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见到它们,想不心动都难啊难|文景8月新书

2017-08-10 文景


我想,做书最开心的不止是经历一本书从无到有的过程,更在于书能够真的遇到愿意去阅读、了解它的人。无论喜欢也好、讨厌也罢,读得完还是读不完,你们其实都是在“互相选择”,取决于你们相遇的时机、你们之间的“核磁共振”。


而今天,文景微信君所能做的,就是为了让你与书更快地相遇,把我们有关社科、文学、艺术的一批新的好书都放在你的眼前。看不看,由你。反正,我是看到这些书,就已经心动得不行啦——


无论是音乐救赎英国钢琴演奏家詹姆斯·罗兹的经历,还是加州学派领军人彭慕兰的研究心血;


无论是亲历战争的修昔底德讲述公元前400多年的“希腊世界大战”,还是那写给一代被革命诱惑又抛弃的孤儿的情歌


无论是从绘画、碑拓、建筑、摄影、电影等方面讲述属于中国的 “废墟的故事”,还是“97种爱与性的姿态,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因为一个女人”的故事;


……


真正让你与众不同的,是你的选择。


PS:以下新书在上海书展(8月16日—8月22日)现场均有售。网络书店及实体书店约9月上旬上架。书展期间,文景的微店将会有促销活动。




社科


《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

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美]彭慕兰 著  

马俊亚 译

黑白7幅 插图   精装


费正清奖获奖作品,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彭慕兰成名之作;2017年全新修订,精善呈现加州学派领军人研究心血。


本书运用多个国家的丰富史料(包括中、日、美,民间、官方等级别的史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清末民初1853—1937年间,华北内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变迁及其原因进行探索。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华北内陆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等一带当时的社会情形,包括对当地的金融、农作、交通、税收情况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进行了全面描述,同时将当时华北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作对比。


他认为华北内陆在这段时期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发展呈现出衰退的迹象。作者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波澜壮阔的华北内陆生态群像,更是运用了社会学理论、历史地理学、社会区域理论等多重视角,分析了华北内陆衰败的原因。他指出,中国内陆腹地并非生来“落后”,这一局面更多地是由国家以及时局造成。




《顶级对话——

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世界》

张军 著

彩色16幅 插图   精装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对话伯南克、蒙代尔、诺思、席勒、斯科尔斯、皮凯蒂等世界级经济学家,百家争鸣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思想交融。 


本书精选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军与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对话。这些谈话既涉及经济学的基础层面,如货币、世界经济体系,也涉及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趋势的预测。在这些平等的谈话中,映射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的侧影。


被访谈者在经济学领域都是重量级的——罗伯特·席勒、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蒙代尔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伯南克是美联储主席,皮凯蒂是当红经济学新人。


  • 关怀本土

    对话双方都是世界水平的经济学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经济学的中西对话。这些受访的顶尖经济学者多少都就中国经济状况、面临的挑战、前景等等做出了分析。


  • 去学科化

    这些对话并没有充斥着专业术语;相反,是平易近人的。


  • 经济学家创造世界

    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通过政策,能够由理论直接导向实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代世界的样貌,很大程度上,是这些经济学家的思想推动的。这些对话以经济学的眼光,为理解变化中的世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重要的是音乐:

充满癫狂、药物与钢琴的前半生》

[英]詹姆斯·罗兹 著  

周河清 译

精装


英国钢琴演奏家詹姆斯·罗兹个人传记,坦诚年幼创伤,讲述音乐的力量。好友“卷福”、史蒂芬·弗莱站台支持。


“现在我知道音乐能治愈人了。

我知道它拯救了我的生命,让我生存,

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给我希望。”


詹姆斯·罗兹6岁时被学校体育老师强奸了。不止一次。


三十余年过去了,他依然被这一事件纠缠。在这本书中,他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人生里每一个灼热的细节:性侵、借毒品和酒精逃避、自杀、精神病院里的强制治疗;初恋、婚姻、孩子的降临、离异、再次恋爱……


