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锡木熔补:在木头和锡之间,重演宇宙

津梁 世界时装之苑ELLE
2024-09-07







5000年前人类就认识了锡。它是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锡,就没有青铜。


大约公元前3000年,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的人们就开始使用青铜了。考古学家在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80-1350)的埃及坟墓中发现了一个锡环和朝圣瓶。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锡产量最高的国家,在战国时代,古人已经把锡用来做武器的主要材料。









少虡剑

“吉日壬午,乍为元用,玄镠铺吕。朕余名之,胃之少虡。”

“玄镠”和“铺吕”为制剑的金属材料锡与铜

埃及第十八王朝 – 锡铅合金带盖烧瓶

锡铅合金 

石梅款锡套紫砂里方斗杯

图源故宫博物馆

左滑查看更多



每个地方,一旦发现锡,都会被刻下和锡有关的深刻烙印。比如,相传无锡于战国时期盛产锡,战争使得锡矿被用尽,无锡因此得名,人们以此作为天下没有战争的寄望。还有云南的个旧,自古以来就被称作「世界锡都」,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它都以锡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春秋几何四乳纹双耳青铜簋

图源无锡博物馆

镀锡镶石铜手镯 西汉

图源云南省博物馆

锡应用在电子元件

左滑查看更多




但在漫长的历史里,人类几千年来对锡的用法却保持着高度地一致——或者你也可以说,是缺乏想象力的单一。5000年前它被用作青铜器的原料之一,而此后5000年里的大部分时间,它都被继续用作原料,作用于不同的器皿身上。即使到了现代,锡的运用,从人们手中把玩的器具延伸到了电子、信息、电器、化工、航天等更现代化的领域,但它作为「原料」的逻辑从未改变,无论时代怎么改变,它总在不断地敲打和锻造中,充当一种「工业味精」。


后来,有人想到了新的可能性。



左 慢物质工作室创始人 曾令波

右 金木研制人 刘志炼





2016~2019年之间,民艺文创品牌「慢物质」研发出「锡木熔补」工艺。这项工艺看起来并不复杂,就是把熔化的锡,浇注到木材的裂缝之中,把木材的裂缝填补起来。作为「慢物质」的创始人,曾令波找来经验丰富的金木研制人刘志炼,做这个项目的联合发起者。他们特意选定「紫光檀」作为被熔补的木材,这源于他们对「紫光檀」加工过程的观察——因为「紫光檀」天生有大量的裂痕和缺口,所以在传统加工方式之下,紫光檀的出材率低于15%,留下了大量边角废料,造成触目惊心的浪费。






这是一项有趣的工艺,它看上去既不难,又很难。看上去不难是因为它简单直接,把锡熔化,浇注到紫光檀上,引导锡的流向,再等待冷却,就大功告成。看上去难,主要难在如何在不使用粘合剂,就让冷却后的金属溶剂和木材严丝密缝地融成一体,形成天然榫卯结构,而不会松掉。



锡木作  弥生镇纸







左滑见紫木檀原生裂缝


锡木作  弥生茶仓







左滑见紫木檀原生裂缝



所以,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过程里,有非常多的细节要考究。浇注的点位、浇注的路线、冷却的速度、流动的快慢、热的阻隔,这些具体到每一秒钟的每个动作,都需要非常细节的考究。而且,这里提到的每一项,都要根据不同的木头而量身定造,以至于,单纯的文字和语言,难以描述它们具体如何操作、有什么标准。





为此,慢物质团队带着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锡工艺创意,专程去到古老的世界锡都个旧,拜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赖庆国是土生土长的个旧人,从小在工匠们敲打锡器的声音中长大,他几乎所有的家人和朋友都在个旧从事和锡工业有关的工作,而他自己如今是个旧斑锡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锡工艺界的权威。



慢物质团队拜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




他说,个旧是一个因锡而生的城市。个旧本是个小地方,却因为锡而成为一座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城市。从《汉书·郡国志》记载的那句「贲古(笔者注:即个旧)采山出铜锡。」起,个旧历经古代的锡矿开采,见证清末江南商匠的迁入,在民国鼎盛时拥有30多家制作锡器的「号」,又在二战时遭受炮击与停摆,也在解放战争的对垒中沉寂。


但个旧匠人们敲打锡器的锤子总是春风吹又生,一次次时代的波涛袭来又退去后,它们始终被倔强地敲起。上世纪50年代以后,锡的开采和贸易重新繁荣,个旧的锡矿在新生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中被寄予厚望,同时也被全球的科技发展迫切地需要着。个旧人在个旧小城里,把着锡,号了全世界的脉。只是,尽管个旧人已经对锡的一切了如指掌,当时代终于把慢物质团队的创新想法带到了赖庆国面前时,赖庆国意识到终于有人,愿意想象关于锡的其他可能性:


