的月活跃用户数达8580万,智能电视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600万。现如今,小米汽车上市,也算填上了小米护城河“最关键的一块砖”——对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来说,短期内很难复制这样的“全生态圈”。除了生态,三年来,小米还在造车供应链方面不断探索,不仅与传统车企进行合作,更在智能驾驶等领域持续投资。据媒体报道,汽车制造领域中一汽富维、拓普集团、华域汽车、万向钱潮、银轮股份、模塑科技、鹏翎股份、双林股份、凯众股份、德迈仕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都曾先后回应与小米合作情况。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小米汽车相关投资主要涉及半导体、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其中,半导体领域投资超过30起。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先后收购了深动科技,并投资多家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企业,包括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基本实现了智能驾驶全产业链布局。在小米SU7上市后,有媒体报道称,当前小米汽车70%的零部件来自京津冀产业链,将带动京津冀区域的智能制造能力与产业升级。以小米汽车之力推动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这或许也是小米汽车不得不造车的一个“场外因素”。小米汽车,危局仍在凭借新车发布在科技界和新能源汽车圈独享巨大流量的小米,也难免要承受更多的审视和苛责。只是没想到,小米SU7的品控舆情尚未爆发,就被“定金锁单无法退款”率先掀起新的热门话题。而从产品相关的实际讨论来看,网友和消费者对于小米汽车的疑虑重点其实不在定金,而是集中在配置与品控、价格浮动和质保。尽管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大众的认知中,相比较已经成熟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小米汽车依然是个“新手”。尤其是SU7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一款产品,虽然在正式发布定价的这几天暂时成为顶流,但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检验,才能真正被大众所接受。在配置方面,小米汽车SU7也被质疑:其标配版和PRO版使用的是400V高压系统+73.6kWh/94.3kWh电池,而同价位带的全新极氪001则是800V高压系统,提供了95kWh和100kWh两种电池可选。不少消费者也因此质疑,小米汽车SU7在如此配置下,能否达到其宣传的里程数。2024年初的新能源车企价格战,让不少车主深切体会到了“价格背刺”这个词。小米汽车SU7上市后,有消费者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知道他后面价格会不会变,很担心会“背刺”。此外,有网友通过小米汽车销售的企业微信咨询,“整车和三电是终身质保吗?”时,其明确表示“不是”。而在小米汽车APP/小程序订车界面“配置预览”下,也明确提到了“用车权益”:整车5年或10万公里,关键零部件8年或16万公里。然而国内部分新能源车企已经在推行“有限制条件”的整车和三电终身质保了。同时,“配置预览”页面也并没有明确表明“关键零部件”是指哪些部件。业内人士认为,定金问题只是表象,这是小米汽车前期营销手段过多造成的“反噬”。至于消费者的顾虑猜测,当年新势力车企发首辆新车时也遭遇过类似的情况。其实,真正的“危局”,是小米汽车的交付周期和新车交付后的用户体验。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对小米汽车的品牌以及后续产品造成极大影响。
4月1日 下午 5:35
其他

「不爱动」的年轻人,给产业增长开了一扇门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随着气温转暖,人们对于运动的热情重新高涨起来。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为过去一整个冬季的放肆饮食、疏于运动深深忏悔,让“赴GYM请罪”成为时下的网络热梗。而此前关于“脆皮大学生”的论调也提醒人们,这届年轻人似乎不太爱运动。但与“不爱运动”的印象形成鲜明的是,近两年从飞盘、徒步到骑行,各种小众运动轮番掀起新的运动流行,且其中又不乏年轻人的身影。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这届年轻人真的不爱运动吗?运动、不运动的100种“理由”参与运动的理由有很多,既可以是随着天气转暖,导致户外活动的机会增加。也可能是要为夏天露肉、穿好看的衣服紧急修炼“魔鬼身材”。但如今有不少人开始运动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健康问题。在外资金融上市公司工作的95后小高,最近就因为一份体检报告开始运动起来。“体检报告上的血压偏高、中度脂肪肝这些诊断让我有点不可置信,感觉自己还是个年轻人,高血压这种慢性病应该不会找上我,但是体检报告真的刷新了我的认知。”医生告诉小高,他的脂肪肝和高血压单纯是因为体重太大导致的,减减脂肪就好了。而此前因为身体问题,小高也长期存在头疼、失眠的身体问题。为了达到减重的目的,小高买了私教课。“主要也是监督我的饮食,然后做一些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运动之后,小高明显感觉到头疼、失眠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虽然血压没啥变化,但是体重确实降了,睡眠也好了很多。”从业8年的私教教练东东告诉惊蛰研究所,因为健康问题才开始运动的人有很多,“我的一些学员来了就直接告诉我,公司体检查出来有脂肪肝、高血压,医生建议要多运动,他们就来报班了。除了慢性疾病外,还有一部分年轻白领面临体能、体态问题。”虽然年轻人大多认同运动对保持健康很重要,但是年轻人大多数的现状是没时间运动。每经新闻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作日平均休闲时间为2.76小时。而对于大多数的都市人来说,一天24小时的行程表中,2小时在路上,8小时在上班,2小时在吃饭,1小时在加班,1小时在洗漱上厕所化妆梳头刮胡子,2小时用来做家务刷手机,只剩下8小时,也就只够用来睡觉了。长时间的工作、加班以及通勤时间占用了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运动的时间就只能靠挤出来。惊蛰研究所日前联合Keep发布的《2024年度运动流行趋势指南》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在晚上5点到11点之间进行锻炼,其中有28.2%的人常在20:00-22:59运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年轻人们见缝插针式的运动安排。“平时学习、工作就很忙了,哪里还有时间折磨自己的身体?”在深圳生活的运动爱好者Lulu说,过去人们对于运动的认知更像是一种休闲消遣,所以运动需要单独找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身心愉悦的时候来完成。“如果是抱着这样一种目的去运动,恐怕很多人都未必能够坚持下来。”东东也告诉惊蛰研究所:“我有很多学员明明约好了上课时间,结果因为要加班或者临时有事不来了。要不就是直接说最近太累了,想休息。还有一些学员跟他约了很多次,都不回消息。”抛开疾病因素,从现实环境来看,开始运动或许不难,难的是将运动变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社交激活运动积极性通常来说,在运动中的获得感,是决定能否坚持运动的一个主要因素。Lee告诉惊蛰研究所,“很多人起初都很有干劲,也能配合饮食要求完成训练计划。但是如果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体重变化不大,或者是肌肉线条不明显,会觉得运动没有效果,之后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在Lee看来,长期运动是无比枯燥的。特别是当抱着减脂、塑形的明确目标进行运动时,过程的煎熬往往会让目标越来越模糊,这个时候,来自外部的刺激或者激励往往是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在学员积极性下降的时候,就会强制跟踪饮食记录,提醒学员保持饮食习惯,另外在运动的时候也会给到更多鼓励,让他能够坚持下来。”运动爱好者Lulu也告诉惊蛰研究所,想要养成运动习惯除了要有空闲时间,运动之后的反馈特别重要。“当你发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在不断提高,做得比之前更好,这种成就感会激励你继续坚持下去。另外,如果可以找到一个运动搭子,大家互相督促,也是一种保持运动的方式。而且朋友之间的相互夸奖,也是一种能够激活运动积极性的外部激励。”Lulu描述的“运动搭子”对养成运动习惯的积极影响,其实已有理论依据。此前,一篇发表在科学期刊《PLOS
3月28日 下午 6:50
其他

社交不停,运动不止 | 2024年度运动流行趋势指南

*如无特别说明,所有数据提取时间段均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点击阅读原文,回顾《2023潮流运动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3月27日 下午 3:59
其他