但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是音乐。10岁时,在寄宿中学读书的罗兹听到了巴赫的《恰空》,之后疯狂地自学钢琴。音乐和钢琴陪伴着他,经过了数次重大身体修复手术、艰难的学生时代、低落阴沉的心理状态,还录了唱片、开了演奏会、写了这本书。音乐,是他的救赎;音乐,可以救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详注修订本(上下)》

[古希腊]修昔底德  著  

徐松岩 译注

21幅 插图   精装


历史写作才能的顶点,真正的历史学之开端西方古典文明研究学者徐松岩教授倾力译注18载,2017全新修订本;汇聚古典学30余年研究精华。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最终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


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





《大地的法》(施米特文集)

[德]卡尔·施米特 著  

刘毅、张陈果 译 

平装


大地承诺了和平,只有新的大地法思想可以实现和平。20世纪争议性政治思想家施米特,汉语学界期盼已久的公法论著首度中译。


大地的法》是施米特在国际法方面的重要论著,表明施米特已经从战后聆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回到自己在“二战”期间开始思考的现代性问题,完整地提出了“大地的法”这一概念,与《宪法学说》合璧,形成施米特完整的公法理论。




《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吴新文 著  

精装


中国话语主题读本,为中国崛起构建理论根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吴新文,深度解析为什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会成为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至今对中国 39 39340 39 15533 0 0 2953 0 0:00:13 0:00:05 0:00:08 3120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理论和实践运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反对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或机会主义,对各种思想理论资源保持有选择的开放态度,同时又反对把某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形而上学化的教条主义,逐渐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


本书的特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相互激发和提升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正当性。



文学



《未知大学》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范晔 杨玲  译

精装


《百年孤独》译者范晔推荐:


1 这不是一部诗集。

2 这是一份文学病人的病历。

3 这是一部分行(但不一定押韵)的黑白公路电影。

4 这是《荒野侦探》的官方同人 (Copyright ©2666)。

5 这是拉美青年艺术家的画像x护身符x袖珍黑洞拼图。

6 这是一本诗体“小说”——如果《2666》也是一首一千页的叙事诗的话。

7 这是一种反抒情(这甜腻之霾!)的大颗粒反诗歌。

8 这是尼卡诺尔・帕拉(波拉尼奥挚爱的智利诗人)开着“海之星”飞碟在墨西哥城上空用气体写成的恒定青春版《解放神学》。

9 这是写给一代(被)革命(诱惑又抛弃的)孤儿的情歌。

忘掉上面所有的废话:这是一部诗集而已。


随书有精美单页,立体展现波拉尼奥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文版波拉尼奥诗集几近涵盖波拉尼奥1978—1994年间创作的全部诗歌,并基本保留了各部诗集的完整形态,包含主诗集《未知大学》及另3部诗集《安特卫普》《浪漫主义狗》《三》。


深陷波拉尼奥文学之界的读者会轻易发现,《未知大学》有他之前作品的影子。对于了解波拉尼奥小说的读者而言,相似的主题充盈他的诗中:性、死亡、政治、侦探、年龄、时间、勇气、犯罪、堕落、墨西哥、西班牙、毁灭与漠视、遗忘、晦涩的作家、老朋友、灯塔、折刀和驼背小人……


《安特卫普》是56个紧凑、短小及碎片化的诗作,是文学上的一次实验。《浪漫主义狗》是波拉尼奥最强烈的个性表达之书,收录44首诗——形式多变,长短不一,是一种读者曾经未见的新的诗歌文学表达。“浪漫主义狗”取自一个简单的比喻:灵魂是一只狗,心是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三》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赫罗纳秋天散文》是散文诗;第二部分是长诗《新智利人》;第三部分《文学散步》由有数字标记的57段短文组成。




《杜弗的动与静》

[法]伊夫·博纳富瓦 著

树才 郭宏安 译

精装


“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最新一辑,装帧升级,诗歌爱好者收藏佳品


伊夫·博纳富瓦是龚古尔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得主,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二战”后世界诗坛举足轻重的巨匠,很多人将其与波德莱尔、马拉美和瓦雷里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本部诗集收入博纳富瓦代表作,译者精心修订译文。


