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孟庆伟Justin 孟庆伟英文写作 2023-11-29

"How can I help?"


昨天中午和硅谷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合伙人 Eric Migicovsky 吃饭,他又提了这个问题。这是和 Eric 两次见面中第三次听到同样的问题。


两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 YC 合伙人早餐会,听三个合伙人分享他们对创业的思考,其中包括 Eric Migicovsky。他硬件工程师出身,早在 2008 年就创办了智能手表公司 Pebble(Apple 在 2015 年才推出第一款 Apple Watch),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before they were cool :)”。Pebble 入选了 YC 孵化器,后来被可穿戴技术公司 Fitbit 收购。Eric 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在设计第一款 Pebble 手表时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问题,他查阅了很多技术论文和博客,发现一位曾经参与 Apple Macintosh 研发的工程师在很多年前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于是他给这个陌生的工程师发了邮件,请教问题,谁知这个工程师正好住在 Eric 家附近,就邀请 Eric 一起吃早餐,帮他解决问题,后来也给 Pebble 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 Apple 早期工程师愿意花时间帮助一个陌生人,这就叫 paying forward, 是硅谷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Eric 是这种文化的受益者,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断把"How can I help?"这个问题挂在嘴边,总是想方设法去帮助年轻的创业者。


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面:Apple 早期工程师愿意帮助 Eric 是因为他提出了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而他自己花了很长时间,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他真正喜欢、在乎自己所做的事情。


如果 Eric 只是发邮件说“我是你的技术粉丝”,可能他们后来并不会一起吃早饭。也就是说,人们会因为共同的问题聚集在一起。大家都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就会认识起来,交流起来,熟悉起来,甚至一起搞事情。


诺贝尔科学奖经常会颁给联合解决了某一问题的多名科学家,而这些科学家很多在不同的大学,甚至不同的国家从事研究。很多伟大的创业公司诞生也正是因为创始人想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的 Google 就是这样的。


我发现自己见过的很多各个领域的大牛(不分国籍和性别)都特别善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前提是他们觉得这是个好问题,值得花时间。


回到现实中,很多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


在我看来,没有问题就说明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学习过,要么是低质量勤奋,要么只是名义上学习过。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每节课都是以老师的提问开始,课堂就是大家相互提问、回答、表述和挑战论点论证的过程。写 paper 实质上就是自己提出问题试图回答问题的过程。学校为了鼓励学生提问,多多和老师交流,还专门搞了个“Take a Tutor to Lunch”机制;每个学生每月有四次机会邀请老师一起吃饭或喝咖啡,学校买单。


没有问题这个问题很可能出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


现在人们普遍热衷于碎片化学习、微课、打卡、晒金句。不能说这些做法没有价值,但我总觉得很多是以学习的名义安抚自己的焦虑感。


不管技术怎么变化,产品迭代多块,买了多少付费专栏和课程,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一直都没变。我们不妨在学习时问自己这 3 个简单的问题:


  1. 我学到了什么?

  2. 我能否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

  3. 我还有什么不懂的?



如果说不能以貌取人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以问题取人。高质量的问题是高质量讨论的开始。每次我在公众号评论区看到提得很好的问题都会花时间细致回复,也想主动认识这个提问的读者。有的问题甚至给我的写作提供了灵感,比如这篇


线下活动更是如此。如果一个观众的问题问得好,就会给分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如果你正好有意认识分享人,你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Oh, you are the guy who asked the XX question.” 上周末我就听到分享人和一个观众这样说。


问题有时候还是很好的筛选门槛。比如,我之前做线上英语写作工作坊时就要求有意报名的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 你目前的英文和写作水平如何?

  • 是否在准备某种考试/申请?

  • 你英文写作中的挑战/瓶颈有哪些?你做过怎样的尝试?效果如何?

  • 你为什么觉得工作坊适合你?

  • 你最期望从工作坊中收获什么?


我相信如果一个学生无法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他就不适合这个工作坊。Period. 


没错,有时候在你不经意时,别人已经在通过问题来筛选你了。


最后,分享一则通知:


这周四晚我和张海露 Eric 会在深圳福田做一个 20 人内的小型读者见面会,回答大家关于英文学习和公众号写作的问题。名额有限,我会从提交报名表的读者中邀请回答质量最高的来参加,一起碰撞交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中的链接报名。


思考题:怎样才能提出好问题?



孟庆伟 Justin

中英双语写作者

《经济学人》11 年研究者

雅思写作 8 分,口语 8 分



题图:下雨乐队。


你还可以读:


谈谈英语学习中的两大陋习

“你推荐哪些英语学习资源?”

“公众号作者总不回复我,是在故意装高冷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