文旅产业的增长逻辑,变了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继哈尔滨的开年爆火之后,近日“天水麻辣烫”接过短视频顶流宝座,推动甘肃天水成为又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美团数据显示,3月以来,甘肃天水地区麻辣烫堂食订单量较2月同期增长超140%。同期民宿预定也同比2023年增长近2倍。与此前的淄博烧烤一样,天水麻辣烫的突然走红,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抖音平台上,仅“天水麻辣烫”话题的播放量就超过了20.4亿次。而回溯历次“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诞生不难发现,以本地生活为背景的短视频内容,已经取代各地文旅局长的“变装秀”成为“网红城市”新的流量密码。联系到年初广电总局发布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短视频平台无疑被寄予推动文旅产业新发展的厚望。从文旅局长争相出道现身代言,到本地化内容的火爆出圈,文旅产业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文旅产业正在面临的一个新挑战。短视频+文旅,新产业CP出道在过去,各地文旅局的宣传方式以各类硬广为主。常见的形式包括央视天气预报里的背景植入和贴片广告,以及大型城市机场和火车站内部的展示类广告。但自从社交媒体进入视频化时代,媒介维度的升级让旅游目的地营销也上升到新的高度,而内容的影响力不断被放大,且更直接地体现在文旅融合的发展上。一个经典案例是,河南卫视近两年通过创新诠释传统文化打造的“奇妙游”系列节目屡次破圈,仅从内容层面就吸引了无数用户。人们惊叹于《端午奇妙游》系列里水下舞蹈《洛神水赋》的美妙绝伦,感动于《兰陵王入阵曲》的万里亲情,沉浸于《元宵奇妙游》的时空穿梭,震撼于《中国神话·女娲补天》壮阔、瑰丽的视听画面。*图片来源:《洛神水赋》视频截图值得注意的是,“奇妙游系列”内容虽然是在节日晚会上播出,但并未完全采用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而是融合剧情化的表演和丰富的沉浸式场景,实现了内容的独立性。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内容不再局限于“晚会”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内容也拥有了向短视频平台延伸获得持续关注的能力。在《端午奇妙游》播出后不久,就有大量抖音用户发布了包含晚会全片以及单个节目的剪辑内容,“河南春晚官方”抖音账号正式上线节目内容反而是在2个多月后。而短视频用户自发的二次创作,不仅为节目内容带来了大量曝光,还合力推高了“端午奇妙游”的话题热度。在抖音平台上,仅“端午奇妙游”话题就获得了超过3.3亿次播放,还产生了近百个衍生话题。而同样在短视频平台快速出圈的《唐宫夜宴》,其话题播放量更是达到9.7亿次。另据河南卫视的报道,截至去年9月,“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全网阅读量超820亿,海外平台总观看量超5000万。优质内容在短视频的助推下,无疑为文化传播找到了一套高效的“流量密码”,而“文化”也自此成为了河南文旅的一块招牌,这一传播范本不仅被外交部多次向海外推介,更为后续的商业变现提供了直接支撑。在“奇妙游系列”之外,河南文旅开始系统性地对文化资源进行利用与开发。通过《唐宫夜宴》的火爆将流量留存到河南文博院,打造“考古盲盒”等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挖“宝”上瘾,“妇好鸮尊”“云纹铜禁”化身冰箱贴、胸针、项链,甲骨文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此外,线上短视频的剧情化演绎也延伸到了线下,位于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戏剧主题公园,打造了河洛文化沉浸戏剧范本《风起洛阳》《寻迹洛神赋》。游客在线下体验时不仅仅是坐在台下看,而是可以参与其中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而体验带来的自发传播不仅可以留住游客更增加了线上流量。根据官方数据,《风起洛阳》《寻迹洛神赋》自2021年6月首演以来,省内外总观剧人次近300万,三分之一游客为观剧专程来河南。*图片来源:微博@寻迹洛神赋基于内容的文旅产业协同创新,不仅帮助河南在文化上“出圈”,更转化成了真金白银。河南省政府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省接待游客9.95亿人次,旅游收入9645.6亿元。接待旅游人次为2022年同期的228.2%,为2019年同期的110.6%;旅游收入为2022年同期的305.2%,为2019年同期的100.4%。通过一系列的视频化内容,河南文旅牢牢抓住了“文化”内核,将其与旅游项目进行了深度融合,这种吸睛又吸金的方式使得各地文旅也意识到“文旅融合”已经是下一阶段文旅发展的核心逻辑之一。影旅联动,城市走红河南文旅借助优质内容强化“文化”定位的做法,其实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就有不少通过视频化内容帮助旅游目的地成功出圈的例子,只是过往的案例对内容的要求更高。例如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将西班牙的高迪建筑,抽象派绘画,浪漫的地中海阳光、微风、美酒、诗歌,与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放糅合在一起;《午夜巴黎》串联起如诗如醉的午夜巴黎,雨中巴黎,凡尔赛、莫奈画睡莲的地方,以及众多说不尽道不完、给艺术家启发灵感的酒吧。伍迪·艾伦把爱情与城市美学融为一体,看完伍迪艾伦的电影,会让人很容易爱上一座城市。*图片来源:《午夜巴塞罗那》剧照近几年,国内影视剧的走红也给本土文旅市场带来了类似的新奇体验。《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将云南省一把推上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的“销冠”,《漫长的季节》使得东北成为人们心中的“意难忘”。《沉默的真相》加深了人们对重庆“赛博城市”的印象;《繁花》将上海的黄河路塑造成了“繁华”的代名词。可以说“视频化内容+文旅”的融合不仅因地制宜地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风韵,还通过故事想象力的加成强化了这种印象。而视频化内容与文旅融合形成具体产业的案例是“圣地巡礼”。“圣地巡礼”来源于二次元领域,简单来说,就是指是人们去探访那些,被融入到动画、漫画、电影等作品中的实际场景的行为。日本就因为吸引无数动漫爱好者前来“圣地巡礼”,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例如2016年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全球大火,其背景取景地日本岐阜市也吸引全球各地“圣地巡礼者”的探访,为当地带来了近253亿日元(约13.6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收入。对比“圣地巡礼”在日本的产业化发展,“圣地巡礼”虽然在国内还只是粉丝群体的个人行为,但小红书上就有不少网友在香港旅游时,打卡周星驰电影《国产凌凌漆》里的丽晶酒店,以及《宇宙探索编辑部》热映后,一些影迷专程到四川雅安打卡“肖全旺的家”。同时,基于中文互联网用户的庞大基数,“圣地巡礼”话题在国内的讨论度已经小有规模。抖音平台上,“圣地巡礼”话题的播放量已经达到2.8亿次。而此前电视剧《狂飙》爆火之后,抖音平台话题“打卡狂飙广东江门拍摄地”的播放量也达到了1.9亿次。结合当下的媒介环境,国内文旅能够从“圣地巡礼”中得到显而易见的启示是:热门IP带来的话题度和流量,足以促成线下消费行为的产生。借助短视频内容,传播和挖掘本地化特色景点,也不失为一种主动出击的发展策略。但是,即便依赖于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介可以使得本土文旅更容易“破圈”,要真正实现“圣地巡礼”的产业化,还需要面对内容制作层面的难题。除非有一种更高效的手段: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内容体量大、传播覆盖广。2023年至今,微短剧持续爆火。今年年初,抖音账号“耿跳跳”发布的《我在思明》系列剧集,将“打工人奇遇”与厦门本地的文旅元素相融合,10集短剧播放量超过1192万,平均每集点赞量超过1.6万。在评论区,更是有不少观众被剧中场景安利,表示要到厦门旅游。时至今日,短剧内容的火爆一定程度反映出,人们视频内容的包容度在提高,相应的内容制作门槛在下降。换句话说,国内文旅产业实现“圣地巡礼”的本土化,或许真的找到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短剧能撬动文旅新增长吗?短剧之所以能在2023年成为新的内容风口,本质上是因为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同时发挥了制作环节和传播层面的优势。这对于试图借内容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的文旅产业而言,也是一件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利器。在内容层面,短剧的戏剧结构通常先抛悬念,剧情发展强冲突与反转,情绪带动性强,能够起到快速吸引注意力的作用。而相对完整的故事性和戏剧化表现,又能够适当地表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并且兼具趣味性。因此,“短剧化内容”在社交网络上传播时,往往能够迅速吸睛且形成广泛传播。比如三星堆考古挖掘直播时,官方还通过短片让文物说方言、制作表情包,使用网络用语“拆盲盒”“上新”等网络热词代替“文物出土”,以适应网络语境与观众实现有效互动,让沉睡千年的三星堆成为“顶流”。这种模式既可以规避常规短视频同质化强、无法叙事的不足之处;较常规影视作品而言,制作周期更短、成本更低,具有快速放大旅游目的地IP价值,丰富文旅IP内容的潜质。短剧化内容在传播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去年短剧领域出圈之作《逃出大英博物馆》利用文物题材串联起历史性、背景性、故事性等内容植入于视频中,不仅为传统文化创作提供了新的创意土壤,加强了与观众完成情感上的联结。更由于其短平快的形式,在各大平台快速上新,频繁制造热点获得算法推荐的流量助力,最大化地触达和影响用户。*图片来源:《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对于资源不足的城市来说,短剧化内容也是用更低的成本打造和放大城市特色的传播形式。相比常规的影视作品,短剧的制作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进入门槛更低,比起短视频,它的故事承载力和创作空间又更加广阔,更能满足有深度、有质量、有内容的文旅传播需要。此外,5G、AI、AR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从技术供给的角度为文旅体验内容化、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撑,在通过线上内容向线下消费转化的同时,利用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提升文旅体验,抓住线上内容流量带来的“泼天富贵”。比如河南文旅推出的大型虚拟现实剧场《寻迹洛神赋》就以情景化创意、沉浸式体验、高科技多维度呈现等,玩家通过VR穿戴设备,扮演剧中角色,乘坐马车飞驰在“神都”郊外,通过手柄发射“弩箭”一路与敌人激烈交战;乘坐扶摇直上的巨型飞鸢,在万里高空与敌人展开较量,在技术的加持下,让文化旅游可体验、可沉浸。*图片来源:微博@寻迹洛神赋至此可以看到,“短剧+文旅”实际上是为地方旅游产业接入了内容生产环节,将过去依赖线下客流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先争夺线上流量,再转化为线下客流”的经营方式。也因此更加考验地方文旅对于内容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媒介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短剧行业而言,通过内容层面向精品化发展摆脱低成本、小制作带来的负面印象,无疑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但作为一种在当前媒介环境下具有巨大传播价值的内容载体,从横向跨界中找到新的价值土壤也不失为一种颇具前景的发展方向。-
3月25日 下午 6:02
其他