「我要从这群年轻人这里,重新学习锡了。」







锡在满是裂痕的紫光檀表面流淌,填补它身上的每一道裂痕。这些裂痕,从让紫光檀被抛弃的原因,变成了它们身上最美的花纹。这像是某种让生命的缺陷被弥补的仪式,于是慢物质团队把锡木熔补系列作品,取名为「弥生」。





作为发起人之一,刘志炼分享了慢物质团队对「弥生」的理解:


生命因随机而总有缺失的部分。我们都多少目睹过许多因为先天缺失而被忽略和抛弃的人、事、甚至是一整个地区和生态,比如社会上的少数和弱势群体、比如贫穷国家里生活举步维艰的人们。这是公平的吗,这是理性的吗?他们似乎也正在用融化后的锡在木头裂痕上凝结的痕迹,来作出自己的回答。闪耀着锡的光泽的紫光檀,因其缺憾而变美。





而正因为有着这样更为宏观、原始的对随机性的理解,慢物质团队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尊重「物质自己的语言」。刘志炼在锡木熔补的工艺里,更多负责实操的部分,他向我们介绍了何为「物质的语言」:


「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温度和材质,那是它的语言。比如说你去抚摸黄铜的温度和木头的温度,你会发现两种给你的触感,是完全两个概念的。」


在刘志炼看来,你必须按照物质本来的面貌,去制作适合它们样子的东西。而不是强行地把它们改头换面,在植入自己的意志。这是一种尊重,尊重「物质自己的尊严」。「弥生」就是一个让刘志炼感到骄傲的例子,熔点相对较低的锡像是一种很温柔的物质,没有其他物质,比它更适合用来覆盖他者的裂痕了。





这种对物质语言的守护,也契合了与宇宙的类比 —— 让物质以原始的状态相互融合,让锡在紫光檀的「缺憾处」凝结,都是正在微观地重现宇宙洪荒、生命孕育的过程。一方面,木头纹路的随机和百变,以至于溶解下来的锡也会留下个不一样的印记,于是,不可能诞生两个一模一样的作品,就像大爆炸之后,不会有一模一样的星球。寰宇之间,各生命自由地、原本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那才是一个合理的宇宙。


慢物质团队曾在广州某商场办过一场展览,名为「锡游记」。这场展览除了展出了「弥生」系列作品以及其他用锡木熔补工艺打造的工艺品外,还有许多用单纯的锡凝造而成的作品。展览导言的第一句话是:


「超新星爆发是母体的助产士,我们是宇宙暴力美学的产物。」







有资料显示,目前地球的锡储量还能开采25年,这听起来真是一个有些骇人的数字,几千年来人们对锡的开采、理解和运用,都必须因应资源枯竭的现实,而发生转向和改变。慢物质团队研发的「锡木熔补」,当然不是这场锡工业改变的先声。


事实上,我们继续把目光放在个旧,也能发现,身处锡产业的人们,在近几十年间 ,已经在不断思变,个旧从过度仰仗锡开采和出口的单一资源型城市,慢慢探索出更多适合自己的产业。这座城市现在已经高度城市化,上个世纪的雾霾和灰尘也彻底消失,洁净的街道、整齐的房屋、繁茂的植被、以及「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的名号,都让赖庆国能非常自豪地说出一句:


「很欢迎你们来这里看看。」





这是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层面上,对「世界锡都」的创新和延续。而「锡木熔补」工艺,则是从工艺层面、技术层面,对古老的锡物质,开启了一次革新。


据说,锡的第一次发现,发生在史前时代。活在史前世纪,我们的人类祖先往往更「看天吃饭」,宇宙的一颦一蹙,一道雷、一颗星星的陨落、一次日食,都会被他们用来解读自己的明天。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想到,手中的锡在几千年后,会有人用来表达自己对宇宙的洞见,会有人重新理解它、想要让它换个形式,延续下去?







 

ELLE津梁工作室原创IP

 

文/卢回

策划/ovelar

海报设计/So Creative Studio

运营/Tiffany

微信设计/Mika Zhang


图片由 慢物质 提供



 

《民艺永续》是ELLE津梁工作室内容IP之一,我们携手左靖工作室共同设立专栏叙事,通过民艺新美学、民艺新产业、民艺新可续三个板块,持续性地观察、记录国内民艺产业涌现的新生力量,摸索手艺背后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在当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启发“民艺”重回当代生活现场的可能。

 

滑动阅读往期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世界时装之苑ELL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