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派是什么?
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an)《百老汇爵士乐》(Broadway Boogie-Woogie),布面油画,127×127cm,1942-1943年
序幕:新社会,新艺术
1917年,一战即将结束时,荷兰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与建筑师雅各布斯·欧德(Jacobus Oud)等人一同创办了杂志《风格》(De Stijl),轰轰烈烈的风格派运动就此展开。在运动初期,风格派的成员们都比较团结,主要例证就是1918年11月风格派宣言的签署。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这种近乎乌托邦的艺术思想并不荒谬。机器生产和国际贸易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杀伤力。一战带来的全球性创伤深深刺激着人们去反思战争、现代化和全球资本主义扩张的矛盾与必然联系。反思社会制度的思潮在当时此起彼伏,扫除旧传统、开启新文化的乌托邦思想应运而生。
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Composition I》,布面油画,75.2×65cm,1920年
此时,在一战中保持中立的荷兰成为了欧洲各国艺术家的避难圣地,一时间人才济济,对乌托邦思想进行不懈探索的风格派就在众多艺术名家的交流中萌芽。这一流派成为了艺术家表达观念的堡垒,推动着这个看似孱弱的艺术运动在20世纪初茁壮发展。精英的前卫艺术家们充满着创造全新生活方式、建构和谐世界的雄心,乌托邦的艺术革命也正式在荷兰生根开花。
高潮:团结与决裂
风格派到底是什么风格?“风格”又如何建构新社会?问题的答案或许从风格派的命名可窥一二:在荷兰语中,“Stijl”指起支撑作用的某种结构,以“De Stijl”为名,可能是暗示该团体重视对事物结构的研究,以创造出一种统摄各种艺术门类的“风格”。
此外,在1918年签署的宣言中,他们就提出了“建立一个生活、艺术和文学的国际统一体”的纲领,希望通过摒弃个性、拥抱集体意志,建立一个新社会;1922年问世的《风格派的创作要求》则将这种观点进一步细化——研发一个涵盖所有艺术门类的、普遍的、明确的艺术创作手法。
因此,风格派艺术能够改造社会、创造新的人类环境的关键在于通过探索有机结构形式,建立一种国际化的、普遍适用于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风格,从而将艺术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而风格派早期的形式探索始于蒙德里安。
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Composition XXII》,布面油画,45.5×43.3cm,1922年
乔治·范通格鲁(Georges Vantongerloo)《Composition II, Indigo Violet Derived from Equilateral Triangle》,布面油画,33×37.5cm,1921年
不难发现,新造型主义所提炼的外在形式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艺术的语汇,从而使这种绝对抽象通识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正是新造型主义的纯粹性和普适性取消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对抗,创造出了统一的形式。此外,这种艺术对二维视觉元素的简化使得艺术家们更易于探索如何把抽象性质转化于三维的建筑和家具等作品中,使三维的所有元素都具有与绘画中的视觉元素类似的性质。
乔治·范通格鲁(Georges Vantongerloo)《Etude de couleurs》,纸上水粉,9×8.8cm,1917-1919年
乔治·范通格鲁(Georges Vantongerloo)《正方形组成,黄色、绿色、靛蓝、橙色的正方形构图》(Composition dans le carré avec couleurs jaune-vert-bleu-indigo-orangé),布面油画,50.2×50.2cm,1930年
是在建构这种国际性风格或宇宙性语言的路途中,艺术家努力使新造型主义的美学观念向实用设计的各个领域延伸,从而寻求个体与集体意识间的平衡。率先做出这一尝试的人就是格里特·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
他1917年设计的《红蓝椅》并未涂色,但其造型和结构无疑已具备风格派的特征:椅子以13根经机器切割过的、尺寸确定的木材构成,契合了设计师批量生产的目的。1923年,里特维尔德采用了三原色加黑的色彩方案重新涂漆。当时,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画风已达到成熟期,这把椅子便将新造型主义美学由平面扩展到三维立体空间,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
与此同时,杜斯伯格也一直雄心勃勃地试图把新造型主义美学付诸实践,但在观念上,他与蒙德里安有不小的分歧。1924年,杜斯伯格成功搅局,开始超越新造型主义对造型形式的限定,将斜线引入作品;在发表于1926年的又一个风格派宣言中,杜斯伯格阐释了他的“元素主义”,并为自己的新风格作了辩解:斜的平面可以再一次把掠夺、不稳定性和动势引入画面。
这些以杜斯伯格为代表的风格派艺术家已经与早期思想有不小的差异,事实上最初的风格派艺术家中只有蒙德里安依然坚贞地遵守着新造型主义原则,而他已于1925年前后脱离了这一运动,原因正是杜斯伯格的转变。
落幕:潮流已逝,“风格”永存
蒙德里安的退出不仅代表着新造型主义在风格派运动中走向式微,也使这个本就松散的团体随着核心成员的退出进一步走向分裂。1928年,《风格》杂志停刊,这一流派失去了联系成员的纽带和宣传主张的阵地;1931年,48岁的杜斯伯格在瑞士达沃斯的一间疗养院里逝世,这一流派彻底失去了强大精神领袖的支撑而无以为继。
尽管风格派作为一个团体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参加运动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探索和实践,他们大多成为了现代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干将:蒙德里安、雅各布斯·欧德(Jacobus Oud)都曾在包豪斯执教,“艺术即生活”的观念也被包豪斯快速接纳,与包豪斯的工业生产、面向实际的宗旨相吻合,从而奠定了该校的设计理论基础。
阿尔伯特·让·戈林(Albert Jean Gorin)《Composition》,板面油画,62×48cm,1953年
然而到风格派落幕之时,艺术家们也未能实现建立一种国际艺术风格或普遍秩序的理想。在今天看来,这种矛盾是容易理解的,因为艺术原本就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个性才是艺术的根本。风格派艺术家们看似千篇一律的抽象语言也并非全然相同,这一点不能被宇宙性语言的乌托邦所遮蔽。
时至今日,乌托邦的愿景已在时光的后视镜中渐渐远去,无论如何,作为一种理想,风格派关于宇宙和谐的世界观以及风格派艺术家的形式主义实验,为现代艺术的发展乃至未来社会的进阶都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角度和一种新的可能性。
▲ 原文刊载于《时尚芭莎》6月刊 ▲
精彩回顾: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