为了洗剪吹自由,年轻人把自己逼成“Tony”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因为“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习俗,最近几天,理发店迎来了开年后的首个消费小高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理发突然变成了一种复杂的消费。以前5块、10块就能剪头发,现在简单的一套洗剪吹,被分成了单独的3个项目。光是剪发就能分成普剪、精剪、设计师套餐、总监套餐、店长套餐等不同等级,甚至修个刘海都要30块钱,更不用提动辄上千的烫染。面对被动升级的理发价格,偏爱性价比的年轻人把注意力转向了路边不起眼的老式理发店。这里没有宽敞舒适的等候区,没有过于复杂的烫发、染发套餐,也不会有人推销会员卡,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剪刀和吹风机。也正是因为便宜,路边理发店的服务水平偶尔也不能完全保证让年轻人满意。于是,一部分不想被理发店拿捏的年轻人,又决定自己购买理发、烫染工具,带着“看过就是学过”的自信,跟着网上的教程当上了自己的理发师。在寻找理发平替这件事情上,年轻人越来越认真了。理发套路反向催红老式理发店相较于过去,现在的理发店无论在数量、装修水平还是价格上,都做到了全面升级。即使在其他一线城市,也很难找到客单价30元以下的门店,就连非市中心地段的理发店,也大多在这个价格之上。根据新京报的一项调查,随机抓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近千家理发店,从中随便一家店做头发最便宜的是21元,最贵超过千元,各个城市理发店消费的平均价格在200-600元不等。惊蛰研究所也在美团随机打开了一家上海的理发店后发现,仅是简单的洗剪吹套餐就有4种,价格也是成倍翻,最低的裁剪造型要60元,最高级别的价格达到253元,烫染套餐最低289元,最高的是VIP专项套餐,价格接近5000元。而在另一家店,不含洗吹的剪刘海套餐都要33元。*受访者供图对于理发店的高收费,不少年轻人都曾花过“冤枉钱”。在上海工作的小鹤向惊蛰研究所分享了自己在理发店踩坑的经历。“前段时间和同事一起去烫头发,因为我们会员卡里有1000元,在介绍烫发套餐的时候我们算了一下,两个人加一起不到500元,等到结账的时候店员跟我们说刘海和头发是分开算,一共要1400元,最后跟我们说要么充2000元将卡升级,要么用这张卡组合消费,再补400元给他们,卡就直接回收作废了。”无独有偶,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相关话题下,也有不少年轻人分享了自己“被套路消费”的血泪史。另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更常见的是消费者投诉套路办卡、拒不退款以及虚假折扣诱导续费的问题。例如商家宣传充值3000元打6折,但当卡里余额剩500元时,店员会要求再充值3000元才能继续享受折后的理发价格。根据网友们的总结:那些看上去比较高档的理发店,通常都会向顾客积极推荐办卡优惠,一般会借口顾客的发质毛躁需要长期护理,即便被拒绝之后还会坚持几轮安利轰炸,耳根子软的人很容易消费几千元办一张VIP卡。而在成为会员之后,下次消费时,店员还有可能会进一步推销让顾客继续充值升级会员,但说不准这家店会不会那一天突然就关门跑路。在理发价格越来越高,套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不想成为冤大头的年轻人将目光转向了更有性价比的街边老式理发店。面对年轻消费者的回流,这类理发店也凭借价格亲民和以量取胜从而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受访者供图小鹤说:“我现在只去固定的路边理发店做头发,十多平米的样子,听老板说月房租差不多4000元,一个月下来可以做到不亏钱。店里只有两个位置,很多时候都是老年人来这里剪头发,价格也不贵,简单的洗剪吹大概20元,染发是160元,烫发200元左右,老板也不会让你办卡。这种氛围对不会拒绝的人来说真的很友好。”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的心理是:头发经不起折腾了,小理发店随便剪剪就好。但正所谓“贵的理发师让你肉疼,便宜的理发师让你心疼”,在路边小店做完头发之后,很有可能收获一个水平不高的盲盒发型。“这种小店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烫染,再复杂一些会有可能把头发烫坏掉,这也是我的经历。”小鹤吐槽道。理发需求不减,门店能否平替?街边的老式理发店可以做到收支平衡,为什么其他理发店收费这么高?高消费的背后,理发店又真的赚钱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背后,其实是经营方式的差异。通常来说,老式理发店的店面不大,人员配置比较简单,人工支出更低,因此大部分老旧理发店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相比之下,高档理发店通常位于商业中心或者租金较贵的地段,不仅店面装修豪华、设备齐全,团队也更专业,他们的经营模式更加灵活和多元化,涉及美发、护理、SPA等多方面服务,因此,工资、产品和房租都占据不小的成本。根据新京报的数据,在一家美发企业的成本构成中,租金和美发师工资的成本占比分别为36%和30%。当水电房租和人力成本越来越贵,最简单的解决方案还是多收钱,并且是通过服务差异化,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选择价格更高的服务。例如常见的理发套餐,往往会有助理、首席、总监到店长的不同价格,但服务的好坏究竟是技术实力的差距还是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恐怕很难说清楚。而人力资源的超额配置,本身又给理发店带来了更多的人力成本。*受访者供图在温州工作的理发师小孟向惊蛰研究所介绍道:“我们这边是综合店(美发美容一体),成本方面房租是大头,一年的房租差不多要40万,除此之外最大的支出是理发师的工资,理发师也分首席、总监、督导,店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大概30人左右,包括理发师、美容师、助理、收银、接待等,一个月光发工资就得20几万,如果当月成功推销会员卡的话,还会算上20%-30%的提成,不同级别理发师的基础工资和提成也有区别。”同一家店,同样的理发需求,可能换一个理发师来服务就是不同的收费标准。例如首席洗剪吹定价100元,那么总监洗剪吹可能需要150元,督导负责的话可能要250元。甚至还有网友表示,一段时间没来剪头发,平时固用的理发师却涨价了,一了解才知道是咖位变高了。因此理发师们的资质升级,可以说是理发界的涨价原因之一了。培训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培训的话我们会店内组织自主学习(比如去上海、北京一些名气比较好的学习机构),这一类培训会便宜一些,正常的学费在2500左右。涉及的范围也很广,除了一些基本的商业裁剪、烫染发设计等实战篇,也会学习一些思维逻辑,例如如何了解顾客需求,如何掌握高复购底层逻辑等。除了公司组织的培训,如果想要晋升快一些,也需要自费报名培训班。”小孟对此透露道。惊蛰研究所在美团、小红书等平台观察到,个人自费报名的理发培训班一般收费会更贵一些,少则四五千,多则上万。小孟也向惊蛰研究所分享他曾自费报过8000元的课,加起来差不多40个课时,课程包括职业素养、理发技能、设计理念、审美培训、经营流程等方面。小孟表示:“一个理发师不参加培训,晋升就会很慢,可能几年不会有什么变化,这就像玩游戏一样,非氪即肝,但其实只要技术过硬,培训时期花的钱后续都会通过顾客身上回本。”在惊蛰研究所问到店内产品的成本是否占比很大时,小孟透露道:“价值几百的烫染工具和淘宝上几十元的区别不是特别大,染完后顺滑度和效果主要还是看理发师技术。”自己烫染发,有手就会?高档理发店的价格“剪不起”,老式理发店的水平“不稳定”,一些执行力强的年轻人转而自己动手,从网上购买染发剂、烫发卷杠、剪发套具,自行设计发型。不过就像动手能力有高低一样,在自己理发这件事情上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对于男生来说,电推子是最便捷省钱的理发工具,淘宝上的价格多在100元上下,假如一个男生一个月要理两次发,按照一线城市一次50元的价格,一年下来理发也要花费1000元以上。对比之下,大部分女生如果要自己动手剪发、烫染发,需要的工具会复杂一些,以剪发为例,要想不翻车就不能随便买一把剪刀,需要一把平剪,一把牙剪,一把细齿梳,虽然工具变得专业了,但操作起来并不难,稍微练习几次就能把刘海和发尾修得很好,也不用担心剪坏,一年下来可以省好几百块钱。如果是染发,就需要再多准备几样工具。但如今的染发剂产品已经相当便捷了,市面上销量比较好的泡泡染发剂,操作起来就像是洗头发一样。“自己染发也不是很复杂,把染发剂的泡沫涂抹在发尾和发中就行,不过也有不熟练的人会翻车,比如发根的染色没有留时间差,导致头顶颜色过曝,或是染色不均匀等问题。其中容错率最低的部分在于视觉盲区的后脑勺,染发效果如何全凭自己的操作水平。”95后设计师小容这样说道。为了保证每一根发丝都能上色,小容通常会准备好几块镜子,甚至专门有一个手机在身后视频,以此确保后脑勺的头发能均匀上色。“如果有另一个人帮你染是最省事的,全程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头发颜色可以保持一两个月,只要不是特别浅的颜色,随时都能进行下一次染发。两盒染发剂不到200块,对比理发店来说相当实惠。”小容表示道。如果说剪发和染发是入门,那烫发可以说是进阶操作,更难独立完成。并且烫发的工具也更复杂,除了披肩、皮筋、手套和梳子这一类基础工具,还会用到不同类型的卷发杠、烫发药水、定位器和烫发纸等用品。小容也分享了自己的烫发心得:“首先烫头发之前要明确自己的发质和想要的发型,而且一定要单独买药水。在烫发时,如果是一个人烫发,要选择一个方便的角度,开始上卷时要梳直拉直,每卷一下就要把后面梳直通顺再卷。”由此可见,自己烫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年轻人纷纷跃跃欲试。如同“求助”街边老式理发店所面临的未知风险,年轻人另辟蹊径尝试DIY发型虽然是一种省钱方法,但是在尝新的过程中,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时候:剪发失败最后还要找Tony老师修剪;染色不均到理发店重新处理;烫发时间把控不及时导致发质受损……然而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年轻人依然选择拥抱性价比消费的行为,既表现出他们对理性消费观念的践行,也反映出理发行业正在与当下的新一代消费者脱节。那些走进街边老式理发店的年轻人,或许本不是为了低成本理发,只是在遭遇了太多的消费套路之后,猛然觉醒试图捍卫自己的理发自由。至于Tony们,恐怕也是时候考虑“改头换面”了。*文中小鹤、小孟、小容均为化名-
3月15日 下午 9:22
其他

大模型2024:先把价格打下去

作者|昭觉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AI新星OpenAI最近有点头疼,不仅公司和CEO被马斯克起诉,其拳头产品GPT-4在性能和价格上均面临竞争对手的冲击。近期,成立不到一年的法国人工智能创企Mistral
3月11日 下午 6:18
其他

快递新规让快递“变慢了”吗?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谁能想到,消费者的一项合理要求,竟然会成为压垮快递员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快递新规正式实施的过去一周,行业内部暗流涌动。有快递员因为送件量锐减导致收入减少,在新规实施两天后就离职加入“外卖大军”。然而更多的快递员仍然选择把快递放到快递柜或者驿站。家住北京大兴区的刘先生对惊蛰研究所表示,快递新规实施后,并没有感受到快递服务体验有什么实质变化:“以前快递员就是直接把快递放家门口,也不会打电话,这两天也还跟之前一样。”只是有一点刘先生有些想不通,为什么新规实施后,收件人和快递员反而站在了对立面?新规落地,快递员成了“大冤种”?根据最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今年3月1日起,快递企业有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抛扔快件、踩踏快件三类情形之一的,将面临3万元以下的罚款。具体到罚款金额的处罚措施,正是埋在快递行业内部的一根导火索。为了加强快递行业管理和规范,我国分别在2008年和2013年公布过两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特别是2013年版中,增加了对“经营主体”的要求内容,并首次增加了“收件人权利内容”,要求快件投递需要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签字确认。但现实是,为了满足市场的运力需求,并且因为一部分用户在工作日等常规时间无法及时收件的普遍现象,快递驿站和快递柜承接了终端交付的作用,由此形成了监管政策和市场“对策”之间的真空地带。因此,在前两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第三版《办法》从最初模糊的“市场管理”态度,转变成强调“用户权利”的具体措施。而在新规要求下,快递要不要送上门成了引发用户、快递员、快递公司三者矛盾的关键问题。快递新规实施当天,家住烟台芝罘区的王女士向惊蛰研究所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今天接了4个快递的电话,光上午就接了仨。问送家里还是放驿站,我正好没在家,就说放驿站就成。以前都是直接放驿站,然后给个取货码短信的。”实际上也有不少用户表示,一般快件没必要送上门,因为工作时间不固定,放在驿站取件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大件、贵重物品还是建议送上门。在由新华网发起的网络投票“你选快递柜还是送上门”中,就有34%的用户选择了“快递小哥提前联系确认”。对于用户希望在配送前沟通是否上门配送的诉求,快递企业也纷纷做出回应,包括京东、申通、圆通、菜鸟、顺丰以及德邦在内的一众快递公司,均表示会按照用户需求进行配送。对于一直采取送货上门或者提前与用户沟通配送需求的公司来说,受到的实际影响并不大。而另外一部分存在配送违规问题公司的回应,则是将压力给到了快递员。“非标操作”痼疾难改?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因为投递压力大选择离职的大多数是实行“非标准化”投递方式的快递公司员工。即没有按照《办法》要求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投递快件(邮件),应当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方式进行投递。而非标准化投递方式成为“主流”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和快递员之间的诸多问题。2018年有媒体报道,知乎用户“阿潘馆长”发文称,自己的快递找不到了,打电话给快递员后却得到了“我不知道”的答复。而他的一位女性朋友因“未收到通知,就把快件放入快递柜”而投诉了快递员,却被快递员三番五次上门骚扰、威胁恐吓。2021年,媒体报道称,济南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反映,自己已经被某快递公司的“虚假签收”放了好几回“鸽子”了,物流信息明明显示已经签收,但快递就迟迟送到不了自己手中。多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也是因此,《办法》才对快递行业这种“非标”方式进行了明确限制。众多快递企业在回应中,均表明自己过往的服务是有标准的,但《办法》又“暗示”了非标投递方式有问题。那么,真的是快递员的问题嘛?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是快递员数量问题。随着电商行业发展,快递柜和驿站布点也更加密集,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菜鸟驿站的数量超过17万个,顺丰的城市驿站、乡村共配店加起来超过17.9万个,中通的兔喜超市和圆通的末端门店均超过8万个,而韵达的末端门店也有近8万个。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快递员数量的减少。驿站数量增加后,基于运营成本考虑,快递公司在单位区域不会设置太多快递员,所以可能原本10个快递员去沟通用户并配送的活,只用1个人把快递都放驿站,然后发个短信就可以搞定了。但按照新规的要求,等同于让现在仅剩的1个人去做原来10个人的活,那这个压力必然无法承受的。以韵达为例,根据其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到2020年末,其全网快递员数量约19.6万人。到2021年末,韵达全网快递员数量下降至约18.10万人。而到2022年末,其全网快递员数量约17.87万人。其次是“包干制”问题。一些快递公司为了“增加员工收入”,会实行“片区包干制”,即将网点负责区域划片,以“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方式,让快递员依照自己的能力去认领。有的快递员为了“多赚点”,就会独揽下一两个甚至两三个片区。新规未实施前,这确实是可行的办法,不仅劳动强度不大,一天几百票算下来收入还不低。但新规实施后,这种“包干制”反而成了快递员沉重的负担——不送、迟送就意味着投诉和罚款,但是送又送不完,转给别人更不现实——所有快递员都面临送不完的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直接离职。新一轮行业洗牌,路在何方?行业新规之下,似乎没有赢家。用户担心快递员离职,自己的快递“快”不起来了,另外快递费会不会涨价,也令人担忧;快递员抱怨的则是话费的增加,以及时间成本增加后影响派件效率进而影响到收入,当然更重要的是被投诉后的罚款问题;至于企业,快递新规意味着各地网点都要追加人手,以降低投诉率、提高服务效率,但这也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增加。所以,该由谁来破局呢?首先,快递新规保障的是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本身并没有问题。而且,将快递放入驿站或快递柜是一种“降本增效”的办法,但如果不提前与用户沟通就这样操作,则是“违规”、“侵犯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企业还是快递员,都应该正确认识到。其次,快递员与用户也不是对立的双方。从过去一周网友和市民对快递新规的反馈来看,大多数用户还是能够理解快递员的辛苦和不易的。即使快递员依然是“不吭一声”放到了驿站,大多数用户可能也没有要投诉的打算,甚至有网友想出来“解决办法”避免为难快递员。同时,很多快递员知道“电联”会占用更多的时间的情况下,也选择严格按照快递新规要求执行,表现了对用户和行业规范的尊重。所以,解决市场矛盾的“破冰之矛”其实掌握在快递企业手里。相比于用户和快递员这样的“个人”,企业不能“懒”,要更快地站出来。毕竟,企业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及技术创新优势,通过采取更积极的措施,能更快解决当前困局。此外,对于此次快递新规中引发多方关注的快递服务条款,快递企业也不是现在才知晓。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指出,“早在2018年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就有相关规定;从《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公开征求意见到如今正式施行,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给了快递公司充足的时间来准备。”但结果并不如人意。赵小敏还表示,快递企业应该坚决兜底、承担责任,可以考虑增加智能电联等技术来提高效率,而不应该让快递员和营业网点来承担这部分派送成本。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其实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下单环节通过前置沟通,确认用户需求。例如消费者在选择京东自营商品时,如果收货地址附近有驿站或者智能柜,那么在订单填写页面,就会出现一个“无接触配送”的选项,进而显示相应的站点,供消费者选择,是送货上门还是放到站点。这样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给一些不愿透露住址的消费者更多选择,也让上班族少了可能丢件的烦恼。但是,这就需要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在合作中敲定好具体条款,并在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此外,目前已有快递企业通过智能电话客服、短信、企业微信等方式,提前与消费者沟通投递方式,从而减轻快递员环节的压力。不过,由此产生的成本也极有可能以其他的形式,转移到快递员和用户身上,至于人们是否愿意为更好的快递体验买单,还需要长期验证。根据国家邮政局2月22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超过90件,累计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2074亿元。快递行业业务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坦白来说,过去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时代红利,也因为“低价走量”的竞争法则奠定了早期的市场格局。但随着行业发展由量变进入到质变的阶段,快递企业自身也需要重新认识市场,认清自己的定位。中信建投证券交运及煤炭首席分析师韩军认为,《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内容调整较大的部分包括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信息披露与安全、终端投递等方面,尤其是对市场关心的“价格战、加盟网络稳定性、刷单、最后一公里投递”等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政策制度规定。面对快递新规和万亿市场规模,快递企业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整个快递行业也将因此迎来新一轮洗牌与重组。那些能够迅速适应新规、及时调整战略、提高服务质量的企业,将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反之,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也将促使整个快递行业向着更加规范、高效、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但如今,快递公司们得加快动作了。-
3月7日 下午 5:38
其他