“不需要诗歌的年代”,

更需要伟大的诗歌。


博纳富瓦的诗宗于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活力,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国诗歌主流。


他的诗优美而繁复,时见玄秘,通过语言的创造从日常经验上升到空灵无上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在整个20世纪法国诗坛上独树一帜。《杜弗的动与静》收入博纳富瓦早期的四本诗集,包括《杜弗的动与静》《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头》《在门槛的圈套中》,均为诗人代表作。


      

 

《噬梦人》

伊格言 著

平装


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台湾新生代小说家伊格言里程碑之作,《联合文学》年度之书。


新世纪的后人类史诗,人与魔鬼的所有可能。这是“生物朋克”的《盗梦空间》,类神经世界的《谍影重重》+《攻壳机动队》。


一场间谍战争;

一个被遗弃的生化人;

一场炽烈如火的悲剧性畸恋;

一个甚至背叛了阴谋者自身的间谍阴谋……

 

许多年后,来到了这样的时代:人的梦境可被粹取,储存于水瓢虫体内。豢养水瓢虫,是为了保鲜梦境;而若令水瓢虫分裂生殖,梦境便可随之无限复制。许多年后,来到了这样的时代:生化人匿藏于人类之中,难以被有效区隔辨识。人类研发“梦境分析”筛检法,希望借由对梦境的叙事学分析,准确标识出那些伪扮为人类的生化人,将之全数歼灭。


身为国家情报总署技术标准局局长,生化人K的身世却是个弥天大谎。他不记得自己的出厂编号,也没有关于身份的任何记忆。尽管他编撰身世,伪扮为人匿藏于人类群体之中,却始终不确知自己真正的来处……


一道“内部清查”的紧急命令启动了K的逃亡之旅。接踵而来的连串事故绝非偶然。K的身世秘密,涉及的究竟是一个辉煌的伟大理想,抑或是一场蜃影般的虚无幻象?



《幻舱》

高翊峰 著 

平装


如果将卡夫卡的《城堡》写成科幻,那就是《幻舱》。华语科幻星云奖提名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评论家南方朔推荐。


台湾70后最具都会节奏感的小说旗手高翊峰10年来的创作高峰。


一部令人坐立难安的小说——诡谲迷离的荒诞笔触,直指现代人行将崩毁的爱与生命力。


文字工作者达利被秘密送入一处封闭的下水道临时避难所。


这里衣食无缺、物资充足,唯独失去了时间和阳光;这里,已“入住”了形形色色的人:痞子“苍蝇”、呆笨的“高胖”、从干瘪慢慢回复丰盈的身体工作者日春小姐、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管家、两个不停较劲的魔术师……


这些人和一心找寻出口、心怀突围的达利不同的是,他们全都安于失去时间的现状,不愿离开。究竟是怎样的恐惧,让他们情愿被豢养、被禁锢在这个地底的幻象避难所,也不愿迈向太阳底下的自由生活?




《赫拉巴尔之书》

[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彼得 著

  余泽民 译

精装


《赫拉巴尔之书》灵光四射,每一页都有关于欧洲政治、历史、文化的典故,可以说三句就有一个“梗”,领会到这些戏仿和隐喻的读者自然能会心而笑。


艾斯特哈兹是语言大师,他将粗俗与高雅、直白与隐晦熔于一炉,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节奏。他的小说是文本的实验,更是语言的狂欢。他是当代欧洲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两名天使开着汽车走街串巷,他们奉上帝之命来到人间,刺耳的鸣笛声惊吓了周围的居民——其实他们只为一个叫安娜的女人而来。


安娜的丈夫是一位作家,正在写作一部关于捷克文学大师赫拉巴尔的书。他深陷瓶颈,无暇他顾,甚至不知道妻子怀孕了,而且有意放弃这个孩子。安娜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爱好布鲁斯音乐。她爱上了赫拉巴尔——在心灵层面上。她把自己的思考、苦闷、幻想和柔情在内心向赫拉巴尔一一倾诉。她的倾诉宁静、深沉、强大。上帝被打动了。


为了安抚安娜,上帝决定向查理·派克学习吹萨克斯。


上帝能成功吗?




