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2 22477 32 7347 0 0 3286 0 0:00:06 0:00:02 0:00:04 3285

供给侧改革,我们怎么办?

2017-07-13 黄磊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0713

本文作者:黄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根据开卷最新图书市场报告,2016年全国全年新书品种数为21.03万种,连续5年保持在20万~21万种之间。新书、重印书合计,年均大致在45万~47万种。过于庞大的出书品种,导致实体书店上架率低,上架图书的动销率基本在20%~30%,主动对接买方市场的能力较弱,企业经营“广种薄收”、经济效益较为低下。鉴于这一状况,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出版业而言,可谓恰逢其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出版业与目前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钢材等高能耗产业相比,因其内容生产的属性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出版业在寻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时,要既重视目前大环境下存在的普遍性矛盾,也应该因地制宜地分析本行业问题的特殊性,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在笔者看来,关键有以下几点:


1

“去产能,强服务”


高产能是工业化社会流水线作业的产物。随着现代社会思维的多样化,由出版者单维度地提供价值判断的“现代性傲慢”,在社会的多样化背景下逐步解构,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个性化和小众化。针对这种状况,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在供给端面向读者进行自我调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差异化要求更多地对市场进行细分,同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当前出版的大学教材为例,纸质文本中,更多地从满足受众的学习体验出发,提供“案例导读”、“知识链接”、“微课”等多样化知识学习路径;市场型图书则更多地以读书会、微信群等方式,在服务增值和价值链延伸等多维度上进行拓展。

2

“去库存,轻资产”


出版业目前存在的与高能耗产业类似的问题,在于库存高企。自2004年以来,图书库存逐年递增,截至2015年末,全行业库存总码洋为1082.44亿元,总库存数67.83亿册,年均增长2.44亿册。过高的库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去库存是当前出版业供给侧改革“治标”的题中之义,“缩表”是压缩成本、维护出版业健康安全运营的必然选择。应当注意的是,部分旧版图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格、版本等方面的价值逐步凸显,因此在去库存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对这部分图书加以甄别、保留,切忌在去库存的过程中盲目操作。

3

“去杠杆,重研发”


“轻资产”的潜在含义,是出版者应当通过专业的策划团队,专注于核心价值,即内容的生产。根据民进中央2015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在国内现有的35.7万家新闻出版单位,其中民营出版单位有32.4万家,占总数量的90.8% ,占资产总额的69% ,占营业收入的69.3% ,占利润总额的80.5%。毫无疑问,民营出版机构在文化事业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但与之相对的国有出版单位,时下发展的一个症结,表现为有“空壳化”的趋势。出版社过于注重码洋规模的外延式的扩张,与社会民营企业“合作”较多,而自身选题开发能力在不断扩大的“合作”出版中,逐步萎缩,甚至最终成为只能依靠收取“过桥费”维持的单位,“空壳化”特征明显。为此,出版社应当摒弃短期思维,强化内容导向,重视研发的投入。在刚刚发布的2016年财报中,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行业翘楚,研发经费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大致在15%左右。例如,华为的研发占比为 14.65%,谷歌的研发占比为13.95%,脸谱(Facebook)的研发占比为17.58%。相比之下,国内出版机构特别是国有出版单位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偏低。


除了提高比例之外,研发经费重点投向何处,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方向不对,投入的经费很快会成为“沉没成本”,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研发经费的投入原则,应当密切对接需求端。需求端,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政府需求和市场需求。前者以各类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为主;后者以读者的市场购买为主。财政资金的扶持项目,往往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对于此类项目,在内容、时间节点等各方面,应当做周密的规划和长程的安排。此外,传统出版社在内容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也汇聚了一定的作者资源。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出版社应当有意识地向智库型、平台化的方向发展,成为政策制定的智力支持者和提供者。而对于市场需求,则需要从读者阅读偏好角度,认真加以测度和把握。在多媒体时代,优秀的市场型图书不仅在内容上有着上乘的质量,而且在传播方式上,也往往具备“媒介融合”的特征,即传统纸媒借助于电视、网络等介质的传播内容,完成市场对纸媒内容的认知。例如,《人民的名义》一书,即借助电视的热播而迅速畅销。此类的案例非常多,前些年的“百家讲坛”系列图书、《明朝的那些事儿》等的热销,也是“媒介融合”的典型。 

4

“降成本,新机制”


在笔者看来,创新机制是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也是在“三去”之后出版业起步的依托所在;否则,无效产能和高企的库存又将卷土重来。机制的创新,是传统出版企业实现自我革新的重要举措。机制创新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引入外生性变量。根据《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按规定已经转企的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新闻网站等,实行国有独资或国有文化企业控股下的国有多元。”因此,就出版单位整体来说,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引入社会资本,激活内部存量,是盘活国有资本的有效举措。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改变固有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约束条件,形成新的源动力。传统的编辑出版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具有强烈的流水作业特点和条块特征。生产者的价值,多体现为产品生产的某一环节。而当下的图书产品生产,更多地是依靠创意和策划。这一特点要求编辑从单一的生产环节中脱离出来,更多地从市场、读者、内容、装帧、营销等方面做综合的考量取舍,编辑也由此逐步具备了“产品经理”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策划编辑开始脱颖而出。出版业的供给侧改革,应当积极围绕这些市场敏感度高、产品驾驭能力强的策划人及其团队展开。目前,部分出版机构开始通过设立内部工作室、划小经营核算单位、下放用人权、实行全成本核算、提高激励比例等举措,最大限度地贴近市场。

5

“补短板,互联网+”


传统出版企业在新媒体兴起的浪潮下,除了要实现“媒介融合”外,还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一介质,使其产品快速传导到市场和读者群中,并通过寻找产品内容的市场共鸣,迅速形成营销热点。就实际效果而言,要补上传统出版的“短板”,仅具有“互联网+”的手段,还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出版单位也开设了微博、微信等营销工具,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大多成为“自弹自唱”的花瓶式窗口,有新媒体之形,而无其神。因此,“互联网+”这一手段,仍需要与机制体制创新融为一体,与内容的创作融为一体,真正释放其活力。


总之,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政策方兴未艾之际,传统出版业,尤其是国有出版机构,如能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乘势而上,紧紧牵住“融合发展、创新机制”这个“牛鼻子”,那么,在摆脱目前发展的瓶颈之后,就有望迎来一个百舸争流的局面。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