网上“发疯”的年轻人,在线下疗愈自己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从来没有哪届网民会像今天这样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从“网友的乳腺也是乳腺”到“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网络热梗不仅是年轻一代集体情感的表达,更反映出年轻人面临的个体和社会困境。在物质层面上,年轻人受到社会流动性下降、人口负增长以及疫情带来的经济波动等影响,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而在精神层面上,作为自我意识萌发深远的一代,年轻人逐渐脱离家庭以独立的个体身份闯入时代洪流,面临更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同时,不断变化的社会思潮,也使得年轻人体会到与主流文化在价值体系上的错位与落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衡,年轻人们除了在互联网的公共场域里以方式表达情绪,也逐渐尝试将自己与更具体的事情链接,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情绪表达尝试自我疗愈。于是,以减压消费、慰藉消费、惊喜消费、孤独经济等为表现的“疗愈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从各类解压、治愈视频,到线上虚拟产品、新兴的tufting、阳台种菜,再到聊以慰藉的comfort
3月5日 下午 9:46
其他

“AI+手机”等于AI手机吗?

作者|小满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AI离我们的生活到底还有多远?答案是,很近了。最近,#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为妻子庆生#登上热搜——在22岁的女儿因病去世后,包小柏重新上学攻读博士班钻研AI技术,最终通过3D及AI重塑“数位女儿”,在他公布的一段视频中,AI女儿向他与妻子说话,还唱生日歌祝福妈妈。与此同时,经过了2023年ChatGPT和2024年Sora对“AI改变人类未来”的铺垫后,当下中国的手机厂商正带着一大批“AI手机”扑面而来。然而,面对AI加码的智能手机,消费者们却有了疑虑:它们到底是真AI手机,还是又一波考核“人类智能”的新题目?为什么是AI手机?新年伊始,魅族便宣布将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All
3月1日 下午 7:10
其他

义工旅行:省钱,但不一定自由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过去一年,“特种兵旅游”火爆全网。但在云南大理、福州平潭、海南万宁的民宿或青旅里,还有一群人,选择了与之截然相反的旅行方式,那就是“义工旅行”。不同于以最短时间打卡最多的景点为核心的“特种兵旅行”,“义工旅行”是以打工换宿的方式,在当地居住15天到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深度游玩,以尽情感受当地的风光、深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热衷于在旅途上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早在十多年前,“背包走天下,食宿靠青旅”就曾是最流行的旅行方式之一。年轻人们以背包客的形式,花最少的钱寻求最大的精神收获,诸如《背包十年》《孤独星球》等与“背包客”相关的书籍刊物,也一度是各大书店热门畅销榜上的“顶流”。而在今天,这种“打工换食宿,低价游全国”的旅行方式还香吗?义工旅行:更适合“穷游宝宝”的旅行方式近期,全国各地的高校陆续结束假期正式开学,而根据各高校公布的信息,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许多大学生们都度过了一个长达35到45天的寒假。这其中,除了有一部分安心在家过年外,还有不少手握长假又有出行计划的大学生们纷纷通过微博、小红书、豆瓣、微信公众号收集义工招募的信息,完成了一次既能包吃包住,还有恰当的休息时间以便出门游玩的义工旅行体验。所谓义工旅行,就是“义工”和“旅行”的结合,是一种将旅行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的活动。在义工旅行的过程中,参与者通常会在旅行目的地进行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为当地社区或环境提供帮助。像是到柬埔寨教习孩童、到南非保护鲸鱼、在斯里兰卡救助海龟等,都是由NGO组织策划的含有公益和旅行双重属性的国际义工旅行项目。这类项目更像是定制型的付费旅游项目。而最近国内流行的义工旅行则更适合“穷游特质”的宝宝,主要是通过为民宿、客栈或者青旅提供一定的工作或服务来换取食宿等。这样的方式与其说是义工旅行,“打工换宿”的说法可能更为贴切。在小红书平台上,“义工旅行”话题约有1.2亿的浏览量。在这个话题下,有来自海南万宁、云南大理、北海涠洲岛、新疆禾木等全国各地青旅、客栈发布的招募贴。惊蛰研究所观察到,青旅和客栈招募的义工岗位工作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做一休一,有的做三休一,也有做六休一。并且义工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范围也很广,有例如前台接待、后厨做饭、保洁卫生、照顾宠物之类的基础工作,也有负责拍摄、剪辑、宣传文案类的技能型工作。在香格里拉打工换宿的小头,曾在新疆、云南多地做过五次民宿义工和民宿管家,她告诉惊蛰研究所,在民宿做义工的回报就是换宿,是没有工资的。据小头介绍,民宿义工的主要工作是帮忙接待客人,“如果民宿有咖啡厅的话,还需要帮忙做一下饮品、洗洗杯子,还有就是几个义工轮着做饭,平均一天工作六个小时,工作强度不算太大。”*受访人供图已经大学毕业的小头因为暂时没有找工作的想法,所以决定出来体验义工旅行,想要弥补一下大学期间被封校没能旅游的遗憾。在她看来,义工旅行的方式能降低旅行的成本,“民宿是包吃包住的,在这方面会节省很多成本,而且有些民宿还会报销来回路费,也会带着义工出去玩或者报销景点门票等。”即将迎来毕业季的小G也选择在2023年12月末来到新疆禾木义工旅行。他告诉惊蛰研究所,因为想要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一下义工的生活,所以想来禾木待一个月左右,“如果待一个月的话,以劳动换食宿就可以省下一些钱。”显然,在选择义工旅行的年轻人心目中,这种旅行方式能够同时满足“穷游”群体对低预算和深度体验的需求。为青年人提供志愿招募信息的义工旅行平台创始人“袋鼠”,曾在公众号文章中这样写到,“义工旅行其实就是穷游的方式,不用过度去神化它,觉得它什么都好,只是能在这个义工旅行的过程中能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和伙伴,它肯定是比不上花钱旅行的自由。”出发目的很纯粹,招募市场却变了味义工旅行和打工换宿的方式不仅吸引了不少拥有寒暑假的在校学生,以及选择在小城市旅居的自由职业者和数字游民,也成为了一些辞职后的职场人士和选择“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体验生活、探索世界的首选。已经大学毕业一段时间的Coco目前正在尝试以义工旅行的方式,一边旅行一边探寻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方法。去年夏天,她在大理第一次尝试义工旅行的方式,“感觉自己在人情世故、阅历、情商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自己成长得很快。不过后面激情不如当初了,感觉有点平淡,甚至有一点厌烦这种生活了,后面就按照原定计划离开了大理,来到了海南”。Coco选择海南的理由很简单,“感觉海南冬天的气候很好,想要尝试冲浪,而且简单地了解过,这边的数字游民也挺多的,目前算是在一种正在探寻生活方式的状态中。”*受访人供图然而在海南万宁联系了多家民宿之后,Coco对当地的民宿招募市场感觉到有些失望。她发现很多冲浪店需要的几乎都是摄影义工和线上运营,她不理解为什么这种刚需类的岗位会成为对义工的要求,另外她也觉得对义工要求弹性上下班的要求不合理,感觉“义工干成了全职”。Coco向惊蛰研究所介绍道,她在挑选民宿时,工作时长是第一标准,“剥削的,找免费劳动力还喜欢PUA的免谈;义工旅行、数字游民这些概念本来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但是到国内,一些东西就变味了”。在Coco看来,如果是想要追求锻炼,可以做假期工作、兼职做实习,或者自己创业、摆地摊,做什么都行,“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明知是剥削,还白给人家当免费劳动力”。根据惊蛰研究所的观察,适逢海南旅游旺季时,万宁日月湾附近的冲浪俱乐部、民宿青旅的招工需求明显增多。但也有不少帖子吐槽在日月湾义工旅行“卫生问题堪忧”“物价堪比上海”“娱乐活动有限”等。除此之外,在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上,一些民宿在招募义工时,也对义工的工作时长、工作职责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做六休一”“前台值班需要从早到晚”“眼里有活,弹性工作”之类。不少网友在这类招募贴下留言吐槽,“那我为什么不去找个班上,上班还有工资拿”。而在一些义工招募避雷贴中,工作时长和工作内容也是引发用户方案的重灾区。辞职成为旅游博主的格格,曾在大学期间为了拍摄有关义工旅行为主题的毕业设计作品,从2022年6月开始,在贵州侗寨、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地做了8个月的义工。在她看来,义工旅行是一种深度旅游,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可以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然而格格也指出,随着想要尝试义工旅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市场上的义工岗位也逐渐变得供不应求。在一些招募贴的评论区,常年可以看到大量年轻用户询问具体工作信息,而一则招募贴下二三十个人“竞聘”一个义工岗位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这导致在供给严重不平衡的市场背景下,招募方对义工的要求一再提高,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方面变相压榨劳动力,义工旅行也因此逐渐变了味。谈到义工招募市场的乱象,格格表示,“现在这个环境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好的商家,但是年轻人们也要勇于反抗,觉得不舒服就马上找下家。其实商家也只是提供了免费的吃住,并没有工资,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只要感觉超出了自己的义务范围就说出来,如果有的商量最好,谈到不一起就撤”。义工旅行还有诗意吗?惊蛰研究所在小红书平台上看到,有一家位于海南日月湾的冲浪民宿在义工招募贴中写到,“工作时长11小时,做一休一,住宿条件是四人间上下铺,提供中餐晚餐、酒水饮品折扣、冲浪体验课等”,并且强调招募的义工需要“勤快,没有公主病,性格开朗”。对此,有用户在评论区质疑道,“11小时的义工,别去当免费劳动力”。对于这些质疑,这家民宿的95后店长回应惊蛰研究所称,“很多人质疑我们的义工贴子,但其实这个内容很久没有重新编辑了。我们是做一休一,9个小时,基本就是在店里玩一天。相对而言,我们店的义工氛围是很好的,每个月基本要招4个义工,最近都已经招满了。”这位店长告诉惊蛰研究所,“义工旅行是游客和商家互惠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游客付出时间和劳动成本,我出食宿也需要成本。很多人觉得9小时的工作时长要求太高,但我们是做一休一。工作再忙,实际的工作时间也只会在3小时左右,其他时间就是在店里自我学习或者玩桌游、打麻将、看电影等”。*受访人供图另一位大理才村码头客栈的负责人也向惊蛰研究所表示,“义工旅行是双方共赢、双方自愿选择的合作方式,没有谁强求谁的。”关于备受吐槽的工作时长问题,惊蛰研究所经过调研和对比发现,国内外市场存在一定差别。在打工换宿和义工旅行模式更为成熟的海外市场,游客可以通过Workway、HelpX等付费网站申请相应的志愿者项目,而每周的工作时间通常在25到30个小时以内。而在国内,按照常见的做六休一、每天工作6小时计算,一周的工作时长达到了36个小时。对于国内义工招募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袋鼠”表示:“工作时长完全由商家决定,平台和游客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但是做六休一并非没有时间去体验当地的生活、达到旅行的目的。*受访人供图“像我最开始做义工的时候,也是做6休一,每天工作6小时,但很多时候我上午做完工作,下午4点就出去玩了。每周也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出去玩。现在有很多小伙伴觉得做5休2也很离谱,这些就是要看个人选择”。显然,作为一种特别的旅行方式,义工旅行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而其中的成本和价值更需要年轻一代游去权衡。曾经对话过许多义工旅行者、民宿老板的格格告诉惊蛰研究所,“义工旅行有很多好处,比如轻松打破信息壁垒,可以从老板和邻居等一些当地人的口中知道真正好吃、好玩的地方,这些信息源比攻略更靠谱,又或是可以结交很多朋友,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很多情绪价值、体验了自由。”在路上,格格不光遇到了旅行者,也看到了很多把旅居当成生活方式的人。“像大理那边有很多咖啡师、调酒师、摄影师,过着‘工作,不上班’的生活。”在格格的描述中,他们在一个原本陌生的地方长久地生活和工作,也得以用更长的时间持续感受本地的生活方式,得到比短暂的停留更丰富、更深刻的旅行体验。*受访人供图十几年前,背着背囊在五湖四海间流浪旅行曾是年轻人心中最时尚的旅行方式。十几年后,义工旅行和打工换宿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成为了不少人的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旅居者、00后毕业生通过旅行的方式,体验新的生活,放慢人生的节奏。只是对于太多想要“说走就走”的人来说,义工旅行的发展没能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游客们也没有做好为“低成本、深度体验”付出代价的准备。又或者“诗和远方”与“眼前的苟且”从来就没分开过,只是人们的关注点不同,也因此获得了不一样的旅行体验。*文中小头、小G、格格、袋鼠均为化名-
2月28日 下午 10:39
其他