《一个女人》

[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彼得 著 

 余泽民 译

精装


《一个女人》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小说,全书由97个小节组成。96种不同类型的女人和唯一的叙事男主人公一起,形成了一个两性关系的万花筒。

97段罗曼司,
97种爱与性的姿态,

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因为一个女人。

本书由97个小节组成,每一个小节长短不一,长的有数千字,短的只有一句话。97个小节采用了类似音乐中的“赋格”或者“卡农”的方法,不同声部反复交替吟咏同一个主题,每一节的开头都是“有一个女人”,紧接着是“她爱我”“她恨我”“爱”“恨”反复交替。这些描写展现了参差多态的女性和男女关系,既有爱的体验和两性的冲突,也有激情的游戏,以及自我意识的碎片。


作者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文笔和广博的学识,精辟从容地探讨这个永恒的话题,为这个话题提供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鲜视角。作者的文笔精致优雅,充分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与

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美]巫鸿 著

李清泉 郑岩等 译

黑白280幅 插图   精装


国际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史家最富争议的学术专著,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重新构建。


以圭璧钟鼎为国之重器的礼制艺术时代如何兴起,又如何逐渐衰亡,演变成以宗庙、宫殿与墓葬为主体的建筑性纪念碑时代?


长安,这个从土木方兴时起就不断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时期统治者的荣耀?


一座座零散而无言的坟茔和祠堂,如何诉说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普通家族的懿德?而这些具有明显公共意义的礼仪美术传统,又如何在汉代以后转化为艺术家打造个人历史的艺术行为?


本书尝试打破美术史研究中的门类之别,以“纪念碑”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将装饰艺术、图像艺术和建筑艺术纳入更大范围内艺术的发展变化,重构中国古代美术的宏观叙述。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美]巫鸿 著

文丹 译  黄小峰 校

黑白107幅 彩色90幅 插图   精装


本书首次尝试把中国绘画既视为物质产品也看作图画再现来研究。这种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把美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联系起来。

屏风入画,画入屏风。


集合了准建筑形式、绘画媒材和绘画图像的多样角色与模糊身份,屏风赋予画家绝妙的灵感,也给希望提供崭新视角、探寻复杂路径的美术史家带来契机与挑战。


本书的研究将围绕屏风展开,打破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涵盖多种艺术和文化类型,从肖像与图画叙事到窥视与伪装,探索屏风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进而关注一个颇为宏大的问题——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


答案在层叠纵深的空间之内,在亦真亦幻的画屏之上,在绵联展现的手卷之中。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

的“在场”与“缺席”》

[美]巫鸿 著

肖铁 译  巫鸿 校

黑白90幅 彩色110幅 插图   精装


废墟主题,纵横捭阖,探讨中国艺术从古代到当代的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并与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


寒烟衰草,古木遥岑,丰碑特立,四无行迹,观此使人有古今之感。


以木结构为基础的建筑形态造就了中国古代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废墟”观念,极少表现废弃人造建筑的绘画传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时间的流逝。传统中国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西方文化碰撞、交互,由此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现代中国视觉文化;而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当中华民族走出了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那些昏暗而危险的废墟应该何去何从?


本书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分析了一系列丰富的传统和当代视觉材料,包括绘画、碑拓、建筑、摄影、电影、印刷品,以及装置与行为艺术,讲述属于中国的 “废墟的故事”。



编辑整理 | 不二斋



往期书讯




初夏书讯・文学 | "灵魂是一只狗,心是蓬头垢面的流浪汉。"

初夏书讯 | 年中已至,别再“丧”了


文学 | 人生需要妄想,带领你去从未到过的地方

社科人文 | “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