再战社交,支付宝为何挖小红书、抖音墙角?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年初支付宝启动“兴趣社区”灰度测试,引发了人们对于“支付宝再战社交”的关注。而近日,“支付宝招聘大量抖音小红书员工”的话题,则让支付宝重拾社交梦的具体动向变得愈加清晰起来。根据媒体报道,支付宝自2023年起陆陆续续从抖音、小红书挖了很多运营岗、广告岗的员工。由此可以判断,支付宝正在为“兴趣社区”的内容布局做储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支付宝的“兴趣社区”并非真的是要突出社交属性,而是通过强化内容生态,达到提升日活、提高用户时长的目的。按照支付宝一直以来“支付工具”的产品定位和强金融属性的市场印象,“借内容拉升用户数据”的分析不无道理。但是在当下的互联网社交环境下,支付宝重拾社交梦也不是没有机会。流量见顶,顶流也发愁作为中国市场最大的两家支付平台之一,支付宝近20年的发展几乎没有为用户数据发过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5亿人,而这一年11月,支付宝手机支付用户超过1个亿,截至当年12月31日,支付宝的实名认证用户就已超过3亿。换句话说,10年前每5个有手机的人中,就至少有3个人是支付宝用户。而同一时期,小红书刚刚在上海成立还不足半年,距离抖音成立也还有3年时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支付宝的用户规模也水涨船高,到2019年1月,支付宝即宣布全球用户超过10亿。而截至2023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也不过10.79亿人。无论是从用户规模还是覆盖率来看,支付宝都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应用,支付宝的增长天花板就是整体市场发展的上限。但表面数据的“安好”,并不能掩盖昔日顶流的焦虑。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7天日均流量超过5000万的App中,微博、小红书、今日头条、抖音的用户使用时长依次为48.8分钟、69.2分钟、77分钟、102.7分钟,而支付宝App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只有7.8分钟。坐拥10亿规模用户却“留不住”用户的事实,体现的不只是用户对支付宝“用完即走”的使用习惯,也反映出在支付宝长期以功能性主导开发的产品策略,与市场增长方向的偏离。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工具,能同时服务用户和商家,很好地解决了生活缴费以及线上线下购物场景的支付需求。到后来,余额宝功能的上线,也用金融服务满足了用户需求,实现了用户规模和现金流的双向增长。但当用户没有明确需求的时候,支付宝如何体现自身的用户价值?针对这个问题,支付宝选择增加社交功能来延伸使用场景。于是在支付、理财等场景之外,支付宝新增了红包、集五福等能够在春节重要营销节点形成流量效应的功能和活动。同时结合公益主题,支付宝又上线了蚂蚁森林、蚂蚁庄园、芭芭农场、蚂蚁新村、神奇海洋。丰富的功能和活动的确能够为提高用户时长产生积极作用,但不能解决用户停留的根本问题。《2023支付宝年度发现小报告》数据显示,近20%的年轻用户早中晚不间断“偷”好友能量,近1500万用户与朋友承担起了小鸡的“共同抚养权”。1500万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但对比10亿用户也只是杯水车薪。产品功能和活动固然可以无限叠加,今天“偷”能量,明天“送”饲料,但即便用户一天“偷”三次能量,也只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进行的短暂停留。这些社交功能,也如同支付工具一样被用户“用完即弃”,并未产生真正的社交价值,沉淀为用户资产。实际上,从支付宝不断迭代出的各种产品功能和金融属性可以看到,其对自身的定位从来不只是支付工具,而是数字生活服务平台。但聚焦服务的产品思路,让支付宝更擅于解决具体需求,当用户没有明确需求时,支付宝就变得茫然无措。而类似“小游戏”的产品功能和活动能够短期促活,于是支付宝的功能越来越多、渐渐地什么都有,但用户都是三分钟热度不愿意长期驻足停留。再战社交,8年不晚支付宝也不是没有内容嗅觉。2016年,支付宝就推出过“圈子社交”,推出类似豆瓣小组、百度贴吧的“圈子”来打造新的社交圈。但由于产品策略过于偏激,将打赏与内容直接挂钩,导致平台出现大量低俗内容因而被紧急下线。现在回头再看支付宝的“圈子社交”,其实会发现当时的产品逻辑,已经具备借助差异化内容聚集不同圈层用户的能力,以及利用用户自身反馈激励UGC内容生产的内部闭环。如果彼时支付宝能够及时扼制低俗内容,同时孵化出一批KOL形成带动效应,恐怕会有相当大的概率会抓到后来“内容种草”的一轮新增长。可惜在2013年,阿里就收购了当时的王牌社交应用——微博,而微信公众号也成功开辟了以“内容+社交”为核心的自媒体生态,支付宝在社交领域的尝试不过浅尝辄止,更悲催的是“圈子社交”因为内容失控捅出大篓子,无奈只能下线关停。对比“圈子社交”当初的偃旗息鼓,支付宝在8年后的今天再战社交,又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时代变了。在资讯App把持流量入口的早期阶段,用户时间的“碎片化”体现在不同应用对有限在线时长的争夺上,但内容瀑布流和内容推荐机制,让用户注意力越来越流向单一平台,而用户的媒介偏好又引发了内容供给阵地的转移。从新闻媒体到垂类KOL,不约而同地奔向短视频、直播平台和种草社区,新兴平台也具备了打破内容界限的能力。过去用户在新闻App上阅读全球资讯,在微博上发现互联网上的新鲜事。如今大家在抖音直播直击新闻现场,在小红书吃瓜行业内幕、搜罗同城信息。媒介偏好给内容行业带来的震荡,让微博等一批早期社交平台的先发优势逐渐被后来者追平。小红书和抖音的成功,印证了全新媒介环境下优质内容所具备的流量效应。新趋势之下,支付宝也并未迟疑。2022年支付宝改版,在底部菜单栏中心位置加上了“生活号”,新增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同时引入泛财经、生活、休闲等内容类型的MCN。去年7月,支付宝上线“支付宝创作·分成计划”,根据视频播放时长、内容质量、粉丝活跃度等综合计算,向达人提供激励。11月时,支付宝“生活号”全面开放UGC入口,支持用户在App首页第三栏发布短视频内容。基于这些前置动作,也就很容易理解:支付宝招聘大量小红书、抖音的运营岗和广告岗员工,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后续的内容运营做储备。那么支付宝再战社交只是过度解读吗?答案也不尽然。社交场景转移,造就流量“新洼地”对于小红书和抖音平台,人们对其内容属性的讨论远远大于社交属性。这是因为从产品角度而言,借助图文、短视频以及直播等内容形式吸引用户停留,是平台的主要价值。因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容社交平台的价值只是被理解成用内容吸引用户形成流量池,用户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弱关系。但随着用户在线时长的不断提高,内容平台的社交价值也在不断显现。在小红书的评论区,常常可以看到相互@的“momo”们分享各自种草的笔记或产品。抖音的热门视频下方,也经常能够看到用户@好友前来“吃瓜”。这反映出,用户对优质内容的分享不再局限于通过转发按键分享到站外,而是习惯使用@功能分享给站内好友。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现象意味着社交场景的转移。同样反映社交关系转移的另一个例子是,去年下半年,“火花断了就别联系了”成为抖音平台的热门话题。据惊蛰研究所了解,抖音用户只要连续聊天3天,就可以在对话框状态栏点亮“火花”标识。持续聊天天数越长,还会解锁不同的“火花”等级。于是,抖音“火花”成为现实社交关系中,好友之间反映关系密切程度的一种表现。在陌生人社交方面,小红书则表现出更大的社交价值。过去一年,小红书平台流行的“搭子”文化,成为年轻群体发展兴趣社交的一个缩影。平台通过话题运营,让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年轻人,分化成不同圈层。同时,平台作为桥梁,又帮助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年轻人,建立连接、构建信任,在人人自危的互联网上,建立起了一个以兴趣为核心的社交“乌托邦”。除此之外,小红书、抖音也通过开放聊天群等功能升级,为用户从公域流量导入私域流量提供了有效路径,在巩固内部流量的同时,又新增了新的社交场景。而基于这些运营手段,小红书、抖音正在成为一部分用户的社交秘密基地。因此,小红书和抖音在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两大细分领域,已经各自具备构建强社交场景的基础。除了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内容平台的社交价值还来源于用户自身的社交需求迁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微信无可替代的地位决定其仍然能够占据社交应用市场的C位。但用户并不满足于被单一平台消耗全部注意力的现状,由此一部分用户产生了“逃离”现实关系的社交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在工作、家庭之外,建立单纯的社交关系,而这些新增需求产生的流量也就流向了由兴趣驱动的内容平台。从小红书和抖音已经取得的成果来看,兴趣内容不只是贡献了新的流量增长点,还创造了一个社交新空间。这或许不是支付宝挖前者墙脚的主要原因,但能够预见的是,当支付宝向小红书和抖音看齐、真正补足内容短板后,不仅解决了流量问题,也拥有了再战社交的真正实力。-
2月26日 下午 8:38
其他

2024,AI会让世界更“糟”吗?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晚上,科技公司白领琼回到家,正准备选部好剧享受美好的睡前时光,一部名叫《琼糟透了》的新剧吸引了她的目光——剧中主角“琼”从名字到造型都和“琼”一样。不仅如此,琼白天经历的一切,都被拍到了剧中,甚至还遭到了“恶意演绎”。琼迅速找到律师,准备发起控告。但她惊讶地发现,不管是电视台还是剧中饰演自己的演员,琼都无法控告他们侵权。因为,这是一部完全由AI创作的视频节目,并且过去依靠人工制作需要的数月工期也被AI缩短到几分钟。这原本是美剧《黑镜》第六季第一集中描述的故事。但谁能想到,在该剧播出几个月后,视频大模型Sora的诞生让电视剧里的故事正在加速变成现实。当人们经历了2023年ChatGPT带来的震撼后,属于AI的2024年又是一番新景象。视频大模型,开启AI又一春2023年,OpenAI发布的GPT-4语言模型成为AI领域的焦点,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时隔一年,2024年2月16日凌晨,OpenAI在其官方发布了文生视频模型Sora。用户只需输入文本指令,Sora就可以快速生成60s视频内容,同时理解和模拟真实世界,输出准确反映用户提示的视频。OpenAI将Sora定位为一款世界模拟器的视频生成模型,为未来发展理解和模拟真实世界的模型奠定基础。根据官方介绍,目前Sora具备生成包括多个角色、特定类型的运动、准确细节的主体和复杂场景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创建多个镜头,模拟复杂的摄像机运镜效果,使得生成的视频更加生动。*Sora生成的视频截图此外,由于OpenAI将扩散模型与LLM相结合,使得Sora具备了理解和模拟真实世界的能力,因此Sora所生成的视频中已经可以展现出空间以及空间内物体之间的真实物理关系。目前Sora除了文生视频功能外,还具备图生视频、视频扩展、视频拼接、视频编辑、图像生成等功能。Sora的发布不光是给AI领域的企业以及爱好者带来了震撼,还立刻盖过了谷歌公司同样在2月16日发布的人工智能模型迭代版本Gemini
2月22日 下午 5:50
其他

在故宫重现千年古域,埃尔奥拉赢麻了

作者|初夏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过去一年里,出境游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游客出境游同比上一年增长550%。在十一黄金周,出境游更是同比激增了8倍。面对中国游客不断增长的出境游需求,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启“互免”模式吸引中国游客,甚至还集体入驻中国的社交媒体,用各种营销手段争夺来自中国的客流。游客们也因为被线上内容成功种草,开启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惊蛰研究所发现,除了线上种草外,还有一些目的地选择到中国办展。其中,埃尔奥拉是首个以地区形式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办展的目的地,并且在展览规模上远超普通的文博类展览。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沙特阿拉伯西北部地区,把风土人情搬到了中国故宫,这种以线下展览带动目的地旅游的新玩法,为发展文旅经济提出新思路。埃尔奥拉出圈,解锁文旅新玩法去年10月,人气综艺《花儿与少年5》开播,7位嘉宾首站抵达神秘的国度沙特阿拉伯。跟随节目组的镜头,中国观众看到了黄沙与巨岩形成的峡谷、古墓葬以及古城居,第一次认识了埃尔奥拉这片“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也对当地的异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心驰神往。不过,埃尔奥拉的火爆并未停留在综艺节目里。最近一段时间,由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法国埃尔奥拉发展署提供支持的《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AlUla,Wonder
2月21日 下午 5:38
其他

零基础速学插画,怎么就成了大型智商税?

作者|雨谷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近几年,影视、动漫、游戏等业态的发展催热了插画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插画相关的工作机会,一些插画培训机构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类似“1元报名学画画,挑战高薪工作”“三个月成功学会插画,学成兼职月入过万”的培训广告铺天盖地。在“低门槛、高回报”的招生话术吸引下,插画成为最受年轻人关注的热门兼职之一。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开始产生疑问:零基础到底能不能学插画?学成之后真的能够享受高薪待遇吗?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在月入过万的插画梦背后的确有人“一画千金”,但也有人为了获得机构宣传话术里的高薪工作,不幸落入兼职培训的陷阱之中。被镀上高薪滤镜的插画行业自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突破1000万大关后,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呈现攀升的态势,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8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人才市场上的超额供给,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过去年轻求职者们想象中俯拾即是的高薪工作也不复存在。麦可思研究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薪资增速明显变缓,近6成本科生、超8成高职生的起薪在6000元以下,分别为5990元和4595元。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妨碍年轻人“搞钱”,为了解决自己的收入焦虑,不少年轻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副业”。根据《年轻人2023副业报告》显示,超过44%的年轻人表示自己有过做副业的经验,53.74%的年轻人表示想要尝试做副业。而在众多有着各种入行门槛的工作岗位中,插画师却是一个不太看重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职业。*图片来源:《2023年轻人副业报告》,后浪研究所惊蛰研究所在Boss直聘上搜索“插画师”职位时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招聘信息都会表明“学历不限”。但是比起入行的低门槛,吸引年轻人尝试发展“插画师”副业的关键原因,还是传言中的高收入。据从业5年的画师“人月圆”介绍,插画师的收入来源于针对企业间的商稿合作和来自个人消费者的私稿。“私稿插图的收费上不封顶,去年2月开的排稿可以画到今年3月,不过我画的速度比较慢,年收入差不多10万元左右。圈内顶尖的大佬,有的一天能赚2000元。”插画知识分享平台“此间插画”此前也对插画师收入做过调查,通过对普通非网红、自由职业插画师的收入情况进行整理得出:入行2年的中级插画师年收入平均在3-8万元,且不稳定;入行5年的经验插画师年收入在6-15万元;从业6-8年的资深插画师,其年收入能够达到15-50万元。由此可见,大部分入门级别的普通画师,其收入水平与普通行业差距不大。*“人月圆”的插画作品惊蛰研究所在浏览插画约稿平台“米画师”时也发现,标价过万的一张插图并不多,相比之下,一些标着低价的插画更常见。其中,价格在50-100元的画风题材大多是Q版小人或是带有“24小时”标签的摸鱼简画。价格1000元以上的插图,成稿基本就已经比较完整了,并且对最终提交的作品还有更为复杂的要求。例如人像插画会分为半身横、全身横,整体对氛围渲染与场景搭建的需求会更加注重,在橱窗详情部分也会标注得更加详细,例如标明个人风格、成稿内容、绘画习惯等。画师也会说明自己的创作节点,在约稿人下单前就能够充分了解到节点支付,以此供买家审核确认。入行10年的画师“兔扎特”对惊蛰研究所透露,一般商业稿件会有一个更成熟的流程,从草图到色彩草图,再到细化、完稿,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提交一次让甲方反馈修改。*“兔扎特”的插画作品对于培训机构宣传的行业高薪,“兔扎特”表示:“画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且很辛苦的工作,并不是大家所说的赚钱行业。如果是想要报班的初学者,最好对这些机构擦亮眼睛多对比几家。”馅饼背后藏陷阱《2023年轻人副业报告》显示,超过7成的年轻人做副业是因为收入焦虑,但其中15.4%的年轻人没有通过副业赚到钱,近67%人的副业月收入不到3000元。在7成做副业的年轻人中,又有3成的人有过亏钱经历。不少网友也表示,“别人的副业是教我做副业,我的副业是被骗。”而在最高失败率副业top榜上,插画师职业赫然在列。此前网易以每张图15万元的惊人价格,邀请知名画师为《阴阳师》绘制美宣作品的消息,让不少人认为插画师是高薪职业。再加上插画师“可兼职”“时间自由”“不限学历”等标签,不少年轻人对这个职业心生向往。但对于新人来说,仅仅通过自学很难达到专业的水平,于是各种零基础速成机构瞄准了这一人群需求横空出世。为了了解培训机构的具体流程,惊蛰研究所通过某插画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与机构老师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一节体验直播课程。直播课程开始前,老师会了解学员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是否有绘画基础、有没有平板或电脑等,之后会安排具体的直播时间。*惊蛰研究所与培训机构老师的聊天截图在直播前,机构老师还会发一些板绘作品,有标价100-300元的Q版头像、1000-3000元的商业插画,并询问学员在这些作品里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风格。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惊蛰研究所发出“为什么有些图AI感很重?”“这些作品是否都是你们所作?”等质疑时,培训机构的老师并没有正面回答。直播体验课的具体内容方面,前10分钟,机构老师会介绍绘画所需要的软件、工具,之后40分钟主要在讲人物和人体的绘画技巧,期间老师会与弹幕评论互动。不过惊蛰研究所观察到,观看直播的人数一直在69人上下浮动,且在弹幕区与老师频繁互动的用户总是相同的几个ID。最后10分钟,机构老师继续介绍课程。而在说到学费每个月600-800元时,老师会特别强调“名额有限,前几名报名学费减免”“可以分期付款”“老师会分发兼职资源”等内容。而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分享的“被骗经历”与惊蛰研究所体验到的插画培训机构流程相似。玩具设计师Snow向惊蛰研究所讲述自己险些被骗的经历时提到,“客服先是咨询了我的基本情况,还跟我说小白也可以上手,后面安排了8点的线上公开课。直播老师在课上教了csi线稿法、立体构型之类的知识,下面也有一堆人在附和,后面老师介绍了他们签约的各种插画师,并告知我们只要交100元就能抵扣2000元学费,课程可以分期12个月,每个月300-400元,并说明7节课后可以接单,一个月1000元打底。”就在Snow纠结是否要交钱报名时,想到了去搜一下相关的报名攻略,结果发现类似的避雷贴全是一种话术套路,于是果断拉黑。*小红书上的插画培训避坑贴也有一些自称培训机构学员的网友发帖称,自己交钱之后并没有接到培训机构承诺的兼职资源单,不仅如此,先学后付的学费机制甚至会产生利息。再或者,有学员完成速成课程后开始四处接活,却遇到画稿价格与宣传的高薪严重不符的情况。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插画培训更是有超过3000条的相关投诉,大多与“拒绝退费”“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词条有关。真相:夹缝中的插画师事实上,相对于培训市场的混乱和无序,插画师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正式职业,本身仍然处于从混沌走向秩序的进程中。例如在被羡慕“时间自由”的同时,插画师们的收入并不稳定——不只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动,更因为高度依赖行业资源的合作模式存在被“跑单”的风险。在社交平台上,经常会有画师挂出自己被跑单、骗稿的经历。*小红书用户分享的被“跑单”经历已经从事插画行业7年的设计师“就叫伯爵”告诉惊蛰研究所,“我接私人委托通常都是熟人介绍,所以不怎么签合同,都是以口头协议为主。同时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也会收取一定比例的定金。当然,理想条件下,还是签合同更靠谱一些。”与此同时,插画师行业也和市场上其他职业一样,受到了来自人才市场波动的影响。比如对绘画技巧要求不高的扁平类插画,的确成为越来越多新手的入门选项,但随着入局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扁平类插画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并且在行业内真正能够贡献价值的,仍然是技巧高超、经验丰富的资深画师。特别是在一部分科技公司偏向于录取年轻人的社会背景下,插画师展示了不一样的就业局面:越有经验的画师完成效率越高,也更容易得到客户认可。特别是圈子里具有影响力的主笔,凭借着丰富的项目经验,他们甚至可以为公司把控美术质量,在个人能力和市场号召力方面均远超于新人画师。因此,新人想要进入零基础速成进入插画行业分一杯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伯爵”向惊蛰研究所透露道,刚进入行业的插画师月薪较低,可能通常与普通工作岗位薪资相差不大。而随着行业经验的积累,成熟的插画师往往会通过跟客户合作、参与大型项目积累自身资源,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此外,一些知名度高、粉丝体量大的画师,会因为个人的品牌建设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而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报个班就能月薪过万的话,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韭菜。”“不是伯爵”还特别提到,“现在市场饱和,加上又受到AI的冲击,插画师行业没有看起来这么景气,甚至目前我也没有接到很多约稿。”关于AI对于插画行业的冲击,社交媒体上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是“AI是缝合怪,原画师维权艰难。”另一种是“AI是技术辅助工具,能为使用者提高效率。”*用百度“文心一言”生成的插图特别是对于新手插画师来说,几个关键指令词就能得到一张AI绘图,这让手笔描摹显得费时费力。而对于原创画师来说,也许他们抵制的不是AI技术,而是抵制这种技术进步是以侵犯画师原创权益为代价。就像国内CG界元老级画师阮佳所说,“我不是在抵制科技进步,而是觉得不该去侮辱那些在这波冲击倒下的人,曾经努力过的人,你们不该在他们身上幸灾乐祸,这是我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AI技术如果运用得当,或许会是插画师得力助手,可以提高商业插画的生成速度和质量。但是反过来说,AI并不能真正取代插画师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尽管插画师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但由于AI并不能覆盖所有需求场景,以及从业者对绘画设计的热爱,使得这个行业依旧有人坚守、有人涌入。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插画师这个行业不看重学历背景,甚至不需要社交沟通技巧。但不论是带着兼职想法还是职业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要想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或许还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尴尬期。因为一蹴而就的零基础速成,并不会让你短期内实现“月入过万”的美梦,而AI虽说不一定能够取代业界专家,但替代入门级生产力已经绰绰有余。-
2月19日 下午 8:06
其他

春节整活,年轻人过“自己的年”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总是被人们赋予很多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经历了三年的特殊时期之后,人们一边期待在这个被赋予多重意义的节日里,卸去负担,重整自我,好运加持再出发;一边渴望与家人团圆建立更亲密的情感关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年岁渐长的年轻人逐渐成为家庭的支柱,开始在社会关系中扮演核心角色。对于春节,他们也从往年的“逃避仪式”转变为“愿意参与,主动建设”,并且期待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春节。而在每一种新奇的过年方式里,年轻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待生活的态度,都在这一时期被更具象地表达出来。“被动返乡”与主动出游虽然在国人的惯常认知中,春节是游子们倦鸟归巢、抚慰乡愁的节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过年的常见打开方式。但是商业数据却显示出另一种趋势:不少年轻人以及年轻的家庭用户,选择在8天假期里奖励自己一场春节出行。凯度与小红书联合发布的《2024春节年轻人社媒趋势洞察》显示,18-35岁年轻人中,18%的人计划旅行过年,有36%计划在春节增加旅游出行的花费。作为疫情管控开放后的第二个春节,年轻人的心态在“报复性出游”“奖励”心态“哈尔滨冰雪热”之间反复波动。
2月15日 下午 6:25
其他

新的一年,传统电商怎么卖?

作者|成昱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当人们在一片热闹的氛围里迎来农历新年,电商平台之间的“开年之战”已然打响。自1月初,拼多多、阿里和京东三大电商平台便紧锣密鼓地发布了春节消费相关的营销活动,意图在年货这个“刚需”市场中抢占先机。春节期间,拼多多联合多家快递物流公司,推出“春节也送货”;京东将年货节延长到2月17日的超长活动期,还赞助春晚让“一亿份一分钱实物奖品”的口播响彻除夕夜;淘宝和天猫则设置“跨店满减”和“官方立减”两种玩法,并且在2月5日,淘宝还上线了“10亿红包发发乐”活动,连续13天,天天可领。但消费者们却对这个所谓“刚需”消费的年货节热度不高。有媒体在社交平台发起问卷调查“今年买年货花了多少钱”,大部分网友都选择了“500元以内”。而在市场的热闹与消费者的冷静形成的反差之间,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或许更加值得行业关注。从数字“竞赛”到数字“沉默”2023年,京东、淘天和拼多多在多个涉及数字的方面呈现了默契的“沉默感”。首先是促销战报。据媒体报道,2023年双十一战报,京东、淘天和拼多多只以品牌维度阐述双十一的销售亮点,均未披露具体交易数额。之所以不聚焦战报,一方面是618、双十一这些大促节点经过几年的超速发展,传统电商已经不可能出现像初期那种5倍、10倍的增长了,与其宣传低增速的数字,还不如不讲;另一方面,如今消费者越来越理智,过分强调销售额还可能引发“群嘲”。其次是财报。2023年底,“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和京东”的消息搅动了传统电商一池春水。虽然话题很有热度,业内外纷纷向拼多多发来“贺电”,但是回到三家传统电商其时的财报上,他们或许并不想“如此招摇”。根据阿里巴巴2023Q2季报显示,总营收为2247.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8.5%,淘天集团收入976亿,同比增长4%。但如果对照其2023年Q1季报则会发现,不管是阿里集团还是淘天集团,都有明显的下降。京东集团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总营收为2477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则为2435亿,同比增长仅为1.7%。其中,京东零售(京东商城)收入2120亿元,同比增速从上季度的0.1%降到0.05%。而对比京东集团2023年第二季度来看,其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879.31亿元,同比增长7.6%。而其2023年一季度总营收为2429.55亿元,同比增长1.38%。如果不是618大促,恐怕京东Q2财报也会像Q1一样“不好看”。据拼多多Q3财报显示,其本季总收入688.4亿元,同比增速提升到93.89%。虽然增速异常亮眼,但据业内投资人分析表示,拼多多环比增加了165亿收入,而毛利只增加了84.2亿,结合拼多多主站的电商广告收入毛利很高、Temu的履约费用很高两个因素,推算出海外Temu的高速扩张,是拼多多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因此,拼多多国内主站业务的增长,恐怕也没有多么的好看。第三是股价与市值。拼多多市值的短暂“登顶”给整个市场提了个醒,但还未达到颠覆行业格局的效果。2023年12月6日,阿里宣布派发2023财年股息,总额约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亿元),这是阿里有史以来的第三次也是最大金额的一次分红。紧接着,2023年第四季度马云购买了价值约5000万美元的阿里股票(港股);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通过蔡崇信家族基金增持了约1.5亿美金的阿里股票。这意味着阿里的两位创始人合计增持超过2亿美元。受这两波操作的影响,截至1月23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美股报价74.02美元,涨7.85%,总市值1885亿美元,超过当天拼多多的1872亿美元,重新夺回了“王位”。至于京东,2023年,京东股价下跌近50%,截至美东时间2024年2月2日16点,其市值仅为342.71亿美元,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把传统电商数字竞赛的那几年看做“美好的泡沫”的话,那么现如今它们数字“沉默”的背后,是泡沫破碎后的现实和传统电商如今的困境:既要想尽方法贯彻低价策略,又要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势力直播电商手中抢流量。然而,直播电商的异军突起,以其直观、互动的特点迅速俘获了消费者的心。这种新型销售模式,不仅冲击了传统电商的流量和销售额,更让后者在数字战争中优势不再。刚需变了,传统电商在忙什么?近几年,大众消费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理性消费以及对价格敏感度不断提高的显著趋势,这对传统电商平台提出了巨大挑战。当冲动型消费、刺激性消费已经成为了历史,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理性消费。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或高端商品,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实用性、性价比以及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同时,所谓的品牌认知正在被快速模糊化,尤其是很多新消费品牌已经不再被消费者们所认可——从“雪糕刺客”出现后,越来越多高溢价的品牌被消费者所抛弃,虎头局、钟薛高等已经走向衰落、离开了大众视野。作为“沪漂”的年轻人李黎说:“现在买东西都得想一下的。就比如,一件潮牌加绒卫衣要1500块,一件拼多多加绒卫衣只要30块钱。其实保暖上都差不多,设计和款式区别也不大,那干嘛非要花冤枉钱买潮牌。”甚至有很多年轻人已经在网上发起了“勇敢说太贵我买不起”的活动。与理性消费相伴而生的是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高。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会更加注重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例如消费者可以接受宜家1元的甜筒,也可以接受肯德基15元的圣代,但当两样商品同时放在他们面前时,消费者还是会优先选择1元的。不少人在社交平台自宣“我消费降级,我骄傲”。这种价格敏感度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同样品质的商品时,更愿意选择价格更低的选项。因此,对于传统电商来说,不仅要及时跟上消费者们的“新刚需”,更要找出如何重新拉回消费者的策略。首先是坚持低价策略。拼多多虽然起步晚,但却走了京东和淘天早已经验证过、行得通的路径,聚拢大规模的三方商家主打低价实用的商品满足大众消费者的日常刚需,同时推出“百亿补贴”满足部分品牌认知度更高的消费者需求。这一策略也体现了拼多多清醒的定位认知。2023年,京东重提低价策略。而在Q3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消费者需要的低价不是绝对低价,很需要品质和服务的支撑,京东不会牺牲利润率参与竞争。至于淘天,数据显示,2023年天猫双11在三线以下市场新增了2000余万购买用户和超1.4亿笔新增订单。其次是提升服务能力。电商的服务不是止于沟通,而是要切实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痛点。2023年底,京东、淘天先后宣布推出“仅退货”服务——即网购到次品,可直接申请“仅退款”,不再需要快递上门收退货——一时间,这一消息引发各界的关注和评论。电商平台推出“仅退款”,其一是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退款需求,尤其是在商家存在不良行为记录的情况下,能增加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其二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赋能平台对商家行为进行更精准的评估。通过对商家历史数据的挖掘分析,平台可更有效地识别出服务质量差的商家,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售后保障。从这点看,“仅退款”是对高价格敏感度消费者们购物的一个保障,给了消费者们在低价和品质上的一个平衡点。所以,只有真正利于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被市场留下。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谁能更准确地洞察消费者需求、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更坚定地回归商业本质,谁就能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脱颖而出。向下和向外:传统电商的2024主旋律作为传统电商2024年重点争夺的市场之一,同城零售,是京东、淘天向下求增量的关键之一。2023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22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到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022年的3倍。另据课题组测算,2026年即时配送订单量将超千亿单,即时配送规模将达万亿元。为了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京东、淘天、拼多多多年前已在布局。从2015年起,以“新零售”为概念,阿里陆续并购银泰百货、高盛零售,收购饿了么,孵化盒马鲜生,甚至在2020年直接将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随后菜鸟网络也加入进去为其提供物流服务支持。特别是盒马,针对年轻人和中产群体,而他们也是支撑“同城零售”发展的重要因素。至于京东则更早布局,从京东到家开始,京东就在尝试结合众包物流的即时配送服务。到2019年,京东创新业务“物竞天择”通过整合内外部供应链资源,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前置仓”,逐步实现了区域半小时达服务。而在2021年京东正式推出“小时购”,将即时零售业务推出前台。之后随着完成对达达集团的并购,京东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小时购GMV同比增长60%,已与超过30万家实体门店展开合作,在超过2000个县市提供小时购业务。到了2023年二季度,京东将即时零售服务统一更名为小时达。根据京东财报,2023年第二季度,小时达频道的日活用户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300%。而拼多多则通过招募“同城配”商家,并借助多多买菜的前置仓、网格仓等,实现同城零售的业务。但在2022年4月,拼多多在上海部分地区上线了“48小时内达”服务后,其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此上面。如果非要解释其中缘由,或许是因为拼多多原本就是“向下”的代表。另一条路是“逆向海淘”——跨境电商。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另据上海浦东机场海关消息,SHEIN、拼多多、TikTok3家电商平台2023年出口申报量同比增长超10倍,申报出口量已占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申报总量的三成以上,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最新消息显示,SHEIN合作伙伴
2月13日 下午 8:51
其他

“带壶”主播上新,老圈子发现新生意

作者|白露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28岁创业失败,你会怎么选择?2022年6月,结束了一段兵荒马乱的人生经历,28岁的凡凡一人一包来到天津火车站,踏上离家的路,直奔江苏宜兴。重整思绪,在面临规划个人发展的十字路口,他想起了自己从高中时就喜欢上的文玩。“当时也是觉得,一定要选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比如直播带货。而且联想到之前的创业失败,不如这次就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许由于曾经是创业者,凡凡带着一股拼劲闯劲,怀抱着这份好奇与热爱,他投身一家专门在直播带货紫砂壶等传统瓷器的公司。事实证明,凡凡的选择没有错。自2022年6月至今,凡凡快速成长为抖音电商非遗紫砂类商家“达观·会客厅”的主播,也见证了紫砂壶这一垂直品类在直播电商平台的快速崛起。新人主播上岗,用户圈层上新和传统陶瓷产品一样,过去紫砂壶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线下渠道销售。买家或经销商通常会到宜兴等紫砂壶产地寻访商家,从当地拿货再销往全国。由于对线下渠道的依赖,一直以来,紫砂壶的市场规模并不大。直到2020年,直播电商的热潮席卷传统行业,宜兴的紫砂壶商家也从此踏上了直播带货的高速发展道路。2020年8月以前,宜兴紫砂壶在抖音的日均销售额尚不足百万元。一年后的双11,该品类日均销售额已经快速增长至千万元左右。凡凡也是从这时开始关注到抖音平台陶瓷垂类头部账号“达观说器”,并且一步步对直播带货紫砂壶产生兴趣的。在凡凡看来,紫砂壶这一品类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它本身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而短视频和直播的内容形式,又天然地与紫砂壶强调文化、工艺的特性高度契合。所以从媒介价值的角度来说,抖音为小众的紫砂壶产业迅速扩大规模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在进入直播行业的2年时间里,凡凡也在主播的岗位上刷新了自己对行业的许多认知。“我刚入行的时候,几乎和所有人一样,都以为紫砂壶的核心消费群体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性居多。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后台的粉丝数据告诉我,原来很多年轻人还有女性消费者,都是我们直播间的忠实粉丝和潜在用户。”据凡凡介绍,目前“达观·会客厅”的粉丝年龄段集中在28岁到37岁,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其中又以入门级新用户为核心。“在直播间的日常互动中,我们也了解到,有的粉丝甚至只有十八九岁。从这也能看出来,抖音为紫砂壶这种小众品类,提供了非常精准的垂直流量。”对于入驻商家而言,抖音电商无疑提供了一个挖掘新用户圈层,让商家把小众品类做出大市场的全新舞台。而近几年紫砂壶商家加速涌入抖音电商的现象,也反映出抖音电商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多的小众品类商家中被看到。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以前,入驻抖音的紫砂壶商家不过百位。一年后,入驻商家总数便达到了上千家。到2023年7月底,入驻商家又增长了近一倍。同时还涌现出如“达观说器”等一批头部商家,而眼下头部商家数量连同整个市场都进入了一个持续扩张的快速通道。小圈子挖掘大生意事实上不少宜兴商家,很早就尝试过扩展电商渠道,但是传统电商渠道很难让紫砂壶所具有的文化和工艺属性得到有效展示。甚至在2020年以前,很多电商平台的商品门类只有“陶瓷”而没有专门的“紫砂壶”品类。据抖音电商陶瓷品类相关负责人介绍,彼时抖音针对陶瓷品类电商的市场空白,从产业链模式出发,在景德镇和宜兴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产业基地,为了率先帮助商家解决内容运营与用户增长问题,抖音电商团队经过产业调研和数据分析之后,确立了科普短视频以及场景直播两个内容传播主题。宜兴紫砂壶本身作为一种手工艺制品,整个制作过程就非常吸引人,所以平台引导商家,制作了大量呈现紫砂壶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的视频内容。借助这些内容,商家一方面可以强调宜兴紫砂壶的手工艺特点和价值,另一方面也以沉浸式的科普内容,达到挖掘新用户的目的。除此之外,抖音电商团队还结合陶瓷各行业独有的开窑仪式,举办了多场直播活动,导入大量知名品牌帮助商家实现场观数据和销售额的爆发,仅2020年下半年就有数场直播销量达到百万级别。解决了初期的流量问题后,抖音电商又联合产业商家在内容和用户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尝试。例如充分发挥行业内丰富的大师、匠人、名家资源,对接商家产出访谈、溯源、科普等不同主题的内容,持续输出传播紫砂壶产业以及商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在持续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不断丰富内容生态以匹配不同需求的潜在消费者。由此,平台也孵化了很多百万级、千万级销量的直播间。不过,伴随着商家和用户规模的同步增长,抖音电商也迎来了平台治理的新挑战。比如非纯手工壶和纯手工壶在镜头下难以分辨,但二者价格悬殊,新用户往往不敢轻易下单。另外,紫砂壶的定价不仅取决于壶体采用的泥料和成型工艺,还与制作者的名气有关。利益驱使下,个别商家出现直播宣传滥用“大师壶”概念销售普通低价商品的问题,使得真正带货“大师壶”的商家利益受损。为了给商家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让品类在平台实现更健康地发展,抖音电商早在2021年就联合陶瓷协会发布了《紫砂壶直播自律公约》,规定不得虚假宣传,以“机车壶”冒充手工紫砂壶作品。同时,平台对直播间话术进行了严格要求,并加速完善售后机制给予用户更多保障。据悉,抖音电商也正在推动建立完善的大师认证体系,严格定义“大师”标准,规范宣传环节中的“大师”概念应用。而通过平台治理,非标的紫砂壶品类也有了更清晰的游戏规则。对此凡凡表示,平台治理对行业的规范化,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也为市场扩张奠定了基础。内容与商业的双向奔赴长久以来,外界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抖音不只是拓宽商家销售渠道的流量工具,更是促进小众品类发掘潜在用户、快速出圈的重要引擎。而近几年,宜兴紫砂壶品类在抖音电商平台上的迅速成长,更反映出抖音电商正在通过对好内容、好商品、好服务的持续挖掘,构建一个从内容到商业的可持续发展链路。从紫砂壶商家的发展可以看到,平台通过给予直播间流量扶持,以及引入专业团队提供内容、运营侧建议,帮助商家在平台内找到了精准的用户群体,通过持续运营积累品牌资产、打响知名度,由此孵化了很多百万、千万销量直播间,让商家实现了规模化增长。今年年货节期间,凡凡担任主播的“达观·会客厅”作为头部商家,日均GMV增长56%,达到114万。其中一场与达人娜塔莎一家的跨界联合直播,还创下了专场GMV过千万的新纪录。但销售额的增长,靠的不只是内容质量和商家的带货能力,还有平台对商品和服务的严格要求。据悉,2023年以来,抖音电商对珠宝玉石、黄金、陶瓷、书画等品类持续提升行业经营门槛。严打假名人字画、假古董瓷,提高部分“高价”类目保证金。另外,抖音电商还对作恶商家及团伙进行严厉打击,防止不良商家二次回流,同时加强商品质检规范,对高风险品类加速布局“一物一检”,确保商品正品与品质。在服务体验方面,抖音电商持续推出多项服务升级举措,针对发货时效、物流时长、退换货保障、售后期限等消费者核心诉求都进行了重点优化。目前极速退订单覆盖率超82%,以持续提升售后服务体验,优先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为商家运营增长提供支持,为非标品类制定行业规范,借助售后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这一套从内容、商品到服务的完整链路,让用户在被优质内容激发兴趣的同时,大大降低决策门槛,从而更利于相关品类用户将“小爱好”发展成为长期需求,让商家乃至整个产业拥有更大的市场。因此,从短期来看,抖音电商的确是在紫砂壶这个小众市场成功挖掘出了一批标杆商家。但从长期来看,平台将整个紫砂壶产业带入了长期增长的稳定轨道,实现了内容与商业的双向奔赴。凡凡说,短短2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了抖音电商的巨大商业潜力。“现在来看,当初我的选择没有错。对于紫砂壶行业来说,未来持续投入抖音电商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月8日 下午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